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6 07:39: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养殖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养殖业

乡村养殖业污染探讨

近年来,农村畜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养殖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制约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1养殖业对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

我国是畜牧业大国,农民在发展庭院经济时,发展养殖业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据调查,农户户均猪存栏3头以上,养禽5只以上,大牲畜养殖在平畈区约0•35头,山区半山区在1•5头以上。以农村户均4人,养猪3头,禽5只(以鸡计),大牲畜(以牛计)0•35头,按人均排泄粪便1•2kg•d-1,猪15kg•d-1,牛30kg•d-1,鸡0•05kg•d-1等计算,农村户均每天产生人畜粪便61kg。牲畜数量大幅度增长,人畜粪便的不善管理,务必使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20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菜篮子”工程的实施,我国的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我国每年畜禽产业的产值递增速度均超过10%,与1995年相比,家禽数量增长近5倍,生猪的数量增长近3倍,牛的数量增长近10倍。根据我国“农业部畜牧业‘九五’及2010年发展规划”,2010年后,我国畜牧业的产值还将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增长。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畜禽粪便污染环境问题。

养殖户防疫、环保意识淡薄,现在的养殖业是由农户的庭院经济发展起来的,有的农户由几只散养鸡发展到几万只鸡,而庭院的面积却没有扩大,因此出现人畜同院、人禽同舍的状况。粪便无处堆放,病死的畜禽尸体乱堆乱扔,污水任意排放。许多养殖户缺乏专业技术知识,防疫消毒、环保意识淡薄,饲养环境污染,免疫程序不科学,不仅畜禽极易染病,也严重危胁到自身的健康。据调查,目前仅有49%的禽畜粪便得到利用,其余部分随意堆积或者与生活污水一道被直接排入沟渠,汇流入江河、湖泊。一些饲养者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利用某些矿物元素在高剂量时的特殊生物作用,超剂量地使用于禽畜饲养,如在猪的口粮中,添加高剂量的硫酸铜或氧化锌以提高生猪的饲料利用率、促进猪的生长发育滥用激素和微量元素,造成了大量药物残留问题。不规范用药或在停药期前屠宰畜禽,不仅对人体造成危害,而且这些药物随人畜粪便排出,土壤和水源被污染。

2解决农村养殖业污染问题的措施

加快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推广畜禽现代养殖方式,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加强动物疫病防治,饲养环境控制,监督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加快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建设步伐,全方位综合布局畜牧业生产,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减轻畜牧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畜产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查看全文

规模养殖养殖业污染论文

1存在的问题

1.1畜禽养殖生产方式有待转变近些年,虽然长治市在中央、省市各级部门的亲切关怀下畜禽养殖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与一些畜牧业发展先进地区相比,长治市养殖业的生产方式依然落后。一些养殖场户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养殖方式,养殖结构比较单一,养殖计划不够合理,没有完善的治污排污方案,没有推行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现代养殖模式,甚至连一些必要的畜禽废弃物处理设施也没有配置到位,这样就很难在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对于长治市畜牧业由传统养殖方式向现代养殖方式转变、提高本地区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处理水平都是一个瓶颈。

1.2养殖产业链有待完善目前,长治市部分养殖场户、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不是很完整,特别是深加工环节仍有缺失。一些畜禽只是进行了初加工销售,有的甚至活畜销售。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附加值的偏低,更重要的是由于加工、生态循环不彻底,极易在生产、流通、交易环节中造成环境的污染,甚至会将一些病菌带到人间,引起疫病的发生。目前,长治市只有山西世龙驴肉、山西郭氏羊肉、长治九牛寨乳业等17个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加工规模较小,年销售收入总共不到5亿元。

1.3养殖场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长治市一些养殖场户、企业虽然采取了“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不同形式的经营模式,但其组织化程度依然很低,还都只是单个规模场的个体行为,在行业内没有形成联盟、没有形成共同体。这样,不仅会使养殖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降低,还会给他们造成融资难、资金紧张等一系列问题。

2对策措施

推进规模养殖场污染减排,以什么样的模式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才能充分发挥生产力的潜能,实现畜禽排泄物的无害化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循环利用,促进畜牧业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长治开展减排治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而在我国北方省市2011年前很少有成熟的范例可以借鉴。2年多来,长治市进行了艰苦的实践和有益的探索。

查看全文

生猪养殖业政策

一、绪论

生猪养殖业政策由最初的引导型政策向引导和支持并重型,最终向全面支持型政策转变:财政政策对生猪养殖业的影响范围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支持环节越来越多,在产业增长阶段的支持效果明显,在产业的成熟阶段则不太明显;政府通过财政补贴、贷款贴息和保险补贴等财政政策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尤其对规模化程度高、负债比高的养殖组织的影响更大;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影响投资和通货膨胀来影响产业政策支持、引导的效果,这两种政策之间的作用关系越来越紧密。

二、通货膨胀与猪肉价格上涨

客观地说,猪肉价格的飞速攀升把通胀的压力陆续传导到了鸡蛋、鱼和其他食品之上,由于肉价占到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一篮子权重的7%左右,再加上对其他食品的带动效应,确实带动了CPI指数的上涨。如下图表所示:

然而,单靠表面的相关性来得出猪肉上涨与通货膨胀互为因果的结论是不够谨慎的,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角度来解释通胀的形成的话,原因可能如下:

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

查看全文

海水养殖业扶贫探究

[摘要]湛江市海角村位于雷州半岛西部,是广东省省定帮扶贫困村之一。在省自然资源厅的帮扶下,截至2018年,海角村有劳动力的60户贫困户306人已有58户295人脱贫,海角村的扶贫成就与曲折值得学习与研究。通过分析海角村的贫困现状,并结合其各项资源分布利用情况和发展劣势,研究其脱贫方法,为其他贫困村精准脱贫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水养殖;产业扶贫;农村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扶贫战略逐渐从区域扶贫向精准扶贫转变,“漫灌式”逐步转为“滴灌式”,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党的报告提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截至2018年底,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7%,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减贫奇迹。扶贫不能光靠“输血”,关键是贫困地区学会“造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产业扶贫作为中央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中“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重头戏,以“造血式、开发式”扶贫方略,把贫户植入产业链条之中,围绕某种资源、产品建立一套完整的运营模式。一个贫困地区只要建立了适宜该地区发展的产业,众志成城促进产业发展,靠自己也能脱贫致富,这才算是真正脱贫。市场导向、经济高效的产业和产业发展是促进贫困地区开发、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贫困发展的中心和重中之重。产业扶贫是一种内生的发展机制,它促进贫困户与贫困地区的协同发展,强化发展基因,激活发展动力,遏制贫困成因。产业扶贫也要做到“精准”,精准识别当地优势产业,精准确定发展方式,精准帮助贫困户脱贫。2017年广东省识别确定了2277个省定贫困村,其中218个位于湛江,数量上在广东省排第五,其中湛江市有218个,贫困村数量位居广东省第五名,扶贫工作艰巨。湛江市海角村为广东省省定贫困村之一,本文将以海角村为例,通过对村民、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委干部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以及走访当地海水养殖户的形式,摸清海角村贫困和发展现状,旨在结合精准扶贫的战略背景,深入分析海角村海水养殖业现状以及发展的制约因素,找出曾经致贫原因以及脱贫方法,达到帮助海角村通过海水特色养殖脱贫致富的目的,助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实现。

1海角村发展现状

雷州市海角村位于雷州半岛西部,三面环海,海洋资源丰富。海角村由一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2000余人,有62%是劳动力,且其中25%外出打工,青年劳动力外流现象突出。现有村“两委“干部4人,党员47人。全村主要产业是捕捞和海水养殖业。全村可开发利用的滩涂392.27hm2,林地41.61hm2,虾塘53.33hm2,耕地仅6.13hm2(图1)。海角村具有潜在的海洋资源禀赋,“靠海却未能吃海”,一直是海角村面临的尴尬问题。“资源的诅咒”是经济学的一个经典命题。丰富的资源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现实是资源贫瘠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远快于资源富裕的国家,且这一理论在国际之间和一国之内都得到了印证。自然资源丰富与否,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是负面的。海角村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能够开展海水养殖和捕捞活动,但部分村民和外村村民出于利益,擅自圈海占海66.67hm2用于非法养殖;再加上前几届村委管理混乱,部分虾塘鱼塘与私人签订合同到期后也无法收回,村委也无法采取强制手段。丰富的资源加上混乱无效的管理,使得海角村一直以来面临“成也资源,败也资源”的困境。海角村在2017年被评为省定贫困村,由省自然资源厅(原省海洋与渔业厅)帮扶。2016年4月,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的实施意见》的指示精神,广东省自然资源厅驻村工作队扎实推进海角村脱贫攻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工作。自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以来,海角村村容整治、村道硬化、垃圾处理等民间项目的建设有了显著的效果;集装箱水产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养殖、鱼虾混养及喜原公司、湛江基投入股分红等项目欣欣向荣;全村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到17435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3630.1元。扶贫工作组进驻后,充分发挥海洋与渔业优势,通过实施海水养殖、生态农业和林间养鸡业、入股民营企业分红等,走多元化经济发展路子,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为响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海角村村民利用自身地理位置优势同当地扶贫办一起大力发展特色海水养殖业。2015年,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5382元。截至2018年,海角村有劳动力的60户贫困户306人中已有58户295人达到2017年预脱贫指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883元”,实现脱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630.1元,而贫困人口年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435元。

2海水养殖业在扶贫方面的实践与成效

查看全文

养殖业保险对畜牧业影响

1养殖业保险对畜牧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1养殖户真正受益。养殖业保险是一项政策性保险,育肥猪保险费每头30元(保险期限5个月),按照中央财政补贴40%,省财政补贴25%,市县财政补贴15%的比例,养殖户只需负担6元,能繁母猪保险费每头60元(保险期限12个月)。养殖户只需交12元。如果发生死亡,每头育肥猪保险金额500元,能繁母猪1000元/头,显而易见,老百姓受益。例如黑沟乡养殖户王某,2017年投保育肥猪230头,能繁母猪25头,交保费1680元,保险期内王某饲养的育肥猪死亡5头,能繁母猪2头,共获得保险理赔4500元,减少了王某2820元的损失。增强了养殖户抵御风险的能力。仅2017年保险年度(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桓仁县累计投保育肥猪13155头,能繁母猪2091头。保费总额达到520110元。受益养殖场户达到146户。1.2保险和防疫互相促进。县动监局会同人保财险公司在养殖户投保过程中,建立“防疫+保险+无害化处理”工作模式,即养殖户投保养殖保险的育肥猪和能繁母猪要具备完善的防疫记录和免疫档案,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重大动物疫病要在免疫保护期内。保险工作的开展有效促进了防疫工作。对死亡的生猪,要经过严格的无害化处理之后,凭属地动物卫生监督所官方兽医出具的投保动物无害化处理证明办理理赔。提高了免疫效果,使随意抛弃病死猪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从源头上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1.3提高了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水平,降低死亡率。组织兽医技术员定期到投保养殖场户指导其做好日常饲养管理,认真做好场区和猪舍消毒工作。县动物疫控中心,定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通过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养殖效益,有效降低养殖环节死亡率。增加养殖户收入,提高了育肥猪出栏率。1.4有效促进了猪肉产品的市场供应。猪肉产量从2014年的14317t,2015年的14324提高到2016年的15099t。

2对策及建议

通过近三年的保险实践,发现存在如何扩大养殖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养殖业保险工作质量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建议。(1)对农村零散养猪户,可以探索以村民小组或者自然村集体投保的形式,集体参保。(2)针对规模养殖场养殖量大,育肥猪饲养周期短,频率快的特点,可以采取每月投保一次的形式,即保险公司组织业务员每月固定时间到场投保的方式,对符合参保条件的育肥猪全部承保。(3)继续做好养殖业保险宣传工作。在每个投保周期开始前,通过在集市上散发宣传单,人员密集场所张贴宣传画、布置横幅等多种形式宣传养殖业保险政策。

3小结

通过3年养殖业保险工作,在养殖户心中逐渐形成养猪就得上保险的意识,养殖业保险也给养殖户带来了实惠,减少了养殖环节的损失,保护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基本杜绝随意丢弃病死猪的现象,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桓仁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查看全文

规模化养殖业发展思考

摘要: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从产业结构上看,这里的经济发展以第二产业为主,但是其第一产业的发展也不容小觑。养殖业作为农业生产方式的一种,近年来在乌兰察布市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该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针对养殖业目前的发展情况,本文对乌兰察布市规模化养殖业发展进行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乌兰察布市;规模化;养殖业;发展

养殖业是指通过放牧、圈养或者其他方式,饲养畜禽以取得相关产品或牲畜的生产部门,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乌兰察布市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然而养殖业的最终发展目标都是向着规模化养殖发展,虽然近年来乌兰察布市的养殖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没能实现规模化养殖业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合力促进乌兰察布市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

一、规模化养殖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养殖业也进入到了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阶段。规模化养殖业主要是指通过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并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后,延长其附属投资值,从而提高产出值。也就是要对养殖业的发展实行科学的管理,同时依靠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念,对养殖业的生产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的管理。发展规模化养殖业对乌兰察布市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保障市场经济的稳定。市场经济的稳定是乌兰察布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能够有效的提高规模化养殖业的效率和质量,这样就能够保障市场的供给满足需求,防止供不应求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保障市场经济的稳定,并推动乌兰察布市的经济发展。第二,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的养殖业大都采用散放的养殖方式,这种养殖方式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很多情况下都会造成草场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但是规模化的养殖方式是将牲畜科学、系统的圈养起来,并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这样就可以避免这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现象的发生。

二、乌兰察布市规模化养殖业的问题

查看全文

规模养殖业污染监管思索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畜牧业生产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从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看,农户从牧业取得的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大庆市龙凤区地面上的万亩良田素以盛产玉米、大豆、蔬菜著称。可利用草原面积3.6万亩,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牧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龙凤区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大力扶持、发展畜牧业,近几年来牧业生产发展迅猛,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然而,随着畜牧业的蓬勃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户)数量的逐年增加,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特别是氮磷污染)也日渐严峻;部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户)周边臭气熏天、蚊蝇成群,地下水的硝酸盐严重超标,既存在着污染环境,也存在着自身污染问题,给环境保护造成了一些窘境,这也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所面临的最头疼问题之一。如果说动物疫病影响的是经营者的效益,那么环保问题则关系到养殖业能否在某些地区继续生存,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难题。为此,如何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管理,使畜禽养殖业能科学、建康、环保的发展,成为摆在我们环保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1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污染问题

目前,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户)对环境造成污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1粪便污染。据试验资料分析和初步测算:每头猪每天大约产生5.5L排泄物(不包括冲洗圈舍的废水),每年大约排泄9.53kg的氮。而一个万头猪场(按中猪计)每年至少向猪场周围排放1.26万吨的粪便。一个万头规模化养猪场,常年存栏量约为6000头,每天排放粪尿量约29吨,全年约为10585吨。由于猪对饲料中氮的吸收率很低,大量的氮随粪便被排在土壤中累积后,超过了其单位面积生态环境再循环需求,而且通过雨水的冲刷也会造成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的污染。

1.2污水污染。由于部分规模畜禽养殖企业(户)环保意识较差,对粪便污水管理落后,致使大量的粪便随冲洗水直接流失,甚至有的将粪便直接排入水体。而规模畜禽养殖场(户)排放的粪尿污水中的生化指标极高,其中COD(化学耗氧量)和BOD(生物耗氧量)远远超过国标。有毒、有害成分还易进入到地下水中,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将极难治理恢复,造成较持久性的污染。

查看全文

区养殖业调查研究报告

我区的养殖业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技术化服务之路,形成了开平镇的半壁店、欢套的万头猪场;洼里镇以回民村夏庄为主的奶牛养殖小区;郑庄子蛋鸡养殖小区;栗园镇的特种养殖区。同时还推行了品种良种化、服务及时化、执法程序化,开展了1个基地和3个体系建设,即商品、畜、禽的生产基地,执法监测体系、科技推广体系、防疫体系的建设。

一、养殖业现状

我区的养殖业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技术化服务之路,形成了开平镇的半壁店、欢套的万头猪场;洼里镇以回民村夏庄为主的奶牛养殖小区;郑庄子蛋鸡养殖小区;栗园镇的特种养殖区。同时还推行了品种良种化、服务及时化、执法程序化,开展了1个基地和3个体系建设,即商品、畜、禽的生产基地,执法监测体系、科技推广体系、防疫体系的建设。

全区存栏猪、奶牛、羊、鸡存栏分别达到38875头、12190头、9815只、51.46万只,养殖专业户2621户,每日产生畜禽粪尿等污染物约400吨。

二、存在问题

养殖粗放。我区存栏的部分畜禽为分散饲养,每天的粪尿等污染物随意排放,即不环保也不卫生。

查看全文

畜禽养殖业整治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政〔〕64号),有效控制和减少我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意见》(政〔〕37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划定方案的通知》(政〔〕19号)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畜禽养殖业综合整治方案的通知》(政办〔〕6号)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2年底前,禁养区内基本实现禁养目标;限养区内畜禽饲养总量得到控制和消减,原有规模化养殖场污染防治措施得到落实,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畜禽粪便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

二、工作任务与工作责任

(一)开展全市畜禽养殖企业调查

对全市范围内的畜禽养殖企业进行全面调查,详细列出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内畜禽养殖企业名单、详细地址、规模、养殖种类及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等基本情况,编制荥阳市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规划。

查看全文

种植养殖业发展思路

【摘要】通过分析户撒乡地处冷凉坝子的特殊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及传统种植业生产现状,初步提出今后户撒乡发展农村种植养殖业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种植;养殖业;发展;户撒

陇川县户撒乡年平均气温15.5℃-16.5℃,年降雨1700mm-1800mm,霜期4个月左右。户撒坝由于四周被群山环绕,雾气较大,不易发散,特别是雨季,相对湿度84%,年均日照2300h-2400h。由于特殊的地形影响,形成户撒坝特殊的气候环境,明显不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地区,由此决定了在陇川坝那一个海拔带适应种植经济作物到了户撒坝那个海拔带就是生长不良。国家发展大宗经济作物的扶持政策它没有条件享受,适合户撒发展的经济作物又没有得到研究和扶持。导致户撒乡成为了热区中的冷区。所以,关注大热区之中特殊的小冷区户撒乡农村经济的发展,显得格外重要。

1户撒乡的农村经济现状

户撒阿昌族乡位于陇川县西北部,是全县唯一的民族乡,距县城章凤46km,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4.35km。全乡总体地貌是两山一坝的狭长小盆地,坝区海拔1380m-1480m之间,最高海拔2138m,森林覆盖率48.9%,全乡总面积251.9km2,下辖11个村民委员会,136个村民小组,共5716户26462人。分布有阿昌族、傈僳族、回族、景颇族,其中,阿昌族占全乡总人口的50%左右。2019年,户撒乡农村经济总收入471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7元。

2户撒乡土地资源现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