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从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7 08:48: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依从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糖尿病膳食依从性调研
在被调查的68例糖尿病患者中,不能规范日常饮食行为或膳食结构不合理者63例,不依从率为92.65%;能规范日常饮食行为或膳食结构合理者5例,依从率为7.35%,依从率极低。其中20例每日摄入热量不足,13例摄入热量过多;营养素搭配不合理,每日摄入蛋白质脂肪偏低20例,偏多10例;47%的患者不能按时就餐;69%的患者不能正确使用《食品交换表》;95%的患者表示知晓饮食对血糖的影响。
调查发现,患者的职业对其饮食依从性影响较大。如果患者工作劳动强度大,能量消耗大,就会有饥饿感,而食物是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强大的驱动力使患者不自觉地增加食物的摄入。一些患者因工作关系,就餐时间不固定,饮食往往是被动接受,无自主选择性,且饮食差,从而导致其摄入的主食量过多,蛋白质与脂肪摄入量偏低。另有些个体经营者也不能按时按量就餐,但往往蛋白质与脂肪摄入量过多。更有甚者,忙时将一日三餐简化为两餐甚至一餐,加之过度疲劳,休息时间少,病情极易反复。因此,职业是导致患者饮食依从性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能正确使用《食品交换表》的患者比较最高,其饮食结构存在许多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热能、脂肪和胆固醇摄取过高或偏低,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及B族维生素和钙的摄入量均未达到要求。其他研究也有验证[6-8]。自控能力差也是导致饮食依从性差的原因之一。郑淑君等[9]研究发现,患者自控能力高,饮食治疗依从性了也高。本次调查发现,特别是35岁以下和70岁以上男性患者自控能力较差,前者是因为缺乏长期坚持的毅力或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后者是认为年事已高,没几年活头,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另外,还有部分患病3年以上者,饮食治疗依从性也差,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出现并发症。文化程度也会影响饮食依从性。调查显示,在5例饮食依从性较好的患者中,5例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另外2例为大专和高中学历。从总体分析结果显示,饮食治疗依从性与学历呈显著正相关。
信息来源受限和接受能力低会影响饮食依从性。因工作及环境等因素,糖尿病知识尚未普及到人人皆知。加之一些患者受文化水平所限。对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受到限制。此外,繁重的体力劳动及过长的工作时间,也使一些患者没有更多的去精力了解糖尿病知识。患者饮食依从性差也受社会不良广告宣传的影响。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介的高速发展,一些保健品夸大宣传其功效,甚至宣称可迅速根治糖尿病,无需吃药,无需忌口,这正好迎合了部分患者急于求成的心理,从而放弃正规的药物与饮食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另外,部分患者因对疾病认知度低下,失去治疗信心,经济条件差,丧偶,自理能力差(中风后遗症、肢体残疾)等相关因素,也会导致饮食依从性差。饮食治疗依从性差是导致血糖控制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强调饮食的重要性,向患者讲解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任何糖尿病患者不论其类型及病情轻重,也不论用药与否,都需要长期饮食治疗[10]。指导患者正确掌握饮食推算卡和《食品交换表》,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劳动强度,计算出一日的总热量,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的比例,制订个性化食谱。指导和要求患者家属给予支持与监督,医务人员也要加强随访工作,营造良好氛围,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有效减少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石焕阶单位:湖北省赤壁市人民医院
医学实习生手卫生依从性探讨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专业医学实习生手卫生知识与依从性现状,对实习生手卫生提出建设措施。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的实习生的手卫生知识及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在所调查的3个专业的医学实习生中对手卫生概念掌握以护理专业最差,医学实习生的手卫生依从率达到70%以上。医学实习生主要是在医院实践中接受的专业教育和培训。结论不同专业医学实习生的手卫生知识存在差异,手卫生的培训主要是在医院工作中进行,应加强校内手卫生专业知识教育。
关键词:医学生;手卫生;依从性
手卫生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医院感染首要防控措施,在疫情世界大流行背景下,更促使了手卫生运动向全民普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必备技术〔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是最重要的感染控制措施之一,可减少50%与医疗相关的感染,有效预防与医疗相关感染〔2〕。为加强手卫生的医学教育,本研究选择某医学院校的临床、护理、医学检验技术3个专业的实习生为对象,对手卫生知识和依从性现状进行调查,以提高实习生手卫生依从性。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以济宁医学院应届实习生为调查总体,选取3个专业实习生进行随机抽样,护理学实习生91名,临床医学实习生44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生40名,共计175名。1.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手卫生指南中5个手卫生时刻〔3〕,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实习生知识掌握情况,实习生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的态度等。具体操作借助问卷星开展调查。1.3统计学处理收集问卷后,借助SPSS25.0软件,利用χ2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
2结果
老年妇科手术患者用药依从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药学干预对老年妇科手术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并评价其实践效果。方法选择老年妇科手术住院患者58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290)与对照组(n=29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药学干预,由临床药师根据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估两组患者入院与出院时的用药依从性;统计干预组药学干预实施情况;分析干预组中患者用药不依从原因;比较两组出院时的药学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合格率(87.93%)明显高于对照组(4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0,P<0.05);服用时间错误(32.89%)和服用频次错误(20.39%)是需要干预的主要类型;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患者用药干预率(66.45%)最高;患者记忆力衰退忘记服药占不依从原因第一位(54.61%);出院时干预组药学服务满意率(97.59%)明显高于对照组(5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2,P<0.05)。结论药学干预可明显提高老年妇科手术患者用药依从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药学干预;老年妇科手术患者;用药依从性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妇科手术人群的老年女性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与年龄相关的机体功能衰退、多病共存、多重用药、用药依从性低使老年妇科患者的围手术期用药管理成为难题。用药依从性差会导致用药错误,造成用药相关问题和药品不良事件增加,也会影响术后康复及治疗结局[1,2]。由临床药师主导的患者教育及用药指导作为治疗的有益补充,已被证实是提高患者依从性的一个有效方法[3]。本次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药学干预对老年妇科手术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手术住院的老年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包括:①年龄≥65岁;②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包括:①认知障碍及交流障碍者;②拒绝参与本次研究者。根据以上标准共纳入585例患者,年龄65~76岁,平均年龄(70.53±4.27)岁;平均体重指数(19.25±1.41)kg/m2;初中及以下374例、高中/中专162例、大专/本科及以上49例;其中合并基础疾病526例;住院期间口服药物种类≥5种457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随机分为干预组290例和对照组295例。两组患者一般基本资料比较见表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独家原创:腹膜透析病人依从性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对腹膜透析病人依从性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腹膜透析病人;依从性
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完善,近年来我国腹膜透析患者的数量急剧增长,技术本身相关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少。出院后的透析医嘱依从性正成为影响长期透析效果和发生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我们对53例患者的依从性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随机选择53例慢性腹膜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36例,女性17例,年龄22~70岁。原发病:原发慢性肾小球疾病36例,糖尿病肾病11例,高血压肾损害3例,多囊肾2例,肾移植失败后1例.出院的所有患者均有反馈信息或复查资料。
1.2方法分析透析3个月至1年内两组间透析医嘱依从性,透析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将患者按两种方法分组,首先分为高学历组和低学历组,前者是指学历为高中或中专以上,后者是指学历在初中以下或文盲;再将患者分为经济耐受组和经济耐受无力组,前者是指经济能够基本耐受医嘱所需的透析液用量,后者是指不能耐受医嘱用量,或根据经济情况自行采取不正规透析。分别比较两组间透析依从性的差异。最后按对医嘱的依从性分为透析医嘱依从组和非依从组,比较两组间的显效率和并发症的差异。
护理管理干预对腹透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干预对提高腹透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入住湖州市中心医院的62例接受腹膜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腹膜透析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用药指导等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为87.10%;对照组为48.39%,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性的用药指导的护理管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力保证了腹膜透析的有效进行,提高整理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管理干预;腹透患者;用药指导护理;依从性
有效的服药依从性,能够最大程度避免各类病发症状的出现,保证腹膜透析的正常治疗[1]。本次研究主要就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展开了相关探讨,回顾性分析了湖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资料62份,对于观察组患者采取了腹膜透析护理及用药指导护理干预措施后,临床护理效果明显。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接收的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资料62份,将患者依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19例,女12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3.5±5.1)岁,规律性的腹膜透析治疗4~8个月,平均(6.2±1.1)个月;对照组患者男18例,女13例,年龄66~81岁,平均年龄(73.4±5.2)岁,规律性的腹膜透析治疗4~9个月,平均(6.5±1.2)个月。所有入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统计资料予以比较分析,组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用药依从性及疾病知晓率探析
疾病知晓率本文针对在糖尿病治疗中应用药学指导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从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到我院住院并就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择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5例。所有参与研究的对象经诊断,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组,男性40例,女性15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0.13±1.41)岁;研究组,男性41例,女性14例,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51.17±1.76)岁。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自愿参与,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两组性别比例、中位年龄、所患疾病类型以及病情程度等基础资料不存在较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在研究中进行对比分析。1.2方法:对两组均实施常规药物治疗措施,控制血糖量。对研究组进行药学指导。具体方法为:护理工作者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治疗作用以及预期疗效。同时,通过向患者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使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知识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明确服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对策。除此之外,护理工作者需要按时提醒患者服药,将服药的时间和方法讲给患者家属,使患者在其家属以及护理工作者的提醒下养成按时服药的习惯。在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或上门走访的方式,向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服药情况,并向其询问有无疑问,进而帮助解决疑难。1.3诊断标准[1]:在空腹的情况下,利用血糖测量仪对血糖进行测量,测量值≥7.0mmol/L,或餐后2h测量值≥11.1mmol/L,即可确诊为糖尿病。1.4疗效评判标准[2]:采用疾病知晓率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得分在85分以上,判定为知晓;采用用药依从性量表评判用药依从性。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对参与本次研究的110例糖尿病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计数资料进行比较,用率(%)的形式表示,实施卡方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指导前后用药依从性对比,具体情况见表1。2.2两组指导前后疾病知晓率对比,具体情况见表2。表1两组指导前后用药依从性对比[n(%)]表2两组指导前后疾病知晓率对比[n(%)]3讨论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多见的终身性慢性病症,内分泌功能发生紊乱,在未接受有效治疗的情况下,血糖量难以控制,显著升高,对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3]。对糖尿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药学指导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用药服从性,促使其疾病知晓率得到较为显著的升高[4]。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对糖尿病患者行药学指导,研究组用药依从率(90.91%)显著高于参照组(63.64%),前者疾病知晓率(72.73%)也明显高于后者(41.82%),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药学指导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情况以及疾病知晓情况具有积极影响,能够增强用药依从性,提高疾病知晓率。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对患者实施中药药学服务对其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视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中药药学服务,对照组给予传统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率为观察组为97%,对照组为79%;影响患者用药依从度的主要原因包括剂量错误、用药指导不足、擅自服药、随意停药、漏服忘服、自行换药。结论:中药药学服务应用在患者用药过程中,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药学服务;用药依从性
用药依从性主要指的是患者会在多大程度上严格执行医嘱,服药过程中是否出现私自更改用药剂量的问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用药是否准确、合理、科学,患者是否配合用药,关系着患者是否能够尽快痊愈[1]。药学服务对临床治疗和用药有着重要影响,药师给予的药学服务主要包括药物咨询、依照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用药方案以及其他药学信息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所用药物的了解程度,增加对疾病的认识,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缩短恢复所需时间[2]。本研究主要分析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以下为研究整理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观察组男67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41.5±3.7)岁;对照组男65例,女35例,平均年龄为(41.2±3.5)岁。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108例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及提高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个体化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08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分析其服药依从性差造成血压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结果知识缺乏;药物的不良反应;所服药物费用与其经济状况不相适应;联合服药的种类多或每日服药的次数多、持续服药时间长;老年人智力衰退、记忆力、理解力下降等生理因素是影响老年病人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制定合理的护理对策。结论提出加强健康教育;减少药物副反应;根据病人家庭经济状况,选用降压药物;按梯度给药;尽可能减少服药的种类和剂量;根据老年人身体生理状况,须做好家属工作,配合做好护理工作,是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确保降压效果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个体化护理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本病病程长、控制难、服药时间长、不易根治,多数需终身服药是本病防治的难点。据最近InterAsia在我国抽样调查35~47岁高血压病患者的资料显示,知晓率为44.7%,治疗率为28.2%,而控制率(低于140/90mmHg)仅为8.1%,其原因除医生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案外,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按医嘱及时足量服用降压药物是能否取得理想降压效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而社区医护人员在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诊疗过程中,往往忽视影响高血压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以致达不到理想的降压效果。本文通过对本所2003~2006年间收治的10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影响96例(135人次)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提高服药依从性的个体化护理对策,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影响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03~2006年间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共156例,发病年龄在35~59岁者占48例,占31%,60岁上者108例,占69%。其中有或有过不按医嘱及时、及量服药,或不经医生同意私自换药、停药、拒服降压药等不依从治疗现象者96例,占88%,累计135人次,其中男52例,女44例。文化程度:文盲19例,小学29例,初中31例,高中及以上17例。职业:农民46例,工人32例,干部18例。地域:城市53例,农村43例。
1.2调查方法问卷设计根据护理社会学,治疗依从性的原因进行设计的,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通过对96例(135人次)老年病人问卷调查,影响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1)知识缺乏;(2)药物的不良反应;(3)联合服药的种类多或每日服药的次数多、持续服药时间长;(4)所服药物费用与其经济状况不相适应,超过其经济负担;(5)老年人智力衰退,记忆力、理解力下降等生理因素;(6)其他原因,共6项内容,由专人负责调查,根据病人直接回答的问题归纳分类。由2名调查员调查的结果,相符率达95%,本次调查问卷的信度可靠。
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108例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及提高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个体化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08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分析其服药依从性差造成血压控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结果知识缺乏;药物的不良反应;所服药物费用与其经济状况不相适应;联合服药的种类多或每日服药的次数多、持续服药时间长;老年人智力衰退、记忆力、理解力下降等生理因素是影响老年病人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制定合理的护理对策。结论提出加强健康教育;减少药物副反应;根据病人家庭经济状况,选用降压药物;按梯度给药;尽可能减少服药的种类和剂量;根据老年人身体生理状况,须做好家属工作,配合做好护理工作,是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确保降压效果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个体化护理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本病病程长、控制难、服药时间长、不易根治,多数需终身服药是本病防治的难点。据最近InterAsia在我国抽样调查35~47岁高血压病患者的资料显示,知晓率为44.7%,治疗率为28.2%,而控制率(低于140/90mmHg)仅为8.1%,其原因除医生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案外,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按医嘱及时足量服用降压药物是能否取得理想降压效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而社区医护人员在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诊疗过程中,往往忽视影响高血压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以致达不到理想的降压效果。本文通过对本所2003~2006年间收治的10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影响96例(135人次)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提高服药依从性的个体化护理对策,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影响高血压病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03~2006年间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共156例,发病年龄在35~59岁者占48例,占31%,60岁上者108例,占69%。其中有或有过不按医嘱及时、及量服药,或不经医生同意私自换药、停药、拒服降压药等不依从治疗现象者96例,占88%,累计135人次,其中男52例,女44例。文化程度:文盲19例,小学29例,初中31例,高中及以上17例。职业:农民46例,工人32例,干部18例。地域:城市53例,农村43例。
1.2调查方法问卷设计根据护理社会学,治疗依从性的原因进行设计的,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通过对96例(135人次)老年病人问卷调查,影响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1)知识缺乏;(2)药物的不良反应;(3)联合服药的种类多或每日服药的次数多、持续服药时间长;(4)所服药物费用与其经济状况不相适应,超过其经济负担;(5)老年人智力衰退,记忆力、理解力下降等生理因素;(6)其他原因,共6项内容,由专人负责调查,根据病人直接回答的问题归纳分类。由2名调查员调查的结果,相符率达95%,本次调查问卷的信度可靠。
儿科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改善儿科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中的应用及其实施效果。方法2018年7月~2019年2月,开展了以“改善儿科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主要步骤包括:成立品管圈、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况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和真因验证、对策与实施。选取2018年7月1日~14日对儿科护理人员的洗手情况进行调查评价,设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5月1日~14日对儿科护理人员的洗手情况进行调查评价,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洗手依从性,计算品管圈的目标达成率、改善幅度,分析由此产生的无形成果。结果观察组洗手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84.38%vs41.93%,x2=261.35,P<0.01)。目标达成率为141.17%,改善幅度为101.24%。护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显著提升。结论品管圈在改善儿科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显著提高了儿科护理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具有较高的目标达成率和改善幅度,而且获得了较多可喜的无形成果,这对于儿科乃至其他学科手卫生的改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儿科;手卫生;品管圈;护理管理
临床实践表明,手卫生依从性差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1]。尽管一直以来,各级医院都在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但是截至目前的实施效果仍然不够理想。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较低[2],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风险因素。感染性疾病是儿科主要的构成病种,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提高洗手依从性和正确性,对于提高儿科诊疗效果和效率、保障诊疗安全,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临床意义。本院儿科将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应用于改善儿科护理人员洗手的依从性,获得了较为满意的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2018年7月~2019年6月底,期间选取两个时间阶段对本院儿科护理人员的洗手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纳入各时点儿科的所有护理人员,共16名。年龄20~52岁,平均(35.3±8.9)岁;工作年限1~20年,平均(9.5±3.1)年;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8名,护士3名;本科学历12名,大专学历4名。2018年7月之前儿科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是根据医嘱开展相应的护理活动,选取2018年7月1日~14日对儿科护理人员的洗手情况进行调查评价,设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2月,开展了以“改善儿科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在对护理人员的洗手情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改进。待品管圈活动成熟后,选取2019年5月1日~14日对儿科护理人员的洗手情况进行调查评价,设为观察组。研究期间,儿科护理人员数量、职称等未发现显著性变化。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QCC干预改进后的护理措施。QCC主要步骤包括:1.2.1成立品管圈:建立以护士长担任圈长,辅导员、责任护士等共7人的品管圈团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征集圈名,并最终选定“守护圈”,取“手护”谐音。1.2.2主题选定:组织圈会,采用头脑风暴法[3],寻找亟须解决的护理主要问题,从效益性、重要性、时效性和圈能力四个维度进行权重赋分,选出分数最高的“改善儿科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作为活动主题。1.2.3计划拟定:运用5W1H分析法制订活动计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精确编排活动进度。活动周期为2018年7月~2019年2月。1.2.4现况把握:2018年7月1日~14日,每天指定圈员,采取现场隐蔽观察法,针对采血穿刺、静脉用药、吸痰操作前后的护理人员洗手情况进行观察记录,期间共计操作316次,应洗手次数632次,实际洗手265次,洗手率为41.93%。1.2.5目标设定:根据圈能力,计算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比例×圈员能力),设定改善后的洗手依从率为72%。1.2.6要因分析和真因验证:运用特性要因图(鱼骨图),从人员、设施、管理及环境等方面,分析“儿科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差”的可能原因,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分析和验证。所有圈员独立完成真因的圈选,最终确认的原因包括:①监管机制不全;②从众心理;③洗手目的不明确;④认为戴手套可以不洗手;⑤培训参与率低;⑥缺少院感相应监测数据的反馈;⑦擦手纸和手消剂等供应不足;⑧温馨提醒标识不醒目。1.2.7对策与实施:根据验证的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主要包括:①完善科室院感质控小组:建立由护士长、院感质控小组专员和责任护士组成的三级院感质控组织。小组内各成员各司其职,做到手卫生工作有监测、有反馈、有整改、有落实;②每月评选手卫生之星,营造积极洗手的氛围,改变护士的从众心理而忽略洗手;③强化手卫生培训的实效性和趣味性:通过集中授课、示范操作、微信APP等多种形式,开展手卫生知识培训、考核、监测,注重培训的参与性和趣味性,保证培训的实效性,使得每一个护士都掌握洗手技术、洗手指征;④建立洗手提醒机制:“要洗手,先洗脑”,开展多种形式的手卫生提醒,如在治疗车上、患者床旁、治疗台等醒目处张贴关于手卫生的温馨提醒标识;设置关于手卫生提醒的电脑屏保,借此营造积极的手卫生氛围,强化洗手意识;⑤完善洗手设施:水龙头改装为感应式水龙头,洗手池上方张贴洗手六步法图解,安装擦手纸盒;床单位、治疗车上配备免洗手消毒剂;由专人负责及时补充擦手纸、手消剂和洗手液。1.3评价指标。①洗手依从性:两组均选取相同时间阶段,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洗手依从性;②目标达成率:计算品管圈活动的目标达成率,公式为:目标达成率=(品管圈后-品管圈前)/(目标值-品管圈前)×100%;③改善幅度:计算品管圈活动的改善幅度,公式为:改善幅度=(品管圈后-品管圈前)/品管圈前×100%;④无形成果。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