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策略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7 23:47: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应对策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财务会计挑战与应对策略
摘要:近年来,伴随全球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知识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下,我国各行各业加强了内部结构的改革和创新步伐,同时,新时期也给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知识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工作面对的挑战,进而探讨了相应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知识经济;财务会计;挑战;应对策略
1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先进的科技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相对于传统经济,知识经济摆脱了以原料、资金、设备等为生产资料的经济体制,转变为以人类的知识为主体的新兴经济。知识经济是一种新生事物,带来了很多新的思想、新业务,给传统企业的财务理论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进而推动了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要变革。
2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的挑战
2.1对费用要素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者需要积极了解当前新的技术,如信息技术、软件应用等。会计属于社会经济的范畴,主要受到外界经济的影响,并服务于相应的环境。在以往农业、工业时代,企业的会计主要以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源为主导开展的。然而,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以后,企业发展中最注重的资源变成了知识与技能。这样,依然应用传统费用要素来核算是无法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此时代,企业的战略资源逐渐从物力、财力,过渡到人力、知识技能。2.2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资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像商标、专利、信息软件等无形资产占据较大的企业资产比重。因此,企业在决定展开新的投资时,需要将无形资产放在核心位置。而财务会计工作者也要运用相应的会计方法与经济模型,具体核算即将投资的无形资产,同时,评估价值、风险、预定的收益等,以便做出最佳的融资计划,还要通过具体的财务报告反映出来,让企业的经营者清楚地掌握当前的资本构成。2.3会计工作方式发生转变。会计是一个以财务信息处理为主导的重要经济系统。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会计核算方式正从传统的手工操作、电算化逐步发展到人工智能操作。会计信息由人力识别转变为人工智能识别,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得到了大幅提升。此外,会计工作无纸化也将是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必然产物。电子信息借助互联网技术快速传播,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等财务电子资料逐步取代了纸质资料,电子资料相对于纸质资料来说在生成、传递、保存等环节都具有极大的优势,并且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国际贸易挑战与应对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科学技术十分发达,人与人之间交流越发密切,生活也十分便捷化,大数据技术也应运而生。在云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它的应用有其优势之处,也被应用于各大行业中。特别是国际经济贸易,它跨越国境货品与服务交易,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促进国际贸易行业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大数据下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以供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大数据;国际贸易;挑战;应对策略
1世纪的今天,可以说分析与利用数据对于企业将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大数据时代下,其影响力已经扩大到很多领域中,如:卫生、教育、军事等行业中,特别是国际贸易活动中,大数据对其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大数据环境下研究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已经是一重大课题。
一、大数据时代概述
最早由肯麦锡公司提出了大数据时代概念,数据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大行业中,是非常关键的一项生产要素,人们深入挖掘以及多方面使用数据标志着新的生成率增长以及消费者盈余时代的到来。数据的技术增长对于企业将来有着积极作用,在社会发展下,人们深度意识到数据对于提高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性。大数据时代转变了人们的观念与工作方式,大数据下,人们能够研究源源不断的数据,有时还可以分析与处理某个现象中的数据信息,并不是随机的、盲目的进行数据采样。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中有很多数量,对于大数据,人们只需要掌握其发展趋势就可以了,准确把握好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使人们意识到事情正处于变化状态中。
二、大数据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期间药剂科应对策略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病毒肺炎(简称肺炎)疫情下医院药剂科的应对策略。方法介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药学部(药剂科)在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所采取的策略及具体措施,包括制订应急预案保障药品供应、编订肺炎用药处方集、加强人员培训、强化药学人员防护、加强防疫物资管理、重视舆情、开展疫情相关科普宣传、科学管理捐赠药品等,并进行分析。结果医院药剂科优质完成了疫情期间药学服务,确保了药品不断供、不漏供、不误供及账物相符,避免了患者院内交叉感染,且无一位员工感染肺炎,切实保障了药学人员安全。结论医院药剂科疫情防控策略效果好且有前瞻性和可行性,值得参考。
关键词:病毒肺炎;药剂科;疫情防控;药学服务;药房管理
引发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肺炎)的病毒具有传播途径广、传染性强、病程变化快等特点,目前疫情已迅速在全球蔓延。虽然肺炎病死率低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1],但传染性强。截至2020年3月5日24时,国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55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53726例,累计死亡病例3042例[2]。我院作为成都市肺炎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发热门诊每天有大量患者来院就诊,医院包括药剂科在内的医务人员尤其是窗口人员每天接触大量患者,在保障日常医疗的同时面临疫情防控的巨大压力。自疫情暴发以来,我院药剂科全科上下立即行动,开展了多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在优质完成药学服务工作的同时,无一例员工感染肺炎。现总结我科疫情防控期间采取的应对策略及措施,供参考。
1应对策略及措施
1.1充分保障药品供应。春节期间,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加上假期人员流动频繁,病毒传播风险更大,各地纷纷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此时,医院需要同时面对收治的肺炎确诊患者、大量发热门诊患者,以及医院正常就诊的非肺炎患者,任务艰巨。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我院药剂科汲取之前地震灾害和“非典”防控的经验,提前介入,多渠道充分确保药品(尤其是疫情诊治方案涉及药品)的供应。截至2020年2月25日,科室已为6批医疗救援队准备了56种药品、93批次,与医疗队交接25次,其中包括捐赠药品4批次,交接4次,无一差错。同时,随着中医药在本次肺炎防治中的良好表现,药剂科中药房及时根据最新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及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修订版)》[3],结合我院中药使用情况,对涉及肺炎治疗的高频使用中药饮片进行提前预判并及时采购储备,准备高频使用中药饮片20余种,保障临床中药用药,确保不断供、不漏供、不误供。1.2编制应急预案,制订应急药品目录。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4]。医院也及时下发了相关通知,药剂科根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防治病毒肺炎应急预案》实施管理,立即制订药剂科防控应急预案,对药剂科各部门职业防护标准、备用物品、环境管理、患者管理作了详细说明(防控措施见表1),以避免院内交叉感染。为了充分确保肺炎防治用药需要,药剂科依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5]及医院《应急药品管理制度》,结合临床实际需求,制订了我院应急药品目录(表2)。目录可根据肺炎诊疗方案变化进行相应增减,对应急药品目录药品进行重点管理,保证药品质量并确保账物相符。1.3编制肺炎用药处方集。为进一步做好肺炎疫情防治工作,协助临床医师和药师及时了解治疗药物的作用特点、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合理用药,提高救治效果,临床药学部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和部分省市药学会、医疗机构等的最新诊疗方案,以及专家共识和相关文献,汇编了《病毒肺炎及合并疾病常见治疗药物处方集(第一版)》,供临床医护人员及药师使用。1.4加强药学人员防护管理。药剂科高度重视药学人员的安全与防护,根据国家及医院相关规定并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建立员工每日健康监测表,制订药学人员工作前、工作期间、工作后防护措施(表3),全面提升药学人员自我防控意识,为药学工作者提供药学服务时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避免交叉感染。同时,每日对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情况进行监督,将督导结果如实上报医院,对不合格者及时纠正,切实保障药学人员的安全。1.5加强防疫物资管理。随着疫情不断发展,防疫物资严重短缺,药剂科积极落实医院要求,并参照《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用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规范指引(试行)》[6]对防护物资进行分级管理,防疫物质(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等)由专人负责领取,组长根据每日在岗的人数按需发放。医疗人员口罩、手套、帽子等废弃物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应严格根据国务院2005年颁布并于2011年修改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7]有关规定处置和管理,并由专人负责清理、转运。1.6重视舆情管理。疫情期间,各类媒体不断发声,但内容良莠不齐。如有网络媒体报道“饮用高度酒能抵抗肺炎”及“双黄连口服液”等,导致公众疯狂抢购囤积,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因此,做好舆情管理极为重要。医院和科室通过多种方式对职工、进修生、规培学员、实习生等进行宣传教育。每日定时转发医院COVID-19收治情况,便于大家及时准确掌握正确疫情信息,并告诉大家不要恐慌,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1.7重视员工培训管理。为提高医务人员对肺炎的认识水平,掌握和应用诊疗方案,并增强自我防护能力。药剂科积极组织员工学习国家的诊疗方案和防控指南,以及本院制订的相关制度和流程。通过电视晨会、QQ群、微信群、企业号等多种方式学习最新版《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6]、《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防护指南(试行)》等,督促员工高度重视自我防护。同时,积极按照政府部门、医院要求,填写上报各项数据,认真排查员工及其家属、密切接触人员,做到员工100%排查,扎实做好疫情期间内部防疫工作。1.8加强科普宣传。药剂科积极组织员工发挥个人特长,利用绘画、撰文、短视频等方式,开展疫情相关科普宣传,通过医院官网、科室公众号、抖音等媒介平台,从药学专业角度正确引导员工和患者认识肺炎,学习防控知识和措施。1.9科学管理捐赠药品。针对社会捐赠给医院用于抗击肺炎的药品,成立捐赠药品管理小组,建立动态捐赠药品管理目录,按药品储存条件专区、专柜存放,专账记录、专人发放、每日盘点、专人上报,保证药品的数量准确、账目清晰。药剂科建立健全了捐赠药品管理制度,规范捐赠行为,并逐步建立实用、高效的运作模式[8]。
2建议
国贸趋势与应对策略
一、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交易方式网络化和交易市场垄断化。网络贸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电子方式所进行的贸易或商务活动,整个交易过程包括交易磋商、签约、货物交付、货款收付等大都在全球电信网络上进行。其交易的产品主要是数字化产品,也有实物产品交易。目前,网络贸易发展十分迅速,2002年全球网上贸易总额高达3490亿美元。网络贸易将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领域中一朵鲜艳的奇葩。由于跨国公司垄断了国际技术创新的70%-80%和国际技术贸易的90%,因此,在国际交易市场中跨国公司的垄断地位日益加强。
第二,交易对象高级化和利益分配两极化。在科学技术知识对经济发展日益重要的今天,国际贸易交易对象逐渐高级化:国际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的构成中发展十分迅速;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也日益高级化。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都普遍重视科技的开发研究,实行科技发展战略,把高科技产业作为制高点。(2)世界技术发明创造与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也是加快国际技术流动的重要原因之一。(3)与技术贸易有关的社会条件日益完善,尤其是各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努力,为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法律环境。(4)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浪潮使各国的经济合作与依赖进一步加深,国际技术交流更加频繁。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所处的地位不同,所以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中,两极化的趋势将进一步明显,即所谓“中心-外围化”趋势。在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中,发达国家“中心化”和发展中国家“边缘化”、“外围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发明与创造中处于不对称地位,发达国家基本垄断了世界科技发明与创造;在国际贸易分工和产业升级换代中,发达国家也处于领先地位。
第三,发展动因知识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特别是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为主要标志的知识革命迅猛发展,我们正在迈向一个以智力资源和知识要素占有、分配、生产和消费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将代替资本成为竞争的根本要素,智力资源的丰缺盈余程度将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决定性因素,自然禀赋状况的重要性日益被削弱,以自然资源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逐渐被以知识和技术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所代替,科学技术知识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的重要动因。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也证明了科学技术知识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也主要是通过科学技术进步获得的。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贸易对策
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将不可避免,因此,应及时把握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采取符合我国国情的应对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我国贸易现状应对策略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外贸出现快速增长,跃居世界第三,随着贸易额的快速增长我国面对着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贸易利润也在不断下降,还面临巨大的资源压力。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外贸现状进行详尽分析,并提出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策略。
[关键词]贸易强国长线策略创新
一、贸易大国的确立
2004年,我国外贸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出口总额达11547亿美元,超过日本,由1978年的第32位跃升世界第三位,我国出口贸易额在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已经由1978年的0.75%上升到6%左右,贸易大国的地位得到巩固。2005年,外贸继续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全年实现了进出口贸易总额14221.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了23.2%,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进口6601.2亿美元,贸易顺差是1018.8亿美元。在1980年~2005年期间贸易总额年均增长,进出口额年均增长都在15%左右,远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
二、外贸现状分析
1.快速发展动因分析
现代钢琴教学应对策略
1.现代钢琴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首先,现代钢琴教学忽视了读谱问题。事实上,读谱对于现代钢琴教学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通过读谱可以知晓钢琴曲目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对于钢琴曲目谱面的了解可以有利于透彻的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音乐信息,理解音乐的内涵和实质,这是二度创作所需要的重要要素。现代钢琴教学却只注重手指技巧的训练,忽视了读谱的重要性,教师为了追求教学的时效性,经常带着学生去练习,学生失去了是靠的机会,导致不会识谱,长此以往,对于学生的钢琴学习十分不利,会导致学生练琴速度的降低,甚至失去学习钢琴的兴趣。读谱作为钢琴学习的一个重要要素,必须经历漫长的过程才能熟练掌握。其次,对于手指条件的过分挑剔。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对于手指条件好的人来说,一定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但是并不是说必须要有修长、宽大的手才能弹钢琴。历史上的很多钢琴家也拥有各种样式的手指,但是他们都可以弹出优美的旋律,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手指并不是决定钢琴演奏水平的一个重要条件。只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加强对手指的训练,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来弥补不足。相信,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及选择适合自己弹奏的作品,必将在钢琴演奏技上去的应有的成就。第三,钢琴教师素质低,能力差。现代钢琴教学质量受到钢琴教师素质直接影响,教师作为学生钢琴学习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必须要注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我国钢琴教师存在着缺乏高素质教师的情况,很多钢琴教师专业素质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不能达到专业水平,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指导和培训作用。另外,还有一部分钢琴教师虽然自身乐理知识掌握的十分纯熟,演奏技巧也十分高潮,自身钢琴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在将钢琴技巧和理论知识传授给学习的时候却缺乏合理有效的方法。
2.钢琴教学所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首先,加强学生的读谱训练。对于学生读谱知识的训练,首先必须要让学生养成科学、正确的读谱习惯,把读谱训练当作钢琴训练的一个重要基础知识。在钢琴教学的初期就要教给学生认识调号、拍号、以及谱号,进行弹奏训练的时候就要使学生学会识别音符的时值、音区、指法、表情符号、休止符以及踏板记号。此外,还要注意提高学生自身的视奏能力,选择难易适中的曲目,通过乐谱的默读,联想琴键的位置,再进行弹奏。读谱熟练之后,还要背谱,熟练的背诵乐谱之后才能将所有注意力剧中在手指和琴键上,有利于专心演奏。其次,注重虚实结合,综合的运用各种条件。要想使钢琴的演奏技巧得到充分的提高,必须注重多方面的配合和协调,不能单纯的注重乐感与手指条件,也要注重虚实结合,促进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实指的是作品演奏时的演奏技巧,例如,作品的旋律、曲式、风格、演奏要求和演奏技巧等方面。虚则指的是演奏者素质和作品之外的其他因素,是演奏者对音乐乐曲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再穿做,能够充分的体现作者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是不能通过训练迅速提高的,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去领会,随着时间的累积,可能会有所提高。对于实来讲需要学生对作品风格、旋律等理论知识和演奏技巧、方法加以理解,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理解能力、领悟能力和记忆能力。对于虚来讲,则要求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激励学生通过自身对乐曲的充分感悟而进行在创作。
3.注重提高钢琴教师的素质
现代钢琴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教师对于也随之不断的扩大,钢琴教育体系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因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是钢琴教师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加强现代钢琴教师专业技能和乐理知识的培养,必须注重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必须确保钢琴教师在基础知识方面充分的进行学习和提高,以便能够在教导学生的时候柔韧有余。在演奏技法方面也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才能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其次,在钢琴教师授课过程中还需要运用灵活有效的钢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借以促进课堂实效性的提高,有效的在课堂有限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钢琴知识。第三,钢琴教师要注重不断更新和补充新知识,学习和借鉴新的教学方法,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利于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的高素质演奏人才。
全球养老金应对策略及启示
在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不确定条件下,国内养老金机构的风险应对需要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政策制定与监管部门也要有定力和担当,充分理解和把握长期资金短期波动和长期风险补偿。2020年疫情全球蔓延下,金融市场一度剧烈动荡,各国养老金也受到较大冲击,引发对养老金资产安全性的担忧。对养老金等长期资金而言,如何调和“风险与收益,短时冲击与长期业绩”的矛盾?本文通过回顾2000—2002年互联网泡沫、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尝试从更长的历史周期中寻找经验和答案。
全球养老金应对金融市场极端冲击的短期策略及做法
2000—2002年互联网泡沫、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1900年以来全球四次大熊市中较近的两次,期间股票年化亏损分别达44%和41%。在危机期间及随后1—2年内,养老金也受到较大冲击。不过,因受益于多元化配置,养老金受到的冲击要远小于同期股指跌幅。例如2008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养老金投资损失分别为23%、19%、18%,同期三国主要股指跌幅分别达到38%、42%和两次大危机中,多数养老金成为“逆行者”,执行了再平衡的加仓操作,成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器。例如,根据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DennisBams教授等2016年的统计:在两次危机期间,全球978家养老金普遍加仓,股价下跌造成的股比偏离,恢复了8—9成。IMF(2013)进一步指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挪威、意大利、波兰等多国养老金实施了再平衡,但葡萄牙、西班牙以及美国DB(DefinedBenefit)养老金存在抛售行为。研究显示:养老金的再平衡并非是“一步到位”的,股市大跌后各国养老金股比从下降到恢复战略配置比例,平均约需5个季度。再平衡策略的实施,在操作上也不“对称”,养老金喜欢在熊市加仓,而非在牛市减仓。2007—2008年金融危机后,养老金机构的风险偏好呈现分化。美国57%的公共养老金打算增持全球股票,原因是投资框架得到检验,愿意承担更高风险;或者希望重新回到危机前的收益水平。但54%的企业养老金打算增持债券,或采用免疫策略,使任何利率变化引起的资本损失,都能被再投资的回报所弥补,原因是发现利益相关方的风险偏好其实并没有危机前预想的那样高,或者这些机构在老龄化、公允价值计价等趋势之下被动压降了风险敞口。
全球养老金应对金融危机的中长期策略及做法
当时间窗口延伸到危机后2—5年或更长时间,可以看到养老金机构在投资、风控、运营等领域做出的应对危机的改革经验,以及较强的盈利修复和投资能力。其一,“后危机”时代进一步分散投资,调整大类资产配置框架与考核导向。一是资产配置框架更加多元。金融危机期间,一些看似分散的投资组合,仍遭受较大冲击。有的机构尝试穿透资产,推行因子配置;或者依据不同宏观情景下的敏感度对资产进行配置;或聚焦某些主题,进行跨资产类别的布局;或者判断历史与相对估值,应对战略配置目标的战术偏离;或者重仓少数标的,主动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一些小机构则开始采取负债驱动投资策略(LDI),以控制利率风险。二是资产种类更加分散。有的机构增加新兴市场投资,以分享其增长成果;或者加大房地产、基建、大宗商品等实物投资,抵御通胀并匹配长债;或者投资对冲基金,从而提高预期收益并降低波动。三是优化投资业绩计量。有的机构为克服从众心理,开始考核绝对收益目标。有的机构除市值外,还会参照股息或利息(更稳定的收入变动)对业绩进行计量。还有的机构引入“减值评估”,来判断损失是市场情绪波动下暂时性的冲击,还是趋势改变所导致的永久性亏损。其二,夯实风险管控,强化流动性管理和压力测试。一是流动性管理。很多机构增配了流动性资产,以满足危机发生时预期之外的现金需求。例如,资产无法迅速变现,风险分散效果欠佳,风险偏好下降,或者投资机遇乍现但缺乏现金买入等问题。二是压力测试。有的机构在决策中,对极端市场冲击进行充分论证和沙盘推演,并在事前与监管部门和上级领导等利益方达成共识。例如,挪威GPFG2015年决定将权益比例从60%提高至70%,就曾公开推演比“一战、大萧条、二战、1970年石油危机、2000—2002年互联网泡沫以及2007—2008年金融危机”还严重的市场冲击,对政府和公众的风险承受力进行摸底。肺炎疫情的冲击,并没有超出这一情景设定。三是滑降曲线调整。2007—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2010年即将退休的职工持有的目标日期基金(TDF)最大回撤高达36%。危机后,很多机构有针对性地调整了滑降曲线,以能为即将退休的职工提供更多保护。据Morningstar统计:2009年即将退休职工投资组合的股票比例平均为50%,2020年已降至45.3%。四是尾部风险管理。一些养老金投资了尾部风险基金,以寻求对极端风险的保护。其三,在跨越危机的长周期内,养老金展示了较强的盈利修复和投资能力。长期盈利对短期波动提供了较为充分的风险补偿。据OECD(2019)统计:2004—2018年,全球有数据披露的26个国家养老金年化收益全部为正,普遍战胜了通胀且回报超过3%。OECD(2008)对2001—2005年跨越互联网泡沫危机阶段的研究,也有类似结论。此外,新西兰超级年金、瑞典AP4、加拿大CPPIB等代表性养老金,过去10年的年化回报均超过10%。CPPIB年报还申明:“对长期资金而言,市场下跌恰恰是买入时机”。
本次疫情以来全球养老金的最新变化与应对策略
浅探国际米价上涨应对策略
摘要:2008年以来,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不断上扬,本文将对米价不断上涨的原因进行初步探究,并结合当前中国的大米市场现状,分析中国应当采取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米价上涨中国策略
1、国际米价上涨概述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世界粮食价格指数2006年上涨9%,而2007年则上涨40%。进入2008年,世界粮食市场至今未见有回调迹象。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报价27日从每吨580美元涨到了每吨760美元,涨幅超过了30%,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而全球大米库存却降至1984年以来的最低点,为7210万公吨。泰国米价的大涨加剧了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国际米价不断上扬。
2、国际米价上涨原因分析
1。供给量减少。据统计,由于全球性温室效应和工农业用水的增加,全球有20%的耕地正在盐碱化,同时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壤的生产力下降。因此,在粮食的生产力不能提高的情况下,世界粮食的产量不排除下降的可能性。在重要的农产品种植和出口国澳大利亚,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干旱天气,使该国的农业产量受到了严重影响,并宣布可能要从国外进口饲料和粮食。粮食出口量居世界第4的欧盟,今年也因涝灾影响了粮食生产。中国南方2008年初经历的雨雪和冰冻天气,对粮食的生产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原因及应对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美摩擦问题的不断加深,我国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从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战爆发到我国政府对关于贸易摩擦问题的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文章通过对贸易摩擦问题的发展历程和原因,从我国的治理体系、促进消费及产业结构、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进行剖析,中国政府在迎接挑战的同时,更要加强提升自身的能力,用“以合促建设”的态度,寻求一条共同建设新型合作战略关系的新道路。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中美贸易摩擦一直是当今的热点话题,从1979年中美恢复经济贸易,双方签订和建立双边贸易协定以来,两国之间的贸易虽然发展迅速,但也摩擦不断。尤其是在2017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愈加浓烈,贸易不平衡问题、美国的反倾销反补贴问题、农产品贸易问题、贸易进出口问题以及知识产权问题等,构成了中美贸易摩擦发展的主要问题。从2018年1月以来,美国政府不断采取一系列单边“高强度”的对华贸易保护措施,美国宣布对钢和铝进口征收25%和10%的高额关税,并根据“301调查”考虑对中国的进口产品加收关税;此外,美国了对华“301调查”项目下加收征税的产品清单,包括了中国将近1300个税号的产品,涉及了医药、机械、机器人、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航天航空等多项行业,价值约500亿美元;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依据“301调查”,考虑对从中国进口的额外1000亿美元商品加税是否合适;5月7日,美国对我国出口的石英台面提出了双反调查,导致了中美双方贸易战的不断升级,这无疑是美国从战略上遏制中国在经济贸易方面的集中体现(见表1)。2018年,美国政府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收10%的关税措施正式生效,这无疑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进出口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关税不仅对国际贸易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也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种滥用反倾销的行为给世界贸易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如今,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作为“应战方”,如何妥善解决好中美之间的关系,如何应对两国经济利益的冲突,如何提高自身能力以及完善和发展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建立一个健全完整的反倾销机制,都给政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在面对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增多的国际局势面前,如何继续坚定的维护国家利益,推动改善多边贸易体制,也要求政府需要拥有新的能力和对策。“得其大者可以兼小”,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不仅是两个国家的问题,也关乎着整个全球贸易的体系。正如主席所言,这是整个人类共同体的大局。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美贸易摩擦涉及产品种类不断翻新,开始集中于技术性贸易方面。1999年至2000年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初级阶段,伴随着美国取消对华封闭的政策,中美经济贸易关系开始逐渐起步。中国生产力水平不足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产品类型主要集中于一些低端产品,涉及的产品种类少,摩擦额小。摩擦涉及产品主要有塑料、纺织、生活等初级产品。从2000年到2010年期间,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晋升阶段。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出口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多样的同时也导致了中美贸易摩擦所涉及的产品种类更加广泛。中美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种类已经开始由初级产品发展为高能成品。这一阶段中美贸易摩擦开始集中于劳动力密集的高污染产业,如矿质燃料及有关原料、成品等。自2010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开始进入高级阶段,这一阶段逐渐从劳动力密集的产品摩擦向技术型产品演变。中美贸易摩擦商品主要集中在化学、金属及其制品、机械设备。这类产品遭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数量一共是584起。占中美贸易摩擦总案件数的7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美贸易摩擦也开始涉及更高尖端产品。综上所述,中美贸易摩擦由初级商品逐渐晋升到中高端产品上,贸易摩擦程度一直在加深。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展开,本身由欧美控制的高端制造业受到了中国强有力的冲击,从这方面看,当今无疑加剧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新局面。摩擦具有长期性,未来的中美贸易将可能会带来整个全球贸易的新变动。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图
海外财务共享困难及应对策略
摘要:为适应大型企业集团业务全球化发展,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满足海外财务管理及资金管控,必须建立海外财务共享中心及支付中心,确保国内外财务工作一体化运行。伴随着企业国际化业务的拓展,财务管理也要适应全球化管理,海外财务共享建设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海外财务共享存在的困难,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海外共享;困难;应对
一、海外财务共享的必要性
1.海外财务共享的背景根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2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537.1亿美元,同比增长12.3%,流量规模首次位居全球第一。2020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2.58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荷兰。我国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流量占全球比重连续5年超过10%,2020年占20.2%;存量占6.6%,较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世界500强企业90%已经实施或计划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国内上榜企业有62家完成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中石化2020年业务遍布66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境外收入占比近25%,国内已经全部完成财务共享,2021年启动海外财务共享建设,计划三年全面完成。国际化企业必须有国际一流的财务做支撑,构建战略型集约化财务管控体系。华为作为我国国际化最成功的企业之一,业务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2006年起统一体系规范,陆续建立七大区域财务共享中心,加强公司总部对全球业务的财务控制,成为财务内控有效实施的最强有力的保障。2.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海外财务共享提供可靠支撑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5G等新兴技术加速推广应用,智能化对传统会计产生颠覆性影响,财务智能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共享服务的基础上,财务将更加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成为企业的“数字神经”,为企业做出更具前瞻性的分析与决策。3.财政部对财务共享的政策支持财政部2014年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推动管理会计功能的有效发挥。鼓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加快会计职能从重核算到重管理决策的拓展,促进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4.实施海外财务共享的必要性传统的财务管理流程复杂、效率低下、数据滞后、业财不融合,严重影响国际化企业的管理决策,在国内外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既是适应企业财务长远发展,也是财务转型的推手。实行海外财务共享可以把分散世界各地的会计业务统一标准,强化制度执行及监督,推动资源优化和整合,促进企业财务提高运行效率,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二、海外财务共享存在的困难
由于国内外语言、法律法规、税收、资金管制等各种因素错综复杂,国内外财务环境存在较大差异,给实施财务共享带来困难。有的企业采取分步走方案,先在国内上线财务共享,海外业务采取并表的方式出具集团财务报告;也有的企业采取聘请国外财务咨询公司,境内外同时上线财务共享,困难较大。海外实施财务共享主要存在以下困难。1.流程非标准化问题境外业务的商业模式、作业方式多元,境外企业长期以来形成贴合各自经营模式和内部管理模式的境外财务管控模式和业务处理流程。实施财务共享,统一管控要求,实现流程标准化、核算结果统一,这既是实施境外财务共享的主要目的,也是最大难点。2.内外账差异问题海外财务共享中心为了满足国内外财务报告披露、税收监管、纳税申报等需要,经常采用内账(满足本国准则)、外账(当地准则)两套账处理方式,重复记账,增加核算风险。实现内账与外账一个标准、一条路径、数据不间断、方案能落地,这既是实施海外共享的主要方式,也是实施的另一难点。3.准则及法律差异问题每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符合自己国家国情的会计准则,会产生大量财务处理差异。即使使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国家,一般也只能是准则趋同和接轨,会根据本国国情做细化。实施海外财务共享必须研究当地会计准则,按当地规定处理账务业务。各国法律对合同、税收、外汇管制等规定差异巨大,共享财务人员必须深入研究相关的法律条文,规避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工作量巨大。4.国际化人才紧缺问题当前会计人员整体过剩,但人员结构不平衡,国际化会计人员紧缺。国内财务人员不熟悉境外业务,聘请的当地财务人员也不熟悉中国法规,融合困难,财务人员素质无法满足国际业务发展的需要。5.财务软件兼容问题我国企业在国外一般使用与母公司一样的财务软件,但有些国家对使用何种财务软件需要备案与验收,以满足当地监管的需要,甚至要求使用他们认可的财务软件。6.时差及沟通问题由于国内外时差、交通距离、语言差异,财务业务协调、沟通困难,财务指令未能及时传达、执行。7.多币种核算问题海外财务核算面临着多币种、多汇率差异,核算业务复杂,对财务人员、财务软件提出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