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6 19:36: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药理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职护理药理学教学研究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逐步转变,社会对中职教育的需求是传授实用性的知识,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势,结合我校中职护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将理实一体化教学应用于药理学中,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现将相关研究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受试对象选择2015级和2016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受试对象。1.2实验方法从实施传统教学方法的2015级中职护理专业药理学结业成绩中,随机抽取25名学生的成绩作为对照组。从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2016级中职护理专业药理学结业成绩中,随机抽取25名学生的成绩作为实验组。将两个年级学生实施两种教学方法的药理学结业成绩均分为态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三维考核,所占权重分别为20%、40%、40%,最后将3项成绩相加得出综合成绩。态度目标考核是利用教师手册,从学生的出勤、课堂纪律、听讲情况、实训操作、实训报告等方面考核,记录该生药理学课程的态度目标成绩。知识目标考核按制订的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内容要求进行考核,注重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和考试题型,采用期末闭卷考核,原始成绩按权重40%折合分值。能力目标考核是通过药理学的实训课程培养体现的,每个实训项目都制订了能力过程性考核标准———《实训评价标准》。实训中,以每次实训课的实训项目为一次实训成绩进行过程性考核,将每位学生的每个实训项目考核计为100分,取平均分,按权重40%折合分值。最后算出该生药理学结业的综合成绩。1.3统计学方法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药理学结业成绩按态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综合成绩的分数作为数值变量,运用成组设计两小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见表1)实验组的知识目标、态度目标、能力目标和综合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
3讨论
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通过分析临床药理学课程特点、教学现状及其局限性,提出将成果导向型教学(OBE)理念运用到临床药理学教学中。本文对OBE的实施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根据OBE指导思想提出从教学策略的改变、师资队伍的培养、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以及评价体系的完善等方面,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以及课堂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以推动医学高等院校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成果导向型教学理念;临床药理学;课程改革
传统的临床药理学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授,教师在课堂上扮演主角,按照教案将知识点以“填鸭式”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但是,临床药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并将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而“被动式”教学难以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成果导向型教学(Out-comeBasedEducation,OBE),是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先进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导并强调其在教与学中的中心地位,在教育改革中发挥着显著优势。因此,本文围绕是否能在临床药理学课程中应用OBE理念,促进学科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等展开讨论,为促进教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提供思路。
1OBE理念的内涵分析
成果导向型教学,也称为能力导向型教学,是一种基于学习结果的教学模式。它指教学者首先要对学生学习结果有明确的目标,也就是说,希望学生掌握什么知识,以此为基础来设计课程框架并且构建相对应的评价体系,保证最终教学目的的达成。OBE是由SpadyWilliam于1981年首次提出[1],并从1994年起在世界各地逐渐发展起来。对于教师来说,OBE将教学活动由传统的以“教学内容”为驱动转变为以“学生学习结果”为驱动,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把握各个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对学生而言,以学生为中心是OBE的理论基础,强调学习的结果,以此激励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功。同时,OBE的评价模式是一种多元化持续性的评价方式,它从全过程、多角度来综合评价学生,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和可信[2-4]。
2临床药理学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药理学教学变革计策研究
一、基于教材建设的教学改革
1教学方式的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的观念逐渐加强,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在随之发生改变。但由于临床药理学学科的特点,很多学校的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我国医学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中采用的普遍模式。在此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占有主导地位,是一种单向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应用简单,但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记忆不够深刻。最初的临床药理学讲义为18课时,内容较为简单,传统的板书模式即可完成教学任务。随着教材的发展,为了适应逐渐增加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任课老师自制了教学挂图,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强度。随着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增多,任课老师携带大量的教学挂图成为负担。于是该院专门组织绘制、印刷了相关内容的彩色幻灯片,用于教学,在当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随着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增加,在编写新版教材时,在每一章节中增加了英文的Keyconcepts和课后的思考题。不但便于同学们预习和复习,也督促同学们在学习的同时对临床药理学的重大问题进行思考,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而多媒体等先进教学工具的应用,为教材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声、色、光、动”的优势,在新版教材中增加了课件光盘,使应用教材的学生可以充分消化和理解教学内容,使理论教学中的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使教材中平面的教学内容立体化和动态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促进知识的理解。
2课外科研活动增进对教材的理解
随着《临床药理学》教材内容的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难度在逐渐加大。如果在教学实践中仅仅满足于课堂教学,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只注重对教材上字句的死记硬背,而不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到了临床实习阶段发现很多知识似是而非,又重新翻书“烫剩饭”,极大影响了医学生的培养质量。为实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笔者充分利用本身的科研优势,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开展了一批高质量的业余科研项目。比如,在开展临床用药处方调查中,带领临床医学高年级学生,对4所医院的8141张门诊处方进行临床用药处方调查。通过对不合理用药处方的讨论,分析处方中的问题,使同学们从具体病例中学习和检验教材中的知识和规律。另外,笔者依靠自身优势,带领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近年来,共带领学生完成了100多种新药的人体生物利用度实验,参与研究的学生超过2000人次。在研究过程中,同一种药物在不同个体间的药动学差异,如:峰浓度Cmax、半衰期t1/2、曲线下面积AUC等数值的不同,详细地展示在同学们面前。学生自己作为受试者,亲身体验新药临床研究的过程,了解了不同个体的药动学差异,加深了课堂上理论知识的理解[11]。又如,在对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药动学研究发现其在人体血浆中的半衰期为15h左右,从这个角度出发,现有说明书上注明的每天三次口服的给药方法是值得商榷的。因此,笔者将结果反馈给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并建议对该药物的使用说明书进行修改。学生们也在此过程中巩固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二、结语
中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中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级中职护理1班和2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习思维导图制作方法并应用于教学全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为(87.6±5.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3±4.7)分,教学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中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效果显著,值得在医学相关课程教学中推广。
关键词:中职;药理学;思维导图
药理学是医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医学和药学的桥梁学科,主要研究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通过学习药理学课程,学生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用药指导,为今后合理用药、开展用药护理奠定理论基础。药理学知识相互关联、抽象难懂,而中职生学习能力较弱,畏难情绪较强,因此教学效果一般。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药理学教师需要尽快解决的难题。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它将相互联系的知识,围绕某一主题,以主干及分支的形式,借助图片、颜色、关键词等联系起来,让学习者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逐渐摸清知识脉络[1]。思维导图将大脑左半球的理解、分析、判断等抽象思维功能,与大脑右半球的想象、灵感和创意等直观思维功能充分调动起来,把海量、枯燥的知识变成容易识别记忆且具体、可视的思维图谱[2]。思维导图在临床、护理、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教学中被广泛使用[3-6]。本研究拟将思维导图引入高职药理学教学,深入分析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以期解决中职药理学教学难题。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我院2017级中职护理专业有5个班。1班(70人)和2班(69人)学生年龄、性别比例和阶段检测成绩最为接近,故作为本研究对象(由同一教师授课)。班长抽签决定分组,1班为对照组,2班为实验组。药理学共72学时,前12学时讲授药理学总论部分知识,并进行阶段检测。1.2教学方法。1.2.1实验组利。用晚自习时间简要介绍思维导图的起源、发展、使用目的和制作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课前导学阶段,教师在微信群发送预习导图(只有中心主题和一级分支),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善思维导图的二级分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思维导图为基础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新知,通过层层推理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补充三、四级分支。课后复习阶段,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完善思维导图并作为期末复习的参考依据,完成课后练习题。1.2.2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课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新知,课后及时复习完成章节练习题。1.3效果评价。由教研室主任命题,考查学生重、难点知识掌握程度。设计调查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医学药理学绪论教学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学科,覆盖了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诸多学科。在医学院校药理学是学生在学习过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1]。药理学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桥梁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对以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长期以来,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内容庞杂,难学、难记、易混淆,要学好非常困难,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独立学院生源的共同点之一是学生群体的文化功底相对一本和二本学生弱一些,在系统理论学习水平、知识的理论性、深度与广度等方面与一本、二本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4]。因此,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充分了解本学科的内容,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绪论》的讲解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两个方面,针对药理学绪论部分的讲授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教学内容
绪论的基本内容包括药理学的定义、药理学的研究内容、药理学的发展史及药理学学习方法。除了讲清以上4个问题,药物作为本学科研究对象之一,药物的定义及药物、毒物、食物三者的关系也有必要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对其有科学、完整、明确的认识;另外,本学科的任务和研究方法也是讲授内容之一,对于医学生来说,本学科任务可以重点介绍药理学在药物相互作用和作用机制方面的意义,引入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病例,激发学生兴趣,使其充分理解并明确本学科的意义,同时采用学生熟悉的药品说明书,展示学科能够解决的问题,进一步针对专业特点,着重介绍跟学生专业有关的部分。对于研究方法方面的介绍,采用大量实验材料和实验操作的图片,从而使学生了解和重视药理学实验的学习。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在药理学教学中应首要解决的问题[5]。对药理学各章节的分布及各章中学生可能感兴趣或熟悉的药物也应作一些简单介绍,以使学生对教材有初步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例如降压药的选择;为什么利尿药作为运动员的禁用药物,该类药物能否用于减肥;感冒药物的处方,各组成部分有何意义;的相关问题;影视剧中关于药物的使用实例;广告词跟药理学有关的内容,这样对教材有了进一步介绍,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熟悉,又能唤起学生思考活动。只有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按自己的理解和思路讲授又不完全脱离教材的方法才能取得教与学的双赢。
2教学方法
2.1提出问题师生互动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教师在开篇时可以先提出问题,学生稍作思考并讨论,然后由学生回答。在没有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下他们对本学科的理解,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思考能力,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增加师生沟通的机会。课前让学生先预习,上课时进行讨论,使学生从比较和讨论中得到答案,这对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至关重要[6]。对药理学各章节的分布及各章中学生可能感兴趣或使用过的药物也应作一简单介绍,以使学生对教材有初步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7]。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以“问题”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取、探究知识和思考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2.2多媒体生动形象用实例说明和讲授医科类独立学院,其培养人才的目标是精通业务、动手操作能力强、医德医风好的的实干型人才。具体说实干的定位就是以教学型为基础,培养的人才以应用型综合性人才为主,确立了这样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才会有利于学院的发展[4]。在讲授中,教师争取做到抽象理论都用例子或通俗语言来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增强实践性,使学生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中,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文字的含义。多媒体教学课件尽量做到条理清晰,鲜明突出,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吸取传统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教与学的同步,这样才能形成优势互补的“整体效应”,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8]。
药理学翻转课堂可行性分析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个性化教学模式,目前已经在各种高校课程中实现推广与发展。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平台,对194篇关于药理学翻转课堂的学术文章进行分析,总结出这种新兴教学模式的三大挑战。为应对三大挑战,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优化并设计出一条基于思维导图的“3+2模式”药理学翻转课堂新模式,并在疫情期间应用于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18级本科康复专业药理学课堂上,初显成效。
[关键词]高等教育;思维导图;药理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药理学是医学类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内容繁杂、知识点零碎、抽象难理解的特点[1]。传统课堂采取“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致使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欠佳[2]。因此,改革传统药理学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个性化教学,通过20多年的实践和深入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翻转课堂实施的重点在于师生之间的身份互换,将教学结构颠倒安排,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性化学习策略。这种新兴教学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最大化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药理学知识的更好理解与掌握。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于药理学教学改革中已然成为相关教育学者的研究热点[3-4]。本文对收录在“中国知网”上有关药理学翻转课堂的文献进行梳理,通过内容分析和对比,总结出这种新兴教学模式的三大挑战,同时在此基础上,优化并设计出一条基于思维导图的“3+2模式”药理学翻转课堂。研究者通过分析课程实施效果调查问卷,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授课模式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将思维导图贯穿课程学习的全过程,用慕课作为辅助,能够克服翻转课堂的三大挑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基于翻转课堂的药理学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截止到2020年12月以“药理学”为检索篇名合并“翻转课堂”为检索全文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并经内容核查,有194篇文献属于“基于翻转课堂的药理学教学改革”研究范围。本文将关键词的出现频率设置为大于3次,根据关键词共现性分析结果显示(见图1),在药理学的翻转课堂上结合较多的有:微课、案例教学法、慕课、蓝墨云班课、思维导图、问题驱动教学法等。这些学者往往采取几种教学模式混合实践,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翻转课堂的设计和应用将加重时间投入,使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任务量增加。另外,在翻转课堂上加入大量的学习活动往往造成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反而会影响学习效果。(2)翻转课堂设计时依然会遇到技术难题,我们需要继续探索课程设计策略以及改进现代化教育技术。(3)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师生交流和学习反馈最为重要,但目前该教学模式的反馈机制仍不完善。因此,在未来翻转课堂的实践中,这些挑战都是教育学者们需要着重研究和改善的课题。
2基于思维导图的药理学翻转课堂优化设计
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
药理学不仅是药学核心专业课程之一,也是新药研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执业药师已成为零售药店的“标配”,而药理学是执业药师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实验教学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具有高素质药学人才的关键环节之一,[1]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单一,以验证实验居多,学生多是被动接受,对实验内容没有兴趣。为了更好地与药学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培养药学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对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进行一些改革。
1.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建立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按照课前学生预习,老师课堂讲解实验内容并示教,学生按实验内容操作,写实验报告上交,老师批改实验报告顺序进行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统一但古板,缺乏创新性,造成学生实验前不愿预习、教师讲解时不愿听讲、实验时不愿动手、课后不总结思考等问题。由此可见,要使实验教学走上正轨,与理论教学相呼应,成为提高学生能力的工具,必须打破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验证性实验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了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使验证性实验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我们换一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实验,根据所学理论知识,推测实验结果,并加以实施验证。同时还要对实验步骤加以理论说明,即阐明实验原理。上课前,老师不再讲解实验步骤,随机指定学生进行简单讲解。老师在学生讲解后组织学生讨论、总结。这样的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增加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针对不同的学生适时引导他们设计自己的实验教学内容。这就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创造性、科学思维和独立操作意识。[2]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教师根据课时安排和实验条件,给出一些实验题目。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题目,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课堂讨论最后确定实验具体内容。由学生准备好实验用品和实验器材,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指导。这样的实验过程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使学生逐步掌握药理学的实验方法,调动实验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突出药学专业特点,与临床案例结合
药学类药理学教改思索
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大多数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及药物作用的原理均来自于实验。药理学实验教学不只是药理学教学的补充,而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研思维、锻炼学生实验技能的实践性课程。传统的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缺乏吸引力,使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浅见。
1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为实现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既强调药理学实验基本技能,又紧密结合实际,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更新。根据专业特点,制订适合药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编写实验指导。实验内容主要由药理学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临床病例用药处方分析及社会实践等几部分组成。根据3年制专科学生在校时间短、课程多、任务重的特点,对药理学实验的要求有所侧重,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革。减少单一的验证性实验,保留药理学基本知识与一般操作技术及经典的传统实验,如“观察不同的给药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苯巴比妥的抗惊厥作用”、“有机磷农药中毒及解救”等,其目的是使学生熟悉、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增加综合性实验如“利多卡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加与临床密切联系的“处方分析与临床用药病例讨论”,其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密切联系,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还增设药品市场的调查,让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进入药店或医院药房,了解药物应用情况;将学生带入病房见习,了解医生对常见病的治疗与用药方案。通过这些改革,使实验教学手段变得灵活多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变验证性实验为主与验证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相结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组成研究小组,对药学专业所开设的实验课进行重新选择和设计,由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转变成验证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相结合的模式。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要经历提出设想、验证设想、肯定设想或推翻设想而重新提出设想的过程,如此反复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改变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教学
呼吸系统药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呼吸系统药理学是整合药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中心的整合药学教学可有效结合呼吸系统药物理论知识与研发的迫切需求,专注于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文章主要介绍呼吸系统药理学在整合药学课程建设体系中的课程设计、理论授课、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实验技能训练等多层次的教学改革探索。
关键词:整合药学;药理学;呼吸系统;教学改革整合
药学教育是以人为本,以“做好药、用好药”为核心,将现代与传统药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等整合,融合药学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突破既有的学科壁垒,建设更适应人类健康需求的新型药学理论和实践体系[1]。整合药学与药学学科的细化与技术的精细并不是互不相容,而是在细和精的发展过程中提倡整体观、全局观,对药学各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的整合,并不断深化,包括药学基础学科的整合、药学专业学科的整合、药学与现代新兴技术的整合、药学与医学的整合、药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的整合等。这是为解决目前药学人才培养难以满足药学创新发展需求之间差距的重要手段,也是为人们提供健康保障、满足“用好药”的临床需求的必由途径[2]。整合药学改革开展的首要任务就是整合药学学科各个课程,改革既有教学内容,在原有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整合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内容围绕器官系统疾病而展开。药理学作为整合药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课程,亟须改变目前存在的单纯以教材为中心的被动单科学系形式[3]。要根据基础理论教学,以创新应用为目的,以必需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等原则进行重新组织,精炼教学内容,减少陈旧、重复的内容,扩充新理论,密切联系药学应用,将药理学内容按人体器官系统疾病进行重新分配,建立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突出创新应用[4]。本文将以呼吸系统药理为例,介绍我们在整合药学课程中的实践探索。呼吸系统药理作为药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是以呼吸系统解剖学、呼吸生理学、呼吸病理生理学、呼吸内科学等为基础,主要研究呼吸系统的信号转导系统、呼吸相关受体及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以及药物治疗作用。呼吸系统药理的教学内容在目前药理学教学中属于熟悉的内容,这与目前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及治疗现状非常不对称。为适应呼吸系统药物研究的迫切要求,我们在整合药学课程改革实践中,将呼吸系统药理学的授课提高到与其他系统相同的地位,从呼吸系统疾病的介绍、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机制、呼吸系统药物治疗的作用及机制、呼吸系统药物毒理等,按照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形成一个完整的呼吸系统药理课程体系。我们围绕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进行了整合药理教学,实施了理论教学、问题导向型教学以及呼吸系统药理实验技能培训。
1呼吸系统药理学整合教学的总体设计
呼吸系统主要由气管、支气管、肺脏组织构成,其功能复杂,是其他组织器官的供氧器官,与其他器官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都有着功能调节和紧密联系。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特点,既是人体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是正确理解整合教学观念的基础。在呼吸系统药理学授课过程中,师生双方应准确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概念,树立正确的呼吸系统疾病及其治疗的整合教学理念,明确围绕呼吸系统药理学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在呼吸系统疾病整合教学改革小组认真研究整合药学教学的特点后,我们根据系统进行课程设置整合,在课程设置中按照总论-病理生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药物作用及机制-中药学-生物制药学-药物毒理学的顺序组织呼吸系统疾病药物治疗的相关内容,强调各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由学院不同学科、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呼吸系统疾病整合教学改革团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对传统的教学设计进行修订,调整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内容,为实现整合药学教学、培养创新应用人才做好准备工作。呼吸系统药理学整合教学的设计主要分3个部分:①呼吸系统疾病总论。该部分内容授课时间安排在药学基础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之后,此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样从呼吸系统疾病介绍中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本领域相关药物与治疗现状,为后续介绍呼吸系统疾病各论及其研究现状提供基础;之后介绍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发生机制,为学生思考如何干预呼吸系统疾病提供理论知识;在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病理发生机制的基础上,介绍呼吸系统相关药物及其机制,熟悉目前呼吸系统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思考如何发现新的呼吸系统药物提供信息;最后,介绍呼吸系统药物毒性的内容,药物肺毒性的解决是提高药物疗效的重要手段,这部分的内容讲授为思考如何解决后加药物肺毒性提供新视角。②在完成呼吸系统药理学整合药学教学的理论授课后,选择呼吸系统重要疾病的药物发现案例开展问题导向型教学。这个阶段主要是在学生学习完呼吸系统药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后,主要培养学生对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物发现的分析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呼吸系统药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③开设呼吸系统药物发现的实验操作课程,其中呼吸系统药理学实验是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药理学教学中关于呼吸系统药物药理的实验很少。我们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为基础,开设3个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或毒性研究的相关实验。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对呼吸系统药理与毒理的相关内容获得感性认识,也对目前呼吸系统药物作用及其机制有深刻体会。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呼吸系统药理学整合理论教学的实施
生药理学双语教学论文
【摘要】通过对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药理学双语教学效果的调查,评价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找到适合学生阅读的药理学英语教材和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采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与结论与结论对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开展药理学双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药理学学习,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但在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英语基础、教材课件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
【关键词】双语教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药理学
新世纪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具有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是高素质医药学专业学生的必备条件。当前,药理学进展日新月异,而这些知识大多数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出现在一些期刊杂志上,假如我们的学生不懂药理学专业外语,必然会导致学生知识的落后,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和对外交流。另外,双语教学对大学生的就业也产生影响。当今社会,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药理学双语教学的开展,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此次调查通过对药理学双语教学的初步评价,旨在了解和掌握在我校药理学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为我校双语教学改革的发展与完善提供改进依据,以期不断地提高药理学双语教学水平。现将调查情况作一总结。
1资料与方法
调查于2006年秋季在本校2004级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中开展,74名学生在接受20学时的药理双语教学课程后参加了本次问卷[1,2],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问卷,采取集中发放,当场匿名填写当场收回的方式。问卷结果如下。
2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