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7 13:55: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以工代赈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以工代赈建设调查思考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现阶段,以工代赈是一项农村扶贫政策。国家安排以工代赈投入建设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工程,贫困农民参加以工代赈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直接增加收入。
古今中外,以工代赈都是政府推进经济建设或济贫救灾的重要举措。北宋时期,就有救济对象通过参加公共工程建设获得赈济物的特殊救济方式。这种方式有别于钱赈、粮赈、粥赈等单纯救济形式,因实现了“救济”与“建设”的结合而得到广泛运用。如历史上对都江堰等大型水毁工程的修复,大多采取以工代赈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以工代赈作为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手段,为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和落后面貌,促进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从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以工代赈如何融入新农村建设,完成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的双重使命,是我们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为此,我们对*县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建设进行了调查。
一、*县以工代赈二十四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直是国家和省、市关注的贫困地区,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县的以工代赈项目自1984年开始实施,得到上级的极大关怀和倾斜,二十四年来,以工代赈项目同全县人民风雨兼程,项目资金投入到农村基本农田建设、交通、水利、林业、畜牧、农村通讯等领域,使党和政府在贫困山区广大群众的心目中无愧地树起了一座历史的丰碑。
(一)项目投资及建设规模
二十四年来,*县共投入以工代赈资金1.1亿元,实施了基本农田建设、新建桥梁、新建公路、改造公路、除险加固水库、三面光渠道防渗处理、建人畜饮水管网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植树造林、人工种草等项目。
建设以工代赈计划
一、以工代赈二十年建设概要
(一)二十年建设成就
二十年来,**以工代赈投资总额达62.47亿元,其中国家投入以工代赈资金34.67亿元。到目前为止共解决300余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帮助100万低收入贫困人口提高收入。贫困地区;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209元,增加到**年的1657元,增加了1448元,增长了7.92倍。
以工代赈的实施使我区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时期以工代赈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二十年来,通过开展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总额达26.70亿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达14.41亿元。共新建水库21座,水库除险加固81座,渠道防渗8364.30公里,渠首87座,新打和改造灌溉井1214眼。相继建设了阿湖水库、桑株水库、昆仑渠首及总干渠等一大批水利骨干工程,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抵御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为贫困地区各族人民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二十年来,共投入以工代赈资金总额达11.69亿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资金6.30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县乡村道路9840公里,其中黑油路5240公里;桥梁258座4600延米;水电站34座,发电量1.36万千瓦;电话装机5.57万门,架设电话缆线1950公里。以工代赈项目的完成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交通、电力和通讯状况,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拓宽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途径。
以工代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以工代赈管理,提高以工代赈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以工代赈是一项农村扶贫政策,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政府直接投资扶持农村贫困地区进行项目建设,以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为内容,以缓解和最终消除贫困为目的,通过资金(或实物)投入方式,使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得以改善,为其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而促进其自我发展。同时,通过组织贫困地区农牧民参加工程建设,获得一定劳务报酬,直接增加收入,促进脱贫致富。
第三条以工代赈遵循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科学论证、民主决策、群众参与的原则,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扶贫开发规划,重点解决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农村基础设施问题,为贫困地区消除贫困创造条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第四条各级发展改革部门是以工代赈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研究编制以工代赈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对以工代赈项目的立项、可研及初步设计的审批、计划编报和下达实施、资金使用和管理、计划执行的监督和检查等实行全过程管理。
第二章实施范围和建设的原则内容
抚育甘露赈黎民十五以工代赈工程
*是中国著名的革命发祥地,又是欠发达地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对*老区贫困地区人民十分关心,倾注了热切的关怀和大力扶持。以工代赈作为国家一项“德政工程”,它注视着每一个贫困地区,把党的关怀送到每一个需要扶助的地方。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以工代赈工程在*大地掀起了阵阵热浪,描绘了一幅幅斑斓的画面。“十五”期间,全省共安排以工代赈投资11.56亿元,其中以工代振资金10.78亿元(国债资金3.63亿元,预算内资金7.15亿元),省配套5274.6万元资金,重点用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建设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工程和减贫致富工程,一是围绕农业生产增收,建设基本农田和农田水利;二是围绕群众生活增质,建设饮水工程;三是围绕产业优化增劲,建设林果业示范基地和草畜牧场;四是围绕改善开放环境,建设农村交通;五是围绕投工投劳增收,实施劳务报酬制度,并置换9000万元资金支持整村推进工程移民扶贫搬迁工程。为贫困地区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山上披绿装,田中禾苗壮,屋里粮满仓,山区变通途,村貌变了样,生活大提高”,以工代赈这项民心工程让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确保了社会稳定,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广泛赞誉。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一组组宣传照片来看看五年以工代赈项目的建设情况,感受光荣和喜悦、艰辛和汗水、成绩和辉煌。
建设农村交通,劈出致富道路
“想致富,先修路”已成为扶贫开发、加快农村发展的经典共识。为了尽快改变贫困地区交通落后面貌,改善对外开放环境,以工代赈扶贫始终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重中之中,并不断修通省际间、县际间的断头公路、不断完善经济开发路和乡村出口路。披荆斩棘,逢水架桥,成效显著。五年来,交通建设项目共投资68825万元,新建公路537条,共计2626.5公里,扩建道路1234条,共计6675.9公里。其中跨省乡村公路20条,跨设区市乡村公路11条,跨县乡村公路104条,连接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135条。建设中小桥梁270座,总长11717延米。
建设农田水利,夯实农业之基
县以工代赈工作主要经验和做法
县以工代赈工作主要经验和做法
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建设一流以工代赈项目工程
xx县地处太行山东南端,长治市东南部,全县版图面积101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50米,辖5镇7乡1个经济开发区,391个行政村,总人口28.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万人,总耕地面积27.2万亩。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土地贫脊,山区面积占到版图面积的74.5%,人均耕地只有1.1亩,是典型的山区县,2002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近年来,在省市发改委以工代赈办的大力扶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抓住我县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契机,围绕建设一流以工代赈工程这个目标,狠抓项目前期工作,规范项目中后期管理,争取项目和资金数一年一个新台阶,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也一个比一个好,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项目区群众的认可。2003争取国家和省以工代赈资金747万元,2004年历史性达到907万元,2005年在国家以工代赈资金大量减少的情况下,也达了786万元。几年间使用以工代赈资金累计修建乡村公路13条150.94公里,且大部分与县乡骨干公路相连接,解决了9个乡镇117个村近10万余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和山区丰富的土特产品外运问题,使我县乡村骨干公路建设滞后状况明显改善,乡村骨干公路网初具雏形,为项目区群众今后脱贫致富打下了较好的交通基础;实施饮水解困工程68处,其中集中供水工程7处,解决了13个乡镇(区)105个村32033人1974头大畜的饮水困难,极大地缓解了全县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状况,保障了农民饮水安全可靠;实施了5个小流域治理项目,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6.99万亩,其中新增基地农田面积达3000余亩,这些小流域治理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提高了林草覆盖率,减少了水土流失,而且新增的基本农田和种植的经济林对今后农民增收打下了基础,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明显;实施农田水利项目3个,新增高效灌溉农田1700亩,为今后我县发展农田水利起到了示范作用;草场建设项目4个,建设规模1.9万亩。在这些项目中有龙头企业原料基地项目3个和小额信用贷款项目1个,实施后对紫团饮业、郭氏羊汤、牵牛养殖公司3个龙头企业的做强做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保证了这些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并极大地刺激了我县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总之,通过近几年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为改善我县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现状和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方面起到了典型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业、农村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对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是做好以工代赈工作的重要保证。我县是国定贫困县,虽然近年来,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依然十分落后,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如雪中送炭,为了把有限的以工代赈资金用在刀刃上,放到关键处,尽早提高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把以工代赈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全力支持。县政府成立了强有力的以工代赈工作组织机构,组成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发改局局长为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以工代赈项目领导组,对项目建设实行全过程参与,全方位服务。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具体负责以工代赈工程项目的规划编制、计划上报、资金审核、项目实施的协调及监督检查等工作。
二、科学规划,选好项目,是做好以工代赈工作的重要基础。几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以工代赈政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有关单位技术人员对全县以工代赈项目建设进行了科学的总体规划,先后编制完成了《壶关县以工代赈十年规划》、《壶关县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为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具体项目选择中我们更是坚持实地勘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好中选优的原则。我们将要参观的郊沟河小流域治理树掌项目区工程,就是我局多次实地勘测、反复比较选择的项目。首先这个项目劳动密集型程度高,群众可从中挣到较多的劳务报酬,其次,通过栽植水保林和堤防建设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环境,再次,通过工程建设新增了很多耕地和经济林,这将使项目区群众长久受益,对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具有很大的奠基作用。可以这样讲以工代赈项目工程对扶贫投入的诱导作用和规模扶贫效应是其它扶贫方式难以比拟的。
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规划
以工代赈是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是实施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是由政府投资建设旨在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工程,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搭平台、打基础,同时,通过组织扶持对象参加工程建设以获取劳务报酬,直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自*年实施以工代赈政策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以工代赈在我省贫困地区建设了一大批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基本农田、小流域治理、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工程,为改善我省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加快脱贫致富进程,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时期,也是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新阶段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为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时期以工代赈工作的指导,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0年)》、《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规划》、《*省农村扶贫开发“十一五”专项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时期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在总结我省“十五”以工代赈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本规划实施范围重点是全省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适当扶持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县(市)。
一、成就、问题与展望
(一)“十五”主要成就
“十五”期间,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0年)》的要求,我省以工代赈建设纳入实现*在中部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着眼于贫困地区的持续和谐发展,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有效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收入水平,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推进了贫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全省扶贫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五”期间,是我省历史上以工代赈投入最多的时期,共投入国家以工代赈资金10.78亿元,其中财政预算内资金7.152亿元、国债资金3.628亿元;地方以工代赈配套投入2.668亿元,其中省级配套投入9486.6万元。国家以工代赈资金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投入的要求,安排全省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工代赈资金9.4212亿元(其中预算内资金6.3855亿元、国债资金3.0357亿元),占以工代赈资金总数87.4%;安排非重点县内的省定贫困乡以工代赈资金1.3588亿元(其中预算内资金0.7665亿元、国债资金0.5923亿元),占以工代赈资金总数的12.6%。五年累计新建、改建农村道路9302公里,架设中小桥梁270座11717延米,大大改善了贫困地区交通落后面貌,提升了贫困地区开放条件和经济发展能力;重点扶持鄱阳湖区机电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兴建山区小型灌溉工程和农田水毁工程修复及水利抗旱设施建设,先后加固维修病险水库297座、开挖衬砌渠道1053公里、兴建改造电排(灌)站265座装机30414千瓦,共改造中低产田34万亩,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41万亩,进一步提升了贫困地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面向贫困人口集中连片的乡村,因地制宜,合理建设“采水、集水、引水和改水”的四类工程,共打明井0.85万口、手摇井2.8万眼,简易自来水工程230处,解决了100.2万人、74.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采取治山、治水、筑坝、护坡、封山育林等措施,累计治理小流域面积56.2万亩,改善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并因地制宜建设了一批优质脐橙、早熟梨等林果示范基地,辐射和带动周边贫困地区群众发展果业37.3万亩,提高了贫困地区山地资源开发效益;积极组织贫困地区群众参与项目工程建设,及时发放务工群众劳务报酬。“十五”期间全省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共发放劳务报酬达15439万元,成为贫困群众直接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十五”以工代赈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全省扶贫开发呈现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但也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进入21世纪,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全省贫困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反贫困的任务仍然很艰巨:一是剩余绝对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加大。至*年底,全省农村年收入不足683元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近80万人,这部分贫困人口多散布在条件恶劣、资源及生产要素匮乏的深山区、水库淹没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解决这些人口的脱贫问题,需要比过去花加倍的力气。二是低收入人口较多,返贫现象不容忽视。我省现有收入在683元至944元的低收入人口有130多万,这部分人口只是低水平解决了基本温饱,存在着极大的脆弱性,尚不具备自我发展能力,收入波动很大,因病、因灾、因学、因市场波动等极易返贫,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扶贫效果,影响了脱贫进程。三是传统致贫成因尚未根本改变,基础设施落后仍是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障碍。据扶贫监测,至*年底,全省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尚有13.04%的自然村未通公路,8.32%的自然村没通电话,7%的自然村不能正常收看电视,92.1%的自然村没有合格医生。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生活保障和生活质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和迫切。四是区域性经济发展对贫困人口的拉动作用减弱,贫困群众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相对弱势地位问题更为突出。区域性经济发展方式越来越转向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依托经济发展来缓解贫困、让经济发展成果自动“滴落”到贫困阶层的扶贫思想面临冲击,在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中,迫切需要适时调整扶贫政策,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创新扶贫机制。
发改委以工代赈报告
一、基本情况
1.项目安排情况
在上级发改委大力支持下,2011-2012年共安排我县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1071万元,其中2011年安排以工代赈资金445万元、2012年安排以工代赈资金626万元。共安排项目47个,其中2011年24个、2012年23个。2011-2012年共安排我县以工代赈示范项目4个,以工代赈资金850万元。其中2011年安排示范项目2个,以工代赈资金470万元;2012年安排示范项目2个,以工代赈资金380万元。
2.项目实施情况
2011年共安排项目26个,已竣工项目26个。2012年安排项目25个,已竣工16个,7个项目正在实施当中,2个项目未开工。
3.资金拨付情况
以工代赈“十三五”规划思路报告
根据永发改[2015]20号文件精神,我乡对十二五期间已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并对“十三五”以工代赈项目,提出了工作思路及建设目标,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十二五”期间已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完成情况
我乡从2013年以来,共实施了3个以工代赈建设项目,总投资37.5万元,其中中央及省级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专项资金3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7.5万元。分别是2013年实施的XX村1.6公里道路建设工程,XX乡甲背河河堤加固工程,2014年实施了XX村上丘坊道路改造工程。以上三个工程我们均按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并顺利完工。项目的建设实施和带动效应,极大地改善了相关建设点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了当地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社会效益显著。
二、全乡贫困村组现状
我乡地处XX县西南部山区,有人口中6086人,辖4个村委会,63个村小组,目前有2个省定重点贫困村,全乡贫困人口181户776人。就我乡而言,贫困村组落后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当地群众居住分散村组公路未改造到位,存在出行难问题;居住环境、生产条件差,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再者就是无优势产业,贫困群众增收困难。面对这些问题,因我乡乡域经济及农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总体水平较落后,急需中央及省、市项目资金支持。
三、“十三五”以工代赈项目规划
以工代赈项目示范村汇报参考
增大资金投入,4.根据村情规划。减少村民筹资压力,让村民得到更多实惠。
地处城郊,村位于乡政府东北方向。离城区仅10公里,距达(州)陕(西)高速公路8公里,背靠大巴山主峰花萼山,距国家级自然维护区仅10公里。园区内最高海拔1640米,最低海拔1020米,平均海拔1330米,年平均气温14.7℃,年降雨量为1169毫米,年日照1300小时,无霜期237天,气候总体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分,四季分明。全村幅员面积17.5平方公里,共辖19个村民小组,673户,2429人,610个劳动力,有耕地1064亩(其中田340亩、旱地724亩)200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4元。该村2008年被达州市列为以工代赈项目示范村,2009年被市委、市政府列为达州市新农村建设完善提高村。通过乡、村、组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全部工程已于2009年9月建设完毕,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精心组织实施。
一、加强宣传发动。
加强组织领导。把示范村建设作为改善全乡农村基础条件的龙头工程和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来抓。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1.党政高度重视。组建了由副乡长任组长的实施工作组,亲自抓、具体抓,落实20名乡干部实行专人单项工程、包户包片责任制,调动乡级各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协作的积极性,充分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打造,力争在全达州市树起典型。
营造发展氛围。显要位置,2.切实强化宣传。制作永久性固定标语,将以工代赈惠民政策和项目建设内容上墙宣传,共张贴宣传标语80张(幅)去年3月份由主要负责人分别带队分社、分院坝多次召开示范村建设宣传发动会,家群众参与面100%同时公文易文秘资源网防采集,影响阅读请谅解)充分尊重老百姓选择项目的意愿,集聚民心、凝聚民力;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最终形成了社会关注、群众理解支持以工代赈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