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危机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8 00:08: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应对危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金融危机应对之策
内容提要:我国正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全国和各地都在积极应对,岱山也不例外。本文从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影响出发,联系县情,结合实际,简析对岱山的影响后,提出应对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影响岱山对策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在深入影响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危机不断加深。按照经济周期的理论,现在正处在这一轮经济发展的衰退阶段,或将进入萧条阶段,还看不到世界经济复苏阶段的迹象,离经济的高涨阶段更需时日。在2009年2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主要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着重是直接地体现在进出口外贸骤然下滑和由此带来的企业开工不足而引发的就业问题上。
(一)、金融危机对外贸和外贸企业的影响。
绍兴应对金融危机实践与认识
2008年下半年以来,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绍兴受影响最早、冲击最大,经济下滑趋势明显。但是绍兴着眼于经济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和金融生态的稳定,坚持“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主线,着力化解企业风险,加快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在应对危机中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实现了经济的企稳回升,促进了全市的科学发展。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演进及其对绍兴的影响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出现,最初只局限于房产领域。2008年后,随着雷曼、美林等金融巨头的破产,美国金融体系遭受重创,并迅速危及实体产业,波及世界其他国家,全球性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临金融危机的巨浪,任何经济体都难以独善其身,或多或少都会受其波及。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2008年初逐渐感受到金融危机的寒流,并在2009年遭遇了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而作为一个外向度很高的城市,国际金融危机对绍兴经济社会发展,也造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主要体现在:
1.经济增长持续回落。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绍兴下行调整的趋势基本确定。2008年一季度,绍兴全市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约11%,上半年实现增长10.2%,第三季度为9.5%,全年实现增长则为9%,呈明显逐季回落的趋势,低于全国、省的平均增速。2009年是绍兴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承接经济下行态势,工业生产、外贸出口、投资增长、财政收入等指标持续大幅回落,一季度绍兴生产总值增幅更是回落到4.3%。
2.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下降,2008年为8.3%,2009年一度出现负增长。消费虽然是一个亮点,2008年达20.1%的增长,但总量较小,仅为618.89亿元,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而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09年的增长也趋于放缓,回落了大约4个百分点。同时,绍兴市外贸依存度在2007年高达72%,〔1〕国际金融危机对外贸的冲击最早、最大,企业产品订单大幅减少,2009年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下降21.7%,出口下降16.8%。
3.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生产订单周期明显缩短,资金链收缩,企业资金紧张,亏损面逐步扩大。2009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1036家,同比增加25.6%,亏损面超过1/5。同时,绍兴中小企业居多,企业互保关系错综复杂,“担保链”过长。金融危机爆发后,绍兴市部分龙头工业企业,如华联三鑫、江龙控股、纵横集团等出现经营困难,影响到大批的关联担保企业。在上述的情势下,企业家信心指数持续下滑,一时难以恢复。
公务员的危机应对能力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危机的爆发、影响的形式和范围都有了新的变化。危机的发生不再局限于一个领域、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而是涉及不同领域,影响多个地区,甚至是全球性的。现代危机较以往相比有以下的特点:突发性更强,破坏性更大,发生更为频繁,涉及的领域更广。因此,预防、控制和应对危机,也成为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课题。
危机管理是国家的政府组织通过对危机的监测、控制、处理,达到预防、避免、减轻和救治危机的整个行为过程。从当前世界各国处理危机的实践来看,危机管理是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作为危机管理的主体,能否迅速地对危机做出反映,并有效地控制、消除危机,有两个方面的建设具有关键的作用。即:危机管理体制建设和危机管理主体的能力建设。但是,近两年来,我们着重加强了危机管理法律、制度、组织、系统等方面的建设,而对公务员应对危机的能力方面的建设还远远不够。加强公务员应对危机的能力培养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任务。
树立正确的危机管理理念
危机的隐患无处不在,突发事件也很难预料。比如,最近不断发生的煤矿瓦斯爆炸、透水,化工厂爆炸引起的水污染,禽流感等,但是,隐患可以被消除,突发事件也不一定导致危机。这就要求政府的公务员必须树立常备不懈的危机意识并着力培养正确对待危机的理念。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是现代危机管理的一个趋势。尽管在新的世纪,越来越多的非自然的危机给监测、预防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但是,对危机的管理,已经从反射式的反应模式,到以注重预防、充分准备、反应迅速、应对协调的综合系统模式,都是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或缓解,从而把可能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主动教育和宣传。危机涉及影响的领域大多都是市场无法有效提供产品的领域,如国家安全、社会保障、公共设施、公共卫生等。有效地应对危机虽然是政府的行政职责和责任,但是,公共领域的事务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才能有效完成。因此,使全社会有危机的意识,使各种社会组织能够在危机发生时,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克服慌乱,沉着有序地应对危机,是预防和降低危机的损失的根本保障。政府必须加强对危机管理的宣传、指导和培训。包括:通过媒体提供信息,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提供应对危机的基本装备使用的培训,以及指导地方组织、公众在不同危机情境中的演练等。
党委应对金融危机调研报告
我国正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全国和各地都在积极应对,**也不例外。本文从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影响出发,联系县情,结合实际,简析对**的影响后,提出应对的主要对策。
金融危机影响**对策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在深入影响世界经济,世界经济危机不断加深。按照经济周期的理论,现在正处在这一轮经济发展的衰退阶段,或将进入萧条阶段,还看不到世界经济复苏阶段的迹象,离经济的高涨阶段更需时日。在20**年2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主要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着重是直接地体现在进出口外贸骤然下滑和由此带来的企业开工不足而引发的就业问题上。
(一)、金融危机对外贸和外贸企业的影响。
深究应对金融危机的深度思考
摘要: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短期内社会经济工作的中心,必须与长远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联系起来思考,更不能为了应对短期的危机而为长期的发展埋下难以铲除的隐患。为此,需要思考并妥善解决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之间的经济关系。
关键词:金融危机加工贸易经济结构
全球金融危机使出口需求下滑,失业压力不断上升,出口增速下滑,出口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吸收就业的能力减弱,加剧了国内经济困难,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短期内社会经济工作的中心,必须与长远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联系起来思考,更不能为了应对短期的危机而为长期的发展埋下难以铲除的隐患。为此,需要思考并妥善解决以下几组经济关系。
一、处理好保增长与保就业、发展加工贸易的关系
金融危机不仅使大量农民工失业,加剧农村失业问题,而且许多城镇的企业在收缩业务、调整职能部门中裁员,城市的失业问题也同样在加剧。在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过程中,保就业理应成为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也应该成为政府干预的首选目标。
保增长应该作为增加就业机会的手段,而增长本身不是目的。为了降低失业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不仅要保增长,更应该考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的条件下,要放弃理想主义的主张——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附加值低,限制其发展,人为增加其成本、降低其利润率,逼迫其转型,而应该帮助其度过难关,在财税、金融信贷政策上继续给予支持,以保持或增加就业;应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资本技术构成较低,同量资本如果投资于若干中小企业,会比投资于资本技术构成高的大企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应该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的经营目标单一化——追求收益最大化,在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条件下,它会选择使用劳动力替代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对就业贡献更大。还应该运用财政税收、信贷政策等,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帮助城镇失业者创业;鼓励企业缩短工时、减少裁员。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寻求降低失业率,应该成为我国的长期战略性课题。
金融危机成因及应对论文
一、造成这场金融危机的原因
1.美国“低储蓄、高消费”模式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关键原因
长期以来,美国经济一直具有高负债、低储蓄的特征。特别是近几年来,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和低利率的借贷成本,促使美国民众蜂拥进入房地产领域,对房价持续上升的乐观预期,也促使银行千方百计向信用度极低的借贷者推销住房贷款,与此同时,美国大量居民还可以利用住房抵押贷款再融资来获得更多贷款。从2001年至2005年的四年中,美国自有住房者每年从出售房屋、房屋净值贷款,抵押贷款再融资等套现活动中平均提取了近1万亿美元的“收益”,作为他们日常消费开支。美国的储蓄率为负数,欠债的人多如牛毛,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日子,不仅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且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2.金融衍生品泛滥是导致这场金融危机的另一重要原因
所谓金融衍生品,指的是美国的大批放贷机构在中介机构的协助下,把数量众多的次级住房贷款转换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证券。这样一来,不仅把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了,而且这种证券既可以在国内金融市场不断交易,还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不断流通。也就把住房抵押贷款问题由局部问题变成全局问题、由地区问题变成全国问题,以致全球问题。
3.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失察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企业应对金融危机调研报告
今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困难和问题。裕民县委结合当前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应对危机,共度时艰。
一、组织调研,攻关克难。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带领企业主管党委、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深入全县各企业开展摸排调研,广泛征求企业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因原材料上涨、企业成本增加、销售渠道堵塞造成的资金短缺、职工情绪不稳定等问题,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贷款、调整产品结构、开展节能降耗,帮助企业增强信心,提高应对危机能力。全县各级党组织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企业开展各类帮扶工作,共同努力为企业发展出主意、想办法。经贸委党委选派5名政治过硬、熟悉企业工作的党员干部联系进驻企业,协助企业解决难题。同时,组织党员尤其是党务干部加强学习,采取做形势报告、办班培训、结对帮扶等方式,多途径向企业经营管理层及广大员工,传达党和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应对措施,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全力应对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思想动员,坚定信心。各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独特的政治优势,将企业管理、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积极做好职工思想工作,稳定职工队伍的情绪。通过开展“党员传帮带”、“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党员学业务、钻技术、练技能的热情,让党员在本职岗位和急难任务中勇挑重担,做到关键时刻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以党员的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周围的职工,自觉维护企业稳定,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针对企业生产活动减少的实际,充分利用职工的空闲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陶冶职工的情操,提高职工思想素质,使职工安心于本职工作。花园小区建筑公司在企业运转困难,资金跟不上的情况下,毅然邀请县文体局演员来工地为职工表演节目,通过演员与职工互动,提高了职工的奉献意识。同时,人事、劳动部门及社区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引导和督促企业党组织认真遵守执行《劳动法》、《公司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落实员工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三、发挥作用,共度时艰。针对当前金融危机对各类企业带来的不同影响,各企业党组织积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与企业同甘共苦,共度时艰。结合企业实际,因地制宜地帮助企业出谋划策,及时制定和转变经营策略,帮助企业强化管理措施。通过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加强对生产经营、成本控制、安全生产、现场管理、项目建设、制度建设、岗位职责、责任考核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向自身挖潜增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坚持从严管理、科学管理,注重管理创新,从内部基础管理入手,突出抓好执行力建设,改变过去制度不严、纪律松弛、管理水平低下的状况。研究出台挖潜增效的硬措施,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严格控制活动规模、办公支出和非生产性费用支出,降低能耗,增加效益,努力实现管理挖潜和提质降耗“双管齐下”,确保企业经济的可持续、稳健发展。
金融危机应对研讨论文
一、应对金融危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在货币信用制度下,产品供给与产品需求的脱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可能性。不管是实体经济的供求失衡,还是虚拟经济中的资产价格泡沫,只要蓄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的爆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经对产生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根源做出了深刻的解释。
从大历史观的角度看,金融危机是人类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周期性调节机制,是缓和或化解全球经济基本矛盾的重要渠道。在当今产品过剩和买方市场的格局下,全球经济存在着生产能力过度扩张与全球消费有限增长之间的基本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给方,即限制供给的过度增长。在供求矛盾积累过程中,要么通过并购来约束生产能力的过度扩张并淘汰部分以落后工艺技术所支撑的生产能力,以缓解矛盾;要么通过金融危机来强行消灭部分生产能力,并大规模集中淘汰过时陈旧的技术,为下一轮技术创新创造条件。显然,前者只能治表、但社会成本很小,后者调整力度很大、社会成本高昂。可见,金融危机是强制性地缓解经济矛盾的一种方式。
正因如此,尽管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具有了广泛而严重的全球影响,是在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一国的经济矛盾向其他国家转嫁和扩展的结果,但把全球金融危机归因于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却是站不住脚的。全球化只是使金融危机具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但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并不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如果没有经济全球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当然不会发生全球金融危机,也不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但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表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社会总资源的配置必然要通过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跨越国家的界限,市场经济日益具有国际性,国际贸易不断扩大,跨国投资不断增加,包括银行贷款、票据融资和债券发行在内的国际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加速了商品、资金、信息和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加快了知识和技术传播与扩散的速度,密切了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提高了全世界资源配置的效率,导致了社会财富的日益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它们更多地获得资金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有利于它们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有利于它们更快地得到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跨越。对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如能加以正确引导和驾驭,可以促进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的稳定。因此,尽管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的全球化,但经济全球化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光明未来。我国也是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主要受益者。
不仅把全球金融危机归因于经济全球化是错误的,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排斥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也是没有出路的。排斥对外开放,可以规避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同时也必然阻碍发展,陷入落后与贫穷。只有完善对外开放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管理全球化经济的制度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减少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国只有在加强国际协调合作中,协同行动,避免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维持多边贸易规则的正常运行,才能尽快恢复国际贸易的活力,避免包括出口需求在内的社会总需求深度下滑,早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领导应对金融危机的演讲稿
同志们: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冲击着全球经济,我国、我省、我市经济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面对金融危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当前全党全社会的重要任务。经济发展要始终遵循应有的规律,违背经济规律必将会受到惩罚。就我市经济发展走势看,下一步可能会有更大的影响和冲击,主要表现在重点产品市场萎缩,企业效益明显下滑,投资者的信心有所下降,重点项目投产达产难度已经显现。这些冲击和影响有企业自身管理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与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密切相关。我们要面对危机,正视困难,增强应对危机的紧迫感,增强忧患意识,趋利避害,积极应对。
要迎接挑战,在危机中实现国民经济新的转机。任何一次危机都必然带来新的商机和发展机遇,我们要善于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在不利的条件下捕捉加快发展的良机。一是工业经济已经走出低谷,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在结束了10年工业亏损历史,结束了10年财政低迷历史,结束了10年没有大项目支撑历史的基础上,今年全市经济仍然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年初提出的“一个巩固、两个领先”的目标基本实现。到10月末,全市生产总值增幅仍在20%以上,全口径财政收入增幅33.7%,固定资产投资增幅51.8%,工业总产值增幅40.3%,工业增加值增幅22.9%,利润增幅44.2%。全市地方级财政收入增幅、工业增加值增幅、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都排在全省前三位,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企业体制、机制的适应力明显增强。
企业改制后,机制的灵活、体制的创新,为适应市场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应对今天的金融危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三是转化经济风险的优势明显、特色突出。我市工业企业多、产业门类全,在金融危机面前,风险和冲击大大分散,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四是支柱骨干企业发展的势头仍然良好。在这场金融危机面前,很多企业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可喜的是**的骨干企业仍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冶金业受到巨大冲击的情况下,红钢仍满负荷生产,市场前景看好。其他一些骨干企业虽受到一些冲击,但下一步发展的机遇大干挑战,将给企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五是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不断改善,金融部门对地方发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六是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为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央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拉动内需的10项措施,对于像**这样的投资拉动型城市来说是个重大机遇,为解决资金困难创造了有利条件。七是发达地区产业、资本转移的速度加快,为我市承接项目提供了良好机遇。这些都是我们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不可多得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齐心协力,积极应对挑战,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就大有希望,就一定会实现新的发展和突破。
要积极应对,蓄势待发,继续推进**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尽管世界金融危机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但发展仍是世界的主旋律。在危机面前,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谋划发展对策,在金融危机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一要坚定信心,谋划新的发展。面对困难,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信心比黄金还珍贵”,在任何一次危机和困难面前,强者将脱颖而出,寻求新的发展;弱者将退出发展的舞台。在危机考验面前,要敢于挑战,迎难而上,谋划发展,抓往有利时机,全面推进**振兴和人民富裕。二要加大投入,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要抓住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机遇,加大投入力度,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实现国民经济大发展、快发展。要争取国家的支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调动人民群众创业的热情,发动全民创业。
要研究好大项目,各县(市)区、各开发区,要坚持工业立市和项目带动战略,加快项目建设。开发区要尽快扩容、扩张,把项目谋划好、基础设施建设好。三要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的产业、产品还不适应市场的需求,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四要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要创新挖潜,节能减排,靠加强管理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争取市场。五要搞好服务,支持企业发展。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各相关部门都要支持企业、服务企业,共同应对危机,共同迎接挑战,共同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要以大局为重,以经济发展为己任,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关心和支持企业的发展。六要加强领导,在危机中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各级领导要亲临一线,靠前指挥,调查研究,掌握实情,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要加强对应对危机工作的调度、监督和指导,把主要精力用在应对危机上,把人力、财力用在迎接挑战上,以实际行动带瓴全市人民度过难关、加快发展,为早日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富裕做出不懈努力。
政府形象动员公众应对危机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政府形象在化解危机中的作用;公共危机对政府形象建设的挑战;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建设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行为及政府人员的总体评价、政府形象反映的政府信誉、威信是一种精神资源、政府形象决定的政府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是一种能力资源、社会公众期待政府形象的理想性、政府是社会最具公信力的组织、危机处理结果的不确定性、通过信息公开塑造政府诚信形象、通过指挥和组织处理危机来塑造政府服务形象、通过理性治理来塑造政府责任形象、一个“公共管理”时代的来临,必将揭示中国“有限政府治理时代”的到来等,具体请详见。
一、政府形象在化解危机中的作用
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行为及政府人员的总体评价,良好的政府形象对优化政府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优良的政府行为又是有效政府能力的保障。可以说,政府形象是一种的能力资源,对化解风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要在日常生活中培植和塑造一种诚实、负责任、廉洁和高效的形象,在危机管理中有效发挥这笔无形资源的积极作用。
首先,政府形象反映的政府信誉、威信是一种精神资源,能激励公众共同应对危机。政府信誉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一种良好印象和评价,是政府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而树立良好形象的表现,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无形的政治资源。政府信誉的树立,能够促进政府的勤政建设,促使政府系统改进作风,提高政府造福于社会、谋利于人民的能力。政府信誉增强政府组织的内聚力与外张力,政府信誉反映了广大政府公务员共同的价值观,必然对政府系统内的全部成员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力,激发出士气高昂、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激励公众共同克服危机。
其次,政府形象决定的政府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是一种能力资源,能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危机。政府形象是构成政府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政府影响力体现着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心理关系,它是决定政府政策能否为公众所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的一项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政府政策的心理、行为或行为倾向。政府凝聚力是指民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这种凝聚力可以使公众与政府情感容易沟通,关系容易协调,问题容易得到解决,进而能创造出一个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构成政府权威合法性基础。政府号召力,即政府号召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同舟共济,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能力。因此,政府形象是政府在推行政策、实现既定目标可资利用的能力资源,当公共危机发生时,它能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公共危机。
二、公共危机对政府形象建设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