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社会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5 08:46: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学习型社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学习型社会

打造“学习超市” 创建学习型社会

党的十7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创建学习型社会,既涉及体制、机制、法律、技术等方面诸多新的问题,又对现行教育制度和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笔者在此提出打造“学习超市”的设想。

打造“学习超市”,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提供可能

学习型社会是一种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学习型社会的服务对象是人,是社会中的每一分子。学习型社会要为所有人提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的任何知识。学习型社会还必须是个性化的和主动式的。在学习型社会中,知识就像日常生活中的水或电那样,一打开开关,知识就会汩汩而出。学习型社会中的知识应该构成一个教育网络或知识网络。而“学习超市”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了上述可能。

创建学习型社会,必须依靠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学习超市”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构建学习平台,把各级各类优质资源放在网络上供广大学习者使用,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同时,还有利于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由于使用网络技术等手段,“学习超市”可以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各种课程,而且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再者,由于学习者都是在网上学习,因而不需要建设大量的教学基础设施,可节省大量资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学习超市”,还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作为教育软件的各类“课件”将得到广泛应用,各类支持软件、通信网络以及公共服务平台等的建设也将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学习超市”还具有这样几个优点:优质“课件”可以用于某些传统大学,特别是部分地方大学的课堂教学,有助于解决这些大学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学习者可以通过选择和比较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使学习者摆脱那种普通课堂教学中无法选择老师的被动局面,同时又可推动“课件”制作人员之间的相互竞争,提高“课件”质量;促进硬件资源的共享和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使教育资源提供者专心于办学或提供教育资源“课件”,而遍布全国的招生、辅导、管理以及考试等服务工作,则由“学习超市”管理者在得到学校或教育资源提供者同意和授权之后进行。

打造“学习超市”已初具条件

查看全文

深究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造

一、前言

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教育观念、教育结构体系、教育功能、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方法等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而且涉及经济发展的模式、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的重大社会变革,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观念更新和组织的、制度的调整、重组和变革。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既包括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发展和改革,也关系着企业教育培训、社区教育等诸多非正规、非正式教育的发展和变革;既要以终身教育的思想改革传统的教育结构体系、教育制度和发展模式,使学习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又要适应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探索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全民终身学习的需求。

二、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内涵

终身教育的含义:“学习型社会”是属于社会形态范畴内的一个概念,它从社会发展角度更加突出强调:消除学习障碍,保障所有人的学习权益,使教育和学习从传统的学校扩展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组织和所有的人。学习型社会的新概念赋予社会以新的特征。学习将成为未来社会形态特征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生活中学习活动的普遍性、学习机会的充分性、学习对象的广泛性、学习内容的丰富性等,教育(学习)将处于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学习型社会的含义: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和特点出发,认为学习应该贯穿人的一生。终身学习框架应包括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学习——从婴儿到生命终结前各种环境下的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和学习。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二者相互联系,互为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有利促进学习型社会构建。

三、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是现实的必然要求

(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教育和学习的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查看全文

构建学习型社会意见

为全面贯彻党的**关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促进我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就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构建学习型社会、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省已进入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构建学习型社会、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形成处处学习的环境、时时学习的氛围、人人学习的机制,有利于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的实现和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这既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

2、构建学习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需要。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省经济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这就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所有这些,归根结底要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崇尚学习、注重学习、善于学习,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在要求。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于促进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社会风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全社会形成昂扬向上的学习氛围,将有利于弘扬正气,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克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和封建迷信、赌博色情等消极现象,有力地推动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

查看全文

构建学习型社会研究论文

一、经济层面

(一)我国国民经济比较发达,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了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1978—2005年,我国以9.36%的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了27年的长期高速经济增长的奇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325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4%,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居世界第四位。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我国发展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32%,比上年的3%增加了0.32个百分点。全国教育经费为12148.07亿元,比上年的9815.31亿元增长23.77%。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8280.21亿元,比上年的6348.36亿元增长30.43%。另外,2007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教育费附加)为7654.91亿元,比上年的5795.61亿元增长32.08%。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076.35亿元,按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76%,高于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约28%的增长幅度。

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可知,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由经济基础决定,当某种经济基础向上发展的时候。它的上层建筑也处于前进之中。所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也会随之不断提升,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将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国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可能性

查看全文

CAS理论建构学习型社会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野中学习型社会构建的基本原则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复杂适应系统(CAS)是一类很有代表性的复杂系统、复杂适应系统具有四个特点、主体与主体、主体具有主动性、适应性、并发性、系统具有层次性、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主体性原则、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尊重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终极价值、整体涌现原则、学习型社会系统的构建要以学习型组织为基础、活力性原则、学习型社会成员的学习活动,应该在坚持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前提下、标识性原则、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在整个社会中确立一个总体上的组织者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简称CAS)是一类很有代表性的复杂系统,复杂适应系统主要有主体性、层次性等特点。学习型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上述特点,因此,CAS理论对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也颇具方法论意义。在CAS理论视野中,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应该遵循如下四个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涌现原则、活力性原则、标识性原则。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学习型社会主体性原则

一、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复杂适应系统(CAS)是一类很有代表性的复杂系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是美国计算机科学家.H.Holland教授于1994年提出的。他认为,复杂性来源于系统内部,是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要素的适应性促成并发展了复杂性。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定义复杂适应系统,它是由许多非线性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复杂系统。这些部分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而且,每一个“部分”都存在于另一个“部分”之中,从而形成了嵌套的层次结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是:CAS的复杂性起源于其中的个体(ActiveA.gent)的适应性,正是这些个体与环境以及与其他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改变着它们的自身,同时也改变着环境。这些个体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个体进行交流,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或“积累经验”,不断进行着演化学习,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各个底层个体通过相互间的交互、交流,可以在上一层次,在整体层次上涌现出新的结构、现象和更复杂的行为,如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和多样性的出现,新聚合的形成,更大的个体的出现等。

复杂适应系统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主体具有主动性、适应性、并发性。系统中的主体可以自动调整自身的状态、参数以适应环境,或与其他主体进行协同、合作或竞争,争取最大的生存机会或利益。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主体的性能参数在变,主体的功能、属性在变,整个系统的功能结构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系统中的主体是并行地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反应,进行演化。(2)系统具有层次性。在适应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个体之问的差别会发展与扩大,最终形成分化,渐渐地建立层次。首先,这种层次性比较明显,各层之间界限分明;其次,系统内很多层次之间存在嵌套关系。(3)标识性。标识就是个体在与其他个体或环境相互作用时,尤其是在搜索与接收信患时,相互识别和选择的标志。(4)主体与主体、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是系统演变和进化的主要动力。这种相互作用越强,系统的进化过程就越加复杂多变。由于学习型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诸多特点。在学习型社会系统中,学习型个体作为基本的社会成员,是存在于这个系统中具有自身目的与主动性的、积极的“活的”主体个体通过积极与社会环境以及其他个体进行持蕈学习到笛的经耋验丢改矍变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同类羹个豢为了完成共同的功能,通过“黏合”形成较大的所谓多主体的聚集体——元主体(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同样可以像主体一样再聚集成更大的聚集体从而导致层次的出现,学习型组织(元主体)在系统中有时像一个单独的个体那样行动。因此,CAS理论对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也颇具方法论意义。

查看全文

终身教育思想与学习型社会创建

一、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内涵

一般认为,“终身教育”这一专业术语,最早是由法国教育思想家保罗•郎格朗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二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会议上提出的。他认为,“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儿童期和青年期,而是应该在人的有生之年得到持续的发展;教育方法也应该根据个人和社会的需要不断的改善和进步”。同时,“新的教育理念是,人类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生活,都有自我教育、自我教授、自我发展的要求。在这种新的教育理念之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等的教育活动必须去除掉至今为止固有的与理念不相符的形式上的壁垒和障碍”。[1]以此为基础,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编写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指出:“教育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年龄”而是面向“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这使得终身教育思想进一步系统化和理论化,它标志着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并引发了对传统教育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从终身教育理论中派生出了一种新的“学习型社会”教育理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建立终身教育的必要条件,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又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巩固和完善。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又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巩固和完善。这正如《学会生存》中所指出的那样:“每一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学习,终身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石。”可见,学习型社会不仅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同时,学习型社会的突出特点是学习和接受教育从个体行为逐步转变为社会群体行为。可以这么说,终身教育已被人们视为“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终身学习业已成为个人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生存方式。学习型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进行终身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我国学习型社会构建的依据

学习型社会是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潮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是基于我国在世界潮流下的一种明智的政策选择。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得到了党和国家政府的一致肯定和高度重视。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律,明确指出了发展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对于不断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实现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所具有的重大意义。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正式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1999年1月31日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2001年5月,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正式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2007年,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明确提出了“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新要求,这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终身教育事业,建立学习型社会指明了方向。

第二,从发生学角度讲,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也是人的未完成性、全面发展性的客观选择。现生学认为,“人在生理上尚未完成,这一点对我们认识人是有独特贡献的。我们可以说,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进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事实上,他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为了求得生存和谋求发展,他不得不继续学习”。[2]人带着潜能来到世界,不停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发展完善自己,不停地变成一个“成人”。这一发生学的理论成果,有力地支持了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论点。

查看全文

学习型社会构建论文

一、经济层面

(一)我国国民经济比较发达,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了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1978—2005年,我国以9.36%的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了27年的长期高速经济增长的奇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325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4%,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居世界第四位。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我国发展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32%,比上年的3%增加了0.32个百分点。全国教育经费为12148.07亿元,比上年的9815.31亿元增长23.77%。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8280.21亿元,比上年的6348.36亿元增长30.43%。另外,2007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教育费附加)为7654.91亿元,比上年的5795.61亿元增长32.08%。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076.35亿元,按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长76%,高于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约28%的增长幅度。

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可知,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由经济基础决定,当某种经济基础向上发展的时候。它的上层建筑也处于前进之中。所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也会随之不断提升,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将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国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了可能性

查看全文

创学习型社会动员通知

机关各科室、各学区,直属各类学校:

为全面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潮,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社会”活动,经研究,决定召开“创建学习型社会”动员大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年11月28日(周三)下午2:00开始报到,2:30会议正式开始,会期半天。

二、地点:县教师进修学校四楼多媒体教室。

三、对象:

1.县教育局机关及各学区全体干部;

查看全文

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计划

年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党的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中共区委、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实施意见》)中提出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将大力发展终身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作为提高全区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保证市民享有各类教育的机会,使教育惠及更多的城乡居民百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一、加强宣传,统一思想,提高对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一)加大宣传力度。要把学习型社会建设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导向的作用,组织力量,及时准确地报道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重点、热点和亮点,积极宣传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新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良好局面。(责任单位:区文广局、各镇)

(二)开展培训工作。统一思想,提高干部群众对学习型社会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年内将举办2期由相关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参加的专题学习班,进一步加强对《指导意见》的学习与研读,领会和把握文件精神,交流镇、村、居委教学点工作,更好地做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规划、指导、实施和管理。(责任单位:区文明办、教育局)

(三)召开专题工作会议。今年上半年召开区基层教学点现场会,下半年召开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示范家庭经验交流会。由有关企事业单位、村居委、学习型家庭交流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经验和做法,发挥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和学习型示范家庭的示范引领作用,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对下阶段工作提出目标与任务,区领导对下阶段工作提出总体要求。(责任单位:区文明办、教育局)

二、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建立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工作机制。

查看全文

我们正在走向学习型社会

2001年5月,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发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响应。2002年11月8日,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讲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更明确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等活动方兴未艾。为推动这一活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社己举办了两届创建学习型社会年会,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受到人们广泛关注。

学习型社会,就国际社会来说,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哈钦斯于1968年首先提出。20世纪60年代末,瑞典曾出现过一种“回归教育”理论,指给人们提供第二次或第三次受教育的机会。后来,这种理论和教育方式推广到其他欧州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6年1月1日召开的第19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成人教育的报告》,提出了终生教育与终生学习是并列的两个概念。1988年7月,日本对文部省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将原来排在第五位的社会教育局更名为“终生学习局”,并升格为“各局之上”。1990年6月,日本制定第一部有关终生学习的法律《关于振兴终生学习实施政策同完善推进体制法》。1991年4月,美国提出发展教育四大战略。第三项战略就是“把美国变成人人学习之国”(昨天的学生——今天的劳动者都要学习);第四项战略就是“把社会变成大课堂”。l994年8月,西方七国首脑会议首次正式建议:“通过较好的教育和培训,发展一种终生学习的文化,对人增加投资。”在这种背景下,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1997年3月在加拿大渥太华相继召开了两次世界终生学习会议,提出“终生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的思想。由欧洲终生学习促进会提出,并经罗马会议同意的终生学习的定义是:终生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生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地应用它们。

群众学习的优良传统。这是因为,自我们党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斗争实践中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一再教育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各种具体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1940年1月3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要求全党干部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具体运用。3月2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再次作出《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进一步对干部学习问题作了补充规定,其中以每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日为学习节,以推动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贯穿《选集》的一条红线,就是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同志在《论新阶段》中号召全党“来一个学习竞赛”。同志有句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1983年4月,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98年,同志指出:“当今时代,是要求人们必须终生学习的时代。”据《光明日报》1999年4月9日报道,在回答该报记者提问时,美国学习论坛主席、国际学习协会前主席鲍比·德彼特说:“祝贺中国教育家在‘学习’问题上引人瞩目的成就和进展,‘学习化中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提法,它把学习型组织、教育变革、家庭教育和学习革命、终生教育等结合在一起,对各国而言是一个创举。”

学习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个载体,是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重大课题。我们一贯重视学习,现在为什么又要讲学习型社会,这和过去有什么区别?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的阐述,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回答:

一、学习型社会是全民学习,而不是个人,或是几个人的学习。当今我们所处的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要求构成社会集团的成员素质,应该“水涨船高”。如果不重视学习,没有新知识武装自己,就不能紧跟时代进步潮流,就要落后受人欺侮。所以,学习是全民性的任务,是自觉的需要,是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的,绝不是强加的。

二、学习型社会是终身学习,而不是学校学习,或者是工作阶段的学习。现今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如果不“充电”,就会成为新的“文盲”、“科盲”。对每个人来讲,学习就像水、空气和吃饭一样,应该成为人生的目标、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无数事实表明,当今社会真正意义的学习,不再是单纯为了获取知识或掌握技能,成为人谋生的手段,而是人生的目的。通过学习重塑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自我,重新认识世界与我们的生存关系,是一个扩展创造性能量的过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