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7 11:14: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移动通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协作通信及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运用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移动通信系统,是我国目前研发的重点。防止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衰落主要是控制多普勒效应和多径效应的影响。协作通信技术是当下有效的控制通信系统信道衰落的方法。作为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协作通信充分利用了MIMO技术,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确保了卫星传输的信号。相关人员应重视这一问题,并且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协作通信技术
协作通信技术是利用通信系统节点之间的相互配合完成。是在协作节点的作用下,完成源节点信息向目的节点的传输,信息在节点传输过程中要进行加密处理,以防止信息丢失,因此该信息传输过程通常分为传输和转译两个阶段。协作通信系统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也是一种全新的通信技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特性较好,因此协作通信一般为链路协作传输方式,少数为节点协作传输方式。以一星两用户协作传输系统为例,系统的传输通常为不对称传输,并表现为下行链路的压力大,要区分对待。首先对上行链路传输而言,要将协作节点作为基本的接收源节点,并对信号进行解码后发送到卫星,由卫星完成源节点和协作节点的信号合并,之后发送。而对下行链路而言,由于信号处于加密状态,因此首先要对卫星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译码、编码等,并利用目的节点将接收到的源节点、协作节点的信号相互合并,最后完成信号的检测。总之,协作通信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协作性传输技术,对于我国移动通信发展来说具有推进作用。
二、协作通信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运用
1、卫星多节点协作传输。多节点协作传输多发生于卫星的下行链路,是由节点与节点之间相互协作完成。卫星多节点协作传输的应用范围较广,在整个过程中,所有节点均参与协作传输过程,将源节点发出的信号经过多个协作节点转发至目的节点。卫星下行链路的节点具有分散性特征,因此不同节点之间虽相互协作,但信号则可以视为独立信号,需要借助协作传输的信号合并功能,将节点信号合并后再进行传输,有助于增强接收效果。整个过程包括信息的放大、编译、处理和传输四个阶段。信息传输过程是反复的和连续的,目的节点采用最大比合并,最终得到接收信号。由于卫星多节点传输选择的是正交传输方案,协作传输的节点数增加,系统的频谱效率将会随之降低,提示设计和研究人员正确选择协作节点。
2、卫星协作节点选择。参与卫星传输的节点越多,系统频谱效率就越低。因此,卫星协作节点选择是整个通信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应选择信道条件好的节点来改善这一问题,以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率。每个节点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对应着不同的信道,也就是说,节点的选择将影响系统的传输性能。当卫星协作节点信息传输由两个时隙完成时,第1个时隙的数据传输参照多节点传输方式,而第2个时隙只有目的节点所选的协作节点参与信息的转发与处理,其他节点均不参与工作,再一次证明了在卫星通信过程中,要正确选择卫星协作节点。另外,节点的选择还应将总功率作为参考对象,这是由于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周边环境、传输距离以及节点移动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协作节点的信道衰落存在差异,需要采用不等值的功率分配,确保系统的性能并且降低能耗,确保移动通信设备的运行,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
移动通信基站规划
【摘要】移动通信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多运营商格局以及各自大规模发展的趋势,可以为用户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为满足实际发展需求,需要大量建设通信基础设施,但是因为各运营商之间各自为战,经常会出现基站与局站重复建设的情况,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对周边环境带来一定干扰。为提高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科学性,必须要遵循专业原则,进行合理规划设计。
【关键词】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专项规划
以满足移动通信发展为核心,基于行业发展现状,基于以往施工经验,确定基站建设现存的各类缺陷,然后集合实际情况建立专项规则,遵循专业原则,与城乡规划进行有效结合,保证基站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从更高程度上来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现存问题
1、前期设计不合理。很多移动通信基站因为前期设计不合理,单纯以市场发展趋势为依据,为更高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优质通信质量,盲目建设基站,造成基站数量短时间内增多且无规划,缺乏必要的前瞻性,不仅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还会导致部分新区信号覆盖不全面,以及信号强度较弱等问题。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不仅仅要对自身发展需求进行分析,还需要结合市政规划要求,基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开发需求,科学确定不同区域环境内基站数量[1]。就实际情况来看,更多时候因为分析不全面,使得移动通信基站规划与城市规划相违背,难以满足用户实际需求。2.建设资源不充分。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新城区开发力度增大,出现较为严重的基站建设资源不充分情况,难以全面有效覆盖小区。现在新建城区内建筑工程在规划阶段,均预留了配电房、消防蓄水池等配套设施的空间,但是对于住宅小区、写字楼以及产业园区等并没有完全普及基站通信资源的配备,这样就限制了运营商同步建设基站。更多情况下需要在城区建设项目完成后进行基站选址,二次进场施工,不仅会对区域内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并且也会因为新建小区和产业园内深度限制难以实现信号全覆盖,降低用户体验质量。3.运行维护难度大。移动运营商规模不断增大,为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数量持续增多,站点间距缩小。但是现在人们对环保与安全的意识不断增强,大部分市民因为缺乏电磁辐射相关知识的认知,对基站运行存在一定偏见,无疑是增加了基站建设与维护的难度,甚至还会出现故意破坏的情况,降低移动通信网络运行质量。另外,随着移动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持续对通信基站设备进行升级,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限制,必要时需要重新选择站址,造成部分区域移动通信信号覆盖不全面,网络服务延迟,降低用户体验,同时也会伴随着资源的浪费。
二、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专项规划
第四代移动通信
1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1.1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
主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由于受到传输带宽的限制,不能进行移动通信的长途温游,只能是一种区域性的移动通信系统。第一代移动通信有多种制式,我国主要采用的是TACS。第一代移动通信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兼容、保密性差、通话质量不高、不能提供数据业务、不能提供自动温游等。
1.2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
主要采用的是数字的时分多址(TDMA)技术和码分多址(CDMA)技术。主要业务是语音,其主特性是提供数字化的话音业务及低速数据业务。它克服了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的弱点,话音质量、保密性能得到大的提高,并可进行省内、省际自动漫游。第二代移动通信替代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完成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但由于第二代采用不同的制式,移动通信标准不统一,用户只能在同一制式覆盖的范围内进行漫游,因而无法进行全球漫游,由于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带宽有限,限制了数据业务的应用,也无法实现高速率的业务如移动的多媒体业务。
1.3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
现代移动通信科技探究
一、移动通信市场发展
伴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享受更为丰富和高速的通信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运营商发展速度趋于缓和而竞争越加激烈,为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发展数据业务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类型,需要3G的支持。同时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无线频率资源日趋紧张,已不能满足长期的通信需求发展需要。
二、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1996年提出了GSMPhase2+,目的在于扩展和改进GSMPhase1及Phase2中原定的业务和性能。它主要包括CMAEL(客户化应用移动网络增强逻辑),SO(支持最佳路由)、立即计费,GSM900/1800双频段工作等内容,也包含了与全速率完全兼容的增强型话音编解码技术,使得话音质量得到了质的改进;半速率编解码器可使GSM系统的容量提高近一倍。在GSMPhase2+阶段中,采用更密集的频率复用、多复用、多重复用结构技术,引入智能天线技术、双频段等技术,有效地克服了随着业务量剧增所引发的GSM系统容量不足的缺陷;自适应语音编码(AMR)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系统通话质量;GPRS/EDGE技术的引入,使GSM与计算机通信/Internet有机相结合,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15/384kbit/s,从而使GSM功能得到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尽管2G技术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但随着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频率资源己接近枯竭,语音质量不能达到用户满意的标准,数据通信速率太低,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移动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移动通信分析论文
广场聚焦
移动通信,被誉为新电信时代的“发动机”,几乎成了世纪之交通信业发展的最强音。然而,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不到一年,移动通信的发展就似乎已进入了山重水复的境地:原本被一致看好的3G开始尝到了“众口铄金”的滋味,不起眼的“过渡代”——GPRS及cdma20001x悄然凸现,一直被认为是淘汰之列的2G网络依旧频频拿下大单……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局面呢?日前,业内相关权威专家对此发表了看法。
移动通信面临诸多挑战
截止到2000年底,全球移动通信用户数已达7.34亿,普及率为14.7%。预计2001年全球移动通信用户数将突破10亿大关。与之相对应的固定电话的用户数到2001年7月已达到10亿。在今明两年内,全世界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将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成为普及率最高的通信手段。移动通信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我国移动通信领域内著名专家、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副所长曹淑敏认为,目前全球移动通信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移动通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许多发达国家,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已经超过50%,最高的已经接近90%,用户趋于饱和,急需新业务来刺激发展;而与之对应的发展中国家,则普及率较低(如中国仅为10%),发展潜力大;在用户数量增加的同时,平均每个用户的话费却在下降;目前话音业务仍是主导业务,短消息业务增长迅速,WAP发展不理想;虽然普遍看好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没有找到所谓的“杀手级”运营模式;处在2G/2.5G技术向3G演进和过渡的时期,新技术的优势和风险同在;由于2G/2.5G规模大、技术成熟,所以向3G的过渡必然比第一代向第二代过渡缓慢,2G/2.5G和3G共存的局面将会持续较长时间;3G标准一直处在完善和更新阶段,近期才形成较为稳定的版本;在一些国家高昂的频谱费用和一些不切实际的管制政策,影响了3G正常的发展。
曹淑敏认为,以上这些特点,在近期内会对全球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和整个业务的增长带来一些不利的因素,但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欧洲正在进行的行业调整(如运营商合建3G网络基础设施,分担风险)以及全球范围内对移动通信业务与应用的研究和努力,都将缓解和改善这一不利局面。
移动通信的信息安全探讨
1移动通信中的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监控的技术,它的目的是为了识别系统中入侵者的非授权使用和系统合法用户的滥用行为的,尽量发现系统因软件的错误、认证模块的失效下不适当的系统管理,引起的安全性缺陷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移动通信中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检测非法用户以及不诚实的合法用户对网络资源的盗用与滥用的行为。加密等安全技术可以减少假冒合法用户、窃听等攻击手段对移动通信网进行攻击的危险。所以必须要加强这项技术。
2安全技术的研究
在现在系统安全的结构中,有这么几个安全的特征组,它们涉及到了传输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同时也涉及移动用户、服务网和归属的环境。每一安全特征组用以对抗相应的威胁和攻击,实现安全的目标。
2.1网络接入安全
为用户提供安全的接入服务的安全性,特别是在对抗在接人链路上的攻击;网络域安全使网络的运营者之间的结点能够安全地交换信令数据,使其安全,对抗在有线网络上的恶意攻击;再有就是用户域的安全,确保安全的接入移动站;还有就是应用程序域的安全,能够确保用户的应用程序与营运商应用程序的安全交换数据;最后就是安全的可视化与可配置性即用户能够得知操作中是不是安全。
移动通信切换技术研究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移动通信设备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人们对于移动通信设备的要求也开始逐渐提高,科技的进步为移动通信设备的变革提供了先决条件,各项技术开始被应用于移动通信设备的更新换代中。切换技术在移动通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能够改善移动通信设备的信号问题,保证用户对移动通信设备的正常使用,对移动通信中切换技术的应用研究能够促进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影响当前移动通信设备用户的生活。
一、移动通信切换技术概述
移动通信切换技术主要指的是在通话过程中,由于用户所在位置处于基站覆盖的重复区域,或者用户所在地区不利与移动通信信号的传播,用户的通话因此而受到影响,原有的通话质量因此而下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给用户带来了众多的困扰。面对这一问题,移动通信公司改变原有的语音信道,在一条语音信道受到影响时使用新的语音信道进行通话,保证信号的传输与用户的通话质量。切换技术就是为了改变语音信道而存在的,但是在切换过程中难免会对用户的正常通话造成影响,因此,移动通信公司需要降低应用切换技术的次数,当出现必须应用这一技术的情况时,就需要更好的完成相关工作,减少用户所受的影响。
二、移动通信切换技术的种类
(一)软切换技术。在频率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基站之间的切换即为软切换,在切换过程中,用户可以和原来的基站联系,又与新的基站建立的连接关系,这样的联系可以维持到终端的检测,只有用户与新基站建立的联系达到一定标准后,才会断开与原有基站的联系。软切换需要一定的辅助设备,在切换开始之前,移动台需要对相关信号进行搜索,测试相关信号的频率与强度,只有信号的频率与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时,切换工作才能够正式进行;在切换工作开始前,需要与原基站取得联系,报告交换中心,交换中心会告知移动台相关信息,允许其进行切换工作,在切换工作开始后,移动台与两个基站都需要对自身进行调整,切换工作完成后,将相关结果告知移动台与基站。(二)硬切换技术。硬切换技术在用户进行通话时应用,在硬切换过程中,移动台会暂时断开用户的通话,系统会自动选择信号通道,建立与新频道之间的联系,完成切换过程,当整个切换过程结束后,用户才能够恢复通话。断开通话进行切换是硬切换技术的标志,但是这样的时间并不长,由于新的信号通道与原有信号通道不同,需要一个转变过程,因此会出现通话中断的现行。硬切换过程需要频道交换中心介入才能够顺利完成,用户在与他人进行通话时,最为接近用户的移动台会分析自身所接到的参数,对是否需要进行切换作出判断,如果需要进行切换,就会向频道交换中心发出相关请求,交换中心就能够以移动台发出的参数作为基础,联系新的频道,进行转换核准,最后完成切换过程。(三)接力切换技术。这一切换技术是目前较为新颖的切换技术,其中包括上运行步骤,即测量、判决以及执行。在测量过程方面,其步骤与要求和硬切换技术具有一致性,同样需要频道交换中心对信号在质量以及强弱程度进行检测,保存相关数据,但是与硬切换相比,接力切换对设备设施影响较小,如果信号质量与强度满足条件,就可以进行接力切换;判决过程是接力切换独有的过程,它需要无线网络控制器对移动台发出的报告进行检测,对其中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之后做出判决,信号强度是最为常见的标准,但是当前的判决标准存在一定问题,移动通信公司需要对判决标准进行优化与完善;执行过程在无线网络控制器发出命令后进行,通过对目标位置、信号频率等信息的对比,控制相关功率,完成最后的切换。(四)三种切换技术比较。硬切换技术与接力切换技术在资源利用率上要明显高于软切换技术,这二者对信息通道造成的负荷较少,但是接力切换技术不需要切断用户通话;软切换技术与接力切换技术是成功率最高的切换技术,软切换技术对信息通道造成负荷较多,所使用资源较多,而且资源利用率较低。目前,软切换技术与硬切换技术使用率较高。
三、移动通信使用切换技术的条件
煤矿井移动通信论文
1我国煤矿井下移动通信的现状
1.1我国目前煤矿井下移动通信的主要形式。我国目前煤矿井下移动通信的主要形式为感应通信、动力线载波通信以及泄漏无线通信等。其中,感应通信因为通信机的磁性天线和感应线在通话时很接近,那么电力感应在传输通信信号时就会非常不稳定,并且还会夹杂很大的噪音,因此,这种通信形式在煤矿井下的应用效果非常差[1]。另外,泄漏通信,由于电线的铺设比较复杂,并且系统笨拙,成本还非常昂贵,而且这种通信形式的应用范围比较小,不能够在整个行业内运作,这也使得这种通信方式一直得不到大家的认可。最后,动力线载波通信只能够在架线电机车上应用,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缺陷,这种通信形式一种没有得到有效的完善,在煤矿井下通信中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1.2我国煤矿井下通信有线网络的应用现状。目前,我国煤矿井下通信采用的都是有线网络的方式,但是,在煤矿井下作业的过程中,由于作业环境比较潮湿,且具有严重的腐蚀性,这也就使得有线网络在煤矿井下的信号非常不稳定,有时在事故发生时,还会出现信号中断的现象。另外,在矿井不断开采的过程中,就需要实时获取最新的开采点信息,这就需要在煤矿井下铺设电缆,要想完成这项工程,就需要耗费很大的财力和物力。由此可见,在煤矿井下建立一个完善的移动网络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其可以有效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规范煤矿开采的秩序,保障煤矿开采工人的生命安全。目前,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无线语言通信系统主要由地面调度中心、井下移动终端设备以及井下接入设备组成。
2直接系列扩频通信系统概述
2.1扩频通信的发展现状。在20世纪40年代,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提出了有关于信道容量的公式,这个公式表明:信道要想实现最大的传输能力,就必须要使用较大的信号频带宽度以及较小的信噪。简单来说,也就是信号的功率要比噪声的功效要小,并且还可以可靠通行,这也就是扩频通信的主要原理。2.2扩频的基本概念。扩频通信是扩展频谱通信的简称,是指用来传输信号的宽带比信息本身的宽带要大的一种通信的方式,扩频通信系统具有两个基本的特点:(1)传输用的宽带要比原始信号的宽带要长得多;(2)传输宽带主要是由扩频函数所决定的,这种函数一般采用的是伪随机编码序列(PN码)。通常情况下,只有当频谱被扩展到了100倍或者更高,才能够被称为扩频通信。2.3直接系列的扩频通信系统模型分析。现在主要以扩频函数直接序列的扩展频谱通信为例进行其系统模型的研究分析[2]。图1为基本的组成框图,这里主要就是将发送端简化成为调制以及扩频,将接收端简化为解扩以及解调,a(t)指的是信息流,而c(t)主要就是指高速伪随机码,将这两者进行模二加或者直接相乘将会产生一个扩频系列。而这一码系列因为码元比较窄,能够占用比较宽的频带,这样也就能够达到扩频的目的。之后再利用扩频系列进行载波的调制,就能够得到已经经过扩频调制的射频信号,也就是s(t)。对接收端所接收到的扩频信号采取混频以及高频方法之后,再利用和发射端相同的伪随机码解扩中频扩频信号,这样也就能够恢复所传输的信息a(t),从而完成信息的传输。2.4直接系列扩频通信的主要优点。扩频通信属于一种新型的通信体制,并且也是当前通信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相较于传统的通信方式,其优势显著,如直接系列的扩频通信具有十分强的单频干扰、抗白噪声干扰等能力。相关实践证明,频谱展得越宽,其抗干扰能力也就越强。
3直接系列扩频通信在煤矿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前景
扩频通信具有易于实现码分多址以及抗干扰性强等优点,在主巷道等主干线可以直接通过漏泄电缆来传输信号,而在其他可能出现瓦斯爆炸等巷道的地点则可以充分利用中频感应扩频通信,以此来促进全矿形成一个灵活且可靠的新型无线信息通信系统。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保证主干线的通信安全,并且还可以通过中频感应通信来有力保障特殊场合的通信。3.1漏泄扩频通信分析。利用史丹福典型公司的扩频通信专用芯片系列,然后再配备语言编码这一重要的部分就能够组成扩频通信机。漏泄通信产品一般都是使用KT6型漏泄通信系统。以扩频通信机取代原有的手持台、车载台以及基地台等等。3.2矿井地面穿透通信分析。相关事件证明电波对于地面的穿透力会随着频率的提升而降低。在30MHz和30W功率时其穿透力大约在300m,而在15MHz和30W功率时其穿透力大约在800m,而在5MHz和30W功率时其穿透力大约在1300m。如果使用低射频,将会出现各种干扰,这样也就难以保障通信的可靠性。而使用直接系列扩频通信技术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能够很好保证在一些危急的情况下进行通信,所以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移动通信务实分析论文
广场聚焦
移动通信,被誉为新电信时代的“发动机”,几乎成了世纪之交通信业发展的最强音。然而,新世纪的钟声敲响不到一年,移动通信的发展就似乎已进入了山重水复的境地:原本被一致看好的3G开始尝到了“众口铄金”的滋味,不起眼的“过渡代”——GPRS及cdma20001x悄然凸现,一直被认为是淘汰之列的2G网络依旧频频拿下大单……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局面呢?日前,业内相关权威专家对此发表了看法。
移动通信面临诸多挑战
截止到2000年底,全球移动通信用户数已达7.34亿,普及率为14.7%。预计2001年全球移动通信用户数将突破10亿大关。与之相对应的固定电话的用户数到2001年7月已达到10亿。在今明两年内,全世界的移动电话用户数将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成为普及率最高的通信手段。移动通信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我国移动通信领域内着名专家、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副所长曹淑敏认为,目前全球移动通信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移动通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许多发达国家,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已经超过50%,最高的已经接近90%,用户趋于饱和,急需新业务来刺激发展;而与之对应的发展中国家,则普及率较低(如中国仅为10%),发展潜力大;在用户数量增加的同时,平均每个用户的话费却在下降;目前话音业务仍是主导业务,短消息业务增长迅速,WAP发展不理想;虽然普遍看好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没有找到所谓的“杀手级”运营模式;处在2G/2.5G技术向3G演进和过渡的时期,新技术的优势和风险同在;由于2G/2.5G规模大、技术成熟,所以向3G的过渡必然比第一代向第二代过渡缓慢,2G/2.5G和3G共存的局面将会持续较长时间;3G标准一直处在完善和更新阶段,近期才形成较为稳定的版本;在一些国家高昂的频谱费用和一些不切实际的管制政策,影响了3G正常的发展。
曹淑敏认为,以上这些特点,在近期内会对全球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和整个业务的增长带来一些不利的因素,但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欧洲正在进行的行业调整(如运营商合建3G网络基础设施,分担风险)以及全球范围内对移动通信业务与应用的研究和努力,都将缓解和改善这一不利局面。
移动通信公司营销策略分析
一、中国移动通信平阳分公司的企业概况
中国移动平阳分公司是浙江温州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一个县级分公司。平阳移动分公司以客户办事为核心展开完全劳动,重视服务改进,奉行服务的人性化、情面化和人文化,致力为客户供应一体化的优质服务,包含杰出的语音质量、多样化的品牌、充足的营业品种和完美的客户办事等方方面面。为满足不同层次客户多样化的需要,平阳移动分公司以客户为导向,拥有了全球通、神州行、金卡神洲行等品牌系列,率先推出了短消息、手机银行、手机证券、移动传真、亲情号码、手机上网、移动OICQ、IP电话等产品,为客户提供多种选择和有价值服务。为平阳社会各界主要提供通信服务,平阳各个乡镇均被中国移动平阳分公司营业网点所覆盖。当前公司移动电话客户总额已冲破1400万户。网络领域和客户总数持续八年位居全省第二位。中国移动平阳分公司以客户需要为出发点,通过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目前,平阳地区有1家主营业厅,社会制定营业厅不计其数,已初步构建了营销网络。通过不断的营销实践,中国移动平阳分公司目前的营销组织结构已经基本稳定,逐级分为市场经营部,集团客户部,片区营销组,自办营销厅和社会营业渠道。
二、中国移动平阳分公公司竞争态势分析
(一)平阳移动分公司现有竞争者分析
当前平阳移动通信市场竞争者有中国联通平阳分公司。中国移动平阳分公司发展业务的时间较长,在平阳市场占据、技术储存、资本累积和网络覆盖方面都据有带头的上风;而联通作为竞争者,却在运行机制和政策上享有明确的上风,而后由于根蒂比较薄弱,市场占据率较低,市场份额却没有移动高。当前这两大运营商在不断运用新技术来发展自己的用户和提高服务水平,抢占新市场的高端用户群。
(二)平阳移动分公司潜在竞争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