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英语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5 20:36: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哑巴英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让学生走出哑巴英语的世界论文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训练;话题训练;实践活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中职学校的学生因其出色的实践能力愈来愈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中职学校英语口语课是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需要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英语口语课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正确有效地表达思想的能力。为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笔者根据英语口语能力提升的阶段要求实施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口语基础训练
1.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笔者先从音标入手,让学生掌握各个音素的正确发音。具体的方法是把各个音素的发音口腔舌位图画在纸上,让学生根据图示反复练习。有时候,笔者通过语音室的电脑播放音标,让学生按发音部位练习每个音素的发音。笔者还让学生听英语磁带、看英语电影,模仿标准的语音和语调。对特别难发的音,或者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笔者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直到他们的语音语调准确为止。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笔者对学生的不正确发音和语调进行及时的纠正,尽量使学生的语音语调标准。
2.朗读课文。朗读是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基本的语言教学方法。因此,笔者鼓励学生朗读英语课文,并通过听课文录音使他们的朗读达到流利的程度。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和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与对话,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从朗读简单的句子开始,然后到较为复杂的篇章,并及时纠正学生不太准确的发音与语调。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已有所提高,这时笔者采用半脱离既定语言材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训练。首先,笔者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复述;或者是笔者口述一段简单有趣的材料,让学生边听边作要点记录,并用自己的语言将材料的内容复述出来,实现从“学”到“用”的飞跃。
体认语言学与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摘要:体认语言学是王寅基于认知语言学提出的中国本土化语言学理论,突出强调语言的“体认性”,即语言产生于认知主体对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基于体认语言学的教学观主张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习得语言。本文从体认语言学教学观出发,针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哑巴英语”或“汉式英语”问题,提出了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三点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探寻语言形式背后成因;营造自由发言与交流的课堂氛围;组织多种形式的口语练习活动。
关键词:体认语言学;“哑巴英语”;“汉式英语”;教学启示
一、引言
体认语言学是王寅教授基于认知语言学发展起来的本土化理论,其核心原则为“现实—认知—语言”,认为语言产生于人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同时人又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认知以及反映现实世界。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看待语言习得。体认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辅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然而,受高考应试教育压力的影响,高中英语课堂模式多为老师单向输入语言知识,口语教学更是被长期忽略,语言知识的输入与输出失调,导致学生普遍存在“哑巴英语”或“汉式英语”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体认语言学下的教学观进行阐述,分析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拟以体认教学观为基础提出对高中口语教学的些许建议。
二、体认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一)体认语言学发展概述
大学公共英语教育革新以及实践
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公共英语的总体水平有了长足的进展,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好水平。尽管大学英语教师的不懈努力使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他们的整体英语素质并没有发生“质”的飞跃;与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相比,英语教学的发展依然严重滞后;从全国范围来说,各地各高校之间的英语教学水平差别依然很大。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近年来高校一直关心和讨论的热点问题。由于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加之国家和社会发展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及经济需求,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比如:师资匮乏、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招生规模扩大等等。
针对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滞后的局面,有必要重新审视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把新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看作是大学英语教学史上的一次发展,使大学英语教学有一个新的起点。本文就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若干问题作以探讨。
2根据中国国情确定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目的
英语教学目的有多种,如开发智力、融入他国文化、与外国人交往、学习国外的科技与文化,等等。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加入WTO了,2008年就要在北京举办奥运会了,因此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种主张是否符合我们的国情呢?像我们这样的主权国家,既不同于一些历史上长期受外国统治的国家,也不同于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我国今后与国外的联系和交往固然会逐渐扩大,但同外国人直接打交道的人将仍然是一小部分,我们的基本需要仍然是通过书面形式吸收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现在有人提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但是培养综合语言能力要有重点,重点应该是阅读能力,而不是口头交际能力。学生如果真正具备了阅读能力,又有初步的听、说、写的能力做基础,将来如有需要,由书面语转向口语并不十分困难,因为学术语言基本是书面语,即使用于口语交际也仍然具有明显的书面语特征。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基点
摘要:社会精英的诟病和学生学习兴趣的萎靡都可化归为外语语言能力需求问题。教育理性的缺失和实际应用预期的悬置,是现行“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的根本缺陷。大学英语教学应与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相对接,必须将学生未来发展作为教学制度设计的根本依据,以求得符合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之实际应用预期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用预期;实践理性
一、背离需求:造成大学外语课程现实困局的总根源
自恢复高考以来,大学外语界一直为应对社会精英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之类诟病而颜面尽失,一直为学生不断下降的学习兴趣而焦头烂额———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这种境遇更加严重了。面对内外交困之局,大学外语界虽然颇费思量,但始终未能“突出重围”。现行的经过试验、试行尝试的分级教学模式在总体上仍然不容乐观:它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上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1],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大学英语课程综合性的桎梏[2],它并没有从根本上破解大学外语界的上述困局。仅就破解“社会精英之诟病”和“学生学习兴趣萎靡”这两个心结而言,大学外语界尽可以从大学外语之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寻求破解之路,但这种局限于操作层面的努力终究无法破解我等之困局。我们必须反思我们为什么未能趟出确实可行的破解之路。就破解心结之术而言,我们迫切需要“阿基米德点”———能够支撑撬动大学外语教学走出窘境的理性基点,迫切需要找出破解死结的关键环节。事实上,对于大学外语教学而言,无论是社会精英的诟病,还是学生学习兴趣的萎靡,都可以化归为外语语言能力需求问题。二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指涉的是社会需求问题,后者指涉的是个体需求问题。正是在“供给”与“需求”的意义上,形成了大学外语教学界与(社会精英所要求的)社会需求之间、大学外语教学界与(绝大多数)学生个体之间的271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类矛盾。前者的核心问题是“供给不足”问题,而后者的核心问题是“供给过剩”问题。社会精英要求高校培养出外语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译”诸方面都样样高超的精英人才,然而,对于既无成为精英之可能,也无成为精英之奢望的绝大多数受教育者而言,他们实在难以想象出自己会有需要外语交际能力的职业预期。相对于大学外语教学界的“供给”而言,这又形成一对在实际应用预期上难以融通的矛盾。在高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需求预期的意义上,对于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以至于部分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大学外语教学而言,社会精英的要求确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将培养精英人才的要求强加于所有大学,强加于所有学生,就是大谬特谬了。阙如杨治中教授指出的:“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毕业后需要用到英语听说能力的学生人数还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上用不到英语听说能力,与其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训练他们的听说能力,倒不如让学生更多地加强英语的阅读能力,这是比较现实的、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3]事实上,背离需求是造成大学外语课程现实困局的总根源。如果我们纠结于“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诟病,将整个大学外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设计都屈从于社会精英的舆论压力,强行要求所有高校受教育者在“听、说、读、写、译”诸方面样样提高,进而还加上个“特别是听说能力”的特别要求,这实在不能算作是合理的明智的选择。面对逃课日盛、排斥抵制情绪弥漫的现实,是到了我们该清醒的时候了。而社会各界精英也不要动辄就不加区别地对大学外语教学提出“一刀切”的、貌似正确但缺乏教育理性的过分要求。在已经步入“大众化”高等教育之际,我们必须对大学外语教学的一些刚性要求做出理性反思。
二、应用预期悬置:现行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的根本缺陷
从根本上说,造成大学外语教学界内外交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社会各界精英不尽合理的批评,我们大学外语界应当有的放矢地做出正面回应,对于学生外语语言能力的现实状况和实际需求予以必要说明,以消弭社会精英对大学外语教学状况的误判,以减少社会精英对大学外语教育的误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大学外语界不应承受的社会压力。消极应对、默默承受是不可取的,大学外语界人士必须积极地做出必要的和合情合理的回应。当然,我们也不必过度纠结于社会各界精英的诟病,更应当剖析自我,对大学外语的教育教学目的,对现行大学外语教育的制度设计,对大学外语的课程设计,进行必要的理性反思和系统梳理,以求得具有实践意义的,符合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之实际应用预期的改革方案。现行大学外语分级教学的理念和课程模式,无论从“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学生的就业去向看,还是从新时期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和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战略思维看,都存在严重缺陷。教育理性的缺失和实际应用预期的悬置,是现行“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的根本缺陷。只不过,长期以来,大学外语界人士大多过度钟情于具体教学方式上的变革,关于人才培养的讨论往往囿于外语语言能力,研究议题往往缺乏必要的教育理性框架,更未涉及关于大学外语教学的“人本”考量。作为制度设计研究的关于大学外语分级教学的研究,所根据的“外语教学理论”并没有涉及关于学生未来实际需要的任何考量,大多集中于外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效果和一些个别性的实际问题方面,针对分级标准、方法和模式所做的研究并不多,更鲜有关于分级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探讨。[4]现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只能算作是对社会上“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批评的简单回应,还远未顾及人才发展、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等根本性议题。作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制定的参与者蔡基刚教授在阐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原因时指出:“改革主要出于两个原因:第一,外语教学存在投入大、效率低的问题,‘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现象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第二,21世纪以来我国的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增强大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大事。因此,政府将培养策略调整为借助现代网络多媒体技术突出培养学生听说能力。”[5]然而,大学外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与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相对接,也必须将学生未来发展作为教学制度设计的根本依据。因此,改革提高原有分级模式是值得教育者思考和研究的一个大问题。[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发展战略,明确要求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里要特别注意给三种类型人才加的基数定语:“数以亿计的”、“数以千万计的”和“一大批”。显然,对于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任务而言,最具“民生”意义的因而也是最为基本的,是那些“数以亿计的”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未来的“专门人才”,因为他们是本世纪中叶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根本性的基础和中坚,尽管“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数以亿计”和“数以千万计”的受教育者,是否人人都必须承担接受外语教育的义务,尚有存疑。就外语是否有必要作为必修课,有学者在论证比较充分的基础上给出了值得注意的批评。他们认为,外语必修制度“消耗了国民的太多时间、精力,但收效不明显,得不偿失”,而且“阻碍、扭曲了专业人才发展”,“使中国教育进一步陷入应试教育深渊”,“外语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对所有人都重要。强迫用不上外语的数亿国民学外语,违背教育投资学规律,浪费国民的人力资源。”[7]在此,我们不想对外语教育政策作过多评论。但是,的确,对于“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任务而言,除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数以亿计的”和“数以千万计的”那些人究竟在多大比例上、多大机会上能够用到外语,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的应用
摘要: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英语的使用分为不断加大,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我国高校着力培养复合型、实践型人才,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高校英语教师及专家学者一直都在积极研究英语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方法,同时也对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了引进与借鉴。在国外,任务型教学法已经拥有了多年的应用历史,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学习学习英语的动力,轻松实现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本文围绕任务型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高校;英语教学;应用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从小学阶段至大学阶段,英语课程都是一门必修的重要课程。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扎实掌握英语知识,对其未来的就业或再深造,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内很多高校将任务型教学法引入到了英语教学之中,为学生营造出互动性更强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激发,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不断提升英语学习的热情,主动探索、学习、掌握与自身特点相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法概述
高校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英语教学之中,英语教师对英语学习者进行引导,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理解英语语言,同时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语言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在做中学”,同时还要“在学中用”,学生在对任务进行完成的过程中,必须要大胆进行交流,在充分利用语言沟通的基础上,才能将任务顺利完成。任务学习法的本质是对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让学习者处于有意义的语言任务环境中,通过交互活动的开展,实现有意义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也对语言的习得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高校英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的目的,是教师为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开展有意义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任务设置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会直接影响任务型教学法实施的效果,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结合教学内容及目标的基础上,为学生设置科学、合理、有效、新颖的教学任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
探究朗读及背诵在中学英语学习中的影响论文
摘要:目前,在中学生日常学习中,朗读和背诵的时间还是偏少。而这一点往往被我们所忽略。通过朗读可以增加学生的语感以及对于整体句子和文章的把握程度,李阳疯狂英语的教学模式就是采用这种办法强化记忆和表达能力的。掌握英语朗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从而为我们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背诵;朗读;英语;语感;句子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我们的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当中所学到的听说训练,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外,其他时间也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更何况现在大部分学生早读时根本不开口读英语,其原因还是平时缺乏练习,课堂上老师教的课后不能及时在遗忘之前得到巩固,从而导致好多学生不会读英语单词、句子、课文。这样的语言环境及所带来的后果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训练,也限制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
正如发展经济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一样,学习外语也要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我认为对每一位英语学习者来说,朗读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初学英语的初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经之路。朗读和背诵也是克服当前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的有效途径。更为重要的是朗读和背诵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第一,朗读和背诵几乎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的依赖较小,容易得到保证及满足,我们只要给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读背的内容,学生就可以在课外时间一个人完成,无需找伙伴做训练对象。
第二,朗读和背诵同样也不受时间的限制。它不需要学生专门用大块的时间来完成。它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朗读和背诵的时间,课前课后,饭前饭后,甚至于在上下学的路上,学生都可以自由地读和背。
英语教学偏激现象研究论文
在我国,由于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的不足以及传统思维限制,往往出现忽左忽右的偏激化现象。这种现象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在全社会重视英语的同时,很容易忽视汉语的学习。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国际化正在成为新的时代特征,英语作为国际交往中的最为重要的交流与沟通的工具,其重要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是,这样的环境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英语比汉语还重要,从而忽视汉语的学习。不重视英语是错误的,而因为重视英语而忽视了对自己母语的学习也同样是不正确的。在新加坡许多有识之士指出,新加坡20年来母语教育失败是造成社会凝聚力低的问题之所在。在我国国内,类似的问题也同样存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出国潮与此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学习者要想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必须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这一点已经引起了我国英语教学界的高度重视,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英语教学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但是,我们在重视外国文化的同时,却很容易忽视中国文化。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种英语教材中,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文内容微乎其微。由此而产生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使用英语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绝大多数的英语学习者在通过了四级、六级甚至英语专业毕业之后,都不知道“孔子”在英语应该怎么说,像《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在英语中该怎样翻译。我国各个层次英语教学大纲都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但是目前的英语教学只是把这一目标局限于口头上。如果在学习异国文化的过程中,不善加引导,学生很容易会盲目地接受西方文化中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和道德观,很容易忘记甚至疏远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另外,忽视中国文化,也不利于外国文化的学习。学习本国文化,有利于加深对外国文化的理解,提高自己鉴别和鉴赏外国文化的能力。
在重视听说能力培养的同时,很容易忽视读写能力的培养。在长期以来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方面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学生经过了许多年的英语学习之后还不能使用进行口头交际,从而造成了所谓“哑巴英语”的现象。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读写能力。首先,听说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与读写能力的水平相关,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信息输入并通过内部语言系统进行加工,进而转化成一定程度的外部语言,而阅读是信息输入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没有足够量的阅读,要想提高口语能力也是不可能的。另外,读写能力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人士的基本标志,文盲与非文盲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文盲只能使用一种语言进行听、说的交际活动,而不能进行读、写的活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忽视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在纠正这一错误倾向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解决“哑巴英语”的同时,也要避免产生“文盲英语”的现象。
在批判过分强调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很容易忽视语言知识的教学。交际教学法是在批判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言技能的培养。但是,当交际教学法被广泛采用的时候,却出现了在课堂上不敢传授语言知识的现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都是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英语基础知识是发展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对于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和使用的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当然,英语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上,要把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语言知识的学习要有利于提高语言技能的质量,而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又不能忽视语言知识的学习。
英语教学与目的语文化的融入
一、西方文化的输入
(一)大学英语教学西方文化输入
1.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大学英语教材的文章几乎都是选自西方作者的文章,如果我们认真地去挖掘其背后的文化知识,毫不夸张地说———比比皆是。背景知识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对理解语句甚至整个语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相关的背景知识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可以在学习语言材料的同时,能更好地了解其相关的文化。比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的CharlieChaplin(卓别林)一课里,有这样的一句话,DickensmighthavecreatedCharlieChaplin’slife(狄更斯或许能创造出卓别林的童年生活)。如果我们不去给学生介绍Dickens(狄更斯)的相关情况,好多学生并不知道狄更斯是英国著名的作家,其代表作有《雾都孤儿》、《双城记》等,那么他们也不会正确的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尽管学生可能理解这个语句所包含的句法以及每个词汇的意思,但并不知道这句言语表达形式背后的相关信息。讲授相关的背景知识,把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已成了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2.解释词汇背后的文化
在一种语言中,词汇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某些信息,诸如生活、价值观,历史等都会在语言中留下某些印记。可以说,了解一国的文化从学习其词汇开始。在英语中,有许多词汇都蕴含着浓厚的文化信息。准确的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信息,我们可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得体的运用语言。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的讲解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或短语,让学生了解异国的文化。我们知道,由于英语深受欧洲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所以好多词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的神话。如Pandora’sbox(潘多拉的盒子)就源于这样一个神话,由于普罗米修斯盗了天火,宙斯派了美女Pandora(潘多拉)到人间报复,最终盒子被打开,灾难、不幸等撒向了人间。因此Pandora’sbox就意味着“灾祸”,如今在英语中已被广泛的运用。还有一些英语词汇则深深地烙上了美国社会特有的印记,如counter—culture(反文化)一词,就专指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那些玩摇滚乐,吸毒,堕胎等追求荒诞文化的人,而在汉语里并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汇。所以,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也是我们学习语言文化的开始。
浅谈我国英语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引言
2017年的两会再一次让张璐走红,“美女”、“翻译”、“高冷”以及“聪明”等标签贴在这个有着六年担当总理记者会翻译经历的网红身上。由此不难看出,张璐有着过人的英语水平。张璐是在中国的英语教育下成长的,但相对于同龄人,她那超乎成人的过硬英语是怎么学的呢?正如她所说过的,学习英语没有什么捷径,只有一些“笨办法”。那么这些“笨办法”有哪些呢?这些“笨办法”对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有什么帮助呢?
二、美女翻译官张璐
第一,张璐事迹。曾经为等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的张璐,担任过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副处长,同时也是一位高级翻译。从2007年起为李肇星外长翻译起,到2017年为总理翻译,在这长达十年的翻译官生涯中,张璐一共参加过七次的总理记者会。这些不平凡的事迹,无疑表明了张璐过人的英语水平及能力。第二,张璐的学习情况。与其他孩子无异,张璐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也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她的父母在教育方面都是很尊重张璐的意见,不会干涉张璐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学生生涯中,张璐在英语方面的天赋不断表现出来,并在1996年考入外交学院,攻读国际法专业。毕业后,张璐遵从自身内心去报考外交部。随后从翻译室开始工作,之后又前去伦敦深造,研修外交专业硕士学位。之后张璐就一直在外交翻译的岗位上忙碌着,从2007年到如今,每年都可以见到张璐那优雅干练的身影。第三,张璐对学习英语的见解。张璐的英语水平及能力有目共睹,人们每每见到她,不禁要请教英语的学习方法。在一次采访中,她向人们公布了自己学习英语的“笨方法”,就是将陌生的或者是不太熟悉的单词以及句子等,单独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然后花大量的时间,勤加练习。她说学习英语不能将英语作为应试的工具,要为了了解更广的世界去学习英语,去扩大英语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其次张璐认为学习英语要敢于开口说,只有在不断的练习英语发音中,才可以逐渐完善自己的英语口语,进而增加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再就是多看书,多读书,增加自身的英语阅读量,培养自身的英语语感。事实证明,这些“笨办法”都不笨,甚至远超我国一般的英语教育方法。扩大英语的阅读量,再到勇敢张口说英语,最后在英语的阅读中抓住并熟悉语感,一个个“笨方法”成就了如今的美女翻译张璐。
三、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现状及问题
第一,基础英语教育现状及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与国际接轨,国内掀起了一股不小的英语学习风潮,这种英语学习风潮不断蔓延,甚至到现在的幼儿园都要挂上一个“双语幼儿园”的牌子,才能够算“好”幼儿园。从幼儿园就开设英语课程,这明显超出了孩子的学习接受能力,违背了孩子的天性。在如今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们所接受英语教育多是哑巴英语,在基础英语教育阶段,哑巴英语和没有学英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距。多数学生在接受基础英语教育的时候,只把英语当作一门功课看待,并没把它看成一门工具学科。基础英语教育的发展是推动全民英语最为重要的基础,只有在基础英语教育上进行创新改革才能让英语真正成为我们交流沟通的工具。[1]第二,高等英语教育现状及问题。在经历过基础英语教育后进入大学后,英语更是被奉上应试教育的神坛。现如今的大学都实行过不了四级就拿不到学业证书的制度,这就让大多学生将精力放在英语上面,考完四级再考六级,最后又要准备研究生英语考试。高等英语教育就是这样来督促学生去学英语,去用英语来应试,这样的英语学习耗费了学生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是仍然没有将英语学成自己的。高等英语教育中的英语教学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让英语教学陷入了一个奇怪的自我折磨的圈。现在的英语教育忽视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文化,从而忽视学习英语的本质,依旧背离了英语教学的初衷。而大学老师在教授英语时也大多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英语成了任务中重要的一环,这样不仅会逐渐消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严重地甚至会影响到国内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2]第三,社会英语普及现状及问题。与课堂英语教学不同的是,社会英语教育也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普及,社会上的人成为了社会英语热的主力军。如今英语水平在就业个人简历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无论在实际工作中能否用到英语,是否与英语有关,只要参加相关的职称评定,就必然有外语水平测试这一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英语在国内传播的发展,但在如今的社会教育下,这种方式的英语教育已经走入歧途了。[3]第四,过度依赖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当前,我国进入智能化时代,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依赖程度过高反而导致英语能力的下降,反观这一现象,我们发现,一味地摒弃传统,追求高科技,这种“喜新厌旧”不但造成我国英语教育质量的下降,也让所谓的“创新”沦为一纸空谈。智能手机的普及,随时随地可以用查单词,让人们对单词的记忆就看轻了很多,不会去花费大力气去背单词。可以说,过度地依赖人工智能反而影响了英语教育的发展。[4]
双语教学改革模式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双语教学;医学教育;医学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指示精神,国内各高等学校均相继开展了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高校实行双语教学是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对于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素质、探讨人才培养新模式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而医学院校实行双语教学是培养高级医学人才、是我国的生命科学尽快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双语教学有助于培养对国际医学教育和学科发展具有战略眼光的医学精英人才。在开放和竞争的社会中,双语教学能够使医学生较早地了解国外医学教育的理念、模式与教材,加强国际竞争力。由于历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笔者认为我校及国内普通高校在双语教学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其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改革。
1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的听说能力差,对双语教学的承受能力差,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承受能力
虽然在校大学生的英语已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各人之间差异较大。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差距很大,不少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词汇量远远达不到要求。由于国内英语教学多年来注重于语法分析,故“哑巴英语”的现实情况没有明显改观。因此改善英语听说能力是双语教学的迫切要求。学生听说能力不高、增加了双语授课的难度,妨碍了双语授课目标的实现。
1.2能完全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