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4 14:20: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学龄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学龄前少儿电视调查
学龄前儿童节目一直是一个未被充分开发的领域。针对幼儿收视心理和习惯,我们做了一些实际调查,对如何发挥电视独有的作用,把握规律,促进学龄前儿童的早期教育,促进省级少儿频道的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次研究我们在市区的4个幼儿园发放了800份调查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幼儿主要集中在1-3岁,男孩比女孩多6.82%。幼儿接触电视的时间较早,在0-1岁时就有家长利用电视给孩子早教,进行心智启蒙,而1岁、2岁、3岁则是幼儿收看电视的高峰,正是电视发挥早教功能的主要对象,是少儿频道不可忽视的收视群体。
一、幼儿收视习惯分析
调查显示,幼儿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多在1小时-2小时之间,从早到晚不等,只要有适合的节目都可以给幼儿收看。这与国外儿童每天3.47小时的收视时间相比,国内儿童的收视时间较少。另外,幼儿收视与家长的收视习惯关系很大,大多数家长希望把他们喜爱的电视节目收看时间放在早间或晚上18点至20点前,可以让家长有时间陪伴孩子收看。像在国内曾经放了无数次的《天线宝宝》不仅获得孩子的喜欢,家长也觉得好,这说明少儿节目的收视空间很大,受众是可以培育的,关键在节目。
二、幼儿收视心理分析
幼儿喜欢的电视栏目非常广泛,像汽车比赛、体育项目、新闻、戏曲、战争片、儿童综艺节目等都有所涉及。但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对动画片的爱好占绝对多数,有97.11%,其次才是动物世界、儿童剧、音乐舞蹈、广告和科幻片。另外,从节目主持形式来看,幼儿更容易接受年龄相仿的节目主持人,像同龄人是孩子最好的玩伴,或者木偶和布偶幼儿也喜欢,对年龄差距较大的长辈主持人则没有认同感。
构建学龄前教育改革发展计划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发展学前三年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等有关文件精神,根据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精神为指针,根据省、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政〔2010〕94号),组织开展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攻坚行动,进一步掀起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构建15年基础教育协调发展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热潮,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二、发展原则
1.公益性、普惠性原则。将学前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来抓,逐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构建惠及全县人民群众的学前教育工作体系。
2.多元机制、协调发展原则。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机制,提高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增强学前教育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学前教育需求。
色彩在学龄前儿童APP界面设计的应用
摘要:学龄前儿童App是儿童重要的启蒙、娱乐工具,能够促进认知和培养行为习惯。色彩作为App界面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对界面视觉呈现效果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和色彩心理效应,以及界面中色彩的作用,总结得出学龄前儿童App界面的色彩设计规律,以期为设计师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界面设计;色彩;认知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使得移动端App发展迅猛、种类繁多,早已渗透进教育、娱乐、医疗等多个领域。学前教育政策的颁布和家庭教育观念的改变,使得父母开始选择移动端App作为学龄前儿童(本文指3-6岁的儿童)启蒙、娱乐的工具。然而与巨大的市场需求不相匹配的是,目前我国的学龄前儿童App良莠不齐,其界面设计尚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色彩作为最直观的视觉传达方式,在界面设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总结儿童对色彩的生理及心理认知,探析色彩在学龄前儿童App界面设计中的应用,可提炼出界面色彩设计要则。
1.学龄前儿童App界面
App是指手机中安装的应用程序。随着互联网低龄用户数量日趋增多,儿童App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分类。良好的市场前景促使研发者不断对其产品进行迭代,希望通过优质的产品内容和简洁舒适的界面来满足儿童娱乐、教育的需求,获得用户青睐,扩大市场竞争力。
1.1学龄前儿童App的作用
厌学儿童的心理学成因及干预研究
【摘要】厌学主要是指儿童们对学校的学习生活丧失兴趣,产生厌倦的情绪和烦躁的心理。厌学儿童所呈现的表现就是在学习上没有热情,呈现冷莫的情绪,心理状态差,对学习呈现逃避的不良现象。发展心理学表明,学习活动是我们儿童进行社会接触和社会理解的关键,也是我们在进行心理指导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的将儿童的心理状态调节好,并且通过心理措施干预,促进儿童在厌学方面的问题,坚守原则,寻求科学有效的措施解决厌学儿童的学习情绪,帮助其恢复学习状态。
【关键词】厌学;儿童;心理学;成因;干预措施
据不完全的统计,在现在的中小学中,厌学、打架、打架、逃课的行为占据了百分之四十六,厌学的儿童也是不断地增加,呈现着上升的趋势。这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着祖国儿童的发展,也关系着教育事业的进步,因此,在我们教师手中,一定要不断地研究儿童的厌学心理的成因,因为我们只有知道前因后果,才能更加有效的对症下药,并且利用一些干预的措施进行相应的干预,让儿童们能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渐的摆脱厌学的情绪,增强学习的能力,促进学习的施展和发挥。
1 厌学儿童的成因
厌学儿童在心理方面产生厌学的情绪,成因是比较复杂的,有内部成因,也有外部成因。在此,我们分开叙述,着重了解儿童厌学的心理成因。1.1外部成因1.1.1缺少父母的关爱教育。 在儿童的厌学情绪产生的背后,一定有相应的成因,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也是比较明显的一点。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的儿童的家长都远离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儿童们很少能得到父母的关爱,也得不到家长的方向性的指导,性格孤僻,不爱交流,同时没有安全感,遇到问题不敢直面解决,心理退缩。1.1.2学校的教育内容枯燥 只有有趣的内容才能充分的吸引儿童们的注意力,面对现在学校教师的现状,很多的教师都不能正视自己的教学现状,没有将丰富的教学内容充斥到我们的教学中,儿童们会因此丧失学习的兴趣,进而产生厌学的现象。1.1.3社会唯利是图心理的影响 现在的儿童在接触社会方面较以前更多,在我们的儿童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有外界的因素进行影响,例如夸大金钱万能的理论,让儿童们减少对学习的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也淡化了,因此,儿童们的厌学情绪会越来越普遍。1.2内部(心理)成因。1.2.1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方法。 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儿童就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儿童就不知道怎样去学习。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儿童会产生盲目性,或遇到重重阻力,导致信心较低,慢慢产生逃避的想法。1.2.2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 有些老师心目中的好儿童,也会因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而产生厌学心理。他们自视清高,自尊心强,往往不能承受失败的教训或老师批评,如果在学习上遭受挫折,或者受到某位老师的批评,就会产生消极情绪,甚至萎靡不振,减少对学习的积极性。1.2.3性格和智力因素。 很多的儿童性格内向,不爱与他人交流,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难以将自己的心里话和自认为比较难的地方进行表述,囫囵吞枣的进行学习往往会导致学习成绩的倒退,最终产生厌学情绪;智力差异是每一个人都多多少少存在的,智力上的不足也会导致儿童厌学,最终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
2 厌学儿童的心理干预措施研究
儿童指血微量元素检测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住院儿童微量元素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患病住院儿童血锌、铁、钙、铜、镁、铅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960例住院儿童指血锌、铁、钙、铜、镁、铅含量。结果:锌、铁、钙3种微量元素缺乏比较普遍,婴儿组缺铁和缺锌的比例最高,学龄组缺钙的比例最高,铅中毒的发生率较低。结论:患病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紊乱比较普遍,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平衡膳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检测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对及时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象与方法
随机调查2005年12月1日~2006年4月30日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儿内科病房住院儿童960例,年龄1个月~14岁;男576例,女384例。按年龄分为4组,1个月~1周岁为婴儿组,1~3周岁为幼儿组,3~7周岁为学龄前组,7~14周岁为学龄组。
标本采集:用40μl吸管吸取手指血40μl,放入装有1ml全血稀释剂的聚乙烯塑料管中,置于0~4℃冰箱内待测。
测定方法:采用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生产的BH-5100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锌、铁、钙、镁、铜的含量;BH-2100原子吸收光谱仪,钨舟(电热)原子化分光光度法测定铅的含量。参考值范围(儿童与成人相同):钙为1.55~2.10mmol/L,铜为11.8~39.6μmol/L,镁为1.12~2.06mmol/L,锌为76.5~170.0μmol/L,铁为7.52~11.8mmol/L,铅为0~100μg/L。
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频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他们不能在最需要父母的年龄得到父母的陪伴、照顾和引导,而是被父母独自留在农村交由其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顾,而父母双方或一方则去城市打工。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及政府关心的问题。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而导致心理畸形,变得沉默寡言、敏感自卑,对与人交往有恐惧感,且很难融入社会,严重的会导致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研究非常重要。出于对山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心,也为了加强对这个社会问题现状的了解,笔者走访了大别山区新县周河乡10个村部分留守儿童家庭。采访了周河乡乡政府的相关部门,收集了许多有关山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资料和数据。本文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纳和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状况,其次研究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新县周河乡留守儿童概况
我们集中对新县周河乡的10个村的留守儿童的数据进行了调查,并将所得数据依留守儿童年龄层次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分析,分别为学龄前留守儿童组0~6岁、义务教育年龄段留守儿童组7~14岁以及大龄留守儿童组15~17岁。调查并分析了周河乡各个村中各年龄层留守儿童的男女比例及地域分布。
(一)留守儿童年龄性别构成
调查结果显示,新县周河乡10个村里面一共有372名留守儿童,其中男孩216名,占全部留守儿童的58%,女孩156名,占全部留守儿童的42%。因此,男性留守儿童的人数比女性偏高。从各个年龄层次看,周河乡学龄前留守儿童人数为99名,占全部留守儿童的26%。由此可见,学龄前留守儿童在总留守儿童中依然占有很大比例,而学龄前儿童十分年幼,正是需要父母留在身边关怀的年龄。从小没有父母在身边陪伴的他们较之其他年龄层的留守儿童更加需要社会的关心与帮助。义务教育年龄段儿童人数为206名,占全部留守儿童的55%。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留守儿童在总留守儿童中所占比例最大,他们正处于了解和学习这个社会以及建立三观的时期,没有父母在身边指导与鼓励,缺乏父爱或母爱的他们,同样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关心与爱护。大龄留守儿童人数为67名,占全部留守儿童的18%。他们中一部分被父母接走,一部分去外地读书,而大部分大龄留守儿童则选择去外地打工,他们同样需要社会的理解和帮助。
(二)留守儿童的地域分布
学龄前儿童玩具收纳产品设计研究
一、学龄前儿童玩具收纳产品
(一)产品概述。学龄前儿童玩具收纳产品在帮助学龄前儿童清理玩具获得空间的干净整洁以外这些产品在日常生活中也担任着培养孩子良好收纳习惯、责任感、思维逻辑能力和讲卫生的重要角色。(二)产品设计现状分析。1.产品现状分析。目前市面上的玩具收纳产品可以分为两大类:功能类和情感类。功能类大多都是以收纳箱、收纳架这种状态出现,情感类的玩具收纳产品非常少,只有少数国外的品牌会有一些新奇的设计。2.产品设计现状分析。玩具收纳箱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收纳产品,该类产品运用的多为塑料材质,颜色鲜艳,造型多为长方体的形态,但对于儿童来说不好开启和关闭。(如图一)玩具收纳架也是很多家庭的选择,但实质上其实是收纳箱的整合,虽然可以收纳很多玩具,具有分类的功能,但是占用的地方较大和儿童也没有任何互动性。情感化的儿童玩具收纳产品中,比较经典的是日本的ichiro娃娃屋儿童椅,除了可以让孩子当座椅,还能把玩具收藏在里面,十分有趣,十分受孩子欢迎,但这种产品设计却非常少,且价格昂贵。(如图三)3.总结。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儿童玩具收纳产品,鲜有吸引儿童的产品。产品存在功能单一,在造型上只是做一些表面微小的设计处理,停留在设计表面,缺少实质上的趣味性设计,主要是儿童产品造型上的生动活泼形象缺少、引发儿童情感共鸣的因素缺少、良好产品互动性和体验性的缺少。
二、趣味性设计分析
1.趣味设计定义。趣味性根据自然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等专业学科的不同,所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讲,趣味性从字面可以理解为兴趣、趣味、情趣,是指能够带给产品使用者的一些正面情感的因素,能够使人感到愉悦、使人感到十分有趣、在该产品使用时能够感动使用者、对使用者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甚至能立刻吸引使用者的眼球的因素。2.趣味设计优势。趣味性在设计领域中,发挥着很强大的作用,趣味设计仿佛给产品赋予了生命,带给了产品积极乐观的美好灵魂。设计师们将趣味设计概括为用户对使用产品的色彩、造型等情感的体验,以及产品外观造型、采用的工艺和功能信息等的情感的体会,来引起用户的情感共鸣达到想表达的情感目的,最终使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收获非常好的情感体验。
三、趣味设计在学龄前儿童玩具收纳产品中的设计研究
儿童玩具收纳产品在满足收纳的基础上,更多的是要从学龄前儿童心理角度出发,突出产品的趣味性,能够带给孩子不一样的玩具清理收纳产品。1.产品整体的构思与形态的设计要突出产品趣味性,在功能上除了要具有收纳的功能之外,还要具有和儿童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其他功能,在产品色彩上要给儿童亲近感、形态上具有视觉冲击感、材质的设计上无毒安全。2.产品造型和尺寸产品的造型选用了奶牛的形态,憨厚可爱,全身无棱角,具有安全性。在小牛的尾部可以打开盖子装进玩具,奶牛身体下有滑轮,又可以当做滑步车使用,具有趣味性又增加了和产品的互动性。(如图四)产品选择了奶牛本身的颜色,较生动形象。材料选择了PP材料,材质具有耐冲击性,无毒,机械性良好。4.产品使用情景分析儿童可以打开奶牛的后盖进行玩具的收纳,盖上盖子还可以用来当做滑步车进行骑行,放在家里也是一种儿童房的装饰物。(如图五)
市学前教育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学前教育管理,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保障学龄前儿童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健康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学前教育。
本条例所称学前教育是指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本条例所称学前教育机构是指幼儿园、托儿所以及其他对学龄前儿童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本条例所称学前教育设施是指学前教育机构使用的房屋、场地和其他配套设施。
第三条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遵循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学龄前儿童餐具情感化设计论文
1学龄前儿童的情感表现
学龄前儿童禀赋各异,能感受到的情感随年龄增长越来越多样化,表达与运用情绪的方式各有不同,能够将其情绪直接或间接地释放与表达在其使用物品上构成了情感化的体现。鉴于学龄前儿童情感的特殊性,按照“幼儿的高级情感”分类,将分别从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三方面对儿童在餐饮时的情感状态做分析。首先道德感上,随自觉性的增长,儿童越来越能够自我感受与自我评价。例如,在成就、能力、品质等方面,并为了间接的得到成人的认可,会效仿遵守良好的道德习惯与纪律规矩。5、6岁儿童已经形成一定的道德认知,从而生活中有一定自我约束力,而对3、4岁左右的儿童来说道德感常体现在等同道德约束力量下成人的不满为其带来的羞愧感,其羞愧感早在1岁多形成——被否定、被斥责等都容易使他们羞怯。通常在用餐中有文明用餐的道德约束(包括正确使用餐具),他们破坏了“规矩”时。例如,将餐具倒扣在地上或摔碎,那么会在情绪上因违背了大人们对物品使用的准则而表现出害怕。这时愧疚感挫败感等的负面情绪力量对于该阶段儿童来讲会很大程度上阻碍原本的行动,使其不愿再立即用餐,影响用餐进程。其次,美感。有研究表明,幼儿时期的儿童就表现出倾心色彩明丽与有图案的东西,能够从声音、音乐、舞蹈等艺术中感知美好与愉悦,到了学龄前阶段,形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对美的体验则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变得愈益丰富。在美的意境里,色彩代表了物品的特定属性并引起人们的情感联想。这对于儿童同样适用——儿童从3~4岁开始能够辨认红、黄、绿、蓝、橙、紫等基本颜色,发育尚不完善的视觉器官使其辨色能力有限,对棕、灰等混合色辨认较为困难。而对图形图像,该阶段儿童对物体与空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知和联想能力。2~3岁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初级阶段,5~6岁时能够明显表现出有意想象,并创造丰富、符合逻辑的想象,他们所具有的色、形偏好等使自己有着独到的审美能力,如会被卡通的可爱造型吸引。因此,在用餐时间,有些儿童会对其拥有像玩具一样的个性餐具表现出自豪、欣喜并积极地等待餐点。最后,3、4岁的儿童开始能够对未知事物发问,“是什么”、“为什么”——他们对认知得到回应的满足是其“理智感”的表现。针对学龄前早期的儿童可以借助益智的方式满足其认知的兴趣,如学会餐筷的使用能使他们有自我能力实现的成就感,而对5、6岁的儿童可对其进行指导学习使用更复杂的器具,并且其好奇心的发展使他们更愿意接受挑战并得到满足。
2学龄前儿童餐具情感化设计
餐具设计的原则从最根本上讲无外乎两点:安全与易用。笔者认为儿童餐具设计中,根据“马斯洛金字塔”的人类需求理论,儿童渴望饮食属于生理需要,接下来的(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到最高级的自我实现需要均包含精神需求中感性的部分,从这个角度将儿童情感需求与餐具设计结合起来,可以较全面地顾全儿童在餐饮时的情感状态,使儿童的用餐情绪得到调整。而这种应用表现在设计原则上即为易用性上的完善。回应“爱的需要”对于学龄前儿童,用餐中体现在与大人之间的互动,感受到被成人的认可。为满足其感受,可以在设计中加入需手动完成的趣味元素,让他们容易学习、容易完成。例如,适合3岁左右儿童的益智拼图餐盘,每种餐具按照大小不同只能放在固定的位置上。鉴于该阶段儿童已有位置关系的概念,则用餐过程使儿童对形状、大小的把握得到增强,将用完的餐具放回原处也使他们完成好力所能及的事,得到被认可的满足感。“尊重的需要”即传递出对儿童选择的尊重与认可。因此,首先给予其选择的多样性。例如,色彩的多选,夺目的高纯度色彩易引起兴奋;造型各异,不抑制其想象力的释放,尊重了该阶段儿童的天性,将儿童用餐带入快乐的旅程。自我实现是一种对自我能动性的肯定。马斯洛理论中,它处于“金字塔”的最顶层,表示最高级层次的需求,也是各层级需求满足的综合评价。若是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鼓励儿童独自完成新的尝试,满足其认知与能动的愿望,那么将促进他们注重自我实践,更加热爱探索未知世界与学习新的技能。例如,有“冷暖自知的水杯”就是利用色相的差别表征不同的冷暖感受——杯口处可看到颜色指示。有一定色彩认知的5、6岁的儿童在使用该水杯根据指示速知其水温,从而促进自觉与独立,实现自我管理。
3结语
餐饮与生活的健康程度息息相关,高质量生活需求也为餐具的设计创新提引了新的方向。设计餐具就是为了儿童就餐更得心应手,得心才能更应手,“情感化设计”重在“得心”,它不是为了求其附加价值而去努力的造物方式,而是以与儿童情感的触动作为途径,实现人与物的联结,达到最终目标:维护情感、善待情感,爱护儿童的身心。
音乐性与学龄前儿童发展论文
摘要:儿歌以其鲜明的节奏、优美的韵律,形成了儿歌的音乐性。儿歌的音乐性,可以促进学龄前儿童多方面的发展。在培养学龄前儿童的音乐感知、陶冶性情、开启心智,以及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方面,能够起到其他文学艺术作品所起不到的作用。
关键词:儿歌节奏韵律音乐性学龄前儿童
一
儿歌,是人的一生中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是“专供低幼儿童吟唱的一种简短诗歌”。儿歌起源很早,它源自民间,是民间歌谣的一个分支。在古代,儿歌被称作童谣,也叫“孺子歌”“小儿语”,是长期流传于儿童间的一种用韵语创作的、无音乐相伴的口头短歌。直到“五四”以后,“儿歌”一词才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固定下来。我们现在看到的儿歌作品中,只有一小部分属于传统儿歌,它就是流传于民间的儿童歌谣;而其他大部分作品则是现代成人作者根据孩子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专门为儿童创作的简洁的韵语。
由于儿歌的主要读者对象是识字不多的学龄前儿童,所以,它是一种以听觉为主要感知特点的语言艺术。这一是因为儿歌在本质上是与吟诵相联系的,所以它就具有了一定的音乐性;二是由于儿歌只有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才便于孩子记忆和背诵,才能使孩子更早地接受音乐美的熏陶,所以,儿歌在创作的时候就非常注重音韵的谐美、动听。
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曾讲过一件趣事。有一次,她正给孩子诵读儿歌。当读到“金咕噜棒,银咕噜棒,爷爷打板——”时,就立刻停住了,但是孩子们却马上准确地接上“奶奶唱”三个字来。当冰心问他们如果改成“奶奶念”可不可以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不顺口”。冰心为此感到惊诧,为什么根本不懂音韵的孩子却能够如此准确地选用“唱”字呢?原来,孩子们从小就习惯了汉语发音,对于音韵的和谐有着一种直觉的向往,那么,从听觉的直感出发,他们觉得与“棒”字韵母相同的“唱”字读起来既顺口,又响亮,所以,他们便认为这个字是对的。而这种对于音韵和谐的直觉的向往,就是学龄前儿童音乐性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