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意义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6 11:17: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研究意义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研究意义

论词语重叠意义研究

AbstactReduplicationisanimportantlinguisticdeviceinModernChineseandintheregion

aldialectsinChina.ThesameistruefortheotherAsian-PacificlanguagesoftheSino-Tibetan

,Malayo-PolynesianandSouth-Asianlanguagefamilies.Reduplicationcanbedividedintothree

types,morphological,lexicalandclausal.Thisarticle,however,mainlystudiesthelexicalred

uplication.Itsmainfunctionistochangethesize,thequantity,thefrequency,thedegreeorth

etime-durationwhichthebaseformdenotes.Thisarticlemakesanattempttosubcategorizelexi

查看全文

湿地农业研究意义

摘要:长江流经宜昌段后,沿荆江进入一个相对低缓的地带。其间河网密织、湖泊星罗棋布,形成了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湖泊型湿地景观。明清以来,迫于人口压力,人们对该湿地地区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开垦,使之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农业的发达地区。针对这片开垦地域农业面临的各方面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将国际上的“湿地”概念引入到对本地区农业的研究上,相继提出了要发展湿地农业的思想[1~5]。我们在完成中日技术合作“湖北省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综合开发计划”和湖北省“九五”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江汉平原涝渍地综合开发研究”的过程中,对江汉平原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对建立我国南方湿地农业技术体系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1“湿地农业”的提出

“湿地农业”的概念是在“湿地”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水(包括地下水、地表水)是湿地的基本特征。国际上提出湿地的概念,主要是鉴于该类自然资源对调节自然环境和保护生物物种的绝对重要性,即所谓“大地之肾”的特点提出来的,其核心是要加强对湿地的保护[6~7]。但对我国江汉平原乃至长江流域来讲,近600年来,已有大片的湿地被开垦成了以水稻田为主的人工湿地,该湿地的主要功能已转变成农业经营的基础条件、生产农产品的功能上来。在该地区农业经营中,除要保护好依然存在的部分自然湿地、发挥湿地的生物和生态功能外,农业的经营本身还或多或少受到本区湿地特征的影响,如何根据其特点进行农业经营、处理好湿地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湿地农业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针对南方多雨的特点,在有效排水和农业利用上就创造了一套成功的方法,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著名的“桑基鱼塘”系统,在长江下游地区则有所谓“圩田”利用方式。而在长江中游的两湖平原,则是以湖垸形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占优势。而且这部分地区在我国农产品生产上的地位十分突出。相对于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干旱农业而言,我国南方湿地季风气候条件下湖泊湿地地区的湿地农业,还面临着一系列特有的问题与挑战。开展湿地农业研究意义十分重大[8~13]。

2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特点

在低湿地上之所以短期内发展了出色的农业,固然与人口压力密切相关,但也与其具有独特的优点息息相关。江汉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热水资源丰富,雨热同季,宜于农作;交通发达,综合经济实力雄厚,湖北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大都位于江汉平原地区之内。但是在20世纪50~80年代期间,江汉湖泊数量和面积急剧减少,耕地面积骤增,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化。农业灾害,包括洪、涝、渍、干旱、病虫、冷热等日益严重,农业耕作和生活的设施水平与条件十分恶劣,农业的结构单一,劳动生产力与土地生产力徘徊不前,农业资源浪费严重,比较效益低下。形成了江汉平原湿地农业的基本背景[10,12]。江汉平原的湿地农业还具有一些具体特点。

2.1垸田特征

查看全文

民间艺术思想研究意义

〔摘要〕民间艺术思想研究是针对民间艺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义的探究,是对隐藏在民间艺术背后的文化流变轨迹的挖掘。民间艺术思想研究的意义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对中国传统文化流变轨迹的发现与梳理,对构建“民艺学”的学科基础作用。

〔关键词〕民间艺术;思想研究;传统文化;意义

民间艺术思想是相对于民间艺术的外在形式而言的。民间艺术外在形式可以表现为色彩、形象、材质、韵律、姿势等多方面内容,是受众能看到、听到和触摸到的那一部分直观感受的东西。而民间艺术思想则是指民间艺术外在形式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义,是隐藏在民间艺术背后的那一部分内容。中国民间艺术的种类、形式各样,表现方式和语言特点均不相同,但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却都是由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演变发展而来,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具体来讲,中国民间艺术思想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间艺术思想研究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张道一先生将中国传统文化分成四个层次:民间文化、宫廷文化、文人文化和宗教文化。民间文化的特点是受众广泛、根基深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和发展的土壤。宫廷文化、文人文化和宗教文化是在民间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和升华的。由于民间文化带有原发性,面广量大,一直成为其他文化摄取滋养的基地,因而带有“母型”文化的性质。①民间文化带有“母型”文化的特征,根植于民间文化的民间艺术同样是其他艺术类型的基础。因此对于民间艺术思想的研究,是我们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民间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产生、发展和消亡,大量的民间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由于各种原因衰落甚至消失,但作为民间艺术内在文化思想演变的线索却是连续不断的。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民间艺术,背后隐含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流变轨迹,只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让背后的思想内涵渐渐被忽视和遗忘。例如民间艺术中常常用佛手、桃和石榴三种形象并置,来表现“三多”主题。在不了解“三多”含义的时候,我们很难从佛手、桃子和石榴三种植物的母题元素来把握其思想内涵。“三多”主题源自“华封三祝”的典故。《庄子•天地篇》中记载华封人祝尧多寿、多富、多男子。后世渐渐演化为“多福、多寿、多子”的祝福,成为著名的“华封三祝”。在三种母题元素的选取时,也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佛”与“福”谐音,相传佛之手能握财宝,多财宝表示多福。桃子俗称“寿桃”“仙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长寿”。《汉武故事》说,西王母种的蟠桃“三千年一著子”,吃了可长生。《西游记》第五回中写道:“(蟠桃)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两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尽管这一说法带有神话色彩,但却让桃成为长寿的重要载体。石榴,取其“千房同膜,千子如一”之意,作为多子的象征。《北史》记载,北齐南德王高延宗纳妃,妃母宋氏以两个石榴相赠,祝愿子孙众多。以佛手谐音“福”,以桃子寓意“寿”,以石榴暗喻“多子”,表现多福多寿多子的颂祷,故称福寿三多纹,这是“三多”图像所包含的内在思想。从民间艺术的形式研究到民间艺术的思想研究,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

二、民间艺术思想研究是探寻中国传统文化演变路径的重要手段

查看全文

艺术意义研究论文

[摘要]艺术意义经历了现实的定位、作者的原初意义、言谈意义、图像意义、直至读者意义,形成了意义的整体流程,使得艺术意义成了生成性和主观性的事件。

[关键词]原初意义言谈意义图像意义读者意义

对艺术意义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握艺术运转的规律,对艺术的发展方向和价值也有一定的建构意义。本文试图借鉴西方对艺术意义的分析,从逻辑建构的层面,也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原初意义

1.艺术意义的第一个层面是现实。任何艺术意义,都只能来源于现实并在现实的读者中实现。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激起他的原动力只能来源于现实;读者在阅读作品时,他所能阐释的意义也离不开艺术本身的现实和读者本人的现实。在20世纪的“语言论转向”中,随着对语言力量的认识,现实的概念经历了很大的变化。语言不仅构成了人类交往的工具,更构成了人类的现实本身。语言构成了社会,同时也构造着人类的现实。而个人要进入社会,首先要学会这个社会的语言,这就是伽达默尔所说的教化过程,也即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所以,语言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它制约着个体的所思所想进而构成了个体的世界,个体只能在语言的现实中生存并用语言进行思考。结构主义也指出,如果人类不拥有语言,那么,人类就不可能构成意义。个体能产生的经验只有经过语言系统的命名和定位以后,个体方能明了这种经验,因而经验也是一种语言事件。艺术意义的生成,不能离开现实层面的语言成分。

2.现实的事物进入作家的头脑,形成作者最初的创作冲动。从意见流程的全过程来看,这种创作冲动的产生意味着“原初意义”在语境中的触发和产生。当然,这种“原初意义”离不开语言的构造力量。

查看全文

艺术意义研究论文

[摘要]艺术意义经历了现实的定位、作者的原初意义、言谈意义、图像意义、直至读者意义,形成了意义的整体流程,使得艺术意义成了生成性和主观性的事件。

[关键词]原初意义言谈意义图像意义读者意义

对艺术意义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握艺术运转的规律,对艺术的发展方向和价值也有一定的建构意义。本文试图借鉴西方对艺术意义的分析,从逻辑建构的层面,也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原初意义

1.艺术意义的第一个层面是现实。任何艺术意义,都只能来源于现实并在现实的读者中实现。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激起他的原动力只能来源于现实;读者在阅读作品时,他所能阐释的意义也离不开艺术本身的现实和读者本人的现实。在20世纪的“语言论转向”中,随着对语言力量的认识,现实的概念经历了很大的变化。语言不仅构成了人类交往的工具,更构成了人类的现实本身。语言构成了社会,同时也构造着人类的现实。而个人要进入社会,首先要学会这个社会的语言,这就是伽达默尔所说的教化过程,也即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所以,语言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它制约着个体的所思所想进而构成了个体的世界,个体只能在语言的现实中生存并用语言进行思考。结构主义也指出,如果人类不拥有语言,那么,人类就不可能构成意义。个体能产生的经验只有经过语言系统的命名和定位以后,个体方能明了这种经验,因而经验也是一种语言事件。艺术意义的生成,不能离开现实层面的语言成分。

2.现实的事物进入作家的头脑,形成作者最初的创作冲动。从意见流程的全过程来看,这种创作冲动的产生意味着“原初意义”在语境中的触发和产生。当然,这种“原初意义”离不开语言的构造力量。

查看全文

艺术意义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试图探讨艺术的意义问题,首先要从否定“艺术是什么”这一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提问方式开始;在中止这一提问的前提下,才能追问艺术之所以存在的意义;这种追问必须要建基于人的艺术活动之上,进而才能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活动等传统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从人的心灵出发,将艺术的意义问题归结到对心灵的思考。

谈到艺术,我们毫不犹豫地可以说出一系列艺术作品,同时我们可以举出无数的艺术家。但是,当我们真正追问是什么使他们(它们)成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问题,艺术的内在本质究竟是什么时,我们又变得茫然起来。艺术是什么?对于此,前人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而且接着他们的思考,我们仍可以继续回答下去。在前人已经提出的所有解释中,任何一种解释都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任何一种解释也并不是有道理,我们即使将所有的解释加在一起也还无法说明什么是艺术。

“艺术是什么?”这一艺术定义问题本身作为一个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命题,与“美”的定义等问题一道,在西方现当代美学尤其是英美分析哲学美学中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并且已被认为是一个没有实体的自我循环的假命题而多被诟病。此前从狄尔泰已经开始对艺术的本体问题不作追寻,他的探讨退出了本体问题而讨论艺术的意义。他认为艺术在上下文中才有意义;艺术在特定的历史中才有意义;艺术在人们的兴趣(关注)中才有意义,因此不存在没有前提(先决条件)的艺术。分析哲学的先驱乔治·E·摩尔认为,“美”不是一个自然客体,故不能采用像自然科学下定义的方式来加以界定,而只能采用直觉来把握;早期维特根斯坦也认为美属于不可言说的东西,对不可言说的东西,人们只能保持沉默。著名分析哲学家艾耶尔则断定,由于美学的命题基本上没有实指,所以都是“妄命题”。因此,美国美学家莫里斯·韦兹和肯尼克,都根本否定给艺术下定义的做法,宣称艺术是不可定义的。所以,在这些理论来看,艺术什么也不是,什么都不是的就是艺术,艺术的本体在它的宾词后没有成立的可能性。

但是这种没有可能的可能性,恰恰是我们思考的起点。对艺术的本质问题的追问的不可置否性,在现代艺术中显示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显示着并不具有实体的艺术,也就是这种无有的存在,如何在人的心灵中变现为实体的艺术活动、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很显然,面对“什么是艺术”这类问题,我们并不是要放弃对艺术的追问,而是要改变这种本质主义的追问方式,必须首先思考艺术之为艺术的心灵特质,放在对人的艺术活动的考察上,使我们的思考直接从“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前的问题开始。通过艺术活动的分析,进而从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接受等所有的艺术活动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艺术与心灵的关系中去寻求艺术的意义。

一、艺术和艺术作品

探讨艺术问题,通常我们首先从分析艺术作品入手。根据经验,我们很容易判断出艺术品与非艺术品,我们在聆听音乐、欣赏绘画、阅读小说、观看舞蹈等艺术活动中,不假思索地认为它们都是艺术品,而且我们会有意识地去评判它们的艺术水平的高低。但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我们凭什么说它是艺术品或是非艺术品,如果作为艺术品,它们的水平高下是如何确定的,我们判断的基准在于什么,也就是说,艺术作品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内在含义也就是,在我们所面对的众多物品面前,如何判断哪个是艺术品,艺术品符合什么条件才能被称为艺术品,我们怎样确定艺术品的水准的高低。显然,我们通常的判断是建立在对作为艺术品的基本构成的涵义的理解上,这种判断在我们当下的话语系统中是有效的,比如在特定的时限或氛围中,可是一旦超出这个范围,问题可能会变得复杂起来。究其实,我们对艺术品和非艺术品的追问,回到根本上也就是对艺术问题的追问。因为我们在划分艺术品和非艺术品时,我们已经存有了艺术的观念在指导着我们这样做,不管这种观念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支配着我们。这就是说,我们对艺术品本身的追问,也就隐含着对艺术问题的追问。所以,探讨何为艺术作品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成了艺术探讨的奠基性问题。但这一探究从一开始就显得困难重重,问题遍布。

查看全文

英语原型意义研究论文

摘要:制约中国英语学习者语言输出的瓶颈之一是中文式词意推断,而原型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词义的推断和延伸赋予了新的阐释:即每一个词汇均代表了一个语义范畴,在这个特定的范畴中,推断总是从最典型的成员到非典型成员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来实现。本文运用原型理论,以动词break为例,调查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此类动词的原型识别和意义推断等方面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并对英语词汇习得与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研究运用对比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回答四个问题:1、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对动词break的原型识别是否一致;2、二者对break的意义推断有无显著差异;3、中国英语学习者对break的意义推断是否受到母语原型识别的影响;4、影响意义推断的指导机制。本研究涉及的工具根据Rosch原型测试范例设计,包括自由造句测试,典型性判断测试,可译性测试等等。研究对象分别为110名某大学不同专业二年级学生以及34名英语本族语者。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原型识别一致,但意义推断呈现出显著差异,同时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可译性测试结果与母语原型识别结果呈正相关:本文也揭示了影响意义推断的指导机制。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原型;意义推断:对比分析;相关分析

一、引言

原型理论源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和Rosh的意义理论。Kleiber指出原型理论是针对传统释义方式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原型语义学的建立是与传统的充分必要条件从根本上决裂的。原型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词义的推断和延伸赋予了新的阐释:即每一个词汇均代表了一个语义范畴,在这个特定的范畴中,推断总是从最典型的成员到非典型成员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来实现。

从原型理论提出之始,就有一些语言学家阐述了将原型理论运用于语义研究的各种设想,把它作为认知语言学或认知语义学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多义词的处理方面,原型理论弥补了传统理论充分必要条件解释方式的不足,“原型理论在词义方面的运用为原本混乱的领域建立了秩序”,“心理学的范畴模式,尤其是原型理论……等对于认知语言学的语义和语法范畴分析具有最大的影响”。

意义推断一直是用原型方法研究语义学的中心议题,根据原型理论,从典型成员向非典型成员的意义推断模式如图1所示:

查看全文

教育研究的特征及意义

一、教育研究的本体论特征

(一)从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来看,研究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使得客体反映到人的观念中时已经融入了人的已有观念。在研究操作过程中,研究主体不论在研究行为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遵循着伦理性原则,注重对研究对象的保护。教育研究涉及到人的发展与价值实现的问题,其目的就是要协调人与外界的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整个教育研究的过程不仅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还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这里的以人为本并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并不像普罗泰戈那所言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万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万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点必须明晰,否则,教育研究在认识论上就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研究结论也会带有个人主观意志的成分。(二)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建立在近代哲学基础上的教育研究不可避免地受“主客二分”和理性独断等思维方式的影响,加之近代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用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实证主义研究方式强加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我国的教育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实证主义的影响。实证主义范式下的教育研究在本体论上认为,教育问题与教育现象是完全客观存在的,可以将其视为空气、树木等客观事实以做抽离式的研究。“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将教育问题完全独立于研究主体之外,主张主体与客体截然分开,研究客体完全客观化。在认识论上,实证主义主张研究主体能够完全客观地感知对象,对对象的认识不能掺杂任何价值观念,事实与价值相互独立,从而导致教育研究主体的“缺场”,教育研究最后的结论是获得教育的一般规律,建构规律性的教育学知识。在这种认识论与本体论的主导下,教育研究方法论难逃唯科学主义的困境。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了以“主客二分”和理性独断思维方式为旨向的哲学流派,将教育研究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为我们彻底改变“主客二分”的主客体关系这一观点提供了哲学基础。在教育研究中倡导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要体现为强调教育研究主体的“在场”与研究客体的非客观性。以往的教育研究一般只关注教育研究过程与结果的客观性,忽视了研究主体的存在。从本体论上来说,当研究主体开始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该客体就已经打上了研究主体的烙印,教育问题不再是完全客观化的存在;从认识论上来讲,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价值赋予的过程,研究主体所认识的研究客体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事实,而是一个客观事实与主体价值互相渗透的客体。纵观教育研究的历程,教育问题的呈现总是带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教育问题不仅受到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影响,还与研究者的个人经验、文化背景、知识体系以及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因素有关。国内外教育家在他们的论著中都体现了自己的风格。我们强调教育研究是一种实践,主要是为了体现研究过程是主体与客体的一种辩证关系,主体在对客体进行改造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实现了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三)文化境脉上的价值有涉任何一项教育研究都不能脱离其所在的文化背景。L.A.怀特通过对文化进化现象进行研究,揭示了文化对个体意识的决定作用。因此,在教育研究过程中,研究主体不可避免地会加入自身的文化观念。例如,在比较教育领域,国内外同一时期的教育研究就带有不同的文化烙印,这是各国文化特性在教育研究中的体现。比较教育学家埃德蒙·金(EdmundKing)在谈到比较教育研究的性质问题时指出,有三个现象应该引起比较教育研究者的重视:“第一,我们在某些外国的(或者甚至是本国的)教育制度的现象中所‘看到’或‘了解’的东西,可能不为使用相同述评的其他观察者或本国人所承认。第二,这种认识的可靠性和效力很大程度上依靠我们所观察的教育活动或决策中所牵涉的那些人的价值判断。第三,当人们在和我们不同的文化环境(在外国或本国的一个陌生的亚文化群)内部制定教育规划时,他们在观察甚至在推理的过程中,正像我们一样,受到文化偏见的影响,这不仅与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而且还因为他们对于在他们的制度和资源以内什么是可行的或正常的,所看到的是一幅不同的图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我们在进行民族教育研究时更不可能绕开各民族的文化来谈他们的教育问题,这显然是唯科学主义的研究思维。国内有学者曾提出,要确立“文化—教育—人”的研究框架,这种新的研究框架的认识论前提是:无论是社会还是人,在本质上都为文化所规定,实际上都是一种文化存在。文化、教育、人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而相互作用、相互规定的;人的价值、教育的价值是一种文化价值,是通过文化来体现的。因此,我国民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其文化特性,与其说研究主体提出少数民族中的教育问题,还不如说“是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历史文化在提出教育问题”。人是作为文化的存在,教育研究实践也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所以,切不可脱离研究客体的文化进行研究,否则,就会陷入唯理性主义的泥潭。当然,文化境脉上的价值有涉并不仅仅强调教育研究中的文化卷入,还涉及研究主体对研究客体所在文化场域的理解、认识,尤其是当研究主体的文化传统与研究客体的文化传统有较大差异时,还会产生文化与文化的碰撞,这都是教育研究本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教育研究是一种主体性的表达首先,教育研究是在一定理论知识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但是教育经验和教育研究经验作为教育研究的知识基础也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有时候在具体的教育研究工作中,经验的作用并不低于理论。研究主体在对作为研究客体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时,主体的自身经验可能会帮助其更好地认识客体,而各个主体的自身经历使得他们对研究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解读,这样就使得同一个教育问题变成了不同主体研究的不同对象,即实现了个别的、多样的“客体主体化”。其次,从主体对既有理论的解读来看,作为教育研究的指导思想,既有理论也不是完全客观的存在。对理论的解读取决于教育研究主体所持的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所代表的社会主体、看问题的角度、所运用的话语体系等。主体对既有理论的创造性解读是基于其“自己理解的教育问题”,而不是任意的主观改造。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教育研究过程处处体现了“人为”的特性,体现了主体与教育问题的统一,所以,教育研究的实质是研究主体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这样说并不是怀疑研究过程的合理性与研究结论的可靠性,而是为了说明教育研究所产生理论的丰富性、多样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一个特征就是在整体、同一中寻找差异、多样。对于同一个教育问题,可能会由于主体的认识差异、个体经历的不同、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差异以及不同主体的文化境脉而产生多样化的教育理论。教育研究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特征的具体体现。

二、教育研究本体论特征的现实意义探讨

教育研究的本体论特征,不仅仅是为了理论上的建构,更是为了体现其在现实研究中的意义。只有认清了教育研究的本体论特征,才能确立正确的研究方法论;同时,也只有在活的教育研究中,才能反观并修正教育研究的本体论。(一)克服“主客二分”与理性独断思维从前面的探讨可以看出,不论是在本体论还是在认识论上,主体与客体都是统一的,不是互相孤立的存在,同时,主客体关系中还存在价值问题与文化有涉。1.价值问题“主客二分”和理性独断的思维方式把主体与客体当作二元对立的存在,主体可以站在完全客观的角度认识客体,抛开主观意志的干扰,倡导唯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这种“二元论”导致的结果就是把客体当作客观事实,忽视了主体对客体的价值赋予。事实上,教育研究主体对教育现象的认识过程也是价值赋予的过程,也就是说,教育现象是由价值和事实组成的。而在理性主义思维的主导下,研究主体只关注了教育现象中的事实问题,实际上是把教育的事实当作教育研究的对象,没有认识到价值的存在。进一步讲,认识到了教育现象由事实和价值构成,却不能把握好主客体关系中的“价值中立”。价值是指主客体辩证关系中客体对主体的满足程度“,价值中立”不等于价值无涉,是指“这种认识本身一旦被实践框定出来,其结论的正确性不受认识主体层次、类型和需要所左右”。那么,教育研究的本体论特征提到的教育研究是一种主观意志的表达是否与“价值中立”矛盾?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不是仅仅描述一个事实的存在,主体所认识到的客体是主体理解的客体,即客体主体化了,主体用于教育研究的教育理论也是主体诠释后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育研究就是一种主观意志的表达。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这不是主观主义,恰恰是“价值中立”的最好体现。2.文化有涉教育研究不仅存在价值问题,还涉及主客体的文化背景。对于同一个教育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研究者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相反,同一个研究主体对于发生在不同民族里的相似教育问题,研究结果也会有差异,这就是文化因素对教育研究的影响。但在“主客二分”和理性独断的思维模式下,教育与现实的世界隔离开来,不利于开展活生生的教育研究。“主客二分”和理性独断思维模式把教育“封闭”起来,无视它与诸多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复杂联系,使教育研究缺乏“开放的精神”,从而失去了诸多人文社会科学的“滋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民族教育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解决少数民族当前的教育问题,还可以丰富我国的教育理论。在开展民族教育研究时,需要注意研究的立场问题,民族学中的“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就是对待客体文化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主位研究”就是研究主体深入研究对象的生活情境,“从客体内部看文化”的研究;“客位研究”就是研究主体在课题的文化场域之外,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待客体的研究。“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各有利弊,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要恰当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使得我们的研究既能关涉到课题的文化背景,又不至于太主观。“主客二分”和理性独断的思维模式不仅会影响研究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还会把教育和社会文化隔离开来。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它的自身属性决定了其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必须摒弃这种思维模式,达到主客统一。(二)研究过程注重发挥主体能动性教育研究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教育研究主体的活动是教育研究的唯一表达方式,从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到解决问题并形成理论,无一不是教育研究主体活动的外在体现。因此,教育研究要注重研究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主客二元对立”思维弱化或遮蔽了人在教育研究过程中的能动性,把客体当作客观事实的存在,研究主体只是对它加以描述并根据已有理论作出解释,这个过程只是一个机械、僵化的理论套用。既然是研究活动,那么创造性是必不可少的,以上的研究过程并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研究,而更像是理论的验证。教育研究主体的能动性首先表现在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中。在“主客二分”思维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不是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因为主体没有在实践中认识教育问题,没有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来诠释问题。其次,主体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对既有理论的创造性理解上。由于每一个人的经历不同,这就决定了各个主体看待同一事物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理论诠释用于教育问题也可能带来研究结果的多样化。因此,基于以上两点,教育研究是一个形成主体自己理论的过程,这是研究主体能动性发挥的最有力表现,即前面提到的教育研究是主体主观意志的表达。(三)研究范式多元化总体看来,教育研究领域存在两大研究范式———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和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强调事物的内在规律和价值无涉,倡导教育研究就是归纳出教育领域的客观规律;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片面强调非理性,注重人存在的意义,带有反科学的意味。这两大研究范式在教育研究的应用中都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也可以称为唯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它缺乏人文关怀,忽视了教育研究中的价值问题和文化问题,这在自然科学领域不会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教育,采取此种研究范式却是行不通的。人文主义研究范式后来发展成为人本主义研究范式,主张使人成为万物的尺度,不免使得教育研究的主观性太强,缺乏一种研究的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批判了两大研究范式的基础上,继承了各自的优点,认为当今的教育研究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重,实现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育研究范式,如复杂系统研究范式、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教育研究的文化学范式以及“超越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及其规约的研究范式等,这些都是学者们在清晰把握教育研究的本质特征后提出的适合教育这一特殊社会活动的研究范式。(四)在现实研究中不断认清教育研究的本体在现实的教育研究过程中,研究主体可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研究主体研究的教育问题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教育问题,这些教育问题中的行为主体有不同的文化观念、世界观和信仰,导致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问题存在着万千差异。当面对特殊的教育问题时,从一般教育研究中抽离出来的理论可能不再适应此时的研究,这就要求研究者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对具体的问题采取灵活的应对方式。这些研究既能丰富我们的研究经历,也能让我们不断认清教育研究的本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从中抽离出教育研究的一般本体特征,构建出一套标准化的理论体系,恰恰相反,这些研究可以使我们明白,不能以一种固化的思维来看待本体,这样才能繁荣教育理论。

作者:靖东阁单位:西南大学

查看全文

农民增收意义及途径研究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而农民增收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唐山市农民收入的增加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首先指出了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研究唐山市农民增收问题的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唐山市农民收入的途径。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农民增收;唐山市

一、研究背景

截止到2015年,我国有43.9%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虽然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这一比重呈下降趋势,但目前,农民依然是我国不容忽视的庞大人群。“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而农民增收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年收入增长迅速,由1978年的133.6元增长到2016年的12363元,增长了近92倍,年均增长12.65%。当前农民收入越来越受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逐渐显露出新常态,经济下行使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减少,农产品价格下降,造成价格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减少,给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带来了压力。同时,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也让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遇冷。此外,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造成了负面影响。这是因为受到受教育程度及劳动力素质的限制,农民进城务工多选择劳动密集型企业,但由于经济新常态的影响,这类企业正在逐渐失去竞争力,企业经营困难,必然影响农民工收入的增长;再加上经济下行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增速降低,政府通过直接补贴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的难度有所增加。近年来,随着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唐山市已形成了由龙头带动,以奶制品、板栗等为主的农业经济,农业生产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唐山市的优势农产品大多以外部品牌为依托,再加上种植业生产模式依旧是传统分散的生产经营模式,农业产业集中度低、规模小,农业产业化链条短,阻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收入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二、经济新常态下唐山市农民增收的意义

(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以城市为中心发展工业,投入大量资金,制定了很多惠城政策,让一部分城镇居民先富起来,城市得到了高速发展。相比之下,农民未充分享有社会体制分配的基本权利。因此,只有明确农业的重要地位,以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市与农村步调一致向前,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正,维护社会正义;才能缩小农民和城市居民的贫富差距,使农民和城镇居民平等共享社会保障。(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研究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和方案,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激发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而稳定我国的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稳步发展,国民经济其他产业才能享有顺利发展的保障。增加农民收入,能够增强农民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信心,让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耕种、流转土地,避免出现撂荒现象,从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三)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能够加快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后,消费观也将随之改变,而消费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通货膨胀的影响使产品供大于求,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市场日益扩大,其对于全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除此之外,农民有了多余收入,有精力经营非农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力生产率,增加了劳动力价值,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四)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迫切要求。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等多重因素会给农民收入的增长带来一定影响。首先,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接收农民就业的能力下降,即使就业,工资上涨也会因企业经营困难而受到制约,再加上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竞争地位,其就业流动性频繁、稳定性低,也会造成其工资收入不稳定。其次,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由于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致使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升,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开始出现倒挂,本土农产品销售遇冷。另外,受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中小企业经营和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势必影响到农民第二、第三产业的经营,从而导致经营性收入增速减缓。最后,经济新常态阶段,财政收入增速有所放缓,在这种背景下继续以直接补贴等形式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面临较大压力,惠农政策的效率会逐步减弱。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农民收入增长放缓不利于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内需的拉动和经济的增长,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农民的收入问题,并寻求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五)寻求唐山市农民增收途径,并为相似地区。提供借鉴目前,唐山市农民的收入水平与我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且近几年呈持续增长状态,但从总体、长远的视角来看,影响唐山市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并未消除,如唐山市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十分稀缺;农业和农村的产业结构及其布局不尽合理等,所有这些都制约着唐山市农民收入的快速、持续增长。另外,有部分学者认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中西部地区,而农民收入绝对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似乎不是关键。但根据实际情况,东部地区农民增收问题也是我国农民增收问题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同时,虽然我国中西部部分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落后于唐山市,但唐山市的发展经验无疑给目前与唐山市条件相似的我国其他地区,以及未来与唐山市发展条件相似的地区提供参考,因此,系统全面研究唐山市农民收入问题,可为相似地区提供借鉴。

查看全文

景德镇文化保护意义研究

一、前言

自古以来,景德镇人们沿昌江河建窑,人们沿窑而聚成弄。昌江河一带数量众多的里弄四通八达,共同构成了景德镇老城区特殊的城市布局。包括瓷器街、龙缸弄、犁头嘴、五龙桥等在内的每一条里弄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特色。有的里弄和陶瓷加工工序有关,如车鸡弄、篾丝弄;也有的与当地的地形地貌特点有关,如罗汉肚、玉字巷、筷子弄;还有的与民间文化和民俗有关,如九皇(黄)宫、浚泗(进士)井、蔡家岭。景德镇当地的俚语当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街不如弄、桥不见水”。这句话道出了景德镇里弄的特色。景德镇前后出现的278条里弄在历史长河中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里弄文化。这是一种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里弄既保留了原生态的市井聚落文化特点,又保持了近、现代的陶瓷产业格局,是景德镇陶瓷工业文明的见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的里弄已经消失,与之相随的里弄文化也丧失殆尽。据《草鞋码头的变迁》(注:草鞋码头是过去民间对景德镇的称呼)一书的记载,珠山中路的建设使得苏家弄及其里弄文化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近年来,随着浙江路附近一些住宅小区的新建,戴家弄等里弄已经物是人非。饺子粑再也吃不出地道的戴家弄味了。目前,景德镇的里弄保护面临着一些问题。问题主要体现在里弄资源的大面积破坏。现在已有众多的里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功能改造的升级而逐渐消失。更多里弄的生存空间受到了现代城市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的挤压。伴随而来的就是里弄文化的氛围被冲淡。我们绝不能让类似的遗憾再次发生。在城市功能性改造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加大力度保护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精神文化遗产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冯骥才说:“我们无法阻止一个时代的变化,但是,文化,我们必须挽留。”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里弄和里弄文化在我们眼前消失,所以我们要修补好景德镇现存的里弄,保护好现有的里弄文化,开发出里弄文化的经济价值。只有把城市里弄修补,里弄文化保护和开发,里弄生态修复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相互兼顾,全面统筹,我们才能实现里弄的可持续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2017年第76号文正式公布第二批“城市双修”(即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试点城市名单。景德镇市作为江西省唯一试点城市成功入选。景德镇十分有必要借着“双修”城市建设的东风,扎实开展好里弄修补和里弄文化保护工作。这项工作能否切实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全面、深刻地认识到了里弄对景德镇人们生产和生活方方面面的意义。

二、里弄的历史文化意义

景德镇的里弄是研究中国早期陶瓷工业文明的“活化石”。千年以来的制瓷史孕育出了景德镇老城区独特的里弄文化。可以说,里弄文化是瓷都陶瓷文化的根基、千年瓷韵的源泉,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1.蕴含着丰富的陶瓷文化在景德镇,里弄文化代表的是千年陶瓷文化在民间的具体体现。里弄中的瓷业工人们对瓷器的热爱、对制瓷的执着,对以器载道的追求体现了浓厚的人文美学精神。例如说,蓝白相间的青花瓷,外形素肌玉骨,就象征着“君子慎独”的形象。里弄中的老瓷业工人们从父辈那里传承了精妙的制瓷手工工艺、精美的陶瓷构图元素、高深的构图技巧。这些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弄的存在可以促进技艺的交流和发展,让陶瓷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景德镇的里弄可以说是一个传统陶瓷器物的展览馆,祖辈保存下来的瓷器精品,留存下来的制瓷用具在这里得以集中展现。里弄也是瓷器制作、烧造技艺的博物馆,众多的古民间制瓷遗址和烧瓷窑址在这里闪耀着历史的光辉。里弄本身还是以陶瓷废料为建筑材料的特色建筑的鉴赏场所。景德镇的里弄建筑很多都以窑砖、匣钵、渣饼、窑炉废弃物等陶瓷工业衍生物和废料作为民居建筑的基础材料。这些材料构建出了世界独有、风格独特的建筑物。总之,古代的陶瓷技艺、古往今来的陶瓷器物、古代遗留下来的陶瓷作坊和烧造窑房,还有大片以窑砖建成的里弄建筑,以古瓷片铺就的道路,路面上被运瓷泥的手推车压出的车辙等共同构成了景德镇独有的里弄陶瓷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陶瓷文化内涵和陶瓷历史文化考古价值。2.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景德镇的里弄代表着瓷都人千年来的物质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278条里弄里存在的古民居、古遗址等蕴含了瓷都人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生活文化、科技工艺文化、民间工艺传承文化、信仰文化、节日文化等。与里弄伴生的一些民间工艺,如碱水粑、饺子粑、小糖人等小吃的制作技艺等,是里弄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瓷人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器物,如剃头挑、货郎挑等都能反映里弄中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同样需要重点保护。里弄中的陶瓷人邻里守望相助,和谐共处,共同塑造了具有景德镇里弄特色的聚落文化。这种文化包含着令人称道的人文精神。里弄中的人们因瓷而聚,以瓷会友,互帮互助,共享劳动成果,分享美食的一个个场面构成了一幅幅温馨动人的美好画卷。里弄中的长者还最喜欢把家里为数不多的好吃的分给弄中的小孩,所以里弄中长大的人现在还保留着一份吃“百家饭”的美好回忆。随着时代的发展,老旧的里弄给现代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但土生土长的里弄老人宁可忍受不便也不愿搬出里弄,原因就是他们割舍不下里弄邻里间那份宁静的温馨和浓郁的温情。这些都是现代社会需要的精神食粮。总之,陶瓷产业的发展和延续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以里弄文化为代表的市井聚落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景德镇辖区范围内,里弄文化包含了生活在这里的人的风俗习惯、节庆节日、民间艺术等人文文化。这些文化已经衍生成为一种精神资源,深入瓷都百姓的骨髓,与民众的生活幸福指数息息相关。

三、里弄的经济价值

景德镇的里弄是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这些里弄延续将近千年,古香古色,独具陶瓷文化氛围,极具建筑特色。里弄中老陶瓷艺人们传承的制瓷技艺,陶瓷绘画技巧和原住民传承的民俗手工艺,一旦与现代创意文化产业结合,并进行一定的商业开发,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旅游产业和里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结合,既能促进里弄文化的保护和里弄旅游事业的发展,又能推动里弄陶瓷创意产品的销售和里弄陶瓷文化的不断积淀,对促进里弄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1.旅游开发价值包括《环球游报》在内的31家都市报纸曾经把景德镇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游客去的50个地方”。这些报纸给出的评选理由就是景德镇既有用窑砖砌成的街巷、以古陶瓷碎片铺就的小路,又有陶瓷制造的路灯、陶瓷烧造的雕塑、陶瓷材质的壁画;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散发着陶瓷的魅力,就连音乐都是蕴含陶瓷韵味和气息的瓷乐。自宋元两朝以来,昌江河沿岸的民间制瓷作坊就十分兴盛。一座座紧密相连的民窑和作坊形成如今的里弄和老街的雏形。景德镇古代瓷窑的窑膛是用普通的黏土砖修成的。这种黏土砖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烈火烘烤后就必须换上新砖。而替换出来的窑砖(有的窑砖上还有一些三角形或斜杠标记,极具历史痕迹),连同废旧的匣钵、渣饼、窑炉废弃物就被用来建成了房子。被松木柴窑烟火熏染过的窑砖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红色和深褐色,建成的建筑物颜色鲜明。烧造后不合格的瓷器被砸碎铺路。这种绝佳的废物利用方式,这些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徽派风格建筑在全世界都绝无仅有,跟福建的土楼、云南的傣家竹楼、陕西的窑洞一样特色鲜明。里弄中的窑砖墙、窑砖建筑和瓷片路是各个时代背景下,景德镇地区独具特色的标志,具备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值得大力保护。景德镇厚实的陶瓷文化吸引了大批国内外陶瓷艺术家和陶瓷爱好者来到景德镇里弄中创办工作室,在“土里土气”的小街小巷里,寻找探秘中国古老的陶瓷文明,寻找创作的灵感,甚至还吸引了无数的外国游客和考古爱好者蜂拥而至,领略里弄瓷文化的醇厚魅力。下一步景德镇可以全面打造里弄旅游项目,此项目的打造可以延展景德镇旅游的纵深,从而留住以往匆匆而过的游客,为景德镇的餐饮住宿业的发展做好铺垫,留下契机。目前,我们的里弄资源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有个别的成功开发案例,如陶溪川的开发和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的建设。深入的开发需要把里弄文化与现代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相结合。2.创意开发价值景德镇的里弄是无与伦比的陶瓷创意文化资源,与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有效结合极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国际上许多文化创意开发的做法告诉我们利用景德镇的里弄资源进行陶瓷文化创意活动既具有现实可行性,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创意指的是富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意念、主意。文化创意专指文化领域中的创新,并不包括科学技术上的创造发明,在很大程度上与对原有资源的创造性利用息息相关。世界上很多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都起源于文化氛围浓郁的,曾经被淘汰的旧城区、旧工厂、旧仓库。美国曼哈顿地区有名的“苏荷”(英文为SOHU),现在是世界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人们竞相迁入“苏荷”地区使得这里又成了新时尚的代名词。英国伦敦世界知名的泰德现代艺术馆同样是由原来的火力发电厂改建而成。这里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旅客光顾最多的美术馆,是英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景德镇的里弄中古陶瓷作坊林立,古窑址众多,完全可以利用旧陶瓷工业厂房、历史建筑来发展陶瓷创意文化产业。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改善景德镇城市的造血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全球范围内有影响的大城市几乎都是创意产业最集中、最发达的地区。到目前为止,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英国国民经济第二大产业,在GDP中占的比重达7.9%。单就伦敦而言,文化创意产业的贡献度甚至已经超过英国的传统强项,金融服务业。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也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城市老城区产业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内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城市有北京和上海等。如果我们能学习好北京的胡同保护经验和上海的里弄文化开发经验,把北京的南锣鼓巷和上海田子坊的创意文化产业部分复制到景德镇为数众多里弄里并加以再创造,就必定会带来景德镇的繁荣和富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为保护景德镇里弄中的工业文明遗产、特色的历史建筑找到一条新路,十分契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同时还能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城市发展模式的改变,带动老瓷业工人的再就业。景德镇陶瓷产业的主管部门应该深入里弄,寻找传统的瓷土加工工艺,陶瓷绘画、构图技艺,瓷器烧造工艺的传承者,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里弄中的老陶瓷艺人利用自身精良的技艺,就地创业,积极从事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传统的陶瓷艺术与现代的陶瓷创意结合既能给人们带来完美的作品,又能推动工人就业,为城市发展提供经济动力。总而言之,里弄旅游项目开发和里弄陶瓷文化创意开发既可以保护里弄文化,又可以发挥文化的经济价值,完善城市的“造血”功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