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7 14:27: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异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归化异化翻译研究论文

摘要]

最近,翻译界对归化和异化的讨论很多,散见于国内的各种外语类学刊,〈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还专辟一专栏来讨论这一问题,这些文章大大推动了“归化”和“异化”的研究,但这些文章更多是停留在语言研究的层面,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异化现象。

[关键词]归化;异化;翻译;跨文化;后殖民主义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国内的外语类学刊发表了不少有关归化和异化的文章,这些文章努力将西方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理论中关于归化和异化的讨论运用于翻译理论和实践之中,有的文章高屋建瓴,从文化的角度对直译和意译作出概括,还有的文章运用关联理论来寻求归化和异化的最佳关联点,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拓宽了归化和异化的研究。

但归化和异化翻译的讨论仍存在一些误区,最明显的是将归化与异化翻译等同于直译与意译,将文学策略和文化的意识形态同语言的策略和翻译的技巧等同起来,从而将关于归化和异化的讨论拉回到传统和经验的讨论之中,这样做有碍归化和异化翻译研究的发展。《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有王东风和葛校琴等的文章,探讨“归化”和“异化”翻译的研究方向及存在的问题,是归化和异化翻译研究的新成果。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归化和异化问题,

查看全文

浅析差异化销售对策

论文摘要:在差异化营销战略管理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阐释了差异化营销战略的内涵及构建特征,有效营销战略的特点及核心能力培育,以期指导企业差异化战略的成功实施。

论文关键词:差异化营销差异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特征核心能力

所谓差异化营销就是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时,凭借自身的优势之长,创造出个性突出的产品和服务,比同行竞争者更有效的满足目标颓客的需求。在需求创造市场的大背景下,“差异化战略”一经提出便受到企业的追捧。然而目前很多人只是简单的把差异化战略理解为特色化,或认为差异化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引入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对差异化战略进行解释,使企业对差异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以期对欲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有所裨益。

一、差异化营销战略的内涵

1.环境适应性。

差异化战略作为一种战略,首先是寻求对环境的适应而存在的。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中便提出了“企业经营战略应当适应环境、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的主要思想。战略与环境相适应得到了后来学者的普遍认同,它强调了战略决策所依据的环境是一种客观存在,理性的分析技术是基于环境的变量,战略的核心在于对环境的适应,战略能够使组织通过确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获得组织与环境的协同与适应。

查看全文

科技异化逻辑及其消解

英国著名作家玛丽•雪莱曾于1818年创作的经典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中描绘了一个疯狂的同名科学家:他用人工创造出一个“科学怪人”,并用闪电将其激活;这个丑陋怪物开始还对人类满怀善意和感激,但在遭遇人类的歧视之后,它便伺机报复一切。最终,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不得不与自己一手创造的怪物同归于尽。这部作品充分表达了玛丽•雪莱的创作意图:人具有善与恶的双重性格,科学同样有造福与毁灭的双重作用———事实上,这正是工业革命初期人对“科技异化”前奏的恐惧。两百年前,工业时代的人们尚且认识到科技巨大创造性背后难以估量的毁灭性,两百年后的我们面对科技异化的拷问又应何去何从———这将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科技异化之内涵分析

“科学”和“技术”并称“科技”,是人们对世界的经验认识和实践的观念总结。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趋向一体化的视域内,“科技”常被作为人类实践意识和价值观的总称。“异化”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文,在马克思那里,它是“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变成了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异化活动中,“人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而丧失能动性,使人的个性只能片面甚至畸形发展”[1](P131)。根据上述界定,笔者对“科技异化”做出如下定义:所谓“科技异化”,就是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创造出的对象物,不但不能对实践主体产生积极作用,反而压抑和束缚了主体的本质力量,从而让科技的性质从“为我”蜕变为“反我”。不可否认,科技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优秀成果体系,是社会发展与进步有力的助推器,但在异化的时代,科技已演变为一种不依赖他而在他之外的存在,科技进步的成就背后,负效应的阴影也逐渐显现。爱因斯坦曾经作出这样的寓言:“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完全取决于人自己。”

二、科技异化的内在机理

1.自身异化———关于“我是谁”的拷问依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创造物质生存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又成为社会技术进步的推动力量。但在科技异化的背景下,科技开始对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产生侵害,进而改变人类自身的生理特性,支配并威胁人类的发展。故而,科技异化的第一步便是人类自身的异化,这一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科技驱动对人生理机能的“改造”。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寿命得到最大限度的延长,生命质量也有了极大提高。然而,这一过程也带来诸多问题:克隆技术让低级的无性繁殖介入有性繁殖过程,这种发展阶段上由高等向低等的倒退威胁到“人之为人”的本质;转基因技术将人工修饰过的基因进入生物基因组中,引起生物体乃至人体性状的改变,动摇了“人是自然产物”的固有观念;人工智能将某些人类特有的智力活动在人脑之外的环境模拟出来,引发了对“人是理性的动物”的质疑[3](P228)……当人由“万物之灵”的至高地位逐步沦为技术的工具性产物之时,人的本质也将受到严峻挑战,人类的生命伦理观和人道主义原则也将遭到冲击,最终损害人的价值与尊严。第二,科技引启人类生物性状的蜕变。人类智力和体力的解放无疑是科技进步的福祉,但人类主体发展的限制和对物化工具的依赖也因科技而起:数字技术使信息传输和处理更加深入和高效,同时也威胁到接触信息的人的独立思考能力,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人脑批判创造功能的销靡[4];高技术器械和现代工具的出现,让人的肌体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导致了人肌肉组织的萎缩;各种人工合成的补品和营养元素逐渐介入人类的饮食文化,丰富人们餐桌的潜在后果是人类消化功能的退化;高科技面料和空调设备让人们在严寒气候中得以生存,同时造成人体自身调节能力衰退。由此可见,科技力量固然带来人类生活的便捷高效,但由此产生的人体机能下降、记忆衰退及精神荒芜问题却是高科技无法规避的负面效应———凡此种种,无不是科技异化进程中科技价值和人文精神的分裂、科技与人本原则的背离的外显形态。如果说在人类社会形成的初期,人类因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而无法正确区分出自身与外在世界而导致异化现象,那么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之中,高度理性的人仍因不能分辨自我与外在而受到科技改造,这不能不引启我们的深思。

2.环境异化———生存危机之痛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科技具有自然和社会两大属性。也就是说,科技不仅要依赖于对物质世界的充分认识,而且必然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然而,现代社会背景下的科技活动日益彰显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巨大力量,其迅猛发展速度加深了科技和自然界的矛盾,加剧了人类社会遭受科技掌控的危险。一方面,科技异化直接诱发自然环境的恶化。对人类来说,自然就是包括大气、水、土地和矿藏等自然因素的生存环境,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的繁衍活动,是人赖以存续的物质基础。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已经逐步将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和生活实际,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然资源,但现代科技日益与资本相结合的发展势头,也使科技日益趋近功利化和非理性化:由于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滥垦滥伐行为,直接导致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现象日益严重;由于工业产业的振兴和不断推进,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等气候异常现象频繁发生;由于人类对生态平衡的不断挑战,物种灭绝、资源匮乏和能源危机此起彼伏。恩格斯曾预见性地提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5](P519)如若人类无休止地假借科技名义对自然资源进行毁灭性掠夺,则势必会把人类自身推往万劫不复的深渊。另一方面,科技异化间接改变社会环境的原貌。当今时代,作为工具理性的科学开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塑造出科技理念指导下的全新社会:数字化、标准化的经济模式消解了差异和个性,形成生产效率迅速膨胀与人性价值快速萎缩的鲜明对比;科技理性取代了个性和感性因素,社会政治变成由规范化制度和法律章程操纵的理性模型;社会生活中个体的人成为了科技体系的附属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受机器体系阻隔的纯粹的物质关系,间接导致人性冷漠和人际疏远。无怪当代哲学家舒尔曼指出:“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无疑将被现代技术控制和决定。”[6](P1)长此以往,人类改造社会的主体地位将逐渐被科技取代。

查看全文

网络消费异化原因分析

截至2017年的11月11日24点整,第九届天猫“双十一”全球购物狂欢节数据再创新高:全世界总计225个国家与地区加入了这次购物狂欢,全球消费者通过支付宝完成的订单笔数高达14.8亿,最终销售额达1682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的1207亿元增长40%。在越来越普遍的网络疯狂消费行为背后,折射出网络消费者的消费异化。狭义的网络消费异化,指在互联网这个人类的社会实践产物中,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提供的购物服务以体现自己的个性,却在网络媒介提供的无数符号中逐渐失去主观理性判断与自审能力,拜倒在符号化的商品面前。网络消费者执着于对符号价值的追求,依赖于网络媒介而导致行为出现偏差与异常,最终导致人在网络消费活动中主体地位的丧失。①在当今网络时代,消费异化生成的原因更加复杂,本文拟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其原因。传受一体的消费者在过去的传播模式中,传者与受者之间界限分明,呈现一对多的情况:我们不是创作者便是欣赏者,我们不是生产者便是消费者。伴随着互联网与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传者与受者的界限变得日渐模糊。商家、生产者依旧是传播者,但消费者已经不局限于接受者,他们同样是信息的传播者。当今消费者的“个人操控社会传播资源的能力被激活”。②当消费体验完成之后,消费者中的部分人将会创造信息,即把自己的消费体验在网络上公之于众。诚然,消费者之间的传播与交流,为他们获取有用资讯、探寻实用产品有着积极作用,但这同样也是消费异化产生的原因之一。勒庞在《乌合之众》之中指出,个体在处于独立状态拥有比群体更清醒的头脑与更理智的判断,这是因为当个体处于群体之中时,会产生“群体心理”,更容易做出极端的行为。在社会化媒体情景中的购物过程中,消费者更容易产生规划之外的冲动性消费。产生冲动性消费的路径包括两条:一是消费者参考并接受了信源其他消费者所提供的商品信息与评价,从而产生冲动性消费;二是消费者认为购买某产品,可以满足信源消费者对其的某种期望,即社会化媒体中消费者们的感情关联程度,会使消费者更加看重信源消费者的看法与期望。③另外,根据“把关人”理论,在群体传播中,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者把关人自身价值标准信息才能传播。把关人过去由专业的记者、编辑或者媒介组织担当。而新媒体具有“互动”“移动”与“匿名”等几大特性,信息传播呈现了“去中心化”和“多中心化”的趋势,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知识精英话语的霸权地位受到了动摇,传者与受者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社会化媒体中,每个人都能成为把关人,但网络的虚拟性与匿名性削弱了外在的法规约束,也弱化了内在的道德约束。部分网络媒体编辑、网络购物达人等意见领袖贪图商业利益,大肆宣传其所承接广告中商品的符号价值,使用直观刺激的图片、生动形象的文案,用美丽、名誉、财富等符号信息挑拨着人们渴望成功的神经。更有甚者,在网络上宣传着与实物不符的虚假信息,本该建构网络健康消费环境的把关人缺失应有的素养,影响了消费者获得良性的购物信息。网络消费的符号性符号消费是造成网络消费异化的重要原因。以符号价值为基础的符号消费理论最早由鲍德里亚提出,他将符号消费分为四个层次:一、表现在消费产品外观上,给予品牌生命力的示差符号;二、体现消费者社会地位与品味、个性的象征符号;三、影响对消费品消费过程的空间符号;四、消费的仪式符号。在当今的数字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为消费者构建了新的消费空间符号。消费者的网络消费不再局限于对消费对象的使用价值上,而是愈加偏向对符号化商品内在“意义”的消费,即符号消费。但这种符号消费,往往是对虚假需求的一种追逐。一、网络消费的拟象性。网络购物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互联网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与不确定性,使得符号消费充斥着鲍德里亚所说的“拟象性”,即网络符号的非现实性。在网络购物行为中,消费者是无法亲身观察、触摸商品,商品只是一种非现实的虚拟符号。由于缺乏现实的参照物,当消费者在网络上产生购买意愿时,大部分情况并不是因为消费者多么了解某个商品,也不是对其功能与优点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而是在网络媒体与社会化媒体上的广告与意见领袖们有意引导下,产生的一种虚假的需要。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到不可知”的数据时代,淘宝、京东等网络购物平台提供了成千上万的商品,但对于现实中的大部分消费者而言,琳琅满目的商品只是虚拟的数据、未知的符号。繁多的网络商品信息带来了认知与选择上的困难,人们变得盲目无知,越来越失去主观的理性判断与自审能力。在缺乏现实参照物的情况下,盲从媒体的广告与推荐似乎是人们了解自身消费需求的唯一方式。人与商品联系似乎只剩下消费其非现实性的符号价值,至于使用与否、实用与否,都交由未来检验。二、网络消费的炫耀性。

网络消费是一种炫耀性符号的狂欢,稍有不慎将异化为一种炫耀性消费行为。凡勃仑在《有闲阶级轮》中首次论述了炫耀式消费,指消费者通过消费商品炫耀自己的金钱、地位、荣耀等,但是这种消费方式往往伴随着铺张浪费,因为消费的物品超出了实用性和生存的必须性。在当下这个数字信息技术主导的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空间符号,加剧了炫耀性消费的广泛度与扭曲度。基于网络的开放性、隐匿性与交互性,网络空间中的话语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平民化的阐释权力。当新的潮流、新的科技带来新的商品,这类商品往往是代表着差异、个性、地位和品位等意义的符号载体。消费这些充斥着炫耀性的符号,成为了自我塑造与群体社交的手段。④因此部分消费者不仅仅满足于享受这些奢华、新奇商品的符号价传媒e时代点击新媒体值,更是为了在匿名且广泛的同好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消费者会将自己的消费体验与消费产品“晒”在社会化媒体上,以此与网络上的其他人关联,获得赞美与认可。网络空间对于炫耀性符号的扩散与狂欢就如同催化剂一般,越来越多人加入了这种虚拟的攀比之中。网络用户的符号性与现实世界相类似,在网络空间中的用户也是符号化存在。但与现实世界中的符号不同的是,网络空间的虚拟与匿名,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我的需求、喜好创造出一个新的自我符号,既可以是复制现实的自我,也可以是超越现实的自我。一、网络用户符号的互动性。在缺少权威性的网络语境中,充斥着消费主义的网络环境,使得网络用户通过消费行为实现与他人的符号互动,从而完成对虚拟自我符号的塑造。错误的自我符号定位,将带来虚假的需求,网络用户为了展现“自我价值”,将盲目进行网络消费,去占据、去拥有更多的商品符号价值。正如弗洛姆的消费异化理论所描绘的那样,消费的意义已经被人们忘记,消费从一种使人愉悦的手段变成了目的。网络空间中人的自我符号价值判断不再依靠自身,而由网络消费社会主导,似乎只有通过不断的消费才能体现一个人的真正价值。“人不再是以自身为目的了,人成为他人或者自己经济利益或者说是消费的工具,或者成为了非人的庞大经济机器的工具。”⑤“人把自己当作一件商品、一种投资,他的目的就是做个功成名就的人,即是说,尽可能有利地在市场上出卖自己在这种社会中。”⑥人的本质已经被异化了,人将自己与物等同,将自己变成了“消费人”。为了进一步扭曲网络空间中人的符号互动,不少网络公司直接用“三六九等”的符号描述用户。如在苹果APPSTORE消费排行榜位列第一的《王者荣耀》中,游戏运营商便在游戏中设置了不同的贵族等级,不同等级的贵族拥有不同的特权与装饰,在游戏用户的账号名称旁也会显示该玩家的贵族等级。而为了获得贵族头衔,只能在游戏中充值消费一定数额的人民币。他人的欣赏与吹捧、追求“贵族”般的生活亦或是为了区分自身符号与其他所谓低层次的人,网络消费出现异化。网络消费的意义不再是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而是证明自身价值、标榜与众不同的符号。消费的乐趣不在于人,而是其本身的过程。二、网络用户符号的数据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中的消费者也成为一种数据符号。消费者在网络空间的每一次操作行为都将带来新的数据流动,消费者的年龄、网龄、联系电话、消费习惯、消费偏好都可以是商家的囊中之物。获取了消费者的个人符号后,商家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从而对消费者未来的消费行为进行预测,这也正是大数据精准广告营销的雏形。但大数据精准广告营销的相关技术仍处于一个发展初期阶段,存在着诸如隐私安全、高额成本、创意匮乏等问题亟需解决,对网络消费者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数据的采集过程与数据的相关算法。网络空间的虚拟与匿名、我国的网络环境总体开放度不高,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可以进行深度挖掘的质量数据并不丰富,而这必然影响到以“精准”为前提的广告营销。另外,大数据算法也不够成熟,算法无法分辨拥有类似网页浏览行为的网络用户,如在淘宝搜索关键字“鼠标”的消费者,可能是电脑设备发烧友或者网络游戏爱好者。算法也无法分辨账号共用、借用的情况,如一个家庭不同成员共同使用一个淘宝账号,大数据算法也无法分辨出他们各自真正的消费习惯与消费偏好。不成熟的大数据技术,使其定位与预测功能成为帮助虚假需求滋长的温床。结语网络消费异化将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消费异化无视物质能量之间的转换,塑造的虚假需求导致生产与消费关系发生改变,它将扭曲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人们的精神世界将受到污染,这有悖于人的全面发展。尤其对青少年而言,可能造成网络依赖、丧失道德准则等诸多问题。

作者:黄子豪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查看全文

译语的异化与优化

摘要:翻译界有一种习惯的误解,认为译本应该“读起来不像译本”、“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因而译作的语言应是规范的汉语文学语言。实际上,译语是汉语的异化。译语异化是普遍存在于译本中的语言行为和文化现象。本文揭示了译语与译语文化的相互影响问题,指出译语的异化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对抗与对话。好的翻译是译语的优化,即保持异化适度。译语的优化将是我国新世纪翻译文学的新的诗学潮流。

关键词:译语;异化;译语文化;优化

Abstract:AcommonmisunderstandingabouttranslationisthattranslationshouldnotreadlikeatranslationbutshouldreadlikeaworkwritteninChinesebytheoriginalwriter.Forthisreason,thelanguageusedintranslating,i.e.,thetargetlanguage,inourcase,Chinese,shouldbestandardChineseliterarylanguage.Inactualfact,however,thetargetlanguageisakindofdissimilatedChinese.Dissimilationisalinguisticbehaviourandaculturalphenomenoncommonintranslationworks.Thisarticlerevealsthemutualinfluencebetweenthetargetlanguageanditsculture,andpointsoutthatdissimilationofthetargetlanguagemaybeconsideredaconfrontationanddialoguebetweentwolanguagesandtwocultures.Agoodtranslationprovidespalatabledissimilationandthusachievesoptimizationofthetargetlanguage.OptimizationofthetargetlanguagewillbethenewtrendoftranslationinthenewageinChina.

Keywords:targetlanguage;dissimilation;translationlanguageculture;optimization

引言

译即易,谓易换言语使相解也。翻译以言语的变易为主要特征,但不同体裁的作品,不同的译者,翻译的审美观念不同,变易的方法与变易的程度不同,翻译的效果、译作达到的境界也必然不同。译者把作品从一国语言转变成另一国语言,可以使相解,即沟通与理解,可以使相悦,即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也可以使相误,使读者产生隔膜,发生误会。这三种情况都与译语的异化与优化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译语变异现象的剖析来窥探译语的形态,以便正确识别与其有关的理论问题。

查看全文

网络消费异化的思考

在网络媒介强有力的推动下,消费主义快速渗入大学生的价值观,改变其消费观念。以身份符号—服装为例。詹姆斯•莱福认为服装具有象征功能,因为服装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着装者的社会身份。五四时期,蓝衫黑裙、素色长袍是坚持真理、投身祖国、报效社会的符号表征。时期,在造反派的意识形态话语阶序里,革命意味着抛弃旧我、成就新我。为了拒绝各种小资世俗化的日常生活,军装绿衫、补丁衣裤是无产阶级红卫兵的象征。威武庄重、阳刚俊美的07式军服蕴含了中华民族和人民军队的特色元素。服装不只具有简单的防寒预冷、遮羞蔽体的功能,更是文化身份的标志。军服更表征了对着装者的纪律约束。网络化生存时代的到来,网络连接的是一个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大杂烩的网上世界。各种意识形态五彩斑斓地呈现出来,一方面激发大学生探究世界的欲望,另一方面,又煽动大学生负面的冲动。不少经济尚未独立的大学生,开始盲目的追求这所谓的时髦,穿耐克、阿迪达斯、纽巴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渐行渐远。在人心浮躁、恶性攀比的消费文化里,不少大学生为了维护所谓的尊言,诉诸于网络的“不在场”性,网购高仿品,以几十元的“可亲可近”的价格获得穿品牌的感觉,要的是穿品牌的那个范儿。着装可以仿冒,学业也可以造假,做人也可以虚假。看似清纯的校园,论文剽窃蔚然成风,宿舍失窃家贼难防,学风漂浮、诚信缺失,履历浮夸、证件伪造,在“可以”与“不可以”之间折射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问题。健康合理的消费道德观失落了,大学生的精神家园被污染了,象牙塔的精神之光暗淡了……鼓励假冒的消费伦理如罂粟花一样,静静的腐蚀着消费主体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甚至将他们引向罪恶的深渊。大学生是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在追求消费自主的空间时,很容易迷失在流光溢彩的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世界里,并以炫耀性的消费行为构成了不健康的人际交往的模式。在大学生网络消费世界里,虚假的物象展示了人的异化,异化了的人失去了判断能力和自审能力,暗藏着大学生消费群体的道德危机,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消费主体价值的消失。

网上购物、网上炒股、网上娱乐等消费客体所设计的各色各样的网络陷阱让人防不胜防。诱骗网民的“六合彩特码”、虚假购物网站上的水货、底价品、义卖物、“中奖”信息、求职者信息百花齐放式的争奇猎艳,色情、凶杀、暴力、恐怖等追求感官刺激的文化产品竞相亮相,腐化和冲击着心智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消费者。影响最广、力度最大的就是网络游戏了。网络游戏文化热潮开启了一个“我趣故我在”的娱乐时代。以网络游戏为例,作为大学生消费社会的一个极有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以意识形态的意义,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天堂2》、《天上碑》、《奇迹MU》、《仙境传说》等网络游戏,带着强烈的“我趣故我在”的个性元素与颠覆性的后现代气息,将大学生带入一个网络的逍遥世界,让他们在心理效应的异化中,享受其间的纸醉金迷。大学生是一个很大的网络消费群,是网络游戏的疯狂玩家,审美判别能力、道德选择能力与自我控制力的不足,很容易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网络游戏所制造的娱乐情境和时尚趋势,更加剧了大学生生活体验的荒诞感。有一些大学生,特别是富二代,走进了笑贫不笑娼的消费社会,糜烂的社会灵魂刺激着变异的消费行为。网络里展示的炫富飙车、竞技逞强、豪赌斗狠这些所谓的时尚的生活方式,使不少大学生患上了“偏执与疯狂”症。盛大旗下的《永恒之塔》曾让一名大学生在几个小时内消费了万元学费,网络虚拟的泰兰德、大第安、复仇天神等“消费”了一个13岁男孩的生命……网络的匿名性与隐蔽性更容易激发大学生憋屈的冲动与欲望,网络的大量的有害信息加剧了他们心理问题的起伏性。当网络游戏作为符号商品被消费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时,行为怪僻、性格叛逆、生活放荡、环境荒诞、娱乐狂欢、实验性的自我实现倾向的另类景观卷起了今天大学生消费主义的种种黑尘灰土,并拉响道德反思的警报。为了一件大品牌衣服或者高档化妆品出卖自己的肉体成为失足女的报导已不新鲜。大学四年花费84万人民币的账单,出手如此阔绰的他,汶川大地震募捐时,“毫不吝惜”地捐了10元,学习用品实现了“零消费”。道德的真空状态、道德失范现象已成为当今高校的严肃话题。

消费方式是指消费主体与消费客体的结合模式。即消费主体以何种身份、何种方式来消费消费客体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在由多元的生活元素组合的包罗万象的大学生网络消费社会里,消费方式较之前发生了异化。1.炫耀性消费方式炫耀性消费是把奢华、高档消费品及形象当作一种表征地位的符号载体。人,特别是年青人,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炫耀倾向,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大学生很容易接受炫耀性消费方式,并将它视为一种生活依赖,享受“凡勃伦效应”带来的满足感。在五光十色的消费旋涡中,喜欢有人欣赏和吹捧,喜欢装饰化的形式化了的标榜效果,追求贵族式的生存方式。因此他们试图通过奢华的消费把自己与所谓的低层次者分开。在炫耀性消费中,商品的使用价值让位于炫耀性消费效用。大学生爱体面,喜欢享受自己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的优越感,但是超越自身经济条件的炫耀性消费则是将人生的意义定位在炫耀的需求上,很容易扭曲人生价值观,甚至导致腐化堕落的行为。IPHONE手机似乎被贴上了炫耀性消费的标签,一拥有它,就好像比其他同学高人一等。一位纤纤弱体的护士在车站把玩IPHONE手机遇抢,抢手机的居然是一名“90后”的在校大学生。被称为“官二代”的尤异希“右手挎爱马仕,左手提一个LV”的照片,在“炫富”的催化剂下在网上疯传,炫出贪慕虚荣的拜金主义的丑行。2.调侃式消费方式调侃成了网络交际的一种伎俩,为了宣泄不满和无奈的情绪,严肃的话题可以被演绎成娱乐化的消费。没钱的消费者被调侃成“月光族”、“持卡族”,有钱的消费者被调侃成“高富帅”。2012年,大学生疯狂地以乐观幽默的调侃方式消费着“世界末日”,各种消费活动纷纷拿“末日”做噱头,淘宝、亚马逊、唯品网、网吧、百合网等成为世界末日前夕的大学生消费主战场。如今,曾经以“温文尔雅、含蓄温婉”形象出现的大学女生也被戏谑式地贴上了“网上商品”的标签,“大一学妹”被标上了抢手的新货,“大二学妹”成了“降价包邮”的过时货,“大三学姐”沦为“打折包邮”的抛货,“大四学姐”跌入“已下架”的压仓货。有正义感的大学生还喜欢用调侃的方式消费社会腐败现象。最近媒体铺天盖地消费重庆官员的不雅视频,在黑色幽默的调侃中,以仿太史公之笔调,一吐为快地消费着不雅视频的女主角。大学生不仅有生存的需求,更有对精神家园的需求,一旦迷失在个人的孤独世界里,找不到自我,便会产生泄愤的心理冲动,于是调侃成了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方式。3.冷漠式消费方式对物质的片面追求,引起了精神素质的缺失,没有精神生活的“单向度人”越来越多。在虚拟的网络交际社会里,微博、QQ、BBS等方式构建了“不在场”的交际模式,情感的交流是通过手指敲击冰冷的键盘来实现的。虚拟的人际交往代替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由于虚拟的人际交往模式缺乏真实的情感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冷漠。一部分大学生逃避现实社会真实的交往,自我封闭,生活消费都在网络上进行,把网络作为唯一的精神寄托和心理交往的场所。即使是共居一室的舍友之间,也很少沟通,大家都沉浸在网上与素不相识的网友聊得热火朝天。正常人际交往的缺失使部分大学生情感冷漠、行动变异、心理错位、心理失调,失去现实社会的人情味,出现“网络孤独症”等心理疾病,成为“病态人”。网络虚拟交易的网络购物又堵塞了一条传统人际交往的渠道。同时,部分违规商业行为在网络消费的环境下滋生,其负面影响又进一步降低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信任度。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消费,数字化的用语使之沦为数字的奴隶,成为淹没在数字符号信息中的“数字化的人”,进而出现道德滑坡、焦虑苦闷、心灵空虚、漠不关心等症状。

消费异化的哲学反思

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论、弗洛姆消费异化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论从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视角解释了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异化行为。

(一)马克思的消费异化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消费异化观可从他对拜物教的批判中窥见一斑。拜物教将商品的价值看作与身俱有的属性,劳动的价值消失在统治者赋予物品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中。马克思通过批判商品拜物教,揭示了商品拜物教的两层面纱:第一,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关系所掩盖。商品属性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市场交换获得的。“人们在他们的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原子一样的行为,他们自己的生产关系的物质形式,那种不受他们统制,并且和他们的个人意识行为相独立,不以它为转移的物质形式,首先是由他们的劳动产品一般采取商品形态这一件事而显现出来。”[2]市场的交换行为掩盖了隐含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及其使用价值。从表面上看,商品价值取决于商品的市场效力,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取代了。第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商品被人为赋予的超自然力量而发生了异化。拜物的意义起源于原始社会对“圣物”的朝拜。圣物,即被人认为显灵的山川或者树石,是人与自然斗争的精神寄托。这样,物就有了控制人的力量,人和商品关系的颠倒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分离、使得人的行为被异化了。马克思对拜物教的批判揭示了当商品从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基本消费品转向了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载体时,消费就发生异化了,变成左右消费者的支配主体。“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3]庞大的网络营销系统为大学生消费者打开了巨大的消费空间。在形形色色的物质诱惑下,拜物教走进了大学校园。大学这块净土也失落在物欲之中,物质崇拜在大学校园野蛮地疯跑,大学生消费心态表现为炫富、装穷、欺诈暴戾、冷漠、忽悠的负面形态。马克思的消费异化思想对拜物教的本质和产生原因的揭示,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抵制拜物主义。

查看全文

艺术教育中德育异化

众所周知,艺术包括三大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认识功能。艺术之成其为艺术,其根本就在于它的审美功能,其余功能都是依附于它的。如果失去了审美功能,艺术就不再是真正的艺术,其它的功能也会随之消失;反之,某些艺术只具备审美功能,但它仍然是艺术。

长期以来,受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认为的德育异化现象,艺术教育往往丧失自身的本质特征,没有突出艺术的特点,成为德育教育的附庸。

就整个学校教育范围而言,艺术教育往往不具有独立的学科地位,这一问题具体反映在人们对于艺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的理解与确定上,它或者被纳入德育的范畴,或者被纳入智育的范畴,名义上艺术教育姓“艺术”,实际上艺术教育姓“德”“智”,艺术教育因而差不多成了其他方面教育的附庸和“殖民地”。

使用“德育化”这个词,未必确切,这里指的是,在我国,一个长期困扰着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是,把艺术教育等同或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认为“艺术育人”或“寓教于乐”就是把艺术完全当作一种德育的媒介和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从而把艺术教育纳人到德育的轨道。

美国艺术教育家加登纳在考察了我国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后,曾写过一篇题为《中美艺术教育的区别》的文章,该文在对两国艺术教育的目的进行比较时指出:“同一般教育一样,中国的艺术教育也有政治的、精神的、道德的目的,并追求某种美学的目的。参加艺术活动被认为可以提高人的情操,激发积极的动机和善良的情感。衡量艺术作品和艺术表演的尺度,也是看其在这方面做得怎样。在美国,艺术的政治、精神及道德目的都不明显。事实上,如果有人说艺术作品或艺术教育是为了一个政治目的服务的,大多数人都不会明白是怎么回事。对艺术会提高人的道德或精神境界,他们也不以为然。事实上,美国人习惯于把艺术视为自我表现、创造力、自发性和个人变异的源泉,而不是那种政治的、道德的、精神的目的。”从加登纳的这种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美两国艺术教育的目的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应该说,从艺术的三大功能来看,教育功能是存在的,历史上也不乏例子,法国大画家大卫的名画《荷拉斯兄弟的誓言》、《马拉之死》就为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像美国人那样对艺术教育所具有的政治、精神、道德方面的作用完全割裂开来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艺术不能简单地从属于政治,但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而像我们这样把思想道德教育目的视为是艺术教育主要甚至唯一目的并明确加以强调,却是绝对不可取的。

查看全文

艺术教育中德育异化

众所周知,艺术包括三大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认识功能。艺术之成其为艺术,其根本就在于它的审美功能,其余功能都是依附于它的。如果失去了审美功能,艺术就不再是真正的艺术,其它的功能也会随之消失;反之,某些艺术只具备审美功能,但它仍然是艺术。

长期以来,受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认为的德育异化现象,艺术教育往往丧失自身的本质特征,没有突出艺术的特点,成为德育教育的附庸。

就整个学校教育范围而言,艺术教育往往不具有独立的学科地位,这一问题具体反映在人们对于艺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的理解与确定上,它或者被纳入德育的范畴,或者被纳入智育的范畴,名义上艺术教育姓“艺术”,实际上艺术教育姓“德”“智”,艺术教育因而差不多成了其他方面教育的附庸和“殖民地”。

使用“德育化”这个词,未必确切,这里指的是,在我国,一个长期困扰着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是,把艺术教育等同或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认为“艺术育人”或“寓教于乐”就是把艺术完全当作一种德育的媒介和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从而把艺术教育纳人到德育的轨道。

美国艺术教育家加登纳在考察了我国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后,曾写过一篇题为《中美艺术教育的区别》的文章,该文在对两国艺术教育的目的进行比较时指出:“同一般教育一样,中国的艺术教育也有政治的、精神的、道德的目的,并追求某种美学的目的。参加艺术活动被认为可以提高人的情操,激发积极的动机和善良的情感。衡量艺术作品和艺术表演的尺度,也是看其在这方面做得怎样。在美国,艺术的政治、精神及道德目的都不明显。事实上,如果有人说艺术作品或艺术教育是为了一个政治目的服务的,大多数人都不会明白是怎么回事。对艺术会提高人的道德或精神境界,他们也不以为然。事实上,美国人习惯于把艺术视为自我表现、创造力、自发性和个人变异的源泉,而不是那种政治的、道德的、精神的目的。”从加登纳的这种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美两国艺术教育的目的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应该说,从艺术的三大功能来看,教育功能是存在的,历史上也不乏例子,法国大画家大卫的名画《荷拉斯兄弟的誓言》、《马拉之死》就为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像美国人那样对艺术教育所具有的政治、精神、道德方面的作用完全割裂开来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艺术不能简单地从属于政治,但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而像我们这样把思想道德教育目的视为是艺术教育主要甚至唯一目的并明确加以强调,却是绝对不可取的。

查看全文

谈谈企业的差异化战略

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企业能够长时间维持优于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它所依赖的根本基础就是持久性竞争优势。产品差异化战略是企业竞争战略的一种,它可以通过提供多种选择来满足消费者的偏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是产品差异化程度加深的同时,也会产生成本加大、协调困难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成本领先战略的实现。如何将二者统一起来,使企业既能做到有效的差别,又能保持低廉的价格,保持一个最佳的耦合度,这才是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关键所在。

一、差异化战略的内涵与优势

(一)差异化战略的内涵。所谓差异化战略,是一种以企业内部条件为重心的企业战略,它强调要依赖于公司现有的资源水平,向顾客提供在行业范围内独具特色的产品或服务,这种特色可以给产品带来额外的加价。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溢出价格超过因其独特性所增加的成本,那么,拥有这种差异化的企业将取得竞争优势。

所谓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的同类产品因质量、性能、式样、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的产品间替代关系不完全性的状况,或者说是特定企业的产品具有独特的可以与同行业其他企业产品相区别的特点。同一产业内不同卖者之间产品可替代程度的大小经常取决于买方的偏好程度。通常把得到特定消费者强烈偏好的产品称为差异化产品,而把不具有这种的消费者偏好的产品称为非差异化产品。

企业制造差异化产品的目的是引起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特殊偏好,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对企业来讲,产品差异化既是一种市场营销行为,又是一种强有力的非价格竞争手段。非价格竞争既是一种综合性的竞争策略,又是产品差异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价格虽然是一种强有力的市场竞争手段,但是长期运用价格竞争会导致竞争的无序和市场环境的恶化,最终使竞争者陷入困境。现代企业为诱发顾客的特殊偏好,获得或扩大差别优势,往往积极主动地实施非价格竞争策略,也就是在产品设计、产品质量、产品品牌、产品包装、产品创新、产品广告、销售服务、销售渠道等诸多方面下功夫。因此,产品差异化改变了市场竞争手段,使非价格竞争更为激烈。

(二)差异化战略的优势。差异化战略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产品差异化对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市场集中度、市场进人壁垒、市场绩效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某些消费群体的特殊需要,这种差异化是其他竞争对手所不能提供的,可以与竞争对手相抗衡;产品或服务差异化也将降低顾客对价格的敏感性,不大可能转而购买其他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使企业避开价格竞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差异化本身可以给企业产品带来较高的溢价。这种溢价应当补偿因差异化所增加的成本,并且可以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越大,所具有的特性或功能就越难以替代和模仿,顾客越愿意为这种差异化支付较高的费用,企业获得的差异化优势也就越大。(2)由于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是竞争对手不能以同样的价格提供的,因而明显地削弱了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3)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在应对替代品竞争时将比其竞争对手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因为购买差异化产品的顾客不愿意接受替代品。(4)产品差异化会形成一定的壁垒,在产品差异化越明显的行业,因产品差别化所形成的进入壁垒就越高。

查看全文

异化劳动理论论文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为《手稿》是马克思的一本重要的著作,《手稿》包含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包含着新的世界观的雏形,是一本经济学著作。其中,异化劳动理论作为《手稿》中的核心理论,是马克思在形成其科学世界观过程中富有成效的探索,它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异化劳动理论的作用、地位及意义这几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异化劳动;地位;意义

1异化劳动理论的渊源及建立

1.1异化思想的渊源

异化一词最先由英国的霍布斯和法国的卢梭提出,卢梭认为由于私有财产和专业分工的出现,人失去了自然自我,使自我陷于相互冲突,相互疏远的利己主义当中。卢梭是第一个提出人类创造的文明但是却使自己陷入不幸的思想家。

异化一词作为哲学术语,指主体活动的后果成了主体异己力量,并反过来危害或支配主体自身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始自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赋予异化概念丰富深刻的内容,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立场出发,把精神、自我意识、思维看作是世界的本原和创造者。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在自己的发展过程当中,不断外化、异化为对象世界(主体、客体),这种异化是绝对精神的否定;但精神把本身的创造、表现当做外在的、生疏的、与己不适应的东西,最后通过否定之否定,扬弃一切异化回到自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