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5 10:12: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血液透析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血液透析室护理安全
1护理安全问题
1.1血透室护士法律意识
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法律问题,护士的综合素质、护士的法律意识、护士执行法律法规的能力及落实规章制度的能力都与护理安全问题有关。如透析器的复用就必须将复用的优缺点及可能引发的问题如实告知患者,并在患者及家属签署复用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复用,否则一旦在复用过程中发生差错引起病人及家属投诉或纠纷,护理人员举证困难。
1.2规章制度落实
制度是护理安全的有力保证。在血透室,如果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技术规范、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操作流程等规章制度,就有可能发生差错事故,给患者带来痛苦,引发医疗纠纷。
1.3护士的专科操作技能及综合应急处理能力
血液透析器操作规范
1范围
本规范描述了合理复用血液透析器的基本要素,其目的是保证复用血液透析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1本规范只适用于依法批准的有明确标识的可重复使用的血液透析器。
1.2由具有复用及相关医学知识的主管血液透析的医师决定复用血液透析器,医疗单位应对规范复用血液透析器负责。
1.3本规范可能未涵盖复用过程中所有可能遇到的不能预知的危险因素。
1.4本规范不涉及血液透析器首次使用的情况。
血液透析专科护士管理与培训分析
1医联体模式下血液透析专科护士的管理
1.1加强团队建设:组建医联体模式下血液透析专科护士管理队伍,根据基层医院现状对血液透析护士能力配备合理框架,保证培训得到充分发挥,保证培训效能得到充分展示。我院由2名主任护师负责全局管理,2名副主任护师兼职管理并参与授课,6名取得吉林省省级血液透析专职护士按层级并根据基层单位接受能力授课。1.2制定管理制度,强化流程管理:制定“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工作岗位管理制度”“远程医疗平台管理制度”“医联体区域服务管理制度”“远程医疗平台应用预案制度”“网络安全制度”“护理专家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工作职责。1.3根据不同需求,制订培训方案:二级、三级、社区等所属医联体医院技术力量发展不均匀,根据我院下属医联体单位类别,组织专家团队制定相应能接受并实用的培训课程,以精湛的专科理论和丰富临床工作实践能力进行培训指导工作。
2授课方式
采用两种方式,即远程医疗平台培训讲座方式与专家下基层现场培训指导。远程医疗平台学术培训讲座:2.1每周二、周五下午1个小时固定时间以视频多媒体形式通过吉林卫视传播光纤搭建的医疗平台授课。授课内容以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为主,包括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应具备条件、基本素质、专业素养,结合其工作内容、工作模式、岗位职责与工作特点,关联学科知识培训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对并发症处理要点、心理干预、临床思维判断、护理风险管理、透析室仪器维护保养等相关内容编写授课内容[3]。2.2构建医联体远程医疗平台的意义:远程医疗平台可以实现护理信息资源共享,为区域各医院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我院为单位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基层医院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发展,带动护理水平提高,基层单位人少抽不出时间进修学习,利用网络覆盖资源共享原则,通过远程医疗平台授课方式,无障碍,节省人力,节省时间,学员受益。我院是公立医院肩负社会责任,发挥区域护理信息产业化服务平台辐射作用,为促进医联体医院血液透析专科护士的发展,加快推进基层医院专科护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4]。远程医疗平台培训推动护理产业发展,提高基层护理能力,强化知识发展落实。2.3专家下基层现场培训:临床实践是一个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决策过程,是一个护理人员综合已有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患者的状况作出判断的复杂过程。有效的临床决策不仅关系到临床护理干预的科学性、有效性,而且对护理学科发展的独立性及专科护理实践的未来发展也十分重要[5-6]。我院护理专家团队定期到医联体基层医院进行实地演练,面对面一对一培训,通过技术操作,使学员进一步熟悉和掌握透析技术,尤其是并发症处理上、临床思维判断、协调组织能力上有显著进展,实现三级甲等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匹配与对接,对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培养质量予以保障。经过6个月培训,对50名学员总结,学习时间满勤后,学员在基础知识和技能、专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临床思维判断、教育培训和质控能力、协调组织和应急能力、血液透析中心设置及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能力、运用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的能力均达标。
3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院下属的医联体单位属于基层医疗队伍,力量薄弱,传统医院管理观念占主导地位,血液透析专科护士缺少,临床带教老师师资力量较为单薄,教学基地设施须加强建设,临床考核方法较为单一,缺乏权威的培训机构和认证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血液透析的专科知识和专科技能要不断更新,基层医院相关对口护理人员缺乏,到外地学习不方便,通过反馈得出结论,远程医疗平台授课和专家下基层现场培训指导两种配合的教学方式方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便于接受,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同步更新,在短时间内循序渐进提高血液透析专科护理能力,起到推波助澜的功效。我院通过组建医联体医院,有计划、有针对性培养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储备人才,充分调动学员对透析专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将优质护理服务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项目品牌,充分发挥我院三甲医院优势,提高医联体医院血液透析专科护士护理水平,满足患者需求。
血液透析机计量校准方法
【摘要】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带来很大变化,在医疗行业表现的最为明显,人们越来越重视医疗设备的有效使用,以血液透析机为例,其计量校准是否有效,对血透机的透析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作者主要阐述血液透析机的工作原理,介绍了血液透析机的主要计量校准参数,并依据JJF1353-2012《血液透析装置校准规范》,提出血液透析机计量校准的有效方法,并且对血液透析机计量校准注意事项做了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和借鉴,提升血液透析机计量校准的准确性,促进医疗检测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血液透析机;计量;校准;分析
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下,血液透析机在医疗行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血液透析机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透析机质量出现问题,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使用效果。血液透析机在医疗应用过程中,主要是与病人静脉或者动脉连接,对于患者血液循环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就需要重视血液透析机计量校准的研究和分析,为医疗行业稳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1血液透析机的工作原理分析
血液透析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外循环装置,在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主要是利用透析液和血液两者间的溶液超滤以及弥散,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此类仪器在医疗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血液透析过程中,重点包含两项内容,一是促进水的移动,二是实现溶质的有效移动,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透析液与血液在透析器中借助半透膜的接触,在浓度梯度的变化当中,实现物质交换,从而将血液中多余电解质以及存在的代谢物加以移动,移动最终对象就是透析液,之后透析液中碱基和钙离子等再移动至血液中,从而将患者血液当中的有害代谢物加以清除,在这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酸碱平衡的有效调节,还能进一步对电解质和水进行调节,使得两者处于平衡状态下。血液透析机在某种条件下可以达到人体的部分肾脏功能,然而,不能完全替代肾脏,实现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等各项功能。血液透析机主要有两部分构成,分别是透析液供给/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对于透析液供给系统主要包括漏血/超滤检测、除气系统以及温度控制系统等。对于血液监护系统而言,主要包括空气监测、肝素泵以及血泵等系统。利用血液监护警报与透析器,能够实现患者血液渗透、弥散以及超滤等目的,在多次循环过程中达到治疗的最终目标。当前在医疗行业受到普遍应用。然而,血液透析机在使用过程中,也会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一系列变化,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计量参数可能会产生严重偏差,此类现象的出现,会给临床治疗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在日常使用时,就应对血液透析机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计量更加准确合理,对临床治疗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2血液透析机计量校准参数分析
血液透析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行血液透析患者203例,共9820例次血液透析。520例次发生低血压,125例次发生心率失常,265次发生高血压,90例次发生肌肉痉挛,20例次发生管道凝血,5例次生出血症状。全部透析病例均使用碳酸氢钠透析液,透析液流量500ml/min,血流量100ml~260ml,诱导透析2h~3h,维持透析4h。
1.2方法根据原因有针对性的处理和改变透析模式,健康教育等方法预防透析急性并发症。
2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3例,男132例,女71例,年龄12岁~85岁,共9820例次血液透析。520例次发生低血压,125例次发生心律失常,265次发生高血压,90例次发生肌肉痉挛。经积极处理后低血压的495例次血压升高,可继续血液透析,25例次低血压持续,需结束血液透析;心率失常的96例次症状消失,29例症状持续,需结束血透;高血压的210例次血压下降20mmHg~50mmHg/10mmHg~30mmHg,55例次血压下降不明显,85例次肌肉痉挛症状消失,5例次肌肉痉挛持续,需结束血液透析,20例次出血症状及5例次凝血症状均可继续透析。
3原因及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血液透析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方式将其均等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方式施护,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和满意度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总体满意率(94%)与对照组(72%)相较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6.476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4%)相较于对照组(18%)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5.0947)。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采取预见性护理,能够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护理;血液透析;尿毒症;肾功能;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在肾病末期阶段的治疗方面较为常见,其能够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得以延长,然而,在进行血透治疗时,容易产生一些并发症,从而造成治疗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并且能够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1]。为了使血透治疗的效果得以提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安全管理质量,并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现象出现,可通过预见性护理来加以实现。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实施研究,现将报告示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方式将其均等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1~76岁,平均(56.42±2.41)岁;病程2~31个月,平均(8.49±2.32)个月。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2~75岁,平均(56.28±2.37)岁;病程2~33个月,平均(8.33±2.46)个月。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透析治疗条件;所有患者的沟通能力、认知能力、听力以及智力均较为正常。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患者;患有严重心、肺等脏器功能不全患者。两组一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患者入选后全部进行血液透析,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的尿量及尿液进行严密的监测,并观察患者的电解质紊乱、贫血以及水肿等症状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则应该立即通知医生,并辅助医生进行处理。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应该对护理操作存在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风险主要包括内瘘穿刺失败、穿刺管路及穿刺针未有效固定、空气报警、设置透析参数错误、穿刺针拔除出现错误、透析管路及透析器出现凝血等[2],护理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应急能力和责任心,并加强团队协作,同时以此为基础采取综合评估,各项护理工作应该提前做好安排,使得各项工作能够具备较强的连贯性,并做好风险预案,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或是紧急事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对事件进行解决,同时还要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了解到护理工作的在此方面治疗的重要性,从而使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端正态度。②应该对患者进行评估:在进行血透治疗之前,应该对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制定,应该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其了解透析治疗以及护理工作对透析治疗的重要性,从而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同时,还要对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调节,解决患者各种心理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患者钾、钠盐以及磷的摄入量,嘱咐患者多饮水,多食果蔬。③对血管通路进行有效护理:通过观察、询问、触摸的方法来对内瘘进行评估[3]。主要对内瘘的情况进行观察,观察患者皮肤周围是否存在破溃,并对内瘘进行触摸,感觉是否存在震颤,同时对血流情况进行了解。除此之外,还应该通过培训对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进行提升,使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以及不良反应得以规避。④实施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在应用血液透析施治时,可能会产生诸多并发症,如心律失常、肌肉痉挛、失衡综合征以及低氧血症等[4],这些并发症发生可致使血液透析出现中断或者是不够充分,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实施血透之前便对其进行评估,并针对各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预防。1.3评价标准:本次选取的评价标准为并发症出现率及总体满意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老年病人血液透析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老年人;血液透析;心律失常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心律失常的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0月68例老年病人1860例次血液透析中的72例次心律失常病例资料,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血液透析1.860例次出现心律失常72例次,发生率3.9%,发生在上机后2h-4h35例次(48.6%)。72例次心律失常中43例次超滤脱水量大于2kg(59.7%)。以室性早搏和心房纤颤多见,其他有房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伴随症-1e2胸闷、心悸、大汗多见。血压明显下降者45倒班(62.5%);血钾偏低11例次,血钾偏高9例次;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加重者41例次。结论心律失常类型多种多样,心律失常发生率与超滤脱水量成正比,低血压是其主要诱因,血钾异常、过敏或致热原反应也可引起心律失常发生。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病人增多,老年人数的增加和透析的成功使世界范围的老年透析病人日益增多。1999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部分地区调查资料显示,北京地区接受透析治疗的病人中,60岁-69岁的占36%,>70岁的占11%。广州市接受透析治疗的病人中,≥65岁的老年病人占35%。老年病人身体耐受力差,常可诱发产生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防治透析期间的心律失常,对延长病人生存期、保障透析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现就2003年1月-2006年10月68例老年病人1.860例次血液透析中发生的72例次心律失常作一分析,以探讨其原因及防治办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68例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60岁~94岁(大于70岁32例),平均69.3岁;透析时间5个月~36个月。原发病:慢性肾炎15例,肾小动脉硬化17例,糖尿病肾病8例,梗阻性肾病14例,慢性肾盂肾炎4例,多囊肾3例,痛风肾2例,其他5例。透析前血尿素氮(2832_+896)retool/L,血肌酐(930.60+245.03)mmol钾(3.0~7.9)mmol/L,血红蛋白(35-105)g/L。
1.2治疗方法应用德国贝朗透析机,碳酸氢盐透析,透析用水为反渗水,血流量(180-230)mL/ra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透析频率为每周(1.5-3.0)次,每次3h-4h,用中空纤维聚膜砜透析器(透析膜面积1.2m2-1.3m2),蛋白质摄入量1g/(k·d)以上;均使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4000u,每周(1.5~3.O)次皮下注射;同时补充叶酸、维生素B12、铁剂等。
血液透析机质量管控检测探讨
摘要:为了探讨血液透析机性能参数的质量管控检测情况,了解血液透析机的基本性能,提升血液透析机的使用效果,本文利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对血液透析机的性能参数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血液透析机的性能参数情况良好,质量管控检测结果良好。通过临床测试研究对血液透析机的性能参数进行检测,能够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机;血糖透析机检测设备;质量管控
1前言
血液透析仪是临床上用来净化人体血液的高效、简便且安全性较高的治疗设备,能够保障性能指标及相关参数的稳定性,对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有决定性影响[1]。因此,为充分发挥血液透析机的作用,选取血液透析机时,要应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技术。
2血液透析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警报和透析液供给系统是血液透析机的主要构成。警报体系包括血泵、肝素泵、动静脉压监测以及空气监测等相关设备。透析液供给体系包括温度控制系统、配液设备、空气排出设备、电导率监测设备、超级过滤设备以及漏血监测设备等[2]。血液透析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使透析所用的浓缩液和水在透析机中流通,配合血液监测保护警报体系导出病患的血液,经过溶质弥散、渗透以及超级过滤等过程后,通过血液监测保护警报体系回到病患的体内,透析使用过后的液体会变成废液,通过透析液供给系统排放出来。在透析的整个阶段进行循环重复,进而帮助患者达到治疗效果[3,4]。
血液透析机参数维护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血液透析机;参数;维护方法
论文摘要: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之一,血液透析仪的工作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透析质量的好坏。综述了血液透析机几项重要参数的检测与维护方法。
血液透析仪是集中有透析液加热设施、透析液除气装置、透析液酸碱度的精密配置、定容量脱水封闭系统以及蠕动式血泵和化学或热消毒装置等多部分的综合系统。在医疗设备中,血液透析仪工作时间长,极易受热力和化学腐蚀的影响,造成部件的磨损,影响到整个透析系统的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血液透析质量和生命安全。对血液透析仪的日常维护和校正是一个质量控制过程,绝不能忽视。据调查,我国目前在临床使用的血液透析装置中,有不少机器的个别性能指标达不到合格标准,有些是带故障运行,造成透析质量下降,透析安全得不到保障,需引起高度重视。
血液透析仪分水路和血路两大部分,影响透析效果的主要因素有:透析液配比、透析液温度、超滤量和血流量。
1透析液配比
透析液的成分和浓度由医师依照临床需要设定。透析液成分和浓度的稳定性是患者达到充分透析的保证,任何一项偏离出一定范围,都将引起患者不适,引起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死亡。通常,透析液配比系统由测试电导的电极和A液泵、B液泵组成。造成配比误差的可能性也集中于这两个原因:一是A液泵或B液泵的堵塞或泄漏,造成配比不全;二是由于化学物质对电极的腐蚀和沉淀,造成浓度监测的不准确。
血液透析低血压临床观察的重要性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病原因、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选择发生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及对症治疗,每小时测1次血压,必要时每15-30min测血压1次;对于症状性低血压立即给予对症处理。结果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以透析开始后2-3h发生率高,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可迅速缓解,注重调整患者自身的营养状态及自身疾病状态,并在血液透析开始时即调整透析液钠浓度、温度及超滤率效果更佳。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是及时发现及纠正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关键。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治疗体会
低血压是血透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为15%~30%,尤其易见于老年人及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透析者,低血压可造成透析血流不足,透析不充分,低血压还可诱发心律失常等、残余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因此,探讨防治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能使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得到最适合的透析治疗,提高其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从自2007年8月~2009年8月在我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选择经常发生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及对症治疗,于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例次共为165次,其中于开始透析0.5~1.0小时内发生低血压6例次(3.64%),透析1~2小时内发生低血压62例次(37.58%),透析2~3小时内发生低血压87例次(52.73%),透析3小时以后发生低血压10例次(6.06%),其中6例次停止透析下机,无1例因出现低血压而死亡的病例。
1.2低血压观察方法每小时测1次血压,必要时每15~30min测血压1次,并加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