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权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4 00:54: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修改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宪法制定权与修改权研究论文
摘要:宪法制定权不是一种国家权力,其归属只能属于人民。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宪法制定权,只享有宪法修改权。宪法制定权与修改权的界限应划分清楚,不能混淆。人民的宪法制定权应该在更高的层面上得以实现。
关键词:宪法制定权,宪法修改权,人民,权利
宪法的制定权和修改权与宪法制定活动密切相关。它不仅关系到宪法制定的正当性而且也关系到宪法功能的合理性。学术界对此虽有研究,但很不深入;实践中绝大多数人对此缺乏应有的认识,其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被忽视。故笔者认为,对此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有非常之必要。下面是笔者对此问题的几点思考,现提出来与学界同仁交流。
一、宪法制定权不是一种国家权力其归属只能属于人民
宪法的制定权只能属于人民,而不能属于别的任何机关或个人,这是由宪法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宪法一词含义的侧重点不在于它在一国法律体系中是否居于核心的位置,而是强调宪法制定的正当性和宪法功能的合理性。美国革命家托马斯。潘恩在《人权论》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宪法是一种先于政府的东西,而政府只是宪法的产物。一国宪法不是政府的决议,而是建立其政府的人民的决议。”宪法具有授予权力并限制权力的双重功能,既是人民的授权委托书,同时又是人权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利益和幸福的总契约。人民通过宪法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并要求国家机关依照宪法的规定正确地行使国家权力,努力为人民服务。人民不享有宪法制定权,不通过民主的程序,就不可能制定出反映人民意志,体现广大人民利益的宪法。
如果说宪法制定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一种体现,那么宪法制定权就是人民主权的一种表现形式。林肯提出的“民有、民治、民享”,是对“人民主权”原则基本精神的一种很好的概括和表达。人民在管理国家事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接民主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的利益,也可以通过确立法律规范并在法律规范中确立相应的实现人民利益的制度和机制来间接地实现自身的利益。宪法制定是间接地实现人民利益的一种方式。宪法制定是基于人民民主理论产生的,即只有在人民民主的理论基础之上才有宪法制定活动。宪法制定者只能是人民,宪法制定权也只能属于人民,任何国家机关和个人都无权作为宪法的制定者,也无权享有宪法制定权。宪法制定权不是一种国家权力,是具有法创造效力的始原性权力,它不需要有任何实定法上的依据。在逻辑上应当是先有制宪权,后有宪法,再有基于宪法的规定而产生的国家权力。制宪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人民通过这样一种活动将符合人民利益的事项用宪法规范的形式肯定下来,并在宪法中设立相应的国家机关来保障人民的利益。
宪法修改权性质与界限研究论文
宪法的稳定性与适应性是辩证统一,宪法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构成社会共同体的基本价值体系与目标。宪法与社会生活之间既存在冲突,又存在协调,冲突是绝对的,协调是相对的。宪法学的重要任务是寻求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保持协调的条件与机制,有效地预防与解决宪法运行中的违宪现象。[2]在现代宪法学研究领域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形式的冲突现象,当运用宪法解释权无法解决或者不能有效地解决宪法与社会冲突时通常运用宪法修改权,但宪法修改权本身是有界限的。本文拟对宪法修改权的性质与界限问题进行探讨。
(一)
宪法修改是指宪法正式施行后,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变化,出现宪法规范与社会生活发生冲突时,特定机关依据宪法的程序,以明示的方法对宪法典的条文或文句进行补充、调整的活动。从一般意义上讲,宪法修改存在的基本条件是:一是成文宪法的存在。不成文宪法体制下实际上不存在宪法修改问题;二是形式意义宪法的存在;[3]三是当运用宪法解释权达到极限时人们可以运用修宪方式解决社会的各种冲突。[4]
宪法修改是调整宪法规范与社会生活冲突的基本形式之一,其基本目的是提高和保持宪法规范的现实适应性,发挥宪法调整社会生活的基本功能。宪法修改不同于宪法改革、宪法破坏、宪法变迁等概念。宪法学视野中的“宪法改革”指的是宪法体制的重大变动,实际上超越了修改的范围,是一种创制新宪法的结果。[5]宪法破坏是一种对宪法规范内容的蔑视与人为的变更,有时虽然形式上经过了法定的程序,但本质上是对宪法原则的破坏。宪法修改也不同于“宪法的特别措施”。宪法的特别措施一般分为“无视宪法的特别措施”与“尊重宪法的特别措施”。前者是指不经过宪法规定的程序,采取不同于宪法规定措施的情况。后者是指根据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或宪法修改程序采取不同于宪法规定措施的情况。按照宪法程序作出违背宪法规定的措施是否具有正当性是需要论证的重要命题。从多数国家的宪法实践看,即使出于尊重宪法的目的,如采取的措施违反宪法规定,就有可能造成违宪的社会效果。
宪法修改一般有两个方面原因:在主观上,由于制宪者或修宪者认识能力的限制,对宪法内容的设计与原则的确定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造成宪法规定内容的不确定性,影响宪法权威的维护。对因主观能力的局限性而导致的宪法与社会生活的重大矛盾,有时难以通过宪法解释权予以解决。在客观上,宪法是在调整社会生活中得到发展和完善的,社会的变化不断向宪法规范提出新的课题,要求宪法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宪法修改是保持宪法与社会生活的协调、解决违宪的基本形式之一。宪法修改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需求,同时修改后的宪法又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合理的法律基础。
宪法修改权(amendingpower)是修改宪法的一种力,是依制宪权而产生的权力形态,一般称之为“制度化的制宪权”。由制宪权中派生的修宪权低于制宪权而高于立法权。修宪权与立法权尽管都是依据宪法规定的国家权力的行使,但修宪权对象作为国家根本制度的内容,不同于制定普通法律的立法权。因此,行使修宪权时应严格地受制宪权的约束,不得违背制宪权的基本精神与原则。制宪权与修宪权的界限是我们研究宪法运行机制的基本出发点。
基本法律修改权失范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基本法律修改权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的立法权,其行使状况直接关系到法律制度的稳定性和公信力。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基本法律修改权在目前仍存在失范现象,这将对法律制度的变更方式以及民意基础产生不良影响。宪法的授权不明、解释制度的不科学以及最高权力机关内部权力结构不合理则是造成失范现象的深层原因。而要彻底改变这一现象则必须从宪政的角度着手。
[关键词]:基本法律修改权,失范现象,弊端,原因探析
众所周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其立法权限在宪法第六十七条及《立法法》第七条等条款中已被明确规定。本文通过对近两年几部基本法律的修改情况分析,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基本法律修改权的行使现状、潜在弊端及产生原因进行探讨。
一、行使现状
在《立法法》生效前,虽然宪法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所行使的立法权及其权限已作了界定,但是仍然无法避免全国人大常委会自我强化立法权力,甚至逾越立法权限。《立法法》试图要改变这种现状,使各个立法主体的行为走向规范化。然而,这一良好的愿望能否实现呢?本文想通过实证分析作为解答。
自2000年7月1日《立法法》生效至2001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对两部基本法律进行了修改。它们分别是:2001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2001年4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定》。从修改情况来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著作人身权可转让模式可行性论文
摘要:传统的著作权理论观点认为著作人身权具有不可转让性,然而,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数字时代的到来以及版权贸易的日益频繁和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经验事实和最近相关的国内外立法,都对传统的著作人身权不可转让的理论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著作人身权转让模式
著作人身权能否转让,这是一个在国内外近期都争论不休的问题。传统的著作人身权不可转让的理论,越来越受到现代著作权理论和实践经验事实的强有力的挑战。笔者认为,在符合一定的条件下著作人身权的转让应该是可以的,并试着初步探讨了我国著作人身权转让模式的构建。
一、发表权的转让
发表权是作者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发表权对于作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发表权只有一次。发表权本身是一种既带有权利性质又带有经济性质的权利,与经济权利截然分开的发表权是不存在的。在规定了发表权的国家,对发表权的行使规定了某些限制,也对发表权做出了类似于经济权利的一些规定,也就是说尽管发表权具有强烈的人身权色彩,但并不排除作者对该权利转移的可能性。
问题是除了我国法定的五种发表权由非作者本人行使的情况下,是不是现实中就不存在发表权可以转让的情形了吗?作者将未发表的作品的著作财产权转让给第三人之后,发表权究竟归谁所有呢?发表权是著作权内容中居于首位的权利,作者将作品创作完成之后,如果不行使其发表权,其他人身权、财产权也无从行使。对于尚未发表的作品来说,如果在转让了著作财产权之后,同时作者还保留了发表权,则此次财产权的转让将不具任何的意义,因此,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是可以随着著作财产权的转让而转移的。有学者提出“作者在第一次行使经济权利时,授权他人利用作品的时候,就已经同时行使了发表权,或者说作者和作品利用者可以用合同的方式规范作品的发表和作者的发表权”。也就是说,发表权可以通过许可合同的形式授权给他人,其实,这种观点恰恰说明了发表权是可以转让的,这是因为,发表权只能行使一次,授权他人行使发表权之后,作者本人就不再享有该作品的发表权了,因此,授权他人行使该作品的发表权和将该作品的发表权转让给他人并无本质的不同。
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综述
建筑作品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和发展,但人们依法律的视角对建筑作品进行研究和保护仅仅从上个世纪才开始。《伯尔尼保护文学艺术作品公约》(以下简称《伯尔尼公约》)在1908年的柏林文本中,用明确的条款将建筑作品作为自己保护的“作品”,而法律上的建筑作品与建筑学上的建筑作品存在很大差异,建筑学的建筑作品更多强调的是技术性和功能性的物质方面,法学上的建筑作品除此以外还强调审美性和艺术性的精神方面,此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也对建筑作品提出了法律保护。但是两个组织对建筑作品范围的认定存在着分歧,这种分歧影响了各国制定的国内法,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对建筑作品的两种立法模式:一种规定建筑作品仅指建筑物,而另一种规定建筑作品除了包括建筑物以外,还包含建筑设计图和建筑模型【”。建筑作品同时具有实用性、技术性和艺术性,其性质是多样的,因此相对于其他一般作品,其著作权问题在很多方面上都具有相当的特殊性。例如:建筑作品从设计、施工直至竣工,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会有很多的人参与到建筑作品的完成中,那么究竟谁是著作权人呢?建筑作品著作人身权和财产权在行使时与一般作品有什么不同?会受到哪些限制?会受到怎样的保护?
一、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
实践中,一个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招标,许多建筑设计师精心准备制作方案去投标,但却是没有一个企业中标,而招标者却会把各种“落选方案”综合起来,形成自己的方案去投入建设;此外,一部分建筑设计师盲目照搬经典建筑,而从不考虑该项目是否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某医院须建住院楼,院方领导开会决定将全国获奖的设计方案拿来直接建在本院内等等,在我国类似于以上的侵犯著作权的案例比比皆是,甚至一度发展成为我国建筑设计领域中的潜规则。建筑是公共艺术,很容易就被侵权且权利保护相对复杂,侵权行为也有多种形式,如以招标为借口,骗取投标方案,然后交给内定的中标企业,中标企业未经同意就使用未中标企业的投标方案;中途更换设计单位,在未经原设计单位许可的情况下,仍采用原设计单位的设计图;未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对建设项目进行改扩建等等。出现以上情况,是因为建筑行业的参与者法律意识淡薄,对著作权的认识滞后,缺乏对建筑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意识。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设计作品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将使他们失去生存的空间。对于城市、国家来说,建筑的盗版,将使城市景观和格局千篇一律,会使自身失去风格和特色。所以,保护建筑作品著作权是非常必要的。建筑作品的创作是一个艰难的智力活动,其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要求设计师不仅具有相当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丰富的想象力。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应是外形独特,布局合理,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这样一种人类的智力创作活动理应得到法律的保护,专利法中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不被建筑设计所满足,所以建筑师运用著作权法来保护他们的设计,同时,著作权取得具有广泛性和自动性,可以更充分、全面的保护建筑作品。《伯尔尼公约》是最早对建筑作品进行保护的,世界各国对建筑作品的保护时间都不很长,我国在2001年通过制定新的著作权法才开始保护建筑作品,通过完善保护制度,倡导了建筑作品的独创性,激励了创新,提高了我国的建筑设计水平,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城市景观更具特色。
二、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权利客体
建筑作品的权利人对建筑作品享有著作权,并能对建筑作品侵权人主张损害赔偿,因此,明确建筑作品的权利主体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国的著作权法和其实施条例,却都没有明确的规定。由于建筑作品的特殊性,它设计的人员众多,一项建筑作品要通过设计院承接,设计师设计方案和施工图,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在建造过程中,还需要建筑师与结构、给排水、暖通、机电等专业设计人员合作。现实中,从设计创作到工程竣工,建筑作品会在不断完善、变化过程中,此时最初的设计理念会与最后的成果不同,有那么多的人参与到建筑作品的完成中,那么究竟谁是著作权人呢?在新著作权法颁布前,有一起著名的建筑作品著作权的案件,它反映了建筑作品著作权权利主体的复杂性。1996年上海万象公司与德国英氏建筑事务所签订工程设计合同,由英氏公司为万象公司进行投资项目的建筑设计,合同中约定“双方应维护设计文件的共同知识产权,未经对方同意不得转让第三方”,但在1999年,英氏公司交付建筑设计图后,其公司的两个合伙人在得到事务所的同意后,向我国有关机关登记获得了建筑设计图的著作权,两人随后在2000年向中国法院起诉,称上海世茂公司(此时世茂公司已并购了万象公司)侵犯了其建筑设计图的著作权圆。依据著作权理论,著作权主体分为原始著作权人和继受著作权人,继受著作权人的权利转移自原始著作权人。一般情况下,普通作品的作者就是原始著作权人,但建筑作品涉及人员太多,依理论建筑设计师在整个过程中进行的劳动是不可替代的,是具有独创性的劳动,因此,建筑师是可以取得作品著作权人资格的,而其他参与者他们的劳动是可替代的,是在受建筑师支配的非创造性劳动,所以他们不是著作权人。
(一)职务作品中的权利主体职务作品是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任务所创作的作品。在我国建筑设计师必须在有资质的建筑设计单位执业,不能脱离设计单位单独执业。建筑设计师的创作必须依托于设计单位。依照我国《建筑法》的规定,因为设计师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失误造成经济损失的,应首先由设计单位承担责任,设计单位承担责任后,可向有责任的建筑师追偿。此外,现在大部分建筑设计院采用集体创作的方法,大家集思广益来进行方案设计。可见,建筑作品应为职务作品,设计单位应为著作权人,如果单位只负责承接业务,只对图纸进行形式审查,此时著作权人为建筑师。可见,在上述案例中所涉及的建筑设计图的著作权不应由英氏建筑事务所的两名合伙人享有,而应该是英氏事务所和世茂公司共有。
科技期刊撰写论文要求及原则
期刊是编辑的产品,编辑的知识和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期刊的质量。编辑的知识和技能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对稿件的鉴别能力,二是指导或帮助作者对论文进行修改,两者比较,后者的意义更大。写给作者的修改建议是编辑知识技能的综合表现,其产生的外溢效应远大于编辑的其他技能。当前,科技期刊学研究中尚未见到对编辑修改建议学术价值和重要性的研究,而这很可能是提升期刊质量的途径之一。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1写好修改建议的重要意义
提供给作者的论文修改建议是编辑知识、技能、责任心3种资源的投入,而写好修改建议,在这个问题上做足文章,主动权就在期刊和编辑自己手里。所谓核心技能是指此项技能在编辑流程中占主要地位、起关键作用,抓住这一点,重视这个环节的研究就抓住了提升原稿质量的关键。1.1编辑量的投入最多。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流程主要涉及的环节有编辑初审、同行评议、编辑加工。前2个环节要耗费一定的编辑精力,但只是初步决定稿件是否录用,编辑量的投入并不多;相对于此,编辑加工时提供给作者论文修改建议并与之沟通、配合完成全部修改,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编辑在构思和撰写修改建议时,一要细读全文、全面理解论文内容,二要找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三要分析论文如何修改,四要构思修改建议如何撰写。这4道工序的编辑量做足,修改目标才能全面实现。1.2编辑知识技能和责任心的展示平台。在编辑流程的3个环节中初审、送审一般由编辑或编辑配合审稿专家完成,只有第3个环节编辑与作者进行联系,而联系的唯一载体就是编辑写给作者的论文修改建议。基于此,编辑的修改建议是编辑向作者展示技能、责任心和写作才能的唯一平台。好的修改建议不仅能直接提升稿件的修改质量,而且能提升期刊及编辑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从而增强修改信心。1.3编辑实现劳动价值的载体。编辑劳动形式上是“为他人做嫁衣”,实质是让原稿学术价值升值,这升值的部分是编辑劳动创造的;但不是创造在编辑自己对论文的修改中,而是创造在提供给作者的修改建议中。编辑的修改意图、意图所体现的编辑水平通过修改建议传递给作者,作者修改达到了编辑的修改要求就等于实现了编辑的劳动价值。1.4编辑价值增值的追求。如果说编辑对原稿中的不足提出修改建议从而提高稿件质量是一般编辑劳动价值的转移,那么研究修改建议的科学价值则是对编辑劳动价值升值的追求。一份高水平的修改建议不仅能指导作者进行一般意义上的修改从而实现编辑一般劳动价值,而且有可能超越价值即让编辑价值增值。比如在作者的原稿中有可能存在着具有开拓性的思想,这些思想很可能对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1];但是,因为此类思想只具雏形或只能称之为“幼苗”,不一定受到作者的重视,若编辑能在修改建议中反映出对“幼苗”的重视和扶助,其编辑价值当然会超越一般。
2撰写修改建议的相关要求
修改建议是编辑、作者、审稿专家三者智慧的结晶,编辑对文稿的理解、质量评价、修改要求,对作者修改能力的预判,审稿专家对稿件学术质量的评价都要融合在修改建议中,这也把三者紧紧联系在一起。撰写好修改建议有难度,要做的事情很多,以下几项应是基础。2.1正确理解修改建议的含义。建议不是意见,更不是指令,从字面理解“建议”是一种软约束,受众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还可以提出不同见解供双方讨论;但其实质内容则要强化照此办理的编辑意图。“建议”的含金量全在说理,编辑要在建议的形式下用最简练的语言列出充足理由说服作者照此办理,这是撰写修改建议的难点之一,也是对编辑的才华和责任心的一种考验。2.2将论文的修改权归还作者。编辑修改建议的立意是要把论文的修改权还给作者。在编辑实践中有2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是编辑越俎代庖,另一种是只选用无须修改或无须进行较大修改的稿件,这2种做法都使作者失去修改权。归还修改权的首要目的是提升原稿的学术价值,这只有作者自己能做到。其一,作者自行修改可以看作是写作的继续,由作者自行修改完成的论文仍属于“原装”,而经编辑修改的论文,不论编辑水平有多高也属“组装”;其二,编辑的修改建议包含编辑和审稿专家的共同智慧,交与作者完成方可称为三者智慧的结合;其三,如果说科技期刊编辑的原创是发现人才[2],那么把修改权归还作者就是在培养人才,这与“原创”的价值相比毫不逊色。2.3准确评估作者的修改能力和文稿的可修改空间。一般科技期刊录用稿件都有一个相当宽的学术质量域,其域值可能从100分下取至60分,只有60分以下才一刀切掉。这个域值或许并不明确设定,但在编辑审稿中常有“此稿写得真好”“此稿还可以”等判断,其中“真好”稿学术质量可能接近100分,“可以”稿学术质量可能只有60多分。此外,从后的实际影响力也能证明这个质量域是客观存在的。学术质量100分的文稿无须修改,但凤毛麟角。从61分到99分这个质量域值内编辑的修改建议可能起关键作用,多增1分是编辑追求,能增1分是修改建议的贡献。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域值的存在,使得“评估作者的修改能力”和“评估文稿的可修改空间”成为必要和可能。2.3.1准确评估作者的修改能力不能准确评估作者的修改能力,编辑在撰写修改建议时就会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对作者修改能力估计过高,必然会对作者提出不切实际的修改要求,修改后的论文当然也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但如果评估过低,作者本可以继续发挥的才能失去了发挥的机会,人未尽其用;稿件通过修改能够提升的学术质量未能提升,文未尽其用。准确评估,使人尽其能、文尽其用,是“评估”追求的主要目标。编辑要帮助作者提升发表价值[2],帮助的着力点是评估,提升的空间就是作者的修改能力,理想境界是把作者才华“挤得水干油尽”[3-4]。当然,评估不是测量,更不是凭空猜想,所谓准确也只是编辑精益求精的主观追求,而要达到此目标就要通过对稿件的仔细研读,跟随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作者的修改能力,需要耗费一番精力和思考。2.3.2测评论文可修改空间和内容测评论文的可修改空间是指编辑对论文的创新性和科学性进行总体评价,针对的是科研水平,以确定其有无或有多大提升空间。论文的可修改内容是指论文在写作方面进一步完善的可能性有多大,针对的是论文的写作水平,追求的是表达的完善。前者是从整体层面对论文的修改进行评估,目的在于形成一个可以指导具体修改的总体观念作为指导性原则;后者是从具体内容切入,目的在于规范论文表达,在此基础上分清哪些方面必须由作者自行修改,哪些方面编辑可以代为修改。原则上是修改任务应全部由作者完成,编辑只进行出版方面的规范化处理。在实际工作中编辑在构思修改建议时,首先要考虑文稿的可修改空间,即原稿有没有修改价值、修改的价值有多大,进行整体判断,在此基础上再对作者的修改能力进行评估。一般认为属于研究中的问题如创新不足或没有创新性或科学性差其可修改空间不大,属于写作技巧问题如逻辑结构问题、语言表达问题则可修改空间较大;但从编辑价值增值的角度而言,前者若能找到修改空间其学术价值反而更大,在编辑实际中由于写作技术问题掩盖了文中的学术价值造成误判的事例也时有发生,因此,正确评估文稿的可修改空间要在准确把握论文学术质量的基础上进行。2.4快速读懂,抓住要点。编辑要处理的稿件多,一篇文稿不可能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全面理解原文的同时还必须要求快速,这其实也是编辑的基本技能之一。编辑在构思修改建议之前一定要快速且准确理解全文内容,而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把握全文要点。所谓要点,是指论文的创新性和科学性,这是科技论文学术质量必须具备的2个要素。期刊用稿的学术质量阈值既然在60到100分之间,“懂”就是不但要知道文稿已经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它还能说什么。2.5寻找文中潜在的学术价值。寻找论文潜在价值是编辑价值升值的主要途径。所谓潜在价值,是指隐藏在文中未被作者重视编辑也难以发现的学术价值。虽然这种价值不具有普遍性,于多数稿件中可能并不存在;但科学史研究表明,科学发现甚至重大科学发现有时具有偶然性,尤其是对于创新不足的学科来说科研中的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作者报道的科研成果、挖掘文中潜在的学术价值是编辑职能之一[5],这是编辑的难点,但也是最有价值的编辑行为,而且只有编辑才有这个机会。如果说作者是原创,编辑量的投入就是继创,而科学史也证明继创一点也不比原创逊色。例如,华罗庚撰写《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时遇到的难题是受到《科学》杂志编辑的“暗示”得以解决的[6-7],此后学界再没有报道过能起这种作用的编辑事例,是再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编辑,还是再没有人对编辑的这种职能重视过,很值得深思。暗示虽不等于挖掘,但其作用却是间接的、前置的挖掘潜在价值行为。总之,想要把论文的可修改空间扩大就不能放弃文中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潜在价值有大有小,或有或无,但构思修改建议时这道工序不可省略。2.6科学对待同行评审意见。同行评议是科技期刊的通行惯例,科学对待专家的评审意见简言之即是尊而不唯。审稿专家对相关科研领域知之较深,其评审意见具有权威性,最大值是可作为修改建议的根据,最小值是可供修改建议参考,编辑应当尊重。专家审稿不但能补足编辑知识的不足,作为第三方评价机制还可使稿件评价更客观公正;但专家也会由于研究深度或学术偏好使评审意见产生偏倚,所以唯专家意见是从似不可取,而原封转发专家意见、自己不置一词的做法更值得商榷,这种做法不包含任何编辑价值,更谈不上编辑价值增值。当然,另一种不考虑专家意见或干脆不请同行评议,完全从自己想象出发构思修改建议的做法亦不可取。总之,专家评审意见是编辑构思修改建议极为重要的知识资源,应当用好。2.7建议以书面形式为主口头解释为辅编辑给作。者提供修改建议时一定要以书面形式表达,因为高水平的修改建议能闪烁出激发作者灵感的火花,以书面形式提供可供作者反复阅读、仔细斟酌。与书面形式相对而言,口头表达即使经过深思熟虑也难免具有随意性。之所以主张以口头解释为辅,是因为无论书面修改建议写得多么完美,作者很有可能还存有疑问,在沟通中编辑需要口头答疑解惑。
3修改建议的写作原则
地方立法法规草案审议修改问题
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做到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是其立法的价值和评价标准。一部良好的地方性法规是不断修改出来的,本文就法规草案审议修改中的问题提出一点思考。
一、审议中修改法规草案的主体与路径
1.设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审议主体。地方立法涉及部门较多,牵扯面较广,程序相对复杂,利益焦点集中,社会关注较广。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地方性法规的立项、起草、审议、修改、表决等各个环节。(1)起草阶段。起草阶段提案人是主体。法规草案的提出一般由设区的市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的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人大代表五人以上联名等,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法规议案,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的地方立法提案主体与上述范围大致相同。实践中地方性法规草案的起草及其提出多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提出。(2)审议阶段。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审议表决的主体,专门委员会具有一定的审议权,但不决定法规草案的结果,不能作为审议主体。专门委员会作为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受主席团领导,闭会期间受常委会领导;专门委员会享有提议案权和审议交付议案的权力,其中法制委员会对法规案有统一审议权,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审议主体作用通过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行使,其审议、修改行为,是为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审议、表决服务,其审议无权决定法规案的最终结果,但有审议的阶段性、程序性效力。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的研究意见、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审议结果的报告、法规草案修改稿、表决稿形成后,最终的效力要通过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审议、表决决定。(3)表决阶段。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审议权,对地方性法规的审议表决有三种结果,审议通过、不通过、提案人在表决前撤回。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地方立法项目确定、立法进度、立法决策中起主导作用,但最为关键的是审议环节的主导,即审议中要抓住法规草案中“关键的那么几条”;对于法律关系比较复杂、分歧意见较大的,主动和有关方面沟通协商,提出解决方案,对于重大事项,及时向党委请示;对争议比较大的,可引入第三方评估,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及时作出决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代表在审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却不是审议主体。2.地方性法规草案审议修改中的程序性环节。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限,仅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立法程序保障立法权的正确行使,立法活动中必须遵循立法程序,地方立法程序包括地方组织法、立法法、设区市的立法条例、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主任会议制度等。(1)法规草案的提出环节。地方性法规提案程序,是指享有提案权的主体依照法定程序向立法机关提出有关制定、修改或者废止某项法规的程序,是地方立法程序的起始,具体形式是提出法规案,同时提出法规草案文本及说明,必要的参阅资料。修改地方性法规的,提交修改前后的对照文本。法规草案的起草,由提案机关负责,设区的市人大主席团、市人大常委会、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提出的法规草案由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或专门起草委员会或专业机构及其人员起草。(2)法规草案的审议环节。法规草案的审议,是指立法机关对已经列入议程的法规草案正式进行审查和讨论。其一,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对法规草案审议中的修改环节。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听取法规草案的说明;代表团审议,专门委员会审议,代表团团长会议审议,法制委员会统一审议。四种审议中,只有专门委员会和法制委员会的审议,存在对法规草案审议中的修改问题。具体路径一是汇总、研究各代表团和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二是法制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根据汇总的各代表团意见和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意见、法工委提出的修改建议,对法规草案逐条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和法规草案修改稿。三是法规草案修改稿经各代表团审议后,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法规草案修改稿再次进行修改研究,提出法规草案建议表决稿,再经代表团审议后,经主席团审议后提出法规草案表决稿。其二,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对法规草案审议中的修改环节。市人大常委会对法规草案的审议,多为两审三通过制,另外可以增加或减少审议次数。一审程序中法规草案的审议。一审程序中,基本不涉及法规草案的修改。法规草案列入常委会议程之前由有关专委、工委进行初步研究或者审议,比较简单。在人大常委会一审会议上,一是听取提案人作法规草案的说明。二是听取有关专委或工委的审议意见报告或研究意见报告。三是分组审议。会议之后才会产生对地方性法规草案的修改问题。四是一审之后的修改工作。在10天内有关工委或者专委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的修改建议及建议修改稿;向社会公布法规草案或者建议修改稿征求意见(不公布的除外),向常委会法工委移送法规草案审议资料。二审程序中法规草案的修改。二审是法规草案修改最为集中、关键的环节。分为二审审议前的修改和二审审议后的修改,审议层次分为法制委员会的审议和人大常委会的审议,前者的审议为后者的审议做好铺垫、准备、深化工作;后者的审议是前者审议的继续和深化。二审审议前的修改。做好二审的准备工作。包括,法工委对地方性法规草案建议修改稿进行研究;法制委员会进行统一审议,形成地方性法规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二审审议后的修改。在二审会议上,不存在对法规草案的直接修改,二审程序,听取法制委员会关于地方性法规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常委会对地方性法规草案修改稿分组审议。法制委员会的审议,即小审议,形成审议结果的报告、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表决稿等,对法规草案的修改最为集中。常委会三次审议表决。常委会三次审议听取法制委员会关于地方性法规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召开分组会议对新修改的法律草案文本进一步审议。此审议是为表决做准备,很少有大的修改意见,甚至不提修改意见建议。
二、审议中修改法规草案的形式与内容
1.修改法规草案的意见建议来源与效力。(1)意见建议来源。经过了一系列程序,提出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具有一定质量和基础。进入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程序后,意见建议来自,一是各代表团代表的审议意见建议。二是相关工委的研究意见或者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建议。三是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建议。四是列席人员的意见建议。五是论证会、咨询会上专家学者等的意见建议。六是网上公开征求到的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七是法制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的意见建议。八是省人大常委会有关专委、工委在地方性法规报批审议中的意见建议。实务通说:“红头文件严格执行,黑头文件可以参照。”红头文件即省人大常委会《修改公布通知》所附的《审查结果的报告》《修改的意见建议清单》,黑头文件指常委会简报。九是其他方面的意见建议。(2)意见建议效力。针对地方性法规草案提出的意见建议在法律上的效力,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仅是对常委会组成人员没有采纳的意见建议要予以反馈;各地在地方立法规范性文件或者制度中,对征求到的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采纳情况予以反馈。解决意见建议的效力的意义,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奠定基础,但在法律的层面是个难点。人大及其常委会是集体行使权力,实行一人一票的票决制度,不能规定不同人意见建议的效力问题。如果意见建议没有效力,结果会出现意见建议无人理,说了白说,或者对法规草案带来无限制修改。另外,审议中对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修改权没有一定的约束,也是难点。实践中,对省人大有关专委在地方性法规报批中的意见建议,基本上是完全照搬,实际上具有某种法律效力。2.法规草案的审议权与审议修改权问题。这是很少探讨却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地方性法规草案的审议权只能由一定身份的人和具有一定职权的组织机构行使,设区市由其人民代表大会、大会主席团、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专门委员会、市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行使。对法规草案的审议权、修改权的行使,有时限性、阶段性、程序性。各工委对地方性法规草案进行修改是事实,但性质上属于承办性、工作性修改,没有法律效力,修改的法律效力必须在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在审议后才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形象地说,一个动嘴,一个动手。既然存在审议中的修改权问题,那么修改是有限修改还是无限修改?即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法规草案的核心条款的修改有没有限制,这个限制是针对草案而言的,人们普遍认为,既然是草案,就没有限制和约束性。对于部分事项有地方立法权的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而言,草案的修改不是无限修改,而是有限修改,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3.审议修改法规草案的主要形式与问题。采取会议审议修改的形式,包括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会议、人大常委会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工作委员会实行首长负责制,论证会、听证会、征求意见建议会,不具有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的实质和形式要件,不能视为审议修改的形式。审议修改地方性法规草案的问题,一是修改权限不清。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委、工委对地方性法规草案的修改权限没有进一步的细化。二是修改程序不规范。修改由具体的工委、专委承担,法制委员会的统一审议程序相对规范,其他工委、专委的修改程序比较疏略。三是修改依据不清晰。主要依据是审议中的各种意见建议,从理论层面分析,可将修改的依据分为三个层级:上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社会公共政策;各种审议意见;当遵循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规律,一般常识,基本理论等。四是修改中的照搬照抄上位法。五是对法规草案核心条款无限制修改。地方性法规草案中的核心条款就那么几条,如果修改中打破了草案的基本结构,对草案核心条款无限度修改,或者反映草案的文本质量不高,或者反映提案人与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缺乏共识。
三、完善审议中修改法规草案的程序设计
生物工程公司员工考核实施方案
为了配合《中华人帽岵和国就业促进法》的实施,更好的促进就业,给更多的下岗人员及无业人员就业机会,为国家解决就业难做贡献,同时也为了保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持续长久稳定发展,维护公司、员工及业务员的非法利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决定对公司下设的分公司负责人、专卖店负责人、健康服务中央及健康家园负责人、员工及业务员实行考核员工制。详细考核方案如下:
一、考核员工范围
各分公司负责人、专卖店负责人、健康服务中央负责人、健康家园负责人以及公司业务员在完成公司下达计划任务时,可享受公司正式员工待遇。其中:分公司、专卖店、健康服务中心和健康家园达到公司规定的考核标准时,公司与其负责人签署正式员工合同;公司行政员工由公司签署正式员工合同;业务员符合员工条件时,由分公司、专卖店、健康服务中心或健康家园负责人代表公司与其签署员工合同并报公司备案存挡,公司承认其员工身份。所有签订员工合同者视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员工,享受公司员工待遇。
二、定额任务
各分公司负责人、专卖店负责人、健康服务中心负责人、健康家园负责人以及公司业务员半年内平均每月零售公司2000元以上产榀时,则享受公司正式员工待遇。
公司行政人员完成公司规定的任务时,享受员工待遇。
Ecel数据加密方案
[摘要]Excel是目前办公系统以及实验数据处理中常用的应用系统之一。大量重要的敏感数据被集中存放在文件里,数据的安全性是大多数用户非常关切的。本文提出了几种加密方案,并对它们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做了详细说明。然后对各种加密方案安全性能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用户在保护excel敏感数据方面提供了一些借鉴。
[关键词]Excel安全性加密分析
一、实现过程
1.基于Excel自身的加密。对于Excel文件,可认为有工作簿组成,而工作簿由若干工作表组成。因此,基于Excel本身,可采取两种保护方法:工作表保护和工作簿保护。
(1)工作表保护。点击“工具”—>“保护”,—>“保护工作表”,可以设定密码保护你的工作表,以防止自己无意的修改或他人未经授权的修改。此功能可使非法用户只能看到工作表内容,但无法对文件进行修改。如果用户想在总体保护表的情况下对表的个别数据进行修改,可在保护工作表之前,设置“单元格格式”-“保护”选项,选择锁定或隐藏复选框。取消锁定则在保护工作表之后仍可修改此区域数据。设置隐藏可使保护工作表之后,隐藏公式数据。
(2)工作簿保护。Excel为用户提供了二种方式来保护工作薄。点击“工具”—>保护”—>“保护工作簿”,可以设定密码保护你的工作簿的结构和窗口。保护“结构”,是指工作簿中的工作表将不能进行移动、删除、隐裁、取消隐跟或重新命名,不能插入新的工作表。保护“窗口”可以在打开工作簿时保持窗口的固定位位置和大小。
宪法制定权问题思考论文
摘要:宪法制定权不是一种国家权力,其归属只能属于人民。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宪法制定权,无权制定宪法。人民拥有不受宪法制约的权力。我国应通过直接民主的方式制定一部新宪法。人民的宪法制定权应该在更高的层面上得到实现。
关键词:宪法,制定权,人民,权力
宪法制定权与宪法制定活动密切相关。它不仅关系到宪法制定的正当性而且也关系到宪法功能的合理性。学术界对此虽有研究,但很不深入;实践中绝大多数人对此缺乏应有的认识,其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被忽视。故笔者认为,对宪法制定权问题尤其是对我国的宪法制定权问题作较为深入的研究有非常之必要。下面是笔者对此问题的几点思考,现提出来与学界同仁交流。
一、宪法制定权不是一种国家权力其归属只能属于人民
宪法的制定权只能属于人民,而不能属于别的任何机关或个人,这是由宪法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在近代意义上,宪法一词含义的侧重点不在于它在一国法律体系中是否居于核心的位置,而是强调宪法制定的正当性和宪法功能的合理性。美国革命家托马斯。潘恩在《人权论》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宪法是一种先于政府的东西,而政府只是宪法的产物。一国宪法不是政府的决议,而是建立其政府的人民的决议。”宪法具有授予权力并限制权力的双重功能,既是人民的授权委托书,同时又是人权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利益和幸福的总契约。人民通过宪法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并要求国家机关依照宪法的规定正确地行使国家权力,努力为人民服务。人民不享有宪法制定权,不通过民主的程序,就不可能制定出反映人民意志,体现广大人民利益的宪法。
如果说宪法制定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一种体现,那么宪法制定权就是人民主权的一种表现形式。林肯提出的“民有、民治、民享”,是对“人民主权”原则基本精神的一种很好的概括和表达。人民在管理国家事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接民主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的利益,也可以通过确立法律规范并在法律规范中确立相应的实现人民利益的制度和机制来间接地实现自身的利益。宪法制定是间接地实现人民利益的一种方式。宪法制定是基于人民民主理论产生的,即只有在人民民主的理论基础之上才有宪法制定活动。宪法制定者只能是人民,宪法制定权也只能属于人民,任何国家机关和个人都无权作为宪法的制定者,也无权享有宪法制定权。宪法制定权不是一种国家权力,是具有法创造效力的始原性权力,它不需要有任何实定法上的依据。在逻辑上应当是先有制宪权,后有宪法,再有基于宪法的规定而产生的国家权力。制宪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人民通过这样一种活动将符合人民利益的事项用宪法规范的形式肯定下来,并在宪法中设立相应的国家机关来保障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