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5 11:44: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虚假广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虚假广告

虚假违法广告措施

打开广播电视,翻开报纸,每天形形色色的广告扑面而来。广告数量上不可谓不多,形式上不可谓不丰富。正可谓千帆竞过,百舸争流。其中,不乏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精湛艺术水平的广告,但有些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和广告主在一味追求商业价值和宣传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责任,致使广告文化品位不高的现象时有发生。广告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虚假违法的广告也成了一个个消费陷阱,让消费者苦不堪言。民愤越来越大,一封封人民群众的举报投诉,一件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一件件虚假违法广告引起的案例,当前广告市场的混乱,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20**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21号),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列在了首位,20**年4月2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央宣传部、公安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等十一个部委联合下了关于印发《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工商广字[20**]第56号),打击虚假、违法广告已如箭在弦,势在必发,它不仅是为了保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是广告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是规范市场经济的需要。我省广告市场情况如何?虚假违法广告泛滥成灾,屡禁不止的原因何在、症结何在?怎样治理虚假违法广告?为了加强对我省广告市场的有效监管,取得相关部门及媒体、企业的理解与支持、配合,我们实地走访了贵阳市委宣传部、贵州日报报业集团、贵阳晚报社、贵州电视台、贵阳电视台、贵州猎人传媒有限公司,与他们进行了沟通与交流,通过深入细致地调研,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途径和管理方式。

一、我省虚假违法广告的特征和违法表现

1、从对媒体的违法广告进行分析,我省虚假违法广告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违法广告主要集中在医疗、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美容等领域。二是涉嫌违法的广告,主要集中在大媒体的系列频道、系列报、系列台上。

2、各类广告的主要违法表现:

药品广告的主要违法表现是: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形象做证明;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与其他药品进行功效对比,进行药品使用前后的比较等。

食品广告的主要违法表现是:使用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直接或者间接地宣传治疗作用;使用医疗机构、医生的名义或者形象,涉及保健功能的,以专家或者消费者的名义或者形象做证明等。

查看全文

虚假广告犯罪研究论文

摘要:虚假广告罪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要特征是:

关键词:虚假广告罪犯罪客观犯罪主体

(1)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所谓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在市场竞争中,广告是企业宣传、推销自己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常用而有效的手段,它对于扩大自己的商品和服务的知名度,更多地占有市场份额,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起着重大作用。正因为这样,有些企业或个人为了牟取不正当利益,把作虚假广告作为不正当竞争的手段,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破坏市场竞争的正常秩序。因此,都明令禁止虚假广告,现行刑法增设本罪,是十分必要的。关于本罪的客观方面,要掌握以下几点:

其一,行为人违反了国家规定,主要是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的有关禁止性规定。

其二,实施了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行为。虚假宣传的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对商品的虚假宣传,包括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例如,把质量低劣的产品说成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把不含某种贵重物质说成含有该物质,把非多功能说成多功能,把无效用说成有效用等等。对服务作虚假宣传,包括对服务的内容、形式、质量、价格、承诺等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在广告中,对以上任何一方面或任何一种事实作虚假宣传,都可以构成本罪。

其三,实施虚假广告的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情节轻微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

查看全文

虚假广告治理交流

在人类已跨入21世纪的今天,广告也全面进入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以其独特的文化张力,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空间。但是,美好的事物往往会被鱼目混珠、夹泥带沙。虚假广告,这一违背市场竞争机制的产物,正日益严重地损害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笔者试就虚假广告治理作些粗浅分析,以示商榷。

一、虚假广告的概念

虚假广告有广狭两义。广义的虚假广告不仅包括商业性的,还包括非商业性的,如公益广告、科普宣传等。狭义的虚假广告则仅商业性的。本文采狭义一说。

所谓虚假广告,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者为牟取非法利益而在广告中采用欺诈性的手段,对商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作不真实的或引人误解的表示,导致或足以导致消费者对其产生高期望值从而作出错误判断的广告。众所周知,在众多的宣传手段中,广告以其传播速度快、效率高、面向的对象广等优势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宠儿”,而虚假广告作为广告的一种“变态”,同样具有上述优势。并且,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其成本之低及利润之高是真实广告所不及的,因此,在形式众多的虚假宣传中,虚假广告成为许多不法分子用来牟取暴利的首选工具。

实践中许多人也往往把虚假广告与虚假宣传不加任何区分地直接划等号,这实际上混淆了二者的关系。虚假宣传则是指经营者为牟取非法利益而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作不真实的或引人误解的表示,导致或足以导致消费者对其产生高期望值从而作出错误判断的宣传活动。其实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有许多重要的区别。

我们先来看一下它们的相同之处:从法学的角度看,二者同属意思表示的范畴,并且均属于有瑕疵的意思表示,即虚假的、欺骗性或误导性的意思表示;从行为的角度看,二者都属于侵犯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之列为不正当竞争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之列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从法律规制的角度看,由于虚假广告与虚假宣传行为侵害的客体往往不是单一的,它们在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可能侵害合法经营者的权益,因此,二者都受《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产品质量法》等多维法律的规范;从判断的标准看,二者都以“虚假”作为标准。何为虚假,即“跟实际不相符合的”:既包括那些子虚乌有的根本不存在的情况,也包括那些被歪曲了的与实际不一致的事实。具体来说,即对商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作不真实的或引人误解的表示;从行为的手段上看,它们都具有欺骗性、误导性,并且往往比较隐蔽,一般消费者因为知识的局限而不易识别它们的庐山真面目;从主体行为的目的看,二者都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即使某些虚假广告或虚假宣传目的在挤垮竞争对手,但其商业性的特点决定其最终目的均可归结为追求某种非法利益;从社会危害的角度看,二者都会侵害消费者与合法经营者的权益,导致市场信任危机,严重时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最终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查看全文

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来自全国二十多个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代表齐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共同探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有关课题。对各位代表来说,这是一次交流情况、促进了解的会议,对研究中心来说,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在这里,我首先要代表总局王众孚局长、刘凡副局长以及研究中心的全体同志向大家对这项工作的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山东省工商局和青岛市工商局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特别是会务组的同志们为这次会议的召开做了大量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大力支持,今天,山东省局和青岛市局的领导同志又亲自到会,借此机会,我也代表全体与会代表向山东省局和青岛市局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大问题及对策》是总局研究中心与国务院研究室联合开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国务院研究室的领导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今天,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的刘建生处长百忙中亲自到会,在此,我代表研究中心及与会的全体同志向刘建生处长的到会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围绕这次研讨会讲三个问题。

一、这次课题研究的背景

首先,我们的课题研究是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展开的。2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大决策。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吴仪副总理等多位领导同志多次在重要会议和重要场合,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反复阐述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四年多来,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强化监管,严格执法,为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当前市场秩序的状况看,多年来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商部门监管手段的逐步加强,经济违法违章行为也不断花样翻新,出现新的特点和动向。因此,如何解决当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新问题,推进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不断深入,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其次,我们的课题研究是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与国务院研究室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的情况下展开的。四年来,在总局领导和国务院研究室领导的直接领导下,承担课题研究的总局研究中心和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团结合作,密切配合,在课题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得到了总局领导和国务院研究室领导的充分肯定,其中有的研究成果已被有关领导采用。在今年上半年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我们研究中心的领导和同志们认真回顾了近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一致认为,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应该看到,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何坚持与时俱进,实现新的突破,也是当前课题研究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查看全文

虚假广告规制缺失探究论文

一、治理虚假广告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现有有关虚假广告的法律

1.整合现有关于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定

从以上分析可知,《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细则》规定的冲突主要是对虚假广告违法主体处罚标准的不一。从法律适用的角度,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高位法优于低位法的规定,立法部门可以宣布《细则》规定无效并对违法主体的处罚适用《广告法》。笔者在前文已经分析,《细则》是由国家工商总局结合《条例》制定的,是本部门治理虚假广告经验的总结,既反映了执法部门对虚假广告认识的程度,也反映出《细则》规定的实效性。这些是《广告法》所欠缺的。所以,笔者建议,应当在修改《广告法》时参照《细则》关于处罚标准的规定,即违法主体弄虚作假,处以违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而这一修改,也能实现关于虚假广告法律、规章规定的有效衔接。

2.明确虚假广告的概念及内涵

在国外的立法中,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广告法规对虚假广告的法律概念,表现形式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如德国对虚假广告的界定,主要体现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3条,禁止行为人在商业交易中,以竞争为目的,对其商业关系作引人误解的宣传,特别是禁止行为人对个别商品或服务以及整体供应的性质来源、制作方法或定价,对价目表、商品采购方式或采购来源,对获奖情况,对销售动机或目的,或对储备数量等,作引人误解的宣传。③并且,德国的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把消费者理解为“近乎愚钝、不谙世事,需要国家保护的人”④所以,只要消费者对的广告产生的误解率为10%至15%,该广告即达到引人误解的标准,是虚假广告。由于比例的确定费时费力,法官一般按照他的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引人误解作出裁判。我国法律在虚假广告的概念方面缺乏明确界定,应参照国外立法作出规定。

查看全文

虚假违法广告问题对策

当前,虚假违法广告屡禁不绝,已成为社会一大顽疾,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健康安全,阻碍广告业的健康发展,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惩治虚假违法广告,净化广告市场秩序,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是关系消费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大事,是关系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党和政府形象的大事,同时也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因此,作为法定的广告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行政行政管理机关肩负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如何在有效实施对虚假违法广告治标之举的同时,积极探寻治本之策,是我们在广告监管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而又现实的问题。

一、当前制作虚假违法广告的新动向及成因

广告市场的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问题,它与经济发展、法制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进程基本是同步的。近年来,广告业发展日新月异,而新问题也是层出不穷。要管好广告市场,有效扼制虚假违法广告,有必要首先透过现象去探寻广告市场的新动向,出现的新问题及其成因。

(一)虚假违法广告活动的新动向、新特点

一是经济发达省区广告违法率明显下降,西部经济欠发达省区广告违法率呈上升趋势。从全国来看,北京、上海、广东及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省份广告业发展水平和市场规范化程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有大量品牌商品、服务广告的支撑和法律法规、行业规则的制约,大部分广告经营企业已不愿再冒被处罚的风险虚假违法广告。而一些不法广告主转而将目光投向经济欠发达、市场化程度不高的西部省区,大肆进行虚假违法广告宣传,致使广告违法率明显上升。

二是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通讯等行业广告投入明显萎缩,药品、医疗、保健品广告投入明显增长,各广告经营单位都将药品、医疗、保健品广告作为广告收入主要来源,竞争空前加剧。与此相对应的是,药品、医疗、保健品违法广告总量也有明显增加。

查看全文

虚假药品广告鉴别论文

【摘要】目的对虚假药品广告的类型分析,探讨管理方法。方法对乌鲁木齐市食品药品管理局处罚的药品广告和报刊杂志进行分析归纳。结果虚假药品广告存在夸大其词,名不符事。结论经过对虚假药品广告案例分析,它能诱导患者去购买假冒药品,对患者在经济、精神方面有所侵害。

人们以往对药剂师对临床的作用,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关注讨论的较多,而对虚假药品广告产生的不良后果及由虚假药品广告诱导或诱惑病人群体的人数注意的较少。长期以来对于没有多少医疗知识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广告成为他们了解药品最直接的途径。可现在却是虚假药品广告已经成了医疗界的一颗毒瘤。不少药品生产商靠着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品牌,却将药品安全和疗效、百姓的生命健康、社会责任和道德束之高阁。在药事工作中我们经常碰到病人询问某广告药品在药房是否有。经我自己登记,一年不下五十次之多。在我去药品食品监督局办事时,就碰到2起投诉虚假药品广告人员。假药劣质药品充斥市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监测结果显示:2006年1—8月全国250份报刊载的药品广告约8成违法。同时在250份地方纸质媒体上刊载的1904次医疗器械广告中,违法的占84%。在监测的40家电视台中,播出的药品电视广告26237次,医疗器械电视广告1283次,违法广告分别占72%和/80%。现就虚假广告进行分析类型并就管理进行探讨。

一、药品广告宣传方式

1.1以知名的名人为药品做广告

这种广告在广播电视较为常见。名人做广告首先人们容易记住广告的内容。其利用名人在人们的心目中有一种信任感,易于诱导人们购买和使用。此前在电视广告中的侯耀华就是典型的例子。

1.2以医疗界知名的专家做药品广告

查看全文

虚假违法广告整治交流

当前,虚假违法广告满天飞已严重地影响到公平竞争的经营秩序,损害了健康放心的消费环境,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环境。笔者认为要切实从根本上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主要可从引导商家诚信自律、加大违法经营成本、提高部门监管效率三方面着手。

一是引导诚信自律。商家天生是利润的追逐者,但前提是要依规合法。几乎所有的误导和虚假广告,都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加以制止,工商部门对违法广告的处罚应该说也是严厉的,尽管如此,违法违规者仍如过江之鲫,症结究竟在哪里呢?关键在于虚假广告是标,信用缺失则是本,一些经营者的认识不高,自律意识不强。这就要求商家要加强自律,服务要规范,经营要诚信,赚钱要合法。通过多途径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商家树立起“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观念,使商家强化诚信意识,自觉做到诚信经营,重视职业道德,树立商业信誉,文明经商,诚信经商,以德经商,建立自律机制,自觉抵制虚假违法广告。通过推行“违法广告警示公示”制度,对广告经营单位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广告经营单位和广告主的“黑名单”制度等方式,促进广告企业建立诚信机制,让商家认识到只有服务好社会,才有立足之地。

二是加大违法成本。经营者通过虚假违法广告牟利必然面临一个“成本”问题,一旦被执法部门查获,处罚自然跑不了。但是,令经营者感到庆幸的是,与利润相比,这个“成本”并不算高,而且早晚还能从受骗的消费者手里赚回来,就算是被吊销了营业执照,另外又注册一个公司,照样能重操旧业,“机会成本”偏低,应该是虚假广告屡禁不止的内在原因。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科学、良性的信用制度,经营者如果有了信用方面的不良记录,不仅很难找到经营伙伴,而且借贷无门,让他从此在经济领域寸步难行。对虚假违法广告要设定高额的处罚金额,加大查处的力度。建立跟踪监管体系,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或互联网络等形式,对典型虚假违法广告案件予以曝光;对被处罚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及时录入工商企业信用监管系统;采取年检时重点审查、加大日常巡查力度、降低信用等级等监管措施,必要时进行跨地域联合监管或重点监管;对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由司法机关追究违法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不断提高虚假广告违法成本和机会成本,真正让虚假广告经营者不敢虚假经营。

三是提高监管效率。虚假违法广告不仅是一种经营行为,而且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单靠工商机关监管很难从根本上取得实效。要形成政府牵头、工商主导、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社会监管机制,才能抑制虚假违法广告满天飞的势头。比如通过建立由工商牵头,公安、卫生、药监等十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明确新闻媒体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广告活动主体退出广告市场机制等措施不断提高监管效率。同时信息产业、卫生部门、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中医药管理等部门也应采取相应的行业管理措施,从源头上加强对虚假违法广告的治理。

查看全文

虚假广告整顿工作总结

一、整治目标

将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虚假违法广告得到有效遏制,通过集中开展一个月的虚假违法广告整治月活动。规范各类广告经营主体特别是重点媒体单位广告经营行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广告监管制度,促进广告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优化全市经济环境。

二、整治重点

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药品、保健食品广告中使用患者、消费者、专家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一两种商品:药品、保健食品。严厉查处虚假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的行为;以新闻形式虚假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尤其是利用社会公众人物、患者、消费者、专家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的行为;药品广告夸大功能、保证疗效的行为;保健食品广告宣传治疗作用的行为;药品广告不明显标注通用名称的行为。

二两类服务: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务、电视购物服务。以医生、药师、专家等专业人士作为特约嘉宾进行健康讲座的不得在节目中宣传治愈率、有效率;不得宣传未经医疗界普遍认定和采用的医疗方法;不得播出专家或医生与患者或家属现场或热线沟通、交流的内容;不得出现被介绍医疗机构的地址、联系方式。

三八种形式的虚假违法广告。

查看全文

虚假违法广告规范市场秩序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宗旨,以打造诚信吉林、建设良好经济发展环境为目标,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药品医疗等广告虚假宣传、格调低俗、互相攀比、恶性竞争和违法违规等问题,促进全省广告业健康有序发展,推动我省经济由“快走”变“快跑”。

二、范围内容

重点整治和规范的范围:本省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期刊以及相关的广告主、广告公司。

重点整治和规范的内容:药品广告、医疗广告、医疗器械广告、保健食品广告以及化妆品和美容服务广告中的下列违法行为:擅自制作和国家严禁的药品医疗广告;未经批准以及篡改批准内容的广告;使用特效、根治、无毒副作用等语言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的广告;使用恐吓、迷信、低俗语言或暗示等不良文化内容的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医疗机构、医生、专家、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的广告;保健食品宣传治疗和药用的广告;以新闻报道、电视短片及各种讲座形式的广告等。

三、方法步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