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可法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5 12:06: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许可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行政许可法情况报告
今年*月*日《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将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具体体现严格遵循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原则认真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切切实实抓好贯彻落实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学习宣传到位一局主要领导在班子会议及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上认真分析目前交通系统中个别执法人员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刁难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问题带头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教育全县交通执法队伍彻底摒弃与实施行政许可法不相适应传统观念树立与法制政府建设相适应行政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二加强培训考核组织运管所运管股、维修股、稽查队、派驻行政服务中心交通窗口和地方海事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共6人分三期参加省交通厅组织行政许可法培训班学习;组织系统92名交通执法人员参加省政府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全部获得通过使人人都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组织46名中层以上执法干部参加市、县组织行政许可法培训考核并按照学用结合原则举办了一次行政许可法培训班编制《行政许可法》学习材料邀请市运管处法制科、县政府办法制科法律专业人员集中授课统一考试将考试结果作为年终工作考核依据局领导、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法制工作人行政许可工作人员共98人参加了学习使们熟悉理解、掌握、遵守行政许可法各项规定三加强行政许可法宣传由局分管领导组织有关职能部门、民评办人员结合《道条》宣传贯彻活动编制宣传材料5000份到全县各乡镇运管站、车站、运输企业、维修企业和县城区主要交通路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横幅标语等舆论工具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宣传交通法律法规重大实施意义、立法宗旨和主要内容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晓行政许可法、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了解并充分行使自己享有各项权利有效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同时明确自己承担义务增强履行这些义务自觉性
二、抓好行政许可项目、规定和实施主体清理工作一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决落实上级交通主管部门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要求搞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实施行政许可法衔接认真对照行政许可法规定对现有行政审批项目逐项进行清理并提出处理意见凡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坚决予以取消依法确需保留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严格进行规范二配合县政府搞好清理行政许可规定在行政许可项目审核处理基础上对涉及交通行政许可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全面进行清理对保留行政许可事项予以公布上墙三做好行政许可法实施主体清理工作对现行实施行政许可机构依法进行清理对保留行政许可事项依法明确实施机关对行政机关内设机构实施行政许可、法律法规以外其规范性文件授权组织实施行政许可、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行政机关自行委托实施行政许可都及时得到纠正撤消了与县运输管理所行政许可委托关系依照《道条》有关规定直接授权;重新明确了与县路政管理所、麦埔公路通行费征收站行政许可委托关系
三、建立健全与行政许可相配套有关制度加强对行政许可监督工作一全面履行职能我局新任**局长三月份上任以来在继续加强交通运输市场和建设市场监管职能同时更加重视履行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真正促进交通行业管理部门由“审批型部门”转向“服务型部门”切实把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二继续推进交通行政管理方式创新本着合法、高效、公正、便民原则在运管股、维修股、规费征收股等部门集中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办公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审批、税费征收等大部分交通行政许可事项基础上结合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道路运输管理条例》进一步把各项交通行政许可全部放在窗口受理、审批对全县各基层运管站和各职能管理部门涉及群众利益行政审批项目、依据、程序、收费标准等行政许可事项都进行上墙公示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办事透明度真正成为廉洁、务实、高效政府交通管理部门三进一步建立健全执法程序制度严格依据《行政许可法》、《道路运输管理条例》规定时效等规定规范运政法律文书使用填写加强对交通执法人员执法培训力度提高交通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促进按章办事按程序办事确保交通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决策符合法定程序确保行政执法人员遵守法定程序履行执法行为杜绝执法随意性四成立专门机构切实加强内部执法管理及时取得县委编办支持成立法制股配备专业素质较高、组织协调能力较强人员加强对全系统行政许可行为、规范性文件实施落实情况跟踪、管理和监督从源头上防止违法行政对违法和越权设立行政处罚、行政收费、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切实重视和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组织合法权益
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意义我局在党总支书记、局长**同志高度重视下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加强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好各项职责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切实加强和改进交通管理工作为推进全县依法行政作出了积极贡献
行政许可法培训讲话
同志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去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行政许可法是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对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审批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这部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必将对各级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发生深远的影响。国务院非常重视这部法律的贯彻实施工作,召开了专门会议并下发了专门文件进行全面部署。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也高度重视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工作,2月5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会议,省长梁保华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年初,国家税务总局谢旭仁局长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就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作了专门讲话。这次省局召开这个会议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部署做好我省国税系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工作。这两天通过专家辅导讲座、大家交流讨论,我们对行政许可法有了更进一步深刻的认识。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重要意义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总局、省局先后4次进行了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清理,经国务院批准,总局设定的106项审批事项,保留了72项,改变办法8项,取消26项;省局落实国务院有关决定取消审批项目24项,下放审批权限20项,取消省级设定审批项目1项。经过清理,规范了税务行政审批程序,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税务行政审批长期存在的过多过滥、程序繁琐、权责脱钩、监管不力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0后的新形势,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一)实施行政许可法,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行政许可法遵循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的原则,规范了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对简化行政许可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提供优质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也对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和监督作出了详细规定。这有利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实施行政许可法,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是政府权力配置和运用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行政权力,行政许可是一种重要的行政权力,因此,规范行政许可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内容。行政许可法从主体、内容和程序等方面,对行政许可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不仅使行政许可行为有法可依,也必将有力地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大大提高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
行政许可法立法进步论文
行政许可法历时七年的调研、起草,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审议,终于2003年8月27日正式通过,行政许可法的立法难度可想而知。行政许可法出台后,从媒体的反映来看,普遍认为行政许可法的立法质量较高,在我国的立法方面具有比较大的进步。笔者认为,行政许可法的立法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章节合理,总体平衡
行政许可法共分8章83条。8章分别为:总则、行政许可的设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行政许可的费用、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而在行政许可程序中又分为6节,分别是:申请与受理、审查与决定、期限、听证、变更与延续、特别规定.从章节的设计来看比较完整、合理,特别是考虑了“权力与责任”及“权利与监督”的平衡。
1.章节完整。
行政许可法的8章6节实际上是分别规范了两个环节。一个是规范“行政许可”这一大环节,主要规范了“如何设定行政许可、谁实施行政许可、如何实施行政许可、如何监督行政许可、违反行政许可的责任”等方面内容。另一个是规范“如何实施行政许可”这一小环节,主要规范了“如何申请行政许可、如何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如何审查行政许可申请、如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怎样请求行政许可的变更与延续”等方面内容。两个环节各自封闭,章节设计完整。且大环套小环,安排比较合理。较之现行的行政法规普遍缺少监督章节有明显的进步。2.体现了权力与责任的平衡。
行政许可实际上是行政机关对社会和经济事务行使的一种事前监督权力。按照“有权要有责”的要求,对行政机关的这一权力必须有相应的责任追究规定。行政许可法设第7章为“法律责任”,共有7条(第71-77条)专门规定了对行政机关违法设定,或者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等的责任追究,体现了权力与责任的平衡。较之现行的行政法规对法律责任的规定普遍简单化、软化或者虚化的情况有明显进步。
行政许可法法定原则研究论文
今年8月27日,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审议,一部备受关注的法律——《行政许可法》获得通过。普遍认为,这部法律是对行政审批改革成果的巩固,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举措,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里程碑。自从1989年制定的《行政诉讼法》使我国产生了现代意义的行政法后,《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直至现在的《行政许可法》延续了相同的立法理念,即行政法不仅是治民的法,也是治官的法,既要防止相对人滥用权利,又要制约行政主体滥用权力,唯有在平衡理论指导下的行政法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需要。当前,为了改变行政法权利(力)结构失衡的现状,行政领域的立法力图矫枉过正,淡化管理的色彩,加强控权的力度。《行政许可法》顺应了这一趋势,并且在借鉴以往立法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有效抑制腐败提供了法律保障。
《行政许可法》——你能为反腐败做些什么?
行政许可(亦称行政审批)制度是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克服人们的自利行为给社会带来的负外部性,如发放排污许可证;它也可以激励给社会带来正外部性的人增加产品供给,如对专利的许可保护;它还可以抑制社会成员对不具有竞争性与排他性的公共物品的过度消耗,如对私人采矿权的审批。可见,行政审批是国家用来弥补市场缺陷的有效手段,是政府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可是这项制度却为大多数国人所诟病,人们常常痛陈它的弊端——设定权混乱、重审批轻监管、自由裁量权过大、乱收费等等,更重要的是,行政领域内的腐败大多发生在审批环节上,许多领导干部利用审批权谋取私利。在民众的强烈呼声下,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行政许可法》诞生了,它成为廉政制度建设的新亮点,它所确立的诸多原则成为反腐败的“防火墙”。
《行政许可法》确立了便民原则。它从根本上转变了行政机关的角色定位。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下,政府把整个社会都纳入到自己的控制范围,垄断着一切社会资源的分配,而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就是审批,所以行政机关总是把审批看成是自己的固有权力和对相对人的恩赐。便民原则的确立使得政府既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进行审批,政府不应再看作是对申请人的“赋权”,而是法律规定其必须作为的义务。这极大地改变了为官者的权力本位思想,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思想上阻抑了造成腐败的主观条件的生成。更重要的是,它使行政机关利用审批搞腐败的难度加大。仅从行政许可的申请和受理环节我们就可窥见一斑:首先,申请形式没有限定,除当面申请以外,申请人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任一方式提出;其次,申请环节大为简化,审批应当由多个机关或者同一机关的多个机构办理的,可以由其中一家统一受理并统一送达,或者集中起来联合办理;再次,受理决定当场作出,若申请材料不合格,必须当场或在五日内一次性告知需补正的内容。可见,便民原则不仅减轻了申请人“跑图章”的负累,而且使申请人与审批机关直接接触的范围减小,次数减少,申请人不必再看办事人员的脸色行事,不给好处不办事的状况也会有所改观,造成官员腐败的客观条件将随之减少。
《行政许可法》确立了许可设立法定原则,即设定许可的内容、主体、程序皆须法定。首先,法律规定只有六类直接关系国家、社会重大利益的事项可以设定许可,而通过社会、市场自行管理以及事后监督就能规范的事项可以不设许可。可见,行政机关不仅把自己专属的行政审批权部分让渡给社会,而且将本属于社会的自治性管理权归还给原主。腐败就是利用公权谋取私利,权力越大腐败的机会也就越多。政府的审批权随着放权、还权的过程逐步萎缩,以权谋私的现象将减少。同时,市民社会的兴起可以形成一支外部监督力量,这对反腐败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其次,行政机关不论层级高低都热衷于设定审批,这成为部门腐败的最大根源。“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定化”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概括。大量设定审批的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驱动,多一项审批就多一项收费。今后,行政许可只能由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设定,规章的设定权被基本排除(只有省级地方规章可设临时性许可),这些做法不仅使地方和行业的保护主义有所收敛,而且让贪官污吏难以敛财。再次,《行政许可法》对设定许可的程序作了严格的规定,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设定许可之前应当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的形式听取民意。这就兼顾了管理的需要和老百姓的利益,减少了专门为收费而设定的许可事项,抑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行政许可法》确立了程序正义原则。因为法律不可能为所有的许可事项规定实体要件,所以审批行为更具自由裁量性,容易使审批者滥用职权。程序正义原则将使制度缺陷得到有效弥补。第一,审查受时间限制。行政机关除当场作出许可外,审查的时限是20日,联合审查的时限是45日(经批准可分别延长10日和15日,但是应当告知理由)。用拖延战术迫使申请人给好处的做法行不通了,违反审查期限的人员必将受到追究。第二,政务必须公开。一方面,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另一方面,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决定,应当予以公开,公众有权查阅。俗话说,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有了公开制度,腐败就无处藏身。第三,推行听证程序。告知、回避、公开、说明理由等规定都强化了行政机关程序上的义务,更体现了听证是一种更加公平的准司法程序。这不仅有利于查清客观事实,更加公正地作出裁判,而且能顾全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各方面的利益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听证制度限制了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防止了权力的滥用。
行政许可法法治政府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已于2003年8月27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它的颁行,对进一步规范和限制政府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建设有限、统一、透明和便民的现代法治政府,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限制政府规制范围,有利于建设有限政府
法治政府的第一要义是保障人民的自由,而要保障人民的自由,就必须限制政府的权力,限制政府规制的范围。长期以来,尤其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公权力过宽过大,私权利过小过少,事事要审批,样样要许可,极大地限制了行政相对人的创造性和智慧。
无论是将行政许可理解为普遍禁止的解除,还是对公民权利的赋予,亦或是解禁和赋权的统一,行政许可都普遍涉及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行政许可只是众多行政管理活动的一种,设定行政许可应当是行政管理最必要的内容,应将其限定在公民权利和自由最低的限度以内。在一个社会中,个人的任何行动如果都需要经过许可后才能作为,这个社会就缺少发展的内在活力。正因为如此,《行政许可法》第十二条从六个方面限制了政府规制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范围:法律只允许对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有限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公共利益的垄断性企业的市场准入等事项设定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又从四个方面规定了不应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均不设定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法》的上述规定,体现了法治政府减少规制、放松规制的要求。我国现行的行政法律法规都没有对行政许可的设定的权限和范围加以规制,导致了公权力的不断扩张和私权利的不断萎缩,公权力侵夺了私权力的空间。这次《行政许可法》一方面取消了政府过去实施的大量不必要的规制,还市场主体和公民个人以自由另一方面将某些必要的规制转移给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实施。只保留真正属于“公共物品”范畴的行政许可,表明政府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迈进一大步。《行政许可法》确立了有限政府的理念,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大大缩小了政府审批的范围,从根本上实现了还权于民。
二、取消部门规章和限制地方规章许可设定权,有利于建设法制统一政府
法治政府必须是法制统一的政府。而过去我国的法律没有对部门和地方的规制权加以限制,一些中央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通过规章为本部门争权,为本地方谋利,通过许可搞部门分割和地方封锁,造成了“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制化”的局面,政府的自利性得到进一步强化。
行政许可法及法治政府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从去年8月27日颁布,到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历时十个月。这是一部非常值得学习和研究的法律。无论用历史的、还是现代的眼光,来审视这部法律,它都堪称是出类拔萃的。在世界行政法治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象我们这样制定专门的行政许可法。这主要是针对我们国家长期的计划经济传统、和行政管理习惯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过于突出才制定的。《行政许可法》凝聚了几乎所有现代行政法治的全新理念,勾划了法治政府的基本轮廓,代表着未来法治政府的发展方向。这是《行政许可法》的最大亮点。
一、《行政许可法》所凝聚的现代行政法治理念
2001年第8期的《新华文摘》刊登过一篇文章,题目叫《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改革:中国的经验、问题与前景》,它把政治民主化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并称为当今世界的四大潮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现代行政法治的理念,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又巨大的变化:
(1)行政法的调整范围在缩小,从“行政国家”走向“有限政府”。
最初,政府的行政职能是很有限的。法国著名法学家和思想家孟德思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行政,就是国家宣战或媾和、派遣和接受使节、维护公共安全、防御侵略的活动。”
在19世纪,西方国家大多实行自由放任政策,信奉“管事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的理念。当时,在英国有一句话非常流行:“除了邮局和警察,一名具有守法意识的英国人几乎可能意识不到政府的存在而度过他的一生”。
行政许可法的实施研究论文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03年8月27日通过,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行政许可法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施行,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它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一系列制度、措施,不仅是对行政许可本身的规范和重大改革,也是对政府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必将对各级政府的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本位通过对《行政许可法》出台的时代背景、立法过程、对各级政府、部门的影响及意义等几个方面的论述并通过与旧有体制的对比,简要地探讨了《行政许可法》的实行对现有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的作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及其防微杜渐、反腐昌廉的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03年8月27日通过,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行政许可法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施行,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它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一系列制度、措施,不仅是对行政许可本身的规范和重大改革,也是对政府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必将对各级政府的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行政许可法》的特征及适用范围
行政许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一种事前监管的重要手段。与其它法律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管理性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确认民事财产权利和确认民事关系的行为,不具有行政管理的性质,因而不属于行政许可。2、行政许可是对社会实施的外部管理行为。行政机关对内部的管理行为不属于行政许可。3、行政许可是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出的申请产生的行政行为,无申请则不产生行政许可。4、行政许可是准予行政相对人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实施行政许可的结果是,行政相对人获得从事特定活动的权利或者资格。这些特征确定了《行政许可法》的适用范围只包括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但不包括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行政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
干部行政许可法讲话
同志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施行,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表明政府职能转变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贯彻实施好这部法律,对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和省上对《行政许可法》非常重视,对贯彻实施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市各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天,市委、市政府安排这次全市领导干部行政许可法知识讲座,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在全市掀起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的热潮,全面提高我市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实施行政许可法重大意义的认识
行政许可法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贯彻实施好这部法律,对于进一步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加强政治文明建设,规范政府行为,提升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政府各部门要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建设行为规范的法治政府、责任政府、信用政府、有限政府。要切实按照行政许可法的立法宗旨、原则和设立的一系列制度,坚持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管理创新,重点解决好政府管理中的“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杜会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做到凡是市场能运作的,政府不包揽;坚持政企分开,凡是企业能自主经营的,政府不干预;凡是该社会办理的,政府不插手。解决政府管理“缺位”问题,政府要向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倾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推进社会发展和解决人民生活的突出问题上,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把政府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防止社会管理出现“空档”,公共服务出现“真空”,防止由于社会管理方式不当引起的矛盾。解决政府管理“错位”问题,就要合理界定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职能,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避免职责不明而导致政出多门、交叉错位。
二、认真研究行政许可法对政府工作的影响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对政府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管理行为,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也对我们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行政许可法登记研究
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以下称《许可法》就要实施了。为了做好实施准备工作,企业登记机关有必要弄清许可法对企业登记的基本要求。本文试对此加以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在登记依据上,《许可法》强调以法律和行政法规为主,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关于企业登记的创设性规定,以及前置性审批规定将停止执行
首先,根据《许可法》第十五条关于“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的规定,企业登记的立法权专属于中央,只有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可以对企业登记作出创设性规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关于企业登记的创设性规定,以及关于企业登记前置性审批的规定,将随许可法的实施而停止执行。
其次,根据《许可法》第十六条关于行政法规可以在法律,地方性法规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的规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包括地方政府规章和国务院部门规章),虽可作为企业登记的依据,但是只限于有关的实施性规定,增设的行政许可和许可条件不能作为登记依据。
二、在登记机关的职责上,许可法弱化了登记时的审查职责,强化了登记后的监督职责,同时为地方政府赋予登记机关承担统一受理企业登记前置性审批申请的职责提供了法律依据
(一)弱化了登记机关登记时的审查职责
行政许可法前瞻论文
[一]
行政许可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为了这部法律的实施还需要我们做些什么?谈及将于明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立法贡献,公法学家如数家珍。
2003年10月14日,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华一律师事务所共同主办的《遏制行政腐败的根源-行政许可法的回顾与前瞻》论坛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马怀德教授说,行政许可法最大的贡献在于摆正了政府的位置,界定了政府的职能,将政府的职能限定在法定范围内。就具体制度而言,一是行政许可法通过设定权的规定,从形式上限制、剥夺了规章对行政许可的设定权,取消所有其它规范性文件的许可设定权。二是行政许可法通过实质性规定哪些事项可以设定许可,哪些不可以设定许可来控制了许可范围。三是行政许可法首次确立了“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即行政许可一旦设定,不能随意更改、撤销、废止。因法律、法规或政策改变而不得不改变时,要对相对人的损失予以补偿。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宪法与行政法室主任周汉华教授说,制定行政许可法是我们的创举,外国是通过几百年的个案来作,我们则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许可法的制定。行政许可法有许多亮点,既包括实体性的,也包括程序性的。在实体方面,该法第十三条关于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事项的规定,强调了市场优先、个人自治优先、自律机制优先、事后手段优先等原则,体现了立法精神的变化,从理论上解决了以后要不要再设定其他许可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行政许可法首先意味着“要不要设定许可”,因为在公共秩序中,许多事情是不需要通过设定许可来解决的。在程序方面,行政许可法有许多创新之处,如实现了网上申请、“一站式”服务,设定了许可的程序、期限以及特殊许可事项的听证、招标、鉴定程序等,非常值得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教授从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将其提高到宪政意义来认识。他认为,法律文本往往带有模糊性,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社会中达成清晰的共识。政治家通过行政官员去管理人民。在我国,只有让人民与政治家、行政官员更平等,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自由地讨论,才有可能对法律文本形成共识,最终减少法律文本的模糊性。行政许可法使人民在行政许可程序中有了更多与行政官员平等对话的机会,从而有利于法律文本在整个社会中达成清晰的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政许可法是一种制度上的改进,是一项具有宪政意义的立法。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