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3 21:27:5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稀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水资源稀缺探究论文
摘要:在资源经济学分析框架里,水被认为是“可再生”的,但我国目前面临的水资源问题表明:水,正在从“可再生资源”转化为“不可再生资源”。从经济学角度阐明了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的原因,并提出政府应当拓宽思路,突破传统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用经济学的方法,从更高角度来解决当前的“水荒”问题。
关键词:不可再生资源;价格理论;供需均衡;公地悲剧
1经济学角度上认识水资源
在资源经济学分析框架里,经济学家们往往依赖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计算,定义“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例如根据历史统计资料,建立所考虑的资源的“年获取量”与“总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如果获取量保持不变但总存量随时间逐渐递减,就说该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否则,就是“可再生”的。于是得到诸如水、空气、鱼群、森林这类资源,为“可再生资源”,而诸如矿产、能源、资本品此类为“不可再生资源”。然后,再根据资源的可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提供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定价准则。
但是这样一种基于工程学的资源分类方法,不仅不符合经济学原则,而且不适应目前我们遇到的资源经济学问题。事实上,中国目前面临的水资源问题表明:水,正在从“可再生资源”转化为“不可再生资源”。说起来,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但是其中海水却占了97.2%,陆地淡水仅占2.8%,而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江河、淡水湖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又仅占淡水储量的0.34%。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数量极有限的淡水,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据科学界估计,全世界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目前已有70%,即17亿人喝不上清洁水,世界已有将近80%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胁。我国人均淡水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
2水资源的稀缺性及特点
水资源稀缺探究论文
1经济学角度上认识水资源
在资源经济学分析框架里,经济学家们往往依赖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计算,定义“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例如根据历史统计资料,建立所考虑的资源的“年获取量”与“总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如果获取量保持不变但总存量随时间逐渐递减,就说该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否则,就是“可再生”的。于是得到诸如水、空气、鱼群、森林这类资源,为“可再生资源”,而诸如矿产、能源、资本品此类为“不可再生资源”。然后,再根据资源的可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提供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定价准则。
但是这样一种基于工程学的资源分类方法,不仅不符合经济学原则,而且不适应目前我们遇到的资源经济学问题。事实上,中国目前面临的水资源问题表明:水,正在从“可再生资源”转化为“不可再生资源”。说起来,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但是其中海水却占了97.2%,陆地淡水仅占2.8%,而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江河、淡水湖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又仅占淡水储量的0.34%。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数量极有限的淡水,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据科学界估计,全世界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目前已有70%,即17亿人喝不上清洁水,世界已有将近80%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胁。我国人均淡水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
2水资源的稀缺性及特点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亿立方米,在世界上仅次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尼而居第6位。绝对量虽算丰富,但由于人口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列世界第88位。而且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均水资源每年在递减。从淡水资源看,世界人均占有量为12900立方米,我国仅2695立方米,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同时,我国的水资源污染也十分严重,并已成为世界上肝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农村被污染的水资源。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已有29%的人正在饮用不良水,其中已有7000万人正在饮用高氟水。除了健康问题,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还让中国经济付出代价。来自政府的信息表明,水资源短缺每年给中国工业带来的损失达250亿美元,给农业造成的损失达190亿美元。中科院的一位教授计算过,若把污染的代价算在内,中国1980年到2000年的GDP年均增长率应该为6.8%,而不是官方公布的9.6%。
高等教育资源稀缺地区招生情况分析
摘要:高等教育资源稀缺地区高校的招生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教育的公平性。文章基于江西农业大学近10年(2009—2018)的招生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学校近70%的学生来自本省,影响学生就读地方院校的主要因素是居住地与学校所在地的距离,而非经济原因;女性就读生数量也在近年快速增加。结果说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上升,教育公平问题近年来也有了改善。
关键词:教育资源稀缺地区;高校;招生
招生是中西部地方院校高等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学校发展的命脉,同时也间接关系到当地教育公平性与社会经济的发展[1-2]。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路途长短可能成为低收入家庭学子外出求学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3]。而这些由地方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毕业后也大多数回乡工作,或者直接就职于高校所在地,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基础人力资源。因此,中西部相对落后区域地方院校的招生状况对该区域的经济和高等院校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几年来,江西省人均GDP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的排名在24位左右,是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的代表省份之一。据此,本文将以江西省江西农业大学这一典型地方高校为代表,通过研究学校近10年的招生情况,从生源地与学生性别比例两个方面分析高等教育资源稀缺地区高校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以期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生源地的情况
学生的来源既可以反映高校的教育水平与口碑,也可以反映学生在选择就读高校时的主要考虑因素。图1表明,江西农业大学10年来在全国31个省市区均有招生,其中在江西省内历年的招生人数占全校招生人数的70%左右,最低为西藏,10年来只招取了1人,表明作为地方性高校其招收的学生主要当地学生,比较受当地考生的认可。此外,对学生的生源地分布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招生数量的最主要因素并不是地方的人均GDP水平(图2),而是生源所在地与学校所在地之间的距离。距离与招生比例之间呈现良好的指数关系(r2=0.70),尤其是距离超出1200km时,就读学生的比例几乎呈现出直线下降的趋势。表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不再是制约求学的主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来自安徽与河南两省的就读学生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区域。该两省的教育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情况与江西省类似,同样属于较为落后的中部地区,然而人口与教育资源发展水平与江西省相比较更为不平衡。2017年的人口统计显示,河南省约为10852万人,安徽省约为7059万人,江西省约为4622万人。而同年对各省地方院校数量的统计结果表明,河南省的普通高校有134所,安徽省为119所,江西省为100所,人口与高校的比例分别为81.0,59.3与46.2(万人/所)。虽然江西省学生的求学压力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相比较已经较为严重,然而河南省与安徽省的教育资源更为匮乏,导致当地学生的求学之路可能更为艰难,不得不到外地的学校学习。这些结果均表明,在地理因素成为影响学生生源地分布的主要因素时,要保证广大学子受教育权利的公平,就必须大力发展地方高校的教育水平,让地方高校办学质量与数量逐步提高和增加,服务于地方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生源性别比例的历年变化
论资源的稀缺性、权力寻租与制度创新
[内容摘要]相对于人的需求来说,资源都是稀缺的。稀缺的经济资源主要有两种配置方式,即市场的方式和政府的方式。经政府配置的资源都具有某种市场失灵的特征,如交易成本过高、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其配置的手段有管制、配额、许可证等。政府能够克服部分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功能和效率的不足,但也有因资源的稀缺带来的难以避免的缺陷,其中之一就是权力寻租。权力寻租是一种非生产性的谋取利益的活动,对于个人来说是有效的,就其实质却是将寻租的负外部性让整个社会来承担。它是对公共权力的滥用,造成了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带来了社会整体福利的净损失。解决权力寻租问题应该依赖制度创新和制度改革,从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资源配置功能。具体的做法有,加快改革步伐,缩短制度惯性的持续时间;减少知府管制,建立更明晰的产权结构;在可支配的范围内制定合理、科学、严谨的规则;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从而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约束设、寻租个体及集体的违规行为。
[关键词]稀缺资源配置寻租经济人相机抉择一引子:关于资源
在氏族形成之前,人类社会还处于混沌状态。那时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基本是各种自然资源:阳光,空气,水,绿树,鲜花、各种飞禽走兽以及人类自身的体力等。人类与之发生了紧密的联系,包括吃、穿、住、行等。步入氏族社会,尤其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伴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成熟和发展,“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全面的扩充。除了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还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社会权利和社会地位等社会资。后者无论形式还是内容或层次都比之前要深刻和复杂得多,而自然资源,也因人类的设计和加工,带有不同程度的人文色彩。
人类在这个地球上不是孤独的,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必定要与特定的资源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离开了资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从谈起。小至个人,大到民族、国家,都是如此。人类从太阳和地球那里可以得到满足个体生存以及种族维持的足够的,甚至可以说过剩的能量。但是,人的需求是无限的,相对于人的需求来说,任何资源都可能是稀缺的。资源的稀缺性是被人类自身“制造”出来的。人类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这种追求本身会遇到时间、空间和各种资源的限制,于是人们也就不断的为自己制造出了更多的难题和更大的麻烦,于是又要花力气发展自己以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难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稀缺性在人类生存的意义上可能不成其为问题,但相对人们的“过度需求”时,稀缺性的假定无疑是成立的了。
从逻辑上来说,资源的稀缺性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命题。资源的稀缺性所带来的种种理论与实际工作中的难题和困惑一直为学术界和实务者所关心和研究,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各个角度和层面,本文将尝试着探讨资源的稀缺性引起的权力寻租问题。二资源的政府配置
对于人类来说,资源是重要的,也是稀缺的。正因为这种稀缺性,节约才成为必要,才产生了如何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这个问题。从古至今,资源有种种配置方式,如最初的“习惯”,以及后来的排队,抓阄等。在理论界,根据资源配置的主体的不同主要将其分为两种类型:
股票稀缺提升股东议价能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导言;文献综述;理论假设和解释变量空间的选取;M1货币供给量是影响资本市场运行的一个重要宏观经济指标;结果分析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股权分置是我国转轨时期资本市场上出现的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也引发了理论界的广泛的探讨并得到了很多有益的成果、非流通股流通可以看成一种存量发行、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越来越多、股权分置改革工作中采用市场化博弈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对价方案的合理性和两类股东利益、股本结构:用非流通股比例代替、相关财务指标、股票的收益率和大盘指数收益率、不同对价水平和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不一样的、大盘收益率、个股收益率的结果都不显著、宏观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在全流通改革接近尾声时,本文通过对医药板块的实证分析,构筑离散选择数据模型,来探讨影响取某种对价水平的概率的影响因素,并以此研究影响股东利益再分配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的对价区间水平的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所不同,而不同因素对对价水平的选择概率也有所不同。非流通股比例越高,对价水平选择区间越向2.5-3.4的区间集中;ROE水平越高,对价支付水平越低;M1量越大,对价水平越向小于2.5的区间靠拢。
【关键词】股东利益分配股权分置改革对价
一、导言
股权分置是我国转轨时期资本市场上出现的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而这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存的现象使得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着许多问题,使得大股东和小股东成为了利益的对立者而不是利益的共同体,资本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遭到扭曲,无法使股价反应其应有的内在价值。早在97年开始学者们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先后提出解决方案。国有股减持的过程中,采取过配股,配售以及存量发行等方法,但是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甚至在2001年开始出现了长达4年的熊市。2005年,中国证监会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首次在方案中照顾到中小股东的利益并提出了对价的概念。
二、文献综述
经济学的研讨论文
经济学是什么时候被尊称为“显学”恐怕难以考证了,若认真考证起来怕是自恋的味道更多一点。但是,当一门学科发展到霸权无所不在而被称为显学,却依然在讨论着其学术对象和学术方法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学科是什么问题了:缺乏基础性和一个坚实的公理系统。
我们习惯性地把西方主流经济学看作是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总结,但是,要说是对资本主义的解剖,马克思的《资本论》一点都不逊色而且独树一帜,为何没有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理论?马克思的理论和现代西方主流的脉络追根求源都被认为是师出同门,都源于斯密的那一套东西。是否因为学界公认的斯密理论的二重性导致后来者分道扬镳?可能是,但是恐怕态度问题还是一个重要因素,同一个师傅,却教出两个不同派别的学生,就是学生见仁见智的态度所致。
当我们把经济学这个词语和什么主义扯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十分迷茫。你翻翻萨谬尔森的《经济学》看看,不论是微观部分还是宏观部分,在对“经济学”一词做定义归纳的时候,萨翁提到的都是被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斥为根本不存在的、二十世纪最糟糕的词语——“社会”和“国家”,而不是我们以社会主义的眼光看待的“资本”。
萨翁在《经济学》中对他人的定义选择了几条:(1)研究社会的组织和技术如何影响价格和资源在不同的用途上进行配置;(2)考察金融市场的行为,包括利率和股票价格;(3)考察收入分配,以及如何在不损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对穷人给予帮助;(4)研究经济周期,考察如何利用货币政策调节失业和通货膨胀的波动;(5)研究各国贸易模式并分析贸易壁垒有何影响;(6)观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就资源的有效利用的激励方法提出建议;(7)提出并回答政府采用何种政策才能达到既定的重大目标等问题,如加快经济增长、有效利用资源、实现充分就业、稳定价格水平和公平地分配收入。萨谬尔森将以上这些归纳出自己对(微观)经济学的对象: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从引用他人的定义和萨谬尔森自己的归纳来看,“分配”是经济学的一个中心任务。但是,萨谬尔森始终没有提到,是“谁”在分配?“谁”有权分配?生产出来的物品和劳务有没有所有权人?萨翁频频提到“国家”“社会”这种术语,似乎可以成为分配者和物品及劳务的所有者,但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是反对国家干预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为何和作为西方经济学主流代表作的《经济学》存在着这种差异?从萨氏《经济学》中,我们无法看到经济学的社会对象是私有者还是公有制,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分配这个词语,怎么看都不应该是以自由主义为旗帜的经济学的术语。分配,意味着有一个高高在上的所有者(一个组织或者一套制度系统)掌管着分配的权力,而这是自由主义所反对的。而对于一个以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制为制度的社会,物品和劳务都是有主的私有物品,自然归属于它的主人所有,何以要交出来供“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在私有制度这个前提之下,私人之间的物品流动的方式就是交换(当然还有慈善性质的救助),然而,萨谬尔森在对经济学定义的时候却只字未提“交换”一词。
经济学的基本规律
一、人类行为的快乐原则
快乐最早属于哲学中的目的论问题。古希腊哲学家认为,虽然人类行为的具体(中间)目的千差万别,但从终极意义上讲,所有人类行为的目的都是同一的。即不管人们的行为如何错综复杂,行为的具体目的如何千变万化,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唯一确定的。坚持快乐论的思想家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避免和对快乐的追求的欲望,趋乐避苦是人类所有欲望中最本质的规定和共同属性。快乐主义思想家的这个认识,是从人人都在渴望快乐的这个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得到的。从心理机制上讲,人的各种欲望的形成都是以人们相应生物官能的存在为基础的。当人的感受器官接受外物,外物信号由人的感受器官经信息转换后传导到中枢神经,脑中枢根据传人信号与自身各种官能需要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产生响应或是排斥的决策与效应行为。在正常的身心条件下,当人体受到不良物刺激时,一般会引起中枢神经的抑制过程,产生消退、逃避或排斥行为,即“避苦”。当感受到良性物刺激时,一般则会引起脑中枢的兴奋过程,产生或加强对某事物的需要和响应,即“趋乐”。因此,人的欲望满足与各种需要行为一般总与相应中枢神经的兴奋过程相一致。欲望的初步实现又会增强或扩大兴奋过程,直至欲望满足,产生超限抑制为止。精神快乐即是通过中枢兴奋的心理机制反映出来。各种满足人类欲望的行动,实际上都是服从于相应中枢兴奋的需要而产生的,都是对以中枢兴奋为心理基础的快乐需要的追求。这也就是人类行为的快乐原则发生的心理机制。快乐主义者解释,人类之所以会产生趋乐避苦的欲望,只因为“快乐是带来利益的活动的表现,痛苦是带来伤害的活动的表现,这些活动的利害或是相对于个人或种的整个组织器官而言,或是相对于其中的某一部分而言。”①因而,快乐与痛苦的状态又是与生命功能的加强或削弱联系在一起的,从而使快乐原则确立于坚实的人类生命存在的客观生理物质基础之上。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两位美国经济学家,其中丹尼尔•卡纳曼(DanielKahneman)就是研究快乐心理学(hedonicPsychology)并力图复活边沁快乐理论的经济心理学家。从而使得关于快乐的老效用主义理论重新引起经济理论界的重视。
二、人的有限生命成本是实现快乐最大化的根本约束条件
快乐是一种以广义物质存在与消费为基础又超然于物质之上的愉悦的精神感受,是人类欲望的本质规定和人类行为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西方经济学发生、发展的根本思想基础。这个结论应当没有问题。这里,之所以不用“效用”而是用“快乐”,有两个重要理由:一是因为效用本身的内涵就是指物品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的性质,效用只是一个“代表快乐或享受的指数”。而更加重要的是,在后来的经济分析中,效用仅仅剩下了“以数字排列选择的定名。不代表快乐,不代表享受,也不代表福利”。②这样,效用事实上就成了一个没有内核的概念空壳。二是新效用主义对效用的解释是:效用=偏好满足。而由于信息不全、无理性、利他三个因素的存在,有可能使偏好满足偏离于人们的快乐,从而对人们的长期快乐产生不利影响(黄有光,2000)。所以,快乐(happines,,hedonic)或者叫趋乐避苦较之效用(以ility)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人类行为的根本目的和动机。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人们为获取快乐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这种成本也就是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源,而这种成本或“资源”是“稀缺”的。③这就形成了获取快乐的成本约束或者叫资源稀缺性约束,含义同于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预算约束线。在预算约束线条件下实现快乐最大化目标,便成了人类经济活动需要解决的全部问题的根本所在。新古典经济学所指的稀缺资源既包括人力资源也包括其它存在稀缺性的经济资源,它们共同转化为人们获取快乐的资源(成本)约束。现在,需要深人论证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资源稀缺性是否就构成为人类获取快乐最大化的根本约束条件?由于稀缺性假设是新古典经济理论的重要约束条件,这一假设至今未见重新验证和突破。然而,这却是一个努力不够彻底的假设。事实上西方经济学中的资源稀缺性,是指以下三种情况或其一:即结构资源有限,总量资源有限(这两者指的是资源自身的稀缺性),以及资源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有限和相对稀缺。事实上,自然资源具有无限性特征。人类所伴随的是一个具有无限潜力的开放的宇宙资源系统,地球资源的这种客体无限性,在人类这个发展主体面前潜在着可供无限发展的能量。也就是说,从存在意义上讲,从客观存在世界与人类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性看,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是无限的。资源的潜在性、潜在资源的无限性是人类所接受的地球与宇宙资源系统的根本特征。这也是我们进行资源问题的经济学研究并把它和哲学、自然科学规律统一起来的一个应有的思维基础。①西方经济学扩大了资源稀缺性的约束限度,忽略了开放系统中的资源还有更加重要的无限性的一面。这是造成西方经济学从解决稀缺性矛盾开始到面临过剩经济矛盾结束等理论与逻辑矛盾的重要原因。自人类社会诞生至今,从天然(采猎)经济到自然经济,从制造业经济到信息与知识经济,资源的链条在不断延伸。人类可以面对的是具有无限潜力的自然资源。这是从自然资源存在状况的绝对性上讲的。从资源稀缺性的相对性讲,与人类无穷欲望相对应的恰是无穷的宇宙资源。自然存在本身与自然界在人类面前都不存在一条稀缺性规律。以辩证法观之,天地合阴阳而生,世间万物无不在对立统一之中。人类之无限的心界,必有一无限的天界与之相对,那就是宇宙。这也就是人类无穷欲望与宇宙的无限境界的对应之处。当代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与其说是由资源稀缺性矛盾所导致,无如说这是当社会生产力—人类自身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潜在资源的绝对充裕性和人类需要的相对(结构)有限性的矛盾必然伴生而成的结果。可见,纠正错误的资源稀缺观念已是十分重要,人类获得快乐的真正约束条件事实上并不在客观的自然资源方面。经过相关分析,我们可以把资源稀缺性解释为以下六组矛盾,即:潜在自然资源无限与直接可用资源有限的矛盾;总量资源
无限与结构(个量)资源有限的矛盾;直接可用资源有限与人类欲望无限的矛盾;欲望无限与能力(人力资源)有限的矛盾;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潜力无限与人类欲望的个量和结构有限,从而导致生产过剩的矛盾;人的潜在欲望、潜在人力资源和潜在自然资源三者无限性的辩证统一。前面五对矛盾实际上都统一在第六对矛盾之中。即矛盾的统一性是矛盾的差异性和对立性存在的前提与基础并互为基础。如此,关于资源稀缺性问题便可以作出进一步的说明:首先,从个量和直接可用角度看的资源可以是有限的,但潜在的总量资源是无限的。以个量资源的有限性来解释总体资源与潜在资源,扩大了资源稀缺性的限界并以此来作为人类获取快乐的约束条件是不正确的。其次,相对于人的欲望与需要而言,直接可用资源、个量资源以及由之引致的商品与劳务的供给可以是有限的,缺乏的。这也就是无限欲望与有限直接可用资源之间的矛盾。然而,新古典经济学在认识与界定这种资源有限性的“原因”,亦即引起稀缺性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一般认为是在自然界的资源存在状态方面。即认为森林、矿藏、水等资源条件的有限性是引起经济稀缺性的根本原因。而事实的情况是,造成总量资源无限条件下的直接可用资源有限—造成经济稀缺性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行为失控导致的人口过量增长超过了可直接使用自然资源的量界,而直接可用人力资源的有限性又限制了人类对于直接可用资源的养护与潜在资源的识别、利用而造成的。因此,造成资源稀缺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方面,而非自然资源的“物”方面。灭人类者,人类也。人力资源稀缺才是造成经济稀缺问题的实质与根源;人类欲望无限性与人类自身能力有限性的矛盾,才是造成经济稀缺性的根本原因;人力资源稀缺才是人类实现快乐最大化的根本约束条件。②再次,人类欲望的潜力与总量是无限的(长生不老便是个无限性问题),但个量和结构的需要却可以是有限的。人类需要的结构有限性以及人类高需要层次上对于一般物质产品需要的下降,便成为人类自身能力(表现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生产过剩的重要原因,而自然资源的无限性则成为形成这种生产过剩的客观外部条件。这也证明了自然资源并不构成为人类获取快乐的根本约束条件。而造成资源稀缺性的根本原因,或者说是产生稀缺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人类自身,在于人力资源的稀缺。这些是对稀缺与约束条件问题必须建立的基本认识。因此,世界中并不存在自然资源的绝对稀缺问题。自然资源的个量与结构上存在的稀缺性问题,要么由人类自身欲望大于能力的矛盾造成,要么则可以通过“替代”和“选择”来解决,也不构成稀缺性问题的重点。而第三种稀缺即由直接可用资源的稀缺引起的商品和劳务供给缺乏,确切地讲并不是自然资源本身的稀缺问题。这种稀缺情况根本上是由人力资源稀缺即人类自身能力的约束造成的。满足人类无穷欲望的自然资源是无限充裕的,这是主体需要与客体资源在其无限性上的辩证统一。正是由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和满足欲望的能力的有限性,加剧了可免费和直接使用资源的稀缺状况,引起了大量的经济难题。正是由于自然的博大,为人类智能的发展和快乐满足提供了无限的外在条件。因此,人类快乐需要不能获得满足的根本原因或者叫引起经济稀缺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不在于自然资源方面,而在于人力资源方面。人类认识、利用、改造与维护自然的能力不足,改善与控制自身无理性行为的能力不强,才是制约人类实现最大化快乐、进而产生各种经济与社会矛盾的根源。由是得到结论:有限生命成本是人类获取快乐最大化的根本的资源(成本)约束,有限生命成本约束条件下的快乐最大化是支配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张五常言:科斯的本领,是把所有局限条件归纳在成本之内。而我认为,我们可以把人类经济活动中的根本约束条件进一步归结到人的生命成本自身。经济学的这一基本规律可以运用快乐均衡的无差异曲线来表示:图1中,XI、X:分别表示生命成本中的脑力、体力并都包含了使用脑力、体力时耗费的时间,AB表示既定的生命成本约束线,I,1213为三条无差异快乐曲线,点E表示在AB线约束下能够实现的快乐最大化均衡点。它表明,人们能够实现的最大化快乐总是要受到其有限的生命成本制约的。随着人类体能与智能的更多开发,人们获得快乐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也就是说,随着人类生命资源(主要表现为智力资源)的进一步释放,人们为获取快乐能够支付的生命成本水平将逐步提高,成本约束线将向外移动并且斜率改变,并与快乐水平更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人们将获得更多的快乐满足,并形成一条生命成本—图1快乐均衡快乐满足曲线。见图2。图中有三条预算约束线AB,A,B‘,A’’B’’,表示随着人类生命资源的进一步释放,人们为获取快乐能够支付的生命成本水平的逐步提高。AB,A‘B’,A吧“分别和三条无差异曲线I;121。相切于E,E‘,E“。这些点是人们在有效生命成本支付水平提高的情况下的最大快乐满足点或快乐均衡点。理论上讲,预算约束线丫了比A’B‘、A‘B’比AB能够支付更高的生命成本即提高生命效能,从而获得更多的快乐满足,即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连接E,E‘,侧,得到LH(lifeeost一happiness)曲线,即生命成本—快乐满足曲线。
为什么说“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也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目前,理论界之所以怀疑和否定“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重要论点,主要是基于以下“常识性”观点:自然资源具有很重要的使用价值,但它们都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其实,这一“常识性”观点是一个天大的谬论。要揭开这一天大的谬论,需要在价值理论上进行一系列创新。笔者在拙文“使用价值的辩证分析”(详见拙著《统一价值论》)中提出,任何使用价值都可以分解为功能价值和耗散价值两个分量,它们分别用于描述事物内部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对于使用价值的影响程度。使用价值反映了事物内部所有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作用总和,体现了事物对于主体本质力量的绝对影响量,其大小是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的代数和,即:使用价值=功能价值-耗散价值。当事物的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相等时,其使用价值为零。就是说,当某一事物对于人的功能价值完全等于人在获取、利用和消费这一事物的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即耗散价值)时,其使用价值为零。
自然资源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不稀缺的自然资源;二是稀缺的自然资源。
1、不稀缺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为零。
一般自然资源对于人类主体的耗散价值是相对稳定的,而其功能价值会随着人类主体对于它的利用规模的增长而不断下降,即服从“边际效用下降规律”。自然界中不稀缺的自然资源(如水分、空气、阳光等),由于可以充分得到供应,人们总会去充分地利用它,即不断地增大对它的的利用规模,其结果是:这些不稀缺的自然资源的功能价值在“边际效用规律”的作用下不断下降,直至趋近于其耗散价值,则其使用价值不断下降并趋近于零。使用价值为零的事物并不等于人们不需要它,而是因为它相对来说并不稀缺,能够充分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根据“边际效用规律”,事物的功能价值随着主体对它的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的增长而下降,当消费速度(或作用规模)增长到足够程度时,其功能价值趋近于耗散价值,该事物的使用价值就趋于零,这就是“边际使用价值零值定理”。
2、稀缺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大于零,但它归根到底来源于人类劳动。
对于稀缺的自然资源,由于其利用的规模受到限制,其功能价值通常不能无限地趋近于耗散价值,因此其使用价值通常大于零。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对于猿猴来说,除了水果(有时还有水、避署和御寒的洞),其余都是不稀缺的,都没有使用价值。人如果没有学会对火的利用,煤和柴都不可能具有使用价值,许多食物都不会具有任何使用价值,人也就不会成为杂食性动物;人类如果没有掌握炼铁和炼钢的技术,所有铁矿石都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因此,自然界稀缺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的形成和增长最终都可归结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其使用价值的增加总量就是与之相关的科学技术成果的使用价值总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可利用自然资源的类型、区域、方式、内容和规模不断扩展和深化,自然界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总量在不断增大,这在根本上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地球上的所有自然资源之所以具有了越来越大的使用价值,就是因为人类一辈一辈地在生产实践中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知识,使人们逐渐具有了开发利用其功能属性而产生的,这不是因为自然资源中天生地具有了使用价值,只待人类去开发和利用,而只能说明这些自然资源具有了某种功能特性,人类只是将这些功能特性转化为使用价值。显然,目前还有许多自然资源的功能特性还没有开发利用起来,将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没有使用价值(或只有很少使用价值)的自然资源转化为具有较大使用价值的自然资源。例如,目前的海水并没有多少使用价值,但如果人类掌握了可控核聚变的技术,那么海水将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之源。虽然,自然资源本身并不是人类创造的,但自然资源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却必然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人类一代一代的知识积累而形成的,知识的使用价值在很大部分就是体现在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水平上,而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当然,使自然资源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包括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例如,使铁矿石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除了冶炼技术,还有与之相关的科学、文学和艺术等,以及必要的政治与经济环境。另外,随着人类活动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展,许多本来不稀缺的自然资源逐渐转化为相对稀缺的自然资源而造成的,这也是人类劳动的间接产物。许多自然资源(包括水、土地、草木、河流、山脉等)最早都是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但有功能价值),只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知道了怎样来利用这些自然资源,从而使这些自然资源具有了使用价值(这就是科学技术的价值体现);另一方面,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展,活动内容的不断深化,使得许多自然资源由充裕转化为稀缺,从而使其使用价值由零值转化为正值,这也是人类在其活动扩展过程中的间接劳动所产生的。荒山的使用价值正是主要由这两方面的间接劳动所创造的。一些没有直接凝聚人类劳动的事物并不是没有使用价值,许多事物人类已经通过前人或他人间接地凝聚了劳动,因而具有了使用价值。例如,月球上的物质虽然没有凝聚直接的人类劳动,但是通过几千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了解到月球上的物质能够具有某种商业价值、科研价值、政治价值或文化价值,而且月球上的物质本身也往往需要通过无数科学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并冒着巨大的风险才能取回到地球上。
资源型企业资源特征
1、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基于产品的企业理论或者说竞争优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认为持续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资源的四个经验特征:即价值、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一般企业资源包括企业所能控制的、能使之形成并实施提高其效率与效益战略的所有的资产、能力、组织流程、禀赋、信息、知识等。用传统战略分析的话来讲,就是企业用来形成并实施其战略的力量。它可以分为物质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组织资本资源。当企业在企业充分利用了自身资源的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并在此基础上在实施一个能创造价值的战略的同时没有任何现有的或潜在的竞争者实施相同的战略,那么企业就具有了竞争优势。如果这种战略不能被竞争者所模仿,它就具有持续竞争优势。
2、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的特性
(1)价值:资源要有价值,必须能促使公司形成并实施提高其效率与效益的战略。
(2)稀缺性:只有当一个公司实施的价值创造战略不能同时被其大量竞争者所实施时,它才能带来竞争优势,而这种价值创造战略的基础正是稀缺资源。
(3)不可模仿性:资源的不可模仿性可能出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企业获取资源的能力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因果关系的模糊性;社会复杂性。
生态经济化“浙江样本”分析
摘要:本文立足于生态经济化建设,在了解生态经济化样本稀缺性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浙江样本”的具体情况,详细研究了基于稀缺性特征推进生态经济化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并从落实生态资源有偿化、优化生态保护补偿战略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最终达到了推进生态经济化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稀缺性;生态经济化;“浙江样本”
生态化经济建设是浙江省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早在习主政浙江开始,有关“美丽浙江”、“绿色浙江”的生态化发展模式就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成为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有效手段。实践经验证实,“浙江样本”对于基于稀缺性为导向的生态经济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其他地区的生态经济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
一、生态经济化的特征研究
根据“浙江样本”的实践情况,基于稀缺性的生态精细化建设呈现出以下几点特征:1.实现了资源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的转变。本文所讲述的资源主要是指各种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其中自然资源包括环境资源与实物资源。就生态经济化建设本身而言,其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征,这种稀缺性体现在了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多个方面[1]。浙江省在长期发展中,早已经深刻认识到生态经济化本身所具有的环境特征,并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条例与政策手段来对这些内容加以明确为。例如在《浙江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中,详细指出了抛荒费、土地补偿费、地面附着物补偿费等各类土地价格,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全省的推广;在2012年出台的《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中,深化明确了浙江省相关海域使用权管理的相关内容,实现了使用权管理的有法可依。总体而言,根据“浙江样本”的经验可以发现,为了能够进一步规范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相关行为,这种资源的有偿使用能够促使社会生产的规范性,最终为加快生态经济化建设奠定了必要的基础。2.从环境的无偿使用到有偿使用。从生态经济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的污染排放成本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点,并且污染物在各污染企业之间的交汇有助于提高企业绿色生产水平[1-2]。针对这种情况,“浙江样本”进行了进一步的尝试与实践。例如,嘉兴市颁布了《嘉兴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污染权有偿使用,并将市场机制应用其中,深化了当地对环境“有偿使用”概念的理解,促使排污企业能够规范自身的行为。同时,浙江省的生态平衡资源的有偿使用不再局限在人对人之间的补偿上,还体现在生态用水、生态用气等多个方面。例如在《关于建立西部乡镇生产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中,浙江省从地级市为单位,从多个维度开始对环境进行补偿,并提高了相关资源向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保证了全省生态经济化发展水平。
二、生态经济化发展路径分析——基于“浙江样本”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