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4 23:47: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学校德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学校德育
一、积极的教导与防治并重
朱熹认为,教导学生该从积极方面去指导、说服,少作处理性的消极工作,学者深明“义理”、“充长善端”而心悦诚服,其效果要比订立规章制度大得多。他又说:“尝谓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理义之不足悦其心。夫理义之不足以悦其主,而区区于法制之未以防之,……亦必不胜乎”。(《同安县谕诸职事》)学生的心中有了“理义”才能“立志”,志其心之所向,是为学的目的。目的不定,一切学业都无着力处。同时,他在《董蒙须知》和《训学斋规》中,对于学生在校,如何做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详加标明,关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其他杂细事宜,也都有了严格的规定。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依照这些细则而行动,用“规矩”养成“方圆”,以表明深明“理义”。虽然朱熹所主张的“理义”与现在学校德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他对学生积极教育与防治并重的做法却值得借鉴。当前在大中学生中,不少学生缺乏理想,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以西方为榜样、是非标准差。特别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潜藏着信仰、信念、信任危机;爱国主义思想淡薄,民族虚无主义情绪滋长“蛇年风波”以及风波后影响,都在说明这个问题。因此,学校德育最重要的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应使他们真心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为崇高的事业而献身。这一代青年从幼儿园开始都唱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歌,小学、中学都进行政治教育,考试成绩都是八九十分。但实际情况怎样样呢?这需要我们深思,需要我们找到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要研究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各进行哪些德育,怎样进行德育。光是灌输概念、术语不行,要争取制定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规矩和细则,既引导又防治,双管齐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循序渐进和积善成德
朱熹对学生一贯主张教育内容不但要有整体性,而且要有系统性,要循序渐进。他主张学生从八岁起入学,受小学教育,从十五岁起入大学,受“大人之学”的教育。他认为小学是基础,基础不牢固到了大学再填补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小学中要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书数之习,并在实际练习中入手,以逐步培养其德性。反其长大,进入大学,然后教以如何去做“致知”“穷理”的工夫,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以止于完善。所以他特别重视小学教育的内容。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表明,在朱子以前,小学没有书籍,是朱熹把古代贤人的所谓“嘉言善行”汇集记录起来,编成《小学》,内分二篇,共三百八十五章作为小学必读之书。此外还专为蒙童编写《蒙童须知》,内容切实可行,有助于小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朱熹还主张小学以上所用教材的次序是:“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读了“四书”再读其他经书。儒家学者把“四书”视为学者必读之书,也实始于朱熹。可见他在对学生道理思想教育方面,十分重视贯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下而上达的原则。小学与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应是整体的。小学是大学的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扩充和深究。虽然程度有深浅,但内容却是一贯的。既是循序渐进,又是连续一贯,这样教育的效果就会显著提高。这些对我们今天学校德育也是有借鉴的。
从目前学校的德育看来,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德育内容衔接不够紧密。德育方法是“关、管、灌”的铁三角。从大学生情况看来,有两方面表现较差:一是缺乏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有的人连最起码的公共道德、卫生常识都没有,志大材疏,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这点应引起注意。据报道有的大学设有七个部门管理学生还没有管理好,这是因为中小学生没有打好底子,到了大学,还是抱着走。二是大学生的处世、办事能力差(不是指关系学那一套)。这与中小学的教育目标有关。中小学不能只重视课堂教学,更不能死记硬背,高分低能、以开学率作为唯一标准,把中小学办成“升学预备班”,以智育代德育。而应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引导学生积小善成大德,积小德成大善。
三、致知和践行结合
学校德育管理
一、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一是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
为调动他们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以及高于国家标准的班主任津贴,对班主任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如评职指标受限时,确有够条件的班主任,实行校内低评高聘的政策,并与工资挂勾,大大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使我校班主任队伍稳定。二是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学科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者,学校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各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本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能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效果。学校制定了科任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以及配合班主任抓好班级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对他们的工作在评选巴蜀好教师工作中有所体现,同时也把他们此项工作的好坏纳入每期末的工作质量评价中。第三,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学校的后勤人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需要他们有构思、有设计、有计划地实施。学校制定了有关服务育人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评价将成绩显著的同志评为巴蜀好职工,进行奖励。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各方人士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挥了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三、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学校德育现状对策
【内容摘要】: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为专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必须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必须遵循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部分青少年动辄离家出走,动辄打架斗殴,动辄跳楼自杀,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的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上述种种现象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艰巨任务。必须重视并切实组织好各项活动。充分认识传统教学中的某些弊端及其危害,摒弃那些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大讨论的活动中,实施好学校德育工作。【关键词】学校青少年培养德育思想道德
一、基本情况
1、学生思想状况喜忧参半。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知识经济的突飞猛进,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左右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传统的伦理道德、审美情操在青少年头脑中的地位越来越脆弱,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部分青少年动辄离家出走,动辄打架斗殴,动辄跳楼自杀,可见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的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2、教师思想认识不容乐观。教师既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指导者和传授者,也是学生思想灵魂的铸造者和传播者,教师应模范地履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从调查和平时的了解中,但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不能以身示范、严格要求,在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3、家庭教育工作亟待提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之师。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教育观念与学校保持一致,但仍有一部分家长德育观念亟待加强。
二、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学校德育研讨
一、积极的教导与防治并重
朱熹认为,教导学生该从积极方面去指导、说服,少作处理性的消极工作,学者深明“义理”、“充长善端”而心悦诚服,其效果要比订立规章制度大得多。他又说:“尝谓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理义之不足悦其心。夫理义之不足以悦其主,而区区于法制之未以防之,……亦必不胜乎”。(《同安县谕诸职事》)学生的心中有了“理义”才能“立志”,志其心之所向,是为学的目的。目的不定,一切学业都无着力处。同时,他在《董蒙须知》和《训学斋规》中,对于学生在校,如何做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详加标明,关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其他杂细事宜,也都有了严格的规定。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依照这些细则而行动,用“规矩”养成“方圆”,以表明深明“理义”。虽然朱熹所主张的“理义”与现在学校德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他对学生积极教育与防治并重的做法却值得借鉴。当前在大中学生中,不少学生缺乏理想,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以西方为榜样、是非标准差。特别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潜藏着信仰、信念、信任危机;爱国主义思想淡薄,民族虚无主义情绪滋长“蛇年风波”以及风波后影响,都在说明这个问题。因此,学校德育最重要的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应使他们真心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为崇高的事业而献身。这一代青年从幼儿园开始都唱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歌,小学、中学都进行政治教育,考试成绩都是八九十分。但实际情况怎样样呢?这需要我们深思,需要我们找到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要研究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各进行哪些德育,怎样进行德育。光是灌输概念、术语不行,要争取制定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规矩和细则,既引导又防治,双管齐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循序渐进和积善成德
朱熹对学生一贯主张教育内容不但要有整体性,而且要有系统性,要循序渐进。他主张学生从八岁起入学,受小学教育,从十五岁起入大学,受“大人之学”的教育。他认为小学是基础,基础不牢固到了大学再填补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小学中要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书数之习,并在实际练习中入手,以逐步培养其德性。反其长大,进入大学,然后教以如何去做“致知”“穷理”的工夫,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以止于完善。所以他特别重视小学教育的内容。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表明,在朱子以前,小学没有书籍,是朱熹把古代贤人的所谓“嘉言善行”汇集记录起来,编成《小学》,内分二篇,共三百八十五章作为小学必读之书。此外还专为蒙童编写《蒙童须知》,内容切实可行,有助于小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朱熹还主张小学以上所用教材的次序是:“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读了“四书”再读其他经书。儒家学者把“四书”视为学者必读之书,也实始于朱熹。可见他在对学生道理思想教育方面,十分重视贯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下而上达的原则。小学与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应是整体的。小学是大学的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扩充和深究。虽然程度有深浅,但内容却是一贯的。既是循序渐进,又是连续一贯,这样教育的效果就会显著提高。这些对我们今天学校德育也是有借鉴的。
从目前学校的德育看来,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德育内容衔接不够紧密。德育方法是“关、管、灌”的铁三角。从大学生情况看来,有两方面表现较差:一是缺乏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有的人连最起码的公共道德、卫生常识都没有,志大材疏,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这点应引起注意。据报道有的大学设有七个部门管理学生还没有管理好,这是因为中小学生没有打好底子,到了大学,还是抱着走。二是大学生的处世、办事能力差(不是指关系学那一套)。这与中小学的教育目标有关。中小学不能只重视课堂教学,更不能死记硬背,高分低能、以开学率作为唯一标准,把中小学办成“升学预备班”,以智育代德育。而应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引导学生积小善成大德,积小德成大善。
三、致知和践行结合
学校德育改革
1
学生自主时间的增多,活动空间的扩大,确使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参加学科兴趣小组或课外技能兴趣小组的活动,发掘了自身的潜力,发展了自己的个性特长,提高了自身素质,初步实现了素质教育。然而,由于教育的滞后和不力,疏于管理或管理工作的漏洞等原因,有那么一些同学都在这些空档时间里,在校内,外却干起了违法乱纪、损害学校形象的行为。其主要表现:
第一、一些同学利用空档时间,到电子游戏机室打机,为了讨机币钱,他们干起了盗窃、抢夺、勒索、变相勒索、诈骗等非法侵占公、私财物的行为。例如:近年来,在一些中小学校里,由于一些学生利用空档时间经常到机室打机,迷上了电子游戏机,他们为了讨机币钱而诱发了盗窃、销脏自行车,勒索和变相勒索同学财物、甚至抢夺同学的财物等违法乱纪的行为。这类案件占学生在空档时间违法乱纪案件总数的26.9%(下简称为“这类案件约占百分之几”)。这类案件往往发生在寒暑假期间及寒假后的新学期,受害者通常敢怒不敢言,因而容易被学校忽视。
第二、一些同学在空档时间到录像室看了黄色录像后,经受不了刺激而诱发流氓行为。例如:某中学初二有位校足球兴趣小组的成员,在多个星期六晚上分别伙同不同的队友到录像室看了黄色录像后,由于受影响较深,除了回校后把“黄片”上的关于性交的种种招法一一画在作业本里传给本班的其他队友和同学看外,还在课室走廊或在女同学必经的通道故意设置路障,趁机占女同学的“便宜”的流氓行为。这类案件约占21.7%。
第三、一些同学由于受不良影视作品的影响,受个体书摊销售的不健康和黄色书报的腐蚀,他们十分羡慕和欣赏作品中的主人翁谈情说爱的浪漫情调,诱发早恋,甚至由早恋发展到“私奔”。例如:某中学有两位美术兴趣小组的男、女同学,由于经常出入录像室和个体书摊摊,看了台湾某作家的恋爱小说和《龙虎炮》等不健康和黄色书刊,开始他俩相互暗恋,后来发展到早恋,当他俩的行为被老师和父母发现后,她竟经常以美术小组外出活动为由,欺骗班主任,躲开父母的监视,最后,他俩竟“私奔”近一周,同食同居。这类案件约占14.8%。
第四、有些兴趣小组的同学,经常先以兴趣小组活动为由向班主任请假,后又对兴趣小组辅导教师谎称班主任不同意其参加兴趣小组活动,长期游离于班集体和学校之中,伺机干侵占师生和学校财物和损害同学友情的违法乱纪行为。例如:某中学初一有位舞蹈队的同学,他经常以舞蹈队排练为由向班主任请假后,又以班主任不同意其参加舞蹈队为借口,欺骗班主任和舞蹈队辅导老师,钻空子,先以借同学自行车偷配锁匙为手段变卖同学的自行车,后发展到明目张胆以借同学的自行车直接变卖和拧学校的水龙头、偷捡学校的教学设备去卖的地步,既违法违纪,又损害了学校、同学利益,破坏了同学之间的友情。这类案件约占7.6%。
2011学校德育打算
一、德育工作目标
初一年级:重点用《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学生,教育学生遵守纪律、维护学习、生活秩序,为自己和他人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认真纠正违犯规章制度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养成遵守纪律、讲究卫生、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初二年级:重点进行礼貌待人、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教育。
初三年级:重点进行诚实守信、热爱劳动、艰苦朴素、克服困难等正确信念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教育,同时进行前途理想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二、德育教育系统
课堂德育系统——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科任教师→学生。
学校德育实学思想研究
一、以境育人
(1)追溯百年历史,领进实学之门。学校建设了以阮元雕像和实学铭为主体的阮元实学文化墙,将阮元的雕像与治学名言“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及其文化意象集中呈现,彰显校园文化的核心主张。每到新学年举行入学仪式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学校百年历史,让学生通过观看“百年校庆”视频,激发对先贤的敬意、对学校的自豪感,然后再回到阮元墙前郑重三拜:拜先贤———尊师长———礼学长。由此,进入实学之门。(2)种下成长之树,立下实学之志。学校建设了“共长园”———新生在这里举行入学礼,栽下成长树,毕业生在此举行毕业典礼,共同见证成长的历程。每年阳春三月,学校开展“我与小树共成长”主题活动。一年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的挖坑,有的扶树苗,有的提桶浇水,干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他们动作显得有些笨拙,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对植树活动的热情。轻柔的春风中,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树苗,想着它会日夜陪伴自己慢慢长大,自豪感溢于言表。学生们共同种下成长之树,与此同时也会立下成长之志,期待有朝一日成长为参天大树。
二、以“实”育人
(1)明确“实”心。为了彰显阮元“实学”思想的内核———“务求其实、惟从其是”的主张,学校聚焦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推进“三实”课程建设。为了达成课程目标,学校在推进“三实”课程建设时着力从四个层面来推进。第一层为核心层,即明确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和历史传承,学校提出要让学生成为“有理想、会思考、求卓越、能吃苦”的社会人的培养目标。第二层为基础层,要通过国家课程的开设,着力培养面向未来、具有发展性的人。一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两棵树行动”,即“种下习惯树”“浇灌能力树”,引领全体教师积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第三层为拓展层,学校为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各类社团活动,以激发兴趣,培养特长,使得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第四层为活动展示层,体现“实学”精神的要义,学校要让学生在特色活动中展示学习成果,濡染特质。(2)由“点”及面。如果学校努力让每一个仪式在特定的日子里触动学生的心弦,那这一个个仪式就是存留在学生记忆中的点。学校要让学生记忆的点串联成线段,展开成面,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曾对少先队员提出殷切期望,他希望少年儿童要“从小立志向”。这是要求,也是任务。学校可以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在每年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围绕“立志向”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使节日让学生难忘,给学生助力,让学生的志向扬帆起航。这三年,学校可以分别围绕“放飞理想”“写给未来”“彩绘明天”开展活动。要通过“谈理想”活动,让学生放飞气球,预示梦想起航的开端;要结合百年校庆,让学生给未来的自己或者给自己的未来写一封信,等到110周年校庆时再打开,检验实现了多少;要通过彩绘百米画卷,让学生对明天的思考更加清晰、更加立体。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在心中植下“从小立志向”的种子,将来长成建设祖国的参天大树。(3)以“管”促“进”。为突出“实用性”,学校实施“行政一站式”管理,即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将所有管理人员分成不同小组,对教育教学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管理,从而树立全局观念,形成协同机制,提高管理实效。为体现“实效性”,可以实施“菜单式”管理,即对管理项目进行梳理,按照“项目化、标准化、流程化”的要求,设立不同类别的管理菜单,使管理者及教师了解项目实施的方法,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符合客观规律。为落实“切实性”,学校可以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所谓“负面清单”是指在管理中对弹性比较大或者不宜统一要求的工作进行梳理,列出这些工作严格禁止的行为,其他则由教师自主决定,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主动性,达到人尽其才的管理目标。
三、结束语
总之,六年影响一生,童年奠基未来。要以培养国家需要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人才为己任,谨记“德育为魂”,脚踏实地,勤于思考,不断创新。要注重以境育人,以“实”育人,用阮元实学思想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学校德育工作
一、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当前我国的社会情况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尤其是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左右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传统的伦理道德、审美情操在青少年头脑中的地位越来越脆弱,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部分青少年动辄离家出走,动辄打架斗殴,动辄跳楼自杀,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的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上述种种现象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艰巨任务。中共中央5月10日至11日在京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然而,我们学校德育教育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学校德育教育单打独斗,缺少家庭、社会参与。目前农村农民外出务工现象十分普遍,据统计,我县某镇学生双亲均在外务工的占83%,单亲在外务工的占95%,农村家庭空巢,直接导致了家庭、社会教育乏力;又如多教育理论,少实践活动。近十年来有关教育改革方面的理论已是层出不穷、百花齐放,特别是素质教育理论更是异彩纷呈,然而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大多数学校还是以灌输书本知识为主;再如多重视智育开发,少加强德育培养。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学校还只注重智育的开发,只要读书好、分数高,那么你就是好学生。等等,不彻底改掉这些弊端,学校德育工作就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所以,学校德育工作应该以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为指针,根据时代需要,与时俱进。二、正确处理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人的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必须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首要的地位。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德育的外延扩大了,德育与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更密切了,但如果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单纯地理解为搞一些活动,进而用这种所谓的“素质教育”取代学校德育工作,那么,学校德育就有可能被淡化。多年来,人们提到学校德育工作,首先想到各项活动,有人甚至把学校开展的活动等同于学校德育工作。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在活动中,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没有各项活动,学校德育就只剩下了空洞的说教,根本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必须重视并切实组织好各项活动。开展各项活动,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有可行的计划和步骤,凡是学生自己能独立完成的,要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最好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活动。活动后,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赋予新义、避免流于形式、长期坚持下去。成功的学校德育,必须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学校德育工作要相机寓教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融会贯通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学科教学离开了德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学科教学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脱离了各科教学这一土壤,德育工作就丧失了根基,成了空中建楼阁。优秀的教师,总是把教书和育人和谐地统一、融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学科知识,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政治素质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三、学校德育工作的体现途径首先,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是教师自身道德的建设。我们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以加强师德建设为前提,师德建设不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工作,必须长抓不懈。一方面,教师队伍在不断的送旧迎新,新同志有待加强师德建设,另一方面,中老年同志有不少也在师德方面程度不同的存在着不能同历史发展相适应的地方。这两方面,我地近两年来是有深刻的教训作佐证的,而且,随着目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师德建设的内涵和标准也在不断升华。因此,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有一个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的任务。其次,重视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结晶,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民族精神得以发展的土壤,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产生着巨大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弘扬和培育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而爱国主义又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的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精神粮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因此,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贯穿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现今世界上唯一持续发展而未中断的文化,她既有悠久的历史,又焕发着青春活力,加强传统文化学习,可以激发人的爱国精神,提高人的文化素养、文明素养、心理素质、科技素质,和谐人际关系等。她强调如何修德和做人,是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再次,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是学校德育工作能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当今学生存在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成长的环境纷繁复杂,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必须紧紧扣住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学校应应对目前学生家长多数在外的现状,摸索出与时代相适应的联系形式,如建立学生家长通讯簿、校长热线等方式,多与家庭沟通,摸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不良苗头,与家庭一起纠正其不良风气。与此同时,学校要善于利用社会上思想道德风范的先进典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也要善于运用社会上的反面典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只有家庭、社会、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各种形式的联动体系,学校德育工作才可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最后,转变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沃土。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束缚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作为基础教育改革时期的教师应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充分认识传统教学中的某些弊端及其危害,目前,在教育改革中,教育评价改革未能有效地配套,教师要着眼未来,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摒弃短视的功利主义思想,克服重知识轻智能,重分数轻能力,重课内轻课外等现象,本着对未成年人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改革中真正做到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从教学结构上、教学方法上加大改革力度,教学应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避免空洞说教,逐步使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学会到会学,主动地把学到的知识内化成能力和素质。把有限的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让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理解,接受新的知识。同时,教师要主动学习,应用现代教育设施和教学手段促进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潜心教改,减轻学生负担,为每一个学生将来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立于不败之地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新时期我们的面临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衡量我们德育工作水准的具体表现。总之,目前学校德育应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工作中来,我们应“内外兼修”,转变教育思想和育人观念,充分发挥学校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针对当前青少年思想品德出现的新情况,把握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正确方向,让我们的德育工作能贴近学生生活,贴近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以培养和造就政治合格、技能过硬、思想素质高尚的各类人才,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参考文献】:《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心理学》《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教育学》新颁《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2003、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学校德育整体优化
一、德育目标层次化
德育目标是实施德育工作的根本指南,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方法的选择,学生品德的品定以及德育工作领导和管理等都要为实现目标服务。学校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针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思维方式上出现的新特点,从培养跨世纪人才着眼,从抓实基础项目入手,分阶段分层次制定德育目标(包括学校总体目标、各学校、各年级的具体目标,长远目标,近期目标等),形成目标系列。近几年,通过改革,我国现行的几个德育大纲已体现出幼儿园、小学、中学道德养成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化原则要求。但是,如果我们离开了实际,采用大一统、一刀切的德育目标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根据教育理论,学校德育目标的确定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如,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主要是以情绪、临时动机为基础,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要重视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要以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事实力基础,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概念,使他们理解行为的标准,少年和青年对个人同集体、国家的关系已有一定的认识,已形成一定的道德概念,开始具备自我教育的基矗在对他们提出行为标准时,应该深刻说明其社会意义。
第二,要注意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同一年级中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初中阶段的不同年级为例,初一可以抓学习目的性教育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二可以防分化,抓转化的目标管理为主,创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初三可以人生观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为主,让学生作出第一次接受选择的准备。以中学同一年级不同学生为例,对思想品德处于中上位置的学生应注重社会理想、价值观念的教育;对后进生除进行理想、价值观念教育外,应从他们的行为规范抓起,增强他们的自律能力。
第三,要了解、研究现阶段青少年思想发展的时代特点,从实际出发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采取有效的对策。要针对社会上的敏感热点问题设计出符合学生道德要求的德育内容,解决思想实际问题。
一句话,学校的德育目标应能较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特征,变僵化的教育模式为灵活的教育模式,变封闭型教育为开放型教育。体现层次性和阶段性,培养学生主动性、进取性,创造性个性品质,使学生能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能自觉将各项规范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和行为,善于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准确的道德评价,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德育系统探究论文
摘要:市场经济对学校论文的德育工作具有双重效应,学校德育系统的模型化、要素化、环境化与三维结构为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提供了理论参照和实践模式。
关键词:学校德育系统;模型化;要素化;环境化;三维结构
市场经济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双重效应: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生成,同时诱发了个人主义的倾向;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当前,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法制也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的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文力图运用系统论原理,探索学校德育系统的建构问题,以期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为学校德育的科学管理提供支持。
一、学校德育系统的模型化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心理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德育内容包括“五大要素”,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这“五大要素”各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内容的统一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学校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