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3 19:48: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中国60年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中国60年

作家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

请问这土地谁爱得最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里的名句,它说出了诗人心头萦绕不破的一个乡土遗梦。是对泥土的情结,是对生命之根所依附的大地母亲的无限眷恋与挚爱。

生命总是这样,躯干在风雨中挺立,绿叶和枝子向天空打开,向太阳打开,灿烂所有的日子。而它苦挣未来,奋战过去的所有力量却来自大地,来自泥土,来自根,来自那无限的深入。亲近泥土,深入泥土,发掘泥土在人心中不可替代的蕴含和无与伦比的沉痛重量,因而也就显示出深远无极的意义。对土地和劳动,不是躲避而是参与,不是疏离而是贴近,躬耕垅亩,使自己从日常猥琐细碎的人生中走出来,走向田园,走向泥土,走向久违的劳动和锄头,更是萦系人心的梦想。

终有一日,我又回到了田园,回到了曾经熟稔而又陌生的劳作之中。在一片大大的田洞里,在一片宽阔的田园上,我和农夫田妇一道,挥锄舞铲,抽沟排行,侍弄大地上荒凉疲惫的田土。汗水掺和着兴奋,劳累夹杂着喜悦,一锄一锄翻耕着恩深情厚的土地,翻耕着心底里沉寂已久的对泥土的眷恋。什么时候,我们久违了自己赖以存身的衣食父母、生命之根?什么时候,我们成了无根的人,我们把双脚高高提起,把沾在脚踝上的泥水洗了一遍又一遍,以为自此离开了农门,以为生命有了新的超越和意义?什么时候,我们脚底下的根须渐渐萎缩,双手像棕榈树的叶脉摊开,向着天空,只问索取,不再给予?灵魂在田园阴郁的血里生锈,土地压不住呜咽,在蟋蟀的呻吟里困惑不已,我们给大地不断增加新的创伤。

此刻,我挥动着手里的锄柄,左一锄,右一锄,在泥土的沉默里不停翻耕,内心里也不断地问着自己:躬耕,躬耕,使劳动产生新意,使它不同于往昔的操作,不同于那种令人厌倦的反反复复的简单操作,辛苦与困顿。劳动还有着更深的意义。在这荒凉的乡村,荒凉的大地上,我为这一日的躬耕而倍感欣慰。风来了,我不歇手;雨骤了,我也不离去。我不避讳自然中的风雨,我愿意与它们遭遇在田园之中,遭遇在泥土之中,就象遭遇大自然本身一样。我翻耕一丘田亩,我种下一片葱茏,汗水从我的额角流下,雨水打在我的脸上,打在我的身上,血水从手掌磨破的水泡中绽放,我却不感到艰辛与痛苦。就是因劳累而饥渴痉挛的胃,也不使我哀怨脚下的泥土。我甘愿做地里面一条默默勤垦的蚯蚓,满身泥泞,精耕细作,虔诚抚慰大地心灵的创痛。

这一日躬耕,让我涤去满身的慵倦,抚平心头一道豁开的裂痛——它与泥土日渐分离,不知觉间拉大距离,且越来越远;让我抓住随风飘荡的精神的风筝,握紧又中的线绳,使它不离我而去。我曾经那么放飞了自己,放飞了我全部的想望。我把梦想的轨道铺在苍茫的天空,铺在飘渺的云彩之上,我在一片虚空之中划下生命的轨迹,只想望逃离泥土,追寻高远。但是,我一无所获,我空无所依。我既未实现所谓的梦想,也未能在大地之上站稳脚跟,获得实实在在的立足之地。我忘却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如同落叶回报泥土的深情,飞得再高的鹰鹫也要栖息到地上,我生命的根须依然在泥土之中,我精神的家园依然是这永恒不变的土地。我只有回归,我只能回归,在泥土里来找回我灵魂的憩园。

查看全文

作家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

请问这土地谁爱得最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里的名句,它说出了诗人心头萦绕不破的一个乡土遗梦。是对泥土的情结,是对生命之根所依附的大地母亲的无限眷恋与挚爱。

生命总是这样,躯干在风雨中挺立,绿叶和枝子向天空打开,向太阳打开,灿烂所有的日子。而它苦挣未来,奋战过去的所有力量却来自大地,来自泥土,来自根,来自那无限的深入。亲近泥土,深入泥土,发掘泥土在人心中不可替代的蕴含和无与伦比的沉痛重量,因而也就显示出深远无极的意义。对土地和劳动,不是躲避而是参与,不是疏离而是贴近,躬耕垅亩,使自己从日常猥琐细碎的人生中走出来,走向田园,走向泥土,走向久违的劳动和锄头,更是萦系人心的梦想。

终有一日,我又回到了田园,回到了曾经熟稔而又陌生的劳作之中。在一片大大的田洞里,在一片宽阔的田园上,我和农夫田妇一道,挥锄舞铲,抽沟排行,侍弄大地上荒凉疲惫的田土。汗水掺和着兴奋,劳累夹杂着喜悦,一锄一锄翻耕着恩深情厚的土地,翻耕着心底里沉寂已久的对泥土的眷恋。什么时候,我们久违了自己赖以存身的衣食父母、生命之根?什么时候,我们成了无根的人,我们把双脚高高提起,把沾在脚踝上的泥水洗了一遍又一遍,以为自此离开了农门,以为生命有了新的超越和意义?什么时候,我们脚底下的根须渐渐萎缩,双手像棕榈树的叶脉摊开,向着天空,只问索取,不再给予?灵魂在田园阴郁的血里生锈,土地压不住呜咽,在蟋蟀的呻吟里困惑不已,我们给大地不断增加新的创伤。

此刻,我挥动着手里的锄柄,左一锄,右一锄,在泥土的沉默里不停翻耕,内心里也不断地问着自己:躬耕,躬耕,使劳动产生新意,使它不同于往昔的操作,不同于那种令人厌倦的反反复复的简单操作,辛苦与困顿。劳动还有着更深的意义。在这荒凉的乡村,荒凉的大地上,我为这一日的躬耕而倍感欣慰。风来了,我不歇手;雨骤了,我也不离去。我不避讳自然中的风雨,我愿意与它们遭遇在田园之中,遭遇在泥土之中,就象遭遇大自然本身一样。我翻耕一丘田亩,我种下一片葱茏,汗水从我的额角流下,雨水打在我的脸上,打在我的身上,血水从手掌磨破的水泡中绽放,我却不感到艰辛与痛苦。就是因劳累而饥渴痉挛的胃,也不使我哀怨脚下的泥土。我甘愿做地里面一条默默勤垦的蚯蚓,满身泥泞,精耕细作,虔诚抚慰大地心灵的创痛。

这一日躬耕,让我涤去满身的慵倦,抚平心头一道豁开的裂痛——它与泥土日渐分离,不知觉间拉大距离,且越来越远;让我抓住随风飘荡的精神的风筝,握紧又中的线绳,使它不离我而去。我曾经那么放飞了自己,放飞了我全部的想望。我把梦想的轨道铺在苍茫的天空,铺在飘渺的云彩之上,我在一片虚空之中划下生命的轨迹,只想望逃离泥土,追寻高远。但是,我一无所获,我空无所依。我既未实现所谓的梦想,也未能在大地之上站稳脚跟,获得实实在在的立足之地。我忘却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如同落叶回报泥土的深情,飞得再高的鹰鹫也要栖息到地上,我生命的根须依然在泥土之中,我精神的家园依然是这永恒不变的土地。我只有回归,我只能回归,在泥土里来找回我灵魂的憩园。

查看全文

新中国60周年精彩演讲稿

我们在星光灿烂下倾听时代的钟声,我们在漫漫长夜中等待黎明的曙光,多少次,我们心潮难平,多少次,我们辗转难眠,多少次,我们都是为了这不同寻常的一天——祖国母亲五十年华诞!

仰望长空,历史的星光依然闪烁!我们的中国古老而伟大,我们的中国壮丽而永生!蔡伦纸上书写着她的智慧,指南针上旋转着她的方向,刀光剑影下她一次次回归和平,精神劫难中又一次次积薪自焚,重获新生。为了祖国的成长,无数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的富强又有多少人燃尽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即使在那封建主义的绞杀下,即使在那帝国主义的炮火中,中国人依然用自己的脊梁挺起了中华古老的长城。五十年前的十月一日,我们的祖国振翅一飞,再度冲上云霄,向全世界发出了最为雄健豪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巨人的呐喊,震荡环宇,让群山响应,大海回波!

从那以后,一代新的天之骄子站立起来,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之火温暖了祖国一度冰冷的身躯,用青春的热血点燃了祖国曾经暗淡的灵魂,用激越的歌声纺织了祖国的一身彩霞。

置身历史,我们溶于其中,分享着那过去的兴奋与悲痛;放眼未来,我们会发现,面前的道路更遥远更艰难。新的学习生活已经开始,实验中学又迎来它的又一批骄子,让我们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把科学、理性、民主,进步作为自己的伟大目标,让我们用高尚的品德,优异的成绩献给祖国。迎接澳门,将中华儿女的豪气与龙的传人的胆魄融于自己青春,献出自己的智慧和爱,让我们在五星红旗下庄严宣誓:我们将努力奋斗,为了美丽的祖国我们将竭尽全力,为了祖国美丽的永生!闪光的足迹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中国面孔,并没有畏缩,勇往直前,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查看全文

矿区职工新中国60周年征文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欣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夏儿女无不心情激动,感慨万千。古人说60年为一甲子,一甲子对我们普通国民来说,基本上孕育了三代人的成长与发展。而从三代人的成长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到祖国的发展与变化、民族的日益繁荣与强盛。

仅读书一事而言,就拿我们家来说吧,我出身于农村,虽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但父亲总算是接受了两年的私塾教育。尽管如此,这也成了父亲的骄傲和我们的自豪。因为在那个年代,农村能读得起书的人家又有几个呢?由于父亲是家里兄妹七人中唯一的男孩,爷爷奶奶便节衣缩食,决定供父亲读点书,以便家里能有个识字算账之人,不受外人的欺辱。

小时候,在饭桌旁,我们兄妹几个常常聆听父亲的回忆与教诲。父亲读私塾的老先生是邻村的刘驼子,刘驼子学问并不高,但要求极严格。教学内容大致是教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古文观止》等,除读书背诵外,还有习字课、对对子等。教学的内容单一、枯燥、难懂,学堂陈旧破落,私塾先生刘驼子所收的学费,也只是每年象征性的一担稻谷或两担玉米棒子。1954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父亲被迫终止了私塾学业,从此,15岁的父亲就跟大人们一样,正式投身于生产劳动了。

相对父辈们读书的艰难,我们受教育的机会可要好得多,但学习环境与教学条件仍非常简陋。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正读小学,那时,我所读的村小是借用附近生产队的队屋,即几间土墙茅草屋,课桌由长条木板加几条腿钉制而成,每张长课桌坐5个人,自带板凳,上课下课以听值班老师吹哨子为准。等到升入初中后,才有机会坐进砖墙鱼鳞瓦的教室。教室的外观比小学漂亮多了,不过,内部设施依然寒碜,教室的窗户上几乎没有一块玻璃,全是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塑料薄膜钉上去的,秋风一起,哗哗作响;室内光线昏暗,一块破旧的木板涂上黑漆权当教师上课用的黑板,上课下课由吹哨子改成了敲钢轨。记得当时,谁能拥有一支七毛三分钱的“新农村”钢笔,就成为我们大家羡慕的对象。我背的是母亲用各种碎布头拼缝成的花书包,分辨不出颜色,我多么渴望能得到一只当年流行的黄色帆布书包啊!可贫困的家庭实在是难以满足我的愿望。学生教辅资料奇缺,课外阅读更是贫乏。现在我已过不惑之年,回想起当年学生时代的读书生活,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如今,儿子已上中学了,尽管是一所农村中学,但他们的校园环境幽雅,软件、硬件设施齐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学生食堂、学生公寓楼等,一幢又一幢地矗立于眼前。校园卫生整洁,绿化美观宜人,草坪、花坛、假山等点缀其间,迈进校园仿佛给人一种精神享受。校园师生文化体育生活丰富多彩,不仅拥有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室,还有封闭性篮球场、草坪足球场和环形塑胶跑道。教室内有配套整齐的课桌凳,还安装了日光灯、吊扇和饮水机,当年想都不敢想的多媒体和网络,也走进了今天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在这样的校园里生活、学习、求知,那是一种怎样的快乐与幸福啊!尤其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家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书本费政策,真正实现了农家子弟的义务教育,此举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这无不充分显示了新时代党的惠民政策的优越性以及我们祖国国力的富强。

回忆过去,展望未来,从我们一家祖孙三代读书这条路上,我深深感受到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国家的建设突飞猛进,祖国的面貌日新月异。常言道,一颗露珠能折射太阳的光芒,同样,一个家庭也能浓缩整个社会的背景。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查看全文

新中国60周年党员经验交流

始终与时代同进步

放眼全球,苏联、东欧国家剧变导致“变色”的教训历历在目,一些大党、老党纷纷丢掉政权的教训发人深省。其中有条共同规律:巩固执政地位,执政党必须始终紧跟世界发展潮流。

不凡60年,党怎样在曲折中发展、在挫折中奋起?党怎样加强自身建设?中央党校教授××为我们讲述党60年执政经验与启示。

历程:

在曲折中发展在挫折中奋起

新中国60年,是党在全国范围内执政的60年。××把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60年,划分为四个阶段。

查看全文

铜矿厂新中国60周年征文

如今的包子花样有多少?说不清,反正妻子吃早点总会时不时给我推荐些好吃的包子。可不知为什么,我却总也忘不了当年穷日子里母亲做的糖包子。

母亲属于那种心灵手巧的典型农家女子,经她加过袜底的袜子,舒适耐穿,能穿过人家好几双袜子。我们兄弟几个衣裤哪里烂了块或露了个洞什么的,经她几下丁线,似乎比从前还更好看,至于他绣的枕头花、书包花,更是灿烂多彩。

母亲和村里其她大婶大娘大约是我们村里第一批做包子的人。过去我们也吃过包子,那都是几里路外的街市买的,但买包子比自制包子要贵得多,于是,她们便尝试着买来计划面粉自己做——反正不买也浪费指标。先用自制水酒和面制酵母,待酵母发酵成功,再用酵母搅在面粉里用冷水使劲地揉匀,拿去发酵。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其实也是细致活,比如用水,放少了不行,放多了更不行;那面粉就怪,开始放水进去,好似总嫌少,可一揉搓,便显得倒水过量。母亲的做法是放一点水揉一下,再放一点水揉一下,这样既不会放多水,又揉得均匀。

开初几次,母亲做的包子还真不怎么的,又硬又黄,用母亲的话说,砸得死狗。不过,就在她与大家伙儿诉苦、自嘲的笑骂中,包子峙薏谎锩纪缕狼橥蛘伞l厥獾?8年,中国人证明了自己:四川汶川大地震全国人民形成了万众一心、不畏艰险,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

展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老区,曾几何时,它成为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在国家政府的努力帮助下,物华天宝的××不再属于贫穷,人杰地灵的××不再属于落后。60年间,革命老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个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九江长江大桥上飞驰的巨龙,奔驰在全国各条高速公路上的江铃汽车,江铜公司闪速炉前四射的铜火花,高考考场上叱咤风云的××省考生——

作为一名地质人,我也深深感受到了祖国在地质方面的成就。从新中国刚成立时聘请外国专家对中国地质进行帮扶,到60年后今天中国拥有最先进的自主研发,中国地质人用坚毅证明了自己。如今××拥有铜、钨、银、钽铌、铀、金、稀土“七朵金花”,拥有亚洲最大的铜矿(××铜矿厂)和中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贵溪冶炼厂)。

查看全文

县委办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宣传方案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以下简称“新中国成立60周年”)。做好庆祝活动的宣传工作,对于鼓舞全县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省委宣传部和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制定如下宣传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重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宣传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丰功伟绩和重大历史意义,宣传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宣传60年来、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10年来我县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以及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要广泛开展“爱党爱国”主题教育活动,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人民军队好、人民群众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深刻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激励全县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建设四个强县,夺取全面建设小康**而不懈奋斗。

二、认真做好新中国成立60周年媒体宣传

国庆60周年媒体宣传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7月下旬起至8月底,在各项宣传中注重体现新中国成立60周年宣传内容。要结合“八一”建军节,重要纪念日活动宣传,通过丰富多彩的报道形式和表现手段,引导人民群众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史、创业史和改革开放史,深刻认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胜利,才能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科学发展、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查看全文

烟草局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

--天安门前看升旗

安逸、舒适的日子过久了,很多事难以让我激动了。但激情很容易被点燃,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缓缓升起的时候,我心潮澎湃,一时难以平静。

今年8月12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对于我而言,却是一个难以忘记的日子。为了看升国旗,我头天晚上再三核实升旗时间,当日起了个大早,不到5时,就赶到了天安门广场。

我赶到时,天安门广场已是人山人海了,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前面的人行道上也站满了翘首等待升旗的人----有相扶相搀的老人,亲密牵手的恋人,身经百战的老军人,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等待,有时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此时却成了一种神圣的企盼。5时10分,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声“来了!”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对面的城楼下。只见32名武警战士组成的护旗方队走出城楼,踏上金水桥,跨过长安街,昂首阔步地向广场走来。旗杆下,旗手、护旗手的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5时22分,一声“敬礼”,伴着国歌,迎着朝阳,五星红旗缓缓升起……

国旗在眼前飘扬,国歌在胸中激荡。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恍若南昌城头的烈焰、长征路上的篝火。忽而,又幻化成抗日疆场上血染的杜鹃,延安窑洞里启明的灯光……在这些滚动的画面里,一种精神在跳跃,一种尊严在挺立,一个民族在腾飞。

查看全文

纪念新中国成立60年优秀征文

每一次回到家乡的时候,我都会坐在静谧的夜晚,遥望着远山外华灯初上的天际,想起那些与灯相关的往事。有关灯的记忆,是断点的,是琐碎的,但却是深刻的……

我的家乡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村民们过着艰辛而贫穷的生活。最早烙印在脑海里的灯,是家里那盏污迹斑斑的煤油灯。夜幕降临时,父亲就点燃它,微黄的光线在屋子里摇摇晃晃,像一张黑白照片。那时候,距离油灯最近的人算是母亲了。借着微弱的灯光,她盘腿坐在炕头,不知疲倦地为我们姊妹几个纳鞋底、缝衣服。由于光线不好,他不止一次地被针扎破手指,急得父亲总是不断地拨弄着灯芯,企图让灯光亮些、再亮些。可是,我们并没有理解“慈母手中线”的含义,只是借着灯光,尽情地在墙上做着影子的游戏。

后来,我上学了。为了方便晚上做作业,我成了油灯的“主人”。而母亲,也只能等我做完作业后,才能去做一些针线活。有时候,半夜突然醒来,发现母亲仍然坐在油灯前缝补衣服,我的眼角就渐渐地变得模糊了。这种感觉,让我知道自己长大了。我琢磨着用自行车内胎的气门嘴,制成了一个新式煤油灯,只要轻轻拧动螺丝帽,就能随心所欲地调节灯光。我的“发明”,让我和母亲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灯光”,也受到了大人们的夸赞,成了我儿时最大的骄傲。

再后来,父亲从一位亲戚家里带回了一个叫马灯的东西,外面有着玻璃罩,点燃后亮堂堂的,不怕刮风下雨。“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灯吧?”一天晚上,我问父亲。父亲把我拉到大院外,笑道:“傻孩子,咱山里穷,这是早已落后的灯了。”说着,他向远方一指,“你看,人家那才是灯呢!”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我看到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一排排亮晶晶的灯光,如点点繁星一般闪烁着美丽的光芒,使我怦然心动。从此后,许许多多的夜晚,我都会望着远处的灯光,不停地思索:它咋就那么亮啊?怎么能照那么远呢?它又要加多少煤油啊?……

想着,想着,我就8岁了。1985年,我们村终于通上了电。当第一次看到那些玻璃制成的灯泡,不要煤油就能发出明亮的光芒时,孩子们都仿佛过大年似的欢呼雀跃,喜悦如山花一般在我们的脸上盛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今,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使灯具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望着家里安装的那些各式各样的灯具,或温馨浪漫,或五彩缤纷,或静止,或旋转,我经常会想起小时候的煤油灯。它们彰显了祖国科技的日新月异,虽然,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在我的心中,却永远是一个美丽的“舞者”……

查看全文

卷烟厂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

四代人的通讯变化

“映丽,你好。父亲很想念你。”看到这条短信,我的心中五味杂陈,有高兴,有感动,也有伤怀。高兴的是一直拒绝让我给他买手机的父亲居然会发短信了,这样我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也能省不少话费了。感动的是父亲竟然给我发了这样一条短信,不善言辞的他是在怎样的心境下,给远在他乡的小女儿按下那一个个小按钮的呢?伤怀的是父亲老了,岁月的流逝使他更加渴望亲情。我忍住几欲夺眶而出的泪水,给父亲回复:“爸爸,我也好想你和妈妈。”而后又回复一条:“我在这里一切都好,你和妈妈要注意身体。”发完后不久,收到了只有四个字的回复“我的闺女”。看着这四个字,我只想大哭一场。后来,在和母亲的谈话中,我得知,文中开头的文字是父亲学会发短信后发出的第一条短信。我的泪再也忍不住,顺着眼角流下来。

我最初离开家乡时,打电话得先打到村里的小卖部,然后由小卖部的张嫂去喊家人。一来一回浪费不少时间,父亲每每不舍,总是斥责我乱花钱。后来,邻居们渐渐地安上了固定电话,由于我们家的邻里关系很好,父亲觉得去别人家接就行了,走不了两步路,用不着装电话。直到我参加了工作,挣钱了,手机渐渐成了人人都有的东西,他还是一再推阻,不让我给他买手机,怕我花钱。我硬是给他买了一部。因为我知道,父母越来越需要听到我的声音,而我也真的很想经常听到他们的声音。

父亲拿到手机后,掩饰不住喜悦,翻来覆去地研究,嘴里喃喃地说:“这个小玩意儿真神奇,再远的地方都能通话。比我年轻的时候好多了。”年轻时候的父亲,曾经一度为写信苦恼。我7岁那年,母亲要去照顾远在大连生了重病的大舅,父母两个人联系只能靠写信。这可把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难坏了,很多心里话不知道从何说起,也不好意思让人。信还是写了好几封的,但是不知道是他们自己销毁了,还是藏得太严实,我一直没有看到过。说起那时候写信的情景,父亲笑了,说:“这也比你爷爷那时候好得多。”

爷爷是新中国成立前出生的人,16岁时就远离家乡。思念故乡时,他就会托回来的老乡捎口信,但是回家的同乡真是不多。不识字的爷爷就找人写家书。结果前十几次,次次都是“一切安好,勿念。”后来,居然次次都是“奶奶、大叔、二叔、大婶、二婶、大哥、二哥、大嫂、二嫂、大侄子、小侄女……都好吧?”开头把家中所有人物都问个遍,甚至连牲口和鸡狗都捎带上了,最后以“我在这里一切都好,不要牵挂”作为结尾,而实质性话语却没有几句。这让收到信的老奶奶总是忍不住埋怨:“好歹也是花钱买了邮票的,咋就不多写几个字呢?”后来爷爷回了老家一趟,大伙儿才知道,这是爷爷不舍得花钱请师傅,转而请识字不多的工友写的。前后换了两个人,故而就是两种不同的格式了。

现在我和老公发短信、打电话都不在话下了,上网可以发e-mail,可以聊qq,方便得很,再也没有了祖辈们的困窘。我才三岁半的小女儿都会用手机给她爸爸打电话了。她说:“爸爸,你想我不想?我可想你了。我给你表演个节目吧,今天才学的。嘎嘎嘎嘎白胖鸭,一摇一摆回到家。爸爸你看看我的动作,老师都说好呢!你看呀!”看着小女儿不惜话费和老公联络感情,我就是再心疼也不忍心打断她。当她要求老爸看动作的时候,我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又不是可视电话,咋能看到动作呢!于是对她说:“乖,等你长大了,买一部可视电话,到时候就可以让爸爸看到你的动作了。”转念一想,我又说:“不,还是上网好,又能看又能说,还省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