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产业园区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5 12:34: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畜牧产业园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市畜牧产业园区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全市畜牧产业园区建设现场会,是在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全省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工作会议精神,推进畜牧产业园区建设,研究制定畜牧经济工作的发展措施。与会同志通过参观各县(区)畜牧产业园区的建设情况,大家都有了比较直观的感受。刚才,各县(区)作了经验交流,市畜牧局局长严德同志代表市畜牧食品局作了工作安排和部署,我完全赞同。稍后,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晓春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当前畜牧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形势
今年畜牧业生产面临来自国际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生猪及猪肉价格下跌等诸多挑战和困难。尽管如此,*畜牧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科学规划与技术培训并举、机制创新与体制保障并重、基础设施建设与队伍素质提升并行的工作方针,全市畜牧产业正在呈现区域之间、产业结构之间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良好态势。相关数据,刚才严德同志已经通报了,我就不再一一重复。总体感觉,全市畜牧产业在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方向上有以下几点值得充分肯定。
(一)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以发展规模化为鲜明导向,畜牧产业“蛋糕”正在逐步做大。目前已发展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11625户(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705家,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50家),生猪规模养殖面达到28%;发展年出栏肉牛20头以上的规模场46家;发展年出栏肉羊5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08家。
(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以提升产业化水平为突出主题,采取“龙头企业+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的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创新运行机制、注重利益分配、降低经营风险、巩固畜禽基础,使养殖农户得到了实惠。在今年生猪价格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规模化养猪仍保持头平盈利50~100元的良好局面;牛、羊、禽等畜产品效益良好,为实现全市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畜牧产业园区建设工作会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市畜牧产业园区建设现场会,主要是贯彻落实全省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工作会议精神,奋力推进我市山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通过近两天现场观摩,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我市畜牧业发展方向和前景。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如何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奋力推进*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做如下发言。
一、*畜牧业发展趋势
*畜牧业经过历届党政重视,有了发展基础。特别是自2007年以来,随着国家对畜牧产业政策的调整,*畜牧业进入了全面协调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8年国家支持全市畜牧业的项目资金达1.7亿元,相当于2007年的2.3倍,相当于建地设市以来畜牧项目资金的总和。通过这些项目资金,已建起了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大户11625户,其中,1000头以上的大户152户,5000头以上大户9户,规模养殖由2006的18%提高到28%。2008年全市出栏生猪499.1万头、牛30.40万头、羊103.68万只、禽兔1522.56万只,肉类总产量达42.79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90.2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9.7%,全市畜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109元。2009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畜产品出口受阻、畜禽及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畜牧业效益下滑,但*畜牧业仍然保持了健康平稳发展。平昌县委把畜牧业作为立县支柱产业,在全国生猪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利用间隙,把握趋势,新建出栏千头以上的养殖场27个,畜牧业发展仍然生机勃勃。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出栏生猪189.58万头、牛8.6万头、羊35.45万只、禽兔572.48万只,分别比2008年同期增长3.96%、4.12%、4.11%、4.75%;已实现畜牧业产值30.7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5%。最近,省畜牧食品局局长杨昌明视察了我市平昌、通江、巴州区的畜牧业后指出:“*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贡献突出,发展速度快,规模养殖上台阶,现代畜牧业开始起步,畜牧业对农民收入贡献突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高于全省水平。”
根据*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大交通将会给畜牧大产业带来优良的发展环境,其现代畜牧业的产业地位还将进一步发生转变。*山区现代畜牧业将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将成为农村经济的朝阳产业。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畜牧业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发展观念滞后。大部分农户还是传统的养殖观念、传统的饲养方式;少部分领导还没有清醒认识到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用传统的思维指导畜牧业,用传统的方式抓畜牧业。二是规模化养殖程度低。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是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但是目前全市规模养殖比重低于全省5个百分点,仍然还是以散养为主的农区畜牧业。三是畜牧业发展基础体系建设还显得薄弱。2007年以来,全市逐步探索建立“纯种繁育、杂交制种、仔猪扩繁”生猪三级良繁体系,生猪改良面虽已达78%,但外三杂仅占21%左右。由于投入不足,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滞后,防疫冷链设施严重不足,检测手段落后,市县(区)至今没有疫苗冷藏库和专用运输车。四是饲料粮转化率低。全市饲料工业基本为零,90%以上的工业加工饲料来源于市外。除规模养殖场外,玉米、马铃薯、红苕等基本是直接饲用,没有进行科学合理转化利用。据调查,全市养殖环节玉米有效转化率仅65%左右。同时,秸秆综合利用率不到30%。五是畜牧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还比较弱。由于产业化程度低,已有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其产品竞争力差,面临“打不出去”又“守不住”的困境。畜牧业产业链各环节还没有形成完全的利益连结体,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畜牧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还比较弱。特别是散养农户,不仅要面对动物疫病的风险,更要承担千变万化的市场风险。
虽然问题还比较突出,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完善,畜牧经济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越来越敏感。由于金融危机、重大动物疫情、畜产品安全事故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畜牧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如何分析形势,如何抓住扩张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正如巨峰省长所讲,要“寻找危中之机,研究应对之策,因为严峻的市场形势,是我们整合资源、提升素质,实现向现代产业形态转化的一次机会,每一次市场波动都会给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和品种质量提高提供空间,带来机会”。因此,只要我们应对得法,引导有力,措施对路,方法恰当,仍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今年以来,各地以建立完善利益保障机制为核心,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全市新建规模场(户)达847个,其中生猪705个。平昌县启昌公司投资1100多万元,建起年饲养能繁母猪1000头的繁育场;袁俊投资600多万元,租赁土地62.8亩,建起了俊明繁殖场二期工程。南江沙河汪其德采取自繁自养为主,投资150万元建起了生猪扩繁及育肥场。
书记在畜牧产业园区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非常重要。为增强会议针对性、实效性,会前,我和市政府伟宪副市长带领相关部门主要针对当前生猪价格低迷的情况,如何立足于这个现实来稳定我市畜牧业的发展,深入各县(区)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市畜牧食品局和各县(区)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会议期间,大家看了四县(区)畜牧园区建设现场,这些现场各有特色,这充分说明了各地的工作抓得实在,赋有成效。会上四县(区)作了发言,市畜牧食品局局长冯严德同志作了工作安排,市政府伟宪副市长结合我市畜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市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特别是畜牧产业园区建设作了部署,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结合实际,狠抓落实。这里,我再强调几点:
一、认真总结,切实增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信心
畜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家家户户都在养猪、养牛、养家禽,我市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去年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9.7%,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骨干支柱。有必要对这项工作进行总结一下,以利于更好地推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畜牧业的理念有所增强。通过近两年抓畜牧业发展,各级党政、畜牧大户、业主,养殖农户的现代畜牧业理念有所增强,我觉得有这么几点值得肯定: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引导规模养殖。无论是规模养殖场、龙头企业,还是规模养殖大户都是立足于市场来抓发展,业主头脑清醒,按市场算帐,应对市场风险意识增强。各县(区)党委、政府在工作引导上也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思路清晰,心中有数。养殖业主和各级党政理念的转变,加快推进了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二是以良种推广为核心。不管是党委政府、畜牧部门还是业主,都有良种推广的理念,都坚持以良种繁育、推广为核心。据统计,现在全市生猪三元杂交良种推广面已达到21%。特别是近年来,我市良种推广率大大提高。这在以前是没有的,这个趋势很好,有利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三是以标准化养殖为模式。这次看的各县(区)现场,都是近两年新发展的养殖场和龙头企业,没有看原来那些老基地,原来建设的那些养殖场,当时看是非常好的,但与现在相比标准化程度还是低,包括小区养殖。因此,通过这次现场学习参观,我觉得现代畜牧业理念有所增强,特别是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山区来讲,能做到这样的程度的确不容易,当然,也不是说我们就做得非常好了,是相对而言有所增强。
(二)脚踏实地的推进了畜牧业发展。一是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当前,我市畜牧业发展正处在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小农经济向现代化大生产迈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全市畜牧业发展主要呈现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传统的小户养殖。就目前来讲,这种形式还是主流,一家人种几亩地,养几头猪,这些小户养殖多数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自食,但这一方面不能忽视,我们可以算一算帐,全市除去打工的100多万人,实际上留守在家的,再加上流动人口,大概在300万人左右,全年就算2人吃一头猪,有些地方还高于这个标准,比如,我前几年去南江贵民山上调研过,一个农家3口人,虽然住的是茅草房,经济不宽裕,但他家一年吃的是两头猪,因此,全市有200万头左右生猪是我们自己吃了。生活好了,身体好了,大家心情愉快了,这也是转化啊!这难道不叫绩效嘛!我认为是最大的绩效!相反,有些农户自己不养猪,自食也靠钱买,这又要花多少钱呢?第二种是适度规模化的小区养殖。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市适度规模的小区养殖模式已初见成效,并把改圈、改厕、改厨结合起来,城乡环境面貌大大改观,效果显著,值得推广。第三种是龙头企业式的规模养殖。这次看到的那些规模养殖场,与经济发达地区,与畜牧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方相比,几乎没有两样,让人耳目一新,让我们看到了我市现代畜牧业的希望。这三种模式都适合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畜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各县(区)要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来选择适宜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式。在工作方法,既要对散养农户鼓励发展;也要对小区养殖大户鼓励发展;还要对规模养殖业主鼓励发展。这三种模式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可忽视的。各县(区)党委、政府在指导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二是有力地推进了品种改良。品种改良是一项投入大、技术要求高、任务繁重的工作,特别是对于像我们*这样的贫困地区,政府财政投入有限,实施起来更加困难。依托大的规模养殖场担负品种改良,是我们*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这些大的规模养殖场才能大大的推进我们的品种改良;才能大大的推进我们的标准化养殖、生态养殖。三是政府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一方面,在抓技术人才队伍上,四县(区)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通过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建立了一支畜牧兽医技术骨干队伍。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是一件比较难做的事,但从目前来看,成效较好,发展稳定,这充分说明了各级政府组织得好。另一方面,注重了良种推广和繁育。近年来,各级政府特别注重良种推广和繁育,组织有力,成效显著。再一方面,标准化养殖组织化程度也提高了。这种组织化不是强迫命令,而是自愿的,不带附加条件的自我行为,值得认真总结和充分肯定。
(三)保护了农民发展种养业的积极性。不知大家思考这个问题没有,为什么在今年生猪价格这样低迷的情况下,我们的畜牧业发展还保持了良好的势头?说实话,实际上是我们那一片片丰收在望的玉米打的基础。我市玉米生产是连续三年丰收,还有洋芋、红苕等旱粮,这些旱粮为我们稳定、巩固发展畜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大家知道,这些旱粮人基本上都不会吃,它自然而然用来作生猪的饲料!所以说旱粮丰收为我们畜牧业在低迷的情况下保持健康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们一直把旱粮作为粮食稳产、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来抓,达到了稳粮增收,畜牧业发展加快,两者良性互动,相互推进的良好效果。具体表现在:一是有效地促进了旱作农业向畜牧业转化;二是有效提升了旱作农业的附加值。三是政府抓种养业的主动性、自觉性增强。看了现场要认真总结。各县(区)要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切实增强发展信心。
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
这次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研讨会很重要,会前市委农办、市政府办及县(区)农办作了充分的准备,如果这次会议不能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那么在下一步实施的过程中就会有一些认识和行动上的障碍。农业产业园区是市政府蒲市长提出来的,之前各县区也做了一些调研和思考,从今天会上印发的一些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材料来看,说明大家还是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也是富有成效的。刚才,各县(区)、市级有关部门作了充分的发言和建议,经伟宪副市长作了很好的讲话,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和建议。以前,我们对产业园区建设提得比较高,显得有点空,今天的研讨会主要是讨论研究产业园区规划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规划、如何思考的问题,因此我觉得今天大家除了统一思想以外,还要研讨如何规划实施。虽然外面外地在产业园区建设上有很多经验,也很有成效,但是对于*来讲并非如此,有的认识还停留在以前,产业园区建设一定要脚踏实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推进有成效。
一、高度重视提高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一)准确把握产业园区的含义。对于产业园区有书面上的定义,书本上是有表述的,但是我们必须结合*实际。在实际操作中我这样体会,农业产业园区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产业培育为核心,内涵是龙头+基地,如果没有基地、没有龙头,或者只有基地、只有龙头都不叫产业园区。就拿畜牧业来说,不管是现代畜牧还是畜牧产业化,如果没有基地肯定是不行的。二是以规模化经营为基础。没有规模也不叫产业园区,产业园是大规划不是小规划,给它定性就是大生产而不是小生产。如果规划出来以后,还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这就不能叫产业园区,当然,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还是要存在,但是它只是整个产业园区面上的一个细胞。三是以特色产品为支撑,一个产业园必须选择确立一个特色产品,多而杂、大而全的“百宝箱”,是做不出特色效益的,更不能称为产业园区。四是标准化生产为目标。标准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前提,不实行标准化生产就失去了实施产业园区的真正意义,所谓大生产就是现代化生产,它具有领先地位,具有超前性,具有示范带动性。
(二)突出产业园区的示范带动性。具体来讲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骨干产业示范带动;二是基础设施示范带动;三是业主生产生活条件示范带动。这里的业主是广义的上的业主,既有龙头又有农户,这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实际上就是生存条件。
(四)摒弃当前认识上的误区。要注意克服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克服好高骛远、贪大求全。产业园区建设一定要按照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项目投资要有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不要盲目实行“一锤子买卖”。二要克服形式主义、政绩功程,建设农业产业园区的目的是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坚持立足长远规划、科学规范建设,绝不能搞形式主义、政绩工程。三要克服畏手畏脚、无所作为。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农业产业园区,需要各级各部门放下顾虑、放开手脚、真抓实干,确保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因地制宜,着力做好农业产业园区规划
全市牧业工作汇报会讲话稿
这次全市牧业经济工作汇报会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中心议题是总结上半年全市牧业经济工作,认真分析现阶段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畜牧业发展重点工作任务,从而进一步推进牧业产业扩能升级、推动全省畜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战和我市建设牧业大市目标的顺利实现。刚才,各县(区)分管领导汇报了前一阶段的工作。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增强建设牧业大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畜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战,市委、市政府提出利用三年时间把我市建成吉林省牧业大市的奋斗目标,明确了畜牧业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及发展畜牧业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半年多来,总体上看,各县(区)都能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对牧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三年攻坚战暨三年建设牧业大市开局良好,工作进展顺利,有以下鲜明特点:一是领导重视程度高。按照省、市要求,各县(区)相继建立了领导小组,实施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切实把发展牧业经济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努力解决牧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工作目标明确。各县(区)以推动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进产业扩能升级为核心,紧紧围绕年初市政府下达的牧业重点经济工作目标责任制开展工作。三是工作讲科学、重实效。各县(区)能够及时组织人力制定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牧业生产。四是牧业项目建设标准高。各县(区)能够本着合理利用资源、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严格控制相关项目建设标准,努力为实现精品高效畜牧业、实现牧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创造有利条件。其中:前郭县鑫泰种猪场、宁江区金城种猪场、万兴源种猪场、扶余县绿源种猪场的建设标准已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五是发展氛围好。各县(区)能够认真贯彻落实惠牧政策,各项补贴发放、项目申报有条不紊地开展,农民养殖积极性空前高涨,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六是建设势头猛。牧业小区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全市新建牧业小区已达153个。龙头加工企业等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投资金额大幅增长,发展势头强劲。如长岭县旭源食品有限公司、前郭县新源牧业有限公司、乾安县长青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都有突破性进展。七是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了新的发展,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八是在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农联社通过试点在牧业贷款规模、期限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扶余县、乾安县和科尔沁公司正在积极筹建牧业贷款担保公司。在国际、国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们能取得这些成绩实在不易,大家应倍加珍惜。要进一步利用我们积累的宝贵经验,更好地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推动三年攻坚战和建设牧业大市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客观面对当前发展牧业经济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一是有的地方牧业小区建设速度比较慢。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各地在规模养殖场和牧业小区建设上加大了力度,并初见成效。但按建设牧业大市的要求发展的还不够快,规模不大、标准不高、投入不足、产业能力不强的问题仍很突出。二是龙头加工企业与农户联系不紧密。几年来,我市相继建起了一批龙头加工企业,但这些企业大都没有与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畜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三是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我市的各种牧业协会、合作社在促进畜牧业发展上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总体看发育不健全,功能不完善,畜牧业面对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四是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不宽,资金制约这一“瓶颈”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把畜牧业摆上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要正确看待成绩,勇敢面对困难,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增强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克服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盲目乐观情绪,增强三年攻坚战和建设牧业大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千方百计把牧业搞上去。
二、强化措施,加快提升牧业经济发展水平
现在看,加快现代牧业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全市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选择。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牧业经济在农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长远看,畜牧业是朝阳产业,具有绝对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就我市而言,全市有很多发展畜牧业的资源优势,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确保全省三年攻坚战和三年建成牧业大市目标顺利实现。下一阶段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牧业产业园区建设。牧业产业园区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实行牧业生产园区化,有利于资金、技术、政策的集约投放,有利于推进产业化经营,有利于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推行,有利于牧业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我市要把牧业小区建设和龙头加工企业建设作为加快园区建设的突破口,引导加工向养殖基地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全市要重点建设好以高金、联润、旭源为核心的省级500万头生猪产业园区、以新源牧业为核心的省级20万吨乳品产业园区和以长青牧业、善友团结肉牛交易市场为核心的市级100万头肉牛产业园区。同时,前郭县、扶余县、长岭县要建设好以300万只蛋鸡项目为核心的市级蛋鸡产业园区;扶余县、乾安县和松原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要建设好以百兴、成一、乾大为核心的市级5000万只肉鸡、肉鹅产业园区;长岭县、前郭县、乾安县要建设好以太平川肉羊加工为核心的市级100万只肉羊产业园区。
市长在牧业经济汇报大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牧业经济工作汇报会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中心议题是总结上半年全市牧业经济工作,认真分析现阶段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畜牧业发展重点工作任务,从而进一步推进牧业产业扩能升级、推动全省畜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战和我市建设牧业大市目标的顺利实现。刚才,各县(区)分管领导汇报了前一阶段的工作。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增强建设牧业大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畜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战,市委、市政府提出利用三年时间把我市建成省牧业大市的奋斗目标,明确了畜牧业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及发展畜牧业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半年多来,总体上看,各县(区)都能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对牧业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三年攻坚战暨三年建设牧业大市开局良好,工作进展顺利,有以下鲜明特点:一是领导重视程度高。按照省、市要求,各县(区)相继建立了领导小组,实施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切实把发展牧业经济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努力解决牧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工作目标明确。各县(区)以推动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进产业扩能升级为核心,紧紧围绕年初市政府下达的牧业重点经济工作目标责任制开展工作。三是工作讲科学、重实效。各县(区)能够及时组织人力制定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牧业生产。四是牧业项目建设标准高。各县(区)能够本着合理利用资源、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严格控制相关项目建设标准,努力为实现精品高效畜牧业、实现牧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创造有利条件。其中:前郭县鑫泰种猪场、宁江区金城种猪场、万兴源种猪场、扶余县绿源种猪场的建设标准已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五是发展氛围好。各县(区)能够认真贯彻落实惠牧政策,各项补贴发放、项目申报有条不紊地开展,农民养殖积极性空前高涨,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六是建设势头猛。牧业小区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全市新建牧业小区已达153个。龙头加工企业等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投资金额大幅增长,发展势头强劲。如长岭县旭源食品有限公司、前郭县牧业有限公司、乾安县长青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都有突破性进展。七是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了新的发展,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八是在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农联社通过试点在牧业贷款规模、期限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扶余县、乾安县和科尔沁公司正在积极筹建牧业贷款担保公司。在国际、国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们能取得这些成绩实在不易,大家应倍加珍惜。要进一步利用我们积累的宝贵经验,更好地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推动三年攻坚战和建设牧业大市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客观面对当前发展牧业经济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一是有的地方牧业小区建设速度比较慢。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各地在规模养殖场和牧业小区建设上加大了力度,并初见成效。但按建设牧业大市的要求发展的还不够快,规模不大、标准不高、投入不足、产业能力不强的问题仍很突出。二是龙头加工企业与农户联系不紧密。几年来,我市相继建起了一批龙头加工企业,但这些企业大都没有与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畜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三是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我市的各种牧业协会、合作社在促进畜牧业发展上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总体看发育不健全,功能不完善,畜牧业面对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四是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不宽,资金制约这一“瓶颈”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把畜牧业摆上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要正确看待成绩,勇敢面对困难,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增强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克服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盲目乐观情绪,增强三年攻坚战和建设牧业大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千方百计把牧业搞上去。
二、强化措施,加快提升牧业经济发展水平
现在看,加快现代牧业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全市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选择。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牧业经济在农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长远看,畜牧业是产业,具有绝对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就我市而言,全市有很多发展畜牧业的资源优势,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确保全省三年攻坚战和三年建成牧业大市目标顺利实现。下一阶段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调查与思考
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省、市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园区特别是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我市在大交通即将形成之后,农业产业如何发展,怎样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全市上下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
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起步良好,进展有序,在建园区初具雏形。一是领导比较重视。基本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和象征协调配合一起抓的工作格局。二是制定总归。各县(区)根据各地自然资源和传统产业优势,按照专业化、区域化、集约化的要求,制定了产业园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更加明确了建园的产业重点。三是创新机制。全市各地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创新和完善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新机制,为园区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规划滞后。一些县区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总体规划还未最终审定案,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详规未制定,不少地方只能看到园区发展的重点打算,致使不少地方没有把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很好结合,农房、养殖圈舍乱修乱建,园区设施盲目建设,产业项目随意发展等问题存在。
二是融资困难。资金投入是园区建设的关键,但发展农村种养殖业的企业和业主普遍反映,目前搞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融资十分困难,尤其是金融贷款更加困难,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三是“三缺一低”的问题仍然突出。全市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缺乏科技含量、特色产业、龙头加工企业带动,规模化经营水平低的问题在发展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中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突破,进展和效果不明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产业园区发展速度和水平,没有很好发挥农业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功能。
畜产品布局规划工作汇报
20*年,按照农业部的要求,依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20*年)》的总体布局,我局编制了《*优势畜产品分品种专项规划》。规划实施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牧业生产区域布局和优势畜产品产业带建设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为促进现代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力地支撑了我省农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为进一步承接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工作,农业部颁布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20*年)》,并下发了《关于请报送各省(区、市)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函》(农计(发展)函〔20*〕93号),据此我局编制了《*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20*年)》。
一、20*-20*年优势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主要成效与存在问题
(一)主要成效
1.优势畜产品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五年来,优势畜产品生产日益向优势区域集聚。肉牛生产呈现出“东黄、西红,中改良”的格局,东部地区以延边黄牛和延黄牛为主体的生产体系;西部地区以草原红牛及其杂交牛为主的生产体系;中部农区以西门塔尔、夏洛来杂交牛为主体的肉牛生产体系。其中德惠、东丰、东辽、扶余、公主岭、桦甸、蛟河、九台、梨树、农安、舒兰、双辽、通化、通榆、伊通和榆树等16个县(市)被国家列入东北肉牛优势区,比20*年时增加了9个县(市)。肉羊产业主要分布白城、松原、长春和四平地区。其中长岭、大安、镇赉和通榆等4个县(市)首次被国家列入中东部农牧交错带肉羊优势区。生猪产业发展,无论是从饲养的总量、生猪的质量、规模饲养水平,还是从活体外销数量、宰后加工转化的能力看,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中部生猪生产核心区包括长春、吉林、四平、辽源4个地区。西部生猪生产潜力区包括松原、白城、四平3个地区。东部生猪生产特色区包括吉林、通化、白山、延边4个地区。其中农安、榆树、公主岭、梨树、德惠、九台和舒兰等7个县(市)被国家列入东北生猪优势区。奶牛产业增长迅猛,目前全省存栏超过万头的地区有长春、吉林、四平、白城和松原。肉鸡产业发展平稳,主要在德惠、农安、公主岭、磐石、前郭、梅河口、舒兰、柳河、辉南等9个县(市)。特种经济动物包括貂、狐、貉、鹿、蜂、蛙等六种的养殖业逐渐发展壮大,已成为我省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貂、狐、貉发展势头强劲,主要分布在吉林、白城等地,为牧业新兴产业;鹿、蜂发展历史更为悠久,为牧业传统产业,主要分布长春、吉林、四平、辽源、白山、延边等地;林蛙作为特产美味之一,近年来人工养殖发展迅速,主要分布在吉林、白山、延边等东部山区、林区。
2.优势区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五年来,中央和省出台了一系列的强牧惠牧政策,有力的推动了优势区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全面带动了全省畜牧产业的大发展。20*年,全省肉牛发展到1029万头,期末存栏644万头,出栏385万头,牛肉产量达到59.3万吨,与20*年相比,分别增长27%、32%、20%和246%。全省肉牛存栏数量和牛肉产量,在全国都处于上游水平。全省肉羊饲养量达到850万只,其中存栏485万只,出栏365万只,羊肉产量4.56万吨,与20*年相比,分别增长22%、24%、20%和228%。全省生猪发展到3600万头,其中存栏1400万头,出栏2200万头,猪肉产量达到178万吨,比20*年分别增长45%、51%、42%和256%。全省奶牛存栏21.5万头,牛奶产量达到47.3万吨,比20*年分别增长84%和1*%。全省肉鸡饲养量达到4.32亿只,其中存栏670万只,出栏3.65亿只,鸡肉产量101.5万吨,与20*年相比,分别增长12%、11%、13%和18%。
3.优势畜产品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省现有肉牛屠宰加工企业30多家,涉及屠宰、肉食品加工、制革、骨制品、生化制药、冷冻储藏6大门类。年加工能力100万头,实际加工60万头,加工品种达565个。到目前,全省肉牛加工业共有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重点企业;共有6个产品被评为*名牌农产品;皓月公司的皓月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辽源金昌公司的龙山金昌被评为*著名商标。全省肉羊生产加工大中型和小型屠宰加工企业共有20多家,年设计屠宰加工能力在*0万只左右,内蒙古草原兴发集团在长岭县建成投产了年屠宰加工50万只的肉羊屠宰加工厂和熟食制品厂;长春皓月清真肉业有限公司建成了年屠宰加工10万只肉羊的屠宰加工厂,全省肉羊实际屠宰加工能力已经达到50万只。全省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发展到338个,生猪屠宰加工能力达到2475万头,实际屠宰561万头,带动农户13万户。全国生猪屠宰加工业“三巨头”的金锣、雨润集团,先后进入我省。此外,四海、高金等域外一些大的加工企业也纷纷进入。肉鸡加工企业在长春、吉林、通化、白城4个市发展比较快,占全省总数的70%;从企业加工带动力上看,德大公司仍然处于龙头老大位置,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乳业加工方面,域外的龙头加工企业,如蒙牛、完达山、雀巢、辉山等纷纷进入我省,以投资建场、建奶站等方式加大对我省奶源的争夺。省内的广泽乳业、新希望、春光等加工企业也加入到强手如林的乳制品加工领域一试身手。我省貂、狐、貉皮草加工企业已投产的有2家,即汪清县的宏辉皮草有限公司与泰发洋飞皮草有限公司,年加工皮张70万张,皮张主要销往浙江。鹿茸及鹿副产品加工企业20余家,主要集中在长春市双阳区,产品达38个品种,产品主要销往南方、沿海地区及国外,年出口创汇500万美元。蜂产品加工企业4家,年加工经营蜂产品万吨以上。蜂业巨头—汪氏集团在安图投资1.1亿元,建设蜂产品系列加工项目,年加工能力9000吨。通过企业与养殖户的联动,企业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管理标准、统一防疫、统一销售也在逐步逐步推行。较好地解决了养殖户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难题,提高了农牧民养殖的积极性。随着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不断加快,畜牧业正加快向资源优势区域转移和聚集。
畜牧业工作会议讲话(省)
我们这次会议,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优先发展畜牧业的战略部署,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明天,守臣副省长将代表省里就实施三年攻坚战作动员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把握重点,积极贯彻,全力落实。现在,我代表省局讲三点意见。
一、20年全省牧业工作的简要回顾与总结
20年,对全国和我省牧业发展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养殖成本增加、下半年以来畜产品市场价格震荡波动和三鹿奶粉事件冲击等影响,各级牧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优先发展畜牧业的战略部署,沉着应对,奋力拼搏,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推进政策保障体系建设,畜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年,全省畜禽养殖业产值首次超过种植业,标志着畜牧业已经跨越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着眼形势和任务变化,向省委、省政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得到了认可和支持。省委、省政府在去年出台5个政策性文件的基础上,今年先后以省政府文件出台了《关于实行奶业补助加快恢复奶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梅花鹿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生猪、肉牛奶牛和家禽产业发展的意见》,构建了涵盖生猪、肉牛、奶牛、家禽、梅花鹿和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的政策保障体系。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牧业经济发展,把畜牧业作为战略产业,优先发展。省委、省人大、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5次深入基层,就畜牧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和视察,极大地调动和焕发了基层广大干部职工发展牧业经济的积极性,优先发展畜牧业已在全省上下形成广泛共识。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优先发展畜牧业的战略部署,真正把牧业经济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设计,整体推进。无论在思想认识、工作摆位、政策措施、组织推进上,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牧业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长春市政府明确从20年起,每年投入4000万元专项资金,县政府配套2000万元资金,连续投入5年,扶持建设400个健康畜禽养殖小区。农安县把20年确定为全县牧业经济发展年,要求各乡(镇)、各部门把牧业经济发展作为“一号工程”,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第一位,一把手亲自抓。舒兰市由4名副市级领导任组长,成立生猪、肉牛、肉鸡、白鹅4大牧业主导产业项目攻关组,以此为载体,强力推进牧业大市建设。广大饲养户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牧业经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对畜牧产业发展越来越认可,敢于投资建厂。山东金锣、江苏雨润、四川高金等域外一些大的企业集团纷纷在我省进行战略性布点,抢占发展新空间。雨润集团两年内在舒兰市投资4.56亿元,打造两大畜产品深加工项目。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带动舒兰农民增收2亿元,人均增收500元。
(二)积极应对“三鹿”奶粉事件,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奶业经济健康发展。“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各级牧业部门坚持全省一盘棋,做到见事早、行动快、措施实,各项应对处置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在奶站专项整顿工作中,坚持一手抓打击违法行为和专项整治,一手抓保护奶农利益和指导服务,全省牧业系统出动5000多人,对全省奶站进行拉网式检查,向奶站派出驻站质量技术监督员386人,重点对奶站原料奶收购进行全程监管,监测面达到100%。经过前一个时期的专项整治和产业救助,我省生鲜乳收购秩序明显好转,奶农利益得到有效保护,养殖积极性稳步提高,全省奶业已步入正常发展轨道。在饲料专项整治工作中,坚持一户不漏查企业资质,一品不漏查蛋白原料来源,一场不漏查奶牛自配料质量,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近6000人次,累计检查467个饲料企业、518个饲料经营门市部和2566个奶牛养殖场(户),抽检样品2820批次。依法查处取缔1家违法企业,查封502吨违法饲料产品,销毁含有三聚氰胺奶牛和肉牛饲料500吨。在兽药专项整治工作中,全省出动执法人员1842人次,重点对全省327户兽药企业、93户动物诊疗单位和11家规模养殖场进行专项检查,依法吊销兽药经营许可证5个,取缔无证生产经营企业11个。同时,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优质兽药出厂放心入户行动,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和牧业投入品质量管理推进年活动,依法严格畜牧投入品的市场准入管理,加大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力度,重点对兽药、兽用生物制品、饲料、饲料添加剂等畜牧投入品进行监控,坚决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畜牧投入品行为,全年开展兽药质量检测1352批次,开展饲料质量检测2298批次,较好地实施了源头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可以说,针对“三鹿”奶粉事件,我省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全面、最彻底、最系统的一次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措施到位,监管到位,在工作职能、监管手段和经费保障机制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开创了新局面,为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研讨
现代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依托园区这一载体,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是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黄蓝”国家战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为深入了解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推动农业园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笔者对全市现代农业园区进行了调研。
一、东营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
近年来,东营市高度重视农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加大扶持政策和资金投入,合理布局,积极鼓励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促进了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园区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升,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11年12月,东营市已建成和在建规模以上现代农业园区85个,规划建设总面积90万亩,累计总投资103.4亿元;共有黄河入海口生态农业观光园等76家农业园区被认定为首批“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其中华林庄园等28家农业园区被认定为首批“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优秀示范园区”。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山东大地乳业万头奶牛示范场、1200吨/年海产品加工等一批现代农业项目落户示范区。同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如山东华林庄园有限公司投资1.61亿元建设了山东华林庄园休闲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山东福源花卉苗木有限公司投资3.3亿元建设山东福源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东营市里重点推进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三大示范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成效进一步显现。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其海参育苗场基地项目已竣工投产,商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蓝镇骨干道路路基土方工程已完成;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实施了有机蔬菜、苗木种植创新基地、现代农业开发投资平台等“十大重点项目”建设,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呈现出了许多新亮点、新特色;现代畜牧示范区在抓好总体规划、加快基础配套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已与六合集团、万得福集团达成合作意向。
二、东营市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1.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园区发展规划。本着“规划先行、适度超前、有序推进”的原则,编制园区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十二五”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要内容,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相互衔接,确保园区内产业功能布局合理、发展空间富余。比如,东营区研究制定了《2009-2012年全区新型城郊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利用3~5年时间,建设以南二路为中轴的近郊生态旅游观光带和广蒲河流域高效农业产业带。河口区聘请中国海洋大学对海洋经济产业园建设进行了近、中、远期的规划,聘请山东农业大学对全区农业产业园区进行了规划细分。
2.坚持品牌立农,积极创建优势品牌。以扶持和培育生态农业品牌为抓手,充分发挥农业园区的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和打造“黄河口”绿色生态品牌。东营区大力发展高品质瓜果、蔬菜,积极发展桑蚕、经济林、苗木、花卉等休闲观光农业,全面打造绿色高效生态农业。河口区大力实施“百千万”黄河口特优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了冬枣、海参、大闸蟹三大特色基地,规划建设了百亩标准化精品园10个,千亩高产示范方10个,万亩特优生产基地3个,总面积约4.5万亩。广饶县目前已认定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55万亩,认证农产品194个,重点培育了凯银、驰中、半球、华誉、黄河口鳖等一大批全国、全省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