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7 02:33: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野生动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野生动物保护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陆生野生动物,是指依法受保护的珍贵、濒危、有益的和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下简称野生动物);所称野生动物产品,是指陆生野生动物的任何部分及其衍生物。
第三条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自治州、县和市人民政府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四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鼓励、支持有关科研、教学单位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工作。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治细则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应急体系,在重大野生动物疫情发生时,能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处理,维护野生动物种群的稳定,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1.2工作原则
坚持“早、快、严”的指导思想,遵循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方针,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依*科学、依法防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分类指导、管理规范,整合资源、信息共享,群防群控、果断处理的原则。
1.3编制依据
论野生动物资源刑法保护
摘要:本文以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为出发点讨论刑法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针对长期以来认为该条所规定的属于行为犯的观点,本文认为基于生态法益的考量,将其理解为具体危险犯更为合适。本文对关于本罪的相关判决作出评述,认为部分判决在具体细节上还需要结合野生动物所保护的法益加以界定。
关键词:野生动物资源;刑法
一、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法条规定
野生动物指在自然状态下,非人工饲养的动物。野生动物是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意义。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从更宽广的视角看属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后者被我国确定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生态文明之时,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并为了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斗争,就有发挥刑法这一“最终手段”的必要性。刑法中间接或直接保护着的野生动物资源的条文并不少,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为核心展开讨论。
二、条文的分析
(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界定。第一款中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有明文的规定。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本罪第一款所称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是指“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的野生动物以及驯养繁殖的上述物种。”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款并不要求对象是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二)本罪的保护法益。刑法规范的最终目的在于对法益的保护。因此,在解释分则条文时要立足于法益保护立场,比照案件事实得出妥当的结论。以本条在刑法分则中的位置来看,能得出本条旨在保护国家对野生动物的管理秩序的结论。野生动物资源无疑是属于国有的,在这个角度上来说,也可以认为本条保护的是国家对于野生动物占有或所有。但是,还可以提出这么一种理解的思路。考虑到本条在刑法中的位置,本文认为本条首先是以保护国家对野生动物的管理秩序为出发点的,但在第一款的场合,完全可以认为,仅仅抽象违反这种管理秩序并不足以提供充足的违法性,必须把第一款也保护着野生动物资源这种新的“生态法益”纳入考虑之中。我国有学者提出了“生态法益”的概念用来解释和指导司法和立法实践,按照其理解,生态法益应当作为一种新型法益,虽然暂时还不能与国家法益、个人法益等一样建立起强大的刑事保护机制,但作为传统法律主体的国家与公民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正当需求已经得到法律的逐步承认,以人之利益为主要考量的人的生态法益与人的财产法益、人身法益等传统法益一样也开始逐步得到刑法的关照。①可以说,生态法益站在了以保护人的法益为核心的刑法法益保护原则的延长线上。(三)未遂与预备。将生态法益引入解释中对认定本条未遂与预备有重要影响。通说认为第一款属于行为犯。②这样的理解把本罪作为抽象的危险犯,但本罪却不属于抽象危险犯。原因在于本罪并没有值得法律拟制危险的必要性,而行为如果没有确实造成危险,仅违反规定或作出准备工具的行为不能说是有着类型化的危险。尽管能够理解本罪保护着国家的野生动物管理秩序,但在具体认定上必须将其与对野生动物造成了实质紧迫的危险结合起来考虑。当行为人为了实施本罪前往野生动物保护区时被抓捕,应考虑的是行为人尽管本着违反“禁猎”这一国家的野生动物保护秩序的动机而行为,但并不能说这种违反达到了值得处罚的程度。在实行本罪的路上被查获的场合,不会对野生动物造成实质而紧迫的危险,这种仅有违反了抽象规范并无对法益的实质危险的情况不能肯定未遂犯的成立,应按照犯罪预备处理。但当行为人已经进入了保护区,或者并计划着路上随时猎捕且客观上也是可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认定未遂的成立。对第二款而言,尽管有着“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的描述,但本罪要达到“情节严重”。如认为该条文只是对成立犯罪的最低限度的要求的描述,那么尽管行为人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禁用工具或方法也不能认定本罪的既遂。情节严重指的是对野生动物的紧迫的危险。与之相对,行为人尽管准备了禁用工具,在前往禁猎区的途中被公安抓获,由于其对野生动物伤害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认定为预备。(四)“错误”的分析。本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具有故意,过失不能构成。行为人可能出现违法性认识错误或事实认识错误。第一,行为人认识到自己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禁用工具或方法捕猎动物,或者认识到自己捕猎、杀害的是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但行为人认为这样的行为在刑法上是被允许的;第二,行为人对自己是否在禁猎区、禁猎期及是否使用了禁用工具方法并不清楚,觉得自己杀害和捕猎的并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在第一种情况下,行为人业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性质,但由于行为人对法规范没有认识,存在着是否予以处罚的问题。应当肯定,这种情况下对于行为人应当处罚。法规范并非是只对于能够理解的人发生效力,可以肯定行为人应当认识到法规范的存在并理解其中的意义。第一种情况下违法性认识错误并不阻却责任。第二种情况下,需要具体考察行为人对构成要件要素的认识是什么样的。禁猎区、禁猎期的具体标准确实并非每个公民都应当掌握的信息,在狩猎前行为人有义务去查阅相关的资料,确定自己是否违反了相关规定,如果行为人不履行这种义务至少可以认定过失的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阻却故意的成立,这是将过失理解为结果避免义务的结论。如认为过失的本质在于结果预见义务,也可以得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多成立过失的结论。
野生动物违法工作方案
各镇经发办、派出所、工商所:
根据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海关总署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集中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代号为“飞鹰行动”,时间为年3月20日至5月31日。3月28日市绿化管理局联合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海关印发《关于贯彻<全国集中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部署在全市开展该行动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措施。根据总体部署,区农委、公安、工商、海关共同制定“飞鹰行动”的实施方案,以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为重点。结合“迎世博迎奥运”主题活动,开展“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宣传活动,引导市民关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培养市民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切实加强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的专项打击和综合治理,有效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在全社会积极营造爱护野生动物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全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打击,坚决遏制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势头,维护我区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健康。通过清理整顿,依法规范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维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市场的良好秩序,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及其栖息地。通过宣传教育,形成市民群众自觉抵制野生动物违法犯罪的社会氛围。
野生动物疫病监控工作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认真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有效防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对人禽的感染,根据上级相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对做好我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工作做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工作纳入重要日程。
春季既是野生动物疫病高发季节,也是抓好重大疫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从保护野生动物、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大局出发,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迁徙候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要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强化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与防控,确保各项监控措施落到实处。
二、完善监测体系,加强巡护监测,切实加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力度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在确定和布设的监控位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重点区域监测站点的布设,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监测网络。要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人员提前到岗到位,切实坚守工作岗位,加强对监测区域的野生动物观察,及时掌握野生动物活动、集群情况、疫情动态等基本信息,发现异常情况,要迅速采取行动,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现场处置。
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实施意见
为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提升野生动物保护水平,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字〔2021〕6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切实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
(一)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在全市开展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摸清全市陆生野生动物种类、数量、栖息地及生境等情况,通过数据汇总和分析评估,建立资源管理档案,实行动态监测管理。(牵头单位:市林业局;责任单位:各区市政府、开发区管委。以下各项工作任务均需各区市政府、开发区管委负责落实,不再一一列出)配合省农业农村厅开展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普查与重要物种的常规资源调查监测,建立栖息地生态环境的常规监测系统,掌握我市与周边地区水生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分布区域和洄游规律等数据。(牵头单位:市海洋发展局)
(二)健全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体系。结合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科学规划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体系,每个自然保护地至少设立1支巡护队伍。充分考虑野生动物栖息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将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集聚区、鸟类迁徙停歇地等重要区域纳入保护范围,加强生态廊道建设,增强野生动物栖息地连通性,开展野生动物栖息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根据野生动物自然分布情况和生物学特性,我市所辖区域已划定为陆生野生动物禁猎区,全年设定为禁猎期;我市所辖海域划定为列入国家、省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禁捕(猎)区,全年设定为禁捕(猎)期。在禁捕(猎)区、禁捕(猎)期猎捕野生动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科学研究、种群调控、疫源疫病、航空安全保障,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猎捕野生动物的,应当依法申办审批手续。(牵头单位:市林业局、市海洋发展局)
(三)构建野生动物救护体系。进一步健全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制,鼓励开展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规范化建设,提升收容救护能力和技术水平,建立快速高效收容救护体系。充分依托动物园(展馆)、人工繁殖企业、国有林场等建设收容救护中心(站),各区市、开发区至少建设1处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站)。全面推进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所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陆生野生动物救护能力。(牵头单位:市林业局)强化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完善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站建设,依托海洋馆等机构设立和建设1—2处水生野生动物研究、救护与保护中心(站)。(牵头单位:市海洋发展局)
二、建立健全野生动物保护长效机制
野生动物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为做好野生动物疫情防控工作,依据省防控野生动物疫情第一督导组检查提出的意见,市﹝2020﹞1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野生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及近期工作实践,依照文件提出的“八步工作法”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依据省防控野生动物疫情第一督导组检查提出的意见,市局文件精神,切实担负起野生动物疫情防控职责,加大全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力度,坚决阻断野生动物疫情传播,全力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
二、检查范围及内容
(一)摸清全市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场所基本情况,包括养殖单位名称,法人姓名、联系方式、养殖地点、养殖种类、养殖数量及是否办理人工驯养许可证等情况。
(二)对全市涉及野生动物及其产品交易的场所进行全面的常态化巡查,包括集贸市场、超市、饭店、熟食店及野生动物制品加工企业。
刑事政策视野下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探索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了禁止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破坏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的条款,这种自上而下的革新会带来许多问题。为了回应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刑事政策角度作为切入口,分析野生动物保护刑事政策现状及其涵盖的刑事立法与司法相关转变,可知其背后的实践逻辑包含野生动物保护理念的嬗变、野生动物案件犯罪与违法行为界限模糊等。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加强民众法治教育,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实现法治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关键词:刑事政策;野生动物;资源保护
2021年3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修正案(十一)》),在《刑法》第341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即新增了以食用为目的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罪名,这一规定无疑是将早前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中关于全面禁止食用陆生野生动物的精神予以吸收。这种自上而下的立法革新带来的转变会接连影响到众多下位面,其带来的问题也是连锁式的。在这一背景下,若以刑事政策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在分析我国当前野生动物刑事政策的基础上,分析其内含的实践逻辑,或许可以提出有益于司法实践的政策考量。
一、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刑事政策形成与发展
(一)野生动物立法与罪刑法定原则
野生动物保护法律规范是逐步建立的,1988年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迈出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治化的第一步。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初期的立法理念核心为“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现在看来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水平的。在这之后,经历了多次修订,终于确立了“保护野生动物”的立法理念核心,这一理念更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4]。当然,除了《野生动物保护法》,还有众多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文件,如《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渔业法》等,总体呈现出分布分散、内容多样的特征。有学者将当前野生动物保护法律规范的特点概括为“多头立法、区别立法”[5]。也有学者认为,当前野生动物保护的立法特征为“行政与刑事相结合的二元保护模式”[6]。野生动物保护刑事立法是野生动物法律规范中的一小部分,主要体现在《刑法》第341条。在修法前,第341条第一款规定了“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及第二款“非法狩猎罪”;修法后第一款变更为“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第二款为“非法狩猎罪”,并增补第三款“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罪”。有学者从刑法教义学的角度认为,新增的第三款相比先前罪名体系,在行为方式和行为对象方面都有了扩展[7]。然而,野生动物保护的刑法规定同样受到罪刑法定原则的约束。按照文义解释,第三款定罪条件包含违反前置法、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除珍贵濒危以外的陆生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等,因此,若不满足入罪条件,依据罪刑法定原则应当排除入罪。
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第一条为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陆生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驯养繁殖、开发利用、科学研究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陆生野生动物是指国家、省重点保护的和有益的,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下简称野生动物);所称野生动物产品,是指野生动物的任何部分及其衍生物。
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由省人民政府公布,报国务院备案。
有益的和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名录,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执行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制定保护、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规划和措施。
野生动物管控工作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及国家林草局关于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务委《决定》的通知(林护发22号)文件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精心组织安排部署下,积极配合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等职能部门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全面禁止加工、销售和经营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同时,在森林公安局的配合下,深入乡镇及重点林区大力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政策宣传活动,严厉打击非法捕食野生动物的不法行为。并要求生态护林(草)员切实加强日常的巡护工作,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处置。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管控机制,有效推进我县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工作。现就今年来我县野生动物管控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特别是食用类野生动物养殖情况。
按照省、州林草局相关文件精神,积极配合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了对全县野生动物经营场所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活动。经调查,全县范围内无野生动物人工养殖场所。
二、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及国家林草局关于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务委《决定》的通知(林护发22号)情况,包括工作开展、退出方案制订等情况。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州相关文件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精心安排部署下,我县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一是全面贯彻执行《县规范放生管理办法》,依法、科学、有序管理放生,切实维护县生态环境安全、平衡;二是由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公安局(森林公安局)、县林草局、县农牧农村科技局等部门配合,对全县经营市场、餐饮、宾馆、超市等场所开展联合执法大检查活动,严禁非法经营、加工、销售野生动物资源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三是县林草局结合疫情防控、护林防火等工作,抽排人员组成联合宣传小组,深入乡镇和重点林区开展林草政策宣传活动。通过宣传车播放的形式,用藏汉双语向农牧民群众讲解禽流感及肺炎的发生与捕食野生动物之间的关联性,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四是县林草局联合县森林公安局深入林区开展打击非法捕猎野生动物违法行为整治行动。在全县范围及重点区域张贴《关于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一切非法经营、销售、捕猎等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行为,强力维护野生动物资源安全;五是划定管护责任区域,要求生态护林(草)员坚持日常的巡护工作,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处置,严格管控野生动物资源情,杜绝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发生和蔓延;六是加大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力度。由县森林公安局牵头、林政、野保等部门配合,不定时进入林区督促检查护林员巡护情况,森林资源及野保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巡护到位,防范捕猎野生动物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存栏食用类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后续处置及补偿措施的意见建议。
- 上一篇:野生范文
- 下一篇: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