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6 21:23: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药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药物

古人药物统计论文

【摘要】明代医家张景岳的用药特色前人论述很多,但是从药物应用频次的角度着手分析,还很少见。鉴于此,笔者借助计算机统计技术,对景岳《新方八阵》的常用药物的应用频次作了统计,发现《新方八阵》161首内服方中共用到药物158种,其中补益药应用频次最高。而在所应用的补益药中,补气补阳药和补阴补血药的应用频次大致相当,体现出景岳组方用药是基于“阳非有余”、“阴亦不足”的认识。而补气补阳药的频次略高于补阴补血药,则恰好体现了他生理上重视阳气,治疗上强调温补的学术特点。在《新方八阵》应用的具体药物中,文章结合《景岳全书·本草正》对应用频次较高的甘草、当归、熟地和人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更形象地体现了景岳的组方特点。

【关键词】景岳新方八阵熟地当归甘草人参

张景岳是明代著名医家,其用药特色前人已论述很多,但是从药物应用频次的角度着手分析,还很少见。鉴于此,笔者借助计算机统计技术,对景岳《新方八阵》的常用药物作如下分析。

综观景岳《新方八阵》,共载新方186首,分为八个阵。其中内服方161首,外用方25首。因外服方中有的方如“百草煎”无法知道其确切的药物组成;有的方如“鹅掌风四方”则是方中附方,制用时又添加辅药辅料。因此笔者对新方用药的频次统计以内服方为对象。对于所分析药物的功效分类则是以《中华本草》中对药物的功效分类为依据的。

《新方八阵》161首内服方共用到药物158种,总的用药频次为1042次,其中补益药453次、利水渗湿药92次、理气药91次、温里药88次、清热药83次、解表药53次、化痰止咳平喘药34次、活血化瘀药29次。应用频次更低的依次是收涩药、化湿药、安神药、驱虫药、消食药、凉血止血药、解毒杀虫药、平肝息风药、泻下药、拔毒化腐生肌药和开窍药。在景岳新方用到的药物中,没有1味是现代临床常用的祛风湿类药,通常用的平肝息风药,景岳也仅用过牡蛎和僵蚕,且都只用了1次。活血化瘀药景岳用的频次也很低,最高的牛膝也仅有13次,其次川芎7次,红花、丹参各2次,桃仁、三棱、莪术各1次。景岳的这种用药习惯,除了受其学术思想影响外,可能与他临证经常遇到的病种也有一定关系。

在用到的158种药物中,补益药应用频次最高,占总用药频次的43.5%。其中,补气补阳药和补阴补血药频次大致相当,为242∶211,说明其组方用药是基于“阳非有余”、“阴亦不足”的认识。而补气补阳药的频次略高于补阴补血药,则恰好体现了他生理上重视阳气,治疗上强调温补的学术特点。

查看全文

曲妥珠单抗药物临床研究

[摘要]曲妥珠单抗作为靶向药物的一种,是Her-2基因突变阳性这一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特异性抑制剂,它因特异性强,不良反应轻微等益处,在Her-2基因突变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总体生存率得到延长。本文将从该药物化学理化性质、化学药理作用、化学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四个方面对其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曲妥珠单抗;靶向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乳腺癌;Her-2基因突变阳性

1曲妥珠单抗药物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及特点

曲妥珠单抗:它是首个以Her-2作为靶点的一种重组DNA衍生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化学分子式:C10H14N6O5,分子量:298.25536,其化学活性成分是曲妥珠单抗,为白色至淡黄色冻干粉末剂。对其采取稀释的方法配制成无色或淡淡黄色澄清或微乳光颜色的溶液,溶液制作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配置完毕的溶液可以使用好多次,保证其浓度为21mg/mL,pH值约为6.0。已经配备结束的溶液超过28天后不能应用果断丢弃,禁止继续应用。供给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注时应用,切记一定禁止静脉推注或静脉快速注射防止出现危险。输注前临床医护人员也应先目测观察有无颗粒产生和变色点异常现象。在输液过程中对于有自觉不适症状的乳腺癌患者应及时前去询问患者给予调缓输注输液速度的同时也应格外留意这类患者,以免出现严重不良后果。另外这一靶向药物在配伍时还应注意使用聚氯乙烯、聚乙烯或聚丙烯袋未观察到本品失效。不能拿5%的葡萄糖溶液来配伍,因为其可致使蛋白发生聚集反应。在稀释液中其含有1.1%苯甲醇的20mL灭菌注射用水(以下称稀释液)。溶剂为:灭菌注射用水,包含1.1%苯乙醇作为防腐剂,均为无色液体。其赋形剂包括:L-盐酸组氨酸,L-组氨酸,a,a-双羧海藻糖,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20。其次,曲妥珠单抗它是在无菌培养基中的哺乳动物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所产生的,在这一个过程中包括特定的杀灭病毒和消灭去除这两步操作步骤[1]。研究人员们在这一处理阶段过程中分别用的是亲和色谱法以及离子相互交换两种方法。

2曲妥珠单抗药物化学药理作用

本药品主要适应症为Her-2基因突变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治疗Her-2基因突变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时针对于患者已在外科行手术切除治疗、并采取蒽环类化学治疗药辅佐化疗和行放射治疗之后的单药辅助治疗,或者说是给予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环磷酰胺两种药物相结合的化学治疗方案然后后续添加本品和白蛋白紫杉醇组合连结起来辅助更好的为患者治疗。另外,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时作为单一药物治疗该患者在继往治疗过程中已经接受过一个或者多种化学治疗方案的转移性乳腺癌。在应用本药品治疗前,一定要进行Her-2检测,因为Her-2基因突变阳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靶点,通过静脉输注给药。对于乳腺癌患者依然选择21天一周期的用药策略,初始采用剂量为8mg/kg,随后按6mg/kg,轮回期限为21天。后续继续重复6mg/kg,患者在接受用药时临床医生工作者应严格将输注时间掌握在90分钟为宜。另外如果患者在第一次用药时无不良反应发生那么在以后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可以将输注时间掌握在30分钟。考虑到曲妥珠单抗具有心脏毒性副作用,建议在准备给患者应用前告知乳腺癌患者先行心脏彩超检查观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动态密切监测[2]。当心脏彩超检查完毕提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对于还未进行治疗前绝对值下降≧16%时,停止使用本药品至少4周,并且嘱咐患者每4个星期前往门诊做心脏彩超一次,确保乳腺癌患者在积极接受治疗过程的同时保证其安全性。

查看全文

医院药物咨询研究论文

1开展药物咨询工作的必要性

医院面对大量的门诊、急诊患者,就合理用药问题仅靠在发药窗口短暂的时间内医务人员很难做到将各类药品的使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注意事项等问题向患者逐一解释清楚。随着祖国的改革开放,大量新药不断研制出来,另外,合资药、进口药品不断增加,多种药物合并使用的处方越来越多,致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不断升高。商品名的使用,造成同一种成分的药品有多种名称,如甲苯恶唑辛制剂,就有萘福潘、平痛新、肌舒平等多种名称。处方中重复用药的情况屡见不鲜。如头孢氨苄和先锋Ⅴ号两种药合用等。另外,处方中药物互相拮抗的也时有出现,如降糖药甲磺丁脲与利尿剂氯噻嗪合用而导致后者抑制了前者促胰岛腺素的释放。

开设用药咨询服务以后,患者用药中的疑问,可直接向药师咨询,药师可根据患者的提问,有针对性地给予详细指导,从而使患者得到了在医生那里难以得到的药物知识。这种药师与患者面对面的交谈,普及了药学知识,使患者掌握了科学合理的服药方法。这样既可以得到患者的信任,还拓宽了药学人员的专业知识范围。

开展药物咨询工作,可以转变人们对药剂工作的错误看法。在人们的印象中,药师只是从事简单的“照方抓药”工作,对药房的工作要求也只是停留在不要拿错药,服务态度好的水平上。通过开展药物咨询工作,直接与患者面对面地解释与药物有关的问题,药学工作也由传统的保障供应型向药学服务型转变,提高了药师的地位,体现了药师的自身价值,改变了药师在患者与医护人员心中的形象。

随着人们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的提高,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用药时间与方法等合理用药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开展药物咨询工作,可以满足患者的药疗需求。同时,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师或药师对各类新药信息往往不能及时全面地掌握,药物咨询服务可以将这种工作中出现的暂时问题得以及时补充和纠正。

展药物咨询工作,可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指导患者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尤其在门诊量大的医院中,医师与药师每日接待的患者人次较多,工作任务繁重,与患者接触时间较短,不可能对每一位患者做到详尽周密的解释,患者有时对医师或药师的解释产生模糊概念,甚至根本没听明白,药物咨询服务可以更清楚、详细、耐心地解答患者的疑问,使患者合理使用药品,不会因用药不当而影响治疗效果。

查看全文

药物过敏反应论文

【摘要】过敏反应是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其发生率高、危害性大。为了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送医院治疗或抢救。为了减少药物过敏反应对机体的损害,所以药物过敏反应不容忽视。

【关键词】药物过敏反应危害防治

【Abstract】Allergyisacommonadversereaction,theincidenceishighandcausedgreatharm.Inordertoreducetheoccurrenceofallergicreactions,beforetreatmentshouldbeaskedindetailaboutthehistoryofmedicationincaseofallergicreaction,shouldimmediatelystop,andpromptlysentforhospitaltreatmentorrescue.Inordertoreducetheallergicreactionthebodyofthedrugthehypersensitivityreactionscannotbeignored.

【Keywords】drug;allergyreaction;harm;preventandtreatment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意识也在提高,因此药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逐年增高,过敏反应就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种。过敏反应又叫变态反应,是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接触致敏机体后所引发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反应的性质与药物的剂量关系不大,是致敏患者对某药的特殊反应[1]。

药物过敏反应可发生在用药瞬间、用药后数小时或几天,轻则会发生药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胸闷、呼吸困难、心悸、出冷汗、恶心、呕吐、紫癜等症状,重则还会损害肝脏、肾脏、大脑,特别是过敏性休克可危及生命[2]。且不可预知。因此,临床医生在用药前一定要详细询问病人的过敏史、做皮试,尽量减少用药种类,严格执行药物使用禁忌,提高安全意识。另外,少数患者还会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反应,所以为避免或减少药物过敏反应疾病的发生,用药期间及用药后还应严密观察。

查看全文

曲妥珠单抗药物临床研究

[摘要]曲妥珠单抗作为靶向药物的一种,是Her-2基因突变阳性这一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特异性抑制剂,它因特异性强,不良反应轻微等益处,在Her-2基因突变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总体生存率得到延长。本文将从该药物化学理化性质、化学药理作用、化学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四个方面对其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曲妥珠单抗;靶向药物;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乳腺癌;Her-2基因突变阳性

1曲妥珠单抗药物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及特点

曲妥珠单抗:它是首个以Her-2作为靶点的一种重组DNA衍生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化学分子式:C10H14N6O5,分子量:298.25536,其化学活性成分是曲妥珠单抗,为白色至淡黄色冻干粉末剂。对其采取稀释的方法配制成无色或淡淡黄色澄清或微乳光颜色的溶液,溶液制作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配置完毕的溶液可以使用好多次,保证其浓度为21mg/mL,pH值约为6.0。已经配备结束的溶液超过28天后不能应用果断丢弃,禁止继续应用。供给乳腺癌患者静脉输注时应用,切记一定禁止静脉推注或静脉快速注射防止出现危险。输注前临床医护人员也应先目测观察有无颗粒产生和变色点异常现象。在输液过程中对于有自觉不适症状的乳腺癌患者应及时前去询问患者给予调缓输注输液速度的同时也应格外留意这类患者,以免出现严重不良后果。另外这一靶向药物在配伍时还应注意使用聚氯乙烯、聚乙烯或聚丙烯袋未观察到本品失效。不能拿5%的葡萄糖溶液来配伍,因为其可致使蛋白发生聚集反应。在稀释液中其含有1.1%苯甲醇的20mL灭菌注射用水(以下称稀释液)。溶剂为:灭菌注射用水,包含1.1%苯乙醇作为防腐剂,均为无色液体。其赋形剂包括:L-盐酸组氨酸,L-组氨酸,a,a-双羧海藻糖,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20。其次,曲妥珠单抗它是在无菌培养基中的哺乳动物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所产生的,在这一个过程中包括特定的杀灭病毒和消灭去除这两步操作步骤[1]。研究人员们在这一处理阶段过程中分别用的是亲和色谱法以及离子相互交换两种方法。

2曲妥珠单抗药物化学药理作用

本药品主要适应症为Her-2基因突变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治疗Her-2基因突变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时针对于患者已在外科行手术切除治疗、并采取蒽环类化学治疗药辅佐化疗和行放射治疗之后的单药辅助治疗,或者说是给予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环磷酰胺两种药物相结合的化学治疗方案然后后续添加本品和白蛋白紫杉醇组合连结起来辅助更好的为患者治疗。另外,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时作为单一药物治疗该患者在继往治疗过程中已经接受过一个或者多种化学治疗方案的转移性乳腺癌。在应用本药品治疗前,一定要进行Her-2检测,因为Her-2基因突变阳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靶点,通过静脉输注给药。对于乳腺癌患者依然选择21天一周期的用药策略,初始采用剂量为8mg/kg,随后按6mg/kg,轮回期限为21天。后续继续重复6mg/kg,患者在接受用药时临床医生工作者应严格将输注时间掌握在90分钟为宜。另外如果患者在第一次用药时无不良反应发生那么在以后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可以将输注时间掌握在30分钟。考虑到曲妥珠单抗具有心脏毒性副作用,建议在准备给患者应用前告知乳腺癌患者先行心脏彩超检查观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且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动态密切监测[2]。当心脏彩超检查完毕提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相对于还未进行治疗前绝对值下降≧16%时,停止使用本药品至少4周,并且嘱咐患者每4个星期前往门诊做心脏彩超一次,确保乳腺癌患者在积极接受治疗过程的同时保证其安全性。

查看全文

药物咨询论文:小议药物咨询在药学的重要作用

本文作者:孙美珍何倩工作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

因此,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开展药物咨询以后,一方面患者用药的疑虑可直接面向药师咨询,药师可根据患者的咨询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指导。这种药师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既普及了药学知识,使患者掌握了科学合理的服药方法,也有利于提高药师的地位。另一方面,又能及时得到患者用药的反馈信息(如药品不良反应和质量),还能促进药师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解答患者用药咨询咨询内容:药品名称、适应证、用法、用量、药品不良反应、毒副作用、药品的批号和有效期、药品价格、是否进入医保目录等。根据不同患者用药情况和要求进行解答咨询内容:①讲明服药的注意事项。②老人与儿童正确的用药方法。③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谨慎用药问题。④叮嘱患者务必遵照医嘱用药,不能随便减少或增加药量,不能随便使用代用药或停服药物。⑤药物与食物的关系。⑥如何妥善保管家庭备用药品。向医师宣传用药知识采用"药讯"等方式,介绍正确用药方法,用不同形式和方法与医师取得联系,及时沟通,内容包括多方面:新药介绍、老药新用、抗生素选择与联用、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以及合理用药信息等。如某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不退,白细胞计数高,有青霉素过敏史,痰培养结果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钠高度敏感,开始选用头孢哌酮,皮试结果呈阳性,后改用左氧氟沙星等治疗皆效果不佳,药师详细了解患者情况之后,建议试用与头孢哌酮侧链化学结构差异大的头孢曲松钠(罗氏芬)配成浓度为500μg/ml的稀释液进行皮试,结果呈阴性。在医护人员密切监护下缓慢静滴,未发现有过敏反应。用药3日后热退。尽管用头孢曲松钠对该患者治疗存在一定风险,但由于患者对其他抗菌药物均不敏感,通过药师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头孢曲松钠与头孢哌酮的侧链结构差异较大[2]。由于每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抗原决定簇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单凭某一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皮试阳性结果就简单地停止应用所有头孢菌素抗菌药物,将使患者失去合理用药和及时治疗的机会。解答护士用药咨询如临床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多巴胺20mg+呋塞米20mg静滴过程中,出现黑色沉淀。药师解释如下:盐酸多巴胺是一种酸性物质,其分子带有两个游离的酚羟基,易被氧化为醌类,最后形成黑色聚合物[3],在碱性条件下更为明显。呋塞米注射液呈碱性,与盐酸多巴胺配伍后溶液呈碱性,使多巴胺氧化而形成黑色聚合物。为保证用药安全,建议临床用多巴胺时,不要与呋塞米配伍使用,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指导公众用药药师在减肥、补钙、补充营养、高血压、肩周炎、风湿病等方面给予科学的用药指导,避免受虚假广告的影响。通过药物咨询,可发现处方中的药物相互作用问题,避免重复用药。本院门诊病人常同时就诊几个科,发现病人同时所用药物,常出现药物配伍不当的情况,有时两个科的医师处方会出现同类抗生素或作用相抵抗的抗生素,对上述情况,药师给予纠正。通过药物咨询,使病人正确认识药物的剂量、疗程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重要性。慢性感染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均通过咨询受益。通过咨询,可发现或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向临床反馈。如服用甲硝唑的患者,同时饮用较大量的酒后,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等,均及时与临床医师取得联系。通过咨询,能发现病人与医师不配合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如药品包装特殊造成病人使用困难;药瓶标贴所注明的药物用法时过于专业化而使病人不理解;又如用药方案复杂,造成病人记错用药方法或病人不了解药物使用中的注意点等。药师均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业务的扩大和改进,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药剂科主动适应现代化医院发展建设的需要。临床药学在本院还处在尝试阶段,要想真正把此项工作做好,还必须加强同临床医护人员的联系,相互信任与合作,添置必要的书籍与软件、门诊用药咨询系统等。

查看全文

药物研发论文:药物上市前研发分工问题研讨

本文作者:石文凯王广平李茜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

新医改背景下的医药科技促进政策医药行业作为高技术产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而国外纷纷出台了促进本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法律与法规,如美国的《国家创新法》、欧盟的《建设创新型欧洲》、日本的《医药、医疗器械创新5年战略规划》、英国的《英国研究与发展国际合作战略》、德国的《高技术战略》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颁发了多项与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引导政策,2009年的新医改政策更加重视医药科技创新活动与广大群众用药的安全问题。从1999年开始,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与医药产业研发活动的法律与政策,如《医药科学技术政策(2002~2010年)》《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为促进药品上市前研发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2009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倡导“把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努力攻克医药科技难关”“加快实施医药科技重大专项,鼓励自主创新”。在国际和国家科技促进政策的宏观环境下,大大激发了国内医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

国内外药物上市前研发专业化分工市场分析

国外药物上市前研发专业化分工市场欧美国家医药研发市场专业化分工程度比较高,这与政府提倡专业化分工服务市场和积极的科技引导政策密切相关。2004年3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表了《创新/停滞新医疗产品的关键路径上的挑战与机遇》白皮书,提出“核心路径计划”,呼吁通过全国的努力推进新药研发上的关键环节,改进研发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工具。2009年,欧盟发起了一项创新药物研究计划,将在7年内出资10亿欧元,而大型制药公司则提供等值资助以提供人员和设备。该计划的最大目标即是预测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核心路径计划”类似。欧盟创新药物研究计划,其实质就是为欧盟创新活动提供中介服务活动,以促进企业药物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加快药物上市前研发专业化分工市场发展。英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居世界第二,占世界市场份额的一成以上,生物技术产业涉及多个领域,专业化分工需要加强合作的问题日益突出。英国良好的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服务体系,促进了英国药物上市前研发专业化分工市场的发展。目前已拥有270家生物技术中小企业,约占欧洲生物技术公司的1/3,且在不断衍生。针对生物技术专业分工的问题,专业化的服务机构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临近,对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它可以为生物技术专业化公司提供管理、市场、法律、财务等服务;在集群的孵化器和科技园区内,具有完善的法律服务体系,为生物技术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国内药物上市前研发专业化分工市场医药研发活动是复杂的,不可能由单一的制药企业全部完成,客观上促成了药物上市前研发专业化分工。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研发专业化的开展,制药企业不得不与众多临床研究服务组织(CRO)或者其他机构合作,并进行技术交易。国内外制药企业为了协调更多的CRO组织,尽量缩减信息传递等额外产生的成本,将更多地依赖于各种研发服务机构。目前,国外跨国公司在我国药物上市前研究的服务市场已经拥有一定的市场渗透力,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姚晨等[1]通过查阅ClinicalTrials.gov网站数据库登记的有关内容,以2007年5月8日前所登记注册临床试验的检索结果为分析数据,发现在中国由制药企业赞助的临床试验有97个,其中58个是国际多中心试验,外国制药企业让中国参与更多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加快新药研发进程。刘雪梅等[2]经过调查发现,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共注册94个试验,其中71个为各种基金资助。中国中心注册试验总数不多,但97%为非赢利性机构资助,商业机构资助仅占3%;目前在世界卫生组织临床试验注册平台(WHOICTRP)首批一级注册中心注册的中国主持的临床试验383个,仅占5%(383/8102)。由此可见,基于国外跨国公司专业化服务市场的渗透,以及我国新医改背景下的科技创新引导政策,我国药物上市前研究的服务市场有待推进和大力发展。

药物上市前研发专业化分工的发展问题

药物创新过程中分工的研究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3]在《对国民财富产生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中提出了分工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产业分工,是个人间分工与企业间分工的宏观表现。当前,新医改提出的医药科技引导政策目标,进一步强化了药物上市前研发专业分工进程。国内药物创新活动的加强,促进了药物研发专业化分工的出现,进而为药物上市前研究产业链出现奠定了基础。国内学者对医药创新系统性问题、协调合作和研发产业链构建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思路和成果与新医改政策目标相一致。金泉源等[4]认为,我国创新药物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不足、研发队伍不稳定、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阮梅花等[5]认为,医药创新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需要政府机构、相关行业中的利益集团与行业中每个人、每个团队和组织加强合作。郭宗儒[6]提出了药物研发中的模拟创新,即研制药物的作用靶标是已知的,由于首创性药物未必充分优化,为模拟创新留有研发的空间,为上市前产业分工提供了思路。解育静[7]提到国内创新药物的来源地有3个方面,科研单位与制药企业合作,由制药企业出资,科研单位研究,共同报批新药。张晓兰[8]认为,我国新药研发需经历“三重门”,新药研发的主体是企业,从研发到产业化是企业发展的思路。蒋毅等[9]认为,我国应加强政府监管的规范性,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任正华等[10]探讨了专业化分工对于创新药物研发的意义,并提出了以产业链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创新药物研发模式。区域医药研发分工水平和收益不同区域医药研发分工水平的深入发展,是与我国经济体制的制度变迁方向相一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为了保证全国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实施,实行计划手段,一方面压低原辅料价格,另一方面抬高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西部低廉的原辅料流向东部,导致了区域经济的收益分配不合理。改革开放后,由于实行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区域发展战略,强化了东西部的产业分工,医药制造业的产业链条上的中西部市场主体主要提供原辅料,而东部的分工主体则主要侧重于技术研发与最终产品提供,这使得医药制造业分工主体在分工水平和收益分配上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虽然近年来政府提出发展中西部、开发大西北、振兴东北等宏观经济政策,但业已形成的医药制造业分工水平和收益分配不同的局面,使得东西区域药物创新水平迥异。基于新医改背景,实现药物上市前研发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由药物研发专业程度较高的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流动,是减少东西部药物创新水平差异的有效举措。在国际医药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也是世界各国之间生产的专业化分工。通过国际医药创新分工,各国可以发挥各自优势,节约成本,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药物研发和生产的国际化。近年来,一种新药全球平均研发成本由过去的5亿美元上升至12亿美元,为降低成本,许多欧美制药企业纷纷把新药开发中的非核心部分剥离出来,外包给发展中国家,中国因为相关人才密集、成本低廉,成为外资企业首选地之一。据专家介绍,一方面,中国拥有大批高素质且工资低的科研人员,一个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国内生命科学研究人员每年薪水大约为8000~10000美元,不及美国的1/4;另一方面,原材料、能源和其他配套设施在国际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在中国的药品研发成本约为美国的一半。因此,国际制药巨头们都将新药研发的非核心部分交予我国外包研发组织或制药企业来完成,真正核心业务仍集中在自己企业内部完成。要扭转我国制药企业在研发产业链上的被动局面,积极促进我国药物上市前研发产业发展,为我国药物创新活动添加活力。我国药物研发分工协作体系薄弱我国医药研发分工协作体系薄弱,主要表现为医药制造业内创新主体之间的分工协作不足,以及支撑医药产业创新的创新服务体系薄弱。我国医药制造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不足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医药研发产业链条上的企业缺乏不顾内部资源与要素禀赋优势,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缺乏与技术相匹配的分工协作体系,使得医药研发产业重大药物创新领域难以取得突破;二是外资企业以合作或合资形式进入我国大陆地区,形成其内部固定的分工协作的上下游外资企业。虽然可使得被引进的外资企业在当地快速进入正常运作状态,但是其分工协作体系对当地企业而言相对封闭,对我国当地的企业医药创新活动关联十分有限,不能形成具有创新优势的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目前我国支撑医药产业创新的创新促进体系薄弱。医药产业创新促进体系是由促进产业创新的要素交易平台、创新中介服务系统以及政策支持体系等构成。产业创新促进体系是产业分工深化的产物,由于产业分工发展较为深入,这一体系将对产业创新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虽然新医改提出科技创新的政策目标,但我国药物研发产业创新体系作为产业创新分工的组成部分尚处于起步阶段,创新成果、资本要素、人力资本等的创新要素市场效率不高,不利于药物研发产业整体创新效率的提升。医药企业要充分抓住新医改政策的机遇,加强企业间药物研发的分工与协作。

查看全文

药物分析实验评核策略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技能与理论知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对实验技能进行考核是评价课程目标完成与否的重要方式.同时又可以促使学生重视实验技能的锻炼结合平时的实验教学.通过对药物分析实验考试内容、方法的改革研究与实践.使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知识掌握的深入和灵活运用等方面都得到显著的改进.着重加强了对药学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体现了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本位的新体系.使药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为使我校毕业生一走向社会就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尽快成为药学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1改革药分实验考试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

以前的实验考核基本上都是全班在一个实验室做同一个实验内容,以实验结果作为主要评分指标.存在片面性。对实验理论考核有余.而对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考核不足.难以引起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高度重视和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对此.本课题一改往El实验考试的弊端.赋予药物分析实验考核以崭新的内容和含义.主要作用如下。

1.1增强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

改变过去那种把实验结果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做法.把基本操作考试、实验态度、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作为综合评定指标使学生养成重视实验操作、尊重实验结果、规范实验报告的正确实验态度.在平时学习中重视实验课程.激发学习的自觉性。

1.2改革实验考核方法

查看全文

化疗药物外渗成因及监护策略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措施之一,挽救和延长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外渗如果未被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可引起渗漏部位红肿、疼痛及局部周围组织坏死,严重者须外科清创植皮,加重患者痛苦,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及心理负担,甚至影响化疗疗程,使化疗不能顺利进行,甚至引发医疗纠纷〔1〕。所以积极探讨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临床资料

化疗药物外渗病例来源于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7~68岁,平均(49•51±6•24)岁。疾病类型:乳腺癌15例、食管癌12例、肺癌8例和其它肿瘤5例。文化程度:小学5例、初中9例、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16例。

2原因分析

2•1药物因素

化疗药物刺激性较大,可以造成血管损伤,输液血管出现瘪陷、硬化,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等。临床常用的化疗药物根据对血管损伤程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腐蚀性药物,外渗后可引起组织发疱甚至坏死,如多柔比星、表柔比星、柔红霉素、长春酰胺和长春新碱等;第二类是刺激性药物,指化疗药物能引起注射部位或静脉路径疼痛,可有局部炎症反应、静脉炎、局部变态反应,如环磷酰胺、羟喜树碱等;第三类是非刺激性药物,外渗后不对组织产生不良反应〔2〕。同时,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导致化疗药物外渗,与输注药物的浓度、酸碱性和渗透性也存在相关性。

查看全文

药物经济学研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药物经济学在国际上得到迅速发展。由于我国药物经济学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与国际上相比还具有一定差距。近年来,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水平有较大程度地提高,文献数量也逐渐增多,每年至少有200篇,包括综述、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等。在国内药物经济学文献数量增多的同时,其在各省份的发展却是不平衡的,本研究就河北省内药物经济学发展状况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分别以“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最小成本分析”和“河北”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1990年1月至2014年12月相关资料,并且剔除重复发表和与文章实际内容不符的文献,最终筛选出河北省内学者发表的有关药物经济学的文献78篇。

1.2研究方法

运用Excel办公软件,将78篇文献资料按“文献数量”“第1作者分布特征”“文献研究主题”“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进行分类,并逐篇分析。其中文献研究主题一般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其他研究,而药物经济学常用的评价方法为成本-效果分析法、最小成本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法和成本-效用分析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