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疗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6 05:24: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氧疗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氧疗的护理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长期氧疗护理
内容摘要:
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长期氧疗的适应症:为慢性呼衰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后PaO2<7.33kPa(55mmHg),或Sa(O2)<88%,或PaO27.33~9.33kPa,(50~70mmHg)且伴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55%),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临床表现之一者。其次是夜间低氧血症患者。长期氧疗可以纠正慢性缺氧患者低氧而不会明显加重CO2潴留,减缓肺功能恶化、降低肺动脉压延缓肺心病进程,疗程4~6周就可使红细胞压积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肺氧供增加,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但是长期氧疗中给患者也造成不适感,主要原因有对氧疗的方式不习惯,对氧气的气味不适应,影响睡眠、行动不方便、家庭经济困难等。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在保证准确、迅速、安全、有效的氧疗护理中,增加舒适感、减少噪音、提高和改善氧疗的依从性,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尽可能的满足,使长期氧疗护理更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论文内容:
长期氧疗的护理
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长期氧疗的适应症:为慢性呼衰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后PaO2<7.33kPa(55mmHg),或Sa(O2)<88%,或PaO27.33~9.33kPa,(50~70mmHg)且伴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55%),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临床表现之一者。其次是夜间低氧血症患者。长期氧疗可以纠正慢性缺氧患者低氧而不会明显加重CO2潴留,减缓肺功能恶化、降低肺动脉压延缓肺心病进程,疗程4~6周就可使红细胞压积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肺氧供增加,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1]但是长期氧疗中给患者也造成不适感,主要原因有对氧疗的方式不习惯,对氧气的气味不适应,影响睡眠、行动不方便、家庭经济困难等。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在保证准确、迅速、安全、有效的氧疗护理中,增加舒适感、减少噪音、提高和改善氧疗的依从性,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尽可能的满足,使长期氧疗护理更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慢性呼吸衰竭氧疗护理探讨论文
临床上不论基础疾病如何,凡动脉氧分压(PaO2)<7.9kPa(60mmHg)以下的状态持续4周以上者称慢性呼吸衰竭(简称慢性呼衰)[1]。无高碳酸血症者为Ⅰ型,伴高碳酸血症者为Ⅱ型,其临床主要特征是低氧伴高碳酸血症[2]。氧疗法是治疗慢性呼衰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对纠正缺氧、挽救患者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氧疗方法不当,护理不当,也能危害患者。现将慢性呼衰患者氧疗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氧疗的方法
1.1鼻导管给氧鼻导管给氧为临床上较常用的一种给氧方法。鼻导管插入时应缓慢轻巧,深度相当于鼻尖到耳垂的2/3的距离[3]。李秀美等[4]曾对721例患者进行鼻导管插入长度的调查,结果证实以9cm为最佳,平均长度为9.44cm,最短为8.53cm,此误差并不影响氧气的浓度。此法给氧最大的缺陷是机械刺激引起局部黏膜损伤,甚至引起呛咳、憋气致心搏呼吸停止,大大限制了临床应用。近年来,鼻咽部吸氧逐渐被鼻前庭吸氧法所代替。由于鼻导管为橡胶或硅胶制品对鼻黏膜有刺激作用,因此常出现鼻导管插入深度不够或患者擅自外拔现象。刘玉琴等[5]对40例开胸术后患者使用鼻导管吸氧插入不同深度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发现鼻导管插入4~6cm(鼻尖至耳垂的1/3)即可达到应有效果,还可减轻患者不适感。但<1/3长度时对血氧饱和度影响差异显著,氧疗达不到效果。故笔者认为,鼻导管长度到底对氧疗效果影响如何,可进行大样本量的调查研究,使氧疗有效、舒适。
1.2鼻塞法给氧目前临床上以鼻塞法给氧最为常用。慢性呼衰患者多用此法给氧,给氧时将鼻塞塞入鼻孔,此法无导管刺激黏膜的特点,且鼻毛和黏膜对吸入的气体起过滤清洁的作用,保护呼吸道不受刺激或感染,同时对氧气的温度有调节作用。鼻塞法给氧,是易于推广和应用的给氧方法[6]。其缺点是吸入氧浓度不稳定,不宜于重度缺氧患者使用。
1.3面罩法给氧此法适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者,将面罩与面部密闭,以橡胶带固定。缺点是耗氧量大,患者有胸闷、憋气感。同时当服药、咳痰、进食时极为不便,故此法不易为患者接受[7]。
1.4呼吸器正压给氧慢性呼衰患者有严重通气障碍,自主呼吸微弱或无自主呼吸者,可通过此法给氧。Bone等[8]认为当PaO2为4.62kPa(35mmHg),血pH值为7.25时,必须插管进行人工呼吸,将供氧的管道与呼吸器相连接,通过人工气道给氧,浓度在30%~50%以内,使PaO2稳定在6.6~7.98kPa即可。
老年尘肺患者的临床护理小议
尘肺病是我国发病最多、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职业病,据职业病统计数字表明2002年我国累计尘肺病人55万多例,并且新尘肺患者以每年1~2万的速度递增[1]。尘肺患者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呼吸功能下降。尤其是老年尘肺患者,合并症多,往往病情重,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因此做好护理尤为重要。我科自2004年6月~2008年10月共收治老年尘肺患者51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13例中,男474例,女39例;年龄60岁~341例,70岁~133例,80~90岁39例,平均73.5岁;一期尘肺121例,二期尘肺176例,三期尘肺216例;无合并症92例,有合并症421例。
所有病人均经广西职业病尘肺诊断组集体会诊确诊(按照尘肺病诊断标准[2])。
1.2临床特点①男性多于女性,本组比例为12.15∶1;②老年尘肺病人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多,症状不典型,本组病例大多数病人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肺心病、肺气肿、肺结核、肺部感染等。③老年尘肺病人免疫功能低下,呼吸道防御功能减退,合并肺部感染不易控制。④不少老人因和子女分居或丧偶而感到孤独寂寞或因患病忧虑而自怜自弃,感情脆弱,性情固执,任性怪癖,难于沟通[3]。
2护理
基础护理保障患儿健康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一般资料;护理;小结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31例患儿均符合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标准、出现呼吸暂停及呼吸窘迫19例,高胆红素血症24例、进行复苏的同时注意保暖,复苏后将患儿置于预热好的远红外线台或保温箱内、极低出生体重儿存在呛咳、呕吐、胃食管反流、喂养不耐受、排便延迟等问题、俯卧位可促进胃排空,降低反流的频率,减少反流物吸入、控制及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待体温稳定后每天沐浴及抚触1次,以保持皮肤清洁和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早产儿体重增长,减少哭闹和呼吸暂停的次数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1500g的新生儿,由于体重低、胎龄小,各脏器发育不成熟,免疫力低下,病死率较高,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通过正确治疗和精心护理,抢救成功率逐渐提高。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新生儿
我院2007年10月~2008年6月共收治极低出生体重儿31例,除有1例经抢救12h后家属放弃治疗外,其余均抢救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31例患儿均符合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标准,男14例,女17例,出生体重<1000g者2例,1001~1250g者7例,1251~1500g者22例,孕周28+1~36周,重度窒息3例,轻度窒息5例。胎膜早破5例,胎盘早剥1例,重度子痫前期7例,其他围生期高危因素7例。出现呼吸暂停及呼吸窘迫19例,高胆红素血症24例,感染11例,其他并发症10例。住院天数最短5d,最长65d,平均34.6d。
慢阻肺病患的早期护理干预论文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早期干预(教育);护理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引起的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组肺部疾病。由于反复发作加重病情,给病人身心造成很大痛苦,影响病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造成家庭和社会负担。为减少或防止该病急性发作,消除或减少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我科从2004年5月~2005年5月对30例临床平稳期COPD病人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得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住院及门诊确诊为COPD的病人30例,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60~82岁,病程均在5年以上。入选病人均为临床平稳期,有严重心肺功能衰竭及语言沟通障碍者除外。
1.2方法在第1周举办2次集体讲座,系统讲解COPD的有关知识及护理干预的内容,并进行一对一指导。干预后采用电话联系、随访了解病人对护理干预内容的掌握与实施情况,嘱病人有困难随时来院,护理人员帮助指导并纠正缺陷。比较干预前后病人对生活的自我评价、主诉症状的改善、肺功能测定值。
1.3护理干预内容
心血管病夜间护理论文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共收治心血管病患者1033例,其中男680例,女353例;32—50岁328例,50~60岁421例,60岁以上284例;病情好转出院者984例,转院28例,死亡21例,其中夜间死亡者6例,可见夜间是心血管病患者的高危时段。
2夜间护患情况分析
2.1病人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心血管病人夜间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易引起心肌细胞抑制,导致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等,甚至会引起病人在夜间出现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的心律失常而死亡。所以夜间对心血管病人来说是发病的高发期。
2.2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护士均为女性,体力较弱,再加上每月一次的生理期,夜间生物钟紊乱,身体极度困乏,且夜间值班人员少,无人监督,如果没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道德修养及自制力,就很容易放松对病人的观察而导致不良后果。
2.3陪护方面的原因夜间陪住人员,往往适应不了生物钟的紊乱而困乏入睡,加上住院时间长,陪床人员身心疲惫难以提供变化的信息。
心血管病护理分析论文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共收治心血管病患者1033例,其中男680例,女353例;32—50岁328例,50~60岁421例,60岁以上284例;病情好转出院者984例,转院28例,死亡21例,其中夜间死亡者6例,可见夜间是心血管病患者的高危时段。
2夜间护患情况分析
2.1病人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心血管病人夜间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易引起心肌细胞抑制,导致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等,甚至会引起病人在夜间出现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的心律失常而死亡。所以夜间对心血管病人来说是发病的高发期。
2.2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护士均为女性,体力较弱,再加上每月一次的生理期,夜间生物钟紊乱,身体极度困乏,且夜间值班人员少,无人监督,如果没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道德修养及自制力,就很容易放松对病人的观察而导致不良后果。
2.3陪护方面的原因夜间陪住人员,往往适应不了生物钟的紊乱而困乏入睡,加上住院时间长,陪床人员身心疲惫难以提供变化的信息。
哮喘患者夜间发作原因分析论文
1临床资料
我科2001年3月~2003年4月共收治哮喘患者99例,男63例,女36例;年龄40~50岁9例,50~60岁36例,60岁以上54例。夜间发作或加重为50例,其中21∶00~24∶0021例,凌晨0∶00~6∶00为29例;病情好转42例,死亡8例;夜间患者死亡率为16%。可见夜间是哮喘患者死亡的高危时段。
2原因分析
2.1患者自身的生理特点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大脑皮质对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相对下降,促使哮喘发生或加重。而且又因为夜间睡眠时回心血量增加及膈肌上移,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导致哮喘的发生。本组病例中夜间发作死亡率为16%。
2.2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护士为女性,大多数都承担家务,身体很容易困乏;加上护理人员紧缺,值夜班勤,夜间生物钟紊乱;且夜间仅1个人值班,无人监督,如没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素质及自制力就很容易放松对患者的观察而导致不良的后果。
2.3陪护方面的原因夜间陪护人员容易困乏而入睡,难以提供患者病情变化的信息。
急诊科心力衰竭病因及治疗状况
摘要目的:总结市级医院急诊科救治心力衰竭(HF)患者的病因及治疗状况。方法:以2017年5月至2020年11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治疗的1022例HF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HF患者性别、年龄、病因分布及治疗现状。结果:本组1022例HF患者中,女性363例(35.52%),平均年龄(59.86±12.54)岁;男性659例(64.48%),平均年龄(64.24±10.72)岁。引起HF的主要病因依次是:高血压性心脏病281例(27.50%),冠心病259例(25.34%),肺源性心脏病193例(18.88%)。在急诊科抢救室治疗HF的方法中,依次是氧疗993例(97.16%),静脉利尿剂815例(79.75%),静脉血管扩张剂795例(77.79%),抗生素481例
关键词:急诊抢救室;心力衰竭;病因;治疗
心力衰竭(HF)是指致病因素引发的心脏泵功能发生异常变化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按HF发展速度可以将其分为急性HF与慢性HF[1,2]。HF发病时,患者会有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双下肢浮肿、食欲下降等症状[3,4]。HF是心血管疾病最终的结果,是心血管常见死因,病死率极高,患者应积极进行检查与治疗[5]。为了解广东省惠州市的市级医院急诊科救治HF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及治疗现状,本文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11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治疗的1022例HF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入选标准:①心功能分级符合NYHA中II-IV级;②有HF的临床症状和(或)体征;③BNP或NT-ProBNP、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符合和支持HF的病因。④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认知障碍,无法配合调查。以2017年5月至2020年11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治疗的符合研究要求的1022例HF患者为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现病史、既往疾病史、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和超声等、治疗情况、病因诊断等。根据本次调查目标与要求选择合适的调查人员,并对调查人员进行系统规范培训,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向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并指导患者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调查问卷的填写或可由患者口述,调查员。研究方案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1.3统计学方法建立Excel数据表,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
运动性疲劳消除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运动疲劳产生机制消除手段运动生理学
【论文摘要】: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体能的恢复,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进行综述。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生理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与运动训练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自公然1880年莫索(Mosso)开始研究人类的疲劳以来,人们曾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探索疲劳的产生机制,研究消除疲劳的措施。但是由于疲劳的产生与消除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出一个公认的看法,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学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进行综述,以期为运动性疲劳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1运动性疲劳的产生
1.1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有关运动性疲劳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一般认为: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可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目前在躯体性疲劳方面研究成果较多。但能被人们接受的有以下的几种区分方法:根据疲劳产生的部位不同,将运动性疲劳划分为中枢疲劳、神经—肌肉接点疲劳和外周疲劳;根据疲劳发生时间的长短不同,将运动性疲劳划分为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根据疲劳发生性质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生理性疲劳和病理性疲劳;根据疲劳发生部位的大小,将其划分为全身性疲劳和局部性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