英国文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8 00:47: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英国文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英国文学

谈英国文学课教学

摘要:文化认知能力和文化传递能力的提高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外语人才的切实要求,正确而全面地了解和把握西方文化已经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加强英国文学教学中的文化传递则是达到以上目的的必要与有效手段。本文在论证文化传递在外语以及文学教学中的作用、文化研究在文学研究中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英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加强文化传递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文化传递英国文学教学

高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文本阅读与文学史介绍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时间如何分配?重点应放在哪里?若要兼顾又怎样或在哪些方面将二者结合起来?随着文化研究在文学界的兴起和蔓延,文学课教学又面临着如何处理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站在讲台上的许多教师,甚至延伸到这门课程的教材编写,乃至波及到学习这门课程的本科生和准备报考英美文学方向的硕士考生,使他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理应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研究中的应有话题,在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当下更是如此。

这个问题牵涉到如何处理文学作品与其产生背景之间的关系。粗略考察一下,在这个问题上大体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在文学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指引下,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观念的制约下,过分强调文学作品的政治功能、教化功能和反映功能,过分强调社会生活(实际上是社会的政治生活)对文学的决定作用,夸大文学作品产生的背景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制约作用,将焦点或重心对准作品产生的背景,将文学文本看作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记录,将文本解读的参照系限定在其背景之内;另一种情况一反文学的“镜子说”,将文学看作是一种自在与自为的一极,虽然承认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承认一定的时代背景对文学的影响,但不主张文学从属于政治,更不主张文学文本必然是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而将文本看成是一种封闭自足的体系,主张对文本的解读只能以文本为中心,而不应以文本产生的社会背景为参照系。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倾向各有偏颇,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正确、合适而可行的办法是寻求英国文学教学中的“第三条道路”,即将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纳入文学史的学习与经典文本的细读之中,以文化作为连接文学史和文学文本的桥梁。具体做法是:以重大历史文化事件为经,以文学史发展线索为纬,以经典文本为连接点,构建英国文学教程的总体框架;以重大历史文化事件为参照系,以文学发展史为脉络,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在对文本进行语言、文体、思想等方面阐释的同时进行文化内涵的阐释,以其达到多维度、深层次、全方位把握文学内涵的目的。在文学“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盛行的当下,强调文化传递和文学研究在文学课教学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紧要。因此,本文试图在论证文化传递在外语以及文学教学中的作用、文化研究在英国文学研究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英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加强文化传递的具体建议。

一.文化传递在外语以及文学课教学中的作用

查看全文

英国文学人类生存困难

当代英国文学是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们对社会发展现状和人类生存现状的深入思考的集中反映。在20世纪40—5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至今的各个时间段内,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现实不断反思的理性精神和深入思考。众多英国作家通过对自己所处的时代的特征和社会环境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总结升华出他们自身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前瞻,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思想成果和精神遗产。

一、20世纪40—50年代:对现实制度的反思

在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20世纪中叶,英国文学家们秉承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现状尤其是人类社会的社会制度的合理性问题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反思。20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社会在面临全面危机和世界性战争的洗礼后的艰难复苏阶段。经济危机和战争所显示的破坏力是人们对现实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疑问,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产生了强烈的怀疑。与此相伴随的是,苏联式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和出现在为人类提供了另一种可以选择的社会发展方式的同时,也由于自身具有的集权主义和专制主义特征让知识分子深深地质疑其本身的合理性和未来的发展前途。在这种背景下,英国文学进入了20世纪中叶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反映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批判和对苏联式社会主义本身的怀疑两大思想倾向。对资本主义本身进行批判的代表作品,是以“愤怒的青年”为代表的文学流派所创作的《幸运儿吉姆》等。在这些作品中,作家们继承了现实主义对社会的负面问题进行毫不留情的直接抨击的传统。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家,主要侧重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本身对人类社会产生的严重不平等的后果的抨击,运用直接的描写和辛辣的讽刺直接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经济危机和生产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尖锐和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这些作品充分反映了生活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青年,在面临战后的严重破坏和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残酷现实所产生的严重不满与反抗意愿,展现了这一时期青年争取平等自由的发展权利的迫切愿望,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的反响。同时期英国文学中,对苏联专制社会主义模式的怀疑和思考集中表现于“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这两部著作中。英国文学家在面对“冷战”中全球两极格局相互对抗的环境当中,通过自身的观察对当时的苏联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寓言式的大胆分析和预测。在冷战初期的国际环境当中,英国文学家通过当时已有的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到苏联式社会主义国家的真实情况和苏联式社会主义制度真实弊端。《动物农场》一书中,作者通过暗喻的手法描写了苏联式社会主义国家当中,官僚集团通过建立凌驾于国家和人民的统治架构,进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官僚集团将自己的统治机器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形成一个封闭而稳定的官僚主义的特权阶级。这个特权阶级最终将通过自身的权利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广大人民之上,最终背离革命的初衷,从而形成新的统治阶级压迫人民。《一九八四》一书中更是将这种将政治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制度进行了全面的预言,揭示了采用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制度人类社会将走向专制和黑暗的前景。这些政治预言式的著作中所提到的观点,最终在上个世纪末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过程中得到了印证,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英国文学家的深刻思想内涵。

二、20世纪60年代:实验主义产生,对社会现实进行理性思辨

在进入20世纪60年代之后,实验主义文学逐步兴起。实验主义文学在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广泛关注的基础之上,更加强调通过理性认识对社会问题和人类生存的困境进行深入的反思。20世纪60年代,冷战的逐步升级和全球内革命动荡的广泛发生,带来了对旧社会制度和人类思维模式的强大冲击,人们更加注重对现实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思辨。西方社会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了严重的动荡,法国五月风暴产生了对西方传统社会的全面否定和思想解放的倾向,资本主义自身的问题和矛盾更加深刻的暴露出来,法国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的反抗行动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重要冲击。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由于苏联的独断专行和大国主义、大党主义的态度,使社会主义阵营本身产生巨大裂痕并走向崩溃。波兰和匈牙利的反抗运动和苏联军队的残酷镇压使西方知识分子,对苏联是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更大的怀疑。在这一时期,英国文学家更倾向于采用哲学思辨精神和逻辑推理进行文学创作。同时,女性作家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冷静的文学创作倾向成为主流。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在网下》《钟》和《沙堡》等。文学家们的写作方式相对于之前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方式有了一定的改进。在现实主义文学形式当中,往往采用对人类困境和社会丑恶现象的直接描写,通过直接的批判进行对社会问题的直接揭露。进入20世纪六十年代,英国作家开始倾向于运动内心感受的描写和通过对自身遭遇的文学化处理进行创作。开始由对外界的直接描写转而对内心进行分析是这一时代的文学特征;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描写,由侧重外界的分析转而走向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讨和研究。当时的主要文学作品大多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对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进行侧面的表现。在创作过程中,为了实现作者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深刻反思和主观感受,作家往往采用一些想象的手法,对现实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这些描法为后来的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时间内,英国文学家们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人类社会、生存困境的记述,逐步超出英国本土的范围而转向世界其他地区,对亚非各国人民遭受的痛苦经历的描写更加广泛的存在于英国文学之中。英国文学逐步具有更加广阔的世界视角,对人类生存的更加深刻的人文关怀。

三、20世纪80—9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描写

查看全文

守望与反思英国文学教学策略探析

摘要:近年来,英国文学教学受到轻视已是不争事实。面对文学教学的边缘化困境,我们一方面仍需明晰文学的“无用之大用”,但更应从自身找原因,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有一种教学策略值得深入探讨.即把经典阅读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在文学史基础上引入文学理论教学,采用双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从整体上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多媒体手段;文学理论;双主教学模式

一、无用之大用:英国文学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近年来,国内要求改革英语系课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国文学课时一再被压缩,英语专业学生逐渐远离英国文学。文学课面临边缘化困境,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高等教育发生巨变的大背景下,我们首先需要明晰文学教学的目标和意义。根据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这一表述提供了文学教学的基本目标,可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就语言学习而言,文学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文学阅读能使语言能力产生质的飞跃。经典英国文学作品个个是英语语言的精品,要获得一流的语言能力,阅读文学是必经之道。正如虞建华教授所言:“外国文学是学好外语难以回避的途径。”

查看全文

透析英国文学发展与特征

众所周知,在人类文学的发展史上,文学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个从最原始的状态到逐渐成熟的蜕变过程。英国文学也是一样,它的形成并不是一种独立或者自发的文学现象,而是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代表着本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历史情况和文化经济,与政治、生活、军事等息息相关。英国当代文学的崛起完全符合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既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文学现代化产生的必然结果。在当代,英国文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工具,把历史变迁同社会生活结合为一体的艺术表现方式,在当代英国社会的土壤上滋生进化着,与欧洲各国文化的繁荣相互交融。对此,在深入探讨和研究其发展及特点上,有必要对其的历史概况和演化过程做出分析和思考,以更好地认识当代英国文学的近况和趋势。

一、浅析当代英国文学的发展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进程中,其本身之外的各种文化力量也发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历史的、现实的、政治的特征层出不穷。英国最初的文学与其他国家起始的文学一样,不是书面话的,而是口头上的。故事和曲目的传播在讲述中得到完成和扩展,最后才开始写作创作。英国文学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自其形成的那一刻起,便逐步建立了符合自身国情的体系构造,并以坚定的步伐迈进新的时期。追溯其每个阶段的发展,当代的英国文学更能诠释出历史感和时代感,这要从当代的英国戏剧、小说和诗歌出发分析和解释。首先,20世纪的英国文学首要的重大突破来自于戏剧创作。以爱尔兰人为主的欧洲现实主义新戏剧为始,随着爱尔兰民族的解放运动,打开了爱尔兰文艺复兴的大门,也打破了英国文学的新局面,使长期英国戏剧不振的面貌彻底打破。同时又巧妙地集合欧洲古典喜剧的传统模式,两者结合而成的戏剧剧本或是对社会问题的辩驳,或是对新思想的倡导都带给英国群众较高的艺术审美和享受,如萧伯纳的《华伦夫人的职业》、辛格的《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这些剧作不仅成功地塑造了爱尔兰的民族主义情结、鼓舞了人民的热情,而且在英国早期的戏剧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次英国戏剧的高潮是在50年代后期,以新鲜活力的剧本在舞台上展现精神升华,其代表作品有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顾》、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他们用有限的对话和场景表现当时社会的生活和情绪,同时英国演员的搭配出演更创造性地描绘出英国戏剧的潜在内涵。其次,在小说方面,战争文学在世界大战中被衍生出来,两次世界大战所导致的创伤文学层出不穷。虽然在战乱前已经出现一批以细微动机著称的现代派作家,但是战后出现的新现实主义的一派,如乔伊斯所著的《尤利西斯》一书,以真实深入的角度描写了现代都市群众的生活面貌,大胆创新的语言揭露真相,把都市居民的庸俗和猥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些战后兴起的新创新小说模式,不但真挚深刻,而且语言强烈有力,成为英国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和进步。而老一辈作家威尔斯、福斯特、高尔斯华绥等人的作品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揭露人们的感情生活,在20年代表达了极具现实主义的色彩。战后的英国文坛的青年作家比比皆是,他们的重点不在于表现人们心理的阴暗无畏,而是暴露人性的丑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甚至是英国各阶层人士间的明争暗斗,如威廉•戈尔丁所著的《蝇王》一书很好地把这些意义诠释出来。同时,在这个阶段所出现的还有一批“愤怒的青年”,他们大多是成长在工党当政以后的福利社会,接受过大学教育。然而,这个时期的英国依然阶级分明,由此产生的作家有了新的含义,如西利托的《长跑运动员的孤独》,以诙谐隐喻的方式道出穷苦人家的青年对统治阶层的反抗和不满。此外,这一时期的英国涌现出许多有才华的女作家,她们以青年妇女为题,对关于婚姻、恋爱、职业等问题进行描述,内容细腻丰富、情节动人,这也很大程度上表现了英国当代小说的创作已不同往日,不仅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亦是英国文学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再次,诗歌与戏剧的同时出现也为当代的英国文学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的诗歌主要运用特殊的形象描述和多变的韵律著称,并通过与各国文化的对比来描绘西方文明,在这个阶段的诗歌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如艾略特的《荒原》、哈代的巨大史诗剧《列王》等,都是典型的时代作品,不但感情真挚深刻,而且对于历史和人生也有久长的深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诗人们的创作诗句变得质朴而素净,用相对于比较强烈的语言敏感地刻画出人们内心的情感,并发表文学理论,保护诗歌作品的地位和尊严,自成一派。诗歌同小说、戏剧一起组成了英国文学不可动摇的位置,并在当光发亮。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特点及表达方式

1当代英国文学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本国其他阶段的文学特点,它是以复杂多变的方式贯穿于英国当代的社会历史中,并对英国的当代文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经过认真探索和实践验证,其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技巧上与早期的郭娟模式已大相径庭。20世纪的英国文学,诗歌以其地域性的突出特点更加明显壮大。在此时期,北爱尔兰、苏格兰以及威尔士等地诗歌争相斗艳,共同打造出英国文坛上一道明亮的风景线。这些地域性的英国诗歌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同时把英国诗歌中的共性完美地表现出来。戏剧的发展也在现代被很好的流传:戏剧的产生和演变以其阶段性的特征被表现,语言简洁、表现精湛而受到广大观众的赞同和青睐。英国戏剧的崛起完全符合英国文学各阶段发展的客观存在,是英国文学不断进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同时,英国小说的发展迅猛,它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已远远超过了诗歌和戏剧所带来的震撼。当代英国小说以其饱满的内容、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等特征闻名于世,不仅符合历史和时代的要求,且小说篇幅多样化,内容灵活化。英国小说作为一门美学,对英国文学的发展与演变有着符合其自身规律的意义。

2英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不是一种独立自发的现象,而是与英国不同时期的社会变化以及欧洲各国等国家文化的繁荣兴衰相交融的。当代英国文坛异彩纷呈,现实主义与实践主义相互交叉,妇女作家以及少数族裔作家层出不穷,英国文学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妇女的文化主体地位在当代英国文学中被很好地塑造出现,成为当代英国文学史上的又一重要特征。在当代英国文学的洪潮中,妇女的文化主体位置经历了觉醒、抗争和确定三个发展阶段。女性的创作不仅可以从她们自身的视角来体现其在现实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并能看到女性意识的自我觉醒,甚至可以以非性别化的创作者身份去洞察人生、表现自我。不论是诗歌、小说亦或歌剧,都加入了女性作家的锦上添花,使得英国当代的文坛又多了一份新鲜和活力。在不同阶段,女性代表着不同的背景和社会地位,很多作品的人物也特别有意添加了其精神要素的存在,如莎士比亚创作的《威尼斯商人》中的波西亚和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简•爱》中的简•爱,这些创作出的女性形象不仅代表着英国文学中的女性特征,更成为了英国文坛女性争取妇女主体地位的重要代表。女性只有独立存在并有着属于自身的尊严和价值,才能真实体现女性的主体意识和文化主体地位,这在英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启示和影响意义。

查看全文

拉斐尔前派与英国文学关联性

从16世纪至17世纪,以弥尔顿诗歌和莎士比亚戏剧为代表的英国文学,把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同时也标志着西方人文主义的思潮在英国的确立,并且奠定了英国文学在英国文艺中“领头羊”的地位。文学在英国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传奇人物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不仅脍炙人口,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文学以外其他领域的艺术创作。从英国的文学作品中吸收养分,并且把这养分运用到绘画中,赋予绘画作品以浓郁的文学气息,是19世纪英国绘画艺术一个重要艺术特征。“拉斐尔前派”的画家们特别喜欢从英国的传奇故事、古典文学、中世纪文学,以及但丁的诗歌、莎士比亚的戏剧,还有浪漫主义诗篇等文学题材中找寻创作的素材和创作的灵感,他们特别喜欢选择那些能够充分表现尖锐矛盾冲突的、悲剧性的文学作品和悲剧性的人物故事作为他们绘画创作的素材,通过对悲剧性人物故事的再现,增强绘画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感染力。

一、从以《圣经》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素材

《圣经》是西方基督教的经典作品之一,圣经故事既有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又有短篇小说、诗歌、杂文,还有演讲、书信,以及布道等众多内容。圣经故事语言明快,极富感染力,它的体裁众多,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从象征到隐喻,从夸张到讽刺,以及双关等,不胜枚举。我们在阅读英国文学作品时,时常会发现它们在很多方面或多或少,或隐或显,都不同程度地与基督教的《圣经》的故事有联系。例如英国著名作家弥尔顿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而他的大部分作品从选材上来看,均取材于《圣经》故事,其中有《基督的降生》、《力士参孙》、《失乐园》以及《复乐园》,等等。英国的其他作家,如拜伦的《该隐》、柯尔立奇的《该隐的流徙》等作品均取自于《创世纪》。这些取材于《圣经》故事的文学作品为“拉斐尔前派”画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绘画创作素材和绘画创作灵感。亨特曾经创作了一幅具有深刻宗教寓意的作品,命名为《世界之光》。这幅作品被著名的英国艺术评论家罗斯金称赞为“最崇高的宗教艺术作品之一”[1]。在这幅作品的画面上,左边是一扇紧闭着的大门,大门上锈迹斑斑,大门的四周都被一些藤蔓和丛生的野草缠绕着。这扇锈迹斑斑的大门象征着人类彼此之间深深的隔阂的心灵之门。在这个黎明前的最幽暗的夜里,耶稣手里举着一支点燃了的蜡烛来到了这荒芜的大门前,他举起手试图叩开这扇大门,去履行他的神圣的职责,开启那一扇人类内心深处的、紧闭着的心灵之门。在这宁静的夜晚,耶稣身上穿着的长衫显得格外的纯洁和高贵。他头上那个神秘的、耀眼的光晕和他手中高举着的、明亮而又温馨的烛光似乎是在为世人点亮那支拯救黑暗中的灵魂的希望之灯。整幅画面沉浸在一片安宁而深沉的气氛之中,在这个神秘的氛围中夹杂着一丝丝的孤寂和惆怅,整幅作品深刻地表现出画家内心深处失望与希望交织并存的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状态。米莱斯也曾画过一幅著名的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命名为《鸽子返回方舟》。这幅作品以《圣经》故事里的大洪水和诺亚方舟的故事为创作题材,但是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却具有强烈的当代感。这幅画的内容十分单,主题也非常明确,画家刻画了鸽子在返回方舟后被深感欣慰的两个美丽的少女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的一个感人的情景。画面中,鸽子身上清晰可见的、凌乱的羽毛掉落在了两个女孩的身上,这个细微的情节揭示出鸽子经历过漫长而又艰辛的旅程,而女孩从鸽子嘴里取出的橄榄枝象征着劫难之后的希望与重生。米莱斯在这幅作品刻画和渲染出一种清教徒式的非常坦然和淡然的氛围,而在两个美丽的女孩身上则弥漫着一种感恩似的喜悦,但是这种喜悦似乎来得有些沉重,让人深深地品味出生命的艰辛历程和光明的来之不易。米莱斯的《鸽子返回方舟》不仅表现了米莱斯对人类命运深刻地反思,同时也反映出米莱斯内心深处一种宿命式的、伤感的情绪。综上所述,“拉斐尔前派”画家们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创作的作品,色彩富于装饰性,在构图上能处理复杂的生活场面,画面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寓意和淡淡的悲剧气氛,“拉斐尔前派”的绘画作品完美地再现了对文学作品的视觉诠释。

二、从以希腊神话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素材

希腊神话在英国文学史上同样具有深刻而又长远的影响。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希腊神话在英国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一时间,英国的作家、诗人和画家纷纷以希腊神话故事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这些文学家和艺术家创作出许多著名的享誉世界的作品。例如莎士比亚以希腊神话故事作为题材创作了著名的悲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长篇叙事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英国的著名诗人弥耳顿创作了诗歌《科马斯》,虽然整首诗的篇幅并不长,但是这首诗中却提到了30多个希腊神话的人物。在这些英国文学作品的影响下,“拉斐尔前派”画家们喜欢从以希腊神话为题材的英国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灵感,常常把希腊神话中的丘比特、维纳斯和美杜莎等作为描绘的对象,对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希腊神话故事进行再次诠释。如伯恩•琼斯的《丘比特与普绪客》,维纳斯因妒忌普绪客的美貌,派丘比特加害普绪客,而丘比特却爱上了普绪客,这幅作品描绘了丘比特第一次见到普绪客的情景,温柔娴静的普绪客卧于大理石浴池边,睡姿优美,背景中的玫瑰增加了画面的抒情意味。亚瑟•休斯的画作《美杜莎的头》,其创作题材同样来源于希腊神话。美杜莎是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三姐妹之一,居住在遥远的西方,是海神福耳库斯的女儿,任何人直接看到美杜莎都会变成石头。这幅作品描绘了宙斯和珀耳修斯通过水井的反射向埃塞尔比亚公主展示美杜莎的头的情景。罗塞蒂的画作《维纳斯》中描绘了一手拿苹果一手拿金箭的女性形象,取材于希腊神话中掌管爱的女神维纳斯。“拉斐尔前派”画家们以希腊神话为题材创作的绘画,画面上往往有戏剧性的情节或文学的叙事性,体现了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但也往往流露出不自然的做作成分。

三、从骑士文学中寻找创作素材

查看全文

霍华德庄园英国文学风味

一、创作背景

作为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福特斯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英国深厚的文学历史以及良好的家庭环境都对福特斯的文学创作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福特斯出生于19世纪末的伦敦,优越的家庭环境让福特斯从小便可以接受到最为优秀的教育,这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进入社会环境之后,社会中的贫富分化以及阶级划分对特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他的成长历经了传统旧社会到现代文明的变迁,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些事物的发展势必是要以牺牲另外一些事物的存在作为代价的,这样的现象直到今天为止都依然存在。这样新旧事物的更替变迁对于福特斯的内心有着强烈的冲击。于是,结束剑桥大学的学习生涯之后,福特斯便开始了他的系类小说创作,以此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变迁。而在他的众多创作当中,《霍华德庄园》被一致认为是其所有作品当中最为成熟优秀的作品。面对时间的考验,《霍华德庄园》的艺术价值也被当代所接受,在1991年该小说被改编为电影作品正式搬上大银幕,并且获得了业内外人士的一致认可。电影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成就,也都是源于原著小说的经典。此后十余年,福斯特没有发表任何新的长篇,直到1924年才推出了《印度之行》。那段漫长的沉默(不论其原因多么复杂)和最终没有实现“联合”的《印度之行》表明,《霍华德庄园》一书的自我拆台在某种程度上是自觉的。这是一个发生在20世纪霍华德庄园的故事,年轻貌美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与海伦姐妹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认识了贵族家庭威尔科斯一家,在这期间年轻的海伦与保罗威尔科斯发生了一段缠绵的爱情故事,但是迫于现实的无奈,海伦最后只能选择离开这里去追寻自己的生活。在海伦离开之后,玛格丽特与威尔科斯相处得非常融洽,玛格丽特悉心地照料威尔科斯太太,后者在去世之后将这座价值不菲的庄园送给了玛格丽特,但是居心叵测的亨利在看到遗嘱之后并没有告诉玛格丽特,而是向玛格丽特表达了自己对于她的爱意,但是这份爱意绝对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之上的,善良的玛格丽特并没有发现其中的蹊跷,而是满心欢喜地嫁给了这个伪君子,于是亨利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座庄园的新主人。海伦在离开庄园不久便遇到了她的真命天子伦纳德•巴斯特,伦纳德•巴斯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职员,但是他对于海伦的爱是绝对忠贞的。在遇到海伦之后,伦纳德•巴斯特也迸发出他潜在的能量,但是不幸的是,在看似一帆风顺的生活下,伦纳德巴斯特被老板辞退了,于是海伦和他便面临着新的苦难。无奈之下海伦只好回到庄园希望得到亨利的帮助,但是因为亨利与伦纳德•巴斯特的妻子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拒绝对海伦帮助。伤心的海伦最终只能选择离开庄园。在结婚之后玛格丽特一直记挂着海伦,希望两家的关系能够恢复,于是玛格丽特邀请海伦夫妇搬入庄园一起生活,在经历了跌宕起伏的生活之后,玛格丽特与海伦一家终于尽弃前嫌,一同幸福地生活着。威尔科斯家族的富有与自私以及海伦夫妇的贫穷与无助,最终导致必然的相互伤害,一方陷入生活的绝境,一方则跨越法律的界限,如果没有人出面协调,这样的仇恨与伤害只会持续累积并扩大。幸好有玛格丽特和海伦这两位姐妹,虽然两人秉持的立场与态度迥异,但彼此之间的感情和认同,让仇恨与伤害终止在这一代。其实,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度,知识分子所拥有的知识、见识、正义感和包容心,都是社会进步和稳定的力量。

二、英国文学的艺术价值

英国文学作为英国民族文化语言的精华,以其艺术特色以及浓厚的英式风情在世界文学殿堂上取得了重要的成绩,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跨越民族文化的阻碍,通过文学的世界进行了文化上的交流。英国文学作品中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人文特色都有着详尽的描写,所以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就可以对当时的文学发展、社会价值观、社会百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样的认识甚至远高于进行枯燥的历史课本学习,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活的。文学对于个人素质的培养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在经典的英国文学作品当中到处都散发着对于人性的深刻思考与探索。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时代,很多时候我们确实需要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霍华德庄园》将英国文学的特色与故事的发展融为一体,在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背后,对于人性的思考也是该著作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小说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英国霍华德庄园的故事,作为小说的中心线索,霍华德庄园的继承权也是推动小说发展的重要元素。露丝•威尔科斯继承了母家为她留下来的丰厚遗产,这座庄园原本是一间农场,在经历了数次变迁之后,土地变卖成为了一处别业。在那郁郁葱葱树木的映衬之下,老屋与周围的牧场和农庄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英式田园风格。在这里有着与传统农业无法割断的联系,是传统英国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从18世纪以来,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传统的庄园生活中所展现的英国特色一直以来都是英国人无法割舍的。《霍华德庄园》当中福特斯就通过老屋的旧式生活与现代的汽车,以象征性的手法来暗喻新旧时代交替下的社会现状,鲜明的对比勾勒出大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百态,而当时的英国文学的主流趋势便是以乡村的旧文化与新式的都市文化对比之后对都市化的现状进行批判,本来沉静安逸的农庄却被现代文明的产物破坏,躁动不安的机械化产物打破了这里宁静的生活。

在故事的发展当中,主人公们的形象也分别代表着新旧英国文化精神,善良淳朴的玛格丽特与海伦姐妹由于从小受到父亲观念的影响,她们知书达理、心胸宽广,进退得体、处世圆融,端庄大方、温柔善良,海伦姐妹贵族世家的气度与高雅,拥有知识分子的眼界与良心,是20世纪女性的典范。父亲是位理想主义学者,作为教师的他在教育儿女的时候也秉承了这样的原则。父亲去世之后为子女们留下了一笔遗产,海伦姐妹又不是贪得无厌的人,所以靠着这样的财富安静地享受着她们的生活,这是典型的英式自由主义生活理念。而与之对立的便是对金钱充满无限欲望的亨利。作为商人亨利通过汽车营销来完成自己对于金钱和物质的追求,在这样追求的过程当中,他从来不在乎所谓精神世界的修养,甚至对于妻子的爱情也是建立于一大笔遗产的基础之上,这是对新时代最为客观的展示。在经济世界急速发展的情况下,很多人只是重视物质生活的追求,从而忘记了原本最纯真的心态。在与玛格丽特相处的过程当中,这样的理念上的冲突也时时暴露出来,最终为了婚姻两人只能各有所让,才将他们的婚姻继续维持了下去。在小说的最后,作者通过玛格丽特的选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安逸祥和的田园生活才是人生应当最求的,物欲横流的欲望只能是过眼云烟。福斯特并不掩饰问题和矛盾,相反,这部小说的深刻之处恰恰在于它是自相矛盾、自我解构的叙事。他在《霍华德庄园》的虚构世界里进行的漏洞百出的思想探险表明:他所面对的社会、文化难题没有一个行得通的答案。小说不是靠“故事”取胜,也不是靠其象征寓言所提供的答案取胜。小说的生命力在于那个寓言所提出的问题,那些至今仍未得解决的有关现代文明命运的重大问题———如人际关系的瓦解和恶化、人与自然的隔阂以至对立,以及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入侵、贫富分化的社会后果,等等。不久后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验证了福斯特心中悲观的疑惑与焦虑。《霍华德庄园》的整体风格有着浓浓的维多利亚色彩,故事以三个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为主要架构,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当时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富有的资本主义阶层在金钱的世界里难以找到自我价值的体现,中产阶级家庭希望通过自我救赎来实现人生的价值,而穷人的世界里一切看似艰难却有着不同的人生意义。这三个阶级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最真实的英国社会,但是面对社会矛盾的空前激烈,《霍华德庄园》并没有将整个故事描述得黑暗惨淡,而是通过女性细腻的感知来完成对于社会的展现。

三、结语

查看全文

鲁迅与英国文学摩罗精神

“摩罗诗派”,19世纪初期盛行于西欧和东欧的浪漫派,是以拜伦和雪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浪漫主义诗派,其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大力提倡想象,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阅读了大量英国摩罗诗人的诗歌作品,其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勇于反抗时俗、坚韧的战斗精神、思想进取、争取自由、追求解放的摩罗精神对青年鲁迅此后决绝地投身新文化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鲁迅的具体创作当中也不乏有受到摩罗精神影响的痕迹,本文旨在以英国摩罗诗派代表诗人拜伦、雪莱为例,对鲁迅创作思想,作品艺术及个性培养方面所受的摩罗精神的影响进行初步的探究。

一、鲁迅作品思想的摩罗精神

为了改造中国国民劣根性,鲁迅努力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阅读了大量西方文艺作品,对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十分推崇,鲁迅热情地赞扬“不为顺世和乐之音”、“争天抗俗”、“不克厥敌、战则不死”的摩罗派诗人。鲁迅的作品思想也明显受到了英国浪漫主义摩罗精神的影响。

(一)浪漫主义情结。

鲁迅作品思想中充斥着英国摩罗诗派的浪漫主义幻想,随处可见作品中浪漫主义思想的的渗入,第一篇纲领性论文《摩罗诗力说》中,极其全面阐述了当时欧洲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裴多菲、莱蒙托夫、普希金等人的思想与主张。他对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度赞扬与热情提倡始终贯穿于这篇著名的论文当中。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最重要的特征即是对于理想信念的执着与追求,以个人为单位号召全体人民奋起抗敌推翻暴力反动的封建统治。拜伦曾经高唱“只有革命,才能使大地免于受到地狱的奸淫”。[1]这正迎合了青年鲁迅主张反抗的革命意识。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两位具有代表性的摩罗诗人拜伦、雪莱对鲁迅影响巨大,在日后鲁迅的创作中留下鲜明的痕迹。拜伦在他的诗作《东方叙事诗》中塑造了一系列敢于反叛、积极进取的英雄人物,被称为“拜伦式的英雄”,“他们以挑战示威的态度,以异样的勇敢和热情,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毫不妥协的精神,或报复或反抗社会的专制和压迫。”[2]这与鲁迅此后塑造的一系列丰满的个人与社会严重对立的英雄形象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如其作品《过客》、《这样的战士》、《秋夜》以及《奔月》等作品都曾出现过这样的战士,他们是孤寂的“精神界之战士”、“任个人而排众数”,[3]积极地反抗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陈鸣树也曾指出,1903年鲁迅所作的浪漫主义传奇《斯巴达之魂》,无论是从从叙述内容还是艺术构思,都无疑受到了拜伦的影响。雪莱的诗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独具一种启蒙色彩,《西风颂》以豪迈奔放的激情赞美狂暴有力的西风,歌颂西风以摧古拉朽之力倾尽冬日颤冷的寒意,催促万紫千红的春天的到来。“就把我的话语/像灰烬与火星/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撒!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如果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啊/春天还会远吗?”[4]诗歌采取象征性的修辞手法,寓意深远。在鲁迅寓意颇丰、迂回曲折的抒情长诗《秋夜》中,不难找到雪莱《西风颂》的影子,整首诗的物象在象征的大背景下折射出作者当时心理活动。

(二)绝望中的反抗。

查看全文

民族文化差异在英美文学评论的作用

虽然英美两国文学有了彼此不同的发展土壤,但在英美文学的交融中仍然体现出了文化的同源性特征。文学具有民族和时代特征,英国的社会变革对英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文学中处处显露出时代变革的烙印。英国文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大量作品中存在乌托邦情结和帝国情结。帝国情结主要来源于英国的殖民文化和国家性质,它随着英国社会的发展而出现,同时也随着它的没落而消失。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体现出强烈的侵略意识和民族意识,因此战争文学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乌托邦文学起源于几个世纪前英国的政治猜想热潮,它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文学,尽管这种文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消失,但是它的出现曾经推动了人们对强权的戒备和反省。相比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由于出现和发展的时间较短,缺乏历史沉淀,但是为世界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讨论。美国文学发展到今天,其最大特点就是对现实的剖析。美国文学作品善于描写和揭露社会中的种种丑恶现象,并通过对现实的揭露反映社会的本质。此外,由于受到社会历史的影响,美国文学的创造性较强,并朝着浪漫主义的方向发展。英美文化差异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影响,文学评论的差异同样离不开历史的影响。例如时代和继承历史的抉择中犹豫不前。尽管近代以来出现的新思维已经深深地影响了英国文学和文学评论,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文学评论还是进入了蛰伏期。与英国文学评论不同,美国的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几乎是同时产生的,这个文学体系的形成源于美国自身,它形成于欧洲大陆,然后在北美得以发展,并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发展的文学体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英国的文学评论是在社会变革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新旧文学交替出现形成了它独特的文学体系。美国的文学评论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和创新精神,然而相比于英国文学,它在文化底蕴方面仍然存在一定欠缺。文学评论的发展具有偶然性,这使我们在研究英美文学评论时也可能受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如评论家个人的喜好和专长等。

总体来看,英美两国的地域性差别对两国文学和文学评论的差异性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同时对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首先来看英美文学评论中语言差异的影响。语言作为文化的表现方式之一,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受到语言差异及各种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评论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当语言接受一定程度的加工与再创造后,文学作品便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内涵,进而形成文化差异。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一方面推动着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即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浓厚的历史感,最大程度地促进文学评论的顺利开展。英国文学评论的主要特点为保守、中规中矩,这与英国人思维及个性带有保守、低调的特点有关。除此之外,英语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且作为英国的母语,人们对其的尊重与敬仰也能极大地影响到文学评论。对于美国人而言,历史上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在英语的运用方面受到了英国人的影响,但美国的发展历史中没有经历过封建时期,直接移植了欧洲的资本主义,这样的历史背景使美国文学评论中使用的语言具有先进性与创新性,常带有夸张语气,非常直接与大胆。再来看英美文学评论中文化内涵差异的影响。从英国文学评论方面来看,评论语言主要处于继承与摒弃之间。英国人思维的固守性,使英国文学评论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带有宗教色彩还是现代诙谐色彩的文学评论手法,都展现了英国文学评论领域渴望突破自我与探索新兴评论方式。从美国文学评论方面来说,其文学评论发展方向与美国文学趋同,不但没有历史厚重感,缺乏深层次的含义,而且缺少了历史文化的积淀,难以在世界文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这些情况都与美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美国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决定了美国文学评论语言上的直接与大胆,加之受到印第安土著文化及欧洲大陆文学的影响,文学评论的角度更为灵活与全面,因此美国文学评论在世界文学领域中的意义愈来愈重要。

美国文学和文学评论没有英国那样的历史包袱,因此在文学的发展中显然更富于创新性,这种文化差异对两国的文学评论影响深远。影响不同国家文学评论的因素很多,如社会背景以及评论家自身的喜好等,但是不难发现,民族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起着支配作用。美国文学评论在创新方面要胜过英国文学评论,而在历史积淀方面,英国文学评论则更有优势。

作者:肖莉 单位: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

查看全文

历史文化在英美文学中的作用

一、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英美文学著作所具有的特点

(一)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英国文学著作的特点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和时代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英国文学产生着影响。英国文学是对于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映衬与写照。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不同历史阶段。如盎格鲁-萨克逊史诗《贝奥武甫》;中古英国文学著作时期,代表作乔叟(Chaucer)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文艺复兴下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暴风雨》等;新古典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浪漫主义时期,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现实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时期,代表作为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大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双城记》;现代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脏》(1899)。语言和风格的“标新立异”是英国现代派的最大特点。战后英国文学代表作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从厚重的文学底蕴出发,英国文学著作发展到今天正在朝着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方向发展。

(二)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美国文学著作所具有的特点

美国的文学历史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如影随形,虽然早期的文学著作隐约还有英国文学的痕迹,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的不断演绎升华,美国的文学著作也大放异彩,形成了美国民族的特有色彩。多歌颂平民文化,褒扬以追求民主自由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美国精神。美国文学先后经历了殖民地文学著作时期,如托马斯•潘恩写于1774年的《美国的非洲奴隶》;浪漫主义文学著作时期,如在库珀的《皮袜子故事集》中,在描写印第安人部落的灭亡的过程中,表现了正直、勇敢的美国早期移民开疆拓土传播美国文明的艰辛历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著作时期,如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从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义出发,以同情的笔墨描写出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愤怒地谴责了奴隶主残暴虐待黑人的恶行,无情地鞭挞了美国早期的奴隶及种族歧视制度。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描写劳动妇女进入大城市和上层社会后被侮辱、被损害的遭遇。广泛而深入地描绘了美国社会的真实图景。现代主义文学著作时期,如海明威被公认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作品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他任借《老人与海》于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对于世界文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创造了“冰山原则”,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美国文学富于民主自由个性解放精神,这在美国文学作品中有突出的表现。美国又是一个全世界各民族移民的国家,美国文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吸取、融合各民族文学特点的过程。

二、不同政治、经济、生活方式、历史地域环境下英美文学所受的影响作用

查看全文

外国文学评论的现状研究

一、东西文化差异与东西方世界的英美文学鉴赏视角

1文化精神核心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东西文化在内容与结构上的差异,也使得两者在看待问题时的切入点各异。东西文化的差异作用于东西世界社会生活及文化的方方面面,故而同样也能体现在它们对各自文学及文学评论的影响上。其次,语言也是研究东西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工具与评判指标,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的使用特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语言使用者的思维特点。以汉语为例,中国人在包括语言艺术在内的主要文化艺术系统里,最讲求的是“意境”二字。故而汉语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擅长于制造空间,营造意境。但是,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越精妙的汉语也越有一丝飘忽不定之意味,这既是它值得玩味之处,但也是它相对于以英语典型代表的西方语言来说略显得欠缺严谨性的地方。对比英语与汉语不难发现,语言对于其所处文化的文化精神内核的表现力是强大的。东方人讲求意境,西方人追求理性与科学的不同文化姿态一览无余。最后,具体到中西艺术差异来说,我国的艺术文化中主张“写意”,而西方国家的艺术作品则将“写实”之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前者在艺术创作中讲求的是一种心境,而后者发展艺术的默认前提则是一种视听上的求实理念;前者讲求的是与自己内心的沟通,而后者则关注自身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与刻画能力,一个内敛,一个外向。再具体到文学艺术,不难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学中,抒情内容笔墨浓重,像传统文化经典的唐诗,对于事件的叙述其篇幅往往非常少,而西方文学中,哪怕是最古老的诗歌,也有着丰富的叙事内容,像最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等,均属此列。2东西文学评论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不同的东西文化特质使得两种文化在看待相同的作家或者文学作品时,其观察的立足点也不尽相同。我们以卡夫卡的名作《城堡》为例。纵观西方文学评论界,历来对于《城堡》的评价,牵涉其主题内涵的评论占主要篇幅,并且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类:一,《城堡》旨在于表现犹太人渴望在长期的漂泊中找到精神寄托;二,《城堡》旨在于表现人类对于上帝的追寻;三,《城堡》旨在于表现人类对真理及生命意义的追问。而在中国的文学评论界,人们对于《城堡》的评价情况却大为不同,不但对《城堡》的主题的探讨涉及得很少,大多数评论内容所关注的都是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艺术特点以及表达手法。可见,西方文化习惯于抛开艺术本身而去关注文学作品的内容以及内容中所牵涉的诸如社会、宗教、心理等科学讨论,以务实的精神去研究这种东西的客观规律;而东方文化则习惯于重点去研究某一具体文学作品的个体情况和它们的艺术性,故而两者所形成的评论作品不论是立足点、表达方式还是细节上的措辞都各不相同,有着鲜明的对比性。再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为例。在美国本土的文学评论界,关于《老人与海》中主人公所体现出的“硬汉精神”,很多声音认为,它是一种象征性隐喻。通过这种隐喻,作者得以宣泄对资本主义商业社会的不满,而在这种宣泄里《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表现出的硬汉品质实际上只是作者个人意愿的戏剧化与扩大化。从这样的评价里不难发现,西方文学评论界对于文学的评论是求实而谨慎的、不轻易升华的,文学作品由哪个单独的个人而来,便常常首先围绕着这一个人进行分析。再同时对比中国文学评论家们对《老人与海》的看法,他们当中的很多都曾经提及,小说主人公所表现出的刚强、勇敢的品质和敢于抗争、敢于面对失败的精神映射出的是当时美国社会和广大民众对于强悍人性的渴望与追求,故而它是民族性的。东西文学评论视角下的英美文学又再一次地印证与体现了各自的文化精神内核。3东西文化差异对各自文学评价理念的导向作用在文学评论上,东西文化在对各自文学评论的引导上,其最大的差异影响在于二者对于评论体系的态度。纵观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学评论,绝大多数都只注重单个作品本身的研究,除了注重对作品的艺术欣赏与和思想探讨,还习惯于以小见大,从文学中捕捉人的态度和人与社会的联系,将其中的精神文化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来进行评价,并且这一点同样受用于形容中国文学评论界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评论态度。而反观西方文学鉴赏与评论,西方人理性、务实的精神使得他们得以以一种更加客观与现实的态度去看待与比较不同文化作品文之间的异同并针对这一点展开分析与分类,并最终形成自已独有的文学评论体系。这也是西方文学作品流派众多并且各流派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并形成了各自有代表性的理论。同时,不得不承认的是,与东方相较,西方社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产生了一个分析手法多样、分类细致而思辨性较强的文学评论体系。这既是西方社会对于世界文明作出的一大贡献,但同时也意味着东方文学评论体系建立的急迫性与必要性。

二、英美文化内部差异及其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1英美文学的主要特点英美文学,顾名思义,其主要组成成分是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由于有着共同的语言基础,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在很大意义上属于同源文化。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变革,英语在英国与美国各自都经历了一定的流变过程被并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也有了各自的土壤,但文化的同根性在英美文学中仍然许许多多体现之处。文学常常有着非常显著的时代特点,英国丰富的时代历程与社会变革过程在英国文学中有着深深的烙印。故而英国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两大特点就是帝国叙事和乌托邦情结。英国文学的帝国叙事特点来源于英国的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文化,它随着英国历史的殖民历程发展壮大,也随着它的没落而逐渐消退。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常常体现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统治愿望,故而战争文学、探险文学大行其道,甚至一度达到了铺天盖地的地步。而乌托邦文学则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文学,它起源和发展于数个世纪以前英国的特定时期的政治猜想热潮,并且包含“乌托邦文学”与“反乌文学”两大方面。尽管乌托邦文学最后也平息于历史的浪潮中,但它的出现与发展对于人们对极权统治的戒备与反省还是有着相当的正面推动作用。与英国文学相比,美国文学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没有太过厚重的历史沉积感,它如同世界文学的一道新鲜血液,自产生之日起便一直存在于人们的关注与讨论中。尽管起源于乡土主义,但发展到今天,美国文学的最大特点依然是现实主义。阶级矛盾与这种大矛盾背景下的世间百度一直是美国文学的主线。现实主义的美国文学擅长于对社会现实的冷静揭露与真实刻画,并通过这种揭露与刻画还原社会的本质。但同时,受特殊的历史发展因素影响,起源于英国文学的美国文学在创造性上较前者更加青出于蓝,部分范畴内的文学,像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2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就像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最大的相类之处来源于英语语言一样,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的巨大差异也源自于英语本身的发展与流变。但从本质上来看,英美差异其实是英语语言使用人群所选择的历史发展道路的差异。从英语本身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经历了早期、形成期与现代期的三大典型发展阶段。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在前两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相同,但近代以后,美式英语在与北美印地安语的接触碰撞中发生变化,英语的英美分化也正是于此时正式脱胎形成。与英国悠久的历史与辗转复杂的社会变革历经不同,美国由从奴隶社会走到资本主义的过程几乎是跳跃的。这使得美国成了一个没有历史负担、敢于创造、敢于打破规律的国度,在如此文化背景的影响下,美式英语也尽显其张扬活泼之个性,而这种个性同样也深深地扎根在了美国文学作品之中。3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对文化差异的讲解其实是对历史的讲解,所以文化差异对文学评论的影响也离不开参照对历史的分析,英美文化与文学也是如此。以英国文学为例,英国文学及评论学古老而厚重,这既是它的优点与长处,但也导致它负重前行举步为艰,不得不在对历史的继承及时代的顺应中反复挣扎、犹豫不决。尽管近一百余年,新的思维已经在英国文学与评论范畴内产生且古老的英国文学及评论的踪影也在近代文学史上随处可见,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文学评论理念就已经一改过往呼风唤雨的形象,进入了相对的蛰伏期。与英国文学作品及评论理论之间的关系所不同的是,从时间上来说,美国文学与文学评论的产生几乎是同时的。尽管学界对于美国文学与文学评论是起源于印第安土著文学还是英国文学这一问题争执不下,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文学与评论体系可以理解成源于美国本身。它内涵的种子成形于欧洲大陆,但无疑北美的土壤养育了它,并促使其发展了一个新鲜独立而具有一定创新性的体系。

从上文的评述不难发现,英国的文学评论在缓慢的自我革新中取得发展,新旧文学评论视角在文学鉴赏中交互出现,形成了横向与纵向的交织的文学评论轨迹。而就美国文学评论发展的视角来看,虽然当下利落与创新的现代主义风格与生命力洋溢在美国文学评论的视野中,但相对于英国文学而言,它仍然存在着文化底蕴欠缺所带来的不足的一面。英国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深远而广泛的文化影响力使得它仍然是文学作品解读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文学评论的发展与影响也有其偶然的一面,造成英美文化及文学评论差异的因素也有着其不确定的一面。像评论家的个人阅历、视角喜好、知识专长等,也都属于此列。但总的来说,不管怎么样,英美的区域性文化差异对于英美文学评论的最终形成的影响与作用是显著而积极的,多元化文化视角的对接与碰撞更加有利于文学火花的迸发,这对于推动英美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长远而积极的意义。

作者:缪胤单位:上海杉达学院外语学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