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6 22:31: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药学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药学本科生药学教学探讨
1课堂教学改革
1.1课程安排改革。改革前的生药学安排在第七学期,是药学本科专业学生大学四年唯一接触的与生药材有关的课程,但由于第七学期也是大部分学生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关键时期,学生课堂听课效果,课堂互动及课堂反馈效果不理想。但《生药学》不仅是某些学生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复试、执业药师资格证考试的必考内容,也是毕业生将来从事医药相关工作相当重要的知识及专业储备。因此,生药学是一门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相当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提高生药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我校毕业生水平,让更多感兴趣的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将本门课程由第七学期提前到第五学期,保障教学效果。1.2学时及教学内容改革。生药学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庞杂分散,知识点多为记忆性的内容,且条目相似容易混淆,历来被学生视为枯燥乏味、费时费力的一门课程[2]。生药学基本内容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主要讲述生药化学成分及其生源、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技术,生药标准化的意义及生药的采收、加工、炮制、贮藏的原则和基本方法。各论讲述141种生药(按植物科属分类)的鉴定特征及分析方法。药用植物学为生药学的前导课程,也是学生具备识药辨药实践能力的基础知识储备课程,比如:生药大多来自于药用植物的根和根茎,如没有药用植物学基础,学生只知道根和根茎都长在地下,却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区别,结果只能死记硬背。为了让学生既有良好的前导课程的基础,又能抓住课程重点理解难点,本门课程理论学时由30学时调整为45学时,加入药用植物学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内容,为各论各生药材的讲解奠定基础。通过学习药用植物器官的显微构造掌握各器官的共性,在学习各生药材的显微特征时,在其共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其特性,即不容易混淆又省时省力。精简教学内容,重点讲述46味重点药材,其他药材的学习以自学形式完成,为学生学习提供各种条件和信息,告知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和方法,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并根据学习报告情况给出成绩,计入平时成绩。1.3教学方法改革。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教师把自己所学所见的药材典故及案例引入到课堂中,避免满堂灌的现象,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加深学生对生药材的全面深入理解与记忆。中药典故[3]的引入能够使学生们了解一味生药的前世今生,赋予药材生命力而更加鲜活。案例的引入能够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如双子叶植物类生药星号药材细辛,我们引入了案例版生药学的案例[4]:药监局到某农村药店抽检药品,发现其出售的细辛为带根的干燥全草,认定该细辛质量不合格,要求立即停止出售。药店老板不服,拿出2000年版《中国药典》及一些中医药典籍,均表明细辛为全草入药。我们带着案例中产生争议的问题学习生药材细辛,最后解释案例是因为马兜铃科植物大多含有马兜铃酸,能引起严重的肾毒性,而细辛中马兜铃酸主要存在于叶中,根及根茎中含量很低,所以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细辛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由此与学生进一步讨论社会热点问题,17年的马兜铃酸事件,同学们虽然了解马兜铃酸有肾毒性,但当对中药毒性持何种科学态度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时,有些学生还会有一些极端的看法,教师应适时引导,避免过于偏激或错误的思想,给出应如何对待中药毒性的客观合理的观点,弘扬中医中药的正能量。
2实验教学改革
生药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生药材的基源、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别是生药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生药学实验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为了使学生完全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性实验技能,我们在课堂上除了展示生药材图片、饮片及标本以外还增设了综合性实验内容,如准备多种生药材粉末,混合任意3种,通过显微理化鉴别确定生药材种类,同时每次实验课鉴别8种生药材饮片,包括生药材的名称、科目和入药部位,根据学生识别种类的多少计入学生的平时实验成绩;开展滨州医学院本草园药用植物实地观察,使学生对生药的基源及植物形态等有了感性的认识,通过实验教学综合改革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药材识别与鉴定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生药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综合改革为我们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并参与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考试方式改革
生药学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获得生药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得到相应的基本技能训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根据生药学的课程特点,我们对考试模式进行了改革,采用形成性评价体系考核方式,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个方面。课程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30%,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时自学成绩占总成绩的5%,通过交作业完成;生药材饮片及标本的识别,每节实验课每位学生识别8味生药材饮片,占总成绩的10%,增加学生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实验考核,学生通过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10%;实验过程评价,考察学生实验态度、动手能力、出勤率及课堂整体表现,占总成绩的5%。终结性考核为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70%,本门课程为必修课,闭卷考试,试卷命题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及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考试后及时进行试卷质量及试题难易度分析,使考试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临床药学教学论文
摘要:当前临床药学专业生药学课程内容和教材缺乏中医药理论基础知识,导致学生对生药的临床应用及功效作用等存在一定困惑。因此在生药学教材及教学大纲中补充相关中医药理论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在未来临床药师工作中对生药能熟练应用,突出临床药学专业教学特色。
关键词:临床药学专业;生药学;中医药理论
临床药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以具有专业教育背景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过程、指导患者用药为特点,使药物治疗及疾病预防达到最合理化的学科。随着我国各级医疗单位的不断发展,临床药师在疾病治疗及药物合理应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大多数县级及以上医院设立了临床药学科,配备了相应数量的临床药师,这不仅使临床药师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还对其培养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传统中医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保障国民身体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各级医疗单位中,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的中医院占有一定比例,同时中医药也是很多患者选择的常用治疗方式之一。作为临床药师如何正确指导患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这也对临床药学专业生药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所在教研室在临床药学专业教学实践及授课反馈中,发现补充中医药理论基础知识有助于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理解生药的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相关内容,有利于其未来在临床药师实际工作中对生药能熟练应用,突出临床药学专业教学特色[1,2]。
1中医药理论在临床药学专业生药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临床药学专业是药学类专业中与临床合理用药关系最紧密的一个专业,学生将来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及特点,要求其掌握的临床医药知识范围更广、难度更深。生药学是药学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目前国内医药类高等院校所使用的教材主要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生药学》,内容以生药的植物来源、形态、采收时期、性状理化鉴别、药理学研究等为主,比较适合传统药学专业本科生。对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来说,传统药学专业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生药学中占较大比例的生药植物来源、采收时期、性状鉴别等内容,在临床药师工作中应用较少,而药理活性、功效、用药禁忌及临床应用等知识,则是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在临床药学专业生药学教学及考核中,生药的功效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但是目前教材中药物功效部分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内容相对较难理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因为没有学习过中医药理论,对生药的功效特点、配伍等存在一定困惑。学生对于传统中医药基础知识,如阴阳五行理论、寒热虚实等八纲辨证知识、药性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配伍中的君臣佐使等没有概念,导致在学习生药的功效及临床应用时无法结合中医药理论进行准确理解。因此,在临床药学专业生药学课程中合理、适当引入相关中医药理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必要性。笔者所在教研室根据临床药学专业特点,组织生药学课程授课教师学习、探讨中医药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相关知识。为使学生全面理解和系统掌握生药的功效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除对生药学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外,着重结合中医药理论讲解生药的药性、功效及临床用药特点。同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文献及相关报道进行综合分析、讲解,使学生不仅掌握生药的基本性状、理化鉴别、炮制等知识,还对临床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临床生药学》教材的编著与探索
卫生士官药学教学改革初探
卫生士官是我军医疗技术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预选卫生士官的培训质量,对于加强卫生士官队伍建设,提高部队卫勤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为此,我们尝试以部队卫生士官岗位需求为导向,围绕卫生士官实际工作中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教学对象特点,探寻适合预选卫生士官培训的药学教学新模式。
1充分调研,根据对象特点和岗位需求,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通常预选卫生士官培训时间较短,而开设的课程却较多,涵盖了医、药、护等多个专业的知识。而且,学员多来自基层部队,其素质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员基础薄弱,专业对口率较低,这是当前士官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现状。《药物常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整合了药理学、药剂学、药物治疗学、药事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且需要医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临床知识作为基础。在授课过程中,如何讲解才能让无医学基础知识的学员听得懂,成为教员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为使授课内容更贴合部队实际卫生工作,学校多次组织教员到基层部队及医院参观,深入了解基层部队卫勤保障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如岗位安排、卫生员主要工作内容、日常药品管理、常用药物(营连常备基本药品和背囊携带药品)等。这样,教员对岗位需求及重点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计课程内容。同时,针对预选卫生士官学员的特点,对《药物常识》的教学内容和教材进行修订。精简过深、过细的内容,严格围绕部队常见、常用药物展开,以代表药品的说明书内容为“主线”,加强药物成分、适应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内容的学习,体现授课内容的实用性。此外,采取药房见习的方式,让学员实地了解与部队卫勤保障相关的知识内容、操作技能等,如调剂药品时的“四查十对”、药品的仓储管理、特殊药品(麻、精药品及高危药品)的管理等。
2选用专科临床药师授课,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
“无缝对接”为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体现授课内容的实用性,我们进行大胆改革创新,药物常识的课程不是常规地由学校的药学院承担,而是交由附属医院的药剂科承担。由工作多年,且具有丰富临床药学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临床药师进行授课。各系统章节由各专科临床药师专门负责,如呼吸科药师负责呼吸系统药物;消化科药师负责消化系统药物等。同大学专职理论教学的教员相比,附属医院的临床药师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及规范化培训,且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对药物相关知识的掌握更贴近临床实际,对药师服务临床的认识更为深刻[2]。而这种认识和实践经验是院校教员在短期内难以学到的[3]。专科临床药师对本系统的常见疾病及常用药物都非常熟悉。因此,能更好地结合临床典型病例进行授课,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将丰富的临床药学实践经验传授给学员,有利于药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更利于学员理解从以“药品”为中心向“药品—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变[4]。临床药师还可以按照临床诊疗思路去引导、启发学员,使其逐步熟悉诊疗路径、方法、程序,从而不断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3充分考虑对象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医院药学教学培训模式探索
摘要:总结医院药师培训的教学经验、体会和存在问题。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开展层级培训,利用制度与绩效工具促进教学管理,在教学过程中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与计划、通过基于问题教学与互动式教学方法巩固教学效果,并且强化评估考核。初步建立的系统化、规范化医院药学教学培训模式,保证了药师培训的质量,提升了师资的带教能力与团队整体知识水平,保障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医院药学;药师;教学培训模式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药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药师是整个医院药学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药学教学工作不仅要满足药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目标,还需不断改革与探索医院药学多元化服务、差异性服务以优化患者治疗结果的人才培育模式。目前,我国的临床药学本科、研究生教育以及规范化培训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一方面借鉴国外药学实践与药学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1],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优化调整,但学术性教育转型以及临床药学专业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致使人才培养的产出质量尚不能真正满足医院药学实际工作的需求[2,3]。因此,职业化培训与继续教育已成为提升医院药学人才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我国卫计委下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4]、《医院药师毕业后教育大纲》[5]等系列工作文件要求,结合某院药学学科博士授权点、北京市住院药师培训基地、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学学本科及多所院校的药学本科生带教基地等教学模块,依托医改前沿阵地的丰富资源与经验优势,将不同培训对象的教学培训经验进行总结。针对教学方案实施细则不够具体、教学对象缺乏学习主动性,教材不够完善,教学实施过程尚存随意性、师资自身能力与带教能力有待提高、主观性较强等实际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进,利用PDCA原理循环往复不断改进的过程,初步探索出系统化与层次化的医院药学教学培训模式。
1层次化的培训目标
构建多元化的药学人才队伍才能满足医院药学职能的不断延伸和发展,除配备药事管理和药品供应保障的药师以外,能够提供临床药学服务相关的合格药师。医院药学教育需从职业化教学为出发点,兼顾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和知识技能的需求,制定适合自身职业化需求的教学培训目标。医院按培训对象的差异性,将培训对象分为5个层次:住院药师学员、药学研究生、药学本科生、药学进修生、药学工作人员,见图1。5个层次培训所需达到的目标各有高低不同,但培训过程与培训要点互有交叉,共性的内容设置了普适性的药学基础培训,包括各类人员都必须掌握的药品基本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医院药学工作流程等内容,专业化的培训课程则更多侧重于临床实践能力的运用,包括参与患者用药教育、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临床实际用药的指导与规范等内容。
2教学管理中的制度工具
中药学CAI教学分析
中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应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规律,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一个好医生必须做到“医理通,药性熟”,由此可见中药学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中药学药物种类较多,为了从感官上加深学生对中药的印象以及激发其学习兴趣,故应突出教学的直观性和实践性,中药学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课堂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
除了演示教材本身的内容外,CAI教学中还可添加大量的相关基础学科内容、临床病案病症以及现代中药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全方位多学科联系式教学[1-2]。如中药学中活血化瘀药、祛湿药、祛痰药、消食药、补益药等都常配伍行气药,为方便学生理解可在相应章节的CAI教学中添加中医基础理论相关的知识: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湿邪重浊粘腻,易于阻碍气机;痰随气机升降,气壅则痰聚,气顺则痰消;食积内停,易致气机不畅,气滞则食积难消。再如学习清热燥湿药时,可用超链接或音频的方式复习六淫中火、热、湿的致病特点,从而明确“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意义;也可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现肺热、心火、胃火、胃肠湿热、肝胆湿热等具体病症的临床表现,为讲述相应药物的主治奠定基础。大量音频、视频、动画等元素加入到CAI教学中,使表现形式多样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加深其对每一味中药的记忆,对于具体中药能够达到知其名、识其物、治何病,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如同样是治疗风寒感冒头痛,羌活和藁本善治太阳经头痛,疼痛部位多是后头痛牵连项部,巅顶头痛甚者更是多用藁本;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疼痛部位多是前额头痛以及伴随牙龈肿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疼痛部位多为头之两侧,连及耳部。如果仅凭教师口头描述这些疼痛部位,学生的印象不深也不容易记住,CAI教学中加入相应的经络走向图,辅以动画的形式,把以上药物治疗头痛的具体部位与脉络走向结合展现出来,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减少了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
2模拟实验教学,提高兴趣
我们利用多媒体手段以视频、图片、动画、讲解的方式,情景呈现中药学中的实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中药学总论中介绍的用量,从古至今出现了许多描述中药剂量的词,如估量词匕、勺、盏、撮、溢、束、握等和拟量词麻子大、小豆大、枣大、蛋黄大等。CAI教学能直观地呈现药物分量的多少,使学生在学习中医古籍时,对古医籍中的一些中药剂量特殊的描述方法有一个准确的量化认识。再如中药的煎药方法涉及许多的实验物品和实验条件。对于学习中药学课时较少的班级来说,没有足够的时间能让他们对每一种煎煮方法都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CAI教学就能很好的弥补这一点,通过模拟仿真,将汤剂的煎煮过程、特殊药物的煎煮处理过程和机器煎药模式完整地呈现出来。
3使中药术语及难点易记易懂
临床药学服务教学研究
[摘要]目的:依据药师工作岗位的需求,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系统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优化给药方案与实施,协助医师、患者选择药品,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调研、文献分析,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药师工作内容及知识需求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并对现行的课程设置提出教学的改革。结果与结论:药学专业教育应有系统、规范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与技能,参与临床药学服务实践,以临床思维、良好的沟通技巧服务公众。
[关键词]医药分开;临床药学服务;课程改革
医师的多点执业、自由执业、医药分家、药品零加成、两票制引发医院处方外流,催生了医院药房托管的经营管理模式,逼使药品从业人员正在向提供临床药学服务方向转型;但因医、药专业知识结构的不完整,无法帮助患者在面对品类多样,剂型多种的药品做出满意的选择,尤其对慢性疾病患者的指导用药及后续用药咨询时突显的专业技术服务已难于满足公众的实际需求。分析当前教学存在不足,探导新的教学模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顺应未来的药学服务模式。
1传统药学教育存在不足
传统药学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研究,专业主干课程主要是以化学为主线的关于药品研发、生产与检验,关注的是药品生产质量与产品服务,如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对药理学学习仅停留在基础理论的层面上,缺乏临床思维与技能,无法与临床医师、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推荐药品和指导用药,难于信任以“患者为中心”全程化的药学技术服务。不懂门诊常见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中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结核,消化系统疾病中胃炎、胃肠炎、肝炎,心脑血管疾病中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看不懂实险室和特殊检查报告单以及医疗文书内容[1]。
2基于工作岗位内容要求探导药学教育的课程改革
中药学PBL教学讨论
现代生命科学技术以其高速的发展,综合性的应用呼唤着医药界创新型人才。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效果,本校开设了很多公共选修课,其中包括中药学基础全校公共选修课,36学时。每年的选课人数都在200人左右,学生来自全校临床专业、临床7年制、药学、检验、预防医学、护理、麻醉、视光、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影像、法学、管理、英语等十几个专业。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笔者专门对选此门课程的学生进行了调研,学生选修的原因不同,有的学生想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的学生因为自己或家人身体不适,经常服用中药,希望通过学习了解更多的中药方面的知识;有的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自己家乡就有很多中药材,希望了解家乡药材的用途,为今后的开发奠定基础。还有的学生认为,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为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有国外植物药进入中国市场,学习中药的相关知识,对今后的就业有一定的帮助。面对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他们选课的目的不同,基础知识和学习背景完全不同,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喜欢中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学能力。对于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如何授之以渔,而不仅授之以鱼。如何使学生学会真实的本领,让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更好地弘扬祖国的宝贵医学遗产,是学者一直探讨的问题,同时也给教师的授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以往谈教学改革经常认为是教师的事,而忽视了教的对象,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实际上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首先他们要有学习热情,有特别强烈的获取知识的欲望,一个成功的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只有这样才能给教学提供非常好的先决条件。通过几届学生的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探讨研究,笔者采用了PBL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采用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即ProblemBasedLearning,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1969年加拿大首创。该方法将学习与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把学习设置为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有意识的研究,能够学习到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PBL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收获的大小与学生付出的多少成比例,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越多,收获也就越大。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面对种类繁多的中药,感兴趣的内容也不一样。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使教与学能够互动。为此,笔者把提出的若干问题。先进行分类、归纳、总结,然后结合课堂讲授的内容再提出若干问题,如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是否有科学道理,现阶段有哪些现代的研究成果等。如关木通所含的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一次大剂量或小剂量长期服用,可对肾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国际上对所有含“木通”的中药材和成药采取了全面封杀的措施,2005版《中国药典》也予以删除。通过这样的事例,让学生自己找出还有哪些常用中药有毒,对身体产生毒性的原因是什么,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等。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完成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综述,作为部分考核成绩。选修《中药学基础》课程的学生以临床专业、临床7年制学生最多,他们表现出对临床病例很感兴趣。问题提出后,笔者针对学生查阅的临床报道病例,提出几个问题。例如某患者,男,49岁,因心悸失眠,用民间验方朱砂(9g)加水煮猪心(1个)食用,分2天4次服完。食至第10天,心悸失眠逐渐好转。连续服用1月余,出现腹痛。伴有恶心、呕吐,自认为是胃肠炎,曾口服土霉素等药物,症状缓解。继续食用朱砂煮猪心1月后,出现全身无力,双下肢浮肿,蛋白屎,少屎,逐渐无屎。血尿素、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均明显升高,肝功转氨酶升高,血钾升高,血糖降低。诊断汞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要求学生查资料解释为什么会导致汞中毒,产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是什么,朱砂的临床应用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如何避免上述中毒死亡现象的发生?在讲解清热泻火药石膏时,笔者还举例临床单用生石膏治疗高热、超高热患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停用其他一切退热药物,58例患者,体温在24小时内下降者18例,在48小时内下降者23例,在72小时内体温下降者15例,总有效率95%。笔者要求学生查资料解释为什么生石膏可以治疗高热?生石膏和煅石膏在临床上应用有何不同?通过若干实例,唤起了学习西医、西药学生对中药的浓厚兴趣,使很多学生充分认识到了中药的应用价值。
二、结合PBL教学法,精心编排各章教学内容
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中药性能与临床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属于中医药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既属药,又属医;既是基础课,又具临床性质。在中医院校中药学课程都在100学时以上,主要围绕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教学。基本知识包括中药学的起源与发展,常见中药的分类、来源、炮制、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基本理论主要指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是要根据中药理论明白药物的配伍,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以及中药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以“三基”为评价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的标准,将药材按临床应用情况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级。在教学中,教师要教授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不能死记硬背,要学会分析、比较、综合、前后连贯并结合药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掌握的目的。笔者在授课中注意与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这对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大有好处。在授课方法上,教师针对不同内容采用启发式、精讲式,如以“性能-功效-主治”为纲,将其他相关内容一线贯通。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在学习每章的重点药物时,运用药性理论对其药性详加分析,掌握主药后,以点带面,就可以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该章药物的基本内容。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解决难点,阐发疑点。有些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本门课程可能是他们接触中药的唯一机会。本课程除了采用药性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外,还通过主要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加以提示,使临床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药的作用。例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是伴有获得性染色体异常的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病变,从而引起的一种细胞株病。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应用中药诱导凋亡剂雄黄,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取得一定的疗效。患者在原用羟基脲(HU)剂量的基础上,加用雄黄口服胶囊(每粒0.25g,)每天0.3~3.75g,分次口服,待症状完全缓解后逐渐减少羟基脲用量,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早在1970年代,根据民间验方制成的癌灵一号内含砒石和轻粉,用于治疗白血病和其他肿瘤。1990年代用癌灵一号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2例,其中9例已存活10年以上。砒霜经胃肠道口服毒性较大,若采用非胃肠道给药,如静脉滴注、肌注、瘤体注射、动脉介入等方法给药,则毒副作用明显减轻。近10年来,砒霜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引起了医药界的高度关注。目前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已获得我国SDA和美国FDA批准上市,可用于白血病和其他肿瘤的治疗。在介绍莪术药材时,笔者简单介绍了莪术油,从行血破瘀中药莪术中提取,对癌细胞有直接抑制和破坏作用,还可增强人体免疫力,能促进肿瘤的消退。临床上,用莪术油中的榄香烯乳注射液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结果比单纯化疗组疗效高,患者生存质量也优于单纯化疗组。也有报道用莪术油治疗肝癌也取得良好效果。在介绍姜黄药材时,笔者选择公认具有抗癌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的姜黄素为例。其在治疗癌症方面,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试验,被认为是治癌效果好、无毒副作用和价格低廉的药物。美国国立肿瘤所已把姜黄素列为第三代癌化学预防药,并列入美国药典,国外已有成药面市。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研究已进入临床四期,姜黄素降低甘油三酯、血胆固醇,疗效高,效果好,结果令人满意。通过这些实例,使学生认识到临床难治疗的疾病,有时采用中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唤起学生对传统中药浓厚的探索欲望,为将来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更好地弘扬我国的宝贵医学遗产奠定了基础。
三、配合PBL教学法制作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临床药学实践教学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哈尔滨医科大学2006级临床药学专业的全体学生52人,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法,共发放调查问卷52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共47份。
2.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通过了解带教临床药师、参与实践的临床药学学生的意见和参考《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药学实习测评手册》进行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情况:调研学校、临床实习基地、带教教师以及临床药师等是否重视临床药学专业的实习,是否了解临床药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实习过程中希望能涉及到哪几个科室等内容;(2)实践要求:调研学生是否深入了解药物使用情况,是否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是否参加日常查房、病例讨论,是否掌握药例的书写等内容;(3)时间安排:调研实习时间安排40周是否合理,在大学五年级安排学生实习是否合理,轮科过程中,在每个科室实习的时间长短是否合理等内容;(4)考核指标:调研药历评分标准是否合理,病例分析的评分标准是否合理,药房出科考试难易程度如何,用药教育的评分标准是否合理等内容。所有问题均为选择式问题。
3.数据汇总与分析
教学模式在中药学教学改革的实践
【摘要】课程教学改革不但是高职教育的中心,也是对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判断。中药学课程是中药学专业中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的必修课,具有很强理论性和实践性。本文以中药学课程为例,分别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四个角度阐述目前中药学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所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中药学课程“以学为中心”改革的必要性。在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基础上,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培育学生的传承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唤起学生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中药学;必要性;教学改革
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中药学就是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性能、功效及临床作用的一门学科,培养学生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情怀,了解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让学生接受正确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1]。目前,多数高职教育的学制短,在校学习时间短,还面临实习就业、对口升学、深造等实际问题,所以进行以实践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必须遵守高职教育的客观规律,课程体系的安排不仅要突出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还要体现出学生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是将未来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2-3]。
一、目前高职院校中药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方面问题
目前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习目标不明确,无积极性,求知欲不强等现象。学生自身的基础较差、好玩,导致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进度,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由于以上原因,为了保证学生的出勤率,高职教师经常把课堂出勤率作为成绩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虽然这种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但对大多数学生听课效果不佳。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学习规定的内容。课堂听课成为习惯,缺乏主动自主学习意识;课堂讨论不善于提问,缺乏主动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以获取高分为目标,严重缺乏创新能力和学习提升动力。
标准化患者教学在临床药学教学中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在临床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016级临床药学专业方向的60名学生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名学生,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取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对比观察两组学生理论知识成绩以及综合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成绩及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应用在临床药学教学中,能显著提升学生成绩,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临床药学
传统临床药学教学模式一般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听课,且实践教学方面较为薄弱,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综合能力都比较低,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随着医学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往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医院对药学人才的要求,所以探究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更贴近临床实际,能有效提升以学生临床以学生体验。本研究对标准化患者教学模式在临床药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016级临床药学专业方向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名。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岁-23岁,平均年龄为(21.39±3.08)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0岁-23岁,平均年龄为(21.2±3.1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