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7 22:57: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印度经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印度经济改革
改革以来的经济形势
(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但呈波动状态
印度90年代经济改革所带来的成效是明显的。从表1中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1991~1992年度曾跌至谷底,仅1.3%,然而在下一年度就迅速从危机中恢复过来,达到5.1%。1994~1995年度至1996~1997年度连续三个年度都超过或达到7.0%。但是经济增长速度从1997~1998年度开始减慢,2000~2001年度的增长率只有4%。工业增长从1991~1992年最低值0.6%开始,经过4年的努力达到了1995~1996年度的11.6%,之后增长速度又开始下降,估计2001~2002年度的增长率只有3.3%(注:GovernmentofIndia:EconomicSurvey2001-02.)。由于受到气候的影响,农业的增长情况并非令人满意,在改革前的1980~1981年度至1991~1992年度的11年间,农业部门年均增长率为3.4%。与之相比,1992~1993年度至1999~2000年度的7年中年均增长率却下降了31.03%,仅为2.2%(注:孙培钧:《印度当前经济形势与第二代经济改革》,载《南亚研究》2001年第2期。)。农业及相关部门的附加值年增长率从1993~1994年度至1996~1997年度的年均4.5%减至1997~1998年度至2001~2002年度的年均1.2%。
印度经济自改革以来虽然出现过几年较高的经济增长,但增长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究其原因,既有外部的影响和一些周期性因素的影响,又存在着根本性的结构性因素的制约。印度储备银行在其2001年报告中认为,“最近的经济活动减缓似乎反映了结构因素和周期因素的重合,两种因素的比重不同……”(注:AjitKarnik,"SlowdownoftheEc-onomy:WhichWayout"?,EconomicandPoliticalWeekly,October20,2001,p.3970.)持续的高额财政赤字、电力运输等基础设施瓶颈、关键部门的结构调整滞后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工农业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起到了制约的作用。
注:a为临时数字;b为快估数字。
资料来源:GovernmentofIndia:EconomicSurvey2001-02.
印度经济崛起制约因素探析论文
一、人口负担沉重与贫困
1.印度人口数量庞大,人口素质相对较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人口数量有着重要的关系,只有具备相应的人口才能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但是如果人口数量过于庞大,超过本国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就会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目前印度人口约11亿,并将于2050年达到16亿,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印度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经济增长的成果,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口数量相比,人口素质则更是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印度人口素质相对较低,据2001年人口普查结果,男性与女性的识字率分别为75.85%和54.16%,总识字率为65.38%,有近四成人口是文盲,适龄人口进入高校的比例为10%。这些低文化、低级技能的劳动力不但不能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而且将成为制约其经济崛起的关键因素。
2.贫困问题严重。印度的经济改革并没有使穷人的生活水平得到多少改善,就业增长缓慢,失业人数增加。据2001年人口普查,全国10.27亿人中劳动力有4.234亿人,就业人数为4.164亿,失业率为7%。据联合国《2001年人文发展报告》,按购买力平价,每人每天生活费1美元为贫困线,印度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为44%。印度总理辛格在60周年独立日演讲中毫不掩饰地说:“尽管我们实现了强劲的经济增长,但贫困和失业并没有消除。印度的真正独立在于消除目前的贫困。”严重的失业和贫困问题不仅削弱了印度的社会凝聚力,而且成为社会动乱的主要根源,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二、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
印度民族众多,宗教复杂。印度有13个大民族和上百个小民族,这些民族的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甚至相互对立。印度是极富宗教传统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宗教和教派最多的国家,几乎拥有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民族与宗教矛盾等因素不仅严重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而且很大程度上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印度独立后,民族宗教的暴力冲突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大大超过了三次印巴战争的死亡人数。印度民族问题中最严重的是民族分裂主义的倾向,有些民族中的激进势力还展开了不同规模的武装斗争或暴力恐怖活动。
独立半个多世纪以来,教派冲突持续不断。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是侵害印度社会肌体的痼疾。圣雄甘地和尼赫鲁总理早就认识到教派主义的严重危害,多次谴责教派主义,认为教派主义是“威胁印度生存的最大危险之一”,提倡世俗主义以化解教派冲突。然而,教派冲突的毒汁已经渗透到印度社会的血液中,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积怨太深,一点火星即可引发熊熊大火。独立以后,教派冲突导致无数无辜平民丧生,造成社会动乱,威胁着印度的统一和国家安定,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印度与巴基斯坦等伊斯兰国家的关系,损害印度的国际形象。
印度经济发展模式探究论文
1印度发展模式的历史进程
20世纪中叶,印度摆脱了两百多年的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的发展模式也走过了一条非同寻常的曲折道路。
独立后的印度政府为把印度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工业强国,实行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公私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宏观管理机制,现代工业与农业结合的经济模式,现代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的发展战略,利用国外资源与自力更生结合的发展方针等。经过了几十年的实践,印度经济模式虽然存在着问题,但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印度开始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再一次证明了具有印度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大促进了印度了经济实力的增长。
1947年,领导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开始执政,他强调国家计划,推行国家资本主义和国有化,限制私营企业,保护民族产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偏向于苏联模式的“尼赫鲁模式”。此模式下,印度实行公营部门和私营部门同时并存,而以公营企业为主;实行计划经济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自力更生、进口替展模式。尼赫鲁模式获得了成功,并使印度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但是由于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了轻工业特别是农业的发展,使得满足不了人民对消费品的需求,以致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水平降低。最终由于农业衰退、财政危机等原因导致了印度经济状况的恶化。印度政府不得不进行调整和改革。
20世纪80年代英•甘地和拉•甘地执政期间都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加大出口的力度,减少贸易壁垒,看重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拉•甘地还提出“用信息化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口号,最后引发了印度社会的信息产业革命。经过20世纪80年代英•甘地和拉•甘地的调整,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年增长率超过了5%,从此摆脱了发展缓慢停滞的阶段,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1年以后,拉奥政府刚上台就对传统的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进行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为口号的改革。拉奥执政期间,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新的工业、贸易、投资、外汇和金融等领域的政策。他继续实行自由进口政策,放松进口限制;他还在更多的领域增加公营部门,扩大公营企业的企业自主权,减少政府对公营企业的干预。拉奥政府的模式再一次取得了成功,使得印度90年代的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并由此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小议印度经济发展模式诠释
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印度的经济高速增长,影响了世界的经济格局,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印度的发展在长期停滞后又实现了经济实力的急速增长,这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为世界消除贫困、控制人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以说,印度正在崛起,这不得不归功于印度独特的发展模式。分为三个部分来分析印度的发展模式:第一部分阐述印度发展模式的历史进程。第二部分分析印度发展模式的特点。第三部分分析印度发展模式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印度;发展模式
1印度发展模式的历史进程
20世纪中叶,印度摆脱了两百多年的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的发展模式也走过了一条非同寻常的曲折道路。
独立后的印度政府为把印度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工业强国,实行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公私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宏观管理机制,现代工业与农业结合的经济模式,现代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的发展战略,利用国外资源与自力更生结合的发展方针等。经过了几十年的实践,印度经济模式虽然存在着问题,但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印度开始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再一次证明了具有印度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大促进了印度了经济实力的增长。
1947年,领导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开始执政,他强调国家计划,推行国家资本主义和国有化,限制私营企业,保护民族产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偏向于苏联模式的“尼赫鲁模式”。此模式下,印度实行公营部门和私营部门同时并存,而以公营企业为主;实行计划经济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自力更生、进口替展模式。尼赫鲁模式获得了成功,并使印度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但是由于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了轻工业特别是农业的发展,使得满足不了人民对消费品的需求,以致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水平降低。最终由于农业衰退、财政危机等原因导致了印度经济状况的恶化。印度政府不得不进行调整和改革。
论中国与印度经济竞争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和印度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和消费品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两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但双边贸易额很小。影响贸易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政治关系、文化因素等,但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经济因素。
吴建伟(1999)对中、印1984-1995年的贸易数据分析后发现,两国还没有出现类似发达国家间的比较活跃的产业内贸易(注:所谓产业内贸易,是“可贸易品产业”的产品在国与国间的双向贸易,一国同时进口并出口基本上相同的产品。例如,日本向美国出口汽车,同时又从美国进口汽车。)。Anderson(1999)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i]和净贸易比NTR[,i]对1993-1995年中国和印度农产品竞争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已不具有比较优势,而印度仍处于比较优势地位(注:其中,X[,i]是i产品的出口额,M[,i]是i产品的进口额。)。Wadud(1998)计算了中国和印度1980-1996年纺织品与服装制品的RCA[,i]指数。他认为,两国在纺织品与服装制品上都具有比较优势,竞争能力是非常相近的。
对于中国和印度,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模型更能合理地解释两国双边贸易额较小的现状。但是,由于NTR[,i]的取值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标准的不同,即根据不同的产业分类标准,会得出大小不同的NTR[,i]值,甚至会得出正负相反的取值,因此,通过单个NTR[,i]的值,分析某个产业的竞争能力是有失公平的。本文将克服这一缺点,利用该理论框架下的净贸易比这一定量分析指标,计算出它们的相关系数,以此研究两国贸易结构的相互关系,并利用出口制品附加价值分布图对两国的工业制成品在美国进口品市场上呈现的贸易关系做一个案例分析。
二、中、印总体贸易结构的经验分析
首先,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统计年鉴》(InternationalTradeStatisticsYearbook)按照SITC三位码分类的中、印两国1985-2000年的进、出口数据,计算出各商品组的NTR值,每个国家各商品组的NTR值组成一个向量,分别设为向量X,Y;然后,根据公式Y[,i]=α+βX[,i]ε[,i],运用最小二乘法,对两个向量做相关分析,求出对应向量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如果相关系数是正的,说明中、印两国在贸易结构上是近似的。如中国在某类商品组上具有比较优势(或劣势),印度在该类商品组上也具有相近等级的比较优势(或劣势),两国具有比较优势(或劣势)的商品组重合程度较大,意味着两国在对外贸易关系上表现为一种竞争关系。相关系数越大,表明两国的贸易结构相似程度越高,在贸易上体现的竞争态势愈明显(注:引自《东盟五国与台湾出口产业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分析》,sear.cier.edu.tw/journal/First7.htm.)。如果相关系数是负的,说明两国在贸易结构上是相反的,即一国拥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组,在另一国可能不拥有比较优势,两国在对外贸易关系上表现为一种互补关系。
议印度人口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
2000年5月11日,印度官方确认该国人口突破10亿大关,政府颁布《国家人口政策2000)成为印度历史上首次制订的计划生育纲要性文件(注:①李文云:“印度人口突破十亿”,《人民日报》,2000年5月2日。),印度人口以及带来的压力问题引起本国和世界的关注。另一方面,90年代以来印度在成功地处理了国际收支危机后,实行经济改革以来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6.1%(注:《国际统计年鉴》,(2000)年。),成为世界上又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就经济潜力而言,印度和中国一样,拥有令人兴奋的前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印度的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便就很有意义。
一、评价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标准。
在论证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时,目前,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证上都还没有一个一致的结论。正如伊斯特林(Easterlin)所言:“没有证据证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系统相关关系究竟是正的,还是负的。”(注:李建民、王金营:“中国生育率下降经济后果的计量分析”,《人口与经济》2000年第1期,第8-P16。)这样,在评价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时便缺少一个统一的科学标准。人多一定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吗?仅从人口密度上来讲,根据资料(注:《国际统计年鉴》,(2000)年。),1998年的人口密度印度是每平方公里295人,而中国香港6690人,日本334人,韩国469人,英国239人,德国230人。这些国家或地区并不认为人多是其主要的人口问题,有的国家还苦于生育率低和劳动力短缺。因此把人口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妨碍是不科学的。
在讨论印度人口对经济增长造成巨大压力可考虑:人口与消费、人口与投资、人口与分配、人口与就业、人口与耕地、人口目标与经济目标等。本文主要从需求角度探讨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妨碍按现代马尔萨斯主义观点是从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通过如下途径实现:人口增长—总体消费所占比例大—杜会积累比例少—储蓄、投资受限制—经济增长受限。这样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但关键在于按照这样的途径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二、对印度1991-1998年(注:本文选取印度1992-1998年的数据,是因为1991年6月拉奥上台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支持下,印度对传统的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进行了大胆改革,1991年7月了“经济改革计划”,9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口与投资的实证分析。
按人口对经济增长妨碍的这条途径看,人口增长压力使经济增长的努力集中在消费品生产方面而不是生产资料生产方而。同时人口增长会减少个人储蓄,特别是用于投资的储蓄更加困难。这就妨碍生产的改进和增加,限制经济增长。这样来看人口增长应该与储蓄和投资增长的受阻有一种强相关关系。现将1992-1998年的人口增长与投资及储蓄联起来分析:
中印经贸合作的状况与策略
一、中印经贸合作现实意义
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不仅是亚洲地区的重要经济体,而且在全球经济发展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对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中印双边贸易总额为518亿美元,是2000年的17.8倍。据印度《金融快报》报道,2009年7月27日,印度商工部部长表示,由于对来自美国产品需求疲软,而对中国产品需求旺盛,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和印度两国的贸易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仍保持了较为旺盛的活力。中国和印度是在此轮全球金融危机阴霾之下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而这两个经济体的发展模式却迥然不同。印度力图仿效中国的成功,希望在制造业领域为其日益庞大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而中国则试图仿效印度在IT、医药产业等知识含量比较高的领域取得成功。中印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印关系的新亮点,也有助于提升亚太地区应对金融风暴袭击的信心。
二、金融危机对中印经贸合作的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金融危机和经济发展周期的双重打压,在此情况下,中印两国虽然经济仍在增长,但增速明显下降,外部金融动荡加剧,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恶化。中印经贸合作的主要行为体是企业,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民众消费信心下降,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导致大量企业倒闭,许多企业收缩生产规模。一些已经上马的工程被迫停工,一些原先签署的协议可能作废,中印经贸合作受到冲击。例如中国是全球铁矿石第一大需求国,印度是继澳大利亚、巴西之后中国的第三大铁矿石来源国,其铁矿石出口的80%销往中国,并占据其对华贸易的70%以上。经济危机使中国钢铁生产大幅下滑,尽管全球铁矿石价格已大跌,但中国企业的铁矿石需求整体萎靡,对印度铁矿石的需求也呈下降趋势,从而进一步增加印度对华贸易逆差,印度则求助于对中国出口的其他商品采取反倾销政策,冲击两国经贸关系。经济危机主要带来的不良影响是:
(一)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中印贸易发展制约因素
一、经济因素
(一)中印贸易商品结构具有明显的重叠
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规模经济以及产品差异性的存在;中国和印度均存在着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以及中印经济技术水平差距不大;中国和印度国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相似,对产品的需求结构或需求档次相似。中印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进出口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印2005年出口产品构成:中国农业原材料、食品、燃料、矿物和制成品分别为0.5%、3.2%、2.3%、1.9%、91.9%,印度1.5%、8.9%、11.4%、6.9%、70.3%;进口构成:中国3.6%、3.3%、9.7%、8.1%、75.1%,印度2.0%、3.3%、36.3%、5.0%、52.4%。中印2005年进口来源出口去向构成:两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货物分别为55.2%、45.1%,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分别为44.8%、54.98%;从发达国家进口分别为38.5%、34.4%,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分别为61.5%、65.6%。从以上数据得知,除制成品的进出口额及个别外,各项基本一致,这表明中印两国进出口和经济结构雷同,发展水平相似。明显这成为双方贸易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印度高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印度的贸易保护水平之高在全球开放经济体中位居前列,除了近30%的制成品平均关税之外,印度还对进口维持着一系列的额外收费,各种非关税措施纷繁复杂,贸易争端的立法不规范,解决程序也缺乏透明性。近年来印度关税已陆续下调,但仍居较高水平,最高关税由400%降至50%,平均关税由87%降到27%。高关税阻止了外国商品的进入,中国商品同样也难以进入,阻碍中印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印度非关税壁垒相当普遍,行政干预多。印度进口商一般还须交纳附加税、增值税、预期收入税、调节税及基础设施建设费、进口许可费等各种进口费。
(三)投资领域重叠
国外就业政策与社保体系
一、印度经济发展与就业问题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2001年总人口已超过10亿人,其中劳动人口超过4.05亿人。印度的人口年增长率1991年为2.03%,1998年为1.68%(注:(印)塔塔服务公司:《1998~199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45页。),这意味着每年新增劳动力700万人(劳动力参与率1997年为41.8%)(注:(印)塔塔服务公司:《1998~1999年度印度统计年鉴》第161页。)。因此,就业问题是印度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印度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作出了持续的努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印度经济发展与就业问题
独立50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尽管如此,印度经济仍然是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就业问题仍然未能较好解决。印度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是消除失业和向千百万无业者提供有报酬的就业机会。然而,50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这一目标未能实现。如1951年印度的失业人数仅为330万,到1990年已上升为2800万(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10页。)。这意味着在这期间印度经济发展未能吸收同期正常增长的劳动力,更不用说减少积压的失业人数。印度未能在解决失业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起主导性作用的因素,一是人口及劳动力过快增长,超过了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新增就业机会;二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技术密集化趋势,导致经济增长加速而就业机会相对减少,进一步加重了就业压力,使印度的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失业问题的社会经济后果也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影响之一是加重了印度社会的贫困问题。贫困问题是印度经济社会发展中严重而又长期存在的问题。虽经独立后50年的发展,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全印度人口的比例仍然很大,例如,1992年这一比例为41.7%,即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总数达3.548亿(注:鲁达尔·达特:《印度经济》1996年英文版,第318页。)。据有关资料分析,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失业或就业不充分。因此,解决就业问题与消除贫困问题是紧密相关的。虽然印度解决就业问题的效果并不理想,但50年来为解决这一问题而付出的持续努力却不能说没有作用。如果没有长期持续的努力以解决这一问题,今天印度的失业和贫困问题会更加严重。
(二)印度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印度的就业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发展问题,它是由印度市场经济的欠发达所造成的。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加快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这方面仅仅依靠市场经济运行的自发性作用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主体的政府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能动作用。独立以来,印度政府为解决就业问题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剖析文化差异对中印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分别于1978年、1991年实行改革开放。此后两国经济发展迅速,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日益成为当今国际直接投资的两个主要区域。中印国情相似,又是在吸引外资方面的重要竞争对手,对两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分析,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与扩大吸收外资有借鉴意义。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视角对影响中印两国FDI流入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计量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中印文化差异中的传统因素主要是儒家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差异,现代因素主要是高新技术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差异FDI儒家文化宗教文化
一、文献综述
关于中印两国在吸引外资方面表现的差异,学界研究较多。邱立成等(2006)通过比较中印引进外资的模式、政策及环境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中国与印度相比虽然引资规模占绝对优势,但引资质量不如印度,中印两国引资的优势分别表现在“硬件”和“软件”上。王霞等(2009)认为,中印两国在利用外资的质量方面仍然存在着如投资质量不高、国外技术的依赖、加剧了环境污染等问题,其原因与跨国公司和投资东道国目标不一致、在国际产业转移及国际分工格局中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地位、国际上各国引资政策的激烈竞争等外部条件紧密相关。李凡等(2009)根据OECD15国1990年以来对中国、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资数据,对中印两国吸引FDI的决定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结论:中国FDI高速增长的历史、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汇率贬值政策吸引了跨国公司的投资;印度的语言优势克服其与东道国的地理距离而吸引更多FDI的流入。郭世华(2008)认为,印度对我国的威胁更主要的是体现在质量上,中国在FDI的资金来源和行业结构投向上明显劣于印度,所以,中国需要将发展的重心从制造业转移到利润更丰厚、附加值更高的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领域。方慧(2006)通过两国FDI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主要对两国利用FDI的动因、外资政策、外商投资现状以及影响外商投资的因素等方面的比较,发现两国在利用FDI上各具优势和特点,认为印度在利用外资方面的一些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二、中印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现状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年均GDP增长率超过8%。中国自1992年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形成以来,一直是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印度自1991年拉奥政府正式开始经济改革至今,其年均GDP增长率达6.1%,最近两年其增长率也高于7%,这一经济增长率已非常接近中国的水平。虽然印度同样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明显加快了利用FDI的步伐,但在绝对数量上,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额接近印度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