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政务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6 03:26: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阳光政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阳光政务经验交流
今年以来,**县政务公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全市政务“阳光行动”为契机,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措施,规范公开程序,将政务公开工作向村组延伸,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政务公开工作网络,县、乡、村、组四级政务公开推行面都达到100%。通过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全县政府机关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工作透明度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为构建和谐平安**、实现“三年再造一个新**”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县政务公开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领导,强化政务公开工作力量
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政务公开作为畅通民声渠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力抓手,不断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年初,县里召开四套班子会议,专门研究部署政务公开工作,明确了今年政务公开工作的五个重点环节:一是政策性、管理性文件、规章、规定等及时公开;二是政府重大投资项目、招标采购等行政行为的程序和结果全面公开;三是县、乡(镇)、村、组四级公开体系不断完善;四是公开形式不断创新;五是重大事项决策必须进行听证。并强调要在全面、深入、规范上下功夫。全面,就是要将政府机构的职能、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办事人员等凡不属于保密范畴的都要公开;深入,就是全过程、全方位地公开,对制定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制度从酝酿开始,直到颁布执行都要公开,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要广泛征求意见,实行听证制度,对技术性较强的,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规范,就是要形成制度,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同时,制定了县政务公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由县效能办负责扎口、各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7月份,以全市政务“阳光行动”为契机,县里专门召开常委会,对政务“阳光行动”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了政务“阳光行动”领导小组,印发了《**县政务“阳光行动”活动实施方案》,制定了考评办法、督查制度、监督制度,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考评内容,年终兑现奖惩,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纪检监督、群众参与、社会评价”的政务公开运行机制。
二、抓规范,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
为了使政务公开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开展政务公开过程中,我县不断推进规范化建设,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
(一)完善组织制度,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县里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各单位也相应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政务公开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
阳光政务监管实施方案
根据《市区114阳光政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区114阳光政务工作宣传发动方案〉的通知》(阳光政务领办﹝2010﹞4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惠民项目和资金监管工作,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开展政务信息便民公开工作,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发动,提升114阳光政务的知晓度,使我镇居民家喻户晓,踊跃参与,确保114阳光政务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制定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充分整合各种有效宣传方式,利用各种活动,在村、居和企业的各类宣传平台广泛开展114阳光政务的推广宣传工作,实现114阳光政务在全镇的民众知晓度达到90%以上。
二、时间安排
按照区114阳光政务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年11月到2012年1月为集中宣传发动时段。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一)在年10月完成工作方案拟定。镇114阳光政务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部署总体宣传工作,并于年10月前完成工作方案的拟定。
积极推行阳光政务经验交流
近年来,市县坚持把政务公开作为源头治腐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不断规范完善政务公开工作体制,全力推行阳光政务,切实增强了广大干部依法行政、文明服务的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打造服务型政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建设电子政务,打造信息公开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化网路便捷、高效的作用,狠抓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建设,搭建完善全县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切实把各项行政权力运行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目前,全县已建成覆盖经济开发区、12个镇(街道)和71个部门、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络,累计录入政府信息6700余条。积极协调督促县档案馆、图书馆和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做好政府信息查询,多渠道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方便。强化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基础作用,去年成功举行新闻会2次,对县荣膺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模范县、打击防范“两抢一盗”等情况进行了新闻。
二、规范审批服务,打造高效便民平台。在全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服务项目的基础上,确定49个部门、单位的363项行政审批事项、29项服务事项和910项收费事项进驻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审批服务事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服务承诺等八个方面进行公开,全面推行集中办公、窗口受理、一口对外、承诺服务、限时办结、统一收费的“一站式”服务。制定出台了《窗口工作人员“十必须”、“十不准”》、《管理人员考核办法》等25项规章制度,推行群众办件评议卡,日考勤、月评先、年总评,每月评选出10个红旗窗口和10名优秀服务标兵,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近三年来,共接待服务对象28万余人次,办结行政审批服务事项25.4万余件,行政收费近亿元,按时办结率一直保持为100%。
三、加强电子监察,打造阳光政务平台。不断健全政务公开监督机制,推进数据监察,延伸视频监察,将各项政务服务工作呈现在阳光之下。投资103.5万元,建成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累计发出预警纠错信号1300次,受理举报、投诉37件次;进一步延伸视频监察,对“中心”外单位进行了有效实时监控。不断强化内外部、民主和群众监督,每年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对政务公开情况予以评议,有效解决了个别部门超时办理、审批行为不公开、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将政务公开和行风评议列入全县目标考评内容,与预防和惩治腐败有机结合,对政务公开不关心、不过问、不主动、不配合、不尽义务的部门和干部,一经发现,严肃处理。自2009年8月开通“行风热线”栏目以来,共播出节目近200期,县直机关70多个职能部门和窗口单位的一把手先后走进直播室,通过热线电话、短信、来信等方式与群众进行双向交流。据统计,共接听各界群众的热线电话460多个,所有群众咨询类问题全部予以解答。在受理的32件投诉中,已办结30件,办结率93.8%。在对所有办结的投诉件回访调查显示,投诉人满意率为98%,
四、抓好三级联动,打造民意畅通平台。加快建设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代办点,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服务内容,全面推进县、镇、村“三级联动”。一是明确保准。把35项事项分为代办事项、协办事项、咨询事项三大类,紧急事项立即办理,一般事项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特殊事项根据申请人要求及时办理。在规定时限内不能办理完结的,要提前向申请人作出说明。二是拓宽渠道。改造升级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12个,与县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对接,为群众提供“一单式”、“一条龙”服务。投资240余万元在全县行政村统一安装了电子触摸查询一体机,自主研发软件,利用互联网,建立起农村管理信息传递平台,对农村党务、政务、财务实施信息化管理。三是闭合网络。在村一级设置“民生服务代办点”,全县448个村都配齐了“民生联络员”,负责本村村民民生服务事项的受理、代办工作,最大限度服务群众。今年以来,全县共代办民生事物1870多件,群众满意率达96%,社会治安案发率下降7%,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阳光政务宣教工作措施
区阳光政务办:
为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惠民项目和资金监管工作,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开展政务信息便民公开工作,提升114阳光政务的知晓度,使全镇居民家喻户晓,踊跃咨询,特制定如下宣传措施。
一、加强领导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阳光政务宣传工作,形成了以镇长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领导机构;全镇各站、办、所、中心互相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做好全镇的114阳光政务宣传工作。
二、广泛动员
镇、村逐级召开宣传动员大会,要求全镇干部、职工自觉成为114阳光政务宣传员,主动向前来咨询的个人耐心讲解;要求各村(社区)干部广泛开展院坝会、田间,宣传到每家每户。
阳光政务与行政体制革新
当前,伴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一系列的行政体制改革措施和手段相继推出。而阳光政务正是顺应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所采取的举措之一。所谓阳光政务,即对政务公开的形象比喻,就是指把政务工作公开化、透明化,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法律授权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和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公用事业单位要严格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对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都要如实地向社会及公众公开。阳光政务是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处理好阳光政务和行政体制之间的关系这一工作所具有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需要进行整体的把握和探讨,以使行政体制改革健康的发展。
一、阳光政务与行政体制改革目标相统一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中共中央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学习时就要求全党同志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领导下的公共行政部门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党政干部只是人民赋予行使公共权力的委托人,作为党政干部及行政人员,他们的权力是建立在以人民利益为本之上、为人民服务的。但由于受长期以来的传统行政思想的影响,一些党政干部的官本位思想严重,再加上我国的政治体制不健全,一些具体制度中存在着弊端,表现为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行政机构臃肿、家长制现象等等,造成政务不够透明和公开,缺乏监督,缺乏民主,容易形成腐败,最终使得一些党政干部凌驾于人民头上,抛弃了为民服务的宗旨,由公仆变成主人,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对此,党和政府提出了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总理在20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强化和完善政府的服务职能,最终达到更好地为民服务,最大化地保障人民利益的目标。所以,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以为民服务为目标的,只有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实行阳光政务,才能消除政治体制上的弊端,真正实现为民服务!阳光政务就是把政务工作置于“阳光”下,让人民群众直接参与行政事务管理,通过阳光政务直接参与政务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行政效率。
二、阳光政务对行政体制改革效能效果的影响
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最终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大众谋利益。政务公开,能够给予人民群众对政务的监督权、知情权和决策权,保障人民的利益,使人民群众对政府行政有所知解,有所监督,并寄予厚望,从而全力支持行政体制的改革,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阳光政务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相辅相成,二者有着共同的目标,阳光政务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创新手段和使政务健康运行的保障机制,而行政体制改革为实行阳光政务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土壤。实行阳光政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强化行政部门的服务职能,维护公众利益。实行阳光政务,让公共行政部门的行政过程接受人民的监督,有了人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就能使行政权力变得透明公正。而行政人员在行政过程中接受人民的监督和指导,更能亲近于民,汲取广大人民群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广大人民的意愿,想人民所想,提高办事效率,从而更好地为民服务。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转变政府核心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让政府的决策和具体工作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进行。具体地讲,就是政府向社会公众公开自己的行为。阳光政务使行政管理走向透明公开,能够促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向服务型转变,它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阳光政务能化解干群矛盾,加强公共行政部门与公众的联系和互动,提升双方的信任感,它还是提高管理水平、行政效率和服务档次的催化剂,能更好地推动和促进行政体制的改革,保证行政体制改革顺利有序地进行。
三、阳光政务是行政体制改革中权力运行机制的新创新
推进廉政阳光工程及政务公开调研报告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市推进“廉政阳光工程”建设、深化政务公开工作、规范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专项治理工作有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市推进“廉政阳光工程”建设暨深化政务公开工作,以及开展规范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受柯书记的委托,我就推进“廉政阳光工程”建设深化政务公开工作,以及开展规范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先讲几点意见,等下市委常委、市纪委柯书记还会就这几项工作作重要指示,请大家抓好落实。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推进“廉政阳光工程”及政务公开工作,规范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廉政阳光工程”建设,是加强惩防体系建设,促进源头治腐的重大举措,也是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能的重要途径。今年1月省纪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全面部署了“廉政阳光工程”建设,对拓展政务阳光领域,推进公共资源阳光交易、重大事项阳光决策、公共财政阳光运行、干部收入财产阳光透明、干部人事和社会管理阳光公开、公共权力阳光运行监督、民主评议行风政风等方面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廉政阳光工程”几个方面工作,既是惩防体系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和突破口。将惩防体系部署的反腐败工作任务细化、具体化,易于操作,成为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实施“廉政阳光工程”,有利于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我们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积极推动政府为社会、企业和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二)推进政务公开是实施“廉政阳光工程”的必然要求。推进政务公开,就是要将政府的信息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开。而“廉政阳光工程”则要求将政府机关行政权力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在阳光下公开运行。所以说,推行政务公开是实施实施“廉政阳光工程”的必然要求。没有政务公开,“廉政阳光工程”也就无从谈起。各单位各部门在推行“廉政阳光工程”中,要在广泛利用宣传栏、宣传单、板报、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推行政务公开的同时,积极利用电子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改进公开方式,不断扩大政务公开的覆盖面,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
(三)规范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服务和收费行为,是创建最优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来,我市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得到较快发展,数量逐年递增,功能不断拓展,目前,在市民政局登记的行业协会有10家,在市工商局注册的中介机构有13家,他们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总体而言,行业整体素质不高、行为还不规范、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政会不分、职能混淆,官办色彩浓厚,领导干部兼职较为普遍,行政依附性强;执业行为不规范,一方面向服务对象和会员单位乱伸手,增加企业成本,另一方面诚信缺失,不择手段承揽业务,欺诈行为屡见不鲜;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特别是财务管理混乱现象普遍;交叉管理、多头管理导致职责不明,监管往往只能停留在注册登记管理、年度审验上等等。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这次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这次专项治理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明显成效。
阳光政务推行实施方案
为推进廉政建设,规范权力运行,服务发展环境,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在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推行阳光政务工作的意见》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局实际,现就推行阳光政务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阳光政务、透明运行”要求,全面公开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大力推进网上办事和实时监察,进一步提高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为打造系统“阳光政务”名片添砖加瓦,为服务“绿色崛起,科学超越”战略总要求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依法行政;二是坚持公开透明;三是坚持全程监督;四是坚持便民高效。
(三)目标任务。到2012年9月底前,完成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上网公开;2013年12月底前,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的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机制,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工作重点
政务公开阳光政府体会
近年来,我县围绕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坚持“建机制抓根本,抓重点求突破”,创新方式,注重实效,政务公开取得了较好成效。在实践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在工作着力点上,把握三个环节,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
制度规范是政务公开工作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为使政务公开工作迅速推开,并取得实效,我县牢牢把握住了以下三个工作环节:一是在工作发动上,坚持领导推动,各方联动。我们制定了《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和政务公开指南,对全县政务工作作了详细安排,并把政务公开纳入到对各乡镇和部门的两个文明考核中。与此同时,及时调整充实了县推行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县长牵头,并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府办,负责抓好全县政务公开工作组织协调。各乡镇政府、政府各部门也都层层建立完善了政府主抓、人大监督、纪检督查、分工负责的政务公开组织领导机制。全县政务公开已经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二是在公开内容上,突出重点,规范程序。我县政务公开坚持围绕群众最关心、社会最敏感、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进行公开。县乡政府公开的重点是“事权、财政、人权”。即将决策程序、群众关心的重大事项、审批项目的取消保留、为民办实事等情况公开;将财政决算、政府采购等情况公开;将干部任免奖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招聘录用等情况公开。部门政务公开主要围绕“一权三收四办”进行。即单位和内设机构的职权公开;收费项目、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公开;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办事时限、办事结果公开。在公开程序上,我们根据公开内容不同,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公开程序。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等重要内容,经人代会审议通过后公开;重要决策、重要事项安排,经县委、县政府集体讨论决定后公开;在办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之前将预案公开;乡镇和部门政务公开方案,经班子审核,并报县推行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后公开。三是在公开形式上,灵活多样,注重实效。为使群众方便快捷地了解政务公开内容,我们遵循便民的原则,采取建立公开栏、设立办事大厅、利用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政务公开。目前,县政府决定在县城广场人流量大的地方投资20万元,建立一个新的政务公开栏,及时将县政府有关公开事项公开。各乡镇和县政府各部门均在办公地点显眼处设立了公开栏。大部分乡镇和部门设立办事厅,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集中到办事厅办理。对干部录(聘)用、大中专毕业分配、退伍军人安置、土地和建设工程招投标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等事项,全部利用广播电视公开。
二、在工作切入点上,坚持三个结合,强力突破政务公开难点
政务公开是一项内容繁多、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为使政务公开工作抓出成效,我县经过认真调查分析,找准三个工作切入点,全力突破政务公开难点。一是政务公开与建立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相结合。建立全县统一的政务服务大厅,是减少办事环节,增强审批办证收费工作透明度,规范政务公开的有效途径。为此,我县在原来的办证收费大厅的基础上,组建了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并将办公地点搬至县城广场。首批安排了33个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县直单位进入中心,将这些单位所有办证收费事项全部纳入中心办理。中心在办理办证收费事项过程中,实现了六公开。即服务项目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政策依据公开、申报要求公开、承诺时限公开、收费标准公开,并设立了问询导办处,编制了服务指南,所有进入中心的办理事项都公开透明,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避免暗箱操作。二是政务公开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相结合。今年,我县在吉安市率先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在机关效能建设中,把政务公开列为重要内容,并明确了责任追究办法。在工作内容上,重点指导各单位抓好制度建设,全县普遍建立了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等八项制度,并进行公开。在工作形式上,督促各单位重点抓好“两卡、四上墙”,即工作人员设桌卡、佩戴胸卡;工作机构示意上图、各种工作程序上墙、各项工作制度上墙、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上墙。通过这些措施,做到既方便群众办事,又接受社会监督。三是政务公开与发动群众参与相结合。建立了听证会、座谈会、咨询会制度,在涉及到国计民生等重大事项时,通过与群众交流沟通进行公开。如我县为调整水费标准,召开了有群众代表、专家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后,再通过调价方案,对调整后的水价,群众均表示满意。又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中,对有关县城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在出台之前,我们通过举办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了广大群众意见,并根据群众提出的意见,对有关文件进行修改后正式下发,使制定的文件较好地反映了社情民意。文件下发后,我们又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促进了创卫工作有效推进。
三、在工作支撑点上,加大三个力度,促进政务公开工作有效落实
电子政务发展构建阳光政府论文
【摘要】治理腐败是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之一。电子政务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集中体现,不仅可以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还可以从根本上规范政府行为,有效地抑制行政腐败现象,从而构建一个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阳光型”政府。
【关键词】行政腐败;治理;电子政务;功能
1引言
行政腐败是指公共部门中官员的行为,不论是从事政治事务的官员,还是从事行政管理的公务员,他们通过错误地使用公众委托给他们的权力,使他们自己或亲近于他们的人不正当地或非法地富裕起来。[1]行政腐败是制约政府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和影响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治理的好环,关系到政府能否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打造一个服务型政府。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行政腐败及其治理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方面,电子政务为公共部门中的行政管理者的腐败行为提供了更便捷和隐秘的方式。另一方面,政府如何利用好电子政务的优势,减少人为操作而产生的腐败空间,成为一个治理腐败的一条有效途径。
2信息时代行政腐败的新特点
阳光政务信息服务工程建设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改进政府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打造“亲民、务实、阳光”的服务型政府,现就加快推进阳光政务信息服务工程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阳光政务信息服务工程,是按照政务信息服务“大集中”的建设思路,各部门将各类政务信息、便民信息,以电信“号码百事通”(114)综合语音信息服务平台为载体对公众。新的政务信息服务平台具备政府总机、语音留言、便民服务、服务监督等多项功能。建设阳光政务信息服务工程,有利于全面推进全市政务信息服务工作,构筑起高效便捷的政务公开网络和利民便民的信息服务平台,为政府部门与老百姓之间畅通信息交流开拓渠道,营造全社会政通人和的和谐氛围;有利于促进政务信息服务优化整合、集约发展,防止各自为政、分散建设的问题,避免政务信息资源的浪费。为此,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统一认识,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确定分管领导和牵头处室,并落实具体工作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和报送本部门相关信息,切实抓好项目建设,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二、明确分工,密切配合
阳光政务信息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全省性的联动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协力支持。为此,各级政府、各部门要结合工作特点和社会需求,加强对政务信息、便民信息的采集、整合与分析,将对外公开的服务电话、监督电话、投诉电话及相关政策、公益类办事指南等信息通过“号码百事通”信息服务平台对外;同时,对群众通过“号码百事通”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关部门及时给予解答。今后,凡新开通或公开的政务服务电话都应纳入“号码百事通”政务信息服务体系中。电信部门作为平台维护单位,要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日常联系,及时加载各部门提供的新增、更改的资料,并负责日常维护,便于公众查询。市政府将定期阳光政务信息服务成效通报,对各部门开展政务信息服务的成效、质量进行监督、跟踪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