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就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4 18:12: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学生就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学生就业理性途径研究
[摘要]当前地方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途径需要拓展。因此,保障地方大学生能够充分就业,提高就业率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及新形势下地方大学生充分就业的策略,旨在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质量作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就业形势;途径;充分就业
1引言
地方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巨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由于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新形势下地方大学生的充分就业问题未能得到解决。本文通过分析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为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提供一些帮助。
2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巨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0年高校毕业生有630万人,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毕业生,2010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有700多万人,而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比2010年还超过30万人,达到660万人。由此可见,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试议学生就业能力及策略
虽然当代大学生拥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在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也不具备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有一些大学生虽然在工作业绩、知识、技能等方面表现的都很出色,但是却在与他人相处时缺乏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过分考虑自己的得失;有些大学生甚至欠缺与他人相处的基本礼貌。个人基本素质的缺乏,使得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中缺乏持续性与稳定性。
一、以“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性分析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很多学者就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展开了相关研究,一些大学已经将就业能力作为大学生能否合格毕业的一个重要且关键的指标。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很多,而如何结合校内外的力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对大学生基本就业能力、核心就业能力、持续就业能力进行培养,则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途径。采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进行培养,可以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各自的优势,互补有无,提高培养的针对性。笔者所在学校从2010年开始施行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型产业的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目标,校企共同设计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教学与评价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和质量监控,让学生在产业背景下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强化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我校实行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载体是“综合实验班”,“综合”包括两层涵义:一是综合实验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实践能力。经过3年的实践,这种模式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效果显著。合作企业普遍反映,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均有大幅提升。
二、构建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改革工作
1.拓宽专业口径,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适应能力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本着“重视基础、拓宽知识面、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原则,采取项目化教学方式,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同一实践岗位上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拓宽学生的专业视域;合理分配学生基础理论课和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基础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本模式致力于培养专业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
大学生就业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考究学生就业力培养途径
一、非专业型就业力
高职学生的非专业型就业力主要指以所学专业为基础,在校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外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包括职业道德、就业观念、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它是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劳动者都应具备的能力,常被称为跨职业能力,也被形象地称为“可携带的能力”。
1.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者是在职业社会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个人的择业标准和对具体职业的评价集中反映了他们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职业选择倾向,而且决定了人们以后的工作态度。高职大学生作为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可以正确认识自我,找准自己的位置,在生产第一线“干得下去”,把自己的职业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职业选择上更好的处理好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更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要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只有这样,在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已经工作中挫折时,才能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接受住考验,未来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2.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当今社会,不仅对劳动者的技术素质的要求提高了,同时对劳动者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特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的特征,专业设置与社会所需相对应,其职业指向明确,衡量标准就是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既要看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用人单位和企业对这类人才的第一要求并非知识和技能,而是职业道德方面的水准,他们也总是将人品、奉献、敬业和责任感作为录用员工的先决条件。由此看出,职业道德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第一质量,也成为高职学生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就业竞争中的优势。
3.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适应能力不仅决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否成功,也对其今后的职业发展与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高职大学生要想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要想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并能够尽快胜任工作,取得发展,应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
(1)人际交往能力。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尊重他人,要懂得换位思考,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作为单位中新人,凡事要脚踏实地、谦虚谨慎,工作多向领导和身边的同事请教学习,切忌以“才子”自居;业余时间,也要谨言慎行,不打听或议论他人隐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尽快的融入到同事中,换来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
学生就业师德论文
1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现状
1.1重功利,轻理想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决不是一句空话,它蕴涵着教师这种职业的崇高美。但是,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当然也不可能离开物质生存的环境,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部分教师倾向于以实际效益衡量一切,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现象。
1.2重利益,轻道德
有的教师缺乏敬业奉献的精神,没有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中,备课不认真,讲课开无轨电车;有的热衷于第二职业,从事与教学、科研无关的牟利活动;有的教师甚至受物质利诱,对学生不公正,为一己之利随便泄题、送人情分等等。
1.3重娱乐,轻充电
大学生就业现实困境与就业选择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保障,保证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而大学生就业却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大学生缺乏就业观念、部分高校忽视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及城镇企业招聘呈高学历趋势等问题,使得大学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企业管理者以及校领导等相关人员应该意识到大学生充分就业对社会、企业以及高校的重要作用,高校、大学生本身以及城镇企业三方应该进行同步改革,具体改革内容是高校开展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而大学生本身应该善于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认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完善自己的就业理念,与此同时,城镇企业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招聘标准,如此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实困境;对策
一、城镇化进程中大学生充分就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一)理论意义
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保证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是城镇企业建设发展的基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个人家庭、企业发展以及国家建设等多方面,国家之所以会在教育事业中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是因为高校是为国家、城镇企业等各个行业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就是在营造和谐社会。高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使得学生体现出自身应有的价值。应届大学生充分就业,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以及大学生的自身成长都起到积极作用[1]。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城镇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一切都说明大学生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现实意义
辅导员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
摘要: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辅导员是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主抓手。本文阐述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如何构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体系及新时代辅导员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就业创业
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目前已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关学生及学生家庭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影响高校的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体系。作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主抓手的辅导员,应明确职责、把握方法、讲究策略,为大学生充分就业创业发挥积极作用。
1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1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机构不健全,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化程度低。调查发现,我国很多高校缺乏规范、清晰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成立的就业指导中心和创新创业学院等机构,行政色彩过浓,人员配备相对不足,往往只停留在较低级层面,仅限于就业信息和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此外不能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全员参与就业创业指导的合力。大部分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由基层辅导员兼任,很少有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创业者担任教师或者聘请校外职业经理人,且多数未经系统化的专门培训也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不具备就业创业导师资格。1.2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低。一些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成效不佳,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的竞争力不强。究其深层原因,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理念未能与时俱进,尤其是在教育、管理及服务工作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发展意愿和需求,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理念与“以人为本”相背离,导致工作思路与学生实际需要相脱离,教育过程未能因材施教,与学生需要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很多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视,而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引导较为忽视,讲择业的多,讲敬业的少,尤其缺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入。很多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对专业发展和职业需求认识始终不清晰,就业期望过高,就业心态功利性和短视,向往到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创业,求职时毁约随意,缺乏诚信,不愿安下心来从基层干起。还有部分学生求职主动性不够,求职态度消极,盲目考研甚至考研二战。1.3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缺乏全程化规划,个体针对性指导缺失。当前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缺乏整体规划,一般是从学生大三或者大四的时开始实施,没有将职业生涯规划训练、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到入学到毕业整个教育环节,就业创业指导更像是“临阵磨枪”式的就业技能培训,成效不显著。此外就业创业指导普遍重视集中教育辅导,集中教育有利于对学生就业政策、求职基本常识的普及,但忽略了学生个体和特殊群体,使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个案咨询等个性化辅导缺失,不能做到精准针对性服务。1.4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绩效考核机制欠缺,实践平台建设不完善。当前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大多缺乏绩效考核的机制。虽然工作中辅导员是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体系中的主要成员,但大部分学校还未制定科学的监督考核办法,明确将辅导员指导学生就业创业纳入其职责要求,从而导致辅导员从事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尽管各高校已搭建了相当数量的就业创业指导平台,但很多平台服务的群体有局限性,开放性不高。甚至校内不同学院学生所享有的平台服务都有限制。此外,很多创新创业平台的理论指导功能大于实践培训功能,具有实践意义的平台建设落后于就业创业指导的实际需要。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大学生创业科技园、虚拟仿真实验室、创新创业社团等平台建设滞后。
2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体系
平台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摘要: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越发引起社会的关注,如何搭建全方位、立体化、宽领域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是社会和各高校所共同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学校、政府等多渠道探索大学生就业平台完善机制,提出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学校和政府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上学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高校毕业生的增多,也让毕业生的就业成了严峻的问题。究竟应该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这是每个学校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学校是否可以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这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和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择。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大力拓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成为了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搭建全方位的就业平台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学校也应该实施积极和完善的就业指导,提供更优质的就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实现就业。
一、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
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是高校所提供的就业平台。高校要不断深化与重点用人单位的人才合作项目,优化就业创业市场的布局。
(一)搭建供需交流平台每个高校都应该发自身的领导作用,应多举办一些高校之间的交流会,或者将企业请到学校进行招聘等等。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全面的支持与帮助,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提升,培养其自身的优势,将其发扬,为促进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与机会提供大力支持,根据学生自身想要从事的工作,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倾向探讨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综合采用卡方检验、交叉列联表分析、因子分析等定量方法,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倾向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选择旅游行业工作的比例较低,大部分学生对旅游行业就业的发展前景持保守态度;性别、地域来源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选择旅游行业就业和对旅游行业就业前景认知关联性不强,但高考志愿填报动机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选择旅游行业就业和对旅游行业就业前景认知具有显著的关联性;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目标和价值观更加务实;九种因素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倾向具有影响,其影响力由高到低分别是择职能力与人际技能因素、单位保障因素、课程教学因素、单位声望因素、人才培养因素、实践因素、个人特质因素、职业发展因素、工作地及专业对口性因素。根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倾向特征,提出从学校、个人、企业三个方面强化学生就业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倾向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带动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指出,2014年全国旅游业实现平稳增长,全国旅游总收入达到3.25万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11%。而随着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旅游从业人员数量不断扩大。早在200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了《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15年,我国旅游就业规模从目前的6000万人增加到1亿人左右。而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显示,2012年我国全部旅游就业已达7600万人。旅游从业人员的大幅提升,离不开旅游教育的发展。1978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拉开了序幕。之后,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形成了从专科教育到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但是在旅游产业和旅游教育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并不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非本专业就业一直是旅游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旅游业供需失衡的矛盾一直没有改善。一方面是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强烈,另一方面是旅游管理毕业生有业不就,造成就业难。有学者研究发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本行业就业率约为50%,但是三年后的流失率高达90%。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此种现象无疑是对旅游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其就业观,对于引导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为旅游产业发展积累人才意义重大。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倾向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在研究内容上,主要集中在就业因素及对策、就业倾向影响因素、就业观等方面的探讨上。在研究方法上,侧重于定性研究,而缺乏定量探讨。在研究角度上,侧重于单角度的分析,而缺乏系统的视角。在研究层次上,侧重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探讨,而缺乏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作为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在旅游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从业人员是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的中坚力量。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倾向,对于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选取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即将就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发放问卷180份,收回问卷150份,其中有效问卷148份。问卷数据通过SPSS19.0进行汇总处理,综合采用卡方检验、交叉列联表分析、因子分析等定量方法,对学生的就业倾向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对策。
二、研究结果
(一)就业意愿及行业感知分析
略论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全民健身热虽推动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但体育专业特长与生理机能密切相关,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仍普遍存在。文章从社会转轨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的大环境出发,结合体育专业特点和女性生理特点,探析体育专业女生就业难的现象,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就业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31万人,比2009年增长了20万人。其中高等学校女生比例已达44%,基本上撑起了校园的“半边天”。体育专业因其独特的专业特点,男女大学生的比例约为3∶1。在整体求职难的大背景下,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就业岗位多以灵活就业的形式,集中在健身俱乐部,随机性和不稳定因素较大。因此,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应该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全面客观地进行自我定位,不断积累就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自身的劣势,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赢得挑战。
一、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对河北省体育专业女性毕业生求职行为进行调查显示,体育专业女生一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生低8.7个百分点。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平均投出10份简历,有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机会;平均投出38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79%的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部分中小学招聘体育教师,招聘对象仅限男性,甚至有单位在就业协议中要求女性“在三年内不许结婚、生育”。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在求职路上的被动,容易引发一些不正常的社会思潮。尤其在体育艺术专业体现的比较明显,“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跑招聘会不如跑婚介所”的说法屡屡出现,“毕婚”族增多,“寻有房有车无贷男友”从一句玩笑变成了婚介网站上贴出的征婚信息,这些由女大学生找工作难引发的现象值得深思。
职业能力调查显示,专业方向为健美操、体育舞蹈和小球类的女性毕业生相比于其他专项就业优势明显。体育专业女大学生肢体语言丰富、口头表达更好,但是,相比于男生在身体素质上明显处于弱势,因此,体育专业女生在学习上普遍比男生更加努力刻苦,综合考试成绩往往优于男生,在校期间奖学金获得者女生比例为72%,女大学生考研比例高于男生21%,许多女生借考研来逃避找工作,结果一路考到博士,却未对就业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