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4 22:04: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学术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学术性

学术期刊之学术性研究

[摘要]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内蒙古期刊中,《绥远旅平学会学刊》是一份由在北平求学的绥远籍学生们创办的研究内蒙古地区尤其是绥远省问题为主的综合性社科期刊,其办刊宗旨为传播文化、砥砺学问,并设立《学术》《论著》专栏,刊登了大量具有科学性、创新性、理论性的学术论文,故《绥远旅平学会学刊》应属于内蒙古学术期刊的萌芽。

[关键词]绥远旅平学会学刊;学术期刊;萌芽

随着的兴起和发展,内蒙古的一批知识青年和省外求学的内蒙古籍学生,纷纷依托同乡会、同学会及学会组织,创办了《蒙古留平学生会》《绥远旅平学会学刊》《蒙古月刊》《励志月刊》《蒙古向导》《新蒙古月刊》等进步刊物。如《绥远旅平学会学刊》(以下简称《学刊》)系在北平的绥远籍学生约于1919年成立的刊物,是以传播文化、砥砺学问、关注现实、反映民生疾苦、改良社会为宗旨,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介绍国内外先进的科学知识及新思潮、新学说,研究内蒙古绥远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实际问题的进步期刊。该刊除设立《评论》《会务报告》《文艺》《书报介绍》等栏目外,还设立《学术》《论著》栏目,用较大篇幅登载学术性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兼具科学性、创新性、理论性,在思想性、逻辑性、行文结构和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很成熟的学术论文,故《绥远旅平学会学刊》应属于内蒙古学术期刊的萌芽,在内蒙古期刊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学刊》刊发的学术文章的基本内容

《学刊》刊发的学术文章起到了砥砺学问、传播学术的作用,其内容涉及绥远省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如在政治方面,有《县政府在训政期间的地位与作用》《绥远政务的概观并对于当局者的希望———就吏治与自治而言》《所谓(帝国主义)》等文,这些文章关注绥政,评论制度,既批判监督,又建言献策,为绥远的政治改革开出良方。对经济领域进行研究的文章如《合作运动给与现代经济组织的变动》《发展绥远农业的刍议》《抵制日货声中我们应如何推进绥远的毛织品》等,这些文章对绥远的经济现状进行了中肯的分析,提出了诸多操作性很强的建议。在教育方面,有《几个中国教育行政问题的讨论》《怎样发展绥远的女子教育》《中国教育现状的分析及今后建议的刍议》等文,对绥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和严密充分的论证,并针对教育领域存在的弊病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在《学刊》发文的有些作者在文学历史领域造诣很深,所发表的作品如《常平仓、义仓、社仓,清苗法之沿革》《魏晋南北朝之学校状况》《词的演变》《五言诗起源考》等,都是基于对大量古典文献进行研究而总结出的学术成果。除此之外,所刊发的学术论著还涉及管理学、哲学、法律、心理学等很多领域,选题切合实际,论证充分,在思想性、逻辑性、行文结构和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是很成熟的学术论文,使刊物的质量明显高于同时期的内蒙古期刊。

二、《学刊》刊发的学术文章的学术性

查看全文

学术性论文写作意识锻炼研究

论文是对自然、社会、人文科学诸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1]。学术性论文就是在符合学科本身要求的边界范围内,以该学科特定的概念或范畴来解说问题以阐述自己的思想。如果写论文时专业术语很少,散文式的语言或大众化语言很多,那就不是学术性论文。学术性论文有结构要求,论证和推论比较严谨,不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2]。学术性论文要有论点,论据充足,论证富有逻辑;要有一定的专业性,是对某一学科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学数学一线教师往往注重实践,教学效果很好,却不知怎样把自己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写成具有较高价值的学术性论文。笔者审编校中学数学论文10多年,从编辑的角度认为中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就要重视学术性论文写作意识的培养,包话前瞻意识、创新意识、理论意识三个方面,以改变写数学论文时只举例子,缺乏理论论述的现状。

1前瞻意识

具有前瞻意识的人,当别人还没有想到的时候,他却已经开始运筹;当别人还没有行动的时候,他已经付诸行动了;当别人醒悟过来一哄而起的时候,他早已转向新的思维、新的行动了[3]。也可以说,前瞻意识就是超前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地积累和沉淀,如数学教学领域的热点焦点信息、与同行交流过程中或某次讲座上听到的能引起共鸣的新观点或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新方法新思想甚至是某个学生的创新解法等等。

例如,笔者曾收到一篇题为“多元齐次对称生成分拆基初探”一文,文中出现“四元六次”、“四元6次”、“4元六次”、“4元6次”等等数字使用混乱的情况。由此激发了笔者对数字用法的思考。笔者从知网里查阅过,没有人探讨过这类数字用法的规范化问题。笔者很快写成了《“四元六次”还是“4元6次”?———科技期刊中数字用法引发的思考》[4]这篇文章。由此可见,前瞻意识是论文写作的催化剂。中学数学教师平时就要养成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敏感性以及作出快速反应,注重培养自己的前瞻意识。

2创新意识

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论文的创新是指选题的新颖或内容的创新。

查看全文

会计学科学术性与职业性的融合

摘要:会计学科的学术性和职业性不可偏颇,更不可或缺。首先,要重新认识会计学科的属性,即学术性和职业性相结合的学科;其次,对现有会计教育资源进行职能划分,重新界定其各自的目标;最后,在明晰各层次会计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分别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和不断提高会计学科的学术性和职业性。以科研方法、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导向,强化会计学科的学术性;以技术和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导向,强化会计学科的职业性。

关键词:会计学科;学术性;职业性;会计教育目标

一、会计学科的学术性与职业性特征

中文的“学术”在《辞海》中被解释为“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1]而英文“academic”则被定义为“关于非职业或应用化方面的知识,如人文学科或纯数学”。可见,“学术性”是指高等院校对高等教育中理性、学术与知识等目标追求的一种倾向,其价值取向着重于增进人类科学文化知识,进行高深学术研究,培养学生从事有关学术工作的能力。一个学科的学术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属于非应用性质的知识;第二,与职业不直接相关;第三,侧重于原理性、历史性和基础性的研究,具有全面、系统、真理性等“理论”特征。“职业性”是指高等院校对高等教育职业功能偏好的一种倾向,其价值取向着重于为满足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培养学生从事有关实际工作的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技术性,推动了知识向生产力转化,一般情况下,它以从事某一职业必需的专门技术为存在前提。而一般意义上的专门技术则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会计学科的学术性则是指高等教育以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知识创新为中心,通过会计理论知识传播与会计研究方法的传承,培养学生从事有关会计理论研究性工作的能力并承担着会计理论知识创造和知识生产的社会责任。具体表现为会计学科教学内容的专门化水平和反映会计学科学术前沿的程度、学生从事学科研究的能力等等,强调的是会计学科的学术水平。会计学科的职业性旨在培养学生从事会计专业应用性、技术性、从事具体会计工作的能力,推动会计知识向生产力转化,它以从事会计职业必需的专门技术为存在前提。会计学科的职业性几乎具有显而易见的内涵并得到普遍认同。而一般意义上的专门技术则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在这一点上,会计专业技术与电工技术、焊接技术、木工技术、激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等是毫无二致的。会计产生、发展的过程也同时伴随着职业化及其不断完善的过程。从会计历史进程来看,也是先有会计的职业化,继而才使会计学科得到社会承认,至于会计学科取得“科学”的性质则是更晚的事情。

二、会计学科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孤立化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学科的迅猛发展有目共睹,然而,如何处理会计学科的学术性与职业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然成为制约会计学科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讲,或是在会计学科发展的理想层面上看,会计的学术性和职业性在会计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是相伴而生、相互依存和相辅相成的。离开了职业性,会计学科将失去其生命力甚至不复存在,因为会计之产生和发展原本就源于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专门管理的需要;而没有会计的学术性,会计学科就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更谈不上它在科学殿堂的地位和未来的进一步发展。2012年陈晶晶在《教育与职业》第26期中撰文分析了职业性和学术性的博弈关系,解释了美国职业性教育的改革背景,深刻阐述了职业性和学术性综合统一平衡发展的教育改革有效策略,提出了职业性与学术性同等重要的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力保障措施。然而反观我国高等院校会计学科发展的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现行会计教育的职业导向性不强,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遭遇专业技术技能不济和竞争力不足的尴尬;另一方面,会计学科的学术性明显淡化,这将使会计学科的发展缺乏后劲继而还会影响会计学科的“科学性”。JoelS.Demski,在《AccountingHorizons》2007年第7期上以“会计是一门学术性学科吗?”为题,通过对“学术性”的词义考证和他归纳出的会计现状的10个主要方面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现在的会计不是一门学术性学科,会计已经变成了一种不断收缩的孤立的职业化的事业,对学术几乎没有什么贡献。但是我们认为,会计能够成为也应该成为一门学术性学科,这也是它对学术界的一种责任。因此,要促进会计学科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会计学科的学术性与职业性之间的发展关系问题。

查看全文

剖析学术性电视节目的存在价值

所谓学术性电视节目,是指电视传媒中以普及传播专业学术知识为服务宗旨,系统、较专门地介绍某种专业知识的电视节目,如《百家讲坛》、《西部论坛》、《经济大讲堂》、《学术报告厅》、《名家论坛》、《东方大讲堂》、《探索与发现》等都属于这个范畴。这类节目介于社教节目与教学节目之间,它比社教节目具有更强的学术性,又比教学节目面对更广泛的受众,传授比专业教学知识更通俗易懂的内容。

正因为它具有两类节目的交叉性质,所以它才独立成为一个特殊的栏目,拥有它独有的受众群体和不可替代的价值功用。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学术性电视节目的存在价值进行分析。

实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对接

“精英”一词是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的杰出人物,精英文化就是这些关注社会发展和活跃在社会各领域的人所创造的精神产品,而“文化精英”是专指那些受过高等教育、有良好知识背景、从事严肃文化事业的群体。这些文化精英具有合法的学术地位和严谨的科学知识,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号召力,适合担当某个领域的意见领袖,而且传承着自古以来的文化精英们所肩负的向全社会提供精神文化产品的重任。

大众文化是指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以谋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能够满足公众获得感性愉悦需要的日常文化形态。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科学技术正日益深刻地介入到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由专业的科学技术所代表的精英文化和技术正突破以往狭小的象牙塔,力图走入更为广阔的大众文化领域里,因此,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使许多科技发明不仅用于国防工业、医疗卫生、电子技术,还正在通过产品和商品的形式进入到公众的生活里,成为提升公众生活品质的一种重要产品或精神象征,如宇宙学知识、遗传学知识、纳米技术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求公众具有更高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要求公众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来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学术性节目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公众对于专业科学知识的渴求,因此,学术性节目也就有了巨大的市场。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学术性节目比起科学教科书来说,它不是以冰冷、坚硬的专业教学的面孔出现,而是将硬性的专业性极强的科学知识软化成了非专业公众可以接受的科普知识,并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需要,将专业知识进一步细化、通俗化、形象化,再通过电视媒介这个载体,结合高科技的电子手段和动画技术,将其传导给希望获取现代化学术知识的公众。如中央电视台著名的科学节目《探索?发现》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探索?发现》是一个以地理发现、考古发现、科学发现为主要特色的学术性极强的栏目,其所探索的是学术界的焦点问题,它所传播的既是学术界的专业知识,也是关乎到人类发展的重要知识。比如在“人类的起源”这一组节目中,所讲述的其实是非常专业的人类学知识,如果仅仅通过教科书的形式去传播人类学知识的话,其涵盖的公众面积会小得多,公众的接受程度也会低得多,但通过电视为媒介所传播的人类学知识,以其真实的考古实物和考古场地的实境拍摄,将生硬的文字教科书变成了生动的画面和带有情节的解说词,使“人类的起源”的学术知识迅速、有效地传递到更大范围的公众群里,并带动了公众对此类知识的兴趣和关注。又如在“宇宙大爆炸”一组节目里,介绍的更是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所熟知的关于原子、奇点、恒星、黑洞、宇宙大爆炸等专业性极强的宇宙学知识,但在专家们生动的解说之下,再配上完美的三维立体制作画面,宇宙学知识得到迅速的普及,从而完美地实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接。

提升了电视节目中的高雅文化气息

查看全文

学术性电视节目存在意义

所谓学术性电视节目,是指电视传媒中以普及传播专业学术知识为服务宗旨,系统、较专门地介绍某种专业知识的电视节目,如《百家讲坛》、《西部论坛》、《经济大讲堂》、《学术报告厅》、《名家论坛》、《东方大讲堂》、《探索与发现》等都属于这个范畴。这类节目介于社教节目与教学节目之间,它比社教节目具有更强的学术性,又比教学节目面对更广泛的受众,传授比专业教学知识更通俗易懂的内容。

正因为它具有两类节目的交叉性质,所以它才独立成为一个特殊的栏目,拥有它独有的受众群体和不可替代的价值功用。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学术性电视节目的存在价值进行分析。

1.实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对接

“精英”一词是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的杰出人物,精英文化就是这些关注社会发展和活跃在社会各领域的人所创造的精神产品,而“文化精英”是专指那些受过高等教育、有良好知识背景、从事严肃文化事业的群体。这些文化精英具有合法的学术地位和严谨的科学知识,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号召力,适合担当某个领域的意见领袖,而且传承着自古以来的文化精英们所肩负的向全社会提供精神文化产品的重任。

大众文化是指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以谋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能够满足公众获得感性愉悦需要的日常文化形态。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科学技术正日益深刻地介入到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由专业的科学技术所代表的精英文化和技术正突破以往狭小的象牙塔,力图走入更为广阔的大众文化领域里,因此,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使许多科技发明不仅用于国防工业、医疗卫生、电子技术,还正在通过产品和商品的形式进入到公众的生活里,成为提升公众生活品质的一种重要产品或精神象征,如宇宙学知识、遗传学知识、纳米技术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求公众具有更高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要求公众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来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学术性节目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公众对于专业科学知识的渴求,因此,学术性节目也就有了巨大的市场。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学术性节目比起科学教科书来说,它不是以冰冷、坚硬的专业教学的面孔出现,而是将硬性的专业性极强的科学知识软化成了非专业公众可以接受的科普知识,并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需要,将专业知识进一步细化、通俗化、形象化,再通过电视媒介这个载体,结合高科技的电子手段和动画技术,将其传导给希望获取现代化学术知识的公众。如中央电视台著名的科学节目《探索?发现》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探索?发现》是一个以地理发现、考古发现、科学发现为主要特色的学术性极强的栏目,其所探索的是学术界的焦点问题,它所传播的既是学术界的专业知识,也是关乎到人类发展的重要知识。比如在“人类的起源”这一组节目中,所讲述的其实是非常专业的人类学知识,如果仅仅通过教科书的形式去传播人类学知识的话,其涵盖的公众面积会小得多,公众的接受程度也会低得多,但通过电视为媒介所传播的人类学知识,以其真实的考古实物和考古场地的实境拍摄,将生硬的文字教科书变成了生动的画面和带有情节的解说词,使“人类的起源”的学术知识迅速、有效地传递到更大范围的公众群里,并带动了公众对此类知识的兴趣和关注。又如在“宇宙大爆炸”一组节目里,介绍的更是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所熟知的关于原子、奇点、恒星、黑洞、宇宙大爆炸等专业性极强的宇宙学知识,但在专家们生动的解说之下,再配上完美的三维立体制作画面,宇宙学知识得到迅速的普及,从而完美地实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接。

2.提升了电视节目中的高雅文化气息

查看全文

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出现了强烈的学术性诉求,在这一理论诉求的刺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由一元独秀走向多元共生,出现了新说迭起、变幻不定的局面,各种各样的马克思开始登场,比如:本体论的马克思,生存论的马克思,存在论的马克思,现代性的马克思,后现代的马克思,甚至女性主义的马克思,林林总总,难以尽述。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稍作思考,我们不难发现,上述这些解释方式,无论它们之间有多大差异,但都有一个相同方面,可以概括为一个公式,就是:“以……解马”,其意义就是:通过某种“中介”(从学术实践看,这种“中介”实际就是西方哲学,尤其是西方现代哲学),重新阐释、理解以至重新表述或重铸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它们看来,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也罢,当代意义、当代价值也罢,似乎都不能靠其自身来显示,而必须通过某种中介才能彰显,才能理解。因此,它们对上述公式中介词结构的关注,对所谓中介的关注,要远胜过对于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注。这样一来,问题就产生了:如果人们接受上述研究方式,以为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只有通过“中介”才能发现,那么,他们就必须公开或潜在地承认,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意义是不完满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学术性”追求,与其说是要恢复、挖掘和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学术性,不如说是贬低了它的学术性。这是时下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学术性诉求所面临的理论困境之一。

这种“新”的研究方式对“中介”表现了过多的兴趣甚至崇拜,导致许多关于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著,与其说是关于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不如说是关于“中介”的某种评介,以至于使人们怀疑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还是仅仅是关于“中介”的一个样态?虽然如此,但是人们还不能说,它们的论著中完全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子。事实上,体现时下学术性诉求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少论著,都比较注重征引马克思的原典,不仅如此,而且其征引的广泛程度还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但是,问题不是在于它们是否征引马克思原典,而是在于它们是如何征引、进而又是如何理解那些原典的。从相当数量的论著看,它们对于原典的征引或理解不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出发,而是从它们想到的某个观念出发的。比如,想到一个现代性的观念,就在马克思原典中寻找相关或似是而非的论述,搞出一个现代性的马克思;想到一个后现代的观念,就在马克思原典中寻找相关或似是而非的论述,搞出一个后现代的马克思;而想到一个女性主义的观念,就在马克思原典中寻找相关或似是而非的论述,搞出一个女性主义的马克思。这种做法看起来荒谬绝伦,研究者也并非不知道它荒谬绝伦,但实际上却是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默许的或通行的做法。别的不说,这种对待原典的态度,与过去弥漫于“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那种断章取义的理解和零打碎敲地运用的做法,如出一辙。研究者似乎认为,从来都没有必要去区分马克思发表的著作和未发表的著作,重要的著作和不太重要的著作,体现其思想特征的著作和一般性的著作,而只要是“马字号”的,就要一视同仁地看待,就要零打碎敲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虽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如何对待其原典,仍旧是一个没有解决、甚至是没有得到重视的问题。这种风气,在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更加强盛。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不仅混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及其解决方式,而且使这一哲学自身的统一性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这种对待原典的态度及其研究方式,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跌入“碎片化”的困境,而且也消弥着它的鲜明立场和内在精神。“以……解马”的学术实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疆域,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它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那些“中介”之间的“过度诠释”,淡化甚至模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固有的边界,使其作为西方哲学漫长历史中的某个“流派”、某种“样态”的价值远远大于它作为无产阶级解放自己的革命理论的价值。这种“煮粥”式的做法,把一个原本具有崇高使命的学说变成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平庸哲学。

查看全文

中外师范教育与培养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以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为背景,从三个根本方面对亚太、欧美等地的师资培养途径进行比较分析,对我国师资培养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细致的理论分析,为21世纪我国师资培养途径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英文摘要】Onthebasisoftheteacher-trainingeducationhistoryintheworld,thispaperanalysestheteacher-trainingapproachesadoptedinAsian,EuropeanandAmericanCountriesfromthreefundamentalaspectsoncomparativeeducationperspective,andinthispapertherearediscussedindetailsomerepresentativeviewsinteacher-trainingpractice.Meanwhile,thepaperalsogivessomeadviceonthereformofourteacher-trainingapproaches.

【关键词】师范教育/师资/途径

teacher-trainingeducation/teachingpersonnel/approaches

【正文】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46(2000)02-0001-09

查看全文

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范式研究

教学学术:新范式的内涵与意义

正是基于一种“乌托邦式”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使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在现实中却越来越窄,畸形的教师评价政策使很多大学教师抛却了大学教师的“本源性”使命———教学,并视之为“鸡肋”甚至是负担,而所谓的科学研究成了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机会与重要象征。我们承认,现代大学类型的多样性以及各自使命的丰富性使得大学进行科学研究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但也正是这种多样性使大学不能千篇一律地模仿“伯克利模式”,并以此为标杆去评价学校的成就。这种将科研泛化到大学每个层面、每个教师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模式会使科研与教学形成一种背反趋势,使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失去应有的方向,其结果不但会摧毁大学的教学体系,还会阻碍大学的科研深化。美国教育家博耶以一种深邃的眼光洞察到了这一危机,于上世纪90年代《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中首次提出了“教学学术”的概念,很快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界的关注与共鸣。博耶智慧地拓展了“学术”的概念,并用“学术”这一名词来延展“科研”的内涵,他将大学学术分为四种类型:大学必须通过科学研究而获得的新知识,即探究的学术;通过多学科或者跨学科的交流与对话等方式,充分发挥不同的相邻学科的综合优势而整合得到知识,即整合的学术;把理论研究与人类的现实生活需要相联系起来的学术,即应用的学术;而为了确保学术的传承,就得让学术持续保持交流与流动,对于大学而言,必然的方式就是让教师在教室里与未来学者(学生)进行交流,这种传播知识的学术被称为教学的学术,并且,几种类型的学术并不是隔离孤立、相互排斥的,而是交叉共依、相互促进的,彼此分不出孰重孰轻[1]。创新的、探究的与整合的研究属于学术,而推动知识传承与运用也是学术,如果学术止于发现、没有传播与运用,学术就会成为一潭没有生命价值的“死水”。因此,博耶“教学学术”的学术理念透视了教学活动的复杂性与学术性。他认为,教学是师生之间互相交流的能动过程,而“教学学术”的内涵比较丰富:其中既要根据学生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将各种知识有机组织起来,面向学生有效地呈现知识,并使他们乐于接受、容易掌握;还要不停地吸取本专业领域中的最新知识,使教学的知识传承与新知识的发现相得益彰;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也是教学学术的重要内容,它不局限于封闭的教室空间以及固定化的课堂教学程序,而是以正式化与非正式化的教学方式来实现知识的传播与应用[2]。教学学术实际上是“把教师教学作为学术的一种类型,同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和应用的学术相并列”[3]。由此可以看出,教学与科研都是教师的学术性工作,教学不但是将体系化的高深知识进行传授的过程,还是对已有的教学理论进行反思与改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使知识易于被学生所接受,也可以实现教师自身的提升,因此,教学就具有学术性成果的特性。“当教师将工作公开、接受同行评价和批评,并与所在专业社团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时,反过来又加强了自己的工作,这时教学就变成了教学学术。”[4]教学学术的提出与被社会的认可使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开始发生了新的转向: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再仅仅专注于对新知识的探究,而是将显性知识的传播、新知识的探究以及实践性知识的提升结合起来,形成一种隐性的反思,从而使教师教学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大学是专门从事高深知识传播、创造的场所,传播知识、探究知识、整合知识以及应用知识都是大学的天然使命,而教学就是一门有关知识传授的学问和艺术,它需要教师发挥自己创造的智慧,创新高深知识的呈现方式与传播方式,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高深知识。因此,教学学术就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与实质上的“合法性”。正是由于人们对教学能力与科研成就的关系认识不清,才导致了教学总是被排除在学术的范畴之外,“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使教师漠视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大学的教学质量特别是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基于此,博耶“教学学术”的理论贡献不仅仅是拓展了大学学术的意蕴,更在于他为大学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平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博耶提出“教学学术”的初衷之一就是要消解人们对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认识误区。他认为,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不在于简单地减少教师从事科研的分量或者从事教学的分量,而是在于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来保证和激励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学术性的反思,从单纯的科研者或教学者走向“研究型教师”。通过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整合性的研究以及应用性的研究,不但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广度与深度,更能将知识有效地传播给学生,这样就使四种形态不同的学术统一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使教学活动成为一种高质量的学术活动[5]。通过这种学术性的教学活动使教师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判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学的学术性自然而然地要受到尊重、保护与鼓励。博耶的“教学学术”概念给教学赋予了学术的尊严与崇高的地位,在理论层面使教师的思维成果得到有力支撑,在实践层面保护和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不但为人们提供了耳目一新的对学术的理解方式,还为现代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范式。

专业发展:多途径的提升之路

1.广采众取,做一位博学型教师大学是从事高深知识的场所,大学教师作为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主导者,必然需要有较为完善的知识架构与知识储量,并要努力将这些知识传播给学生。为此,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技巧与教学经验。大学教师本身具有教育者与学者的双重身份,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对大学教师的学识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6]。既然教学是一种具有很强的学术性的工作,这必然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并能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本专业学术前沿的能力。在中国传统的教学文化中,“教学相长”就很好地诠释了教师教学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不但通过传授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增长,更是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促进了自身的知识学习,进而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创造性的发展。而现代资讯的超常发达,使教师具有广泛的知识获取途径,不但可以通过广博而纵深的阅读来吸取新的间接性知识,还可以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获取经验性知识,如课堂观摩或教学反思等方式使自己的经验性知识得到增长。2.在教学中研究,做一位反思型教师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7]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所谓的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教师反思的方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记录课堂中新技术与新方法的运用技巧与体会;记录个案性的教学过程并进行交流与讨论,从中找出可借鉴的成分;通过自编教材或讲义的方式来加深对某个领域内知识的理解或者体系化,等等。教师还要在海量的记录中筛选出能够促进教学学术的部分,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资源。在这些资源的整理中还要逐步形成对教学与学生学习问题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如何将探究性的研究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思维方式的训练以及问题的解决置于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学术价值。3.广泛交流,做一位智慧型教师教师教学智慧是教学学术能力的重要体现。而教学智慧的提升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与教学实践,更要教师善于利用合适的平台与教育理论研究者交流,在交流中不断地提升教学理念。任何卓越的学术都具有良好的交流特征,并通过交流使个体的智慧变为大学教师群体的共同财富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源泉。教学是具有公众化行为特征的学术活动,即使在不同学科中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是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些专门化的知识。因此,教师的交流就是要通过说课、现场教学、专题研讨、学术会议等方式与同行进行多层次的对话与学习,提升自己传授知识的技能。再者,教师还可以与自己的学生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知识性的交流,让教师理解学生的需要与障碍,以便提升自己的教学效率,更好地传播学术、促进师生智慧的生成与发展。4.整合资源,做一位创造型教师教师职业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与个体性,无论是学生个体还是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都不是呈固化的稳定状态,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对象以及内容来确定自己的教学策略。而实施这个策略的过程不但需要教师灵活而智慧地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技巧,更要整合已有的资源,创新不同的教学方案与方法,形成适合当时情境的教学风格与特色。在具备合适的知识结构、人格特征、认知特征之后,做位创造型的教师就必须善于整合与教学相关的人力、物力与智力资源,使之为自己的教学所利用。如怎样调动相关专家、学生以及同行的积极性来促进自己的教学活动;如何利用相关经济资源或者设备等来服务于自己的教学。可以说,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在教师如何利用资源上。从整合资源的方略中可以历练大学教师敢于创新与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品质,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本文作者:尤伟工作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查看全文

科学发展观高职师生评价论文

摘要:发展观是系统科学中一个渗透着人类价值取向的概念。在教育领域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首先必须明确其中的“人”主要应指参与教育教学双边活动的实践主体一一教师和学生。在当前高职教育实践中,源于学术性和职业性价值取向的错位,导致人们对高职师生的评价方面存在不少误区,背离了“以人为本”发展现的根本要求。主要表现为偏重以学业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机制.视高职生为“低素质”学生;崇尚以科研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扭曲“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以人为本;评价机制;学术性;职业性

发展观是系统科学中一个渗透着人类价值取向的概念,一般而言,符合科学原则的是科学的发展观,违背科学原则的是非科学的、甚至反科学的发展观,体现在具体问题上就会有一些认识误区。科学发展观一直是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执政理念,当前我们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中西方文化自古以来都倡导的理念。早在公元前7世纪的《管子.霸言》就从治国安邦的高度认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智者普罗泰戈拉则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命题。在我国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深刻.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发展等不同领域出发,对其中“人”的要素的具体解读是不一样的。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其中的人不仅指在教育活动中居主体地位的学生.还包括教师、管理者和其他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人员,但主要的是从事教育教学双边活动的教师和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实践的主体。人的素质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升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本质。在教育领域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首先必须确定教育语义中的“人”的主要涵盖范围.要以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一一教师与学生的根本利益为本。我们的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促进人的发展的实践活动,不仅要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也要关注培养人才的教育者的发展需要,因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②高职教育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人”自然也具有教育语义中“人”的多元属性,其主体也是学生和教师。要真正发挥好师生在高职教育实践中的主体作用.首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认识高职师生的群体特征,明确其利益和发展需要,才能把师生的利益作为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优质的教育服务不断满足这部分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并促进高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然内涵。然而在当前高职教育实践中,源于学术性和职业性价值取向的错位,导致人们对高职师生的评价机制方面存在不少非科学发展观的误区,背离了“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本文拟从如下方面做简单剖析。

一、学术性和职业性价值取向的错位影响评价机制导向

发展观是人类价值取向在判断事物发展状况上的一种体现。高等教育固有的两种价值取向则是“学术性”和“职业性”,“学术性是指高等院校在高等教育中对理性、学术与知识等目标追求的一种倾向。而职业性则是与学术性相对的,指高等院校对高等教育职业功能偏好的一种倾向.其价值取向着重于为满足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培养学生从事有关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③两者是一对缺一不可的矛盾统一体.确定其价值取向的关键在于如何根据教育实践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把握好学术性和职业性在高等教育不同类型或阶段中的最佳比重和介入方式,谋求两者的融合。从高职教育的名称来看,我们不妨说“高职”是高职教育和高职人应有的复姓。高职领域中的一切活动和要素都必然带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烙印,并且在学术性和职业性的价值取向上偏重后者。

查看全文

学术期刊编辑话语研究

1编辑话语:学术期刊编辑的特殊场域

我们首先将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场域定位在其最为直接的环境中,即学术研究的场域。在这一巨大的场域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话语,学术研究正是借由话语将其价值和意义传播于社会的,进而衍生出“话语权”和“影响力”。福柯指出:“我们将把话语称为陈述的整体,因为它们隶属于同一个话语形成;它是由有限的陈述构成的,我们能为这些陈述确定存在条件的整体。”[1]话语只有与特定的对象和条件相结合才有意义。“把话语作为系统地形成这些话语所言及的对象来研究。话语所做的,不止是使用这些符号以确指事物。正是这个‘不止’才是我们应该加以显示和描述的”[2]。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视域下,无疑存在两种基本话语,一是作者的学术话语,二是编辑的编辑话语。在这一对关系中,学术话语具有思想表达的功能,学术研究是学术话语和话语阐释最本质的生成和供给方式,具有基础性、科学性、前沿性和思想性。学者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对特定研究对象进行“陈述”和“实践”,形成话语;学术期刊编辑,从事论文的修改与加工,参与学术的交流、建构、变迁、传播,在对编辑客体进行对象性劳动的过程中亦生成话语。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从整体上来说就是“话语事件”。学术话语和编辑话语固然充满博弈和交锋,但两者更多是交流、对话,“表现人类生活唯一贴切的语言方式就是永不完结的对话”[3]。学术话语与编辑话语最终结合形成学术期刊话语。在编辑出版的全过程全环节上,编辑话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首先,编辑话语是学术期刊话语原料的“把关者”。在传播场域中,话语作为巨大的信息流,能否(双月刊)2018226期年第第卷PUBLISHINGJOURNAL最终成为学术期刊话语,往往取决于编辑的守门和把关,编辑承担了重要的“把关者”角色。一是按照国家的出版法规进行思想内容的把关;二是进行选题策划上的“把关”,编辑通过对信息和数据的分析,了解作者和读者的需求,从事选题策划,突出按需选题、精准选题、特色选题;三是进行传播效果上的“把关”。这种把关更多地是一种预判。编辑可以直接选用自然来稿,或者针对性地组稿约稿,在作品形成过程中全程追踪,对作者的学术话语进行研判和把关。也就是说,那些具有学术传播价值的话语才可以作为优质的原材料进入编辑出版场域“再加工”。其次,编辑话语是学术期刊话语生产的“参与者”。一方面,编辑对作品进行规范格式、消灭差错、润色提高、加工整理,既充分尊重作者的思想原貌,又竭尽所能地拾遗补缺,与作者的学术话语相结合,在充分整合后生成学术期刊话语;另一方面,编辑撰写学术期刊的栏目导语、文章按语、修改论文的摘要等,或者就编辑出版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分析探讨,生成编辑话语,直接参与学术期刊话语生产。再次,编辑话语是学术期刊话语传播的“推动者”。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产生传播效果和传播意义,离不开编辑的主题策划和创造性劳动,离不开编辑话语的主动推介和个性化推送。随着媒体融合的推进,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学术期刊的阅读方式和学术话语的传播方式也在发生重大变化,编辑话语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平台,以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为载体,借鉴现代市场营销和传播学的理念,及时转变观念,从纸媒时代的纸质阅读转变为争取作者的“浏览”、吸引读者的“点击”,将学术期刊与众不同的学术旨趣、学术特色、学术内涵充分呈现、及时传播,尽可能地缩短学术话语从生产环节到传播环节的距离。

2学术期刊编辑话语的独特属性

编辑话语与编辑活动紧密相联、不可分割,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实践方式,具有独特的属性。首先,编辑话语具有相对独立性。一般而言,编辑话语是依托和从属于学术话语的,没有学术话语,编辑话语往往就会失去“原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尽管如此,也绝不能否认编辑话语的相对独立性。一是表现在编辑话语要遵循自身的运行规则。“在学术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学术期刊与学者之间不是对象化的供求关系,双方都具有各自的学术生产规律和自主运行规则”[4]。学术话语偏重于表达思想,具有思辨性,强调的是不拘一格;编辑话语基于编辑规范、编辑技巧、编辑规律,具有规范性,着眼于整齐划一。二是编辑话语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话语作为一种实践方式,与编辑活动是密不可分、紧密相联的。对于学术期刊而言,为什么编、编什么、如何编,编辑的主体性劳动不可或缺,往往带有编辑的鲜明印记和独特标签,体现出编辑话语的独特性与创造性。以高校文科学报编辑为例,栏目设置、选题策划、组稿约稿,都包含着编辑的深度思考与精心设计。“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对特定学者、专家、读者的“按需定制”“精准推送”“个性推送”尤为重要,关系到学术期刊要构建什么样的作者群、读者群,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术期刊的个性化、差异化定位。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术话语的生成和传播离不开编辑话语的支撑和帮助。其次,编辑话语具有整合性。编辑主体对作者的学术话语要进行话语整合。在媒体融合如火如荼之时,学术资源、信息的可获得性、共享性、时效性进一步增强,但也带来“快餐化”“碎片化”和“浅阅读”的难题,读者和作者不断遭受海量信息的轰炸,“乱花渐欲迷人眼”,很容易成为“选择困难户”。面对大量无序信息,编辑在信息—编辑—用户这条信息传播链中,应当承担起信息“过滤器”“筛选机”的责任[5]。这实际上也是编辑话语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的过程。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学术期刊编辑固然首先要尊重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和独立性的思想表达,但绝不能只是作者研究成果的“搬运工”和“复印机”,而是对作者学术成果的深度加工,将学术话语和编辑话语高度整合。第三,编辑话语具有内隐性。学术话语和编辑话语整合后形成学术期刊话语,值得注意的是,在经过整合后形成的学术期刊话语中,编辑话语往往以内隐的形式存在。学术期刊正式出版后,作者享有著作权,最终署名的是作者,编辑在幕后付出的劳动往往难觅踪迹,但是看似无迹可寻的编辑话语却又无处不在,因为“编辑主体的活动内隐和附着在其对编辑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中,内隐于每一篇稿件的深度、加工、润色与处理过程之中,内隐于期刊的内容与形式的协调和整合之中”[6]。编辑话语产生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同样是内隐性的,编辑话语是依托于编辑主体对编辑客体进行的对象性劳动来生成话语、展开对话、产生意义的,人们常说的编辑甘居幕后“为人做嫁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学术期刊编辑话语的生成路径

学术期刊编辑话语要着眼于“说什么”“怎么说”,坚守学术性的精神家园,破解失语困境,构建对话平台,创新编辑话语的生成路径。3.1坚守学术性的精神家园。学术性是编辑话语的灵魂和存在的基础,也是编辑话语和学术话语对话交流、整合交融的条件。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精神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一方面指的是学术期刊编辑与科研人员一样,应具备追求真理、规范严谨、实事求是、团队合作等基本的学术素养;另一方面,是要具备主动捍卫学术尊严、防止学术腐败的价值理性和行动自觉。编辑话语要坚守学术性,固然要从提高编辑的自身修养,苦练内功着眼,打造学者型编辑,实现编辑学者化。除此之外,也可以从更宏大的视野、更宽广的范围来看待,进一步整合学术话语和编辑话语。有学者指出,要以联合策划,借助学术共同体,提升学术性。所谓联合策划,即联合多家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借助集体力量,组织学者、业界共同策划,共同设置专栏,共同组稿、选稿、审稿、共同刊发等参与学术生产体系,达到学术创新的目的[7]。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设想,有利于整合资源,发挥乘数效应,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3.2破解“守门人”的失语困境。编辑作为学术期刊的“守门人”,自然需要面对当下的社会现实和媒介传播生态。“后现代主义”将“消费社会”看作是当今的一种新型社会状况和经济秩序,商品崇拜、消费崇拜成为这一社会的伦理和意识形态”[8]。“功利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极度膨胀已经迷糊了一些人的眼界,实用功利的价值追求已经全面挤占了非功利(‘无用之用’)的学术思想的生存空间,学术的‘天下之公器’的基石正摇摇欲坠,危在旦夕”[9]。学术话语和编辑话语出现了双重异化,形成了为学界和业界所广泛关注的“守门人”失守现象和失语困境,形形色色的关系稿、人情稿、权力稿不仅有违学术道德和学术公平,更是对编辑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的嘲讽。学术期刊编辑面临的质疑、诱惑、拷问、纠结或许会如影随形,但更需要具有坚守底线的勇气、不为所动的定力和从容不迫的文化自信,坚守学术期刊编辑的道德和职业操守,切实消除和破解“守门人”的失语困境。3.3共建“互联网+”时代的对话平台。编辑话语不能是自说自话的对白,而应积极地交流对话。不论是在哪一个运用领域里,无不渗透着对话关系[10]。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要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对话和交往的环境。”[11]“互联网+”无疑为对话和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我国绝大多数学术期刊均已采用网络采编系统,这一平台将作者、审稿专家、编辑、读者整合在一起,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和多方互动博弈的平台,学术话语和编辑话语借助这一平台,可以充分对话,以实现更好的交锋、融合。对话就要遵循正确的原则,不仅要着眼于解决“可以对话”的技术性问题,还要彰显“为什么对话”“怎样对话”的伦理意蕴和价值遵循。哈贝马斯指出:“在交往行动中,真实性要求、实在性要求和正确性要求构成了一种体系。”[12]“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科学性、客观性要求学术期刊编辑要尊重审稿专家的真实学术判断,真诚鼓励作者的学术争鸣,不断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网络平台的交互性、体验性、共享性可以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学术期刊主、客体的沟通交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强化交流性,凸显学术性,更有利于学术期刊的发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