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转移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7 10:06: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异地转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异地转移

农民异地转移调查报告

县农民异地转移工程是指县根据省委、省政府“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指导精神,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将居住在高山上、深山中,交通条件差、发展潜力有限的农民从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的山村搬迁出来,搬到中心村、中心镇、县城等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居住,改变其生产生活方式,使之彻底脱贫致富的一项长期性工作,亦称为农民下山脱贫工程。县自2003年开始开展这项工作,截至2012年底,已经异地转移农民6千多户,2.3万多人,约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2%。随着转移农民的规模不断扩大,政策实施所引发的问题逐步显现。为此,县人民法院通过走访、座谈和发放问卷的形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233份,调查截止日期为2011年6月15日。现将调查情况汇总如下。

一、县农民异地转移的主要做法

在2008年以前,县针对该县乌溪江水库周边群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状况,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乌溪江库区农民的异地转移上,就库区农民转移出台了单独的扶持政策。到了2008年,库区与非库区的农民转移纳入了统一的政策管理。根据2008年以后出台的文件,县农民异地转移的主要作法是:

1、划分转移区域,确定不同转移补助标准。转移政策涵盖该县的全部农业人口。根据农民居住的自然条件和收入情况的不同,转移区域分为乌溪江库区、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和其他区域,三类区域又再划分优惠区和非优惠区,即总共分为六类区域,并结合不同安置模式,规定了每人3000元到20000元不等的补助标准。

2、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所谓集中安置,就是由政府在城镇(县城)、集镇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由农户联建或政府委托建房并低价出售给农户,以此转移农民的安置模式。通过集中安置的农户,还可以另外获得财政补助。所谓分散安置,就是农民到县外、县城规划区内投亲靠友、到城镇(县城)、集镇、村购建房,政府给予财政补助的安置模式。

3、鼓励拆除原住宅。有关政策规定“异地转移农户新居建成后,原居住房屋和其他建筑物必须拆除,新居建成后一年内退宅退耕还林,新增耕地林地归原居住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但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未对此作强制要求,而是通过预留补助资金总额的10%作为原住宅拆除押金的方法,促使转移农民拆除原住宅。原宅基地复垦的,还可以获得每人约8000的补偿和奖励。

查看全文

农民工养老保险异地转移

一、农民工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接续难的成因

(一)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非正规化。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虽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规定,但中央和地方的规定不统一。而且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不明,在管理上的责任不清,对各级政府给予农民工养老保险财政支持的方式、项目、标准和原则等没有明确规定。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主要是县市级统筹,镇一级的社保机构尚未健全,各统筹单位之间政策不协调导致养老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此外,不少地方硬性规定退休前五年必须到该地参保。有的地区甚至规定,非本地户籍的员工在其他地方缴费,其工作时间不计入缴费年限等。这些规定在目前不适应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客观事实。

(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地养老保险差异较大。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在经济发达、高工资水平地区的参保者,变换工作单位后,不愿意将自己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到经济落后、低工资水平的地区。地区收入差距是农民工迁移就业的重要原因,农民工退保后将社会统筹账户的基金留在发达地区。农民工返回不发达地区,该地区又不得不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承担对农民工的社会养老责任。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在地方利益驱动、城市社保资金压力和城市居民利益高于农民工利益的歧视观念引导下,鼓励农民工退保,甚至直接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必须退保”,这直接损害了农民工的切实利益。

(三)农民工群体数量大、流动性强。据统计,我国农民工总数约为2亿人。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大多没有稳定工作。农民工在一个单位工作3年以上的只占20%~30%。我国现行的社保条例规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职工,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农民工由于就业流动性大,很难在一个地区跨越累计15年的社保门槛。高流动性导致用人单位、农民工缺乏参保积极性,同时也给社保部门在缴费核算时带来难题。在全国主要城市没有施行统一联网和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农民工根本无法实现社会保险关系转移。

(四)农民工对养老保险的认识不足。目前,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对各种知识掌握的程度很有限,缺乏权利意识和利益表达行动,维权意识差。而个人缴纳每月工资8%的养老保险金对收入本来就不高的农民工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调查发现,农民工宁愿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自己拿钱,也不愿把钱存在社会保险机构。一些农民工认为工作变动性很大,养老保险能不能延续交下来也是未知数。

二、建立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接续机制的基本思路

查看全文

旧村改造农民异地转移会发言摘要

一、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旧村改造、农民异地转移的重要意义

关于旧村改造和农民异地转移工作的重要性,前面、同志已经作了充分阐述。县委、县政府在月日召开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之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又专门召开这次推进会,同样说明了这两项工作很重要,也很紧迫,必须强力推进,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关于这两项工作的重要性,这里我再强调三句话。

第一句话,实施旧村改造和农民异地转移,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改善民生的基础工程。这些年,中央、省委大力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城乡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人民群众民生明显改善。不久前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又专门作出了《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对全面改善民生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要贯彻落实好省委决定,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改善民生,必须立足的实际。当前,我县人口23万,农民占了20多万,其中生活在高山远山、库区、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的就有7.6万多人。如果占全县80%以上的农民、特别是7.6万山区农民的民生得不到根本改善,那么,全面改善民生就是一句空话。这是一个方面。第二,全县401个行政村,自然村数量达1000多个,10户以下的有400多个,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74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99元。村庄规模小,基础设施差,人口分布散,生活水平低,仍然是农村的基本现状。如果不能有效改变农村的这一现状,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改善民生同样也是一句空话。特别是这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出现了大量无人居住的空房,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而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地根”紧缩,想建房的农民又无地建房,农民“住有所居”的基本民生诉求受到严重影响。我们只有通过实施旧村改造,大力“改造空心村、撤并自然村,建设新农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建房难”、“增收难”等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人大议案、政协提案最多的民生热点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现状、改善农民民生。我们只有加快农民异地转移,把山区农民搬下来,把自然村的农民集聚到中心镇、中心村,加快人口集聚步伐,才能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所以说,不论是旧村改造,还是农民异地转移,都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全面改善民生的基础工程。

第二句话,实施旧村改造和农民异地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环节。实事求是讲,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着一个认识不断深化、路径不断明晰的过程。过去几年,我们强调“村规划、路硬化、墙刷白、畜圈养、垃圾收、气入户”,认为这就是建设新农村。通过几年的实践,农村的村容村貌和农村基础设施的确发生了较大的改观。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由于村庄布局没有变,房屋没有变,分布还是杂乱无章,房屋还是低矮破烂,污水还是到处横流,垃圾还是随处可见。一些农民虽然建了新房,但东一座,西一幢,公共设施根本无法配套,村庄建设水平上不去。农民朋友说,“年年建新房,岁岁无新村”,“年年建设新农村,年年农村无新貌”。所以,仅靠路硬化、墙刷白,表面看农村面貌是改善了,但这仅仅是“治标”,不能“治本”,不可以建设出真正的新农村。现在,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建设新农村的认识不断深化,建设新农村的路径也不断明晰。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进行旧村改造,彻底优化村庄布局,彻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拆除老房子,建设新房子,我们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面貌,就不可能建设真正的新农村;农民群众不能建新房,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小康。同样,对于生活在高山远山、库区和地质隐患区域的农民来说,如果不实行农民异地转移,走出深山,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生存环境恶劣、生产水平落后、生活质量低下的现状,同样也不可能建设新农村。所以说,实施旧村改造和农民异地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环节、核心环节。

第三句话,实施旧村改造和农民异地转移,是农民增收六大目标的中心工作、中心任务。今年,市委下发了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农民异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确定了农民增收的“六大目标”,其中首要的、中心的目标就是促进农民异地转移。按照市委的要求,县委、县政府立足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实际,确定今年为“农民增收年”,提出了两年内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总目标,把农民增收作为今年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中心任务来抓。如果全县7.6万多山区农民永远住在高山远山,生产条件不能得到大的改善,生产力水平不能有大的提高,那么,持续增收就是一句空话。如果农村大量闲置用地,不能通过旧村改造和宅基地复垦,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开发,增强农民增收后劲,就必然会严重影响农民增收目标的顺利实现。可以说,实施旧村改造和农民异地转移,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为此,县委、县政府和各乡镇签订《农民增收六大目标管理责任书》时,同样把农民异地转移和旧村改造工作摆到首要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说,促进农民增收是今年全县的中心工作,而旧村改造和农民异地转移则是中心的中心、重点的重点,是硬碰硬的指标,必须确保完成。

二、把握关键环节,强力推进旧村改造和农民异地转移

查看全文

农民工养老保险异地转移论文

摘要:农民工不愿参保或退保的最根本原因是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关系不能异地转移。本文通过分析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难的成因,提出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异地接续机制建立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农民工;养老保险;异地转移

近年来,农民工“退保”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农民工返乡或异地就业转移时养老保险关系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不能转移,只能选择退保。可见,农民工不愿参保和中途退保的最根本原因是养老保险不能异地转移接续。

一、农民工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接续难的成因

(一)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非正规化。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虽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规定,但中央和地方的规定不统一。而且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不明,在管理上的责任不清,对各级政府给予农民工养老保险财政支持的方式、项目、标准和原则等没有明确规定。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主要是县市级统筹,镇一级的社保机构尚未健全,各统筹单位之间政策不协调导致养老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此外,不少地方硬性规定退休前五年必须到该地参保。有的地区甚至规定,非本地户籍的员工在其他地方缴费,其工作时间不计入缴费年限等。这些规定在目前不适应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客观事实。

(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地养老保险差异较大。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在经济发达、高工资水平地区的参保者,变换工作单位后,不愿意将自己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到经济落后、低工资水平的地区。地区收入差距是农民工迁移就业的重要原因,农民工退保后将社会统筹账户的基金留在发达地区。农民工返回不发达地区,该地区又不得不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承担对农民工的社会养老责任。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在地方利益驱动、城市社保资金压力和城市居民利益高于农民工利益的歧视观念引导下,鼓励农民工退保,甚至直接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必须退保”,这直接损害了农民工的切实利益。

查看全文

农民工养老保险异地转移分析论文

一、农民工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接续难的成因

(一)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非正规化。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虽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规定,但中央和地方的规定不统一。而且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承担的责任不明,在管理上的责任不清,对各级政府给予农民工养老保险财政支持的方式、项目、标准和原则等没有明确规定。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主要是县市级统筹,镇一级的社保机构尚未健全,各统筹单位之间政策不协调导致养老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此外,不少地方硬性规定退休前五年必须到该地参保。有的地区甚至规定,非本地户籍的员工在其他地方缴费,其工作时间不计入缴费年限等。这些规定在目前不适应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客观事实。

(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地养老保险差异较大。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在经济发达、高工资水平地区的参保者,变换工作单位后,不愿意将自己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到经济落后、低工资水平的地区。地区收入差距是农民工迁移就业的重要原因,农民工退保后将社会统筹账户的基金留在发达地区。农民工返回不发达地区,该地区又不得不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承担对农民工的社会养老责任。一些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在地方利益驱动、城市社保资金压力和城市居民利益高于农民工利益的歧视观念引导下,鼓励农民工退保,甚至直接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必须退保”,这直接损害了农民工的切实利益。

(三)农民工群体数量大、流动性强。据统计,我国农民工总数约为2亿人。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大多没有稳定工作。农民工在一个单位工作3年以上的只占20%~30%。我国现行的社保条例规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职工,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农民工由于就业流动性大,很难在一个地区跨越累计15年的社保门槛。高流动性导致用人单位、农民工缺乏参保积极性,同时也给社保部门在缴费核算时带来难题。在全国主要城市没有施行统一联网和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农民工根本无法实现社会保险关系转移。

(四)农民工对养老保险的认识不足。目前,农民工文化程度不高,对各种知识掌握的程度很有限,缺乏权利意识和利益表达行动,维权意识差。而个人缴纳每月工资8%的养老保险金对收入本来就不高的农民工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调查发现,农民工宁愿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自己拿钱,也不愿把钱存在社会保险机构。一些农民工认为工作变动性很大,养老保险能不能延续交下来也是未知数。

二、建立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接续机制的基本思路

查看全文

县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及委〔2008〕105号、委〔〕1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实施省委“两创”总战略和我县“三县并举”发展战略,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两大战略目标,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切入点,以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深化农村破旧房改造、农民异地转移、集体林权制度“三大改革创新”为突破口,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根本要求,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年,要力争实现农民增收新的六大目标:农民异地转移2100人,其中整村搬迁人数占50%以上;农民转移就业6750人,帮助解决农民就业岗位2025个,其中异地转移农民占60%以上;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到4000万元,其中林农小额循环贷款余额达到2000万元;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即征即保”,农村低保对象每人每月补差不低于10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达到140元以上;低收入农户中20%以上人均纯收入超过2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国或全省水平。同时,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5272户(批建完成新房比例达到50%),其中农村低保标准120%以下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1249户,实施危旧房改造23个行政村,力争达到55个行政村。

一、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一个“长久不变”、“两个转变”,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一个“长久不变”,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推进“两个转变”,就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二、大力推广林权抵押信用证贷款。积极建立林权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相结合的林权抵押信用证贷款制度,推进贷款模式多样化、便民化,逐步实现有林权证就有信用证,并一定三年不变,加快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扩面”。年,要普遍推行林权抵押信用证贷款制度,结合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工作积极推进林农小额循环贷款,80%的行政村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及综合授信工作。提高农户资产评估、信用等级评定的科学性,提高授信额度,延长贷款期限,简化贷款程序,优惠贷款利率,授信额度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林权直接抵押贷款、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担保贷款,满足农村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信贷需求。积极采取“整村评估、户户可用”、“一户评估、其他参照”等简化评估方式。积极探索完善担保公司、龙头企业、林农联保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贷款、村集体组织担保贷款等担保模式,增加林业经营者的融资渠道。

三、推进林地林木有序流转。鼓励林农依法以转包、出租、转让、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林地林木,促进林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年,林地流转率按林地实际总面积力争比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加快山林实地勘界,做到林权登记内容齐全规范、数据准确无误,逐步解决人、地、证不相符的问题。年,实地勘界率达到50%,争取2010年全部完成。完善林木采伐审批公示制度,改革商品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商品林依法实行自主经营、自主销售。认真执行暂缓征收“两金”政策,切实减轻林农负担,增加林农收益。加快林业要素市场建设,各乡镇要建立林权管理服务点,适时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森林资源收储和担保,加快森林资产评估分支机构建设。加强林权管理服务机构、森林资源收储和担保机构、森林资产评估机构之间以及与抵押贷款金融机构之间的协同配合,努力提供一站式管理服务。加强流转管理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县、乡镇和村三级联网。建立健全林权流转纠纷化解机制和各种流转模式的相应工作机制。规范各类林权流转合同,林权流转应签订书面合同。国有、集体森林资源资产交易全部进入政府交易中心,积极引导个体林农林权交易进入中心。

四、促进耕地承包经营权加快流转。尊重承包农民主体地位,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耕地,年耕地流转率按耕地实际总面积力争比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保障农民耕地流转的收益权,流转收益归承包农民所有。耕地流转不得改变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耕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耕地承包权益。积极推进农民以耕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提倡统一对外经营,实行保底分红和二次返利,提高农民收益。支持村、组集中连片流转,鼓励长期性流转,因地制宜开展季节性流转。县财政对新增的集中连片流转面积达到50亩以上、流转期限达到5年以上并签订书面流转合同的流出耕地农户每亩一次性奖励100元。各乡镇要建立耕地流转服务机构,有条件的村要建立耕地流转服务站,实行耕地流转登记备案制度,加强耕地流转登记、管理和服务。流转期限超过一年的,应签订书面流转合同。承包方委托发包方统一流转的,必须签订书面委托流转合同。耕地流转合同和委托流转合同文本采用省统一制定的格式。加强耕地承包和流转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协商、调解、仲裁、诉讼为主要内容的耕地承包和流转纠纷解决制度。

查看全文

我国“三农”问题根本出路探讨

[关键词]:“三农”问题;就地转移;异地转移

“三农”问题就是对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总称。具体的讲,就是农业的增长与发展;农民现实的收入及其增长、未来的生活、职业等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农村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与农民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相连而难以分隔的。其中,农民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增加收入,改善居住地的生存环境条件,建设新型的农村;农民将所得收入用于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可见,在这三者关系中,农民是具有主动性的一方,而农业是农民获取收入的源泉和进行劳动创造收入的对象之一,农村则是在农民通过劳动创造收入后进行改造、改变的对象。因此,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近年来,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普遍下降,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困境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一、“三农”问题的症结

“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业人口过剩,农民就业不足。据李子奈(2002年)对农业就业结构偏离度的测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中大约有1.4亿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的进一步下降,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增加。庞大的农业人口与有限的农业资源的尖锐矛盾,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

1.农业人口过多至使农业低效率。威廉·阿瑟·刘易斯(W·A·Lewis)认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农民的报酬极低。按照他的逻辑,在剩余劳动力未输送完毕之前,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农民的收入将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2.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造成农民就业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又会通过两个途径形成农民贫困的恶性循环:收入水平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民谋生能力低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扩大再生产投资不足收入水平低。

查看全文

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初探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

1.社会环境方面

农民工由于受到学历、文化程度等因素的限制,往往从事城市人不愿干的风险高、劳动强度大、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工作的流动性强。加之对社会保障的认识不到位,对社保政策了解不够,因此对社会保障没有强烈的兴趣和需求。

2.制度方面

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把城镇和农村户口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城市居民在入学、就业、收入和社保方面都远远比农村居民优越。农民工大多来自不发达地区,户口所在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般没有建立,而已经建立的地区也不够健全。

3.法律方面

查看全文

城乡统筹工作推进会领导讲话范文

因为城乡统筹发展工作牵涉面非常广,今天的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政策的深度和力度前所未有。这个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对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希望同志们认真对待,积极思考,全力推进,为城乡统筹发展再上新台阶,做出我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第一,为什么要整合全社会力量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从目前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到已经召开的省市全委会和“两会”,城乡统筹发展都是其中的重点任务之一。去年月份,市委工作会议在召开,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这次会议的主题,市委书记黄坤明在会议上明确指出,和浙江省其它地区相比,最不合理的结构性问题就是城乡统筹差距较大。也是如此,县城和农村的差距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围绕的城乡统筹发展,县委县政府一直在努力地抓。在过去四到五年的时间里,市县两级“联乡结村”活动共实施帮扶项目1832个,受益帮扶资金2.8亿多元,其中经济发展项目645个,占35.2%;基础设施建设、下山移民等方面的成效也比较明显,年以来全县共建设下山移民小区(点)112个,搬迁下山群众1303户4481人。还有省市县三级共同参与的“双百结对、共建文明”活动,有189家文明单位结对189个行政村,共建单位向结对村提供资金达3200万元,实施共建项目600余个,开展教育活动、技术培训980余人次。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的城乡统筹工作一直在抓,并且立足实际在努力地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坦率地说,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上,我们的平台还不够大,资金投入力度还不够大,项目的推动力度还不够大,农民转移集聚的规模还不够大,政策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大,还需要规模更大、力度更强、效果更好地加以推动。我们应该也必须紧紧抓住当前形势变化这个契机,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全力推动的城乡统筹发展。讲这些并没有否定过去取得的成绩,但总的来讲,现在需要更强有力的推进,速度要更快,给农民带来的收益要更大。

第二,资金把握上如何体现全力以赴、尽力而为?

查看全文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

“三农”问题就是对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总称。具体的讲,就是农业的增长与发展;农民现实的收入及其增长、未来的生活、职业等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农村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与农民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相连而难以分隔的。其中,农民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增加收入,改善居住地的生存环境条件,建设新型的农村;农民将所得收入用于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可见,在这三者关系中,农民是具有主动性的一方,而农业是农民获取收入的源泉和进行劳动创造收入的对象之一,农村则是在农民通过劳动创造收入后进行改造、改变的对象。因此,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近年来,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普遍下降,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困境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一、“三农”问题的症结

“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业人口过剩,农民就业不足。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的进一步下降,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增加。庞大的农业人口与有限的农业资源的尖锐矛盾,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

1.农业人口过多至使农业效率低。在我国,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农民的报酬极低。在剩余劳动力未输送完之前,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农民的收入将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2.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造成农民就业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又会通过两个途径形成农民贫困的恶性循环:收入水平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民谋生能力低,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扩大再生产投资不足,收入水平低。

3.农业人口过多影响农村稳定。农业人口过多通过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农村稳定:一是农民是农村不稳定的经济根源。当前大多数农民收入处于负增长,这是农村出现不稳定因素的经济原因。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自我保护能力弱,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农业人口过多,且经营分散,使农民通过适当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利益集团的成本过高,致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造成农民自我保护能力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