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5 15:25: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虚拟经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虚拟经济诠释
自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的关系问题,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部门的关注。究竟如何看待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对我国深化改革,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论题简述如下: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基本关系
在经济运行中,"实体经济"是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它主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
"虚拟经济"则是用于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它主要指金融业。"虚拟经济"目前尚未成为学术界通用的概念,人们较多使用的是"虚拟资本".在马克思理论中,虚拟资本是指在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资本的所有者以股权(或股票)形式所持有的资本。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虚拟资本是指通过信用手段为生产性活动融通资金"(第二券,第340页)。由此来看,虚拟经济不仅包括证券业、资本市场,也不仅包括货币市场,而且包括银行业、外汇市场等,是一个含盖金融业的概念。在历史过程中,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并以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本目的。从这方面说,虚拟经济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通过发行和交易相关票券,透明企业的财务信息及其他有关信息,引导资金流动,促进和调整经济资源在各实体经济部门和企业间的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二是促进企业组织制度的完善(例如,没有股权分散、股票交易,则没有现代股份公司及其内部治理结构),同时,通过提供各种金融工具,促使实体经济部门运作风险的分散。在现代经济中,货币已不是黄金等贵金属。纸币、电子货币等作为信用货币,本身就是"虚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货币及创造货币的过程,与实体经济相比,也属"虚拟"范畴。货币、资金等金融工具,有如血液,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已离不开虚拟经济。一个典型的例证是,银根一收紧,实体经济部门立即就有反映。纵观世界各国,可以说,没有虚拟经济,就没有现代经济。
近50年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虚拟经济中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是,在金融创新中,金融衍生产品快速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功能在于,分散和防范金融风险,并通过促进资金流动(包括国际流动)来促进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80年代中期,随着"广场协议"签署,日元大幅度升值(日元与美元的比价从240:1急速升至140:1),由此导致了我国的日元外债在价值上的严重损失(一些使用日元外债的企业,迄今难以"翻身"),如果我们在借入外债中,能够及时地运用外汇期货中的某些运作手段(如套期保值),则不致发生这类损失。在国际社会中,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来防范金融风险的例子,不胜枚举。毫无疑问,正如世间其他事物,金融衍生产品也有其负作用,但这些负作用,是可通过严格金融法治、加强金融监管等予以控制和防范的。
实体经济与虚假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距离研究论文
摘要:房利美、房地美被国有化,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倒闭,美林证券被收购,美国国际集团命悬一线。众多百年老店的迅速消失,宣布华尔街过度虚拟经济的失败。没有基础的衍生市场将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市场,而加强基础“标的”的多层次市场的建设,避免虚拟经济引发危机的灾难性影响,坚持伴随实体经济发展而持续发展的方向,是新兴市场用沉重的代价换取的最重要启示。
关键词:资本市场,虚拟经济,衍生市场,新兴市场
次贷危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而是一次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危机。所谓资产价格泡沫,就是资产的价值与价格离得太远。这里有一个常识的判断,泡沫是非常脆弱的,泡沫的破灭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实上,华尔街金融巨头,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证券,已经在虚拟经济的泡沫中灰飞烟灭。
衍生产品与虚拟经济
这次美国华尔街爆发的次贷危机的泡沫,包含很多内容,从信用泡沫--产品泡沫--资金泡沫--价格泡沫--市值泡沫,形成一条长长的泡沫链。
最底层的标的次级贷款是一个巨大的信用泡沫。抵押贷款是一个信用产品,信用产品应该带给有信用的人。但是,次级贷款把一个信用产品贷给了一些低信用,甚至没有信用的群体。而且附加了许多加大信用风险的优惠条件,比如零首付,比如,延迟本金还款等等。次级贷款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信用泡沫。
虚拟经济并非虚假经济
自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的关系问题,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部门的关注。究竟如何看待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对我国深化改革,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论题简述如下: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基本关系
在经济运行中,"实体经济"是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它主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
"虚拟经济"则是用于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它主要指金融业。"虚拟经济"目前尚未成为学术界通用的概念,人们较多使用的是"虚拟资本"。在马克思理论中,虚拟资本是指在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资本的所有者以股权(或股票)形式所持有的资本。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虚拟资本是指通过信用手段为生产性活动融通资金"(第二券,第340页)。由此来看,虚拟经济不仅包括证券业、资本市场,也不仅包括货币市场,而且包括银行业、外汇市场等,是一个含盖金融业的概念。在历史过程中,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并以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本目的。从这方面说,虚拟经济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通过发行和交易相关票券,透明企业的财务信息及其他有关信息,引导资金流动,促进和调整经济资源在各实体经济部门和企业间的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二是促进企业组织制度的完善(例如,没有股权分散、股票交易,则没有现代股份公司及其内部治理结构),同时,通过提供各种金融工具,促使实体经济部门运作风险的分散。在现代经济中,货币已不是黄金等贵金属。纸币、电子货币等作为信用货币,本身就是"虚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货币及创造货币的过程,与实体经济相比,也属"虚拟"范畴。货币、资金等金融工具,有如血液,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已离不开虚拟经济。一个典型的例证是,银根一收紧,实体经济部门立即就有反映。纵观世界各国,可以说,没有虚拟经济,就没有现代经济。
近50年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虚拟经济中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是,在金融创新中,金融衍生产品快速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功能在于,分散和防范金融风险,并通过促进资金流动(包括国际流动)来促进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80年代中期,随着"广场协议"签署,日元大幅度升值(日元与美元的比价从240:1急速升至140:1),由此导致了我国的日元外债在价值上的严重损失(一些使用日元外债的企业,迄今难以"翻身"),如果我们在借入外债中,能够及时地运用外汇期货中的某些运作手段(如套期保值),则不致发生这类损失。在国际社会中,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来防范金融风险的例子,不胜枚举。毫无疑问,正如世间其他事物,金融衍生产品也有其负作用,但这些负作用,是可通过严格金融法治、加强金融监管等予以控制和防范的。
实体经济与虚假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分析论文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机制运行效率的提高,均与虚拟经济的扩张发展密切相关,但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又会引致泡沫经济,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由于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致了比较严重的泡沫经济,导致了一系列的金融危机,不仅对有关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破坏作用,也对世界经济形成了很大冲击;即使经济发达国家也存在诸多泡沫经济的隐患,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后,至今未恢复增长;美国经济不断积聚的泡沫成分,让全球经济界人士忐忑不安。如何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致泡沫经济,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的热点。目前,我国正处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入WTO后,金融服务业将被迫对外开放,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进程将日益加快,研究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机制,以便在充分发挥金融深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同时,防止金融深化过程中发生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进而引发泡沫经济问题,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的重要课题。
一、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涵义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不仅包括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建筑等物质生产活动,也包括了商业、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
虚拟经济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虚拟资本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包括银行信贷信用如期票和汇票、有价证券如股票和债券、产权、物权及各种金融衍生品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活动占总经济活动的比例也越来越大,金融深化的程度日益提高,其结果是资本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大量创新。由于证券市场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存在大量的投机活动,金融市场的交易额和金融活动本身的产值迅速增长,形成规模不断扩张的虚拟经济。
泡沫经济是指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致的股票和房地产等长期资产价格迅速的膨胀,是虚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实体经济增长速度所形成的整个经济虚假繁荣的现象。其形成过程为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价格上涨的预期吸引了大量新的买主,这些新买主一般只是想通过投机获取价差、牟取利润,而对所买卖的资产的实际使用价值或盈利能力不感兴趣;由于新买主的不断介入,价格节节攀升,形成泡沫经济现象;一旦价格上涨的预期发生逆转,价格暴跌,泡沫破裂,便引发金融危机并导致整个经济衰退。历史上著名的泡沫经济案例有1636年发生的荷兰郁金香泡沫、1791――1720年发生的巴黎密西西比泡沫、在伦敦发生的南海泡沫等,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的泡沫经济案例拉美地区的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日本金融危机等。
在讨论泡沫经济时应严格区分泡沫经济和经济泡沫,泡沫经济并不等于经济泡沫。经济泡沫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不均衡现象,具体表现为上下起伏的经济周期。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市场机制会对经济泡沫起制衡作用,无论速度快慢,最终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总会出现一个均衡点,突出表现为价格上升,需求将下降。但市场机制对泡沫经济则无能为力,因为泡沫经济中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均衡点,突出表现为价格上升,需求随之上升,市场充溢着买涨不买落的投机气氛,泡沫经济运行不遵循市场的基本运行原则,是市场失灵的特殊典型。1846――1847年英国铁路狂热,1919――1920年伦敦和纽约股票和商品价格暴涨暴跌,1920――1923年德国物价剧烈波动,1982年黄金价格从每盎司850美元跌至350美元等,均是比较典型的经济泡沫的案例。
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的对比透析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总量,不过是同一财富的重复计算。虚拟经济的作用,在于增强实物资本的流动性和敏感性。这种流动性和敏感性在经济稳定时有助于恢复经济平衡,但在经济出现系统性危机时,可能带来过激反应。虚拟经济的总量在当今世界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本文认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具有所有权的同一性,虽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可以分别计算价值,但它们的所有权是同时转移的,因此本质上为从不同角度标价的同一财富。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物经济金融衍生品
关于虚拟经济,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和定义。例如成思危认为,“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活动模式。在实体经济活动中,资本必须通过与实物形态的相互转换,经过交换-生产-流通-交换这一循环后才能产生利润,但是,在虚拟经济活动中,资本却不需要通过这一循环就可以产生利润,通俗地讲,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百度百科认为,“虚拟经济(FictitiousEconomy)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
从本质上来说,虚拟经济是以未来现金流收益为标的的价格系统。这个价格系统中,一切资产以其未来的现金流为标志,而与资产本身的物理形式无关。在均衡市场上,如果两个资产未来的现金流相同,则它们的均衡价格也必定相同,与资产结构无关。
随着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越来越大。虚拟经济规模如此巨大,但它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实体经济。那么,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究竟如何?它究竟反映了社会的什么财富?如何对它进行调控?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资产的双重价格
探究虚拟经济下的新挑战
虚拟经济实际上是对传统经济的一种异化。虚拟经济在国外一般有三种叫法:一是fictitiouseconomy,是指虚拟资本,比如证券、期货、期权等等的交易活动;二为virtualeconomy,也译作虚拟经济,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三是visualeconomy,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即用计算机模拟市场来进行经济政策的模拟等等。而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而当今的交易是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个工具,尤其是在金融领域,正确地看待虚拟经济,合理的运用虚拟资本往往会对经济的整体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经济模式与虚拟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传统的经济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实体经济,主要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虚拟经济逐渐独立于实体经济,形成其特有的对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相对于人的需要的无限性而言,现实所能提供的满足是永远也不够的;虚拟经济作为一种有效的弥补现实不足的手段,经历了五个阶段最终确立了其不可撼动的地位。第一个阶段为虚拟货币的资本化,即使用闲置资本成为生息资本,这是产生虚拟经济的第一个最初级的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通过银行起搜集闲置货币,使它们更好的成为生息资本;第三个阶段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就是银行发行的有价证券最后发展为企业的有价证券进行市场交易,建立金融市场;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最后一个阶段是国际金融的集成化,虚拟经济的总规模已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余地。
虽然在传统经济在某些领域呈现出弱化的趋势,但是虚拟经济的产生和不断发展源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无论虚拟经济发展多快、规模多大,其根本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没有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将无从谈起,即实体经济是第一性的,虚拟经济是第二性的。同时,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无法脱离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中各种金融工具及其衍生物已经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转,必须借助虚拟经济的支持。忽视虚拟经济,会给快速发展的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障碍。
不可否认,虚拟经济制造出空前庞大的金融财富体系,对实体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提高整体经济协调、健康地运行效率。凭借发行股票、债券,并购等多种方式,为企业规模扩大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推动了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建立和完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优化重组,对劳动力、技术、资金,自然资源等在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合理调配,保证正常的经济发展需要。二是,有助于优化全社会资本的配置。虚拟资本通过市场发行并交易,并调节资金流向,促进优势企业快速发展;通过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形式,实现存量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再次优化配置。三是,有助于将低企业经营风险。各种全新的贷款模式以及最具代表性的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ABS(资产担保证券)、期权交易等对企业资金分配、投资方向选择及调整具有重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四是,虚拟资本节省了交易所需要的时间,充分的发挥了其作为货币数字化代表的作用。五是,虚拟经济的扩张,不仅增加GDP的规模,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大多数国家普遍面临的就业压力问题。
虚拟经济脱虚向实分析
一、研究意义与文献综述
虚拟经济是指在资本化定价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价格体系和运行机制,它是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而演化出来的,具有天然的依附性,与实体经济一样,本质都是在交换运动中实现资本的价值增值。实体经济的良性运行是虚拟经济实现健康发展的基石,在现代经济中,虚拟经济实质上相当于人的思维系统,而实体经济相当于人的行为系统(王爱俭,2004)。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具有不同步的周期性:当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超过实体经济时会出现泡沫经济,严重时会导致经济危机;当虚拟经济落后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无法供应实体经济的资金链,最终会抑制实体经济的增长。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矛盾突出,社会经济“实衰虚兴”现象明显。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经济虚拟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大量社会资金源源不断地从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部门转向以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炒房市场等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这一现象被定义为“脱实向虚”。当前,国内金融业过度扩张,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升高,已经远超美国、欧盟和日本,全社会的杠杆率水平大幅上升(李迅雷,2017)。金融业将其吸收的大量货币,转而投入高风险的房地产和投资融资平台,这样容易引发潜在的泡沫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继而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严防系统金融风险,调控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坚持稳中求进,脱虚入实。2017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当前金融工作的三项任务,即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再次强调了虚拟经济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重要定位,体现了振兴实体经济的需要。众所周知,实体经济领域的发展水平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这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硬道理。因此,有效地协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引导过度发展的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截取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大量资源,这一现象引起了众多经济学人士的关注。关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影响,已有大量的相关文献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王爱俭(2003)认为,虚拟经济能够提高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和整体经济的运行效率,但容易引发泡沫经济、市场投机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国际化。周莹莹和刘传哲(2014)认为,社会上大规模的虚拟资金,来源于社会上不断聚集积累的社会闲散资金,实体经济投资规模的扩大,需要依靠部分闲散资金对实体经济领域的投资。李全伦(2002)认为,虚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能够通过向实体经济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渠道来推动实体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全球性的金融风险,引发金融动荡。胡晓(2015)认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水平会严重影响到实体经济发展方式和程度,虚拟经济的发展超过一定的限额,会抑制实体经济的增长。赖文燕(2009)认为,过度发展虚拟经济会引发泡沫经济,从而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故而虚拟经济要适度发展。舒展和程建华(2017)认为,实业部门的高成本使得实体经济的盈利空间受到虚拟经济发展的挤压,社会资本大量“脱实向虚”,从而给社会财富的分配、国家经济的平衡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危害,因此要妥善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采取有效的措施振兴我国实体经济。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已有的相关研究只是分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正反两方面效应、虚拟经济的发展需要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以及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振兴我国实体经济等观点,并未对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实衰虚兴的局面进行深入探讨,因此,需要进一步拓展现有的研究。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当前实衰虚兴局面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并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两方面双向驱动来探讨解决这一现状的思路与展望。
二、实衰虚兴现象的表现
众所周知,现代经济系统是由虚拟经济市场和实体经济市场构成的,整个社会经济的均衡取决于两个经济市场的共同均衡,这就要求两个市场都能健康运行。但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额中同比增速下滑明显,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也大幅下降,而虚拟经济领域在GDP中的比重上升,这都表明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趋势显著(周济,2013)。本文所指的实衰虚兴现象,是指国民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实体经济部门局部性缓慢,而虚拟经济部门局部性快速增长的局面。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领域发展低迷,实体经济部门的劳动力成本上涨、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等都导致其利润率的整体下降,资本投资实体经济部门的预期利润率过低。一方面,部分国企业绩大幅下滑,企业接近关停并转,员工面临减薪裁员。钢铁、煤炭、电力、水泥等行业大量产能过剩,导致严重的亏损。另一方面,尽管近几年我国的信贷制度相对宽松,但是社会资金的主流并没有切实流入实体经济领域,而是主要投入政府兜底的企业,以及能够快速获得收益的金融、基建和房地产行业。近几年来,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社会闲散资金对实体经济的投资热度不断下降,资金源源不断地从实体经济涌向虚拟经济。从固定资产的投资情况来分析,我国实体经济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从2009年到2016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朱毅杨,2012)。工业作为实体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但近几年其增长率也出现了大幅的下降,这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遇阻的事实。同时,虚拟经济领域却蓬勃发展,社会资本大量流入以金融、房地产行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依据国际清算银行通过信贷/GDP和信贷/GDP缺口等指标来判断一国的信贷扩张程度这一方法计算,2016年第二季度,我国的信贷/GDP指标已经达到209.4%,与日本引发泡沫经济时仅差5%。从信贷/GDP缺口来看,2016年第二季度我国的数值仍远超出了日本最高值的5个百分点,且仍在加速偏离长期趋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信贷扩张及繁荣程度已接近日本1990年前后泡沫经济时期,这一发展,值得我们关注(伍戈、高莉,2017)。我国的地产和金融行业齐头并进,在短时间内铸就了繁荣。金融自由化推动着金融业的快速扩张,中小银行借助各类金融工具以期实现其规模的增长,使得金融业的风险偏好大幅提升,资金大批量流向房地产市场。另外,居民和企业大规模加杠杆投资房地产市场,导致房价在短期内迅速飙升,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规模膨胀。
三、实衰虚兴现象形成原因分析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在现代经济中,虚拟经济具有无限扩张的趋势。社会一般利润率的下降,资本最低限额的提高,使得大量低于资本最低限额的小额资本作为投机资本进入股票投资等虚拟经济领域。利息率水平决定了虚拟资本的市场价值,其价值额会随着利息率的下降而上升。虚拟经济的蓬勃发展也借助于信用制度所提供的平台。当然,现今的社会经济环境是其产生的现实基础。资本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价值增值,资本只有在持续的运动过程中才能获取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具有增值性和运动性。资本的增值性决定了资本流动的动力就是追求更高的利润率,实体经济部门与虚拟经济部门之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其实是产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对剩余价值重新分配的过程,虚拟经济部门所获取的利润最终来源于实体经济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社会总资本的增值率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利润率水平的下降会导致人口、资本、生产的过剩和投机危机①。如果我们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作为经济社会的两大部门,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率形成过程的论述,可以很好地适用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资本流动最终形成平均利润率的研究,它们之间作用机制的核心是资本流动,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之间的再分配正是这两个部门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资本家使用劳动进行生产所必需的社会资本最低限额会随着利润率的降低而增加”②。要达到最低限额的资本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资本集聚,因而产生大量资本过剩。当资本的最低限额提高时,积累的资本难以达到最低限额,而新形式的独立资本尚未形成,使得这部分资本成为过剩资本。这样,社会闲置资金由于达不到投入实体经济部门的最低资本限额,转而通过信用渠道投向进入门槛低的资本市场。“信用制度是社会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③。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以信用为基础的信用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最鲜明的现代特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信用的三种形式,即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国家信用,每种形式都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信用制度的产生突破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现有资本的限制,产业资本的充分运用体现了信用的最大限度,它使得经济具有巨大的扩张力。资本的货币化和证券化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和信用制度实现资本在部门间的自由流动,从而形成部门间利润率的平均化。信用制度的存在,不仅降低了资本的流通费用,而且为股份制公司的设立提供了融资平台。相对于实物性资本形式,资本的证券化为企业的重组和结构调整降低了交易成本。信用经济基础上衍生出的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形式。虚拟经济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虚拟经济市场活跃,预期收益率高,能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促使资本流向效益高的企业和领域,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虚拟经济的投机性又决定了它的风险性,最突出的就是泡沫经济。泡沫经济,简言之就是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投机经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经济环境也加剧了“实衰虚兴”局面的产生。抵挡不住快钱诱惑的实体企业纷纷转向虚拟经济领域,坚持做实业的企业,却步履维艰。目前,经济的回升力非常有限。从制造业的投资增速来看,2017年1~4月份只增加了4.9%,而同期的基建投资增速却高达23%(李迅雷,2017)。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鼓励发展房地产行业,不仅能增加地方土地财政收入,招商引资,而且有助于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政绩,是个双赢的选择。但是,金融过度化发展会加剧房地产市场对社会资金的吸收,进而会推高制造业成本,影响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实体经济部门缺乏创新,资本局限于传统生产部门,导致大量生产过剩,资金受困,资源浪费,市场前景模糊,使得大量资本逃离实体经济领域。同时,我国社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以银行贷款为主体的间接融资,这种资金结构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现代经济市场的失衡。这是造成当前实衰虚兴局面的市场原因。资本总是追逐利润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比重取决于投资回报率的高低,资本脱实向虚的根本原因在于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低于虚拟经济,导致企业家缺乏投资信心,资本避实就虚。据测算,我国工业领域平均利润率为6%左右,而证券、银行业的利润率却在30%左右。非金融部门杠杆率也由2012年的106%上升到2015年的140%,较高的杠杆率使得金融利润率虚高。同时,实体经济在租地、雇人、物流、税费等方面的成本负担较重,在实体经济领域投资成本抬高时,虚拟经济会吞噬大量的实体资本,这在无形中侵蚀了实体经济的经营利润并大幅抑制了实体企业的发展活力。另外,实业投资要经过多层环节来获利,等同于延长了资本的投资收益期,而虚拟经济没有诸多环节限制,投资收益期较短,吸引了大批热衷于挣快钱的资本进行投资。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实施制造业回流政策,使得我国在制造业方面的比较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实体经济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投资回报率低于虚拟经济,实业投资的意愿自然就降低,使得投资不断积聚在低成本快收益的虚拟经济中,资本转向虚拟经济的动机上升。
虚拟经济探究论文
1经济泡沫
1636年荷兰郁金香事件,让我们认识到经济中的泡沫。“泡沫”这个物理概念,从此被引入经济领域。此后三百多年中,泡沫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出现如:金融泡沫,房地产泡沫,网络经济泡沫。经济泡沫对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它决定着经济的繁荣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经济泡沫同时还影响着经济周期,推动经济循环。
马克思认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但如果,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严重偏离价值;或者另一种表述资产的价格严重背离其基础价值,则认为存在泡沫。而暂时性的波动,短暂的严重背离,则非泡沫。泡沫虽然易破,仍能存在一定时问。
经济泡沫的载体不同,种类则不同。经济泡沫即可能存在于债券、股票等虚拟经济,也可能存在郁金香、房地产等实体经济。金融资产的价格严重偏离,叫金融泡沫。金融泡沫也是最普遍的泡沫,是经济泡沫中最重要的一种。
经济泡沫与通货膨胀联系紧密。经济泡沫讨论的是价值和价格的关系,而通货膨胀分析的名义价格与实际价格之间的关系。虽然两者的最终结果都会变现出很高的价格,但两者是不同的经济现象。往往存在经济泡沫都会伴有较高的通货膨胀。经济泡沫可以存在于局部,而通货膨胀一般都针对的是整个社会。
2经济泡沫的形成与破灭
虚拟经济并非虚假经济分析研究论文
自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的关系问题,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部门的关注。究竟如何看待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对我国深化改革,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论题简述如下: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基本关系
在经济运行中,"实体经济"是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它主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
"虚拟经济"则是用于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它主要指金融业。"虚拟经济"目前尚未成为学术界通用的概念,人们较多使用的是"虚拟资本".在马克思理论中,虚拟资本是指在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资本的所有者以股权(或股票)形式所持有的资本。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虚拟资本是指通过信用手段为生产性活动融通资金"(第二券,第340页)。由此来看,虚拟经济不仅包括证券业、资本市场,也不仅包括货币市场,而且包括银行业、外汇市场等,是一个含盖金融业的概念。在历史过程中,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并以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本目的。从这方面说,虚拟经济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通过发行和交易相关票券,透明企业的财务信息及其他有关信息,引导资金流动,促进和调整经济资源在各实体经济部门和企业间的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二是促进企业组织制度的完善(例如,没有股权分散、股票交易,则没有现代股份公司及其内部治理结构),同时,通过提供各种金融工具,促使实体经济部门运作风险的分散。在现代经济中,货币已不是黄金等贵金属。纸币、电子货币等作为信用货币,本身就是"虚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货币及创造货币的过程,与实体经济相比,也属"虚拟"范畴。货币、资金等金融工具,有如血液,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已离不开虚拟经济。一个典型的例证是,银根一收紧,实体经济部门立即就有反映。纵观世界各国,可以说,没有虚拟经济,就没有现代经济。
近50年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虚拟经济中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是,在金融创新中,金融衍生产品快速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功能在于,分散和防范金融风险,并通过促进资金流动(包括国际流动)来促进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80年代中期,随着"广场协议"签署,日元大幅度升值(日元与美元的比价从240:1急速升至140:1),由此导致了我国的日元外债在价值上的严重损失(一些使用日元外债的企业,迄今难以"翻身"),如果我们在借入外债中,能够及时地运用外汇期货中的某些运作手段(如套期保值),则不致发生这类损失。在国际社会中,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来防范金融风险的例子,不胜枚举。毫无疑问,正如世间其他事物,金融衍生产品也有其负作用,但这些负作用,是可通过严格金融法治、加强金融监管等予以控制和防范的。
实体经济与虚假经济的关系
小议虚拟经济和非虚假经济之间的区别
"虚拟经济"则是用于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它主要指金融业。"虚拟经济"目前尚未成为学术界通用的概念,人们较多使用的是"虚拟资本".在马克思理论中,虚拟资本是指在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资本的所有者以股权(或股票)形式所持有的资本。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虚拟资本是指通过信用手段为生产性活动融通资金"(第二券,第340页)。由此来看,虚拟经济不仅包括证券业、资本市场,也不仅包括货币市场,而且包括银行业、外汇市场等,是一个含盖金融业的概念。在历史过程中,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并以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本目的。从这方面说,虚拟经济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通过发行和交易相关票券,透明企业的财务信息及其他有关信息,引导资金流动,促进和调整经济资源在各实体经济部门和企业间的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二是促进企业组织制度的完善(例如,没有股权分散、股票交易,则没有现代股份公司及其内部治理结构),同时,通过提供各种金融工具,促使实体经济部门运作风险的分散。在现代经济中,货币已不是黄金等贵金属。纸币、电子货币等作为信用货币,本身就是"虚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货币及创造货币的过程,与实体经济相比,也属"虚拟"范畴。货币、资金等金融工具,有如血液,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已离不开虚拟经济。一个典型的例证是,银根一收紧,实体经济部门立即就有反映。纵观世界各国,可以说,没有虚拟经济,就没有现代经济。
近50年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虚拟经济中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是,在金融创新中,金融衍生产品快速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功能在于,分散和防范金融风险,并通过促进资金流动(包括国际流动)来促进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80年代中期,随着"广场协议"签署,日元大幅度升值(日元与美元的比价从240:1急速升至140:1),由此导致了我国的日元外债在价值上的严重损失(一些使用日元外债的企业,迄今难以"翻身"),如果我们在借入外债中,能够及时地运用外汇期货中的某些运作手段(如套期保值),则不致发生这类损失。在国际社会中,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来防范金融风险的例子,不胜枚举。毫无疑问,正如世间其他事物,金融衍生产品也有其负作用,但这些负作用,是可通过严格金融法治、加强金融监管等予以控制和防范的。
实体经济与虚假经济的关系
"虚假经济"是用于描述经济运行中虚假成份的概念。在国内外学术界,这一概念用得不多,近年较为流行的是"泡沫经济".实际上,所谓"泡沫",指的就是经济运行中的虚假成份。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与银行、股市等金融活动直接相关,东南亚危机冠以"金融"危机,这是一些人认为,虚假经济主要来源于金融部门,是虚拟经济的产物。但是,这一认识,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现实,更不利于实现"两个转变",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历史上看,从1825年至1920年的95年间,主要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11次经济危机(其中,1857年以后的经济危机成为世界性经济危机)。这些危机主要不是由虚拟经济引发(此时,虚拟经济并未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现象)的,而是由实体经济部门中的虚假因素导致的。对此,恩格斯曾深刻地描述说:"运动逐渐加快,慢步转成快步,工业快步转成跑步,跑步又转成工业、信用和投机事业的真正障碍赛马中的狂奔,最后,经过几次拼命的跳跃重新陷入崩溃的深渊。如此反复不已。"(《反社林论》,单行本,第273页)从现实来看,日本泡沫经济与房地产"热"直接相关,而房地产业属实体经济范畴;东南亚金融危机虽从金融市场发生,但其深刻原因则在于实体经济部门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导致对外贸易的持续逆差,外汇储备剧减。如果说,在日本泡沫经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还有虚拟经济的负面作用的话(例如,在日本泡沫经济中,有股市"热"、银行信贷不严等问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也有汇市和股市的"热炒"、银行信贷不严等问题),那么,韩国的危机,则主要是由实体经济部门(大企业)的虚假问题所引致的。
事实上,实体经济中并非没有虚假经济。在实体经济运行中,虚拟经济的形成的原因相当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形:其一,虚假的市场繁荣,使已生产出来的相当一部分产品实际上已成为过剩产品,这部分产品成为经济的虚假部分。1920年以前,主要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属这种情形;日本、东南亚等国房地产"热"的后果,也属这种情形。其二,由于科技进步缓慢、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等原因,造成产品(服务)缺乏基本的市场(包括国际市场)竞争力,难以销售。这些生产能力及产品,成为经济的虚假部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卢布大幅贬值,不是由于卢布发行过多,根本原因在于,由科技进步缓慢、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等所造成的经济严重贬值。其三,由于体制弊端、管理制度混乱、资产质量低下等原因,使产品成本过高、性能不全、使用不便,从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难以为客户所接受。这些生产能力及其产品,形成了经济的虚假部分。东南亚国家、韩国的危机,相当程度由此引发。
此外,"假、冒、伪、劣"、走私、地下经济也属实体经济中的虚假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