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4 22:25: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血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血透室护士先进事迹
**1989年7月从卫校毕业分配到县人民医院从事护理工作,近20年来,她热爱护理事业,很看重自己的职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又让她对这份职业有了更深更广的感悟。在多年的护理生涯中,她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以“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为座右铭,以“解除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为已任,在平凡的护理工作岗位上,刻
苦钻研,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参加工作近二十年来,她在血透室做过护理工作,服从组织安排,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辛勤工作,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是她的一惯本色;她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工作制度,从不迟到、早退,以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护理技能,出色地完成院科分配的各项工作。
自2000年起她被安排到医院血透室从事血透护理工作,岗位的变化使她认识到对病人更需要有一颗关爱和同情的心,尤其面对这些维持性血透病人,他们患病后社会地位、工作、家庭关系大多发生很大变化,对自己生命、事业、前途忧心忡忡,再加上疾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这些问题都可能转化为精神负担,因此她除了要做好日常护理,还要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作为一名血透护士,因工作的特殊性,她每天坚持提前一个多小时上班,她习惯了这样的日子,更习惯了新春佳节和血透患者在一起的感受。
急诊就是无声命令,她习惯了半夜三更被急诊电话惊醒,有一次深夜一点多钟,遇到一位由于透析不充分而引起心衰肥胖病人,由于病人过度肥胖,股静脉穿刺时穿刺针不够长,非得用手用力向下按压,才能有充足的血流量,2个小时过去了,病人脱离了危险,她的手麻木了,手指伸不直,双腿僵硬了。为此家属非常感动,又是请吃饭又是送东西,她都婉言谢绝了。她对患者家属说:“这是我份内的工作,应该做的”。还有一次也是深夜为一位急诊病人做血透,患者由年迈的父母陪着,看着病人年迈的父母,她不由想起了自己年迈的父母,一股关爱同情之心由然而起,她为病人做完了血透护理后,还帮病人取药、化验、检查等,楼上、楼下不知跑了多少网趟,而一点怨言也没有,患者的父母感激万分。像这样的情况她遇到网过很多次,她就是这样经常换位思考别人的苦外,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认真帮助每一位病人。
她除了认真做好自己份内工作同时,为了节约开支,她利用下班时间,自己动手把锈迹斑斑的无菌柜、病历车擦试修理完整。由于她的工作认真做事有条不紊,科室管理规范,血透室一直保持清洁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工作秩序,得到了医院领导和兄弟单位同行的肯定,也得到前来就诊病人的一致认可和赞扬。
**自2000年从事血透工作以来,因血透工作专业性很强,与临床护理工作存在很大的差异,她经常翻阅血透方面的护理技术资料与书籍,并从中总结经验,苦练扎实技术,终于练就了过硬的本领及专项技能。因工作需要和过硬的工作,她担任了血透室的护士长,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并未改变她对护理事业的追求,她不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与科室的姐妹们团结一起同奋战,共患难,一次又一次地挽救了已踏上死亡边缘的病人。血透室病人随透析年龄的增长,阳性病人发生网率逐渐增高的困扰,她狠抓消毒隔离工作,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自2007年年底至今每半年普查结果显示连续两次无一例阳性病人的产生,受到同行的充分认可。2009年7月在全省医疗机构血液净化中心(室)专项检查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浅谈血透室集束化管理策略
[摘要]目的观察集束化管理策略在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透析患者疫情防控认知行为的改变。方法对血透室实施全员集束化管理策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55例门诊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在血透室应对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应用集束化管理策略后,工作人员职业防护合理规范,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及透析患者零感染。疫情对患者规律透析、正常生活及心理健康影响不大。疫情期间患者认知及行为有所改变,透析患者普遍能够配合各项防控措施执行。结论在血透室应对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中实施集束化管理策略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对疫情防控的认知,并能够积极配合医疗护理工作,确保血透室各项防控工作有序开展,避免相关院内感染发生。
[关键词]病毒肺炎;集束化管理策略;透析患者认知行为
2019-12,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暴发病毒肺炎疫情,并逐步蔓延至全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0-01-20将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集束化干预策略是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病的方法[1]。集束化管理策略是汲取“集束化干预策略”的理念,应用一组管理措施,其中每项措施都经临床证实能提高管理结局,通过多项措施共同实施来更好地提高管理效果[2]。在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我院血透室每日需要为患者进行透析治疗,血透室人群相对复杂,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大,透析患者免疫力低,属于易感人群。由于疫情的快速传播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为了保证透析患者、陪同人员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患者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迅速有效应对疫情,我中心实施了集束化管理策略,提高了患者对疫情的认知,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患者的积极配合,对血透室做好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血透室共有52台血液净化机器,护士33人,医生2人,护理员2人,卫生员3人,健康教育专职护士2人,预检分诊护士7人。调查155例透析患者,患者均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每周透析3次。其中男90例,女65例;年龄18~80(56.43±24.86)岁;均为初中以上学历。本项目实施观察时间为2020-01-20~2020-04-20。1.2方法。1.2.1血透室工作人员管理1.2.1.1成立血透室病毒肺炎防控组织。当社会遇到特殊且严重的传染病问题时,管理体系的反应速度和应对方式是关系到患者安危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3]。为了迅速应对疫情,血透室组建了防控领导小组,根据疫情实际情况重新设置医疗护理工作流程以及调整人力资源岗位;修订与落实病毒肺炎防控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根据病毒肺炎的病原学特点,结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透析中心的诊疗条件等制定应急预案。1.2.1.2强化各项规章制度学习与防控知识培训。加强血透室全员对防控病毒肺炎感染的知识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培训对象包括所有工作人员(医生、护士、技师及工勤人员等)。培训方式采取微信、网络教学或自学,避免人员聚集发生交叉感染,通过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员培训并逐一进行网络考核,使全体员工加深对标准预防的认识[4]。1.2.1.3加强健康监测与管理。疫情期间,做好血透室所有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管理,包括体温和呼吸道症状的监测,保障医务人员健康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每日自测体温,体温异常时及时上报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干预处理。1.2.1.4做好职业防护与管理。根据《北京市病毒感染的肺炎医务人员防护指南》做好全体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管理,所有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血液净化中心(室)的医务人员主要负责医院透析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其手卫生情况对控制院内感染-血液传播性疾病至关重要[5]。工作期间所有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和护目镜,穿隔离衣等。看护患者的医护人员相对固定,记录单可追溯,减少在岗人员聚集,减少不必要的交流,防止交叉感染,分区进行治疗工作,分批、分散就餐等[6,7]。由专职护士监督护理员、卫生员的手卫生行为以及个人防护穿戴的正确性,并对他们做好宣教工作与健康监测。1.2.1.5科学安排工作人员排班与调休管理。根据《医疗机构内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五版)》要求,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班次安排,做好医务人员排班调休工作,保证相关医务人员得到合理休息。根据血透室在岗医护人员在不同病区的实际工作量,采用弹性排班,建立备班制度,在保障透析治疗重点工作的同时,又可防止过多的人员在有限的透析治疗间内流动,避免交叉感染。1.2.1.6工作人员去向报告登记管理。建立血透室病毒肺炎防控全员去向报告登记制度,科室所有工作人员离京需报备至防控组长。要求血透室全体工作人员不聚餐,不聚会,居家休息,自觉减少和控制社交频次。有接触疫区人员或疑似、确诊感染患者的工作人员须主动上报并配合防疫人员工作进行隔离观察,不得把生活中的感染风险带入职业环境。1.2.1.7严格落实保洁医辅人员管理。针对保洁医辅人员等特殊人群,结合血透工作实际,为保洁人员安排固定生活区域,配备口罩、帽子、护目镜等防护物资,并督导其按时更换。科室设置专人进行保洁医辅人员的专项管理,严格保洁医辅人员的监测上报制度,每日监测体温,询问症状等。1.2.2血透室患者管理1.2.2.1患者透析治疗前预检分诊管理。为了做到早期识别与实行病毒肺炎院内感染的源头控制,护士需完成预检分诊及配合医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在疫情初期血透室迅速成立护理预检分诊组,建立工作职责,并落实相应的问诊要求。对体温≥37.3℃、可疑病毒肺炎患者应护送至发热门诊。全面负责透析患者及家属候诊秩序、接诊秩序、候诊人流疏散管理与风险教育。护理预检分诊组由护士长直接管理督导;在岗的接诊护士和护理员均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面屏/面罩,穿隔离服。全面落实防止院内感染的各项措施,做好预检分诊工作。1.2.2.2患者治疗预约错峰管理。患者透析治疗行预约错峰管理,患者按照既定预约时间错峰来院透析。在疫情期间临时增加多个候诊区,透析患者可分批次分别在不同候诊区域等待就诊,并由护士安排分批次测体温及体重后进入透析间,医生接诊后上机;要求患者全程佩戴口罩,禁餐,患者之间保持1m距离。透析结束后,尽早离开候诊区域,避免小范围聚集。1.2.2.3透析患者陪同人员管理。制定患者及家属告知书,疫情期间禁止探视,同时需加强患者陪同人员管理。陪同人员需2周内无湖北旅行或居住史,未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患者,无发热(体温≥37.3℃)及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症状;建议每次透析,如病情需要,限1人来院陪同,陪同人员佩戴口罩;家属和陪同人员进入透析间前,在候诊区域洗手池清洗双手;陪同人员若为返京人员,要求主动告知返京地区。1.2.2.4体温筛查管理。建立体温异常报告制度,透析患者及家属进入透析室前测量体温,上机后及透析结束时测量体温(如有不适症状随时测量),如实记录结果上报;透析期间,居家测量体温,如有异常上报透析室医护人员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陪护家属体温>37.3℃,不得陪护,按照门诊患者发热处置流程处理。建立非透析日重点患者(如有感冒症状、曾发热或异地回京人员)随访机制,进行电话随访,完成非透析日体温及相关症状问诊汇报工作。1.2.2.5健康教育与指导管理。教育透析患者勤洗手,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和流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不要到室内公共场所或人流密集的地方,外出应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随地吐痰,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肘遮掩口鼻。每日安排专职教育护士反复指导、监督患者出入透析间前正确洗手,正确佩戴口罩及正确使用手消毒液消毒双手以及咳嗽礼仪。指导督促患者每周清洗消毒或更换病号服。1.2.2.6风险告知与教育管理。专职教育护士参照科室制定的透析患者告知书内容及每3d更新一次的病毒肺炎宣教内容,反复对透析患者进行告知教育,如在患者透析过程、上下机操作时,责任护士需持续对患者进行告知书及居家防护内容反复教育,并用真实发生的感染案例及对疫情发展新问题的讲解,为患者展现生动的风险教育。告知患者减少与他人见面、接触,避免参加聚会、聚餐等集体活动,防止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另外,每日安排科室操作组护士严格落实病毒肺炎的相关问诊要求,告知患者积极配合,如实汇报。候诊区定期更新粘贴患者告知书及注意事项,让患者随时知晓如何做到安全防护。1.2.3科室感控管理1.2.3.1专职质控员监督与消毒隔离制度管理。每日安排消毒隔离质控护士督导落实检查科室的感染预防及督导表相关内容的执行情况,全体护士须掌握消毒隔离知识,明确有关概念,提高消毒隔离的技术水平,确保院感防控各项措施的执行,防止出现消毒隔离的盲区。1.2.3.2环境物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正确使用各类消毒器械,配制各种浓度的消毒液和掌握各种物品和污染物的消毒方法。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及护理物品每次使用后应当进行规范的清洁和消毒。保洁员每日定时清洁和消毒患者接触的物表及地面;加强病区微生物高频污染点的擦拭消毒;加强通风,做好日常清洁消毒,适当增加病区和诊室通风及空气消毒频次[8]。1.2.4防护物资的统一发放与使用管理根据《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规范引导(试行)》(国卫办医函〔2020〕75号)文件的指示,重点做好防护物资的合理使用。由于疫情期间防护用品大量使用,为了将有限的防护用品安排给医护人员,在既保证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又避免过度浪费的前提下,由责任组长根据每日上班的具体人数核实请领医用防护用品的数量,统一发放与使用。1.3观察指标(1)实施集束化管理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感染情况。(2)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155例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项目为实施集束化管理后患者疫情期间认知行为的改变,包括疫情前后就餐方式、手卫生次数和体温测量次数的改变。分别调查了透析患者对疫情防控知识的了解、疫情对透析患者规律透析、心理健康、食欲、睡眠、焦虑的影响等。
2结果
血透患者干体重影响因素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血透干体重因素
论文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血透患者干体重的因素,通过对在我院行维持性血透治疗的70例患者是否达到干体重要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40例患者达到干体重的要求,30例未达到干体重的要求。分析影响干体重未达标的原因包括摄入水分太多、季节变化、透析不充分、营养状态、衣服的影响、大小便、是否进食等因素。针对上述原因设置干体重时应全面考虑及采取相应的对策,并以此来指导患者如何配合设置合适的干体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干体重是指透析结束后患者将要但还没有发生低血压综合征,且感觉舒适的体重。目前虽然已有多种确定干体重的方法,但仍没有确定干体重的金标准。而干体重受众多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原因估计干体重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并以此来指导患者如何配合设置合适的干体重,及控制体重的增长,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临床资料
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07年1月-2008年12月间新进入维持性透析治疗患者70例,年龄22-83岁,每周透析2-3次,每次4小时,患者开始首次透析时即纳入观察。
2方法
医院血透室护理管理论文
医院血透室是肾移植等患者治疗的重要场所,但透析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影响预后,引起各种并发症,因此,需加强医院血透室的有效管理[1-2]。本研究分析了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血透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医院血透室患者8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1~76岁,平均(38.21±2.24)岁。病程2~18年,平均(6.12±1.21)年。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2~76岁,平均(38.35±2.26)岁。病程2~18年,平均(6.24±1.13)年。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分层级管理模式组开展分层级管理模式。(1)设置层级。设置护士长、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三个层级,每个小组责任护士1名,助理护士2~3名,分管7张病床。(2)岗位职责。护士长负责科室护理管理和工作指导。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病情了解和护理方案执行,执行血液透析护理流程,规范护理操作,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交接班等工作。助理护士负责责任护士下发的任务,积极和患者沟通,做好基础护理。(3)工作评估。护士长每周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每个月开展1例例会总结工作情况,归纳分析护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4)组织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和整体护理质量(0-100分,得分越高护理质量越高);护理投诉发生率。1.4统计学方法SPSS15.0统计,x±s为计量资料并作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作x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相比较。分层级管理模式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2.2两组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和整体护理质量相比较。分层级管理模式组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和整体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2.3两组护理投诉发生率相比较分层级管理模式组护理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3。
3讨论
新上岗护士能力培训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性进阶评鉴在血透中心新上岗护士能力培训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为血透中心科学培训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血透中心40名新上岗护士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0名采用常规护理培训方式进行管理;观察组则采用规范性进阶评鉴进行培训管理。评价两组护士核心能力自评状况,两组分别选取10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同时记录两组发生技术性并发症和导管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核心能力自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通路和体外循环凝血及水电解质平衡障碍技术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获得总体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透中心新上岗护士能力培训管理中实施规范性进阶评鉴不仅可提高护士核心能力,还可保障护理质量,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为血透中心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奠定扎实基础。
关键词:血透中心;护理;培训;管理;规范性
进阶评鉴血透中心收治对象多数为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该类患者主要采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血透中心各类投诉事件和纠纷事件不断增多,这不仅影响血透中心正常工作的开展,同时对血透中心效益和医护人员带来负面影响。然经过对血透中心各类投诉事件和纠纷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部分事件发生源头是因护理人员自身技术和知识等局限所致[1]。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院通过引进和新招聘护士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上岗前培训不规范或不到位等均对护士护理能力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加强对上岗前护士能力培训十分重要[2]。合理、高效的培训管理模式不仅可保障护士培训效果,同时还可为血透中心日后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提供借鉴。尽管以往也存在护士上岗前培训,但多数未严格按照技术和责任、风险及管理等来匹配相应等级护士,且无针对性培训方案。近年来,随着我国护理管理模式的转变,护士培训也逐渐向“能级体系”进行转换,重点加强能力培养。为此医院提出规范性进阶评鉴管理模式,通过核心能力来评价和使用护士,护理管理者根据护士不同能级来定岗、定级及定责等。我中心于2017年1月~2019年10月实施了规范性进阶评价管理模式,旨在更好发掘护士潜能,促进护理人员个性化发展,不断提高血透中心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血透中心40名新上岗护士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名。入选护士和患者均熟知本次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女18名,男2名;年龄22~40岁;大专9名,本科11名。对照组,女17名,男3名;年龄22~43岁;大专10名,本科10名。两组入选对象各项信息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培训方式进行管理,将新上岗护士随机分配至岗位中,并进行轮岗,4周轮岗一次,由带教老师负责指导和考核。观察组:采用规范性进阶评鉴进行培训管理,首先开展工作分析和人才评鉴,合理配置现有护理人员,对新上岗前护士进行层级管理,分为初级护士和熟练护士及专科护士,根据根据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和工作能力要求对应分为N1、N2、N3不同的个人发展能阶等级。确定岗位和职级后再对应相应的岗位职责与任务,同时制定相应培训内容,然后根据制定的内容进行培训,待培训完成后再进行能力评估,合格后方可进入上一级岗位。具体能级划分和进阶要求及规范化培训内容:N1:工作时间0~2年,能力划分:在专科护士指导下可执行血透中心各项操作;进阶要求:通过初级培训,掌握血透中心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培训具体内容:血透中心医嘱执行流程和上下机操作流程及各项护理操作规范、书写规范等。N2:工作时间3~5年,能力划分:可独立实施患者各项操作管理,参与仪器管理和资料收集;进阶要求:能完成专科能力培训,通过N2考核,可指导新进护士等;培训具体内容:开展应急反应能力培训和各种仪器使用的培训,强化临床实践技能培训等。N3:工作时间≥6年,能力划分:可独立开展患者护理管理,同时具备一定教学和行政管理能力,参与护理质量改进和护理科研等;进阶要求:完成N3阶护士专科能力培训且通过考核,能独立指导新进护士,带领小组成员开展护理研究;培训具体内容:沟通能力和病情观察能力等规范化培训,同时进行临床教学和科研及护理质量管理能力培训。本次培训采用理论授课、实际操作、案例讨论等多模式培训形式完成,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直接参与管理,成立管理小组,由科室1名和1名工程师及2名专科护士组成,医生负责教授课程;工程师负责为护理人员讲解血透中心各种仪器的使用性能和保养知识;专科护士负责进行技术指导和解决各项护理问题等。制定详细护士培训管理手册,规范血透中心护理人员培训具体内容,如理论和操作及考核等。开展有关血透知识的专题讲座,并结合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建立互助学习小组,学员间相互指导和学习。培训结束后由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及教学小组成员负责进行评鉴,评鉴结果合格方可进入下一阶段培训,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要定期指出培训存在的问题和护理人员学习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完成和改进,提高培训管理效果。1.3观察指标。参照《临床实践能力培训手册》评价两组护士核心能力自评状况,两组分别选取100例他们经手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满分100分,得分与满意度呈正比。同时记录两组发生技术性并发症和导管感染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诠释
摘要:血透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着大量危害健康的因素,因此血透室护士较其他科室护士存在更多潜在的危险因素,面临着更多的职业危害,成为潜在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对血透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的总结,防护知识的探讨,以提高相关部门和血透室护士自身对血透室职业危害的认识,建立更为健全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
1职业危害
1.1生物性危害
血透室是肾病终末期患者和中毒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场所,护士在抢救患者或做操作的过程中,频繁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因此职业性感染是最主要的生物性感染,职业感染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而进入体内。尿毒症的患者,中毒患者,常有呕吐,腹泻,贫血患者常有输血,很多急诊患者未明确的诊断,抢救患者时紧张的氛围,以及透析器材的复用,都使得护士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分泌物,血液。另一途径:锐器伤是职业感染最重要的感染途径,护士工作的过程中经常接触到不同的锐器:针头,剪刀,玻璃。特别是针头:动静脉穿刺针,注射针头,采血针。因此锐器伤是院内常见的职业伤害,据相关文献报道,护士发生锐器伤占医院锐器伤总数的42%~70%,52%的护士在工作中有过锐器伤经历,95%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1]。而被污染的锐器则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的最主要的职业因素,目前已证实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而传播。危害最大,最常见的(HIV,HBV,HCV)。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中,它们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2]。由于血透室的特殊性,工作过程中被污染的几率更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公布的资料:目前中国检测发病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为14.1万人,我国目前人口中乙肝感染率高达60%左右,乙肝病毒携带者已有1.3亿[3]。有关报道显示,美国透析室工作人员肝炎感染率2.0%,比一般居民高4倍[4]。可见透析室护士面临着严重的生物性危害。
1.2化学性危害
腹膜透析并发症探讨论文
腹膜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因它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可以在家中进行,对中分子物质清除效果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1],被越来越多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接受我科1998年开展腹膜透析,现将透析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998年1月-2008年1月,我院肾内科行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84例,年龄22-84(平均58)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93例,糖尿病肾病52例,慢性间质性肾炎18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12例,多囊肾9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0例,占10·9%;其中切口出血2例,占1·1%,血性引流液5例,占2·7%;漏液2例,占1·1%;腹透管引流不畅2例;占1·1%;腹痛、腹胀4例,占
2·2%;皮肤隧道口及隧道感染1例,占0·5%;腹膜炎1例,占0·5%;营养不良3例,占1·6%;
2观察与护理
2·1出血切口出血:主要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因肾衰竭患者有出血倾向[2]。血性引流液论文:原因:
足背动脉测量血压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足背动脉血压血液透析
[论文摘要]目的应用足背动脉测量血压的方法动态观察血液透析中病人的病情变化,保持患者血透过程中生命征的稳定;方法使用血压计测量患者足背动脉血压;结果此法与下肢腘窝部测量血压观察病人血压变化效果一样(收缩压比上肢血压高20~40mmHg),能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防止血透中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效果。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和双上肢重度烧伤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以及各种原因引起双上肢不能测量血压病人,用足背动脉测量血压,具有方法简单、便于操作的优点,同样可以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我科于1995年开展血透以来,常规双上肢不能测量血压时,应用足背动脉测血压的方法动态观察血液透析中病人的病情变化,保持患者血透过程中生命征的稳定有重要的意义。此法尤其适用于维持性血透患者初期(内瘘成熟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而患者不愿意做中心静脉插管或者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也适用于双上肢重度烧伤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以及各种原因造成上肢不能测血压时的病情观察。其做法如下:
1临床资料
足背动脉测血压病人数232人,测量血压1853人次,男131人、女101人、年龄18~82岁,每周透析2~3次,维持性血透患者231人,上半身重度烧伤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1人。
2方法
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细则
区协调办牵头组织,走村入户对所有人群进行初筛和信息登记,并将初筛患者集中至定点医院进行确诊。
救治对象为持有开发区常住户口的尿毒症需维持性血透的困难患者(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福利院供养孤儿、新增四类优抚对象和低保边缘户)。
1、已确诊并在医院定期血透患者:定点医院将已确诊并定点在医院做血透的患者进行登记,在得到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出具疾病诊断证明书并填写《省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患者审批表》(一式五份)。疾病诊断证明书、《省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患者审批表》和患者提供的相关身份证明材料统一交区协调办。
2、新发病患者。在医院确诊后,患者选择一家定点医院作为血透治疗的医疗机构,原则上一个年度内不得更换。由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疾病诊断证明书并填写《省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患者审批表》(一式五份)。患者将医院出具的疾病诊断证明书、《省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患者审批表》和相关身份证明材料交区协调办。
3、区协调办统一将医院或新发病患者上交的材料转区社发局民政部门进行身份认定。
4、区社发局民政部门及时对区协调办转来的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免费救治条件的困难患者予以批准,并在其《省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患者审批表》上盖章,将《省尿毒症免费血透救治患者审批表》返回区协调办。
医院血液透析病员内瘘护理技巧论文
【关键词】血透;内瘘;护理
摘要:动静脉内瘘简称内瘘,是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而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替代疗法,内瘘的通畅与否是延长患者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基本保证,由于反复穿刺或护理不当不仅给病人增加痛苦,还可能导致内瘘堵塞,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由此可见,保护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对血透病人极为重要,笔者在血透室进行护理工作近12年,现将临床工作中对内瘘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内瘘手术的术后护理
内瘘术后,最关键的护理是观察术肢切口部有无血管杂音,如无应考虑血栓形成,要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措施;同时,伤口敷料包扎不可过松或过紧,过松则可能导致伤口渗血多,过紧则会导致内瘘封闭,笔者的体会是包扎后绷带可勉强插入一个小指头为度,且可闻及血管杂音;经过精心护理后,一般10天左右可拆线,拆线后应鼓励患者多做术肢的活动,增加血流量,促进内瘘成熟。6~8周后,内瘘静脉扩张,管壁增厚,即可正常使用。
2内瘘的穿刺护理
2.1严格无菌操作,提高穿刺技术,确保一次成功进行穿刺时,操作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内瘘感染,因一旦感染,轻则进行抗感染治疗而暂停使用内瘘,导致病人痛苦增加,重则内瘘闭塞甚至导致病人的菌血症或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增加医患纠纷;同时,操作护士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穿刺技术,我们的经验是,持针手握紧穿刺针翼片,另一手固定内瘘血管,快速刺入内瘘后放平针头再调整进针深度,这样病人痛苦较少,不紧张,反应很好;新进护理人员我们一般要求其先观摩2个月以上,再通过模拟穿刺考试合格方可在内瘘条件好的病友进行首次穿刺,如一次不能成功则更换资深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