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棉办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6 12:32: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烟棉办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烟棉办转正提管理方案
为切实解决办公室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发展意识、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县烟棉办决定在基层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主题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开展“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
要全面理解“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的深刻内涵。转方式,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进作风,努力转变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发展方式。正风气,就是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匡正党风、政风、作风、民风、行风。提效能,就是要突出落实、突出实效,提高效率、效益、效能。转方式是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正风气是转方式的前提和保证,提效能是转方式、正风气的成果体现。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开展“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主题活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和落实“四个着力”工作要求的政治任务;是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的重要保证;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县域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解决突出问题、满足群众愿望、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内在要求。烟棉办各股室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工作,把这次主题活动抓出明显成效。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单位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大力实施烟叶强县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和谐新方城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为主题,以“学习动员、查摆问题、整改提高、巩固成果”为主要形式,以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教育引导办公室党员干部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创新力、服务发展的保障力和狠抓落实的执行力,努力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加快建设烟叶强县步伐。
烟棉办转正提自查汇报
“转方式、正风气、提效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县烟棉办领导班子认真学习领会上级精神,采取“上级点、群众提、自我查、互相帮”等办法,深入查摆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全面查找症结、寻找病根,深刻剖析原因,初步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增强了班子和机关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自觉性、坚定性和针对性,查摆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整改提高阶段明确了努力方向,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查摆出来的问题
1、机关内务建设滞后,制度执行不够好,分工不够明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还比较低;
2、机关全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还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够强,干大事创大业的激情不够旺盛,工作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
3、面对烟叶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缺乏行之有效的创新组织管理办法。在发展理念、组织办法、发展机制方面研究、探索、创新的还不够,推进烟叶产业科学发展的水平还比较低;烟叶面积与规模年际间变化大,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制约烟叶产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打造全省烟叶强县的目标任务还很艰巨。
4、人浮于事现象依然存在,主要是激励奖惩机制不健全,干好与干坏一个样,尤其在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上督查力度不够。
农业研究机构分析论文
整理说明: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号忏庵,赣之新建人。中国现代植物学研究事业的奠基者,著名植物分类学家。胡先骕虽以科学名世,而于国学亦有颇深造诣,属于较为鲜见的文理兼通的大家。其在从事研究之余,也留意收集其所从事之学科史料,所著《植物分类学简编》(上海技术出版社,1958年)一书,即有“关于中国植物分类的研究工作”的历史论述,分别介绍欧美植物学家和中国植物学家对中国植物分类的研究成绩;在后人编辑出版的《胡先骕文存》(江西高教出版社,1996年)中,也有不少此类文字。今春搜讨史料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得胡先骕未完成《近世中国农业机构概况》手稿,该文原未署篇名,此系据文意所加。
该文作于1950年,其时作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研究员。文分八个部分,主要介绍浙江、江西、华北等三所农业研究机构和中山、金陵、岭南、南京、西北等五所大学之农学院,于各机构之创建始末、发展沿革、隶属变更、研究成果等皆作简明之记述。诸多情形,今多已失记,可视为中国现代农学史和各校校史之材料,因商之于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和胡先骕之哲嗣,得允予以整理刊出。作者未写完之处,在文中注明;其衍文以[]示之。错误之处,恐为难免,恳请读者指正。
一、浙江省农业改进所
浙江省农业向称发达,兼以交通便利,文化水准较高,故以科学改进农业之运动,亦较之他省发生为早,远在前清光绪二十三年,杭州即有蚕学馆之创设,至宣统三年劝业道即在杭郊笕桥设立农事试验场,至一九一五年设立原蚕种制造所,一九一九年设立棉种试验场,一九二四年设立昆虫局与造林场,一九二七年设立蚕业试验场,一九二八年设立水利局,一九二九年设立杭州缫丝场,一九三O年设立稻麦改良场,一九三二年设立化学肥料管理处,一九三六年设立园艺场、家畜保育所与土壤调查所,一九三七年设立茶叶改良场,一九三八年设立农业改进所,将各农业机关合而为一,改进机构,至一九四O年蚕业推广部分复行划出,成立蚕丝管理委员会,一九四二年又划出农田水利部门于建设厅内成立水利处,一九四九年五月杭州解放后本所改组,除一面归并与农业有关各机关外,内部力求简化,只设立农艺、农艺化学、植物病虫害、森林、畜牧兽医、农业推广等系,其后省府加强领导农业生产,扩大各种生产有关的专业机构,本所原有推广、造林、治虫防疫等工作,在实业厅成立专业部门负责进行,农业推广系与森林系取消,西湖林场湘湖繁殖场划归实业厅直接指导,三界茶场划归中茶公司杭州分公司,牟山湖繁殖场划归余姚县人民政府,另接办黄岩园艺场及海宁猪种繁殖场归并入硖石绵羊场,再度改组后本所现有农艺、农艺理化、植物病虫害、及畜牧兽医各系,下设稻麦场、萧山棉场、黄龙洞农场、黄岩柑桔场、硖石种畜场。
农业改进所业务状况
(一)稻麦浙省稻麦改进工[作]开始于一九三O年创设之稻麦改良场,历年以来工作方针,始终一贯,一九三三年以后稻麦改进设备,日趋完善,一九三六年美国育种专家海斯博士来华考察,誉为国内最完备之育种机关。
农业机构概况研究管理论文
整理说明: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号忏庵,赣之新建人。中国现代植物学研究事业的奠基者,著名植物分类学家。胡先骕虽以科学名世,而于国学亦有颇深造诣,属于较为鲜见的文理兼通的大家。其在从事研究之余,也留意收集其所从事之学科史料,所著《植物分类学简编》(上海技术出版社,1958年)一书,即有“关于中国植物分类的研究工作”的历史论述,分别介绍欧美植物学家和中国植物学家对中国植物分类的研究成绩;在后人编辑出版的《胡先骕文存》(江西高教出版社,1996年)中,也有不少此类文字。今春搜讨史料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得胡先骕未完成《近世中国农业机构概况》手稿,该文原未署篇名,此系据文意所加。
该文作于1950年,其时作者任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研究员。文分八个部分,主要介绍浙江、江西、华北等三所农业研究机构和中山、金陵、岭南、南京、西北等五所大学之农学院,于各机构之创建始末、发展沿革、隶属变更、研究成果等皆作简明之记述。诸多情形,今多已失记,可视为中国现代农学史和各校校史之材料,因商之于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和胡先骕之哲嗣,得允予以整理刊出。作者未写完之处,在文中注明;其衍文以[]示之。错误之处,恐为难免,恳请读者指正。
一、浙江省农业改进所
浙江省农业向称发达,兼以交通便利,文化水准较高,故以科学改进农业之运动,亦较之他省发生为早,远在前清光绪二十三年,杭州即有蚕学馆之创设,至宣统三年劝业道即在杭郊笕桥设立农事试验场,至一九一五年设立原蚕种制造所,一九一九年设立棉种试验场,一九二四年设立昆虫局与造林场,一九二七年设立蚕业试验场,一九二八年设立水利局,一九二九年设立杭州缫丝场,一九三O年设立稻麦改良场,一九三二年设立化学肥料管理处,一九三六年设立园艺场、家畜保育所与土壤调查所,一九三七年设立茶叶改良场,一九三八年设立农业改进所,将各农业机关合而为一,改进机构,至一九四O年蚕业推广部分复行划出,成立蚕丝管理委员会,一九四二年又划出农田水利部门于建设厅内成立水利处,一九四九年五月杭州解放后本所改组,除一面归并与农业有关各机关外,内部力求简化,只设立农艺、农艺化学、植物病虫害、森林、畜牧兽医、农业推广等系,其后省府加强领导农业生产,扩大各种生产有关的专业机构,本所原有推广、造林、治虫防疫等工作,在实业厅成立专业部门负责进行,农业推广系与森林系取消,西湖林场湘湖繁殖场划归实业厅直接指导,三界茶场划归中茶公司杭州分公司,牟山湖繁殖场划归余姚县人民政府,另接办黄岩园艺场及海宁猪种繁殖场归并入硖石绵羊场,再度改组后本所现有农艺、农艺理化、植物病虫害、及畜牧兽医各系,下设稻麦场、萧山棉场、黄龙洞农场、黄岩柑桔场、硖石种畜场。
农业改进所业务状况
(一)稻麦浙省稻麦改进工[作]开始于一九三O年创设之稻麦改良场,历年以来工作方针,始终一贯,一九三三年以后稻麦改进设备,日趋完善,一九三六年美国育种专家海斯博士来华考察,誉为国内最完备之育种机关。
整顿市场经济秩序通知
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20****年****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年****省整顿和规范市场
经济秩序工作要点
20****年,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突出重点、明确责任、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把整顿与培育、规范与引导有机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与群众利益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和影响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点领域,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任务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继续好转,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
一、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颂•好歌大家唱”激情广场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驻烟广大官兵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带着丰收的憧憬,迎着十月的秋高气爽。第20期好歌大家唱激情广场又和大家见面了。
大家从我们的后背景上可以知道,本次激情广场的主题是。
“长征颂!”
铁路的兴建经营与影响
一、铁路的经营及对中原经济的影响
(一)铁路管理及经济效益
今天,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中国铁路的管理方法,这个方法主要是国内旅客和货物联运。其具体办法是:统一会计、编列统计和勤用车辆。当时“美国有某铁路家常与人言,中国之车辆,其每年中被用之次数,较他国之车辆多数十倍。至编列统计之法,早为外国人所称道。印度皇家铁路公司,近日且有两至交通部,索取统计样本及编列法,以为印度铁路局编列统计之模范。而中国驻伦敦罗总领事亦有函致外交部,索取此项统计,因英国人多有往该事署索取者,其饶有价值可知。至统一会计法,则始自民国四年,行之颇有成效,各路营业状况,乃得会籍互较,而知其营拙之数,则又法至善者也”[5]。而国内客货联运的具体情况,可从下面材料中详知。道清铁路于民国10年3月1日起,与京汉、津浦、京奉、京绥、沪宁、沪杭甬6路开始旅客联运,12年4月1日,正太路加入联运,8月1日,陇海、胶济两路加入联运,共计国内10路。“办理以来,旅客咸称便利,联运业务日趋发达……至联运帐目,系由各路将联运报单,造送铁道部联运处清算股,按月汇结,互拨现款。”[3]197除此而外,还有货物联运。“民国九年,第八次国内联运会议议决,办理国内货物联运,并规定互通车辆办法,加入者为京汉、京奉、京绥、津浦、沪宁、沪杭甬、道清等路,定于民国十年二月一日实行,民国十一年八月一日,正太路加入联运;十四年八月,陇海路加入联运,共计国内九路”,联运货物“办理以来,商民称便”[3]197。总之,旅客及货物联运,打破了条块分割,简化了手续,加强了横向联系和协作,此法行之有效,于民方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原铁路的经济效益总体上较好。京汉铁路自通车之日起便盈利丰厚,与京奉铁路相媲美,时称中国两条富路。1910年,京奉与京汉获利最大,前者收入1100万两,后者收入960万两,除两路经费之外,尚余利900万两①。8年后,京汉收入迅速膨胀,1918年高达2380多万元,次年又高达2630多万元,年增长率为11%[5]。汴洛铁路在清朝末年平均月收入5万元,但起伏不定,偶有亏损,如1910年就亏损了60万两。直到民国3年汴洛铁路平均月收入上涨,可达七八万元,才扭转了亏损局面。到民国4年开-徐段、洛-观段通车后,月收入大增,可高达12万元,1917年4月,“竟达十六万元有奇(其杂项进款,约有数万尚未计算在内)”①。由于道清铁路路短货少,该路时有亏损。因此,英商福公司乃于1905年请求将道清作价,最后卖给了清政府,但该路实权仍在英国人手里。道清铁路“自赎回国有以来,营业进款,年有增益,尤以民国十四年为最,计达二百二十余万元,试与民国四年作十年比较,计增收百伍拾余万”[3]217。总之,民国成立后,尤其是第1次世界大战发生前后,中国的铁路事业有蒸蒸日上的趋势,国有铁路在民国8年的总收入比前1年增加了539万多元,而与民国4年相比,在此5年中其营业进款则增加了44%,平均每年增长11%。当时有人推算,我国铁路进款每隔10年将增加1倍。可是好景不长,欧战结束后不久,中国内乱迭起,极大地破坏了中国铁路事业的顺利发展。
(二)军阀混战对铁路的破坏及工人的罢工斗争
袁世凯病死以后,北洋军阀分裂日剧,混战不息。为了打仗,他们肆意干涉路务,扣车截款,毁路拆桥,使交通事故屡屡发生。每当此时,中国铁路事业便岌岌可危。北洋军阀对中原铁路的破坏,始于1917年。这年5月,河南督军赵倜宣布河南独立,他们“自宣告脱离中央后,即与京汉铁路派队梭巡防护……河洛磁各站站款,则由军人要求扣留,不许寄京。奉乐至信阳各站进款,亦由军队函致张段长,令其汇解郑州,以备军需”。赵倜等“同时又有电通行豫境,令将所有站款,均存车站,以备军队借用”②。此后政局渐趋不稳,路局日益不定,给我国铁路事业造成极大危害。下面我们就以京汉铁路为例来说明之。军阀吴佩孚盘踞中原之时,曾派人将京汉路“郑州至汉口各站每日收入,扫数提用”③。在1926年的北伐战争中,吴军连连败北,他们在溃逃过程中将京汉路所能掌握的车头、车辆尽行挟去,致使“京汉路广水以南,无车可通”④。“京汉路郑州以南各站,秩序混乱……由郾城南下车辆,均作为兵营,无法疏通……即郑州以北交通,亦未见佳,可驶之车头十余辆,空车亦只百余辆”⑤。而客车则为兵队所占,“车内无坐位,乘客都以自己行李为坐位,兵士在车中,则皆有坐位,乘客以能在车中站立为幸福,因许多人购票后,袛可在车外攀援以行”⑥。各地军阀只顾兴兵作战,根本无视铁路的基本建设,“自军兴以来,京汉路往来各车,常发生越轨相撞等事,一般人士,皆以为行车钟点参差不一所致,殊不知该路年久失修,材料业已朽坏,在势不得不然也。兹据该路工程师法人某氏云,该路全线枕木,已腐烂十分之七,每逢火车行过,枕木轧轧有声,故车中乘客,甚觉不似从前以平坦”。另外,“该路机车,原有三百余辆,历年既久,现时合用者,不过六七十辆,其余免强使用,然马力不足,常常误事”⑦。正因如此,中原铁路经常不能正常运行,铁路收入大减,债台高筑,到1924年底,中原铁路无力偿还的债务已达139214011.02元[1]249-250。中原铁路在第1次世界大战前后良好的发展趋势,被封建军阀白白断送了。我们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是:政局的安定,乃是国民经济发展、振兴的最基本前提,稳定压倒一切。北洋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干戈不息,烽火连天,这不仅极大破坏了中原铁路的正常发展,同时也严重破坏了中原铁路工人的正常生活。当时“所谓工人保险,以及养老及恤金之制均未仿行,以故有因老或病而亡故者,其家属仅得领三个月或半载恤金”[6]。而这点少得可怜的恤金,也可能随时被军阀和列强无故取消。例如在陇海铁路,“向章工人有病故者,公司发给恤薪三月,以资葬埋,乃经伊(笔者注:若里总管)免去”,“向章因公受伤者,照常发给工资,以资调养,乃经伊取消”[7]。另据1926年统计,中原铁路工厂的工人工资,最低者为每天1角8分,计每月工资5元4角。最高者为每天2元2角,而这部分乃是入厂20余年技术非常好的工人,人数很少[6]。除此以外,工人们在政治上也遭受虐待,他们稍有不满即遭军阀镇压、杀害,真是“循至莽莽神州,尽复为军阀官僚游民出没之场,而神圣劳工永沉地狱,不能自拔矣”①。面对如此处境,中原的铁路工人便在中共领导下,先后发动了陇海罢工和京汉罢工,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陇海铁路大罢工爆发于1921年11月,在以洛阳为中心的千里铁道线上,工人斗争了近10天,最后以胜利而结束。罢工后,观音堂、洛阳、郑州、开封、商丘、徐州和连云港等地相继建立了党支部和共青团组织。京汉铁路大罢工爆发于1923年2月,这是中国历史上第1次工人运动的最高潮。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召开成立大会,军阀肆意破坏,工人忍无可忍。从2月4日起开始罢工,京汉铁路全线瘫痪。2月7日,吴佩孚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在汉口、郑州、长辛店等地进行血腥镇压,工人斗争失败。此后不久,中原铁路工人又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支援农民运动、“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为打倒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作出了贡献。
(三)铁路对中原地区商业、农业和工业的影响
县委办秘书工作者先进事迹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记××同志的先进事迹
×同志于年调入××县委办工作,先后任副科级秘书、县委政研室副主任和主任,现任县委办副主任。几年来,他立足本职,无私奉献,把自己的青春融入了党的事业,在各个岗位上都取得了骄人业绩,赢得了组织和同事们的高度赞誉。他从事秘书工作的时间虽不很长,但却处处留下了闪光的足迹。他多次被授予全县秘书工作先进个人、全市办公室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被评为国家优秀公务员。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就要干好一行”
×同志是一个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人。他常说:“一个人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就要干好一行。”正是凭着强烈的敬业精神,才使他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无论分管什么工作,都能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年月,他由教育部门调入县委政研室,负责调研工作。面队这一全新岗位,他自我加压,刻苦钻研业务知识,虚心向同事们学习,迅速完成了角色转换,当年就出色地完成了建整扶贫、两系棉开发、转变干部作风等多个课题的调研任务,撰写的调研报告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评价。
05年镇工作总结
2005年度1~9月份工作总结
XX镇党委、政府
(2005年10月)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实现“三三一一”工作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省委“突破菏泽”和XX县“工业兴县、工业强县”的机遇,大力实施开放带动和工业兴镇战略,深入开展工业建设年活动。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强化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镇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1~9月份,实现工商税收210万元,占年度任务的102%,比上年增加42.4%;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2亿元,占年度任务的84%,比上年增长6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20万元,比上年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260元,比上年增长40%;劳务输出达到7800人,比上年增长42%;新增二三产业人员1639人,比上年增长3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一、党建工作扎实有效,农村基层组织、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号文件落实情况的汇报材料
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情况及“一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汇报
去年以来,邓州市大力宣传贯彻两个“中央一号”文件和2005年“省委一号”、“市委一号”文件精神,狠抓了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现代化中等城市),“三抓”带动(抓优势农户、抓经济能人、抓企业家)、“四轮”驱动(中小企业、城镇建设、市场流通、特色农业),走好“三条路子”(工农互动,走农区工业化路子;城乡互动,走城镇化路子;经济生态互动,走可持续发展路子),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00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09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农业总产值7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8元,同比增长19.7%,粮食面积213万亩,总产达69.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跨入全省10强,全国200强县市行列。现就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和“中央、省、市一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邓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
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辖29个乡(镇、办),572个行政村,总面积2294平方公里,耕地240万亩,人口1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7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86万,按现有土地承载能力计算,农村需要劳动力约30万人,除去现有30万外出打工人员,尚有近30万人亟待转移。去年以来,邓州市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督、农民受益”的原则,突出培训,狠抓输出,打造品牌,从而使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我市承担“阳光工程”项目培训任务1500名,实际培训农村劳动力1500名,转移1358人,培训转移率达90.5%。2005年我市承担“阳光工程”技能培训2000人,引导性培训4000人,目前已召开会议,对培训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已认定的10家培训机构正在填写上报项目申请书,项目招投标工作将在近日举行。预计7月上旬可全面启动今年的“阳光工程”工作。
(一)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邓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成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亲自抓。农业局一名副局长和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