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4 10:39: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选择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选择性”课改实施策略
一、课改给我们带来了全方位的改变
从整体来看,整个中职的课程体系在变。随着选修课程的大大增加,原来的课程体系构架将要彻底打乱。原有核心课程的很多内容将要通过重新设置并渗透到分方向的必选课程中;同时结合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增加了大量的选修课程。从班级来看,课表在变。核心课程一般在行政班中统一上课,而选修课程是将全校打乱,行政班的学生将按各自的兴趣选择分散于各教学班中。做到一班一课表,一人一课表。课表的多样化是课改中的一大亮点。课程内容、教材在变。有的是原有教材的取舍和变更,更多的则是要求我们“无中生有”,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兴趣激发的角度重新编写。学生们看到的将不再是单调枯燥的文字,不再是各种呆板的计算公式等,而是更加符合他们兴趣爱好的内容。教学的对象、学习的组织在变。教师将要面对来自不同的班级甚至不同年级的学生,原本在行政班建立的学习小组将在教学班完全拆解。学生将会与更多不同性格和不同专业的同学们一起学习,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会更多,也会更加了解所学专业的不同之处。教学的时空、环境在变。老师不再是只在一个单一的教室上课,而学生也将不再总是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上课。教学的地点不再固定,教学的时间也不同。由于选课不同,同一个班的学生上课的时间也不同。作为一名教师,要应对这一系列的改变;作为一位管理者,要掌控这一系列动态变化的规律,让一系列的变化有序、有效。
二、应对改变的思考
第一,评价是期望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学校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着教育的方向,必须高度重视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评价方式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必须高度重视评价方式的人性化;要将绩效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统一起来,以通过评价激励进取。评价是有序、有效的手段,评价到哪,执行到哪,及时科学的评价应该是我们的抓手。第二,建立紧密型合作学习小组是解决一个教师关注力不足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平台。在选择性课改下,教师面对经常变动的教学对象、复杂的教学环境,教学组织指导时常显得力不从心。课堂的教学效率将会受到极大的挑战。良好教学班和行政班的小组团队的分别建立可促进自主学习、自主管理,实现有效教学。第三,科学把握教学班与行政班小组动态变化因素是关键。实施选修走班后,教学班与行政班的小组成员会有较大的变化,小组建设就会出现新问题。为了使每一个学习小组快速形成紧密型合作团队,让学生无论是在教学班还是在行政班都有强烈的组织意识,建立一种小组与个人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机制势在必行。理清个人和不同类别小组间的关系,合理设置评价内容、评价权重、评价时段、评价时机、激励主体是内在的关键因素。第四,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是保证过程有序、结果有效的实现途径。选择性课改下走班教学,我们既要保证每一个教学班、每一节课过程有序,还要保证学生在其中能够学到东西,有所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全过程关注学生成长,记录学生成长要素。评价是导向,而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第五,应对变化,必须要快速反应,建立一套便捷有效的信息化传输和分析系统是实现快速反馈的基础。一方面通过快速的评价反馈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得到成功的激励和问题的纠正,另一方面及时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提供可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进一步还可以通过适时的大数据分析发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决策提供数字依据。而科学的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三、应对改变的策略
一是教师是课改的落实者,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理解本次课改的意义。选择性课改是一项唤醒和激发中职生信心与兴趣的行动。教育的使命是“发现”,重在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与个性,创造多元的产品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我们应该通过不一样的课程,挖掘出每位学生的天赋与特长,把看上去差不多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像他们自己。对待课改,我们教师要通过理论学习,由被动的接受变为自觉的行动。二是建立数据互通的选课、学分制和资源网络学习三大平台,构筑信息化网络体系。教师可在资源网络学习平台上申报课程,设立课程介绍,建立课程资源,这些信息又与选课平台互通为学生选课提供参考。学生在选课平台选课,而后在资源网络平台寻找资源帮助学习,通过教师评价或自测可在学分制平台上及时反馈学生学业绩效数据,由平台自动生成课程学分和学分档案,学生、小组导师及家长也可同时上网查看相应的学业信息。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论文
补充雌激素可有效地预防绝经后雌激素降低所致的骨质疏松并骨折的危险性。然而,在补充雌激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如体重增加、不规则阴道流血,以及长期应用可能增加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等论文。因此,人们力图寻找一种既保留雌激素对骨的保护作用,又可避免长期应用可能对某些器官和组织产生副作用的药物,用于绝经后妇女防治骨质疏松。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estrogenreceptormodulator,SERM)因具有上述特征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现对SERM作一综述。
一、SERM的特征、分类及作用机理
(一)SERM的特征及分类
SERM是人工合成的非甾体类化合物,能选择性地结合于体内不同部位和组织的雌激素受体,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效应。与骨成骨与破骨细胞和心血管系统(血管内皮细胞)的雌激素受体结合,表现出雌激素作用,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而与乳腺(乳腺细胞)和子宫内膜部位(上皮及肌层细胞等)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则表现出抗雌激素作用,抑制乳腺细胞和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增生[1,2]。
SERM依其结构可分为3大类型[3,4]:(1)三苯乙烯的衍生物:代表为三苯氧胺(tamoxifen,TAM);(2)二氢萘的衍生物:代表为萘氧啶(nafoxidine,NAF);(3)苯并噻吩的衍生物:代表为雷诺昔酚(raloxifene,RAL)。TAM是最早人工合成的SERM,能选择性的与骨细胞上雌激素受体结合而抑制骨丢失,同时对乳腺细胞则表现出抗雌激素的作用,因而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但TAM对子宫内膜却有雌激素样作用,长期应用有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生[5,6]。因此,TAM的临床应用,特别是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方面的应用受到了限制。近来发现了一类在乳腺和子宫具有拮抗雌激素作用、在骨和心血管系统具有雌激素作用的新型SERM,即RAL及其类似物[7]。这类药物满足了绝经后妇女在防治骨质疏松方面对雌激素的需要,同时又避免了应用雌激素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对NAF,目前尚未见临床研究报道。
(二)SERM的作用机理
煤矸选择性破碎分选分析论文
1选择性破碎分选的原因
井下矸石有建井过程排出的矸石和采煤过程排出的矸石,前者必须运至地表再加以处理;而后者既可以在井上处理又可以直接在井下处理,做到矸石不出井。在煤矿生产过程,对开拓、准备开掘出的矸石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矸石运到地面堆积于空旷地带,形成矸石山;另一种是对矸石在井下进行处理,进行巷帮充填或向采空区及废弃巷道中排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周围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清洁生产势在必行,为此各国都在朝着无污染的生产方向发展。对于煤炭生产来说,解决矸石不出井,或者说实现井下煤、矸分选与回填是主要的发展方向。由于煤矿井下条件环境的限制,煤、矸分选技术应满足的条件:设备简单、安全可靠、分选能力大、运行寿命长的特点发展。
2、煤和矸石破碎分选过程中的丢煤率和混矸率
根据不同的矿石类型和对选矿产品的不同要求,在工业应用中可采取不同的选矿方法。常用的选矿方法有重选法、磁选法、电选法和浮选法,对于煤炭行业,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重选法和浮选法。评价这些地面选矿方法的分选效果时,常用到品味、产率、回收率、选矿比以及富矿比等工艺指标。表述原煤含矸情况时,含矸率是普遍应用的一个指标,其定义为原煤中矸石的含量占原煤总量的比率。
煤和矸石井下直接破碎分选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洁净煤生产技术,其工艺要求是在机构的碾压过程中,将煤块破碎溜入运煤胶带机,矸石保留运至填矸系统。可见,确定合适的液压传动载荷后,在破碎分选过程中,使煤块充分地进行破碎,而保留很多的矸石块,是煤和矸石破碎分选的最佳效果。在煤和矸石的破碎分选过程中,将那部分没有被破碎、随运矸胶带机进入回填系统而丢掉的煤的重量称为丢煤量,丢煤量占原来总煤量的比率称为丢煤率。在煤和矸石的破碎分选过程中,将那部分被破碎而且随着碎煤溜入运煤胶带机的矸石的重量称为混矸量,混矸量占原来总矸石量的比率称为混矸率。为此,针对煤和矸石井下破碎分选技术的工艺特点,提出丢煤率和混矸率这两个主要的分选工艺指标,用以评价煤和矸石井下破碎分选的效果。
3、煤矸选择性破碎分选策略
政府恶意与选择性起诉论文
本周,在耶鲁法学院的课堂上,我们讨论下列案例:某官员在当地深孚众望,但由于得罪了上级领导,于是挑出其“腐败”问题,进行起诉。现在的情况是:该官员的“腐败”问题并不严重,相比周围其他人来说甚至还算是好的,那么他能不能以此为理由来进行辩护呢?
某环保组织成员在一林区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为与当地盗猎分子作斗争,私自买了猎枪等防身武器,由于该组织的成员向外界透露了当地政府保护野生动物不力甚至包庇犯罪分子等事项,惹恼了有关部门和人士,于是以“非法持有枪支罪”将其逮捕。表面看,罪证确凿,但熟悉内情的人却愤愤不平:我们的法律究竟要保护什么、打击什么?难道是要被坏人所用、来打击报复好人吗?
类似这样的困惑在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尤其如此。以时下中国为例,由于新旧体制转轨等原因,腐败的机会增多,使官员的腐败几率也相对较高,以致有人估计,若严格按照刑法贪污、受贿5千元即构成犯罪的标准,那么将有不少官员处于不查则已、一查就会有事的境地。在此情形下,若严格奉行法条主义,只就事论事,会不会造成法律真的偏离其本来目标、使法律沦为被某些人用来整人的工具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依照我们传统的观点和思维,前述案例的辩护理由似乎是很难成立的,被告人只能就法律所指控的事实成立与否进行辩护,如果不能从事实和证据上否掉指控,那么对不起,得维护法律的尊严,构成什么罪定什么罪,该判多重就判多重。至于相比起其他人而言,我还算是干净的,大家都这样做、为什么偏偏对准我,此类话语往往会被法官以与本案无关为由予以打断。就是我们这些法律专家,又何尝不曾如此呢?面对一些前来咨询的令人同情的案件,明知当事人是被陷害或者报复,却苦于其确实被对方抓住了把柄,无以从法理上想出一个法子。
不过,耶鲁大学葛维宝教授的意见显然能给我们以启发:在此类案件中,“政府恶意”显而易见,检察官应当以“社会公共利益”为重,酌情不予起诉或者可以避重就轻地策略性起诉;而法官也应当允许被告方将“政府恶意”作为一种减免刑事责任的辩护理由,并在定罪判刑中加以切实考虑。
作为对此种观点的补充,曾任美国联邦检察官的耶鲁大学柏恩敬研究员介绍道:在美国的刑事诉讼中,法院确实是允许将“选择性起诉”作为一种辩护理由的。
选择性课改促进会计专业发展的思考
一、老树发新芽,“选择性”为会计专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会计专业是传统老牌专业,具有办学历史悠久,就业前景较好,人才需求多样,专业技能要求高的特点。从就业网统计来看,毕业生月薪水平近4000元,所以每年招生量保持稳定,但社会需求已经呈现多元化趋势。从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学习与传统教学已经出现不情不愿的状态,学校更多的是“一刀切”式的教学计划,学生的学习是被动接受的。然而社会、家庭以及学生本人对会计专业学习需求已经出现了不同的方向,也为会计专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考。选择性课改的实施,正好解决了这些矛盾,为将来培养适应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学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会计专业的发展给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新的课题,必须给予学生不同阶段多次的选择权,因此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要重视会计专业的时代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
传统会计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金融产品与工具的不断延伸,会计专业已经发展成包含会计、财务管理、统计、理财等多个方向的综合应用性专业,每个方向都需要大量此类应用型人才。从会计岗位的需求来看,人才需求大致可分以下几类。第一,从事仓库保管、车间产品统计、收银等一般岗位的会计人员;第二,从事企业出纳、财务管理、成本计算、工资会计等重要工作岗位的会计人员;第三,从事审计、金融产品设计开发等高级工作的会计人员。从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现状来看,教学计划和方式大致相同,理论课多于实践课,课程设置多,多而不精,到最后毕业生上岗还是较难胜任工作。
2.学生个性化特征日趋明显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专业学习方面也有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方向对将来的发展具体很大的影响,只有给同学们自己选,才是最好的选择。会计专业的学生较其它专业的学生,他们成绩较高,计算能力强,对生活向往,自我管理能力强,是学校中比较理性的团体。当然他们对其他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这对我们教学计划的制定者和施教的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学生学习需求要认真分析,仔细研究。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们应该有多样化的学习方案,所以选择性的课程设置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利于推动课堂有效性发展,教学计划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成果有利条件。
流通企业选择性干预分店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回顾;流通企业相对于生产企业在经济性质上的差异;流通企业的扩张模式及其限制;流通企业“复制和选择性干预”(分店扩张)的相对有效性;结论与展望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企业作为一种盈利性组织,必然具有规模扩张的倾向、干预权必然包含着无效率干预的权力、与交易成本理论相对应的另外一种研究企业边界的方法是产权理论、流通企业专职于交易,谋求交易的专业化利益,是交易的专业化生产者、流通企业的产生根源于分工与交易的两难冲突、流通企业专业化于交易活动,边干边学、商场内部各个部门所从事的活动属于“类似活动”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边界为何受到限制作了详细分析,大都将其归因于有限理性条件。但这些文献针对流通企业来说出现了几点忽略:(1)流通企业具有不同于生产企业的经济性质;(2)流通企业的分店扩张更加类似于一个“复制/粘贴”的过程;(3)信息技术对流通企业规模具有重大影响。流通企业的本质是交易的专业化生产者(或提供者)。流通企业可以利用品牌和统一的经营模式进行分店扩张。信息技术提高市场交易效率,推动流通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企业管理和控制的效率,使得流通企业可以比生产企业更容易地对其分店进行“选择性干预”。
[关键词]流通企业;规模;交易专业化;分店扩张;选择性干预
一、回顾
企业作为一种盈利性组织,必然具有规模扩张的倾向,但这一倾向实际上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企业规模可以无限扩大吗”是经济学界由来已久的一个理论谜团。FrankKnight(1921)最早提出了这一困惑:“理论上遇到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企业规模与效率的关系。……因为垄断收益可以给企业带来强大的激励,使之不断地、无休止地扩张;只有靠某种同样强大的、能使效率降低的力量,才能抵消这种扩张。”Knight将限制企业规模扩张的力量归于管理收益递减,理由是:企业越大,企业家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就越大。他实际上是把企业规模受限制归因于(企业家的)有限理性条件。RonaldCoase(1937)对Knight的分析很不满意:“Knight教授似乎认为科学地分析企业规模的决定因素是不可能的。根据我们上面所提出的企业概念,我们现在就来完成这一任务。”Coase认为交易既可以在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来组织,也可以在企业内部通过雇主权威(计划)来组织。前者的代价是市场交易成本,后者的代价是企业内部组织成本。随着更多的交易从市场转移到企业内(企业规模扩大),组织成本将递增,直到与市场交易成本在边际上相等。这时企业规模得到了确定。然而,Coase在分析组织成本递增的原因时沿用了Knight的“管理收益递减”之说,只是他认为生产要素(主要指企业家才能)价格的变化也可能对企业规模产生影响。
之后,关于经济组织、企业性质及其规模的讨论曾一度停滞,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重新兴起(TracyLewis,1983)。以另一种方式提出企业规模问题:如果大企业能像小企业一样恰当地利用生产要素,那么它为什么不能做小企业所能做的一切,甚至做的更好呢?因为它至少可以将自己复制成和市场上有效经营的小企业完全相同的小企业集合。Lewis认为现实中企业规模受限制的原因是政府的垄断管制政策。OliverWilliamson(1985,2002)不同意Lewis的看法,他认为将大企业“复制”成一群小企业必然要辅之以选择性干预(即,只在预期净收益为正时才进行干预),但实际上选择性干预是不可能的。原因是,随着企业规模增大,企业科层的纵向和横向关系将更加复杂,内部信息传递的扭曲程度也越来越大,2再加上个人机会主义行为动机(如会计造假)、官僚主义无能、个人激励弱化、内部游说的危害等,共同造成了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低效率。Williamson称之为“控制损失(controlloss)”。PaulMilgrom和JohnRoberts(1990)正式分析了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在信息要求与传递方面如何造成科层高成本——中央权力的成本。他们认为,“……这一中央权力的存在与有效率的选择性干预政策是不相容的。干预权必然包含着无效率干预的权力。然而,这种干预即使在总体上缺乏效率,对于某些人和团体来说却是有益的。因此,或者进行无效率的干预,资源被用于干预活动或阻止干预的活动上;或者限制干预权力,而这意味着必须放弃某些有效率的干预。”他们详细说明了掌握中央权力的人出于自利动机而滥用权力的成本,以及组织中的其他人出于自利而劝说掌握中央权力的人过度地或错误地使用权力而造成的影响成本。事实上,Milgrom和Roberts从另一个侧面支持了Williamson的“复制/选择性干预不可能定理”。
选择性注意与视觉空间的联系综述
论文关键词:空间注意空间工作记忆基于物体的注意物体工作记忆
论文摘要:传统上只是从单方面讨论了选择性注意一与视觉空间工作记忆之间的关系,即认为注意选择有限信息以进人工作记忆。近期的一些研究发现,视觉空间工作记忆的内容影响选择性注意的分配,注意选择工作记忆中保持的空间或物体表征,选择性注意对于正确保持空间或物体信息是必需的认知调节。文章最后指出,关于选择性注意与视觉空间工作记忆交互作用的研究为将来进一步揭示基于空间与基于物体的注意选择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1引言
对于视觉注意所选择的信息表征的类型,目前已得到大量实验证据支持的主要有两种理论观点,即基于空间(space一based)和基于物体((object一based)的视觉注意理论。基于空间的理论模型认为,视觉选择是基于对视野的纯粹的空间表征进行操作的,视觉注意选择的是特定的空间位置,然后才对落在所选空间内的物体进行加工。基于物体的理论模型认为,视觉注意选择的是根据格式塔知觉组织原则对视野的注意前组织而得到的知觉物体(perceptualobjects),而不管物体所处的空间位置。Ely等(1994)首次在单任务范式下同时确立了基于空间与基于物体的注意,说明这两种注意成分不是完全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交互作用的方式共同作用于视觉加工过程。后来的一些研究进一步证实了Egly等人的发现,并在单任务范式下初步探索了基于空间与基于物体的视觉选择的交互作用关系。
工作记忆是一个临时保存有限信息的认知系统,其中的信息时刻处于激活状态,以便随时进人其它认知过程。Baddeley(1986)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工作记忆模型,这个模型包括两个独立的工作记忆系统,即视觉空间(visuospatial)和语音(verbal)工作记忆。后来的研究发现,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独立的子系统,如空间工作记忆和物体工作记忆的分离等。这种工作记忆结构的分离反映出,在哺乳动物视觉系统中,有两条独立的神经通路以分别加工空间和物体视觉特征,即所谓的“where”系统和“what”系统。
对于选择性注意与视觉空间工作记忆这两个认知系统之间的关系,过去一般只看到它们之间的一个单向联系,即认为注意选择感觉信息以进入工作记忆中,注意对于工作记忆起着闸门控制的作用。然而,近期的一些研究从另一方向揭示了选择性注意与视觉空间工作记忆之间的重要关系,即工作记忆的内容会影响注意的分配,注意选择工作记忆中保持的空间位置或物体。以下从基于空间与基于物体的注意两方面来探讨选择性注意和视觉空间工作记忆之间的上述重要关系。
煤矸选择性破碎分选研究论文
一、选择性破碎分选的原因
井下矸石有建井过程排出的矸石和采煤过程排出的矸石,前者必须运至地表再加以处理;而后者既可以在井上处理又可以直接在井下处理,做到矸石不出井。在煤矿生产过程,对开拓、准备开掘出的矸石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矸石运到地面堆积于空旷地带,形成矸石山;另一种是对矸石在井下进行处理,进行巷帮充填或向采空区及废弃巷道中排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周围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清洁生产势在必行,为此各国都在朝着无污染的生产方向发展。对于煤炭生产来说,解决矸石不出井,或者说实现井下煤、矸分选与回填是主要的发展方向。由于煤矿井下条件环境的限制,煤、矸分选技术应满足的条件:设备简单、安全可靠、分选能力大、运行寿命长的特点发展。
2、煤和矸石破碎分选过程中的丢煤率和混矸率
根据不同的矿石类型和对选矿产品的不同要求,在工业应用中可采取不同的选矿方法。常用的选矿方法有重选法、磁选法、电选法和浮选法,对于煤炭行业,应用比较广泛的是重选法和浮选法。评价这些地面选矿方法的分选效果时,常用到品味、产率、回收率、选矿比以及富矿比等工艺指标。表述原煤含矸情况时,含矸率是普遍应用的一个指标,其定义为原煤中矸石的含量占原煤总量的比率。
煤和矸石井下直接破碎分选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洁净煤生产技术,其工艺要求是在机构的碾压过程中,将煤块破碎溜入运煤胶带机,矸石保留运至填矸系统。可见,确定合适的液压传动载荷后,在破碎分选过程中,使煤块充分地进行破碎,而保留很多的矸石块,是煤和矸石破碎分选的最佳效果。在煤和矸石的破碎分选过程中,将那部分没有被破碎、随运矸胶带机进入回填系统而丢掉的煤的重量称为丢煤量,丢煤量占原来总煤量的比率称为丢煤率。在煤和矸石的破碎分选过程中,将那部分被破碎而且随着碎煤溜入运煤胶带机的矸石的重量称为混矸量,混矸量占原来总矸石量的比率称为混矸率。为此,针对煤和矸石井下破碎分选技术的工艺特点,提出丢煤率和混矸率这两个主要的分选工艺指标,用以评价煤和矸石井下破碎分选的效果。
3、煤矸选择性破碎分选策略
煤矸选择性破碎分选策略论文
【摘要】选择性破碎分选是岩石、矿物等破碎分选新技术,它有别于传统的完全破碎法。选择性破碎分选就是在选择性破碎分选设备中,对混合物料施加适当的作用力,使硬度较大的岩石、矿物质不破碎或较少破碎,而硬度小的岩石、矿物完全破碎或基本破碎。煤矸选择性破碎分选是洁净煤生产技术的源头,开发先进煤矸选择性破碎分选技术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煤炭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煤矸选择性破碎分选
一、引言
煤矸石是一种低热值质页岩,其成分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两部分组成,无机物以氧化态出现,其中二氧化硅和铝土矿大约占其组分50%-80%,赤铁矿约0.5%-2.4%,氧化钦约0.9-4.0%,此外还有无机硫和其它一些微量元素,有机物以碳氢链化合物存在,有腐值酸等。每开采一吨原煤要产生150-250kg的煤矸石。目前,我国年排放煤矸石约1.7亿t,占地万亩以上。全国煤矸石累计堆积贮存量约25亿t,占地超过14万亩,而且还以每年千万吨的速度递增,大量堆积的煤矸石不仅占用土地,污染环境,而且由于煤矸石自燃,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经对矸石山发生自燃后监测,二氧化硫(SO2)和一氧化碳(CO)的释放浓度超出国家大气质量标准许多倍,严重影响了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治煤矸选择性破碎分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二、选择性破碎分选的原因
井下矸石有建井过程排出的矸石和采煤过程排出的矸石,前者必须运至地表再加以处理;而后者既可以在井上处理又可以直接在井下处理,做到矸石不出井。在煤矿生产过程,对开拓、准备开掘出的矸石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矸石运到地面堆积于空旷地带,形成矸石山;另一种是对矸石在井下进行处理,进行巷帮充填或向采空区及废弃巷道中排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周围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清洁生产势在必行,为此各国都在朝着无污染的生产方向发展。对于煤炭生产来说,解决矸石不出井,或者说实现井下煤、矸分选与回填是主要的发展方向。由于煤矿井下条件环境的限制,煤、矸分选技术应满足的条件:设备简单、安全可靠、分选能力大、运行寿命长的特点发展。
并购融资反向选择性论文
论文摘要:中国企业并购融资中忽视内部融资、对股权融资相对偏好、对债务融资轻视。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并购融资中介机构作用没有效发挥。可继续定向增发新股和进行信托融资。还需引入资产证券化融资,分期付款下的或有支付卖方融资,设立企业并购基金,以及完善企业并购融资的外部环境。
论文关键词:并购融资信托融资资产证券化
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顺序的选择是并购融资必须面临的~项重要决策。从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情况看,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内部融资优先,债务融资次之,股权融资最后”的融资顺序正好相反,中周企业并购融资呈现出明显的反向选择性,表现为忽视内部融资、对股权融资相对偏好和对债务融资的轻视状况。
一、并购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
中国企业目前的并购融资主要的融资渠道集中在内部融资、贷款融资及发行股票融资几个方面。内部融资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减少融资成本及并购风险,但在当前企业普遍存在资本金不足、负债率过高的状况下,融资数量是十分有限的。为并购提供贷款的融资渠道目前仅限于商业银行,但由于受到贷款用途的限制(不能进行股票交易),一般也只限于非上市企业并购中使用。西方企业的并购融资活动,由于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使得混合性融资工具和一些特殊融资方式尤为盛行。除了贷款、股票以外,企业在并购中大量使用认股权证、可转化债券、杠杆收购以及卖方融资等方式,并将多种融资方式加以组合,增加了并购融资的来源。中国目前由于资本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很多融资:具基本上还没有应用,有待于发展创新。
二、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并购融资中介机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