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交流材料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5 00:55: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学校交流材料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学校交流材料

学校干部强化交流材料

我是20*年*月由组织任命,从学校下派到奎河街道办事处大桥社区的。作为一名下派后备干部,我把到奎河街道任职当做体验基层、熟悉社区的一段难得经历;丰富阅历、锻炼提高的一个难得课堂;想事干事、实现自我的一次难得机遇,努力适应角色,尽力履行职责,初步得到了领导和基层的认可。近十个月的工作实践,我体会,做好下派工作,增强下派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在强化四种意识上下功夫。

一、强化学习意识,提高素质能力

下派后备干部下派前大多从事某一部门工作,工作内容单纯,工作范围狭窄。但下派担任的工作后,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身份与以前大不相同,作为一名新兵,要想顺利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要求下派后备干部必须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重视学习,加强学习。要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和政策水平,增强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同时,还要注重向实践学习,向周围的同志学习,尤其要坚持向基层群众学习,力求吃透所下派单位的工作路数、力求把握分管战线的工作特点和规律,学习解决现实问题,做好工作所必需的方法和艺术,学习工作经验和综合协调处理各种矛盾的才能,并悉心领会和运用,使自身素质在短时间内得到尽快提高,进而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配合意识,摆正自身位置

组织部门选调优秀后备干部到基层锻炼,这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积极举措,基层对下派人员也都高度重视,做了很好的工作安排。越是这样,下派人员自身越要找准位置,处理好与领导、与同事、与工作的关系,越要摆正位置,赢得领导和基层的理解支持,不可以自己画地为牢,自我圈定交往范围,结交一部分人,排斥一部分人,而要珍惜共事之缘份,不独断专行,不揽权越权,不争功诿过,不计较挑剔,以真心、真情影响他们。一方面要谦虚谨慎。无论是对待班子成员,对待老领导、老同志,对待一般干部,乃至普通群众,都要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急不躁,不摆架子,不指手画脚,以平和谦虚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尤其对班子成员,要互相支持不争权,互相尊重不刁难,互相配合不拆台,不搞亲亲疏疏,坦诚相见,建立起互相信任同志关系。另一方面要协调沟通。为防止工作上出现疏漏,要坚持向主要领导勤汇报、勤请示,与班子成员勤打招呼,多通气,与基层勤沟通、多交流,妥善处理工作中内与外、上与下、大与小、急与缓的关系,做到“鞍前不越位”,“马后不掉队”,把综合协调落实到每个环节,避免工作中相互碰车、打乱仗的现象。

三、强化实干意识,做好本职工作

查看全文

打造品牌学校交流材料

社会越成熟,名牌效应越明显。随着中国教育供给方式的日趋多元和家长对学校选择性的增加,教育品牌的竞争力已不容忽视。市场条件下,品牌已经成为学校赢得家长和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并认真审视其品牌管理策略。

1、品牌学校需要准确的自身定位

任何品牌都必须发现和科学定位自己的核心价值,而后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将这个核心价值向目标消费者、向公众传播,在其心目中建立清晰、可感的核心价值形象,并在各个环节中不断加强、巩固这一核心价值。

“找准位置,鲜明个性,彰显特色”是一所普通学校成长为一流名校的三步曲。企业有“先找市场,后开工厂”一说,学校也是这样。准确定位自己的服务对象,在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定位学校,需遵循“四客观”的要求,充分考虑“社会的客观要求、学校的客观基础、办学的客观条件和教育的客观规律。”遗憾的是很多学校没有品牌意识,没有目标定位,诉求主题年年变,流行什么口号就叫什么,随波逐流,没有定所;到了家长那里,就成了飘忽不定的幻影,难以建立稳定巩固的品牌形象。张扬学校个性,熔炼品牌精髓,打造名牌学校,要在“创新”上求发展,在“特色”上做文章。依法治校,改革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

2、品牌学校需要稳定的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方法、机制、措施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种关系的规范。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客观化,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映和表现。“相对稳定”反映学校掌握教育规律的程度。相对稳定的“培养模式”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全文

学校创先争优交流材料

4月6日,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刚刚结束,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随即召开会议,对全国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动员部署。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指示精神,我校于5月7日召开党员干部会议,党委书记林世选发表动员讲话,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各项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连日来,全校23个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认真组织、积极行动,召开动员会议,制订活动方案,营造活动氛围,确保了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团结带动作用、战斗保垒作用,以及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参照去年我校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可以看出,遵循“联系实际、注重实践、务求实效”的原则是我们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原因。这要求我们要充分运用学习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保证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服务科学发展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内活动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实践证明,就党建抓党建,就活动搞活动,党建工作只在“体内循环”,其价值和作用是要大打折扣的。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伸和拓展,这要求我们一要认清发展局势,要充分认清当前国内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局势,科学制订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高等教育政策;二要充分认识学校发展实际,认清学校科学发展所面临的任务和困难,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挖潜,提升质量;三要紧密结合中心工作谋划和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资源,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成果。当前,就是要紧紧围绕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团结带动广大党员干部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贴近工作实际,确定争创主题。创先争优活动在基层开展,要有鲜明、具体、实在的争创主题。就目前我校而言,大力推动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我校最大的实际,我们要立足这一实际,确定学校整体创先争优活动主题,科学布设全校活动方向,着力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各单位也应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厘清发展目标,确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突出本单位特色的活动主题,着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争优秀。通过上下联动、上下一体,努力形成科学发展主题突出、整个活动百花齐放、每个单位都见实效的生动局面。

三是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在全校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在于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内活动要影响和带动群众,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引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处在群众之中,直接面对群众、直接服务群众,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让群众广泛参与。活动方案要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评议;活动情况要向群众通报,接受群众监督;评选先进要让群众参与,接受群众建议。要让群众认识到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自已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同时,要坚持“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工建”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带动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广泛开展创建先进集体、争当先进个人活动,在全校形成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

四是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创先争优活动是立足本职开展的经常性活动,要重视舆论引导、典型带动。要充分发挥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平台作用,采取基层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宣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引导广大党员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的先进典型为榜样,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努力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查看全文

学校课改交流材料

课程改革几年来,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以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大的热情,积极投身到这一教学改革的洪流中,与进俱进,开拓创新,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们欣喜的感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极大教育教学热情,哪怕是些比较“顽固”的老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已初见端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逐渐形成,新的课堂新的思想为学校增添了新的活力。

一、课改的有利条件及成果

自从我区进入课程改革以来,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为了保证课改实验工作积极有效地展开,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组长,教导处、教研组长、各学科骨干老师参加的课改领导小组,校长十分重视课改实验工作的开展,亲力亲为,对本次课改精神的理解比较到位,亲自主持召开课改动员大会。特别是西永小学的教导主任刘林同志到我校任校长以来,更是对课改予以了高度重视。在他的领导下,成立了教科室,任命了教科室主任,分管校本教研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他经常与教导处一起部署课改实验工作,制定课改实施方案,还深入课改年级的课堂听课,以他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有问题的老师进行悉心指导,帮助解决问题。同时十分重视校本教研的研讨、开发,并在学校经费困难重重的情况下给予了经费上的支持。学校行政一班人在课改中以身作则,亲入教学的第一线,担任有困难的年级、班级的教学任务,这样的行为富有极强的感召力,激发了广大教师的课改热情,为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改实验老师培训工作比较扎实有效。在教导处的组织下,对于新的课程标准,采取了多次学、反复学、全校学、组内学、个人学的多种方式,让大家对课标理解透彻、掌握到位。每次进修校的教材培训,一定派任课老师参加。各级的教研活动,让教师们积极走出去,外出参观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春风老师吹到每一位老师的心中,让他们亲身感受这改革的浪潮。培训工作的开展,提高了老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转变了老师的教育观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对课程改革的看法也在悄然转变,由当初的不以为然、事不关已到逼着改革、做样子应付检查,再到今天的积极参与、自觉反思,这就是进步!

组织教研活动是教导处的重要职责,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是为了提高课改实验水平,积极推进新课改的实验。以前我校的教研活动大多是流于形式,无多大实效。课改以来,学校十分重视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导处不急于求成,而是步步为营,从基本工作做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我校每一学年都开展上好一堂研究课活动,大力提倡老师上研究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在全校各个科组展开。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全校老师的课堂教学观、教学实践逐渐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形成了较好的教研氛围。

校本教材的开发是课改的特色所在,我校非常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积极创设条件,由教科室组织牵头,带领鼓励老师开设校本课程,目前我校已形成《诗歌诵读》、《手工制作》二门校本课程,由学有所长的老师担任课程的教学工作。

查看全文

德育优秀学校交流材料

创办于1962年的初级中学,是一所具有四十多年悠久办学历史和优良办学业绩的初级中学。学校长期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总结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学生主体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确立学校皆德育、社会皆德育的大德育观念,建立既有时代特征又有初中特色的德育模式,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激励奋进的良好成长环境,实现社会责任感、成才意识与常规养成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德育素质,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在长期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中,初中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学校文化和德育特色,这就是:爱国爱校的优良传统、探索科学的进取精神、和谐共振的师生关系、文化理想的追求。

四十多年来,正是这种底蕴深厚的学校文化,激励着全校师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校风,不断超越自我,充满生机与活力。学校的德育工作注重在基础上花力气、在改革上做文章、在实效上下功夫,实现了“五个转变”,即:在指导思想上,从纯正校风、保证教学转变为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在德育管理上,从经验型转变为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在教育形式上,从较单纯的活动教育转变为贯穿至教育的全过程、渗透至教学的各环节;在德育队伍上,从以政教处及班主任为主转变为依靠全员的共同参与;在工作着力点上,从提高德育认识、摆上工作位置的浅层次转变为优化德育队伍素质、提高科学化水平的深层次上来。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德育特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初步建成了“以德树人、民主和谐”的德育模式,优良的校风、学风逐步形成,连续荣获南通市、启东市德育先进集体、启东市安全文明学校、启东市绿色学校、启东市艺术节十佳、启东市文明单位、启东市先进学生群体、启东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德育教育特色学校、启东市无流生学校、启东市收费规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年又被评为“德育先进特色学校”。

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上升,回顾学校走过的成功历程,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核心、民主管理、依法治校、观念更新、特色创建和自强不息的努力。

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建设全员德育机制。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近年来,在陆辉校长的领导下,初中全力打造“人文教育”的品牌。学校各项目标的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健全,都是从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的发展的角度去考虑。“人文教育”对学生而言包括做人、求知、做事、审美等基础。因为初中对他们来说是走向更高阶段网学习和成就人生事业的知识摇篮,更是铸就自己人生未来梦想的道德基地;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学校教育和管理手段同时代的需要相比已经表现了很大的被动性。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服从民族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求。初中以“人本观念”为出发点在德育教育上展开全方位的探索。多年来“全方位育人”的方针得到切实的履行: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课堂德育渗透为主渠道,以“爱国、爱校、爱家”教育为特色。初中师生在校领导的带领下,用一切行动去诠释德育的真谛。

首先,领导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建立德育领导机构,切实将德育工作摆上首位(从德育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投入都能体现德育的首要位置)。结合本校实际,建立了由校长室、政教处、团支部、班主任、学生会等5个部门组成的德育领导机构和四线德育网络(即以校长为核心线,以政教处、年段、班主任为主力线、以团支部、团小组、学生会为辅助线、以班干部、值日生为保证线)相结合的一套制度,汇编成初中班主任管理条例,分发给各位德育骨干,通过班主任培训会议、主题班会、教师例会、集会、竞赛、活动等各种形式,进行学习探讨、落实执行,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以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建成了统一领导、全员德育、分层管理、务实高效的德育网络。

查看全文

学校骨干教师培养交流材料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本,是学校最丰富、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资源,拥有德才兼备、充满爱心、甘于奉献的骨干教师群体,才能办出最好的学校,所以,我校把骨干教师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大计来抓。近年来,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我校按照引进优秀的人、用好现在的人、留住关键的人、培养未来的人的培养思路,加强领导,周密组织,认真落实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本学期的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科学规划,确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几年来,学校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加快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抢占教师队伍建设的制高点,建设骨干教师队伍。为此,学校制定了《骨干教师评定标准》、《骨干教师管理办法》,明确了骨干教师的标准和培养目标,鼓励教师拔尖、成名成家,打造我校骨干教师队伍。

本学期在全校进行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对象的选拔。按照市教育局制定的具体选拔条件,遵循公开推荐,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并且兼顾不同学历和学科的合理分布,拟筛选中小学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5名(其中,中学部3名,小学部2名),镇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0名,校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5名,共30名各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

二、积极培训,提高骨干教师素质。

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培养是学校工作重点,同时也是继续教育工作的核心,按上级要求,学校要本着选好对象、培养骨干、分层培训、讲究实效的原则,采用集中培训,师徒结对等形式,继续组织好骨干教师的校级培训。同时,还要积极支持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为参训教师提供经费保障,着力打造一批名符其实的不同等级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查看全文

学校人事建设交流材料

近年来,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人事处党支部以创建机关党委“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示范点”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紧紧围绕学校“侨校+名校”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在全面加强支部建设、丰富支部生活的同时,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和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推进和完善聘任制度改革,在工资、职称、档案、计生等方面也取得一系列成绩,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了党建工作和行政工作双赢的可喜局面。一、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理论学习融入实际工作中。人事处党支部一直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支部每两周召开一次支部会议,按照学校理论学习计划对党、国家和学校的重要文件进行学习,加深全体党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并在支部会议上就如何深化“固本强基”活动、如何深入理解“三有一好”、公民道德、暨南精神等问题展开讨论。人事处党支部在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紧紧围绕着学校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转变干部作风为切入点,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推进人事处党支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人事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二、积极组织、开展创建“机关党委固本强基示范点”工作。自20*年4月,人事处党支部被机关党委确定为“暨南大学固本强基工程示范点”以来,支部进行全体动员,统一思想,提高党员对固本强基重要性的认识。人事处党支部根据学校党委《关于开展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工作的意见》和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三年规划的布署要求,结合人事处的实际情况,讨论和制订了《人事处党支部实施固本强基示范点建设方案》,并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和落实领导责任制,形成了“支部书记亲自抓,支部委员密切配合,各科科长牵头抓落实,全体党员积极参与”的局面。党支部将《建设方案》发至每个党员手中,让大家能对照“示范点”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自觉抓好落实,从而使全处党员都将积极参与创建工作作为自己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来看待,端正态度,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示范点的创建工作中。为保证“固本强基”示范点建设的方案落到实处,每学期初始,人事处党支部都召开支部会议,围绕学校工作部署,结合本支部“固本强基”示范点的建设要求,拟订该学期的组织活动安排。制定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保障措施,确保机构、人员、职责、时间、进度、效果的“六落实”,推动固本强基工程稳步开展。人事处党支部还制作了“暨南大学机关党委固本强基示范点”宣传栏,公开人事处各科室职责、联系电话和科室人员姓名,进一步增加办事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的监督。建设“机关党委固本强基示范点”对人事处支部以及每位工作人员都是一种促进和监督,人事处支部在工作中进一步规范管理、切实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业务素质建设和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力争将“固本强基”工作做到实处。加强支部建设,创新组织生活形式。1、规范支部建设和管理,提高党员素质。人事处党支部认真落实“一个党员就是一个先进榜样,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先进团队”,一方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党支部为核心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不断学习新的人事政策,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廉洁务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充分贯彻民主集中制,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党员个人,明确个人职责,定期进行支部党员评估。人事处坚持“处务会”决策机制,每周召开有各科正副科长参加的处务会,就人才引进、师资建设、工资福利、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等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人事处还制定了《党支部目标管理制度》和《人事处工作人员守则》,进一步加强了对支部工作和支部成员的规范管理。为进一步扩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人事处党支部有计划、有步骤、有要求地培养群众加入中国共产党。人事处处现有人员17人,均为中共党员,另有1名推免研究生。支部热情关心他的政治进步,让他参加支部的每一次活动,帮助他提高思想认识,健康成长,于今年4月将其发展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人事处党支部还大力加强理论与业务学习,提出创建“学习型的机关”。在学习中联系实际,坚持学习理论和业务工作相结合,讲究实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支部通过定期进行处内业务学习、科室学习讨论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党员们不断学习,寻找自身差距;积极为支部成员提供学习、进修、交流的机会,拓宽大家的视野,了解人事政策新的动态;鼓励党员们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真正把创建学习型机关落到实处。2、创新支部活动形式,增强教育效果。人事处党支部十分重视创新学习教育活动的形式,通过定期的理论学习和多样化的组织生活,为“固本强基”示范点的建设赋予新的内容,不断增强实际教育效果。为进一步促进大家对“理想、责任、能力、形象”的学习和理解,人事处党支部召开学习“三有一好”讨论会,并邀请机关党委谭其学书记和林健和老师参加。党员们围绕对“三有一好”的学习以及“固本强基示范点”的建设,结合人事处基本情况和本人实际工作畅谈了自己对“三有一好”的理解并展开热烈的讨论。在这次讨论中,支部决定将以科室为单位展开竞赛,奖优罚劣,促使工作人员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将“固本强基工程”落到实处。在讨论“扶贫助困”、交纳特殊党费的支部会议上,支部成员响应学校党委的号召,积极交纳特殊党费,并以支部名义资助特困生范荧荧,为其提供今后上学的学杂费用;支部书记饶敏处长还带着学习用品去佛冈县迳头镇车角村看望了这个女孩,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大家都希望用爱心和期望为这个孩子提供良好的经济支持和学习空间。根据《关于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意比赛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学校正在开展的保持党员先进性和“三有一好”教育学习活动,人事处党支部进行了以“树形象,强素质,人事在我心”为主题,以科室竞赛为基本形式的支部组织生活创意活动。此次活动具有主题鲜明、形式新颖、意义深刻、推广性强的特点,既考察了各科室工作人员对人事政策、工作原则的把握和对“三有一好”的理解,也体现了各科室的工作效率、工作责任心、服务态度和团队精神,涵盖了人事处工作的方方面面,展现了人事干部的精神风貌。在学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意比赛”中,该组织生活创意在19个参赛支部中脱颖而出,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以83.53分的高分获得“支部优秀组织生活创意奖”一等奖。通过对外交流和自身学习,创建“学习型的机关”,是人事处支部创建“固本强基”示范点的重要内容。2005年5月,人事处支部集体前往深圳大学,与深圳大学人事处开展对流座谈活动。通过交流和座谈,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也发现了很多共通的、可以互相借鉴的方面。应该说,形式多样的支部活动对提高人事处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全体党员的业务和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管理服务模式,热情为教学科研、为广大教师服务。为进一步推进我校人事制度改革,人事处一方面组织人员到国内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走在前面的上海交大,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调研取经,另一方面从网上收集国家、省、市有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配套文件及政策。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人事处现在已基本完成了学校定编定岗全员聘任的重要工作,根据学校未来几年的发展要求确定了各类人员的编制数和比例数,实行了教师岗位聘任制度,为我校“侨校+名校”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基础和保障,也标志着我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在过去的一年,人事处在引进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取得较大成果。两年来顺利引进文艺学学科珠江学者朱寿桐教授,聘请中国科学院钱逸泰院士、陈星旦院士、中国工程院陈火旺院士、钱清泉院士、蔡道基院士为双聘院士,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为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优化师资结构,人事处积极组织英语口语、计算机等培训,并利用学校香港教育基金,选拔了重点学科、国际学院和其他学科的教师39人出国进修,为教师们创造良好的培训进修的环境,促使他们积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为吸引海内外高级人才,20*年9月,学校向海内外公开招聘10名院长,人事处处负责广告,收集、整理应聘材料,同时参与应聘人员的接待工作,保证了招聘工作的顺利完成。在实际工作中,人事处支部以建设“固本强基”示范点为契机,以转变干部作风为切入点,以科室为单位,责任到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如将人事制度及相关政策上网,实现网上年终考核;简化“新人”报到程序,从过去的报到要经4个科,人事-工资-师资-计生办,减少到两个科室:人事-计生。五、创新监督机制,确保党员干廉洁自律。人事处在机关工作中不仅有“窗口”作用,还因为自身所处环境特殊,使反腐倡廉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处党支部结合学校纪律教育学习的统一部署,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是以科室为单位,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抓好责任分解,把反腐倡廉的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并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二是根据科室的职能及业务特点确定考核的重点,抓好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严格执行纪律,维护责任制的严肃性。处领导多次在支部会议上强调廉政为公,干净做事,清白做人,自己也以身作则。20*年12月上旬,个别心术不正的人采用速递方式,将存有20000元现金的存折特快专递送到处领导手中,第二天,这个存折就成了对全处各科负责人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最生动的教材。20*年人事处被评为“20*年度暨南大学先进集体”,这与每位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将继续在学校和机关党委的领导下,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使全处党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跃上一个新台阶,为实现“侨校+名校”战略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查看全文

学校党支部经验交流材料

以党建促三风以三风求发展

——****党支部交流材料

(2007年3月12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发言的题目是《以党建促三风,以三风求发展》。****现有教职工188人,其中共产党员60名。近年来,学校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层党组织在学校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特别是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学校领导率先垂范,广大党员主动投入,教职工积极参与,支部工作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性发展,明显发生了“一个转变”、“四个增强”:即****校风、学风、班风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学校领导的公仆意识和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广大党员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全体教职工的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明显增强、校园内师生员工的团结意识和创新意识明显增强。现将我校党支部所做的重点工作和取得的一些经验在这里向大家作以汇报。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班子的凝聚力。

查看全文

学校科学谋划发展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一、抓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每月开展一次检查,加大检查力度。学校制定了阳光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成立了以教务主任为组长的常规工作检查督查组。每周开展一次督查活动。检查之前,教导处召集检查组成员,确定检查内容、形式以及具体要求,以表格形式将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培优转差情况、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课堂教学效果逐一检查评比,然后将检查结果以通报形式打印发至全校,让每位教师了解自己,对比他人,找差距、找不足,同时学校还针对每次教学常规检查和督查情况组织反馈交流会,使检查的效果真正落实到实处。

2、加强备课创新。备课以教材分析为主,做到备课、上课、练习、检测四统一,备课过程中做到“四个要”,即“钻研教材要深度、教学环节要清晰、作业练习要精选、单元检测要严格”。教务处坚持每学期进行一次校级备课评比展示活动,让教师相互促进提高,教务处、教研组长负责及时反馈信息,改进意见,不断完善和提高备课水平。

3、加强教学评价机制创新,重奖重罚。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坚持抓好“两个环节”的评价。一是在学校每月组织的各种常规检查中,必须进行量化评分,市教育局和办事处的检查评价结果得到肯定的双倍奖励,出现问题,上了通报的双倍处罚。二是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科教学质量进行横向+纵向对比评比,横向考评成绩以曙光小学为标准,优分率+及格率+均分=教学成绩,以百分点为单位,少一个单位扣1元,多一个单位奖3元;纵向考评以期中成绩为标准,每多一个单位奖3元,每少一个单位扣3元,六年级毕业考试按照科任教师与学校签订的质量结账方案进行结账,办事处奖励后学校再进行同等奖励,这一系列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了评价的导向作用,调动了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抓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查看全文

中学德育先进学校交流材料

创办于1962年的初级中学,是一所具有四十多年悠久办学历史和优良办学业绩的初级中学。学校长期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总结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从学生主体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确立学校皆德育、社会皆德育的大德育观念,建立既有时代特征又有初中特色的德育模式,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激励奋进的良好成长环境,实现社会责任感、成才意识与常规养成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德育素质,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在长期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中,初中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学校文化和德育特色,这就是:爱国爱校的优良传统、探索科学的进取精神、和谐共振的师生关系、文化理想的追求。

四十多年来,正是这种底蕴深厚的学校文化,激励着全校师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校风,不断超越自我,充满生机与活力。学校的德育工作注重在基础上花力气、在改革上做文章、在实效上下功夫,实现了“五个转变”,即:在指导思想上,从纯正校风、保证教学转变为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在德育管理上,从经验型转变为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在教育形式上,从较单纯的活动教育转变为贯穿至教育的全过程、渗透至教学的各环节;在德育队伍上,从以政教处及班主任为主转变为依靠全员的共同参与;在工作着力点上,从提高德育认识、摆上工作位置的浅层次转变为优化德育队伍素质、提高科学化水平的深层次上来。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德育特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初步建成了“以德树人、民主和谐”的德育模式,优良的校风、学风逐步形成,连续荣获南通市、启东市德育先进集体、启东市安全文明学校、启东市绿色学校、启东市艺术节十佳、启东市文明单位、启东市先进学生群体、启东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德育教育特色学校、启东市无流生学校、启东市收费规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年又被评为“德育先进特色学校”。

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上升,回顾学校走过的成功历程,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核心、民主管理、依法治校、观念更新、特色创建和自强不息的努力。

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建设全员德育机制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近年来,在陆辉校长的领导下,初中全力打造“人文教育”的品牌。学校各项目标的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健全,都是从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的发展的角度去考虑。“人文教育”对学生而言包括做人、求知、做事、审美等基础。因为初中对他们来说是走向更高阶段网学习和成就人生事业的知识摇篮,更是铸就自己人生未来梦想的道德基地;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学校教育和管理手段同时代的需要相比已经表现了很大的被动性。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服从民族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求。初中以“人本观念”为出发点在德育教育上展开全方位的探索。多年来“全方位育人”的方针得到切实的履行: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课堂德育渗透为主渠道,以“爱国、爱校、爱家”教育为特色。初中师生在校领导的带领下,用一切行动去诠释德育的真谛。

首先,领导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建立德育领导机构,切实将德育工作摆上首位(从德育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投入都能体现德育的首要位置)。结合本校实际,建立了由校长室、政教处、团支部、班主任、学生会等5个部门组成的德育领导机构和四线德育网络(即以校长为核心线,以政教处、年段、班主任为主力线、以团支部、团小组、学生会为辅助线、以班干部、值日生为保证线)相结合的一套制度,汇编成初中班主任管理条例,分发给各位德育骨干,通过班主任培训会议、主题班会、教师例会、集会、竞赛、活动等各种形式,进行学习探讨、落实执行,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以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建成了统一领导、全员德育、分层管理、务实高效的德育网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