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控制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7 07:15: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疫病控制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疫病控制

动物疫病控制应急预案

总则

1.1目的

为确保在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确保我县畜牧业健康发展,促进出口贸易和社会经济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社会安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辽宁省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应急预案》及《铁岭市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1.2.1本预案所称重大动物疫病是指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A类疫病,以及其他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动物疫病。

1.2.2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本预案规定,做好控制重大动物疫情所需经费、物资、设备、技术等储备,按年度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各级人民政府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遵循“早、快、严、小”的原则,按照本预案规定,做到统一指挥,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尽快控制和扑灭疫情。

查看全文

环境控制与肉鸡疫病防治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菜、肉、蛋、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我国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以肉鸡为例,养殖肉鸡的技术、饲料、疫苗越来越科学、合理,但与此同时养殖场内肉鸡数量越多,每天的废物排泄量越大,养殖场周边环境越来越恶劣,肉鸡疫病爆发越来越频繁,反过来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笔者将在本文中重点对环境控制与肉鸡疫病防治的关系进行阐述,探讨通过净化养殖场及其周边环境防治肉鸡疫病的有效性,为我国养殖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净化提供思路。

1.环境对肉鸡疫病防治的影响

1.1饲料污染。肉鸡饲养过程中,养殖户需要储存一定量的饲料供应肉鸡食用需求,若养殖场环境存在高温、高湿、通风不畅等问题,极容易引起饲料的发霉变质,肉鸡食用后容易导致黄曲霉中毒或营养不良,进而影响肉鸡的身体健康和肉质,导致肉鸡患病,提高养殖户养殖成本,影响肉鸡养殖户的经济收入。1.2病原体迅速繁殖、传播。肉鸡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都是通过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进行繁殖和传播,这些病原体大多喜欢温度和湿度较高的环境,若养殖场中保持高温、高湿度、通风不畅,病原体会大量滋生,对肉鸡进行传播,导致肉鸡患病;且肉鸡养殖场内的肉鸡数量多以万计数,每天排泄出的粪便重量上吨,若不能及时清理和消毒,粪便中存在的病菌也容易在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中大面积繁殖,对周围肉鸡进行传染,或污染饲料,导致肉鸡患病。1.3寄生虫及其宿主迅速繁衍。肉鸡养殖场内因为聚集大量的肉鸡和饲料,非常容易引起老鼠、苍蝇、蚊子的聚集,这些生物的存在不仅会污染肉鸡饲料,影响肉鸡饮用水清洁,还为寄生虫提供了大量的中间宿主,在温湿度适宜的肉鸡养殖场中,蚊蝇滋生继而传播病虫害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肉鸡的住白细胞虫病、姜虫病等病害就是通过苍蝇传播的。

2.通过环境控制对肉鸡疫病防治进行正向影响的措施

2.1定时进行鸡舍及其周边地区消毒。消毒是一种控制病菌、寄生虫繁殖和传播的有效手段,也是当前养殖户保证养殖场内卫生环境的最有效、最简洁手段。鸡舍可以用生石灰来进行吸湿和杀菌,进出鸡舍的工作人员需要用紫外灯将衣物和随身物品进行消毒,方可进入鸡舍,避免携带病菌、寄生虫进入肉鸡活动范围,除此之外,肉鸡养殖场应当控制外来人员的进出,如有必要也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后方可。肉鸡养殖场门口和鸡舍门口应当设置消毒池,对往返运送肉鸡或饲料的车辆进行彻底消毒,最大程度上避免病菌在肉鸡养殖场范围内的传播。2.2及时处理鸡粪。我国目前的肉鸡养殖场规模多在万只以上,小型个人养殖场不计其数,每天产出的鸡粪数量可想而知,鸡粪若不能够及时清理出鸡舍,不仅会污染肉鸡的饲料和饮用水,还有可能传播病菌、为寄生虫卵提供生存空间,因此养殖户要做到及时将鸡粪清理出鸡舍,避免肉鸡患病;清理出的鸡粪不可随意外运丢弃,也不可长时间堆积在养殖场范围内,避免鸡粪腐化为蚊蝇、病菌、寄生虫的繁殖提供场所,鸡粪是农家肥的来源之一,养殖户可与周边种植业、林果业农户进行合作,将鸡粪销售给农户,一方面消化了鸡粪带来的后续不良结果,另一方面提高了养殖场的收入。2.3控制鸡舍温度有效通风。为了保证肉鸡的身体健康,保证鸡雏的健康成长,鸡舍需要保证温度的均衡,不可出现大幅度的温度浮动,避免因温度的变化导致鸡群感冒,但养殖户要注意冬季的鸡舍通风问题。夏季外围环境温度高,鸡舍正常通风可以有效排除废气;冬季外围温度低,养殖户为了鸡舍保温多采用封闭鸡舍的方式,这种方式不利于鸡舍通风,容易导致细菌、病毒无法及时被排出,进而导致肉鸡患病,因此养殖户在冬季也要进行有效通风,例如在一天温度最高时进行通风,风扇排风等,都可以在维持温度的同时更换鸡舍内空气。2.4及时处理病死鸡尸体。肉鸡养殖过程中,出现病害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即使采用了疫苗等防治手段,仍然不可避免有病弱的鸡雏出生或成年鸡患病,养殖户要将病鸡及时清理出鸡群,避免病害大面积传播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清理出的病鸡不可食用、不可贩卖也不可掩埋了事,养殖户要及时将病鸡和死鸡做无害化处理,焚烧是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方式,焚烧过程中需要保持在养殖场的下风处,尽量远离养殖场和周边居民生活区,确保所有尸体都焚烧完全后方可离开。除此之外,养殖户还要对患病鸡所在的鸡舍进行及时的消毒和清理,避免病菌传染其他肉鸡。

综上所述,我国肉鸡养殖规模处于不断扩大的阶段,若不能够有效控制养殖场的环境问题,我国养殖业发展将举步维艰,肉鸡饲养过程中的疫病爆发会不断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成本,不断提高肉鸡病害通过肉、蛋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可能性,因此控制环境必须成为肉鸡疫病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全文

保护地甜椒疫病控制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保护地;甜椒疫病;发病规律;栽培控制

论文摘要介绍了保护地甜椒抗疫病的为害症状及发病规律,并提出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以有效控制疫病发生。

疫病是甜椒保护地栽培中重要的真菌病害。该病一旦发生,发展很快,几天内可使成片或整个温室大棚植株枯死,损失惨重。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发现,利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可有效控制疫病发生,并且辣椒产量高、效益好。但在已发病的情况下,必须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冶。

1为害症状

甜椒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疫病,尤以现蕾、坐果期最易感染和发病,茎、叶、花、果各部位都可染病。植株茎部受害,近地表茎基部和分枝交界处形成黑褐色病斑,并迅速扩展环绕茎1圈,病部表皮腐烂,容易剥除,仅病部维管束变褐,病健分界明显,病部以上部分迅速凋萎青枯,极易落叶,直至光杆。叶上病斑圆形,边缘黄绿色,中央暗绿色水渍状,气候干燥时,病叶似茶叶。果实多从蒂部或果缝开始发病,初生暗绿色水渍状斑,病部迅速变褐软腐,有时病果上有深褐色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稀疏白色霉层,气候干燥时,病果干缩不易脱落。

2发病规律

查看全文

甜椒疫病栽培控制论文

摘要:介绍了保护地甜椒抗疫病的为害症状及发病规律,并提出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以有效控制疫病发生。

关键词:保护地;甜椒疫病;发病规律;栽培控制

疫病是甜椒保护地栽培中重要的真菌病害。该病一旦发生,发展很快,几天内可使成片或整个温室大棚植株枯死,损失惨重。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发现,利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可有效控制疫病发生,并且辣椒产量高、效益好。但在已发病的情况下,必须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冶。

1为害症状

甜椒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疫病,尤以现蕾、坐果期最易感染和发病,茎、叶、花、果各部位都可染病。植株茎部受害,近地表茎基部和分枝交界处形成黑褐色病斑,并迅速扩展环绕茎1圈,病部表皮腐烂,容易剥除,仅病部维管束变褐,病健分界明显,病部以上部分迅速凋萎青枯,极易落叶,直至光杆。叶上病斑圆形,边缘黄绿色,中央暗绿色水渍状,气候干燥时,病叶似茶叶。果实多从蒂部或果缝开始发病,初生暗绿色水渍状斑,病部迅速变褐软腐,有时病果上有深褐色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稀疏白色霉层,气候干燥时,病果干缩不易脱落。

2发病规律

查看全文

保护地甜椒疫病栽培控制论文

论文关键词保护地;甜椒疫病;发病规律;栽培控制

论文摘要介绍了保护地甜椒抗疫病的为害症状及发病规律,并提出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以有效控制疫病发生。

疫病是甜椒保护地栽培中重要的真菌病害。该病一旦发生,发展很快,几天内可使成片或整个温室大棚植株枯死,损失惨重。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发现,利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可有效控制疫病发生,并且辣椒产量高、效益好。但在已发病的情况下,必须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冶。

1为害症状

甜椒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疫病,尤以现蕾、坐果期最易感染和发病,茎、叶、花、果各部位都可染病。植株茎部受害,近地表茎基部和分枝交界处形成黑褐色病斑,并迅速扩展环绕茎1圈,病部表皮腐烂,容易剥除,仅病部维管束变褐,病健分界明显,病部以上部分迅速凋萎青枯,极易落叶,直至光杆。叶上病斑圆形,边缘黄绿色,中央暗绿色水渍状,气候干燥时,病叶似茶叶。果实多从蒂部或果缝开始发病,初生暗绿色水渍状斑,病部迅速变褐软腐,有时病果上有深褐色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稀疏白色霉层,气候干燥时,病果干缩不易脱落。

2发病规律

查看全文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建议

摘要:2005年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得到了长足发展,为稳定动物及动物产品供应、保障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一支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相适应的现代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是构建强大的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深入分析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文章阐述了构建现代化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本思路,提出要统筹现有资源力量,强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疫病监测、应急管理、检疫监管、技术指导、信息技术运用、科技支撑等核心任务建设,建设机构完善、人员到位、基础设施完备、能力匹配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保障体系,为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这次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疫情防控,要求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不断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以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1]。人类、动物共享同一生态系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是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在成功防范和应对H7N9流感等突发疫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是稳定动物及动物产品供应、维护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保障。但是,2018年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后,暴露出我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防控能力依然不足的短板,突出表现在核心职责履行不够到位、支持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加快构建适应新时代、新需求的现代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充分发挥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人畜共患病源头防控、动物源食品安全源头防控、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是顺利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维护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的应有之义。

1我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

我国现行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源于2005年的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中央、省、市、县四级设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承担动物疫情分析和处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事务;省、市、县三级设立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工作;乡镇、村两级分别由畜牧兽医站、村级防疫员提供技术支撑。此外,全国建立了14家国家兽医参考实验室、10家专业实验室、3家区域实验室,承担特定动物疫病最终诊断、标准品制备、疫苗毒株推荐、防治技术研究、防控政策咨询、防控效果评估、防控技术指导、对外交流合作等工作。这些机构与部门之间分工负责,相互协作,共同构成了我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当前,我国动物疫病形势复杂多变,防控工作难度不断加大。活畜禽跨区域、长距离流通频繁,病原扩散迅速;人畜共患病增多,公共卫生压力激增;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非洲猪瘟等新发传染病和传统病变异株导致的重大动物疫情不断冲击畜牧业生产。总体来看,我国现有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更高要求。(1)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机构队伍有所弱化。近年来,各级兽医机构相关人员普遍偏少,人员力量和承担职能严重失衡。与2008年相比,2018年全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总数减少了14%,人员总数减少了29%;全国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人员总数减少了11%,其中检疫人员减少了21%。专职履行兽医工作职责的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年龄结构老化。截至2018年,全国通过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的有11万余人,但注册成为执业兽医的仅占39%;在注册的执业兽医中,仅有6%的人员备案在动物饲养场工作。由此可见,大量取得执业资格的专业兽医并没有从事传统畜禽的疫病防控工作。(2)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核心职责履行不充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中诊断检测、监测预警、应急处置、防疫检疫结合、科技支撑等主要任务履职成效,与建设现代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要求相比仍有差距。国家动物疫病报告系统到兽医临床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专业性不足,常设机构和专业团队缺乏;官方兽医制度尚不健全,检疫工作技术支持不足,信息互联互通不够,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在监督促进养殖主体落实疫病防控责任、切断疫病传播方面的效力未充分发挥。(3)动物防疫支持保障体系尚未有效建立。动物防疫财政投入总体不足,国家在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下降,工作经费保障不足。部分国家投资建设的动物疫情测报站、诊断实验室、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和乡镇畜牧兽医站因运转经费缺乏,仪器设备有的闲置,有的已经老化,无法有效开展工作。

2树立现代化动物疫病防控核心理念

查看全文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我县2009年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省、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的指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技、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采取各项积极的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保障了全县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现将2009年上半年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所做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管理

为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根据疫病流行规律,始终坚持抓早、抓紧的原则,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到早部署,早展开。根据我县实际,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转发**市指挥部办公室进一步加强a型口蹄疫防控工作文件的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县畜牧兽医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的通知》等有关系列文件。

二、落实得力措施,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并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主动,全面落实各项有力措施。

(一)落实责任:一是严格执行了政府提出的“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分层管理、分级负责”的机制,明确乡镇行政一把手是所辖区域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乡镇兽医站站长是具体责任人,各有关部门互相配合,各负其责,形成合力。2009年2月8日与各乡镇签定了《××县动物疫病防控责任书》;二是分类管理,实行重点监控,重点督查。根据防控工作重点,进行分类管理,落实包干负责的防控责任制,对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实行重点监测。对重点监测的养殖场,要求固定人员定期进行普查,建立档案,并安排工作人员坚持长期监测,实行封闭式管理,同时,责任人必须抓好疫苗防疫接种和对场内员工的防疫教育工作,强化防疫知识教育,积极引导饲养户改善饲养方式。三是完善值班制度。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根据疫病流行规律,在重大动物疫病高发季节,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公布了联系电话,对县内出现的动物群发病及成批死亡病例及时监测、摸排;四、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对措施不力引发疫情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查看全文

猪场人流物流传播疫病的风险控制

1重视合理的猪场选址及布局

猪场建设地应远离村镇、交通要道及其他畜牧场3km以上,远离屠宰场、化工厂及其他污染源。向阳避风、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电充足(万头猪场日用水量100~150t)、水质好、排水方便、交通方便。最好配备有鱼塘、果园或耕地。猪场布局应设置4区,即外部管理区、生产配套区(饲料车间、仓库、兽医室、更衣室等)、生产区和种猪运动区;生产区应包括繁殖区、保育区和育肥区,每区应相距50m以上;配种舍、妊娠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或育成)舍、装猪台建设,应按从上风向下风的方向排列。配种舍应设有运动场。

1.1外部管理区和生产配套区的布局与设置

该区与社会往来密切,有经营管理、物资供应和产品输出三大功能,包括办公室、宿舍、仓库、饲料工厂、车房及生产区外的其他设施,病原及其他不良因素常进入此区。猪场大门需设消毒池并配备消毒剂,对进出车辆要进行消毒;要设立人员消毒通道,对进入人员进行登记消毒;猪场周围禁止放牧,并协助当地周围村镇做好免疫工作;猪场最好设有围墙、防疫沟及防疫林。管理区应定期消毒,垃圾要在指定地点集中焚化;在各办公处应有洗手盆、肥皂、贮存垃圾的容器等完善的卫生设备;对生活区的污水应另设水塘贮积;管理区和生产区之间应设置屏障,实行严密的间隔,严格控制进入生产区的通道,防止无关人员由管理区进入生产区。

1.2内部猪群生产区的布局与设置

凡进入本区的人员、饲料、猪种均应分别经过检疫、消毒;猪舍内各工段和隔离舍,应严格做到人员、用具、猪群三固定,提供工艺中舒适的无应激因素的舍内环境;应在配种、妊娠、分娩、保育、生长、育成等各工段门口设置消毒池,内贮消毒液,供往来人员出入消毒;每一工段在清出旧猪群后,应彻底消毒,空置几天后,方可接受新猪群;猪场生产区内应尽量减少人流和物流,或尽量为单向工作流程,没有交叉或者回流,以保障猪群免受疫病的威胁。

查看全文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市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圆满完成了2021年各项动物疫病防控任务,实现我区重大动物疫病、人畜共患病和重点疫病稳定控制,有力保障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及非洲猪瘟防控

紧紧围绕保障恢复生猪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目标,紧扣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主线,统筹抓好血吸虫病、狂犬病、布病等人畜共患病,2021年全年累计免疫猪瘟46.32万头、口蹄疫49.23万头、高致病性禽流感H5+H7疫苗498.15万羽、小反刍兽疫1.34万头、犬只免疫狂犬病1.61万只,免疫率和抗体合格率均符合农业农村部相关要求;血吸虫病累计检测牛头2068次,未发现血吸虫病感染阳性牛;完成扩大化1516头次,顺利通过升级血吸虫病消除达标考核;持续开展大消毒、大宣传、大培训行动,累计发放消毒剂11.5吨、消毒面积2350万平方米,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开展培训18期,培训人员436人次。持续开展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综合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紧急监测流调1次,持续开展非洲猪瘟日常监测和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室复核工作,检测样品达1600余份,为恢复全区生猪生产和重大动物疫病、人畜共患病和重点疫病稳定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二)培训、宣传形式多样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及时召开培训会议。各镇召开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安排会,结合工作安排布署,及时完成村防疫员的培训工作,把技术操作要点和安全防护作为培训重点,有效确保了全区集中免疫的顺利开展。对每个屠宰企业和官方兽医多次进行专业培训。

查看全文

保护地甜椒疫病栽培控制论文

摘要:介绍了保护地甜椒抗疫病的为害症状及发病规律,并提出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以有效控制疫病发生。

关键词:保护地;甜椒疫病;发病规律;栽培控制

疫病是甜椒保护地栽培中重要的真菌病害。该病一旦发生,发展很快,几天内可使成片或整个温室大棚植株枯死,损失惨重。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发现,利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可有效控制疫病发生,并且辣椒产量高、效益好。但在已发病的情况下,必须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冶。

1为害症状

甜椒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疫病,尤以现蕾、坐果期最易感染和发病,茎、叶、花、果各部位都可染病。植株茎部受害,近地表茎基部和分枝交界处形成黑褐色病斑,并迅速扩展环绕茎1圈,病部表皮腐烂,容易剥除,仅病部维管束变褐,病健分界明显,病部以上部分迅速凋萎青枯,极易落叶,直至光杆。叶上病斑圆形,边缘黄绿色,中央暗绿色水渍状,气候干燥时,病叶似茶叶。果实多从蒂部或果缝开始发病,初生暗绿色水渍状斑,病部迅速变褐软腐,有时病果上有深褐色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稀疏白色霉层,气候干燥时,病果干缩不易脱落。

2发病规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