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6 02:22: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养成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养成教育情况打算
指导思想:
结合我校办住宿实验班的特色继续把"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教育内容。以争创优秀班集体活动为导向"科研课题作为科研内容更加深入的开展下去。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的精神文明班级评比标准》为检查的准绳,全方位对我校青少年的文明行为、卫生习惯、良好的环保意识进行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工作措施:
一、明确教育目标,加大力度,确保落实到位。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形成校长全面负责,其它领导教师齐抓共管。
三、强化养成教育队伍建设
幼儿养成教育的研究
摘要:所谓幼儿养成教育,是指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幼儿教师应对幼儿养成教育受到重视,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自主完成日常生活规范,并将独立自主的观念灌输到幼儿的思想中。
关键词:幼儿养成教育行为习惯
1前言
对于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课堂的意识;其次,教师再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观念,这样教师就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从而使幼儿在日后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人。
2关于影响幼儿养成教育的因素
2.1幼儿内在的因素
养成教育实施安排
指导思想:
结合我校办住宿实验班的特色继续把"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教育内容。以争创优秀班集体活动为导向"科研课题作为科研内容更加深入的开展下去。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的精神文明班级评比标准》为检查的准绳,全方位对我校青少年的文明行为、卫生习惯、良好的环保意识进行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工作措施:
一、明确教育目标,加大力度,确保落实到位。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形成校长全面负责,其它领导教师齐抓共管。
三、强化养成教育队伍建设
学生养成教育思考
摘要:养成教育是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养成教育应确立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养成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养成教育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略:构建全方位结构体系、制定双元制实施制度、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注重多角度因材施教、建立立体式评价模式。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习惯;实施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高尚的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根据这一要求,近一年来,我校在德育工作中注意儿童发展特点,进行“文明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养成教育是小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我国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蒙以养正”是指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把“训养”作为儿童道德习惯形成的主要措施。孔子提出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论述,对后代儿童教育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20世纪70~80年代,前苏联教育学家们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系统地研究了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特征,认为小学儿童的完整品德是在学校中遵守明确的道德要求、准则和行为规范而形成的。他们强调儿童道德习惯的养成在儿童个性形成与品德发展中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我国著名心理学专家林崇德教授在他的《品德发展心理学》中指出,由于年龄所致,小学生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比较肤浅,只知道“应该去做”,但对“为什么这样做”缺乏理解,具有外部调节向内心自觉发展的特点,“要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这的确是发展小学儿童品德的最有效的途径。”在探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质时,思品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一门有别于小学其它学科,具有“教养课”的性质,既不像语文、数学那样具有明显的“知识”性,也不具有音体美劳那样的“技能”性,而是具有养成教育的“引行”性,或是道德认识的启蒙教材。这一观点与有的论者近年提出的“思想品德课程是‘修养课’”的论点不谋而合。
二、养成教育应确立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养成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
绿色活动促进养成教育
“绿色教育”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为师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其核心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体现儿童的愉悦和快乐、倡导游戏体验式学习等。绿色军营文化教育活动是一种体验,更是一趟文化之旅。我园结合四大节日活动之秋之旅——军旅节活动,坚持“三个围绕”,开展丰富的体验绿色军营活动,为幼儿养成教育搭建平台。
一、围绕绿色军营文化开展主题活动
我们围绕绿色军营文化主题,结合我园实际,基于幼儿发展,对小中大班幼儿的发展目标进行梳理,主题活动从“小兵”看“大兵”到“小兵”学“大兵”,多样化的学军活动,幼儿积极参与、亲身体验,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军人的情感,了解与初步掌握行为规范,培养责任感、胜任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小班幼儿,我们通过绿色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观念和行为,激发他们对军人的敬佩之情,他们知道走路要像解放军叔叔一样抬头挺胸,说话要像解放军叔叔一样大胆响亮,做人要像解放军叔叔一样诚实勇敢……中班的孩子学着解放军叔叔走正步,坚持练习队列队形,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孩子们挺拔的军姿、充沛的精气神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受到了“小小兵”的骄傲。大班的孩子通过一系列的军营参观实训活动,在亲眼看见解放军叔叔的体能训练、内务整理等活动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活动中,孩子们一次次感受到了认真、不怕苦、不怕累、严格纪律的教育,产生了向解放军叔叔学习的思想和动力,增强了他们抵抗挫折的能力。
二、围绕感受绿色课程开展体验活动
我们把军营特色的养成教育融入各年龄段的日常教育教学,形成完善、系统的常态化教育。每个年龄段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观察学习,形成正确认识、习得良好的交往方式,促使良好的心理、情感、习惯得以持续地促进和发展。(一)体验军事游戏,锻炼坚强意志。基于孩子们的年龄和发展特点,我们利用他们喜欢的军营文化,设计成具有主题和完整情节的军事游戏。军事游戏在体育游戏的基础上,加入军事化元素开展实践活动,使幼儿从坚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价值,从而培养幼儿树立攻坚克难的良好品质,锻炼幼儿的坚强意志。例如,在“我是小小兵”游戏中,我们用迷彩布搭建“铁丝网”,设置不同高度的“山坡”障碍。以小小兵训练导入活动,孩子们看到老师创设的环境跃跃欲试,格外认真地匍匐前进,生怕碰上“铁丝网”。到达山坡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让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每个幼儿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连平时胆小的孩子都勇敢地跳了下来,顺利到达安全地带。通过形式多样的军事游戏,孩子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发展了动作技能,感受到了军人的勇敢和坚持。(二)体验军营生活,激发学习兴趣。1.兵叔叔请进来,飒爽军姿学起来。我们利用周边的消防、武警、特警资源,把兵叔叔请到幼儿园。当兵叔叔穿着帅气的军服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看到自己的“偶像”,大家一下子激动起来。换上海陆空的小军装、戴上军帽,孩子们自觉地站直身子、挺起胸跟着叔叔们一起操练起来。孩子们在观摩中,自然而然地模仿着叔叔们的动作、表情,一个个都变了样。2.小小兵进军营,军营纪律好严明。兵叔叔在哪里工作?又是怎么训练的?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孩子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军营,了解叔叔们的日常生活。军营中,叔叔们挥汗坚持各种体能训练,看到叔叔们连贯地完成一系列的高难度动作,孩子们兴奋得为叔叔拍手叫好。当孩子们看到叔叔将被子叠成一个方形时,禁不住地发出了惊讶的声音,原来兵叔叔不仅勇敢,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那么规范严格。孩子们起床后也自觉地叠起了被子,一边叠一边抹平对齐,还互相比谁叠得好,分享自己的经验。家长们纷纷反馈,在家庭中,孩子也以兵叔叔为榜样,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过孩子们亲身感受军营生活,大大激发他们学习军人勇敢大方、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学习军人严谨生活作风、严格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三、围绕体验感受激发幼儿社会认知
养成教育盲生运用
关键词养成教育盲生作用
视觉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人们凭借视觉感知物体,获得空间表象,所以人们一般靠视觉认识世界,也就是生活在视觉世界中,而盲人——视觉缺陷者,由于缺陷原因,程度不同对其身心正常发展产生一定的特点,由于先天性盲和后天忙盲这一缺陷原因,使得脑合和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损害,其智力、体力,均回受到一定的限制或降低。我们都知道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心灵宝座”。心理是思想的基础,心理品质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促进或促退作用,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良好得道德品质的基础,也是受教育者顺利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的前提,而这种前提关键是要在健康心理状况之才得以完成的,显而易见盲人要想完成这一过程,首先要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做为一名盲教育者如何对盲人进行补偿,这在盲生的思想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养成”教育则有效地针对这点进行了补偿,盲校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对盲童青少年施以全面发展的教育,使他们既能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文化的体力劳动者,也能成为有专业技能的脑力劳动者。培养盲童良好的道德品质,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文明习惯尤为显得重要。其中的“养成”教育则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得一部分。什么“养成”教育主要实指道德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培养。习惯一旦养成之后,常常用不着借助记忆或做深刻的思索,就然而然地能发挥作用。道德习惯是一种自动化道德行动转化为品德的突破点,是品德发展的质变指标。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否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集中表现德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无论任何原因致残的盲生由于长期封闭在家,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大大减少,家长们往往又忽略了或不重视对此类孩子思想的教育,针对盲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使盲生的身心得到正常发展培养他们优良的个性,让他们顺应“社会”这一大课堂,是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今天的青少年将在21世纪生活与工作,在一个变得更加复杂,更加相互依存和变动加速的世界上生活和工作。他们面临社会上先进与落后、文明与愚昧、真理与牛误,美好与丑恶、纷繁多、变化莫测的事物,令人演花撩乱的价值观念等等,使青少年要比他们的父辈面对更多的挑战,承受更多的压力,而对于盲人当中的青少年面临的又是何等的挑战那更是难上加难。做唯一名盲教育工作者,更有责任和义务为这些孩子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环境和氛围,给于理性得指导、引、辅导帮助他们逐步确立与正常任一样德正确观念,道德品质,去适应这个纷杂的社会,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经过几年的摸索,发现“养成”教育对盲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而我在盲生思想教育中积极地应用了这一手段。受到了好的成效,特别是在小学阶段,主要以叫、学生守则》为纲要,贯穿“养成”教育的实施,为良好习惯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名盲教育工作者,只有准确把握自己的对象,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恰如其分对其进行评价和感化。例如:全盲学生在认识活动中能力差,在感知客观事物上,困难大,他们的情感、意志、格性的发展受到压抑,而有残余视力的盲生,有一定的视觉功能,活动能力强,但在认识活动中受到一定的障碍,弱视生,是真正的盲人他们适应不了以视觉为主来认识事物,与健康学生相比有自卑感,与全盲学生相比有优越感,心理活动与有一定的障碍。采取不同的补偿措施,充分应用“晓知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原则,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养成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中职教育现阶段,中职生群体人数越来越少。但近年来,中职教育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期望中职学校能够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但如今中职学校的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情况不容乐观。学校教师要注重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恰当的方法,只要持之以恒,必定会促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巨大进步。而什么是养成教育呢?“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中职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社会,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受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中职学生养成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中职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一、紧抓爱国主义养成教育
1.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
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课或者选取课程相关内容,给学生讲解爱国故事或播放一些爱国主义视频资料,比如《百团大战》《血战台儿庄》等,利用社团活动去参观烈士陵园、纪念馆等,必然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感情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教师在课堂上介绍我国科技在世界上的重大突破等,例如屠呦呦、莫言获得了诺贝尔奖,使学生对生活和学习都充满了热情。
规范养成教育方案
《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全体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有力抓手,是学校加强和改进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为此,为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贯彻“守则”、“规范”,让学生熟知“守则”、“规范”内容,深刻理解“守则”、“规范”内涵。使学生初步形成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初步养成努力学习、艰苦朴素、孝敬父母、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文明守纪、诚实守信、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培养自理、自强、团结协作、辨别美丑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直、坚强、热情向上的心理品质,最终达到“知”与“行”的完整统一。
二、工作措施
(一)各班级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守则”、“规范”。要加强对贯彻落实“守则”、“规范”的检查、指导、评价,及时总结经验。
(二)努力营造贯彻落实“守则”、“规范”的教育氛围。通过板报、广播、专栏加强对“守则”、“规范”的宣传,学校要在厨窗或明显位置张贴“守则”、“规范”内容。各班还要在适宜位置悬挂新“守则”、“规范”挂图,营造出落实“守则”、“规范”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陶冶情操。
品德教育与养成教育论文
一、课题背景
霍邱二中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广大农村。随着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很多的孩子留守在农村,他们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隔代教育”或“教育”,家庭教育相对缺失,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文明素养较差、行为习惯不良。与此同时,随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的不断老化,留守儿童的学习缺少必要的监管,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存在诸多问题。霍邱二中的生源较差,不仅新生的入学成绩较兄弟学校低,而且很多学生在行为习惯、文明素养、思想意识等方面与兄弟学校的学生有一定差距,因此,在霍邱二中开展学生的思想道德及习惯养成教育研究,不仅是学校提升办学内涵、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完成新时期历史使命、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的客观需要。基于此,霍邱二中向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提出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及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的立项申请,以课题为载体,全面开展针对新时期学生特点的德育实践。
二、实施过程
课题的研究过程,也就是德育实践不断深入开展的过程。我们首先结合课题的研究实际,广泛开展了中学生思想道德和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现状调查,并以霍邱二中为实验样本,深入开展了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行动探索。1.问卷调查,形成调查报告课题组分别制定了《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问卷调查表》和《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问卷调查表》,组织课题组成员在全省范围内分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学校,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和中学生的行为及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在充分分析研究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学生思想道德和习惯养成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2.以霍邱二中为样本,开展德育实践课题组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的诸多问题,结合霍邱二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际,制定了以解决当前问题为主要目的的课题实践规划,并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德育实践。首先是以主题教育月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及习惯养成教育。每年开展三次主题教育月活动:3月份突出文明礼仪教育的养成教育月活动,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为抓手,提出治理“十乱”的管理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有校本特色的文明礼仪规范;5月份加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感恩教育月活动,强化学校与家长联系,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如何适时有效开展家庭教育进行培训,同时在每年的5月份母亲节时召开家长会,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9月份开展突出学生思想教育的品德教育月活动,近几年来,学校已经累计开展了责任教育主题、法治教育主题、遵规守纪教育主题、励志教育主题等教育主题活动。其次是经常性开展大型签名活动,让学生告别不良习惯或远离不良诱惑。针对当前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在加强学生教育的基础上,学校采取大型签名活动,时间选在周一到周五的大课间,每次一至两个班级,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先组织有关班级发出倡议,其他班级积极响应,签名后的签名簿悬挂于教室之中,以警示他人,教育自己。
近期,课题组主要开展的大型签名活动主要有:一是针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反复性,开展告别不文明陋习签名活动;二是针对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开展告别网吧签名活动;三是结合学校为六安市禁毒示范学校的特点,让学生知毒、识毒,开展远离签名活动等。再次是积极开展全员参与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环境影响教育学生。主要构建四方面的校园文化:一是班级文化,定期开展班级文化评比;二是走廊文化,让杰出校友、优秀学生走进走廊,以他们的成长事迹、格言寄语丰富走廊文化内容;三是校园长廊文化,以全国道德模范人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先进事迹来感染学生,同时通过读后感和演讲比赛来强化教育效果;四是寝室文化,校园文化向寝室延伸,以寝室的美化、香化、文化为目标,定期开展检查,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最后是积极开展以国旗下讲话为主要内容的持续性思想教育活动。每周一规范地举行升旗仪式,让班旗与校旗、国旗一同升起。国旗下的讲话一般由升班旗的班级同学代表和班主任进行,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学生的国旗下演讲;二是班主任针对发现的不良行为发表有针对性讲话等。3.撰写中学生教育读本为了更好地让课题研究成果持续发挥作用,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组从2008年底启动了《做一位合格的中学生》的撰写工作。课题组先是编写了《做一位合格的中学生60讲》,在霍邱二中广播站每天播出一讲。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课题组决定对该书内容进行扩充,尤其是2009年安徽第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结束以后,课题组把高中新课程的有关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内容写入了读本,最后定稿为18万字的《做一位合格的中学生》100讲,由黄山书社正式出版发行,连续再版五次,累计发行近40万册。
三、实施效果
特殊教育规范养成教育研究
一、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行为习惯现状
对于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其学生行为到底是怎样的呢?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在特殊教育教学过程中,大约有10%以上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行为能力。有一些学生在学生和生活的过程中不积极、不努力,经常性的逃避劳动,只要以劳动就想着得到报酬,有一些学生经常打架并且还认识不到自身的错误,确认为是勇敢的表现。对于特殊教育来说,学校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和家庭方面的教育很难真正配合好,有时候学校的气候和社会上的气候会形成比较明显的反差。针对以上问题,对于特殊教育来说,要想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应当依据特殊教育的实际状况,以及学生自身的实际特征,按照德育教育的相应规律,对特殊教育的学生行为规范进行不断地培养,力争在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使得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以及思想品质。
二、特殊教育中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特征
1.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具有普遍性。对于特殊教育背景下的学生来说,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为习惯的养成本身具有的普遍性,其次,教学的普遍性,再次,特殊教育自身所具有的普遍性。因此,当前的特殊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普遍性的表现进行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2.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具有特殊性。除了具备一定的普遍性之外,特殊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学生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学生的心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学生因为自身的生理缺陷而没有自信,在生活中比较消极,不愿意与人进行交际和交往,在生活中以及学习中往往缺少安全感,性格比较内向,当学生走向社会工作之后这样的特征会表现的更加明显和突出。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注重对学生心理的关注,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沟通及矫正。其次,对特殊教育背景下的学生进行教学,方法上应当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当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心理分析的能力,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和及时的疏导。
三、结合特殊教育实际,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策略
1.提升学生对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认识。尽管特殊教育背景下的学生在生理方面存有一定的缺陷,但是这些学生自身的保护意识比较强,常常会因为保护自己不顾道德的约束和限制,因为这些学生的生活圈子比较小,在行为规范的养成上和正常人有比较大的落差。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的时候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为他人着想的意识,比如说在吃饭的时候应当要学生学会让着别人,在学校要和同学之间礼让要学会相互帮助。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得学生真正养成集体观念,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对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认识。2.开展经常性的文娱活动,增加集体荣誉感。作为大队辅导员,我经常开展一些大型活动,比如,学生生活自理大赛,学生集体生日会,庆六一师生联欢会,教师节师生联欢会,师生趣味运动会,新年联欢会等等,用各种活动的开展促进孩子身心的发展,增强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使其形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使其充满在集体中的自信。3.进一步增强社会和家庭的共同教育。对于特殊学校的教育来说,要想在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上取得良好的效果,不能只依靠学校自身的教育,还应当有社会和家庭两方面的参与,一些学生在学校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是迈出校门的时候经常会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或者是家庭因素的干扰,这样就会使得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重重阻碍。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来说,社会和家庭是其重要的场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应当与学校的教育进行良好的结合,共同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