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4 03:31: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习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习性

论析芦苇的生长习性特征

摘要:芦苇是挺水植物,其在野生状态下不容易获得高产。通过对芦苇开花及授粉习性进行研究,探讨了其开花的时间分布、花序开花顺序、温湿度对开花的影响以及授粉过程中雌雄蕊的特征,为芦苇的人工栽培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关键词:芦苇;开花习性;授粉习性;开花顺序

盘锦市滨海湿地面积为19.1万hm2,其中芦苇湿地面积8万hm2,年产芦苇50万t左右,随着芦苇生产的不断发展,品种的老化已经制约了芦苇产量的增加,选育优良的芦苇新品种势在必行。然而关于芦苇开花和授粉习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此笔者于2008~2009年进行了科学观察,对盘锦地区芦苇的开花和授粉习性进行了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在试验小区中选择10株生长发育较好的、无病虫害的芦苇植株作为调查植株,于抽穗期挂上标记,同时记载抽穗日期。在调查植株的第1朵花开放时,每隔2h观察记录1次开花小穗数量及其在花序上的分布,同时记录温、湿度。每次观察完毕,用镊子将已开过花的小穗摘掉,以免混淆。在开花中选5~7个小穗观察各小穗所含的花粉数、开花顺序和1个小穗开花所需的时间。对芦苇的授粉习性采用单株隔离观察。春季分别栽植3盆芦苇,抽穗后将1盆放在室外作对照,2盆放在室内隔离。每盆选择2株,1株套袋,1株不套袋。在成熟后分别剪下各穗,在解剖镜下观察结实情况,并计算结实率。

二、结果与分析

查看全文

学习性评价取向的教学设计

[摘要]学习性评价以“学习为本”为根本价值旨归,旨在让学生理解学习目标的价值和规定,促进学习性经验的生成和改进与完善学习效果,转变传统教师本位导向下的学习方式。学习观念转变下的教学设计需转向以学习性评价为取向,以学生学业发展为旨归重新设定目标,以学习力、表现力、生成力的提升建构教学过程,以学习水平的提升进行质量监控。

[关键词]学习性评价;教学设计;学习水平

学习性评价(AssessmentforLearning)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种新的评价,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且对学生的学习提升有必然的帮助。布莱克和威廉教授曾通过对160种教育期刊和专著上250篇关于形成性评价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在实施学习性评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收益(learninggains)显著提高[1]。该评价中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以转变教师主导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为基本途径,而教学和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本身是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最终目的,传统工具理性导向的教学设计重“教”轻“学”,已然背离了教学设计的初衷。由此,改变传统“以教定学”的教师主导下的学习方式,再次审视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初衷,需以学习性评价为取向进行教学设计。

一、学习性评价取向的目标设计

教学设计以教学目标为方向,学习性评价取向的教学设计的目标方向是学生学业发展。目标方向来源于该评价中师生共享的学习目标理念,而教学设计中与目标实现最为密切的因素是教师的教学。由此,学习性评价取向的目标设计以师生交互学习的共享目标为基本特征,以学生学业发展为旨归的核心目标为基本方向,以教师专业水平提升为支点的基础目标的实现为外在借力,为之提供支点。

(一)师生交互学习的共享目标

查看全文

植物生态习性因地制宜分析论文

摘要:大规模的交通、水利、矿山等工程建设,给自然界留下了大量裸露的边坡,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探讨了边坡生态防护的理论体系,在分析生态防护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灌木在边坡生态防护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边坡生态环境生态防护灌木

在公路、铁路、水利、矿山等基础设施的施工过程中,原地貌植被的破坏不可避免,弃土、弃石、开挖等会给和谐的自然环境留下大量的裸露边坡。这些边坡有的是岩质边坡,有的是土质边坡,或陡或平。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在排除环境干扰的条件下,土质边坡有自我修复、恢复的能力,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环境的变化有很多不确定性,不能及时达到防护和绿化的效果。岩质边坡因缺乏植被生长的条件,更难于自我恢复[1]。鉴于此,只有借助人工才能加快其恢复过程。利用植被稳定边坡、改善生态环境在生态学上称为边坡生态防护。近10多年来,人们开发出了多种既能起到良好的边坡防护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环境、体现自然环境美的边坡植物防护新技术。它不同于以往的工程防护措施,能与传统的坡面工程防护措施共同形成边坡工程植物防护体系,以坡面长期稳定为目的,以保护当地自然植物群落结构、恢复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减轻管理工作量为宗旨,主要靠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的附着力以及根系之间的相互缠绕来达到加固边坡的目的。边坡生态防护可以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还可以有效地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具有生态效益[2]。

边坡生态防护的主体是植物,目前采用最多的是豆科、禾本科等草本植物[3],对灌木、乔木等木本植物研究较少,实践中也不太成功,但木本植物在生态防护中有自己的优势。本文通过分析草本、木本植物在边坡生态防护中的作用,着重研究灌木的应用前景。

1生态防护的理论体系

生态防护的目标之一是使植物存活并正常生长。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仅把不良自然条件下树或草坪的成活作为研究目的,并在栽培方面获得了很大成功,形成了一系列在不同条件下的施工工艺或技术,如植生带、土工网、三维网、草袋、保水剂、生根粉等[4]。现代生态防护工程则不能仅以植物存活为研究目的。大量的施工实践证明,边坡防护施工后,有的看似达到了生态防护的目的,表面上植被恢复了,水土流失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时间一长,由于植物之间的恶性竞争或外界环境不能满足植物生态习性的要求,致使植物生长势逐渐减弱,群落开始逆行演替,刚刚恢复植被覆盖的土地又会退化为裸地,形成水土流失现象[5]。

查看全文

国际贸易学习性的实施与研究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货运实务》课程学习性工作任务

论文摘要:高职专业课程要引导学生了解现实,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将所学原理与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具体问题相联系,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重视学习任务的质量,才能真正提高职业教育课程质量。本文作者按照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要求,以《国际货运实务》课程为例,从典型工作任务出发,细分学习性工作任务并科学实施。

国际贸易专业的(国际货运实务》课程是一门采用工学结合模式教学的专业课,共72课时,4个学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依托其他专业课程的支撑,学生应具备基本的解决国际货运实务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了解国内外国际货物运输发展概况及国际贸易的一般知识;掌握国际货物运输的组织程序、具体工作、主要单证和管理方法,以获取今后从事国际货物运输行业及其它相关行业,如外销、报关、报检、运输保险、金融等多方位信息。

一、典型工作任务分解

为实现上述课程任务,根据学生和学科特点,我们与实践专家一起分析了《国际货运实务》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海上货运的流程及单据的使用、国际多式联运的应用;熟悉航空运输的货运流程及单据使用情况、铁路货运的货运流程;了解国际货运企业从事传统货运业务的责任风险划分、租船运输业务。

根据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学原则,我们在教学中将传授国际货运专业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相结合,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作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通过问答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动口、动手的兴趣;采用影像资料等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根据学校条件、学生特点和任务的重难点,我将上述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以下各种学习情境下的学习性工作任务,见表1。

查看全文

漫谈优秀数学教师的习性

【摘要】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文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给出了优秀数学教师应有的习惯,这有助于对优秀教师的认识,从而为塑造优秀教师提供参数。

【关键词】优秀数学教师;调研方法;课堂组织管理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我们不仅要在新的视野、新的认识方法下研究受教育者——学生,更应该在新的起点和新的背景下研究教育者——教师。但在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的今天,对以往给优秀教师的定义和诠释的后面却隐藏着很多的困惑。由于在对优秀教师的认识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对优秀教师这一角色的认识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顾与辨析,可以帮助我们塑造未来的优秀教师的形象。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1.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识——“蜡烛观”和“发展观”;2.对教师职业内涵的界定——“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3.教师职业角色的冲突——“社会的楷模”与“平凡的一员”;4.师生关系的核心——“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5.教师专业的发展进程——“教书匠”与“教育家”。什么样的教师是优秀教师,我们从优秀教师具有哪些良好的教学行为习惯的研究,有助于帮助我们对优秀教师的认识,进而为塑造优秀教师提供参数。

一、问题的提出

优秀数学教师的习惯有哪些?向优秀数学教师学什么?为什么习惯如此重要?这是因为良好的习惯能造就成功人士。也正如萨穆尔·斯迈尔说“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带着上述目的和想法。笔者在呼伦贝尔市13个旗(市)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进行调研,调研题目为“优秀数学教师的习惯”,被采访的数学教师有汉族、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朝鲜族、满族、俄罗斯等民族,职称有初级和高级职称,年龄在28~55岁之间,教龄均为3年以上,最高可达30多年教龄,学历均在专科以上。

二、调研的方法及过程

查看全文

民俗习性在民事调解中的用意剖析

[摘要]民俗习惯是熟人社会中通过长期共同生活确定下来并且不断发展的行为规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背景下,民俗习惯与民事调解有共同的生存条件和价值取向,民俗习惯可以凭借长久以来积累的自身优势发挥解决纠纷的替代作用,促进民事调解案件的司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关键词]民俗习惯民事调解公平正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适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求积极妥善解决各类纠纷,实现党领导下的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的治理目标,并最终为实现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人民法院主持下的民事调解制度是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一环,其在西方国家被称之为“东方经验”。在当今提倡多元化纠纷解决的思潮下,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实践中,民事调解的效果已经成为衡量法官办案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某一地区社会和谐度的主要标尺。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民事调解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方式之一。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民事调解被优先作为民事案件解决方式的情况下,由于现有法官主导的调解制度不仅完善,当事人的某些权利和司法公正有可能被作为稳定和效率的代价而付出了。在承认民事调解制度具有良性作用并且应当完善的前提下,寻求一种能够使调解实现实体正义的依据是必要而有效的。民俗习惯在此刻进入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视野,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以求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及长久的公平正义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由于民事调解协议是在当事人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且只要其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即具有法律效力,故民俗习惯进入司法领域以发挥法律作用的实然性和有效性就有了可选路径。

一、民俗习惯的概念

并不是所有的民俗习惯都可以进入司法领域以发挥其功用,我们首先应对其进行定义和解释。在法律概念的范畴内,亦有“良法”与“恶法”之分,恶法非法当无异议。那么我们同样也可以对民俗习惯进行“良俗”与“恶俗”的分类,有理由认为,只有“良俗”才具有进入司法领域以发挥其“准法律效力”的资格。

查看全文

简析侗族婚姻习性与现行婚姻法的冲突

摘要:由于历史传统原因和社会现实原因,侗族的婚姻习俗与我国现行婚姻法存在诸多冲突,甚至相悖。如结婚年龄大大提前,近亲结婚、包办婚姻、结婚不履行法定手续等。文章从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两方面剖析其存在的原因、危害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冲突的途径和办法。

关键词:侗族;婚姻习俗;现行婚姻法;冲突

侗族聚居地大都地处偏僻的山村,交通信息闭塞,文化教育落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以致这些传统的、落后的,甚至与现行法律(主要是婚姻法)、法规具有明显冲突的婚姻习俗至今仍旧不衰,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侗族传统婚姻习俗与我国现行婚姻法相抵触的主要方面有:

一、结婚年龄大大提前

我国现行婚姻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80年9月10日公布,1981年1月1日施行)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以鼓励。”《婚姻法》对结婚年龄的规定,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并考虑结婚者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健康状况,婚后能否承担家庭责任,以及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等综合因素而作出的,也是经过科学论证的。因此,是具有科学性的。这里所说的“男子不得早于22周岁,女子不得早于20周岁”,并非说男子年龄届满22周岁,女子年龄届满20周岁必须结婚,而是具备此条件才可以结婚。从现行婚姻法的规定来看,男子年满22周岁,女子年满20周岁,只是结婚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另外,国家从控制人口增长,为使社会各方面和谐稳步发展的角度出发,还大力提倡晚婚晚育,从长远和大局来看,这于国于民均是有利无弊的。但是,侗族青年(特别是在偏僻落后的农村)一般结婚年龄都大大超前,不仅“意识超前”,且“行动也超前”。“意识超前”指订婚、指腹婚等(下文将另论)。“行动超前”指男青年十七、八岁,女青年十六、七岁(甚至更早)就婚嫁者大有人在,可谓“年轻化”了。在侗族聚居地(特别是偏僻落后的山区)年满二十二、三岁尚未完婚者,便被人们视为大龄青年而歧视之,分别称这种人为“汉行”(男光棍、单身汉)、“棉行”(老处女),充满着歧视味。

近些年来由于计划生育这项基本国策在全国贯彻实施,原先相对被法制冷落的偏僻侗族聚居地也加大了计划生育的力度。由于计划生育工作抓得紧,相应地结婚登记手续也严了一些,强调必须达到法定婚龄。但是人们为了早结婚,又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手段:一是以虚岁充实岁,用这种方法可以把实际年龄多报一两岁。侗族传统只讲虚岁,不讲实岁;另外,在农村只用农历(即阴历),不用阳历。因此,侗族人家所报的岁数比实际周岁大一两岁是很常见的。二是虚报岁数,侗族农村户口登记观念十分淡薄,基层乡、镇政府对户口登记也抓得不紧。婴孩出生后,一般都不及时上户,而是不定期得隔几年才统一进行上户。这样,为了达到早婚早育、早娶媳妇、早嫁女儿、早抱孙子的目的,父母们给孩子上户口时往往多报年龄。此外,为了达到早结婚的目的,有的不惜以财物贿赂拉拢婚姻登记机关的工作员。加上乡、镇婚姻登记机关管理不健全,部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不高,也助长了侗家人的早婚风。

查看全文

初中物理学习性别因素分析

摘要:传统教育理念下,中学生性别因素对物理学习往往有着较大的影响。但在现今教育理念及模式不断革新的教育环境之下,根据相关调查分析可以得出,性别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影响并不大。为此,笔者选用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本校初中生物理学习成绩中的性别比较入手,对中学生物理学习方法、习惯、兴趣以及动机进行了系统分析。该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物理学习中性别因素对教学成效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为此,初中物理教育者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应该革新自身传统的教育理念,合理地选择物理教学模式,以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性别因素;初中生

长久以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性别差异对初中生学习效果有着显著影响这一言论,该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者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也为部分学生学不好物理提供了有力的借口。但基于美国时代杂志中“WhosayawomancantbeEinstein?”一文中的相关理论研究可以得出,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性别因素对初中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并不明显,且现今国内从事科研及工程领域的女性比例也在逐年增高,由此必须转变教育者及学生的固有教学理念,以此为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物理学习中性别因素影响的传统观念

在传统观念中,男女生由于性别因素影响,其在思维模式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甚至于将理性思维与逻辑性思维都划归给了男生,而将感性思维与超现实主义思维都划归给了女生,这虽然不无道理,但显然存在较强的片面性与局限性。其认为,由于男性视觉感官较为发达,所以能够有效实现抽象化理论与具象化模型之间的转变,可以将原本物理理论转化为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再加上其思维能力上的优势,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女生难以企及的优势。而就女生来看,其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更倾向于习惯性记忆,轻视对物理知识客观本质的理解,在课程中容易受教育者主观意识的影响,再加上其多由感性思维与非逻辑性思维所主导,由此其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初中物理学习成绩中的性别比较

查看全文

探索大学生学习性格要素及其培养

所谓学习性格,主要指由学习活动所体现出的性格特征及其总和。一般说来,勤奋、自信、严谨、创新,是优良的学习性格的基本要素。把握这四个方面的内涵,培养优良的学习性格,对于正在求知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勤奋学习

学习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深刻地理解知识,熟练地掌握技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必须付出相当的时间、精力和体力,必须具有勤奋学习的精神。勤奋学习指的是在不影响全面发展的前提下,用极大的学习热情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充分利用时间,积极、刻苦、主动、最大限度地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

古今中外,每个人走向成功的道路是不同的,但在他们成功的诸因素中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勤奋学习。勤奋学习要体现在学习的全过程中,渗透于宏观和微观的各种学习方法之中。要培养勤奋学习的性格: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勤奋学习的重要意义。要想取得任何事业的成功,离开勤奋学习只能是幻想。众所周知,一部《红楼梦》,使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一部《资本论》,是马克思四十年心血的结晶。自学成才的数学家华罗庚在诗中写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由于知识信息经常刺激脑细胞,有助于大脑的灵活性,所以即使天赋不高的人,只要“笨鸟先飞”也会创造出奇迹来。

另一方面,要树立事业心,培养顽强的毅力。如果说勤奋是学习翅膀的话,那么懒惰则是学习的绊子。英国神经生理学家科斯塞利斯和米勒最近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受训练越少,衰老就越快。由此可见,懒惰对学习和健康都没有什么好处。一个具有强烈事业心的人,就会严格要求自己,以顽强的毅力在战胜懒惰中培养出勤奋的性格。

2树立自信

查看全文

课程革新理想转变为教学行动重点

课程与教学的辨证关系表明,课程改革离不开教学变革的支持。课程改革理想只有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动,引发一线教师日常教学实践活动的变革,才有可能实现课程改革的初衷。但是,从课程改革理想到教学行动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实施或是执行过程,需要经由一系列复杂的转换环节。其中,“人的因素”是最活跃、最复杂和最充满变数的。课程改革因人的改变而得以推进,课程改革也因人的保守而难以前行。本文根据布迪厄有关“习性”的论述,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着重论述课程教学变革中看似消极保守但事实存在的教师的教学习性及其改造的相关问题,以期能更加理性地认识课程改革与教学变革发生冲突的必然性、深刻性和持久性,为寻求积极改造教学习性、推进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何谓“教学习性”

理解教学习性须从认识“习性”开始。在汉语中,习性是“长期在某种自然条件或社会环境下所养成的特性”。与习性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习惯”,指的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它们均意指长期“积习”而形成的“性情”或是“性格”,因而轻易不能被改变。所谓相沿成习,则人就习以为常甚至习焉不察了。布迪厄对习性是什么、是如何形成以及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等作了系统地研究和概括,为我们理解教学习性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布迪厄认为,习性就是行动者的“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分类图式构成的系统”。它是由积累和沉淀在行动者身上的一系列历史经验所构成的,是那些外在于行动者的客观的共同社会规则、价值在行动者身上的内化形式,成为实践者发表自己认识世界运作、评判事物以及怎样行动的解释模式。

习性是如何形成的呢?布迪厄认为,一种习性的形成是行动者长期占据社会世界的某个位置而造成的结果,显现在任何个人身上的习性则是由个人生活历程得来。由于历史和生活历程具有不可逆性,在习性长期的形成过程中,初始经验必然是优先的也更为重要。所以说,行动者的习性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持久的稳定性。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习性的可改造性,习性并不意味着就是宿命。正由于习性是历史的产物,所以它是一个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不断地随经验而变,从而在这些经验的影响下不断地强化,或是调整自己的结构。习性“是稳定持久的,但不是永久不变的”。

习性在行动者的实践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活动就是习性与场域辨证关系的产物。与各种形式规则和明确的规范相比,习性能更加可靠地保证实践活动的一致性和它们历时而不变的特性。“习性使在习性的特定产生条件之固有范围内形成的各种思想、各种感知和各种行为的自由产生成为可能,而且只能使这类思想、感知和行为的自由产生成为可能”。所以,行动者的实践活动既不完全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也不完全是随机而灵动的。概言之,习性是“物占有其所有者,化为一个生成结构”,它能“生成种种完全符合其逻辑和要求的实践活动”。

由上本文将教学习性理解为:教师在长期的生活与实践中,逐渐习得并内化而成的教学信念和行为倾向系统,是教师理解外部教学世界的内在依据,是教师教学实践行动的内在指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