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事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6 05:06: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养老事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养老事业

市区养老事业意见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我区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9.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7%,养老服务正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为促进养老事业发展,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事业的意见》(市政发〔2009〕80号)文件精神,经区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我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我区加快发展养老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老龄工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和“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开创我区老龄工作新局面。

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遵循以下原则:坚持老龄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老龄事业健康发展;坚持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服务体系;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兴办相结合,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发展老年服务业;坚持道德规范与法律约束相结合,广泛开展敬老养老道德教育,加强老龄工作法制建设;坚持关心老年人生活以及老龄妇女的特殊问题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使广大老年人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展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老龄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从区情出发,努力建立和完善我区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互助制度;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机制;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以老年福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老年服务体系,切实提高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基本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查看全文

养老事业指导意见

不断健全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大力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促进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加快发展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实施意见如下:

一、切实增强加快发展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老有所养”目标和“加强老龄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59.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06%。老年人口基数大、高龄老人比例高、空巢老人逐年增多、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等特征日益显现,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发展养老服务事业任务十分紧迫。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社会化养老程度不高,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服务和管理体系尚不健全,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为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清我市人口老龄化形势及其带来的深刻影响,进一步增强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认真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二、加快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关怀、重点照顾”的理念,以维护好、发展好老年人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建立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机制,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不断提升全市的城乡养老服务水平。

查看全文

养老事业改革总结与计划

2011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市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努力营造有利于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环境,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多渠道的养老服务机构资金投入机制,建立与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格局。

一、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市关于动员社会力量加快发展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市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动员社会力量加快发展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意见的实施细则》和《市社会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努力为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事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从2011年1月1日起,修改完善了原有的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政府资助制度。一是修改了社会办养老机构资助制度。对社会力量新建的养老机构,按照床位50张以下、50—100张和100张以上三种情况,分别以每张床位1000、2000和3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资助。2011年以前资助标准均为每张床位1000元。二是修改了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制度。社会办养老机构每收住1名本市户籍老人,每人每月给予50元补贴。2011年以前标准为20元。三是修改社会办养老机构供养“三无”老人供养补贴制度。每收住1名本市户籍的“三无”老人,每月给予405元补贴。2011年以前标准为300元。四是新增社会办养老机构每收住1名本市户籍低保家庭老人,每人每月给予200元补贴。同时,继续执行其他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扶持政策。到2011年11月,全市八区十县(市)登记注册的养老机构床位总数12744张,同比增加1172张。

二、经过两次全市城区范围内摸底调查,掌握我市现存无照养老机构准确情况,在2010年邦尼和比家好老年护养院对小型社会办养老机构进行了连锁改造的基础上,又动员了凯峰、民众老年公寓等8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参与今年的小型养老机构连锁改造。同时,今年在我市社会办养老机构中“开展标准化建设年”活动,自6月1日起,通过实施老年公寓升级达标、助老家庭连锁改造、精品助老家庭建设“三个工程”,通过建立三个验收指标体系:市社会办养老机构达标升级改造验收标准、市小型养老机构连锁助老家庭改造验收标准、市小型养老机构连锁精品助老家庭改造验收标准,完成30个标准化社会办养老机构、187个社会办小型养老机构和20个精品助老家庭“三个一批”改造任务,快速提升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到2011年11月,我市小型养老机构连锁改造已经完工。2011年全市连锁改造小型民办养老机构171家,床位2323张。加上2010年连锁改造的58家小型养老机构,累计改造了229家,床位2998张。

三、按照省民政厅关于全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要求,于7月份启动试点建设工作,11月底前十县(市)各在1个乡镇、1个村(社区)全面完成了试点的建设任务。为确保试点建设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在建设任务展开前在区组织召开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建设工作现场会”,区向各县(市)介绍了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成功经验,参观学习了区大、中、小三类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使全市学有榜样、做有样板、干有方向,为试点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9月由市民政局副局长带队,福利处有关人员参加,对十县(市)试点建设工作实地检查、现场指导、纠偏提速,推动了各县(市)的工作进度;12月下旬市民政局还将按照省民政厅的要求组成检查组,对各县(市)的试点建设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确保“试点”为全面展开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起到示范引路作用。

四、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一是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要继续保证服务对象、服务方式、运行机制、资金补贴等规定落实执行到位。将居家养老服务资金列入政府年度预算,为65周岁以上、家庭月人均收入490元以下的独居老人,每人每月补贴100元购买服务,从2011年提高到没人每月160元。二是在去年基础上,哈市主城区继续建设1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在各区、县(市)的中心乡镇建立1个居家养老服务点。三是哈市城区的乡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及联动效应分析

摘要: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面临的一种新挑战,它对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都会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迫使国家在应对老龄化的问题上做出全方位和战略性的挑战,不仅要应对老龄化的问题,还要考虑其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对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和强烈的冲击。养老保险是保障我国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社会保险体系,是老年人在丧失劳动能力后获得稳定生活的重要来源。在我国,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是由国家财政直接负担的,由于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给我国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本文就此现状明确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必要性,并对其联动效应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对改革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 联动效应

事业单位是我国的特殊产物,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工资制度和管理水平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也影响着我国政府职能的实施。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直接影响着我国财政投入情况,是我国推动全面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在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与各制度之间的联动效应虽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已经与其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的改革挂钩,形成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新形势。

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面临的人口压力已成为阻碍国家快速发展的一项难题,而如今我国老龄化问题越发严重。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老年保障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老龄化问题的凸显,意味着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又将面临新的挑战。目前我国老年人中出现了“未富先老”的问题,这就说明,我国多数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非常严重。针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我国为改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做出了若干重大决策部署,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要实现养老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推进全方位的改革。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就在企业中推行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1],但是在这次改革活动中,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未纳入其中,其费用依旧由国家财政全权承担,实行个人不缴费,按工龄长短计算发放的标准。这种“双轨制”的制度为我国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由于事业单位员工数量剧增,截止2005年底,已经超过3035万人,他们对养老保险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已使我国财政支出不堪重负。因此,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进程

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本情况

2014年,我市市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243人,离退休人数2540人,缴费人数5795人,全年缴费收入4037万元(其中财政补助1470万元),保险支出4349万元,当年结余-312万元。纵观近十年的数据,从2005年第一年实行养老保险以来,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增长有限,而退休人员不断增加,致使我市保险收入基本处于缓慢增长的现状,养老金支出却大幅提高。2014年保费收入比2005年的3005万元仅增长了34.34%;而保费支出比2005年的2589万元增长了67.98%。累计滚存结余逐年减少,按现有趋势来看,预计2015年累计滚存结余将出现负数。

二、机关事业单位历年养老保险政策变化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范围由以下组成:全额事业单位的合同制工人和聘任制干部、差额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部人员及机关工勤人员。我市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起步于1990年,当时主要是事业单位的合同制工人参保缴费;1996年,当时的人事局正式出台了《关于做好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合同制工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和事业单位聘用制干部养老保险基金收缴工作的意见》,确定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征缴范围: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合同制工人和聘用制干部从签订合同之日起缴纳老保险,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全部参加,该政策一直执行到2005年。•工作研究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关于改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2005年阳泉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市直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扩大了征缴范围,即由原来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全员参保扩大到市直差额预算的事业单位也纳入到全员参保,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编外人员参加企业养老保险。

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我市现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是2005年颁布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旧的养老保险体制早已不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造成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查看全文

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的养老服务事业,逐步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9号)和《省政府批转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实行政策扶持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9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政府倡导资助,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事业的新路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机制和运作机制,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基本原则:(1)服务对象公众化原则。以面向全社会老年人服务为发展宗旨,满足广大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服务方式多样化原则。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大力发展家政照料、医疗保健、护理康复、精神慰藉等多种服务项目,实行有偿、低偿、志愿服务,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3)服务队伍专业化原则。开展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实行养老服务职业资格管理制度。(4)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加强政府对养老服务事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支持和资助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事业,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新格局。(5)运作机制市场化原则。建立养老服务事业社会化、市场化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公平竞争市场。(6)城乡发展一体化原则。统筹城乡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

(三)目标任务:到201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助,覆盖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即苏州模式)。其中,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实现城乡一体化网络,街道(镇)建有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建有养老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有老年人健康档案,开设老年人常见病专科和家庭病床,覆盖面达到全市老年人口的90%以上,老年人日间护理、康复床位达到5000张以上。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总量达到全市老年人口的18‰以上,城区22‰以上;具备全护理、半护理服务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总量的30%以上。各类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从业人员经职业技能培训全部实行持证上岗服务。

(四)规划布局:各地民政部门要会同发改委、建设、规划等部门按每个镇、街道拥有养老综合服务设施总床位数不低于200张(不包括县级市、区以上政府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养老床位数)的原则和建设部、民政部《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的建设标准规划建设当地的养老服务设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划一处或多处、分期分批建设,并尽量安排在交通便利、环境良好、适宜人居的区域。

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更加平等、公正

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没有能很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不平等;首先是表现在行业之间的不平等,在企业工作的职工在职期间缴纳养老保险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缴纳养老保险金;其次是同为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在职期间不缴纳养老保险金,工勤人员1984年以后参加工作缴纳养老保险金,1984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不缴纳养老保险金;第三个方面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不同,企业职工退休金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高,以庆阳市为例2015年调整后的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工资2158.49元,而同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人均月工资3760.38元。因此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更加平等、公正。

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有利于预防领导干部提拔任用方面腐败问题的发生

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比较大的权力寻租空间,主要体现在退休工资取决于在离退休前的行业、职务。如果在企业退休,退休后工资比较低,相应的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退休工资比较高,这时在企业工作的领导干部在退休前会千方百计调整到机关事业单位。过大的工资差距导致了腐败问题产生,企业干部会铤而走险调整工作岗位。第二个权力寻租空间表现为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规定,退休工资按照本人退休时工资的一定百分比来确定,而退休前的工资与职务相关联,于是乎出现了“提职一日游”的现象,目的是为了退休后多拿点工资,加之现行工资制度,不同职务之间工资相差又比较大,正科级与副县级,副县与正县级之间、正县级与副厅级之间、副厅级与正厅级之间月均工资相差800元左右。制度的缺陷导致在机关事业单位出现了领导职数超编,增设干部虚职,出现副调研员、调研员、副巡视员、巡视员等现象。新的养老保险制度规定,退休工资确定依据是以上一年本省社会平均工资乘以缴费年限乘以百分之一,例如甘肃省2014年城镇职工人均工资是46960元月均3913.34元,假如有人是今年退休,工龄40年,基础养老金就是3913.34×40%,结果是1565.34元,加上本人个人账户养老金,再加上过渡性养老保险金。这样,退休工资不与退休时的最终工资挂钩,也与退休时工作单位性质无关,取消了权力寻租空间。所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有利于预防领导干部提拔任用方面腐败问题的发生。

三、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有利于财政部门筹集养老基金

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发放全部依靠财政拨款,长期下去,国家财政负担沉重。以庆阳市为例,至2014年底共有退休人员总数22530人,年需要发放退休人员工资1016553600元,其中市直退休人员4946人,发放退休金223163520元。而且这一负担又加重的趋势,由于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领取养老金的人会越来越多。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有利于财政部门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建立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筹资机制。经初步测算庆阳市机关事业单位年征收养老保险金可达1546956320元,收支相抵每年结余5.3亿元。

查看全文

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办法意见

一、经同级政府或上级政府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并核定人员编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登记或备案、人事部门确定工资标准、人员编制经费全部自理和人员编制经费部分自理的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离退休(职)人员,参加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

人员编制经费全部自理和人员编制经费部分自理事业单位已经参加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但不具备其他规定条件的,应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国家机关和人员编制经费由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合同制工人,参加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

二、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职工以本人上月应发工资总额(国家规定的基本工资和国家及地方政府规定的各种补贴)为缴费基数,单位以全部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之和作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比例为本人应发工资总额的8%,由单位从本人工资中代扣代缴。单位缴费比例为全部参保职工应发工资总额的24%。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机关事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

参保单位和在职职工必须按规定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对拖欠基本养老保险费、瞒报漏报缴费基数的,按《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依法予以处罚。

三、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为参保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及利息全部记入个人帐户。个人帐户基金只用于职工养老,不得占用挪用,不得提前支取。参保职工调动工作时,个人帐户储存额随之转移。参保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未达到10年或参保职工死亡的,个人帐户储存额的余额一次性返还本人或其法定继承人。

查看全文

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工作意见

本年月日,省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加速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府发〔〕24号)。为认真贯实省县政府文件精神,大力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坚持居家养老为主,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指导示范性公益养老,积极支持鼓舞民办养老,不断健全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机制和基本养老服务系统,特提出加速发展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施行意见如下:

一、切实加强加速发展我市养老服务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速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是贯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本的主要表现,是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老有所养”目的和“增强老龄工作”部署的主要行动,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着力保证和改善民生,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效果,促进社会和谐不变的必定要求。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6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9%。老年人口基数大、高龄老人比例高、空巢老人逐年增多、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等特征日益展现,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普遍而深入的影响,发展养老服务事业非常紧迫。经由多年努力,我市养老服务事业获得了较猛提高,但社会化养老水平不高,资金投入不足,政策律例不够完善,服务和治理系统尚不健全,难以知足快速增进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为此,各级县政府和有关部分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清我市人口老龄化情势及其带来的深入影响,进一步加强加速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归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认真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二、加速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准则、总体目的和首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实践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率,坚持“以人本、具体关心、重点赐顾帮衬”的理念,以维护好、发展好老年人的基本好处为起点,坚持健全社会化养老服务机制,加速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历程,不断提高全市的城乡养老服务程度。

查看全文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思考

一、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现状

基金统筹情况。四川省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实行省级统筹,退休人员待遇发放必须依托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但实际养老基金征收与待遇发放之间有巨大缺口。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新进人员数量呈下降趋势,退休人员人数则逐年上升。以青羊区为例,退休人员仅比在职人员少1000多人,实际每年基金征收与待遇发放之间的缺口高达19200万元左右。目前,基金缺口完全依靠同级财政部门兜底,增加了财政负担。机保推进情况。青羊区社保局通过强化部门沟通、加强组织宣传、细化工作流程、制定培训计划等举措,切实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登记、基础数据申报、基金征收、养老待遇发放及调待工作,确保全区机保制度改革的有序推进,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运行情况总体良好。全区参保单位共222家,参保登记15655人,其中在职人员8639人,退休人员7016人;征收养老保险基金4.77亿元,职业年金1.93亿元;实际发放养老待遇2.88亿元,发放调待养老金1736.15万元。相比调整前,养老金人均每月增加279.28元。

二、机保制度推进中的问题

部分单位对养老保险重视程度不够。如少部分单位不及时足额缴费,影响了部分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不少单位存在认识误区,把对本单位退休人员的管理、政策解释责任推给社保经办机构;个别单位对年度缴费工资申报、中人数据采集等相关工作缺乏主动性,不按时间进度完成。部分转企业养老保险的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编外人员存在思想障碍。这部分人员原来一直参照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各项待遇发放,转移至企业养老保险后造成实际养老待遇减少,因此意见较大。职业年金虚实账户管理矛盾突出。职业年金账户资金记账方式各地不尽相同,有的采用实账,有的采用虚账,导致领取职业年金时待遇不同,有失公平性。青羊区高度重视职业年金虚实账户问题,在充分论证下实行实账记账,确保了全区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退休人员生存认证工作相对滞后。青羊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生存认证工作大部分是由各单位负责,未由社保经办机构开展认证,势必会给基金安全带来隐患。机关单位在职人员缴费基数偏低,缴费基数标准不统一。例如,事业单位缴费工资申报可包含绩效奖金,而机关单位不能包含目标奖;事业单位工资项目分类繁多,补助补贴类别杂乱,社保经办机构难以准确把握其申报工资的准确性;机关单位缴费工资远低于实发工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关在职人员的实际待遇。

三、推进机保制度改革的建议

完善省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目前,青羊区各地经办机构统一使用省上开发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但该系统仍有许多亟待改善的地方,如系统频繁卡顿,软件有待更新升级;征缴单界面设计不够简明,容易导致反复填写错误。此外,查询功能有待开发完善,如死亡人员、实缴费用情况查询等。建议组建专门的人才队伍,推进规划、监管、改造信息系统建设事务,为经办机构提供技术支撑。探索创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生存认证工作。为加强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管理,避免基金流失,建议健全完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领取认证工作相关制度,积极推进人脸识别技术在社保待遇领取资格核查认证方面的应用。统一缴费工资申报标准,合理扩大缴费工资申报范畴。建议尽早出台统一标准,规范缴费工资基数申报,同时合理扩大缴费工资申报范畴,保障在职人员的切身利益。加强对社保经办机构的培训力度和机关事业单位的日常考核。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对各地经办机构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保证该项工作正常开展,建议定期对各地经办机构进行培训,强化业务指导,动态跟踪工作进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