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5 02:39: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学校体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学校体育

论学校体育三育

摘要:本文尝试着把学校体育功能分为育体、育智、育心三方面,并分别加以探讨和分析。旨在进一步认清体育教学的多向性功能作用,挖掘潜力,为进一步搞好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学校体育育体育智育心

学校体育,严格地讲是一门有别于语数外等学科的特殊教育,它不象语数外,只单纯承担某一学科的教学任务,而是要承担对学生的全面教育。然而在过去,由于传统封闭观念的影响,学校体育成了与语数外一样的学科课程,而属于学校体育中的课外活动和课间操,更没得到应有重视。这种不正常现象在“”期间表现尤为突出,那时,课外活动可占它用,课间操可砍掉,甚至连体育课也改成军体课或劳动课,因而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的正常发展,导致学校体育教育功能出现混乱。今天,改革开放,使学校体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学校体育教育任务的特殊性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和落实,为配合当前学校体育的大好形势,进一步认清学校体育的特殊性任务,深化教学改革,本文把学校体育的特殊性——多向性功能特征归纳为育体、育智、育心三个方面(如图1)并分而议之,旨在全面发挥学校体育的育人特性,为更好地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服务,实现快捷高速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

1主体功能—育体

学校读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发育最关键、最敏感的高峰时期,它包括了从少年到成年的全部过程。在这个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对学生体质和健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众所周知,人的生命是一个不断地新陈代谢过程,随年龄的增长,其机体也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在校学生,更需积极加以引导,合理参加一些活动,以利健康成长。而学校体育,就是要从多方面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成长,并通过技术技能的学习和习惯培养,使学生终身受益。根据教育部要求,两课两操的总时间,按每周五天计算,应为255分钟(如图2),平均每天应有近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但在过去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封闭自守的思想影响,没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到应有位置,两操时间可任意改为作数理化练习;两课时间也以所谓抓重点为由随意改为其它课。如果说少数正规学校能保持每周的两次体育课,也仅占体育活动时间的35%,而在上课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错误和社会偏见,部分体育教师也马虎了事:“使体育这一人类自身掌握的,极富生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变成了简单、僵化、枯燥的固定程式”。造成了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历史教训,使一些科学精英,如陈景润、张广厚、罗健夫、蒋筑英等英年早逝。“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没有健全的身体,良好的体质,就不可能真正学好知识,更谈不上成为社会所需人才。正如伍绍祖先生在97年第一期《体育史》所提出的:“体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增强人民体质”。因此,学校体育必须紧紧抓住育体这个主体。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技能与习惯”。这给当前的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当前的社会,由于生产的社会化,自动化和管理制度日趋严谨。不可避免地导致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和学习更紧张,对体质要求也更高,因此,学校必须紧紧抓住育体这个中心,培养出一代高体质的社会适应型人才。当然,另一社会现象也应引起充分注意,由于当今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出现了诸如:肥胖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所谓的“现代文明病”。这一方面是由于人类体力消耗急剧下降,另一方面也与体质基础差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学生时代的体质基础没打好,即学校体育在完成终身体育教育任务上存在严重误区。教训就是借鉴,在当今深化教学改革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争取早日走出学校体育的误区,总之,健康是人类第一需要,只要学校体育还存在一天,就不能忽视其主体功能—育体作用。

2、潜在功能—育智

查看全文

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分析

一、学校体育的地位之含义

学校体育的地位一是指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二是指学校体育在社会体育中的地位。学校体育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的任务、内容、方法,直接关系到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部署。一方面学校体育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学校体育教育重心的转移,学校体育作为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教育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学校体育通过系统的教学为竞技体育培养人才,为大众体育人群打好体育基础。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的最大弊端在于重心偏后,重过去,重眼前,功利主义教学制约了学校体育的教学发展,使体育教学中现有的矛盾越发突出。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学校体育的对象是正在发育的青少年,体育在学校教育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有自己独立的发展目标,即促使学生的机体得到完美的发展。所谓的完美发展,就是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形态、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充分、均衡、协调的发展,这是学校体育的另一个目的。

二、社会体育的重要性

学校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学校体育理所当然地被包括在社会体育之中,学校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一个分支或称之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但学校体育必然会受到社会体育的制约。同为学校体育实践也影响社会体育的发展。它们属于属种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属概念,而后者是前者的种概念,它们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在人的一生中,学校教育处于中间环节,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故当我们探讨体育可持续发展时,应把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协调发展和未来的社会对人才健康素质的需求作为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三、影响学校功能发挥的因素

我国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要接受9~15年的教育,体育又是其中一门时间跨度最长的课程。通过长时期的体育教育,学生应具有合理的体育知识结构、基本技能,培养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及养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为进入社会参加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使个人体育连续长期地进行。但国家体育总局于1997年对我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经过学校教育后的人进入青少年时期有中断体育活动的现象。在中断体育活动的人中,20岁以下者占50.7%,30岁以下者占78.8%,说明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

查看全文

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研究

摘要: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健康中国已经升级到战略目标的层次,其标志着我国体育发展已经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在健康中国中占据重要作用和地位,正确指导青少年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促进全民健身发展。学校体育具有重要作用,促进学校体育的良好发展,在实践和理论上均具有较高意义。本文经过对我国高校体育现状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对策,为我国学校体育的良好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竞技体育;健康中国;学校体育;融合;研究

“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就是国民身体健康,其同样作为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前提。将我国校园体育和竞技体育有机联合,既能够促进我国学校体育的良好发展,还能保证学生身体健康,有效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近年来,就学生的体质健康检测而言,其身体素质十分令人堪忧,不断呈现下滑趋势。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命运有着直接联系。健康水平与全民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只有不断推行“健康中国”战略,才能有效推进我国体育事业良好发展,增强全民健康意识,将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引入“健康中国”,赋予学校体育历史使命和时代意义。

1.简述竞技体育植入我国学校体育的原因

1.1激发学生对体育积极性。目前,学校体育课呈现一种现状就是学生讨厌体育课,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育者们不断研究和探索,认为只有将竞技体育植入我国学校体育中,才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其原因主要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吸引新时代学生眼球的为竞技体育的娱乐性,其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中。现阶段的学生,其性格比较张扬,比较喜欢展示自我,而体育运动正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其次,具备较强竞争性的竞技体育,刚好符合新形势下学生发展的方向,易于学生接受和认可,从而引起共鸣;再次,通过竞技体育,可体现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作为强化喜欢体育运动学生的潜在动力;最后,竞技体育具备严格的规则性,具备独特的价值意义,同时也是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关键因素,在明确规定下进行竞技体育,充分体现其公平、平等原则,全部活动均严格按照规则开展,不偏袒任何人[1]。1.2使学生课余体育运动丰富化。改善学生目前身体素质的关键途径就是使学生课余体育运动丰富化。目前,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门等联合提出“走出宿舍、走下网络、操场”的教育理念,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课余体育运动丰富化,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将学校体育融合竞技体育,可有效使学生课余体育运动丰富化,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2],其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首先,竞技体育功能便于学生培养体育课余文化素养;其次,竞技体育具备的严格规范性,让体育具有挑战性能,新时代学生的发展主流为超越自我、挑战自我,同时推进学生体育课余课程的扩展;最后,竞技体育具有公平、公正和公开等特征,符合新形势下学生的特点,促进竞技体育项目的开展,经过简化竞技体育,使学生符合当下时代的发展特性。1.3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良药。目前,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呈下滑趋势,成为学校体育领域的难题,为了改善这种趋势,教育者采取不同方式,也取得一定成效。学校体育融合竞技体育,让竞技体育走进校园,便于激发学生体育热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众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竞技体育具备广泛内容,极易和学生的爱好、兴趣默契融合,找到学生兴趣的关键点,加以培养,让学生爱上体育,爱上运动,指导其长时间坚持锻炼,将强化身体素质的目标达到;其次,各项活动的内在动力均为兴趣。竞技体育作为一项热情无限、激情四射的项目,充分发挥其内在魅力。在学校体育中植入竞技体育,可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特征,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再次,竞技体育的竞争性和娱乐性是吸引学生的关键。我国学校体育融合竞技体育,既能够培养体育人才,还能促进学校体育的良好发展,不管对竞技体育还是学校体育,均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3]。

2.探讨我国学校体育融合竞技体育的方式

查看全文

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论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人们通过体育来追求健康舒适生活的意识也不断增强,但社区体育场地、器材等资源的短缺影响了人们的锻炼;学校体育虽然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大量的锻炼器材,充足的场地,但学生尤其是师范类学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机会少,使得自己的理论知识不能转化为实践,更使得学校体育的丰富资源得不到充分的运用。因此,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就变得尤为重要。而加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一体化进程,使各种体育资源相互补充共享互惠,在达到二者协调发展、互动互融的基础上,还能够加速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为研究对象,调查二者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对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提出建议。

1.2、研究方法

(1)调查法。科学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的调查法,是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有计划的、系统地收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一些历史状况以及现实发展状况的资料的方法。而本文则是通过对信阳市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现状以走访或者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从而在对信阳市的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做出更准确的了解之后,针对二者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2)逻辑分析法。在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仔细的阅读、分析、讨论之后,运用现代逻辑学的原理和知识分析信阳市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状况,并提出解决方案。(3)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明确的研究目的的指导下提出完整可行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在辅助工具的辅助下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相关资料的一种方法。而本文通过对信阳市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互动发展问题的观察,发现二者协调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以便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4)数据统计法。对走访和问卷的调查结果在统计之后做出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得出相对科学的结论。

查看全文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整合

摘要:近几年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学校的体育课普遍存在着体育设备利用率低、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低等问题。而与学校体育不同,社会体育在体育器械设备不完善、缺乏专业的指导教练、各个体育设备的人员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上亟待解决。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学校的体育系统也向着更加开发化发展,社会体育的管理机制不断的完善,那么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融合,以相辅相成的方式相互发挥优势,同时弥补不足。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根据当前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实际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帮助二者更好地实现相辅相成的融合。

关键词: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相辅相成

作为人们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已经成为连接学校和社会之间的纽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以及社区的精神文化生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情况下,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融合在我国不是很普遍。所以,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地促进体育的发展,我们必须认清发展形势,高度重视学校体育与社会间的合作交流。新时期下学校体育要打破传统的思想与社会体育相融合,要让两者以相辅相成的方式发展,以促进二者共同实现双赢,增加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性。

1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1.1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问题。通过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都缺乏兴趣,尤其体现在16到25岁这一年龄段的学生们,由此可见,学校在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以及培养终身体育习惯这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也是导致我国体育人口中间冷、两边热的重要原因。此外,现在的体育教材大多趋向于竞技体育的思想,不仅实用性不高,而且与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不符,忽略了学生们的群体活动,严重降低了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兴趣。除此之外,学校的体育设备不完善也是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学校体育场地的建造受到学校周边环境以及自身条件的影响,所以不仅造成了学校的体育设备不均,也造成了体育器材在体育教学中使用的不合理性。而体育设备在大部分的时间内是没有人使用的,这就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1.2社会体育的发展现状问题。社会体育的发展现状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体育人口分布的态势不均匀,社会居民的体制状况不理想。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使得人们不愿意去参加体育活动或者参加体育运动的次数少之又少。此外,根据调查发现,参加体育娱乐活动最多的是青少年以及老年人,而青年人却很少参加体育运动,因此出现了“中间冷、两头热”的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第二,体育场馆的建设面积不足。与学校的体育场等设施相比较,社会群众的运动面积只占到了10%,并且许多的体育馆都未向群众开放或者使用时需要收一定的费用,由此可见,适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场很少,这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群众的身心健康,阻碍了体育的长久发展。第三,社会体育缺少专业的体育教练。与学校体育课相比,社会体育的指导教师就显得微乎其微了。此外,社会体育的指导员还具有指导经历少、专业度低、学历偏低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体育的发展,因此,根据以上的现状分析,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融合是正确的选择。

2促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形成相辅相成发展的主要因素

查看全文

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关系分析

【摘要】目前,在一些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学存在着诸多形式的弊端,体育教学只是重视眼前收获忽略未来潜力发展,也就是偏向功利意识忽视素养提升,这在一定层面上限制了初中体育教学的规划和发展。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也是促进其繁荣发展的必不可少元素,同时社会体育发展好也是对办好学校体育的补充和完善,能更地为学校体育服务、助力。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会的关系,通过多元制、项目式、目标化的体育训练,提高初中生的体育技能素养和体育品质。

【关键词】初中体育;技能素养;学校体育;社会体育

体育教学是一个富有开放性和社会性的学科教学。搞好体育教学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健身,更不是单纯的为了技能培训,为社会和国家培养运动精英,其实体育教学更为关键和核心的目标是培养健康理念和价值观的人。体育教学离不开社会体育的平台支持,离不开社会体育资源的补充和供给,更离不开社会体育师资的帮助和融合,社会体育资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铺路搭桥。体育课程活动要发挥学生主体的核心力量,在活动中磨练其意志品质。本文多角度、全方面分析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关系。

一、融合社会体育平台,提升团队训练水平

社会体育平台主要是社会足球场的整合应用,很少有学校有自己的足球场和专业化篮球馆,学校足球社团和爱好者没有训练和发挥的阵地,教师可整合奥体中心和社区足球场,融合平台功能,加大个性技能及团队训练水平的提升。比如讲初中体育《足球》,初中生对足球并不陌生,但是都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不知道足球对人体的益处及文化价值。初中体育教师要全面的挖掘学生存在的一些知识性和技术性的问题,选择学生最喜欢的方案开展项目教学,帮助学生理清体育理论和技能常识。针对学生缺乏专业足球场地的现象,体育教师和学校积极与迁安市的社会足球场联系,可以定期到社会足球场进行体育训练,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活动,尤其是专业教练的提供大大提升了初中生的体能和技能的提升。体育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体育对抗赛,在足球赛中展现了自己的风采和能力,真正提高了体育锻炼水平,树立健康的体育锻炼意识。比赛之后教师必须对学生做好量化评价与自评指导,发现问题进行策略性和目的性解决。

二、聘请社会体育精英,开展专业项目实训

查看全文

体育中考制度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一、体育中考制度对学校体育的积极影响

1.体育工作地位明显加强。体育中考制度的实施对初中体育教学具有显著影响。由于家长和社会对学生文化成绩的过分关注,导致学校时常占用体育课,如果没有体育中考的存在,初三体育课基本将被占用或者取消。通过走访和调查发现,邯郸各所中学在执行体育中考所采用的措施各不相同,一二年级搞好文化教学,三年级加强考试项目训练是大多数学校所采用的办法;甚至一部分学校三年采用“放羊式”教学方式。真正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上课的很少,考前突击练习,体育中考项目代替原有的体育教学内容,把初三的体育课变成了训练课。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为了使学生取得理想中考体育成绩,“每天锻炼一小时”可以被学校很好地贯彻执行,学校安排早操、大课间、课外体育等时间锻炼,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有显著地促进作用。

2.激发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体育中考实施以前,体育作为非中考项目,被边缘化,被学校其他课程挤占,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初三体育课。学生体制下降严重,很多学生甚至承受不了基本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出于安全的考虑,正常的教学内容不再教授,部分学校默许“放羊式”的体育课,体育教师难以展现才华。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中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领航人,是学校的重要体育资源,体育中考制度的导向和促进作用迫使学校要对体育教师的日常工作加以重视,社会和家长的压力让教师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对学生的重要性,迫使教师在教学水平、职业道德、科研能力、工作态度明显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为提高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集思广益,同时,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不重视的观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主动为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主动征求体育教师的意见,改善学校体育工作,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深受鼓舞,促进了体育教师自身水平的进步。

3.学校体育的软硬件设施得到改善。学校对体育设施进行资金投入购买器材设备是学校关注体育的重要标志之一。体育中考实施以前,学校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文化成绩上,造成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投入严重不足,《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配置标准无法达到,满足不了日常教学和课外活动要求。体育中考实施以后,体育中考成绩纳入中考升学成绩,引起学校、师生、地方教育主管等各方重视和影响。国家加大了经费投入,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体检已经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体育师资和场地器材基本达标,费用由学校公用经费中支出。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体育软、硬件设施将越来越好。

二、体育中考制度对学校体育的消极影响

1.对体育课教学形成冲击。2014年初中毕业与升学体育考试以30分计入升学总分。考试项目共三项,每项10分。男生: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或掷实心球、1000米跑;女生:立定跳远、仰卧起坐或掷实心球、800米跑。考试项目类型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以反映力量素质的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实心球,反映耐力素质的1000米(男)、800米(女),反映速度素质的50米跑的体能项目,其中大多数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而学生喜欢的竞技和技巧类项目却是空白,造成学生练习枯燥乏味,练习积极性降低。学生体质健康项目占据了正常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改成了运动训练,违背了体育课“健康第一”的建立初衷,学生通过体育课培养体育兴趣,学会一项健身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准备的体育理念难以有效实施。

查看全文

浅析快乐体育和学校体育

如何在体育健康课程中使学生真正受益,起到锻炼身体、放松心态、调动积极性等良好作用,已成为教学方式转变的意义所在。近20年中,各地区学校体育教学方式不断变革,例如快乐式教学、互帮互助式教学、提问式教学、目标性教学等,而这些教学模式往往比较单一,并不能起到多元化、高要求的教学目的。

1快乐健康体育教学意义与目的

1.1快乐体育教育意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与学生的身体素质质量密不可分的,通过学校体育,学生可以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积极参与、认真理解、掌握项目要点以及科学创新的乐趣,并且可以在运动中锻炼自身身体素质和提高健康水平,切实贯彻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快乐体育使学生在接受体育课堂教育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专注、认真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可以使学生更主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将被动化主动,最大程度提高每课时学生所接受知识的质量。在当今社会形势复杂教学水平高的情况下,如何将快乐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相结合,成为当今热议的重点,健康快乐体育教学是以情感教学、强调乐教、创新教学方法、主张纪律与活泼氛围相结合,是强调多元化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特点的新型教育理念。1.2快乐体育教学目的。快乐健康体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通过“快乐健康”的学校体育理念,使学生从中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与技术,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品质,提高心理压力承受能力,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目标。(2)促进传统课堂教学的改革,通过“快乐健康”的学校体育理念,改变传统体育课堂古老的教学方式,结束枯燥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意识,培养其参加体育运动能力,以发展学生鲜明个性,贯彻健康快乐的口号,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3)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通过“快乐健康”的体育教学理念,化被动为主动,彻底摆脱学生对于体育厌学的现象,将“苦练”变为“乐练”,将“让我练”变为“我要练”。在教育中将健身性、娱乐性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到体育的乐趣,体验到在体育课堂学习中进步与成功的喜悦,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换而言之,快乐健康体育目的是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做到自觉、主动地学习,培养吃苦耐劳优良的学习精神,达到“乐此不疲”的教学效果。

2现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育思想观念落后。学校对于体育课堂的不重视,侧重于学生文理科的室内教学,将规定的体育课堂时间分配到语数英等专业学科上,从学校的层面、学习成绩等原因剥夺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学校领导或老师随意更改学期教学计划,缩短或减少体育教学课时,从而迫使学生身体素质得不到相应的锻炼,无法提高身体强度,也是导致学生达不到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的重要原因。2.2教育设施不完善。体育课堂种类繁多,而相关的教育教学器械往往达不到课堂要求,小学、初中、高中体育教学内容相差无几,主要包含田径、球类等比较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相应的项目技术难度没有改变,毫无层次,从小学至高中重复性教学内容颇多,引起学生厌学的抵制心理,而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没有得到锻炼,基本体育运动技能无法提高。从学校学习到的单一体育项目在社会生活中实用性低,学校与社会体育运动衔接弱,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就会中断体育活动,无法贯彻我国全民健身的纲领。2.3健康体育教育师资薄弱。学校的不重视也从侧面导致了快乐体育教育师资薄弱的局面,体育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小树立全民发展全民健身的正确观念,以丰富现代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及物质文明建设为目标,培养具有了解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及道德品质优良的社会人才。但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快乐健康体育课程无法顺利进行,老师在体育课堂进行生搬硬套的传授,整个课堂枯燥乏味导致体育教育效果差,达不到预期目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捆绑着学生的闲暇时间,如何让学生放下电子产品走出家门、走出教室,主动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成为快乐体育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承担重要责任的体育教师,同样需要更新新的知识,不断从学校、从课堂吸取新鲜的血液进行补充,并通过自身的教育方式方法,融入课堂的学习教育,以充分贯彻快乐体育教育目标。

3快乐健康体育教育改革

查看全文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探讨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存在的困难,以及如何实现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要促进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党和国家必须有政策大力支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学校和社区应该合力举办相应的体育运动,实现二者文化融合,为实现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深度融合贡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学校体育;社区体育;融合发展

随着我国在全球经济地位的迅速提升,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也迎来新的挑战.我国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中明确指出,最适宜21世纪学习的学校体系与现时的模式完全不同,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可能是学校日益社区化,社区日益学校化的原则[1-2].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密切融合是达到社会化标准,让学校体育走向社区体育,也使社区体育的教育功能得以体现.因此,实现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融合是大势所趋.

1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1.1有效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对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作出明确规定,其中对学校体育的要求是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考察对象,关于社区街道做好体育工作也作出明确指导[3],国家现已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列入全民健身计划中.要想顺利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必须要打好基础,也就是说学校体育建设在国民身体素质提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群众体育的突破口.然而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续,社区体育顺利实施,才会实现全民健身在社会的横纵向发展,因此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深度融合是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4].1.2社区体育推动学校体育走向市场.随着人们文化生活逐渐丰富,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多,如攀岩、网球和滑冰等.但其投入资金较大,学校维修费用、场地和师资培训方面尚且不足.由于学校场馆主要以义务型为主,其它经营方式为辅助手段,而作为福利与半福利混合的社区体育如果能够与学校体育有效衔接,那么社区体育的运行将为学校体育的转型带来契机,为成功走向市场充分发挥优势[5].1.3社区体育的开展主要集中在学校的非授课时间.调研发现,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不同多数体现在时间维度以及锻炼的习惯[6].学生的体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周一至周五的第2~8节课之间,而社会成员进行活动的时间是8:00之前和18:00之后,或者集中在周六、周日.因此,如果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有效结合,那么学校体育的资源设施也都能被充分利用,将二者体育资源合理共享,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2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存在的主要困难

查看全文

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发展关系

一、学校体育的地位之含义

学校体育的地位一是指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二是指学校体育在社会体育中的地位。学校体育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的任务、内容、方法,直接关系到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部署。一方面学校体育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学校体育教育重心的转移,学校体育作为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教育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学校体育通过系统的教学为竞技体育培养人才,为大众体育人群打好体育基础。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的最大弊端在于重心偏后,重过去,重眼前,功利主义教学制约了学校体育的教学发展,使体育教学中现有的矛盾越发突出。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学校体育的对象是正在发育的青少年,体育在学校教育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有自己独立的发展目标,即促使学生的机体得到完美的发展。所谓的完美发展,就是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形态、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充分、均衡、协调的发展,这是学校体育的另一个目的。

二、社会体育的重要性

学校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学校体育理所当然地被包括在社会体育之中,学校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一个分支或称之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但学校体育必然会受到社会体育的制约。同为学校体育实践也影响社会体育的发展。它们属于属种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属概念,而后者是前者的种概念,它们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在人的一生中,学校教育处于中间环节,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故当我们探讨体育可持续发展时,应把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协调发展和未来的社会对人才健康素质的需求作为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三、影响学校功能发挥的因素

我国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要接受9~15年的教育,体育又是其中一门时间跨度最长的课程。通过长时期的体育教育,学生应具有合理的体育知识结构、基本技能,培养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及养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为进入社会参加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使个人体育连续长期地进行。但国家体育总局于1997年对我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经过学校教育后的人进入青少年时期有中断体育活动的现象。在中断体育活动的人中,20岁以下者占50.7%,30岁以下者占78.8%,说明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