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7 19:40: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医疗设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医疗设备招标总结
部:
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站的共同努力,我站于月日至日,在宾馆圆满完成了军区所医院医疗设备采购任务。从受领任务到大会结束共天。招标采购套(件)设备,分包,预算总金额为万元。共家供应商购买标书,进行了包(次)的响应性投标,家供应商成交包,设备成交数量台,成交金额万元,节约经费万元,节支率为%。在包中:有包按招标程序评标确定了中标供应商,有包转为议标。在67包中:其中63包因投标商不满三家转为议标,剩余4包情况是:第10包部分投标供应商的设备不响应技术参数,第48包、14包投标价格超预算,第94包投标价格超预算且不符合技术参数要求,经各评审小组研究,也转为议标。在67包议标评审中,共有58包成交,未成交的9包情况是:第14包、48包、75包、106包因超预算流标,第8包、94包、112包、46包有一台设备不响应技术参数而流标,第61包为“试”字号产品而流标。第19包、25包、101包无供应商投标废标,第111包用户取消计划废标。第109包、105包按用户要求各跟标一台设备。
一、主要工作情况
这次招标,正值我站大项任务多,时间紧、业务人员少的情况下展开的,加上医疗设备专业性强、技术参数严、种类多、难度大、动用金额大、涉及的医院多的实际,我们多次进行动员教育,认真搞好思想发动,使大家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协调意识、团结意识、奉献意识,进一步突出业务工作的中心地位,在人财物上向中心工作倾斜,把部门的工作进行整合,集合成全站的工作,做到全站一盘棋,同唱一步曲,上下互动,使我站承办的医疗设备招标完成的比较圆满,各级都比较满意。
(一)、准备工作扎实充分
我站于2006年月日接到下达的2006年度医疗设备采购任务后,迅速采取有力措施,翌日即组织有关人员召开业务会进行分析研究,做到了对采购计划实施心中有数。一是成立了站领导组长,业务一室主任二室主任为副组长的采购领导小组,下设材料组、会务组、财务组、报道组、保障组等五个组织,明确了招标采购工作规程和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及责任、完成时限,制定了采购实施方案。3次召开协调会,部署工作,制订措施,出台方案,从人力、物力、财力向招标工作倾斜;科学拟订《招标文件》,招标文件是我们搞好招标采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我们组成了招标文件起草小组,对标书进行多次修改完善,多次征求部里的意见,和用户数次核实相关的技术参数,避免参数带有倾向性并统一了资质要求;12日前,二次在站四楼进行招标采购演示,确保设备完好;搞好宣传,在《中国财经报》、《中国医药报》、《中国政府采购网》、《沈阳军区物资采购网》、《东北新闻网》等媒体上招标采购信息,使更多的供应商前来投标;站领导小组多次听取各小组的工作进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尤其是在招待、车辆保障、预订车票等工作上,都严格把关,确保了整个采购工作平稳展开。
医院医疗设备的监管初探
设备的检查
每日检查。我院要求由设备使用人执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无法解决的,上报设备科,由设备科解决。定期检查。我院要求由设备使用人和设备科维修人员执行,对医疗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排除存在的隐患问题,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
维修管理方式
新设备安装完毕后,由厂方工程师对维修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并由设备科工程师定期对使用人员进行考核。我院安装新设备时,要求设备科安排一到两名维修人员到场,接受厂方工程师的培训,遇到不懂的问题随时提问,把握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和一般故障的排除方法。出现设备故障时要做到随叫随到,及时处理,对于不能及时或无能力处理的故障应及时报告科长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维修工程师负责指导和协助使用科室做好医疗设备的日常保养,确保医疗仪器设备处于安全、准确和可靠的工作状态。维修工程师负责指导培训医护和医技人员使用医疗设备的技术,提高医务人员正确使用医疗设备的能力。定期巡检是对医疗设备定期进行的维护、保养以及检修,通过现场查验及看、听、闻、摸等方式来判断确定设备的运行现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有即刻停止使用的权利,对需要维修或保养的设备,要及时向设备使用科室提出维修或保养意见,并同时向使用科室及本科室领导汇报。我院要求设备科制定严格的定期巡检计划,每个季度对全院的医疗设备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上报领导。加强维修管理制度,虽然医院的管理制度及规范已经趋于完善,但是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制度却一直是个死角,甚至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加强医疗设备的维修技能。由于我院维修人员学历参差不齐,还有一部分维修人员是没有学历的工人,造成了维修水平存在很大差异,针对此情况,设备科领导要求高级工程师协助其维修,在维修过程中对他们讲解相关知识,传授相关维修技能,使其维修水平一步步有所提高。我院制定严格的预防性维修制度,要求维修工程师每月对自己所管理的医疗设备进行一次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排除仪器的故障隐患,延长了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降低了维修成本。我院要求维修工程师到使用科室进行维修,必须做好维修记录。设备名称、故障现象、故障分析、处理结果每项都要有详细记录,存入设备档案,为以后的维修提供依据。健全维修人员继续教育机制。做好维修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掌握新技术,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才能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
本文作者:白舒波工作单位:遵化人民医院
医疗设备维修与管理探讨
〔摘要〕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医疗设备的自动化、集成度、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种发展趋势对高端医疗设备后期的维修和维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设备的维修及维修管理在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质量。但是在目前医院的医疗设备的维修与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与进一步探讨。首先,本研究阐述了医疗设备维修与维修管理在各大医疗机构的工作现状,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类型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医疗设备维修工作及维修管理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医疗设备是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大大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1]。但正是医疗设备的精密程度的提高使其维修面临诸多挑战,对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及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医院在购入医疗设备后的使用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设备后期管理与维修维护[3]。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中存在轻维修重采购、轻管理重装备、轻工程科室重医疗科室等情况,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设备后期的使用效率,更为甚者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1现代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
(1)医疗设备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我国医院医疗设备工程技术人员在医院的地位较低,有较少的话语权,待遇和地位都与临床一线有较大差距,最终导致专业技术人才紧缺,整体人员技术水平不高。(2)医疗设备维修制度不健全。大型综合医院一般都设置医学工程类科室,但是级别较低的医疗机构一般不专门设置医疗设备管理部门,更没有健全的维修管理制度。(3)高端医疗设备多应用厂家保密的高精尖技术,因此医院内部工程技术人员可进行自主维修的内容较少。(4)设备维护、维修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专业维修工具、专业测量设备以及设备维修配件储备少,不能及时有效的保证设备正常运转。(5)医疗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没有继续教育途径,各个医疗机构在医疗设备工程技术领域的学科建设、职业发展、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没有统筹安排考虑,使人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继续教育,技术手段和知识结构停滞不前[4]。
2现代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思考
〔摘要〕本研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论证了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必要性,阐明了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过程,探讨了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目前存在的难点,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建议
医疗设备档案是指在医院购置维护医疗设备过程中,整理形成的包括申请、论证、采购、验收、付款、维护、转科和报废等资料[1],而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则是对医疗设备档案资料的搜集、分类、统计分析、归档以及利用的工作[2]。医疗设备数量繁多,种类多样,使得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复杂烦琐,这其中还涉及了许多理论和方法,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管理,得出的成效是不一样的。哪种方法更科学,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医院,是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员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只有找对了方法,才能将医疗设备档案管好用好,最大限度发挥档案的作用,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和经济效益[3]。
1建立医疗设备档案的必要性
随着医院现代化的发展,医疗设备日益增多,现代化医疗仪器设备成为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精、新技术应用于医学教学、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成果[4]。医疗设备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寿命长短不一,如何才能把医疗设备管好用好,必不可少的需要建立医疗设备档案,档案内放入所有与本设备有关的文档资料,力求让设备从立项到报废的每一个过程都一个详尽的记录,并且整理归案,一机一档。这样不管医院的设备有多少台,类型有多少种,我们都可以通过设备档案知道每台设备目前的情况,做到多而不乱,繁而不琐。
2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
医疗设备报废管理及实践
〔摘要〕该文分析医疗设备报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参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出医疗设备报废的条件和程序。通过多次实践,灵活运用各种报废设备的处置途径。加强了报废管理,提高了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发掘了报废设备的潜能。满足合理报废条件的设备,经过科学论证审核报废后,通过有效的处置途径,能使报废设备充分发挥出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医疗设备;报废条件;处置途径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需求也推动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医疗,使得医疗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医院为了更好地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也加快了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一些技术落后、性能不佳、使用长久且存在缺陷的设备也逐步被淘汰和报废[1]。设备处作为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应当思考如何界定和评判设备的报废条件,采取何种有效的报废管理程序,报废设备能否再利用或采取何种方式处置等问题。我院通过近5年来的摸索和实践,总结了一些医疗设备报废管理方面的经验,通过建立合理的报废程序和严格的报废管理制度,提高了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发掘了报废医疗设备的残值效能。现报道如下。
1当前医疗设备报废管理存在的问题
(1)医院医疗设备使用部门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淡薄,报废设备随意,对于设备是否符合报废条件概念不清。部门之间设备的调拨未及时履行转账手续,设备损坏后未及时办理报废手续,随意处置,导致报废时有物无账、有账无物的情况时有发生。(2)医院对报废医疗设备的处置变卖存在随意性,报废设备的残值得不到科学评估,处置方式比较简单,导致有的报废设备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利用。(3)政府国资管理部门对医院报废医疗设备的审批手续环节多且效率低,一些设备医院报废手续已办好,但由于国资管理部门未最终审批导致医院无法及时销账,报废设备堆积库房,不仅占用场地而且可能失去最好的处置时机。(4)现有的医疗设备处置管理法规限制了医疗单位的报废设备处置,不利于挖掘报废设备的潜在价值。
2医疗设备的报废条件
医疗设备的维修现状及战略探索
要保证医院诊疗服务的正常开展,保证医疗设备充分发挥效益,必须加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要把握好的几个环节现代医疗设备是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超声技术、核物理技术、光学技术、新材料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一系列高新科技的综合体现,这就给医疗仪器装备的维修带来了巨大的技术困难,使维修技术人员要面临着如何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新的挑战。维修人员要面对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现代仪器原理的仪器构造,大量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快速发展新产品,所对应的技术挑战,不是个别工程技术人员个人努力所能应付的,而应依靠设备维修管理的系统工程来解决。设备维修管理最核心的是维修队伍的建设,要搞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①领导重视是关键:医疗设备,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在医院总体水平上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缺少大型医疗设备,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就会受到限制。为此,医院领导会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增添必要的大型医疗装备。但在重视引进大型医疗设备的同时,医院领导更应该重视维修人员队伍的建设,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纳入医院总体建设的轨道,使设备、人才、管理三者成为医院建设的三大支柱。要管好用好现有的医疗设备,充分发挥投入资金的最大效益,必须创造必要的工作环境,通过多途径提高维修队伍的素质。②人才培养是基础:医疗设备维修队伍既要有合理的人才结构,还应保证人才相对稳定,以便不断积累经验。
随着医院医疗设备的增加,规模的扩大,要抓好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如设备保养维修制度、设备保养维修责任制度、设备保养维修监督制度、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等。其次,要加大临床、医技科室对维修工作的监督和制约力度,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再次,要教育维修人员树立为临床各科室全方位服务、为设备服务变为病人服务的观念,对维修工作要严格落实维修登记制度,不但要有个人工作量记录,而且必须建立医疗设备维修记录,对维修设备的故障现象原因、维修经过、更换元器件或部件名称、数量及准确位置、维修人员、维修时间及维修效果等进行详细登记,养成照章办事的良好习惯。④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根本:由于医疗仪器装备工作具有服务于临床医疗工作的特点,要求维修人员随叫随到,并具有维修快速、准确的熟练技术。维修工作需要维修人员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因此维修人员不但要热爱自己的本质工作,努力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克服工作中的因难,创造性完成各项维修工作。各级领导不但要把维修工作位置摆正,还要重视培养维修技术人才,为顺利完成维修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以实际行动支持维修工作。医疗设备维修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是医疗设备管理的最为重要环节,是保证医疗设备正常运转,提高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的关键,医院管理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转变管理理念,克服只重使用、忽视维修的错误思想,切实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切实抓好维修管理工作,使医疗设备更好地服务于医疗事业,为医院增收节支。
本文作者:何贵荣工作单位:云南省宣威市来宾医院
急救医疗设备管理及应用
〔摘要〕设备管理体系的完善保障了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急救医疗设备的管理关乎着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急救设备的管理应用研究至关重要,还需要科研部门加大关注力度,使急救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越来越高。
〔关键词〕急救医疗设备;管理;安全风险;保养;维修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现代医学发展也越来越快,急救医学近20年就发展到很高水平,它的发展离不开急救医疗设备的保障[1]。本研究首先介绍了急救医疗设备的概念以及分类,然后重点探讨了设备的管理、安全风险、保养维修以及应急预案等内容。
1急救医疗设备的概念和分类
从狭义上讲,急救医疗设备指的是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或者是诊断病情的过程中使用到的医学设备,绝大部分医疗设备是每个医院必备的设备[2]。广义上讲,用于紧急情况,短时间内救命的医疗设备都是急救医疗设备,其中主要有运输工具和传达信息的设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急救设备通常属于是狭义范围。急救医疗设备有多种,分类的方法也没有达到统一,归纳来说,医学中通常根据急救医疗设备的用途不同将其分为3类:(1)急救诊断类设备,主要包括有心脑电图机、血糖仪、血液分析设备等;(2)急救治疗类设备,主要有呼吸机、血液净化设备、骨折固定装置等;(3)急救监护类设备,主要包括动态心电图、监护仪。
2急救医疗设备的管理与应用
现代医疗设备维修与管理
〔摘要〕医疗设备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能更好地推进医院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医院的总体医疗水平。加强现代医疗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医疗设备运行故障并加以处理。本研究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开展必要性展开分析,重点介绍了一些现代医疗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方法,为全面有效提升现代医疗设备的总体维修与管理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现代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多个学科领域渗透性增强,现代医院管理工作正朝着现代化管理模式发展。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现代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固定资产占比逐渐增高。医疗设备的合理使用,能保证患者诊疗工作的有序开展,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想要充分发挥现代医疗设备的应用优势和作用,需要注重开展定期维修和管理工作,保证其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1现代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现代医院运行过程中,大多使用先进化、精密化仪器开展治疗工作,给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医疗设备作为医院重要的固定资产,在衡量医院的总体医疗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医院硬实力,还可推动各项医疗服务的顺利开展,是教研活动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基础。科学化利用现代医院医疗设备,加强日常维修养护工作,可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医疗设备的总体应用效果,同时还能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促进医院总体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现代医疗设备的使用影响着医院正常诊疗工作的开展。因此,应提升现代医疗设备的总体应用水平,以促进其更好地服务于日常医疗工作。医院为了强化服务效果,不断引进先进化的仪器和设备,使医疗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呈现大幅度增长,这对于医疗设备的实际应用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开展现代医疗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工作,保证各项设备都能拥有正常的使用效果,从而良好适应各种医疗工作,促进医疗活动顺利开展。此外,科学的管理措施能促进医院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1]。
2现代医疗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方法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剖析与对策
摘要:现代医疗机构要想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必须强化各项医疗设备的日常维修管理水平,确保能够充分发挥出医疗设备的应用价值。现代医疗机构管理领导要高度重视内部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结合以往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督促医疗设备专业维修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全面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促使各项设备能够正常被投入使用。本文重点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当前是一个信息化技术时代,我国医疗行业建设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作为医疗机构经营管理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项必不可缺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人员能否正常通过使用医疗设备展开对患者的检查治疗,科学总结出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并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因此,现代医疗机构在优化改造升级医疗设备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管理维修工作,将设备维修管理作为相关人员的重要考核内容,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的设备管理维修意识,充分保障医疗设备能够处于正常状态被投入使用,不会影响到广大患者的科学诊断和治疗。
1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医疗设备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当前一些医疗机构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开始纷纷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但是这些医疗机构在设备管理观念上较为落后,它们往往只重视医疗设备的采购,一定程度忽视了日常管理维修工作。医疗机构未能够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优化内部员工组织结构,各部门职能分工不够明确,从而导致内部医疗设备采购、管理以及维修使用等环节相互脱离,这样无疑会造成医疗设备运行管理成本的增加,并且不利于各个管理工作环节有条不紊的进行。除此之外,医疗机构未能够结合自身医疗设备运行管理情况,合理制定出完善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切实落实好各项管理措施,医疗设备管理人员通常只是凭借自身长期实践工作经验展开设备维修调试作业,这样将无法充分保障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知识。一些医疗机构未曾针对设备管理维修管理工作专门成立监督管理小组,安排专业人员对该项工作进行有力监督控制,有效采取一定奖惩措施,将责任落实到相关工作人员上,从而容易发生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医疗设备整体管理维修水平较为落后。1.2医疗设备档案与配件管理水平滞后。当前在医疗市场上存在较多医疗机构不够重视医疗设备日常维修管理档案的建设工作,未曾针对设备各类线路图和技术说明等各类档案资料安排专人人员进行保管,并科学有效构建详细完整的档案管理目录。在医疗机构内部医疗设备管理维修中,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内容,医疗设备线路图、维修手册以及技术说明手册等资料是设备管理维修技术人员展开设备检修维护的重要依据,如果他们无法掌握获取到设备相关信息资料,将会大大提高对各项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难度。医疗机构内部医疗设备管理维修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未能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及时详细记录好维修时间和维修内容。此外,医疗机构管理部门才采购医疗设备时容易忽视设备售后维修和维修说明等内容,从而导致医疗设备档案缺失,管理维修人员缺乏科学参考依据,这样就难以严格按规范要求展开档案数据信息的填写记录。而对于医疗设备配件的管理工作,由于缺少高效供货渠道和途径,医疗设备管理维修人员往往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去找寻更换原件和配件,降低整个设备管理维修效率。1.3医疗设备管理维修人员专业能力与素质偏低。存在一些医疗机构管理领导并不重视医疗设备日常管理维修工作,未能有效组建起高能力、高素质的医疗设备管理维修人才队伍,目前内部医疗设备管理维修人员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偏低,无法坚决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充分保障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高质量性。医疗机构缺少对医疗设备管理维修工作方面的投资,未能安排管理部门定期组织相关维修人员参与专业化的培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这些员工的专业管理维修业务能力和素质,促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运用各项先进的医疗设备管理技术与方法,在第一时间发现设备故障问题,并采取安全有效解决措施,避免医疗设备在处于故障状态时被投入使用,影响到对患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效果。部分医疗机构在医疗设备出现各种故障后,无法及时安排专业维修人员展开检修处理工作,内部维修管理人员能力有限无法应对一些棘手问题,此时就需要通过通知厂家调人过来进行售后维修服务,这样不仅会延长医疗机构内部医疗设备故障的维修处理时间,阻碍到机构医疗服务的高效性,造成对医疗机构声誉的影响,还会导致医疗机构设备维修管理成本的增加,不利于机构建设管理稳定持续的发展。
2医疗设备管理维修的相关改进对策
医学计量与医疗设备研究
内容提要:医学计量是计量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计量在现代医学领域使用越来越多,尤其在医疗设备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对医疗设备进行科学诊断、确保医疗设备质量、为医疗设备的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具体的量化指标,是现代医院为了自身健康发展必须重点对待的工作。本文分析了医学计量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方面发挥的作用,旨在促进医学计量在医院医疗设备检定过程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医学计量;;医疗设备;质量控制
现代医学技术不仅体现在医务人员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还体现在医学装备和技术方面。在医院中开展医疗、教学、科研等活动离不开医疗设备,要想提高医疗质量,医疗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医疗设备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功能也在不断增强,确保了现代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随之而来的是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问题。从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考虑,科学控制医疗设备的质量,确保医疗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诊断精确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医学计量的定义
医学计量是提高医疗设备安全、有效和准确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开展医学计量活动,目的在于保证人体生命体征参数和用药计量等计量单位的统一,确保量值的准确可靠传递。医学计量集计量学知识、技术能力、物质手段和法律保证为一体,能够为生物医学的研究以及临床医学的发展提供保障[1]。医学计量属于计量学范畴,随着计量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延伸而发展起来。医学计量检定确保了医学领域计量单位的统一,提高了医疗设备检查人体各种参数的准确性,患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有了保证。
2.医学计量与质量控制的关系评价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医疗器材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