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科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7 07:51: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遗产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遗产科

文化遗产科技保护问题分析

摘要:文章从澳门经济、技术发展状况分析文化遗产科技保护领域在科研平台、科技人才、成果转化、科技投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强化科研平台、优化揽才政策、加强科技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增加科技投入等对策建议。最后,通过解读特区政府在合理制定政策、优化治理体系方面的做法,向读者展现了文化遗产科技保护的前景。

关键词:澳门;文化遗产;科技保护

1引言

按照澳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界定,文化遗产涉及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动产(一切有价值的文物)和不动产(建筑物),考古遗产以至古树名木等。本文所述文化遗产系指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外的所有文化遗产,既包括保存于澳门的各时代的重要实物所有文化遗产、艺术品、文献、手稿及图书资料等动产,又涵盖了古遗址、古墓葬、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动产以及历史文化城区,特别是《澳门被评定的不动产2021》所列62项纪念物、49项具建筑艺术价值的楼宇、11项建筑群和25项场所。文化遗产作为澳门可持续发展的特殊资源,使得澳门的城市定位在国家层面的规划中不断提升,不仅赋予了澳门在国家和区域层面的新高度,而且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为此,文化遗产保护已经上升到澳门文化战略的高度。由于文化遗产的多样性、脆弱性、不可再生性以及毁损原因的复杂性,决定了文化遗产保护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本文所说的文化遗产科技保护,就是将现代科学技术和已认知的传统技艺,施用于从认知到利用全过程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1]。澳门入遗以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科技支撑与引领作用日益凸显,然相较于国家文物事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及国际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趋势,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力量依然薄弱,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亟待提升。

2澳门文化遗产科技保护领域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从澳门经济、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文化遗产科技保护领域在科研平台、科技人才、成果转化、科技投入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查看全文

文化遗产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年全市文物工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基础,求真务实,奋力进取,全面开创全市文物工作新局面。

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工作

党的十七大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是我们行动的指南,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特别是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认真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和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大力营造人人保护文物、人人支持文物保护事业的社会氛围。

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市文博工作者的执法水平,创造全市文物保护工作的良好环境,促进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切实抓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

查看全文

文化遗产科工作小结及计划

年全市文物工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基础,求真务实,奋力进取,全面开创全市文物工作新局面。

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工作

党的十七大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是我们行动的指南,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特别是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认真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和每年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大力营造人人保护文物、人人支持文物保护事业的社会氛围。

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市文博工作者的执法水平,创造全市文物保护工作的良好环境,促进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切实抓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

查看全文

文化遗产科工作总结及计划

二○一0年全市文物工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基础,求真务实,奋力进取,全面开创全市文物工作新局面。

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工作

党的十七大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是我们行动的指南,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特别是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认真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和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大力营造人人保护文物、人人支持文物保护事业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XX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市文博工作者的执法水平,创造全市文物保护工作的良好环境,促进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切实抓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

1、完成“十二五”文物保护规划工作,为今后五年的文物保护工作打下基础。

2、稳步推进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办好文物普查培训班,抓好普查工作简报、月报工作。在全省的三普实地文物调查阶段省级验收工作中,我市三普工作截止12月31日,我市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724处,其中新发现1966处,目前居全省9个地(州、市)第一位。

查看全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策略

摘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既承担着凝聚中华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加国家向心力的重要意义,同时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本文从科技创新的视角出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机制构建与完善的现实诉求、具体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从服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以及载体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基于科技创新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构建与完善策略。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构建策略

1科技创新视角下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现实文化需求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面临其与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现实文化需求脱节、文化特色日益减弱、传承后继乏力、相关产业发展质量有待提升等一系列问题。培养科技创新意识,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规律,统筹协调处理社会系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相互关系,以科技创新助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是现阶段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抓手之一。由此,不仅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策略的完善与优化提供机制保障,而且也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活态性保护、生产性保护以及可持续性利用提供内生动力。

2基于科技创新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构建与完善的具体内容

2.1构建并完善基于科技创新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共享的数字化平台机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在保护与建设的过程中,也陆续出现了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参与和共享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资源采集缺乏科学标准、传播展示性不强、利用率偏低等一系列问题,鉴于此,以互联网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助推力,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共享的数字化平台是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创新与完善的重要现实落脚。通过科技手段的创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信息化的文化平台,不仅能对传承人口授心传的传统保护方式进行有益补充,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效化、常态化以及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而且也可以充分保证社会公众在各大网络视频、聊天交友、游戏开发、文化学习等互联网平台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传播的各项成果,进而在开放性、兼容性、互联性和普适性的前提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功能可用性为前提,以安全易用为目标,以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标准,进一步研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式,从而进一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性、可拓展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使科技创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2.2构建完善基于科技创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机制。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预言:“一个高技术的社会必然也是一个高文化的社会,以此来保持彼此的平衡[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与延续,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质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但是,从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来看,非遗保护的实践发展与时俱进,与其有关的理论研究也日渐精深,但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作为一种文化凝结的角度而言,如何通过科技手段的创新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助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并通过全球价值链网络和社会网络动力作用,催生城市新兴产业价值链,进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表现力、传播力和吸引力,依然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这就需要构建并完善基于科技创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长效机制,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发展,进而在健全完善生产性保护机制的前提下,提升非物质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能力,增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产品的优化升级能力,加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核心的文化创意设计能力,进而在能力提升的基础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与文化产业双向互动。

查看全文

针灸对妇产科疾病治疗作用

摘要:妇产科学作为临床主要学科之一,是女性独有的也是最常见的病症。伴随二胎时代的到来,产妇日益剧增,妇科疾病已成为当今世界影响妇女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现代医学仍存在一些陈旧的治疗方法,呈现疗效欠佳、费用高昂、副作用大等弊端。2006年针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携带便捷,材质环保,无副作用,经济安全等明显优势,在医院、诊所及百姓中间日益普及,并且在妇产科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文章主要从临床和实验两个方面来阐述针灸在妇产科疾病中的治疗进展,归纳常用的特效经验要穴。

关键词:针灸;热敏灸疗法;腧穴;妇产科;治疗进展

妇产科学包括妇科及产科两个方面,其主要涉及女性生殖器官方面的疾病,高危妊娠和难产的防治原则及应对措施,计划生育和妇女保健等几个方面[1]。根据WHO调查,妇科疾病发生率已超过65.7%,育龄期妇女则占70.5%[2]以上。据医学统计学调查研究显示,中国已婚女性妇科常见病的发病率分别是生殖道感染占42.97%、月经不调占34.54%、痛经占15.45%、盆腔肿块占3.92%、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合占1.16[3-4]。当然远不止这些,还有统计结果表明一些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妇科病的发病率仍在增加。这一系列真实的数据提示我们推广针灸疗法在妇科疾病中的治疗刻不容缓。传统中药对妇产科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如常见的益母草,其味辛,苦,归属心、肝、膀胱经,可单味煎服,通常用来治疗产后恶露不止,小便不利,水肿等症状。现代药理研究佐证:其有效成分益母草碱和水苏碱能使血液黏稠度下降,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促进纤溶系统亢进从而形成抗血栓的效果。另外益母草碱能使子宫兴奋性增加,收缩力增大,节律加快,增加妊娠早期流产的风险或妊娠晚期早产的可能[5]。可见中药成分较为复杂,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临床上应谨慎用药。基于此,对某些疾病采用针灸疗法便成为较好的选择之一。针灸治疗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近几年文献来看,针灸在治疗妇产科疾病方面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本文就妇产科疾病的四个方面展开综述,现综述如下。

1妇科杂病

在妇科杂病中常见的疾病有女阴白斑,子宫肌瘤和慢性盆腔炎等。女阴白斑从中医学角度来看多因肝肾不足,湿热下注所致。患者出现外阴颜色变白、逐渐萎缩、甚至因过于干燥而开裂、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病人常自诉奇痒无比,时常反复[6]。致力于该病研究者赵晶华等[7]用艾灸加耳针治疗妇女外阴白斑20例,艾灸双侧足三里及三阴交,10min/穴;局部外阴灸20min左右,1次/d,10次/疗程,耳针取外生殖区等区域以及其他穴位。隔日1次,两耳交替,10次/疗程,疗程间隔5~7d。结果:治愈9例,显效8例,有效3例。齐若梅[8]取曲骨、会阴,根据白色病变区域大小取1~2对阿是穴,30次/疗程。总计100例患者中,治愈88%,显效8%,有效2%,无效2%,综合总有效率高达98%(P<0.01),病理检查亦获改善。在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白永岚等[9]用电热针治疗172例外阴白斑的妇女,电热针温度维持恒定,根据病变范围大小及深度决定针数与深度,留针30min/次。间隔1日1次,30次/疗程。结果:痊愈37.79%,显效45.93%,好转16.28%,综合总有效率高达100%。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仍未探究其根本致病因素,只初步推测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异常增加有关。学者严江[10]在治疗该病50例中取气冲、三阴交、曲骨、次髎交替针刺,结果治愈率为72%,总有效率高达98.2%,同时发现患者血清中雌二醇的水平在治疗后明显降低。在浙江省奉化新桥骨科医院里展开临床实验研究,针对临床60位子宫肌瘤患者采取温针灸和常规药物的对比实验,温针灸组综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综合有效率73.33%(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温针灸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温针灸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0%<30%),存在明显差异(P<0.05)[11]。慢性盆腔炎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严重时会影响妇女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学者起建春[12]用艾条温和灸子宫、关元、足三里等穴,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治愈率达40%,总有效率96.7%,同采用抗生素组进行对照,其总有效率53.5%,有明显差异。再有学者张建平[13]先取气海、关元、子宫穴,然后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分证论治,配合艾灸手法对三处穴位进行热感传导,治疗12次/疗程,间隔5d再进行治疗,收效良好。

2产后病证

查看全文

文物资产核算与报告制度探究

摘要:随着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为文物资产的核算与完整提供了法理依据和重要契机。目前,文物资产纳入会计核算在文物资源资产化的争论中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意见,如何合理地构建文物资产核算及报告框架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着重阐述了文物资产报告的意义,分析了当前制度下文物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建立文物资产报告制度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文物资产;会计核算;报告制度

一、我国文物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国务院分别在2011年、2017年公布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报告,报告结果显示:全国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包括古遗址类193282处、古墓葬类139458处、古建筑类263885处、石窟寺及石刻类2442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141449处、其他类4226处;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其中备案的国有可移动文物2661万件/套(实际数量6407万件),各级档案机构的纸质历史档案8154万卷/件。在世界遗产这个重要指标上,截至2019年9月,我国拥有世界遗产55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遗产总数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文物承载文明、传承历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物资源的保护利用深度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我国文物资源的报告现状

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首要问题是要摸清家底,形成与保护利用工作相适应的管理和报告制度模式。目前,我国文物资源的报告一般按类别,由于我国文物资源种类繁多,类别划分本身也是一门科学,按照文物资源的存在形态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我国于2011年公布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报告和2017年公布的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报告,就是基于文物的形态类别进行的较为全面的报告。还有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级别有国务院公布的各批次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市、县)公布的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还有专门报告,如2016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长城保护报告》等。由此可见,国有文物资源的是随机的、分散的,还没有形成具有时效性、完整性的制度安排,这也是以往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决定的。

查看全文

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议

一、正视问题,充分认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激进文化表示形式和文化空间。维护和利用好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世代传承。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文化大市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瑞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截止到年月底,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维护项目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公示2项,省级7项,市级21项,县级6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家级3人,省级8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工作任务艰巨,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时消失,许多激进技艺接近灭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和流失,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护已刻不容缓。各地各有关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维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文化与经济工作议事日程,更好地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作用。

结合我市实际,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维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条例》精神。

二、明确目标,坚决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工作原则

(一)工作目标。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制度,使我市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二)指导方针。深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发展。

查看全文

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育困境

[摘要]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缺乏系统的培育矩阵,面临失传困局、失语难题和失权桎梏的主体性失位困境。立足培育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一研究基点,通过机制培育多元化、理论培养本土化、实践培训产业化等途径,打造新型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开发,推进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全面乡村振兴。

[关键词]新时代全面乡村振兴;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

2012年以来,中国农业农村部已开展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共计入选118项,涉及浙江、四川、云南等多个省份。党的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若能有效依托特色农业文化遗产,助推当地产业、组织、人才、文化与生态振兴,不失为一条新时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值得探索的道路。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民是该地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农业文化遗产的直接传承者,有鉴于此,文章主张着力培育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性开发农业文化遗产,“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助推新时代全面乡村振兴。

1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主体性失位

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是直接参与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与沿袭的个人或群体,传承人的主体性是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中,肯定自身主人翁身份和目的性归属,实现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目前,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缺乏系统的培育矩阵,面临失传、失语及失权的主体性失位的培育困境。

1.1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结构性缺失,失传

查看全文

提高大学生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的对策

一、大学生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的教育现状

(一)高校的课程设置中缺少有关非物质文化的课程

高校是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应重视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教育,但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在教育的过程中都忽视了这部分的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民俗学、民间文学两门学科都没有纳入到《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中,这严重影响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和发展。另外,国内有些高校尽管开设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但是学校领导一般都不重视,不对这些科目做明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只把这些科目当做选修课程,这严重影响了非物质文化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高校严重缺乏从事非物质文化教育和研究的教师

由于高校忽视对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使得很多高校没有学科专业作支撑,导致高校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教师较少。有些高校的很多非物质文化教师都是从其他相关学科转行过来的,有的教师甚至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训练,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严重影响了对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效果。

(三)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认知水平较低,保护意识淡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