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4 21:46: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学术期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论文:小议学术期刊质量的要求

本文作者:徐雅雯工作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网络在传播信息时有其特有的优势,具有及时性强、交互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在时效性、连续性、搜集并提供大量相关信息等多种信息形态上表现出很大的优势。网络上的大量信息为期刊编辑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网络使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具有更高的效率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期刊编辑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工作方式从传统的纯手工操作演变为如今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不仅可以实现从收稿登记、审稿、组稿、编校、录用、查稿、发稿直到打印、支付稿酬与稿件存档等整个编辑过程的动态管理,而且可以对大量稿件进行智能化分类、统计,并且支持实时查询。借助该技术,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实现与作者实时、高效的交流与沟通,这在传统的编辑工作中是难以实现的。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相关数据库,对作者的相关信息,诸如履历、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等进行详细记录,以形成强大的专家学者团队。网络技术为判断稿件的创新性、科学性提供了便利以往没有利用网络技术时,仅依靠期刊编辑人员本身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很难判断稿件的创新性、科学性甚至是有无一稿多投的现象。但网络技术出现后,期刊编辑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数据的检索,很方便地查询文章是否已发表或文章是否有重复等,并且可以及时了解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结合网络与自身的知识来判断稿件的创新性与科学性。

网络环境下提高学术期刊质量的措施

1.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严把稿件质量关众所周知,学术期刊的根本在于它所体现的学术性,以及它所承担的广泛传播相关学科信息的重任。同时它也是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而稿件质量是学术期刊的根本,提高稿件质量是保证期刊高质量的首要环节。其关键就在于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作者队伍和编辑队伍。于是不断追求高质量稿件的重任就落在了众多编辑工作者的身上。在提高稿件质量的过程中,编辑工作者需要充分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最大限度地挖掘那些高水平、创新性的高质量论文。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发挥编辑的主动性,不断提高投稿作者素质。学术期刊编辑部接收到的稿件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作者的业务素质、文字功底、学历、职称等因素。因此,开发高素质的撰稿队伍是提升学术期刊稿件质量的关键。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在组稿时要打破常规,走出固定办公区域,发挥主动性。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及时跟踪相关的国家级基金课题、省部委级课题的发展状况,并通过网络查询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进程,发现课题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同时要加强与相关研究人员的联系,及时主动组约稿。[2]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多方面了解有关项目人员的研究方向,从而建立特有的作者群。第二,充分利用网络约稿,收集高质量的稿件。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术界知名学者约稿是不断提高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方式。知名学者在其研究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拥有很高的权威,并且有独特的观点或设想,发表这类学者的文章通常可以提高刊物的关注度以及引用率,这对刊物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关注学术研讨会是编辑部发现优秀稿件的重要途径,也是编辑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引领学术潮流的重要渠道。编辑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或者是发送电子邮件的形式,建立与业界知名人士以及参加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的联系,及时获得业内最新信息,了解他们的最新学术动态,主动约稿,提高稿件的质量。第三,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了解读者的真实需求。读者是期刊服务的对象,任何一个学术期刊除了拥有稳定的作者群之外,忠实的读者群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期刊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信交流,借助于现代网络技术,编辑人员与读者可以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充分了解不同读者对期刊的真实需求。许多学术期刊有自己的网站,一方面搜集稿源,另一方面读者可以方便地阅读期刊内容,及时提出问题与建议。这样不仅有助于编辑人员了解读者的需求,获知读者对期刊的满意程度,而且可以搭建一个双方沟通的桥梁,提升期刊的满意度和知名度,形成一种良性的学习氛围。2.利用网络环境提升编校质量第一,选题与组稿。网上选题是指学术期刊编辑根据期刊的定位和特点,利用网络技术搜集信息,精心组织、设计、开发,提出高质量的选题,不断提升选题的水平。网上选题可以有效利用网络的特点,即网络信息量大、时效性强、交互性强、方便查询等,进而制定期刊每期甚至每年的出版计划。通过数据库查询相关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与成果、热点问题与发展方向、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甚至是国家自然及社科基金项目等内容,建立自己的选题数据库,为制定期刊的发展方向和计划提供参考,这样也可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稿、选稿。第二,稿件审查。稿件审查工作的严谨与否,直接决定着期刊质量的高低。在稿件的初审过程中,要对稿件的创新性、重复性以及是否有抄袭等做初步审查。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稿件的初审工作提供了方便,传统的稿件初审要依靠编辑自身的知识水平,审查时耗费相当大的精力,而且编辑不可能是每一方面的专家,知识掌握毕竟有限,因此审查时难免会出现问题。而网上查询已经成为稿件初审的重要方式,其可以有效减少抄袭、重复性发表等情况的发生。编辑部可以运用网络技术,利用数据库强大的查询检索功能,对题目、关键词、作者、来源期刊等内容进行检索,结合各种信息,对稿件进行初步审查,提高了初审的质量和效率,避免了无用功,大大改善了初审质量。[3]第三,编辑校对。编辑校对质量是体现期刊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编辑、校对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所提供的编辑校对手段,提高编校质量和工作效率。比如,在稿件的编辑加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就需要与作者联系,传统的联系是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不仅速度慢、成本高,而且一个问题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才能解决,有时还不一定能够讨论明白。而利用网络技术可以方便地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即时通信软件可以实现与作者的随时联系,不仅省时省力省钱,而且能够随时对稿件进行补充修改,直到最后定稿。第四,稿件管理。在传统的稿件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首先是对收到的稿件进行题目、作者、单位、联系方式及日期的手写登记,并进行编号,再进行稿件评审的登记。在这一系列的登记过程中,难免会遗漏或者错填一些信息。一旦出现此种状况,管理人员则需要翻找所有的登记,并进行重新核对与登记。这样的反复工作给传统的稿件管理无疑带来很大的不便。利用网络技术可以方便地进行稿件管理,改变了传统的封闭式管理。利用期刊已建立的网页、网站等,可以对稿件进行开放式管理。

网络情景下期刊编辑的应对策略

首先,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网络环境也成为期刊编辑大展拳脚的场所。网络技术为期刊编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同时也为期刊编辑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网络信息技术异常发达的今天,编辑人员应充分利用该技术所展现的优势,拥有开放的思想,接纳、包容新鲜事物,更加真切地展现现代编辑的理念。所谓编辑理念是指编辑在工作中所坚持的、需要遵循的理性意旨。只有运用先进的编辑理念,才会有优秀的编辑实践。在网络环境下,编辑需要紧跟时代潮流,适应编辑内容、背景、方式、形式等的改变,紧贴编辑出版工作。其次,身处于网络时代,期刊编辑需要掌握更多的网络技巧。网络时代的期刊编辑,仍然需要具备传统的基本编辑业务能力和掌握相关的学术知识。同时,期刊编辑需要相当了解互联网,熟练运用各种办公软件,掌握基本的网络语言等。只有熟悉互联网,才能对其加以利用。[4]可以说,只有真正掌握了这些,才具备了一名网络环境下期刊编辑的基本能力。除了相关的网络技术,网络环境对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期刊编辑也需要运用网络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快捷性能,做好计算机辅助研究、计算机辅助参考、计算机交互功能等工作。再次,还需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强化编辑工作者自我发展的终身化意识,要求编辑对工作不断反思,对业务不断提高,对自我不断发展,以促进编辑工作者朝终身化方向发展。面对网络时代瞬息万变的知识更迭,一个人原有的知识结构随时都可能面临新知识的挑战,所以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识到自身知识的有限性,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总之,编辑工作者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掌握新的技术手段,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期刊发展的要求,才能胜任网络环境下的编辑工作,实现编辑工作的现代化,提高期刊的质量、效率甚至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如何有效利用网络的优势,保持期刊的优势地位,对广大编辑工作者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查看全文

医学学术期刊编辑特征

一医学学术期刊的特点

目前医药卫生期刊数量为1371种,是整个科技期刊中所占比重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类。每个医学专科均有自己的专业期刊,甚至某一器官、某一种重要疾病或者疗法都有专门的期刊;当然也有跨专科的医学期刊和综合性医学期刊;从载体形态看,以印刷出版型、电子视听型为主,按趋势发展推测,将来的网络出版期刊或将占据优势。对于医学编辑来说,出版一本专业性极强的医学学术类刊物,不仅要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丰富的医学常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对科学研究的程序、科研设计、医学统计学及论文写作非常专业,当然还要熟悉图像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站建设、网页设计这些当前网络出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这样才能在收到一篇稿件后,对研究内容的创新性、科学性、科研设计、研究深度以及出版可行性等问题进行初步判断,作出正确的初审意见以及后续的处理工作安排。医学期刊的编辑来源存在学科多且不固定性。我国的编辑人员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即非编辑学科班出身。以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成员组成分析,年青编辑多数毕业于医学院校,部分来自于英语、汉语言学、计算机和多媒体制作、医学信息、情报学、新闻传播学等专业;而年长编辑则多是来自于临床科室,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但当前这个人员所占比例正在缩小,或是兼职编辑,没有经过出版专业的培训。作者所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期刊中心,下属9本医学期刊,内容包括普通外科学、肾脏病学、神经内科学、显微外科学、血管外科学、护理学、影像与放射学及胃肠外科学,并延伸到肿瘤、器官移植、临床营养等交叉学科领域,从事的25名年青医学编辑中毕业于医学专业12名,公卫和统计学专业2名,英语专业4名,新闻学1名,护理学2名,医学信息学2名,其他专业2名。

二新入职医学学术期刊编辑常存在的问题

医学学术期刊所涉及的政治内容并不如其他科技期刊常见。不过如果是译文刊物或者作者涉及国外科研人员,还有一些研究对象、实验材料的来源上,在著文中有时会无意或有意出现与我国国家主权、法律、法规相悖或模糊不清的内容或观点,编辑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敏感性,妥善处理这类问题。某些医学学术期刊编辑在防范学术不端工作中缺少主体意识,初审时未通过多种途径查询学术不端,甚至铤而走险,协助不法者进行学术不端行为者,从而出现“人情稿”、“照顾稿”。2016年8月22日《人民法院报》曾刊登一篇文章《医学期刊女编辑的另类“权谋”》[4],警示我们内容类传播产品的运营都应坚持“慎守其真”(《庄子•渔夫》)的精神,加强职业教育的同时,要着重强调诚信建设,重视守护科研环境,恪守学术底线,摒弃学术不端行为。作为医学学术期刊编辑,从业后不仅要策划完成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甚至还要牵头举办医学主题论坛和学术沙龙,因此编辑人员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协调与主编、编委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读者、作者、审稿者之间的关系,共同办好期刊及学术活动。而且现在的编辑部工作还涉及到和印刷厂、邮局、出版管理部门的工作沟通,不能顺利沟通,可能会造成出版、发行渠道不畅。然而目前一些内向型办刊模式和定位以及部分编辑的性格原因,容易造成“闭门办刊”。编辑存在与编委、审稿专家、作者、读者沟通不够,与其他有关部门及同行编辑缺乏沟通等一系列问题,容易导致出版工作失误、信息落后等不利局面。随着医学飞速发展,各专科之间不断地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精准医疗、转化医学、遗传基因、机器人技术等应用技术创新名词的涌现,学科知识的综合水平越来越高。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多元化和透明化将对大多数医学编辑的知识获取能力提出挑战。专业局限性也会降低编辑的新知识获取能力,反映为不能了解和及时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影响到期刊的选题策划。医学学术期刊编辑除应具备创造性、综合性、多维性、严密性、灵活性及比评性思维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统计学思维和英语思维[5]。事实上,统计学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应用科学,而我们的医学学术期刊编辑们没有学会、没有用对或者没有表达正确,关键是因为对统计的理解有误或统计学习脱离实际、实践不足。目前国内医学期刊英文摘要的质量不容乐观,尤其以医学名词术语的问题较多[6]。英文摘要的好坏与论文被国际同行检索和是否引用的关系密切。总之,医学编辑需要多种知识技能,并将这些知识技能有效结合起来,面对新稿时多重思维能力协同作业,才能正确审稿、完善稿件的各种问题。而新入职编辑在这方面往往欠缺,处理稿件时易片面,不利于医学学术论文的处理。

三常规的再学习内容

知识就是力量,时刻勤奋学习,才能做好一名医学学术期刊编辑,现在国家和各地新闻出版局、用人单位以制度形式确立的再学习内容主要有:对于刚刚入职的医学学术期刊编辑,还没有取得从事出版专业岗位工作的上岗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编辑从业者只有参加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取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初级或中级职业资格,才可以进而取得《责任编辑证》和聘任相应编辑职务。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用书包括出版专业基础(初级、中级)和出版专业实务(初级、中级),从“应知”和“应会”两方面阐述出版专业知识,编辑人员取得了相应资格,说明在出版专业知识、语法、修辞、逻辑、著作权等方面具备了编辑人员的基本条件。编辑任现职期间,应当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以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并提交完成继续教育的有效证明才能进行责任编辑证的续展登记。现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各地新闻出版广电局、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高校期刊学术团体也会组织编辑进行面授学习。工作紧张的编辑也可以在远程继续教育学习平台参加在线培训,以完成年度继续教育。针对职业编辑,每个单位都会有一个明确的职业发展和人事考核途径。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期刊中心来说,除招聘考核外,还要参加为期三年的流动编制考核(工作业绩及出版编辑知识的笔试考核),按照《中山大学出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例》,明确规定了出版专业助理编辑、编辑、副编审再到编审的各级职务资格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出版相关的论文。因此,在每一级的职称聘任道路上,虽然条件要求不能完全科学,但每个阶段都会促使编辑在某些方面有切实的进步,使得编辑能力有所提高。

查看全文

学术期刊分类办法

1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内涵分析

近年来,教育部、中国科协等部门先后推出包括《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等政策。实施学术期刊国际化,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朱大明认为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实质是期刊发表的论文及其学术交流和影响力的国际化。除了出版语言的国际化,认为学术期刊国际化还应包括编委构成、审稿流程及管理的国际化,编排、编校标准的国际化,甚至检索系统和发行的国际化等多个方面。并且,他应用国际论文篇数和国际引文频次来考评期刊在学术交流和影响力方面的国际化程度[3]。游苏宁认为,学术期刊国际化最重要的体现就是被本行业国际上最著名的专业数据库收录[4],这是学术期刊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的反映。杨志华认为国际化的学术期刊是指期刊的载文、评审、编辑、出版和发行都不局限于本土,而是拥有来自多个国家的编委、作者、审稿者和读者,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体现重要价值,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5]。分析已有的研究发现,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可以将其分成形式国际化和内容国际化两个方面。如前所述,形式国际化包括国际化的编委、国际化的作者群,或者审稿人的国际化以及期刊管理、编排系统等的国际化。而内容上的国际化,是指期刊刊发的文章达到一定的学术认可度,或站在该研究领域的前沿,能够获得较高的国际被引量,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转载或收录。形式和内容并不是孤立的,只有结合恰当的形式,才能确保内容易于被国际认可;同时,内容是领域前沿,没有形式的国际化,要想走向国际也并不容易。

2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来,不同地域、不同语种的人们的交流、融合是大势所趋。对学术研究而言,发表研究成果并不是一项研究的结束,而是通过研究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增进学术交流,让不同的思想碰撞出火花,进一步助推人类科技研究的进步。同时,当前学术出版的发展使我们不得不国际化。董策等提出被“国际化”的问题[6]。近年来,国际出版品牌与本土学术出版竞争日益激烈,从抢夺订阅市场到抢夺中国优质稿源,导致大量优秀成果外流。SCI、EI等是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检索系统,目前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将在这些检索系统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发文作为职称评定的主要参考。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纷纷投向被这些检索系统收录的海外期刊,国内的研究人员想要查看这部分内容,甚至还要支付检索费用。可以说学术期刊的发展面临着“内忧”和“外患”双重压力,学术期刊国际化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国内的学术期刊走出国门,突破语言限制,将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融入国际的学术交流。

3面向国际化的学术期刊分类

一般可以将学术期刊分为科技类学术期刊和人文类学术期刊。饶宗政等提出期刊的金字塔结构,认为理想的期刊金字塔结构模型是:塔尖是占5%的权威期刊,塔顶第二层是占15%的核心期刊,塔基是占80%的普通期刊[7]。且通过对照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研发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1—2012)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2011)所划分的学术期刊级别验证了该模型。为了便于提出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实施策略,借鉴饶宗政等的期刊分类模式,本文根据学术期刊在其研究领域所处的水平,将学术期刊进行以下分类。3.1科技类学术期刊的分类。(1)领先性学术期刊这类学术期刊报道的内容是学科前沿、前瞻性成果。《仿生工程学报》(JournalofBionicEngineering)创刊于2004年,由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以工程仿生学科为特色的国际性英文学术期刊。从2007年起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8],成为短时间内期刊国际化建设的典范。现已被国际检索系统SCI、EI、AJ、CSA收录。据汤森路透的《2010年SCI期刊引证报告》显示,该刊2010年的SCI影响因子IF为1.032,这标志着国际工程仿生领域唯一学术类英文专业期刊SCI影响因子成功破1。《细胞研究》(CellResearch)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承办。其首任主编姚錱院士在创刊之初就确定了国际化的办刊方向,并在2006年开始与国际著名出版集团自然出版集团(NPG)合作推行海外发行。2013年,该刊实现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超过10的历史性的突破,并于2015年提升到12.413[9]。标志着《细胞研究》已确立其在国际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领域权威优秀期刊的地位。这部分学术期刊是我国学术期刊中的佼佼者,其刊载的论文是该领域最优秀的文章,代表着该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不仅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处于领军位置,并且在国外有一定的影响力,被国外著名的文献库收录。(2)同步性学术期刊应该说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科学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行列,报道这些研究领域的期刊同样处于与国际同类期刊比肩的水平上,可以称其为同步性科技期刊。《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ActaBiachimicaetBiophysicaSinica)创刊于1958年,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主办,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也是国内最早被SCIE收录的期刊之一,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从2004年起该刊已改为全英文月刊,目前已被包括SCIE,BA,CA,MEDLINE等在内的多个国际和国内主要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10]。《中国药理学报》(ActaPharmacologicaSinica)是药理及其邻近学科的国内带头刊物。在根据期刊影响因子排名的世界著名药理及药学核心期刊群内,该刊是唯一的中国期刊,已被SCI收录,是美国CurrentContents旗下LifeSciences选录的两种中国期刊之一,同时被10余种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还被我国几乎所有医药检索工具录用[11]。此外,《光学学报》(ActaOpticaSinica)、《中识蕴国激光》(ChineseJournalofLasers)等众多期刊也都是我国光学、激光学等研究领域的顶级期刊,在国内处于同类期刊前列,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已被EI、CA、INSPEC、Scopus等收录[12][13]。(3)跟随性学术期刊这部分学术期刊刊发的研究内容普遍滞后于国际同类研究,当然这其中还有一部分科普类的学术期刊。3.2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分类。(1)权威性学术期刊《法学研究》《管理世界》《经济研究》《考古》《历史研究》《求是》《民族研究》《人口研究》《文艺研究》《中国社会学》等,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管理等学科领域的权威期刊,反映了我国学术研究和应用的核心成果。比如《管理世界》《经济研究》,我国经济管理动态,及时跟踪报道国家重大政策举措,如“一带一路”建设,我国新常态下的经济运行规律等问题,是报道和展示我国各领域经济、政策的窗口,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特色性学术期刊这部分期刊刊载的研究内容不是国际共同研究话题,虽不具有国际广泛的受众和关注,但是能够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特色意识形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一定大,但是体现我们国家的历史、发展轨迹、政策及运行规律等,是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有力展示窗口,笔者称其为“特色刊”。比如在人文社科领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它是一本计划生育工作理论刊物,其融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为一体,研究分析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发表阐述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的学术性文章。《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它是全国唯一集计划生育科技管理与专业技术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指导类学术期刊。该刊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科技方针政策、报道我国计划生育科技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我国计划生育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14]。这两种期刊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发展规律的有效展示窗口。(3)其他人文类学术期刊大多人文类学术期刊都属于这一类,位于饶宗政等提出的金字塔的塔基。

查看全文

综合性学术期刊改革

综合性学术期刊以高校为支撑,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学科交叉性,在期刊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数字化出版对传统纸媒的冲击等因素带来了出版行业的深刻变革。另一方面,专业性学术期刊的队伍呈不断扩张之势,与综合性学术期刊争夺作者和读者资源,其影响力日益扩大。此外,学术评价因素的影响也导致综合性学术期刊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所以,适应出版形势的新变化,促使综合性学术期刊实现突围、转型与发展,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一、综合性学术期刊面临的挑战

综合性学术期刊有过自己的辉煌,但是在新的环境下它的发展举步维艰。目前主要面临着如下几种大的挑战:(一)互联网与数字化阅读的冲击。互联网已经深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1/5。互联网普及率为54.3%,高于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6.3%,规模达7.24亿,较2016年底增加2830万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成为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经济社会转型、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①与此同时,随着各种电子书、中国知网数字图书馆、百度文库、谷歌学术等专营或兼营数字阅读的平台及其用户数量的不断扩大,传统综合性学术期刊的读者群体逐渐缩小,有关期刊著作权、发行权、复制权等的权利之争也日趋升级。如何应对大众读者数字化阅读的趋势,在保护版权的前提下拓展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数字化服务,成为学术期刊持续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二)专业性学术期刊的挑战。相对于专业性学术期刊的“专”而言,综合性学术期刊的融合性似乎逐渐变成一种劣势。“千刊一面”,定位不准确,缺乏特色成为综合性学术期刊共性的短板。尽管高校学报逐渐面向社会征集稿源,但受校内教师评职称、课题结项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相对于专业性学术期刊而言,高校学报的稿源呈明显的内向性,校外优质稿源不足;同时,由于专业性学术期刊每期刊载同类题材的作品载文量大,刊发周期比高校学报更短,这也使得部分校内优质稿源外流。此外,由于数字化出版的普及,专业性学术期刊和综合性学术期刊在相同的条件下被读者搜索,原本占据公有图书馆传播优势的高校学报丧失了传播渠道上的优势,不少学术研究人员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更倾向于阅读同类题材载文量更大、栏目划分更明细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因此,专业性学术期刊对综合性学术期刊传统地位的挑战不容小觑。(三)综合性学术期刊分散化的弊端综合性学术期刊多为个体期刊,由各高校或者科研单位主办,“一校一刊”成为当前综合性学术期刊界的典型格局。这种分散化的办刊模式容易助长学术界一稿多投、自我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同时由于从稿源到出版的资源未得到最优化的配置,无形中增加了高校学报的办刊成本。另一方面,高校学报受到高校工作人员编制的限制,大多为一名责任编辑管理多个学科,且各高校学报同类学科编辑之间的信息交流较少,由于编辑掌握的知识和获得的信息资源有限,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综合性学术期刊对专业性特别强的学术成果在品鉴上存在一定的障碍。(四)学术评价的客观冲击带来的系列影响学术评价主体(行政管理部门、数据库、期刊评价中心、学术共同体等)的多头化、学术期刊评价的简单化一直受到学术界和期刊界的诟病,某种程度上出现学术评价倒逼学术期刊选稿用稿,学术期刊选稿用稿方式再倒逼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现象,这一现象也成为一个难以走出的学术怪圈。但是近年来改革学术评价、期刊评价方式的呼声却是雷声大雨点小,真正具备现实变革意义与实际操作性且被广泛认同的办法并不多。

二、综合性学术期刊改革的必要性

(一)新媒体时代的必然要求。2017年7月11日,以“深化转型、创业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在论坛上了《2016-201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5720.85亿元,比2015年增长29.9%。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达17.5亿元,电子书达52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达9亿元,博客类应用达45.3亿元,在线音乐达61亿元,网络动漫达155亿元,移动出版达1399.5亿元,网络游戏达827.85亿元,在线教育达251亿元,互联网广告达2902.7亿元。网络广告收入占数字出版收入的50.7%,移动出版收入占24.46%,网络游戏占14.47%,网络广告在2006至2016年的11年间连续大幅度增长,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②2014年8月18日,主席提出了推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思想。2014年9月19日,40多位期刊界领军人物云集中国期刊交易博览会,共同进行了主题为“学术期刊转型与发展”的探讨,在跨平台和全媒体、学术期刊数字化方面达成共识[1]。由此可见,数字化出版和数字化阅读已是大势所趋,与新兴媒体的博弈成为综合性学术期刊改革的助推器。面对更生动、便捷、环保的电子出版物及其多元化的多媒体载体,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微博微信平台,综合性学术期刊需要推出更具吸引力的衍生产品,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二)高校学术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学报的刊文具有学科交叉性的优势,加之高校背景的学术支撑平台,使其在学术创新的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校出经费办刊的模式在短时期内不会有较大改变,高校学报在中国高校学术创新中的地位也不会动摇。因此,学术创新责任的担当成为高校综合性学术期刊改革的重要任务。当前高校联合办学、优势学科共建、交叉学科建设成为学术研究的新方向和新趋势,综合性学术期刊也需要适应这种新的科研模式,在联合办刊和协同创新上有所作为,如朝着集约化、系统化的方向改进。(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基本国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实现学术的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其综合性以及在学术观点上海纳百川的优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增强国家软实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主要阵地,综合性学术期刊具有强大的产业功能,因此必须把握大方向,紧跟新时代的要求,树立和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为人民群众提供比专业性学术期刊更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光荣使命。

三、综合性学术期刊的改革与创新路径

查看全文

学术期刊的定义

一、学术期刊简介

学术期刊是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正规学术期刊,学术期刊所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具体说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学术与非学术不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学术期刊(英语:academi cjournal)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

二、学术期刊分类

学术期刊: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CSSCI、CSCD、双核心期刊。

内容分类

哲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档案、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统计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出版类别有:综合性社科期刊,专业性人文期刊,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

查看全文

学术期刊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

摘要: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指原文抄袭、成果剽窃、学术造假、文字、数据篡改、一稿多投等等行为。虽然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政策规定,但学术不端行为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本文在分析产生学术不端行为原因的基础之上,着重提出了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严把初审关;严把外审关;严把作者关。

关键词:学术期刊;学术不端行为;防范对策

一、引言

一般而言,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的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教师、学生及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和学术研究文章。一直以来,在名利的驱动下,学术期刊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则是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甚至利用一些高科技、新手段,让学术不端行为更为隐蔽,更让人防不胜防。这些学术不端事件的发生,不仅给我国科学发展和学术研究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也严重损害了科技期刊的声誉和形象。对此,多位编辑同仁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徐石勇等以《丝绸》杂志为例,对期刊中的学术不端行为的现象、成因及防范措施做了详细剖析[1];田恬等从出版道德角度对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学术道德规范来实现科技期刊的监控[2];冷怀明探讨了撤稿引起的出版伦理问题及处理方式[3]。本文结合自己的编辑工作,就学术期刊如何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提出一点看法和措施,仅供同行参考。

二、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

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指原文抄袭、成果剽窃、学术造假、文字、数据篡改、一稿多投等行为。在如今数据库越来越多,检测手段越来越先进的情况下,原文抄袭或大段文字抄袭较少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剽窃别人的思想、观点、成果,调整文字、图表表述方式,一稿多投等现象频频出现。经过梳理发现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主要有:(1)个人原因。一些科研能力较弱,学术水平不高的作者,为了实现自己个人利益(比如职称评定,项目评审,学业毕业等),不惜冒着学术造假的风险,抄袭、剽窃、修改别人论文并据为己有。可见,学术诚信和道德约束力丧失是造成学术不端行为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2)技术原因。虽然现在检测数据库越来越多,但每个数据库收录资料的侧重点不一样,如超星侧重收录书籍,知网侧重收录论文。学术期刊一般都是采用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检测,所以,有些作者就钻了检测系统这个漏洞,大量抄袭、剽窃书籍原文而避开了审查。另外,检测系统只对文字进行,且只能按照原文文字顺序进行检测。如果造假者通过变换文字表述方式,把文字变成PDF图片或做成表格,改变图题、表题等方式就能避开审查。(3)管理原因。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大部分被用于职称评定、项目评审、学业毕业等。稿件从审稿通过到正式见刊,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这就让学术不端者有空子可钻。比如,一些项目评审和高校研究生毕业只需要论文录用通知就行,这就让一些人凭论文录用通知获得项目或毕业以后再从编辑部撤稿,将其论文再挪作他用。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政策规定,但对学术不端者的惩处力度还是不够,最常见的处罚就是撤消和造假有关的一切荣誉,如职称、奖项、学业等,但并没有引入司法机制,所以造假者才会铤而走险,冒险而为。

查看全文

学术期刊选题策划新思考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部署。学术期刊要在对接“十四五规划”的过程中,通过精心组织选题策划工作,主动设置研究议题,及时刊载有关“十四五规划”的科研成果,切实为“十四五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做好“十四五规划”研究工作的重大意义

五年规划是国家层面的中长期规划,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当今世界面临单边主义、孤立主义、疫情等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个特殊历史时期,“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具有的里程碑意义。开展“十四五规划”研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十四五”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规划。党的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体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和承上启下的特点,“十四五”规划在国家建设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必须深入研究探讨、全面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十四五”规划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四五”规划是应对世界时局巨变的规划。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使得百年大变局快速演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良好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强权国家持续对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实施打压和遏制,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强权国家极力推行单边主义、孤立主义,使经济全球化受到严重挑战,国际贸易和投资明显萎缩,产业链面临断裂危险,经济脱钩风险加大,世界经济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已经动摇,全球经济面临倒退风险。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正处于深刻调整中,各个领域的博弈已经漫延到全球。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指标都出现明显下滑,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好转迹象。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国面临着全新的战略机遇和挑战,我们党和政府充分发挥政权优势、制度优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迅速遏制疫情,实现了经济正增长,充分反映了我国经济强劲韧性。“十四五”期间,特别是明年仍处于疫情的冲击下,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是我国工作的重心,“十四五规划”也要解决我国经济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确保经济能迅速从疫情冲击中走出来。

二、学术期刊要担负起“十四五规划”理论研究的重要职责

学术期刊是传播文化和知识的载体,也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窗口。在当前特殊历史时期,学术期刊要成为推进“十四五规划”谋划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途径,切实担负起“十四五规划”研究探讨交流的重要职责。(一)为“十四五”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国家发展规划建设,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前期,先后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方面对制定“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在党的五中全会上,作了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强调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学术期刊在“十四五规划”建设中,要积极主动参与,深入开展学术研究,为我国经济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成果。要针对“十四五"期间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选题策划,主动设置相关研究议题,为“十四五规划”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促进“十四五规划”的学术研究、交流和传播。(二)促进国家发展规划研究体系建设和创新发展。目前,在国内研究国家发展规划的专家学者也很多,还没有形成系统理论体系和学术体系。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研究的桥梁和纽带,可以深入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力量进行专题研究。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对国家发展规划的选题策划,有针对性地针对国家发展重大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形成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有效促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建设。(三)提升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目前,我国共有学术期刊6000余种,学术期刊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围绕“十四五规划”精心做好选题策划,可以有效提升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一是推动学术研究的创新。围绕“十四五规划”开展选题策划,引导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结合实际开展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推动学术创新,努力在国家发展规划研究方面形成创新型成果,二是扩大学术期刊影响力。通过围绕“十四五规划”开展选题策划,主动设置具有重大学术影响的标识性概念,推进相关领域的学术进步,在理论上实现新突破,切实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能极大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三是形成学术特色和优势。我国学术期刊众多,都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围绕“十四五规划”开展选题策划,能有效做到错位发展,在特定领域形成特点和优势。

三、围绕“十四五规划”开展选题策划的主要思路

查看全文

如何确认学术期刊级别

如何确认学术期刊级别?学术期刊级别的高低是对于职称晋升评审中加分不等的一个方面,同时期刊的影响力度也是对于你后职称晋升的主要关键方面。为此选择一本等级高的影响力度大的刊物是对于职称评审晋升比较好的方面。

期刊的等级在当前可以划分为:SCI、SSCI、EI、中文核心期刊、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等等不同级别的刊物。对于选择期刊的等级选择来说自然是要根据职称的评审了,一般的来说副高级及高级的职称都会选择核心类的刊物进行发表,而对于其他等级没有什么特定需求的直接发表普刊类的刊物就可以了。

学术期刊(academicjournal)是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研究、综述文章、书评等形式的文章为主。其他为辅。学术期刊的等级,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所发论文学术水平的标志,也是论文者在学术界影响和地位的一种象征。

我国的学术期刊进行分级管理,在标准和依据的把握上,不能片面化,而是应当全方位地进行综合考察。确定学术期刊分级的依据是做好学术期刊分级工作的基础。我们认为学术期刊的分级依据应主要从学术期刊自身的主客观条件两个方面来掌握和考察,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术期刊主办单位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主办的学术期刊水平和档次因为学术期刊主要是反映其所属会员、所属研究人员科研成果的机关刊物。

主办单位学术水平的高低是由其所属成员的学术平均水平决定的,当然,其主办的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与主办单位所属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直接有关。有一种情况,就是学术期刊在以吸收本单位论文为主的情况之下,应适当吸收一些外稿,严格说来,外稿的比重不能太大。所以它对学术期刊的质量影响不会很大,决定学术期刊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取决于主办者自身的学术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学术地位。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它聚集了一大批国内甚至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因此决定了它在国内社会科学的大部分领域里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居一流水平。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刊——《中国社会科学》主要是反映主办单位内部学者学术水平的,它成为一流刊物在这一方面很具备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各主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同样也大都是国内外同行科学研究的一流人才,他们所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也应该是代表国家水平的,例如《经济研究》、《哲学研究》等就是如此。还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等国家级专业研究机构主办的《教育研究》、《出版发行研究》以及国内一流重点高校所主办的学报等均应是代表国家在这些领域里科研水平的最高学术期刊。

查看全文

学术期刊编辑话语研究

1编辑话语:学术期刊编辑的特殊场域

我们首先将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场域定位在其最为直接的环境中,即学术研究的场域。在这一巨大的场域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话语,学术研究正是借由话语将其价值和意义传播于社会的,进而衍生出“话语权”和“影响力”。福柯指出:“我们将把话语称为陈述的整体,因为它们隶属于同一个话语形成;它是由有限的陈述构成的,我们能为这些陈述确定存在条件的整体。”[1]话语只有与特定的对象和条件相结合才有意义。“把话语作为系统地形成这些话语所言及的对象来研究。话语所做的,不止是使用这些符号以确指事物。正是这个‘不止’才是我们应该加以显示和描述的”[2]。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视域下,无疑存在两种基本话语,一是作者的学术话语,二是编辑的编辑话语。在这一对关系中,学术话语具有思想表达的功能,学术研究是学术话语和话语阐释最本质的生成和供给方式,具有基础性、科学性、前沿性和思想性。学者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对特定研究对象进行“陈述”和“实践”,形成话语;学术期刊编辑,从事论文的修改与加工,参与学术的交流、建构、变迁、传播,在对编辑客体进行对象性劳动的过程中亦生成话语。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从整体上来说就是“话语事件”。学术话语和编辑话语固然充满博弈和交锋,但两者更多是交流、对话,“表现人类生活唯一贴切的语言方式就是永不完结的对话”[3]。学术话语与编辑话语最终结合形成学术期刊话语。在编辑出版的全过程全环节上,编辑话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首先,编辑话语是学术期刊话语原料的“把关者”。在传播场域中,话语作为巨大的信息流,能否(双月刊)2018226期年第第卷PUBLISHINGJOURNAL最终成为学术期刊话语,往往取决于编辑的守门和把关,编辑承担了重要的“把关者”角色。一是按照国家的出版法规进行思想内容的把关;二是进行选题策划上的“把关”,编辑通过对信息和数据的分析,了解作者和读者的需求,从事选题策划,突出按需选题、精准选题、特色选题;三是进行传播效果上的“把关”。这种把关更多地是一种预判。编辑可以直接选用自然来稿,或者针对性地组稿约稿,在作品形成过程中全程追踪,对作者的学术话语进行研判和把关。也就是说,那些具有学术传播价值的话语才可以作为优质的原材料进入编辑出版场域“再加工”。其次,编辑话语是学术期刊话语生产的“参与者”。一方面,编辑对作品进行规范格式、消灭差错、润色提高、加工整理,既充分尊重作者的思想原貌,又竭尽所能地拾遗补缺,与作者的学术话语相结合,在充分整合后生成学术期刊话语;另一方面,编辑撰写学术期刊的栏目导语、文章按语、修改论文的摘要等,或者就编辑出版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分析探讨,生成编辑话语,直接参与学术期刊话语生产。再次,编辑话语是学术期刊话语传播的“推动者”。学术期刊的出版发行,产生传播效果和传播意义,离不开编辑的主题策划和创造性劳动,离不开编辑话语的主动推介和个性化推送。随着媒体融合的推进,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学术期刊的阅读方式和学术话语的传播方式也在发生重大变化,编辑话语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平台,以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为载体,借鉴现代市场营销和传播学的理念,及时转变观念,从纸媒时代的纸质阅读转变为争取作者的“浏览”、吸引读者的“点击”,将学术期刊与众不同的学术旨趣、学术特色、学术内涵充分呈现、及时传播,尽可能地缩短学术话语从生产环节到传播环节的距离。

2学术期刊编辑话语的独特属性

编辑话语与编辑活动紧密相联、不可分割,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实践方式,具有独特的属性。首先,编辑话语具有相对独立性。一般而言,编辑话语是依托和从属于学术话语的,没有学术话语,编辑话语往往就会失去“原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尽管如此,也绝不能否认编辑话语的相对独立性。一是表现在编辑话语要遵循自身的运行规则。“在学术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学术期刊与学者之间不是对象化的供求关系,双方都具有各自的学术生产规律和自主运行规则”[4]。学术话语偏重于表达思想,具有思辨性,强调的是不拘一格;编辑话语基于编辑规范、编辑技巧、编辑规律,具有规范性,着眼于整齐划一。二是编辑话语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话语作为一种实践方式,与编辑活动是密不可分、紧密相联的。对于学术期刊而言,为什么编、编什么、如何编,编辑的主体性劳动不可或缺,往往带有编辑的鲜明印记和独特标签,体现出编辑话语的独特性与创造性。以高校文科学报编辑为例,栏目设置、选题策划、组稿约稿,都包含着编辑的深度思考与精心设计。“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对特定学者、专家、读者的“按需定制”“精准推送”“个性推送”尤为重要,关系到学术期刊要构建什么样的作者群、读者群,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术期刊的个性化、差异化定位。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术话语的生成和传播离不开编辑话语的支撑和帮助。其次,编辑话语具有整合性。编辑主体对作者的学术话语要进行话语整合。在媒体融合如火如荼之时,学术资源、信息的可获得性、共享性、时效性进一步增强,但也带来“快餐化”“碎片化”和“浅阅读”的难题,读者和作者不断遭受海量信息的轰炸,“乱花渐欲迷人眼”,很容易成为“选择困难户”。面对大量无序信息,编辑在信息—编辑—用户这条信息传播链中,应当承担起信息“过滤器”“筛选机”的责任[5]。这实际上也是编辑话语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的过程。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学术期刊编辑固然首先要尊重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和独立性的思想表达,但绝不能只是作者研究成果的“搬运工”和“复印机”,而是对作者学术成果的深度加工,将学术话语和编辑话语高度整合。第三,编辑话语具有内隐性。学术话语和编辑话语整合后形成学术期刊话语,值得注意的是,在经过整合后形成的学术期刊话语中,编辑话语往往以内隐的形式存在。学术期刊正式出版后,作者享有著作权,最终署名的是作者,编辑在幕后付出的劳动往往难觅踪迹,但是看似无迹可寻的编辑话语却又无处不在,因为“编辑主体的活动内隐和附着在其对编辑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中,内隐于每一篇稿件的深度、加工、润色与处理过程之中,内隐于期刊的内容与形式的协调和整合之中”[6]。编辑话语产生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同样是内隐性的,编辑话语是依托于编辑主体对编辑客体进行的对象性劳动来生成话语、展开对话、产生意义的,人们常说的编辑甘居幕后“为人做嫁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学术期刊编辑话语的生成路径

学术期刊编辑话语要着眼于“说什么”“怎么说”,坚守学术性的精神家园,破解失语困境,构建对话平台,创新编辑话语的生成路径。3.1坚守学术性的精神家园。学术性是编辑话语的灵魂和存在的基础,也是编辑话语和学术话语对话交流、整合交融的条件。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精神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一方面指的是学术期刊编辑与科研人员一样,应具备追求真理、规范严谨、实事求是、团队合作等基本的学术素养;另一方面,是要具备主动捍卫学术尊严、防止学术腐败的价值理性和行动自觉。编辑话语要坚守学术性,固然要从提高编辑的自身修养,苦练内功着眼,打造学者型编辑,实现编辑学者化。除此之外,也可以从更宏大的视野、更宽广的范围来看待,进一步整合学术话语和编辑话语。有学者指出,要以联合策划,借助学术共同体,提升学术性。所谓联合策划,即联合多家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借助集体力量,组织学者、业界共同策划,共同设置专栏,共同组稿、选稿、审稿、共同刊发等参与学术生产体系,达到学术创新的目的[7]。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设想,有利于整合资源,发挥乘数效应,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3.2破解“守门人”的失语困境。编辑作为学术期刊的“守门人”,自然需要面对当下的社会现实和媒介传播生态。“后现代主义”将“消费社会”看作是当今的一种新型社会状况和经济秩序,商品崇拜、消费崇拜成为这一社会的伦理和意识形态”[8]。“功利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极度膨胀已经迷糊了一些人的眼界,实用功利的价值追求已经全面挤占了非功利(‘无用之用’)的学术思想的生存空间,学术的‘天下之公器’的基石正摇摇欲坠,危在旦夕”[9]。学术话语和编辑话语出现了双重异化,形成了为学界和业界所广泛关注的“守门人”失守现象和失语困境,形形色色的关系稿、人情稿、权力稿不仅有违学术道德和学术公平,更是对编辑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的嘲讽。学术期刊编辑面临的质疑、诱惑、拷问、纠结或许会如影随形,但更需要具有坚守底线的勇气、不为所动的定力和从容不迫的文化自信,坚守学术期刊编辑的道德和职业操守,切实消除和破解“守门人”的失语困境。3.3共建“互联网+”时代的对话平台。编辑话语不能是自说自话的对白,而应积极地交流对话。不论是在哪一个运用领域里,无不渗透着对话关系[10]。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要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对话和交往的环境。”[11]“互联网+”无疑为对话和交往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我国绝大多数学术期刊均已采用网络采编系统,这一平台将作者、审稿专家、编辑、读者整合在一起,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和多方互动博弈的平台,学术话语和编辑话语借助这一平台,可以充分对话,以实现更好的交锋、融合。对话就要遵循正确的原则,不仅要着眼于解决“可以对话”的技术性问题,还要彰显“为什么对话”“怎样对话”的伦理意蕴和价值遵循。哈贝马斯指出:“在交往行动中,真实性要求、实在性要求和正确性要求构成了一种体系。”[12]“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科学性、客观性要求学术期刊编辑要尊重审稿专家的真实学术判断,真诚鼓励作者的学术争鸣,不断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网络平台的交互性、体验性、共享性可以进一步延伸和扩大学术期刊主、客体的沟通交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强化交流性,凸显学术性,更有利于学术期刊的发展。

查看全文

学术期刊同行评议趋向分析

同行评议制度是学术期刊质量评审的重要制度,是科研文献名誉和可信度的捍卫者,是“防止污水混进纯粹科学的河流”[1]的过滤器。最早的同行评议形式是单盲评议,后来随着科研成果发表压力的增大,开始逐渐出现双盲评议、三盲评议,三者统称为盲审评议。所谓单盲,是指评审专家知道作者的个人信息,而作者不知道评审专家的信息的评审形式;双盲是指评审专家和作者相互不知道对方信息的评审形式;三盲是指编辑、评审专家和作者三方之间都不知道对方身份信息的评审形式。我国的学术期刊最初实行的是单盲评议形式,随着200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2]10号)中“有条件的学报,可以逐步实行同行专家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切实保证审稿的科学性和公正性”[2]意见的提出,双盲同行评议在我国学术期刊界开始得到有效推广。有研究表明,截至2018年10月,我国科技期刊采用盲审的比例超过97%,其中单盲评议比例为53.02%,双盲比例为41.38%[3]。可见,盲审评议是我国当下学术期刊的主流同行评议形式。盲审评议旨在通过身份的保密使得评审过程在不掺杂利益的条件下更加公平和客观,也是确保学术交流完整性①的“金标准”[4],但其在运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评审专家资格存疑、评审时限不确定、评审意见的合理性存疑甚至评审专家不评审等诸多困境。分析诸多困境背后的行为动机,针对问题对于我国现行的同行评议进行适当地改进,是笔者研究的重点所在。

一、我国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运行困境

探讨我国当下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运行困境,必须首先追本溯源,了解同行评议的历史演变。同行评议不是学术期刊的首创,起源于15世纪欧洲专利申请的查新审查。最早实行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为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委派秘书Henry Oldenburg编纂的《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自同行评议产生以来,其对于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的审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改善科研文献的质量”的价值旨归,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同行评议只对有根基的思想和体系有利,会扼杀科研创新”等种种非议。在我国,学术期刊实行的同行评议制度受到我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运行样态也有所不同。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首次引入匿名同行评议(即“盲审评议”)至今已近30年。盲审评议是我国学术期刊当下主流同行评议形式,其存在着天然的优势,即最大限度地保证论文评审的公平、公正,同时也有利于审稿制度的长期有序运转①。但是,在当今互联网媒体时代,盲审评议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困境,造成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术公正和学术创新。从匿名评审专家、作者以及编辑三个环节,笔者试对这一问题简析如下:第一,从匿名评审专家的环节来看。盲审评议运行的好坏直接受限于审稿专家的学术判断。当前我国的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化②是其典型特征,编辑职业化的弊端就是编辑对于学科研究前沿等学术信息的把握的缺失,期刊的学术质量主要依赖于同行评审制度的匿名评审专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新兴学科的不断兴起和交叉学科的出现,评审专家的学术水平往往不能满足稿件评审的客观需要,评审专家的学术权威性受到质疑;更别提匿名评审专家的“学术垄断”等心态作祟,自身业务水平更新不够而肆意“枪毙”创新性评审论文等的情况;再加之“影子专家”[5]等怪相的出现,“学术大咖”忙于跑项目、跑资源,挂名了各种学术期刊的匿名评审专家,审稿时却是“影子”———研究生———在做评审论文等事项;还有就是因为“匿名”评审,时效性成为影响“双向匿名”同行学术评议制度运转的最大现实制约,三五个月不返回审稿意见成为常态等。上述种种弊端的存在,使得学术期刊的盲审评议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盲审因为缺乏客观性③和透明度,使得专家的评审更多地基于与文章内容本身无关的利益而不是文章的价值本身[6],从而导致学术评价的失范。第二,从作者的角度来看。盲审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促进学术创新。可是,由于作者的第一需求是论文刊发,即通过评审,而从理论上来说,作者可以通过不断地试错机制,了解和把握某个特定期刊的某个特定研究领域“评审专家”的审稿偏好和评审态度等信息,从而投其所好,通过盲审,实现“变相作弊”。另一方面,真正倾向于学术研究的作者期望通过“匿名评审”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而盲审阻断了作者和评审专家的学术交流,客观上无法实现学术观点的创新和突破。这与盲审评议的设计初衷———评审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促进学术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是相悖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交流至关重要,没有了思想的碰撞,学术创新无从谈起。这也是国内社科期刊界编辑更喜欢在学术研讨会现场组稿、约稿的缘由之一,研讨会的最大优势在于思想的现场交锋和激荡,有了创新的思想及通过激辩不断延展的思路,优秀的学术论文就有了自己的“硬核”,这一“硬核”被编辑敏锐地感知到即成为组稿和约稿的选题来源。第三,从编辑的角度来看。盲审评议的现实运行核心是期刊编辑,我国的盲审评议的主要形式是单盲和双盲。在这两种形式下,编辑知晓评审专家和作者的信息,成为了盲审评议的核心操纵人。编辑负责匿名评审专家库的筛选和组建,了解每个审评专家的学术方向、评审偏好以及评审态度的严谨与否等“内幕信息”,编辑想让哪篇学术论文通过“匿名评审”,只需要有针对地选择一些评审态度不是很严谨、评审偏好与论文的学术习惯相符合以及学术方向大致契合的评审专家即可实现,编辑成为了对期刊文章“负责”的“唯一”的人,所以国内学术期刊界叫“责任编辑”!权力对应着利益,这既造成了学术的不公平和透明度的弱化,也带来了学术寻租。可见,盲审评议的核心在于通过身份信息的匿名化处理实现学术期刊选稿的客观和公平,但是由于制度设计和运行中三方行为的缺乏监督,从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已威胁到制度设计的初衷———评审的公正性和科学性,而且阻碍了学术创新,因此,解析原因,寻找可能的对策对于我国的学术期刊发展至关重要。当然,当下的学术期刊,除下同行评议,更多的、更普遍的选稿用稿形式是约请名家名篇。暂且不讨论约稿组稿的利弊,但是长此以往,笔者认为更不利于学术的传承和创新,因为资源的倾斜有碍于学术新生力量的成长。因此,解决同行评议制度运行的困境对于我国的学术期刊发展至关重要。

二、运行困境的原因解析: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视角

盲审评议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不论是匿名评审专家、编辑还是作者,其个人行为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异化。关于人的行为异化的根源及其解决方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参考。对于人的行为异化的根源,哈贝马斯认为是由于人的认识兴趣受到技术(工具理性)的宰制导致共同的价值规范缺失,从而使得主体间的交互无法达成共识。在这里,哈贝马斯提出了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受到工具理性的宰制而导致的共同的价值规范的缺失,第二是不同主体间的交互的缺失。在匿名审稿状态下,编辑、评审专家和作者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和利益追求,无法融合为共同的价值规范———用思想推动社会进步(出版的使命),每个人在这一机制(技术平台)的运行下想象力枯萎、创造性消失,人们不再想“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而只想“如何做”。不仅如此,在技术平台的宰制下,审稿系统分裂为不同的领域(编辑审稿、专家审稿、作者投稿)。各个领域相互越界,试图以本领域的规范和价值影响或者统一其他领域,从而达成自己的价值和利益追求,从而导致统一性规范的缺失。这是编辑、评审专家和作者三方行为异化的根源。既然行为的异化源于共同的规范的确实和主体间交互的无法完成,那么解决方案的终极目的在于构筑起共同的价值规范,而运行手段只能是对话。哈贝马斯认为,人们的行为协调应以共同的规范为基础,而共同的规范是由人的统一认识促成的。实现共同规范的方法是对话,对话是以相互谅解为目的的,而不是以追求自己取得的成果为目的的,抱着这种目的的人,是不会开诚布公地同他的伙伴进行诚实的对话的,是不会同对方进行协调行动的,因此也就无法同对方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可见,和谐的对话是解决行为异化的关键。而要实现对话的和谐就需要第三种旨趣,即,解放的旨趣①,它是一种批判宰制、扭曲,以取得自主性的正常沟通的旨趣,它引导主体对自己的社会生活进行反身自问、对原有的思想观念进行反思批判。以此为基础,哈贝马斯确立了建立在共同规范基础上的交往范式。在交往范式中,认知主体针对自身以及世界中的实体所采取的客观立场就不再拥有特权。相反,交往范式奠定了互动参与者的完成行为式立场,互动参与者通过就世界中的事物达成沟通而把他们的行为协调起来。“要想就某事达成共识,参与者不仅要理解他们在表述过程中所使用的命题的意义,而且相互之间在没有旁观者的语言共同体中要同时承担起言语者和听众的角色。”[7]交往范式的转变,就是从一种“客观立场”转变为“互动参与者的完成行为式立场”。交往范式的转变、视角的相互转换和多维视角保证了生活世界理性的自我反省,同时也达成了主体间的理性共识。哈贝马斯给出解决人的行为异化的根本方案就是构建一个以解放的旨趣为基础的交往范式来实现主体间的交互沟通,以构筑起共同的价值规范。盲审评议运行在隔绝主体间的交互性的基础上,起初对于改善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的背景下,在大数据分析的技术支持下,所有人的行为倾向和偏好都被网络所追踪和记录,在事实上越来越阻碍了学术的创新。因此,对于盲审评议进行一定程度的革新,增加主体间的交流和沟通势在必行!

三、同行评议制度发展的国际借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