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3 19:15: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政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海关新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摘要:为了推动实现我国发展“一带一路”的整体战略,我国海关总署出台实施了《2016年海关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重点工作》。国际贸易与海关政策紧密关联,海关政策的调整会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针对我国海关总署制定的最新海关政策,必须加强研究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有效避免海关新政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海关新政对于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海关新政;国际贸易;影响;解决对策

近日,我国海关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最新部署,制定出台了《2016年海关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重点工作》,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海关多领域的互利共赢合作,推动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我国海关总署发言人张志光指出,随着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进入全面实施的阶段,我国海关将会在2015年制定的16项重点工作的基础之上,稳定推进我国海关在2016年稳定实施“一带一路”的重点建设工作,切实为我国制定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工作服务。

一、海关新政的内容

2016年我国海关总署制定的《2016年海关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重点工作》总共包括了14项具体内容,从整体上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主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强改革创新工作,加强监管的科学性,其中包括了要大力深化口岸的开放与合作、深入推进“三互”打通关建设,加强全国通关一体化建设,稳步突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一带一路”海关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建设、推动我国加入《国际公路运输公约》深入推进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二是深化合作、共建供应,加强我国海关工作和特殊监管区域合作、加强我国海关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海关务实国际合作,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能力建设支持,加强与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开展执法合作,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自贸协定项下的制度对接,打造“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合作升级版;三是凝聚共识、扩大影响,包括扩大“一带一路”建设宣传,凝聚“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共识,让“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理念深入人心,举办“丝•路•关”展,反映从古至今陆上丝绸之路在贸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参考借鉴[1]。《2016年海关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重点工作》强调要注重务实突进、注重全面合作。海关总署提出的14个重点工作,全面涵盖了口岸通关、征税、执法部门合作等诸多领域。围绕着中国海关的重点业务改革,在管理理念和合作方法上进行了创新,适应了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投资、人员往来的要求,提高服务水平。例如,通过绿色通道;促进单一窗口数据协调和简化,改善用户体验;建设风险防控中心和税收征管中心,实现全国海关安全准入和税收征管风险的统一防控及处置;继续支持在国家多式联运重要物流节点设立海关多式联运监管中心,选定试点海关启动多式联运试点工作,完成与中国铁路总公司信息互换工作。这些措施务实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互联互通,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同时,充分考虑沿线国家和地区情况差异和不同合作需求,找准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海关等口岸执法机构合作利益契合点,完善合作机制,丰富合作内容。如,探讨与中欧班列沿线的重点口岸间建立“点对点”关际合作关系;围绕《京都公约》项下自由区附约相关海关监管制度,同沿线国家和地区海关开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监管体系、经验和发展模式方面的交流、培训;加大与重要节点国家有关铁路运输监管领域的政策法规交流和风险管理合作;建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海关培训中心,并通过该中心实施技术援助培训;推动实现与沿线海关的数据交换,为沿线信息化程度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海关开放云服务;计划面向东南亚、南亚海关中高级关员开设两期培训班。这些措施实现了全方位合作,将营造出协同共治、相互促进的良性外贸发展环境。

二、我国海关新政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查看全文

免税时代乡村新政交流

免征农业税,对种粮农民直补和实行良种补贴等方针政策,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之举。免征农业税给加强农村基层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哪些新课题?基层干部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吉林省在农业的“免税时代”推动了乡村新政。

吉林省是取消农业税试点的农业大省。中共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儒林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指出,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对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挑战。比如,有些乡村干部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尤其是一些村党支部书记,不收费也不收税了,在一段时期内产生了失落感、盲目感,对农业税取消后自己该干什么心里没底。有的感到工作能力不够用,搞服务力不从心。还有的干部感到放松了,不用收税了,工作好干了,缺乏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所以,加强农村基层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力、号召力、聚合力、控制力和创造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过去,,我们有不少乡村干部对自身职能的认识是“错位”的,总认为自己要“管”住农村,把税费收上来才是政绩,这种认识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实际上,农村基层干部本来就不应该是“收税干部”,这种定位就是“错位”的。带领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服务广大农民才是乡村干部真正的职责所在,现在农村干部不是无事可做了,而是应该大有作为。免征农业税,等于给广大农村干部减轻了负担,现在许多干部可以从过去繁重的收费收税工作中腾出手来,全身心地从事本来应该从事的工作,这应该是一种工作职能的“回归”。而加强基层执政能力建设,正面临着一个大好机遇。

农村干部走出过去“要钱”、“要粮”的旧的工作状态与模式,威信自然就上来了。长春市的主要做法就是把着力点放在村党支部书记身上。村党支部书记需要从过去的“管”、“要”向服务、“双带”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在新形式下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自己带头致富,还要带领乡亲们致富。今年中央提出要努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在长春市一些农村,出现了不少新的经济组织。比如德惠市的党员合作社、农安县的“支部+公司”,都是村一级党组织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创办这些经济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兼职农村经济组织负责人,兼职村办公司的经理,再把农民吸收到经济组织中来。

为此,我们对农村干部进行了培训。不单办短期班,也办长期班,依托农业大学、农业特产学校等培训村党支部书记,培训农村后备干部和经济能人。他们回去后,有的养牛,有的养猪,有的搞苗木花卉,农民群众看到后,马上跟着学。此外,我们还在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上大胆创新。党的建设与一些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设立同步,由过去以村为单位设置,逐步转变到以产业链为单位设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从“块”到“条”的转变,可以让农村党员干部始终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在技术上是骨干力量,在工作上为群众服务,在发展中成为带着农民闯市场的领头人。

减免农业税也促进了农村上层建筑的变革,推动了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的改革。比如,长春市在双阳区开展了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全区乡镇总数由13个减少到8个,调减比例为38.5%;核定乡镇领导职数51名,精简41名,精简比例为44.6%;全区乡镇行政编制核定242名,精简1**人,精简30.3%。在行政机构设置上,只设“三室一所”,即党政办公室、经济办公室、社会管理办公室和财政所,全区各乡镇事业编制减少151名,精简比例为29.8%,极大地降低了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的运行成本。

查看全文

清末新政探究论文

20世纪中国的开端,是以义和团事件和八国联军等奇耻大辱过后的清末新政为标记的。近年,越来越多中国大陆的史家冲破意识形态束缚,走上冷静、客观从学术角度研究这一重大事件之路,写出了一批高水平的专著。他们分别确认:

“这次新政是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各方面,较大程度改革旧的封建体制,推行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i]“单纯的封建专制制度已不存在,民主政治及有关法律有些在试行,有些在准备和确立之中,整个政治制度正在向资本主义近代化演变迈进。”[ii]

清末新政(1901~1911)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非常可贵的开端。[iii]最值得重视的是它提供了一个东方传统中世纪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典型。无论其成就或失败,都蕴藏着足以启迪后人的东西。

最大成就是经济自由

窃以为清末新政最大的成就是经济自由。这样说的不言而喻的前提,是传统或中世纪中国没有现代意义的自由。

中国人获取自由是由经济领域开始的。就传统经济领域而言,中国人当然可以经营农业、商业和手工业。可是,有个障碍迎面而来:财产所有权的限制。《大清律》承袭传统,明确规定:“凡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一百。若居父母丧而兄弟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八十。”理由是:“祖父母、父母在,子孙不得私财,礼也。居丧则兄弟犹侍乎亲也,若遂别立户籍,分异财产,均为不孝,故有杖一百、八十之罪。仍令合籍共财。”[iv]这是严重压抑经营积极性的规定。更为严重的是清政府为新经济的发展设置了种种障碍。突出的表现是办新式工商、交通和金融事业,一律实行批准制,往往相应设置垄断特权,不准民间资本自由进入。

查看全文

房地产新政影响楼市综述

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房地产业有了迅猛的发展。一方面房地产业的发展,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在此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制约,我国的房地产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增长速度过快,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对此,我国曾几次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进行调控,虽然这些政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有不少问题没有解决好。下面,我想从几方面去分析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和应该采取的防范措施。

一、我国现阶段的楼市状况

房产的新政实施之后老百姓的购房者心理有所变化。新政出台的1个月后,市场中购房的数目受到影响较大。投资性需求和首次置业比例首次减少了,改善性住房的需求有所增加。春节后房地产政策调控的重点是抑制部分人的投资性购房,并不是针对钢需的。当然就目前的新政调控措施来看,在一线城市已经起到了比较积极的效果。在我国一线城市的居民,在政府密集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背景之下,他们的购房趋于谨慎也趋于理性。大多数一线的城市楼市成交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楼市买卖的双方开始“拉锯战”。购房者一方面坚定了本身的持观望态度,并且期盼地产新政后的楼房降价。房地产开发商这边则是非常高调的坚持自己不降价的原则。据调查,房产新政出台以后的,首次添置住房的比例为49.1%,改善性住房的需求为38.2%,而投资性需求则下降到了9.2%。这次的新政调控对于购房者的购房周期有着比较大的影响。新政实施以后开发商们又是怎么样的策略和态度呢?在部分有资金链的压力的房产大鳄带头下调房价的基础之上,已经有多家知名的大型地产商在抢占市场的压力下耐不住“高处不胜寒”,加入到降价的队伍中。参与降价的众多楼盘,大部分都采用全款9折、特价房8.3折、或者是定金1万元抵用10万元等变相降价的方式,实质性打折扣来降价的项目并不多见。房产市场变化风云莫测,作为开发商更应该认清市场的形势,放弃侥幸心理。要顺势而为,在结合市场需求的情况之下来合理定价。积极拓展土地储备量,做好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同时做好自己的品牌建设。为了今后能够有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政府出台的政策探讨(金融、财政、土地出让中)

新政之后土地市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2010年国土部将供应18.5万公顷住宅用地,是2009年的2.4倍。保障性住房用地和棚户区改造用地有着显著的增长,占比分别为13%和20%。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大户型高端商品房用地分别为8万公顷和4.3万公顷占比分别为44%和23%。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供应规模将会超过2009年各类住房用地总和为7.65万公顷。“新国十条”此次的提出完善土地的拍卖、出让制度,探索“综合评标”、“双向竞价”、“一次竞价”等出让方式,抑制居住用地出让价格非理性上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尝试完善招拍挂制度并多次采用招标方式出让地块。地价水平明显低于先前水平。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部分房价、地价较高的城市将会采用更多的招标方式出让它们的地块。

新政出台,大部分实力雄厚的品牌公司和广告公司都很有信心。他们及时调整自己公司营销思路。同时,不忘拓展业务领域。当然,在市场的胶着期,逆市拓展的案例也布少见。可以这么说,房产新政出台,对房地产市场给予较大的撼动,房产市场会有所反应。此次房地产新政不仅力度大,对供求总量和结构产生影响;也向社会表明了中央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将扭转房地产市场各类主体对房地产市场和房价走势的预期,对市场主体在心理上产生影响。开发商加快了楼盘的销售速度。投机者也都纷纷的放盘撤离。钢需消费者们则持币观望。这些市场主体发生变化的同时,房价也会在新的环境下,均衡中求稳定。但是,房产新政的主要目标是针对房产市场当前的形势的中短期政策,见效虽然快,但不能够在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还需要政府尽快推进土地制度、调整财政体制、加强管理房地产税收制度。对于制度性的改革,建立房产市场平稳发展的长效机制才是治本之策。

查看全文

房地产新政对信贷的影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曾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急需注入新鲜血液,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借助各种有效资源和途径加强建设,实现根本性突破。思想政治教育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了它具有流动性、交叉性、借鉴性等特点,深入探掘各学科资源为己所用,是提升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和必行之策。中国古典文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分属不同学科领域,但二者在接受者身上所产生的德育作用和人文价值却是相同和统一的。古典文学属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古就有德育、美育和情感教育的功能,其中的经典之作更是千百年来被世人广为传颂,对中华民族高尚情操的形成和民族精神的弘扬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古典文学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道德熏陶和精神教化的作用,恰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以往我们对古典文学进行探讨和研究只局限在审美层面上,过分强调其存在的美学意义和价值,轻视甚至忽视了作品本身对人类精神层面的潜在影响、精神信仰的巨大感召和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深入探掘中国古典文学中蕴藏的宝贵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于当代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交叉度、充实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1]

1、深入探掘中国古典文学潜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将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和研习视为古代艺术家提高自身修养、促进自身进步的一种途径,其中不少经典之作更是突显出了强烈的政教色彩和自觉的人文关怀。它们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当代高校人文精神的塑造、综合实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文学艺术本身所具有的政治导向功能可以有效引导社会成员坚定立场,认清方向,充实情感,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中国古典文学一方面是通过其独有的充满古典气息的艺术魅力,激发群众的参政热情,坚定群众的政治信念,使他们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营造出安定团结的政治氛围。另一方面将古典文学中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运用到政论或演说中去,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宣传和教化的效果,使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顺利完成新旧思想的蜕变。在阐述问题的时候就善于引用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经典故事和代表性语言,例如《红楼梦》:在建国初期的“三反运动”中,他用“贾政做官”来教育共产党员要警惕受人包围;在1963年最高国务会议的结束语中,用王熙凤对刘姥姥说的“大有大的难处”来说明大国的事情也不那么好办的等等。

1.2很多古文经典暗含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读者能够在阅读和欣赏中逐渐认识到社会的发展轨迹,将历史和现实统一起来,所以这些作品往往又会被当成哲学经典去解读。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艺术家都有着自己的思想观点、生活理想和政治要求,而这些必然会有意无意地反映到他所创作的作品中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与该作家处于相同或相似经济、政治地位的某一社会集团的认可,逐渐形成具有普世意义的政治理想。“这种文学其中包蕴的政治理想与追求,以及其他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重要的力量,在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往往充当着先导性角色,预告,召唤并促成政治、文化变革的到来。”[2]因此,纵观人类历史,很多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变革之前涌动的往往是某种政治思潮,而该政治思潮又以与之遥相呼应的某种文学思潮作为先锋,比如说“”前的新文化运动。

1.3调节现实矛盾,协调利益关系,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很多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都倾注了作者对崇高人性的膜拜,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文明政治的憧憬,尤其表现出对和谐社会的热烈追求,从而意味深长。古人创作的大量诗词曲赋蕴含深刻的文化涵义,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诉求,潜移默化中引导阅读者走上追求美好生活、树立崇高理想的道路,从而进一步实现对其心灵的慰藉和灵魂的涤荡。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速,人们压力增大,各种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对古文精品的研习更能对阅读者起到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缓解疲劳的效果,这利于调动人们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激起群体性的参政议政热情,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最终缓解各种矛盾,净化社会风气,减轻大众压力,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2、中国古典文学所具有的潜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深入探掘中国古典文学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查看全文

关于清末新政的几个问题

如何评价“清末新政”,在史学界尚有明显的分歧。本文拟就清末新政的后果、性质、历史地位等问题略抒管见,请同志们指正。

一、关于清末新政的后果。历时10年的清末新政,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后果。笔者认为,正确估量新政的后果,是确认它的历史地位的关键。

清末新政的推行,其消极作用是明显的。

首先,为了实行新政,清政府必须想方设法筹集经费,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使中国劳苦大众生活更加贫困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为了筹款,清政府不得不向下摊派,这是清末新政经费的最主要来源。如1903年12月24日清政府的两个上谕,就向各省派款每年达960万两(《光绪朝东华录》,(五)总第5116—5117页。)。清政府向下派款,而这些款项,各地方政府又通过提高部分商品物价从劳动人民身上榨取。如直隶,1902年袁世凯拟“每户售酒百斤,抽捐制钱一千六百文,并准其于常价之外,每斤增加十六文发售。”(《光绪朝东华录》,(五)总第4925页。)此外又出现了许多新名目的税捐,如粮捐、房捐、新捐、学捐、铺捐、膏捐、统捐、摊捐等等。

其次,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崛起,是清末新政的又一恶果。众所周知,袁世凯是靠在天津小站练兵起家的,又靠出卖维新派和帝党及镇压义和团运动发迹的。在“新政”期间,于1902年清政府又令袁世凯训练京旗陆军,到1906年末,北洋六镇的军队都抓在了他的手中。因此,在清末,袁世凯声名显赫,并可以左右朝政。袁世凯及北洋军阀的崛起是这次新政的一大毒瘤。

第三,清末新政时,某些经济政策的公布,客观上也为帝国主义输出资本创造了方便条件。对此已有多论,此不赘述。

查看全文

小议房贷新政对房地产的影响

2010年4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房产新政。新政要求: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购买别墅等高档住宅的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在监管部门的实施细则出台之前,暂不受理三套(含)以上房贷申请。这一房贷新政的出台将会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一、推动房贷新政的原因。

第一,2009年我国GDP增长保“八”

目标完成。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8年增长8.7%,实现年初制定的“保八”的经济增长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央政府制定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取消了商业银行对新增贷款的限制,还推出了一系列房地产救市政策。但现在政府对2010年的宏观经济又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国际经济形势也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调整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又成了比较迫切的任务。

第二,房地产泡沫严重。近年来我国的房价不断地大幅度上涨,导致了房价与收入的比重增高。在上海这一个比重高达16%,远远高于日本和韩国的房价收入比,这一数据说明房地产泡沫存在的可能性。但是房价的上涨并没有带来房租的大幅上涨,购房的平均资金和月供甚至高于每个月的房租,这个房价和房租的不平衡发展是经济出现泡沫的信号。无论是作为投资品还是消费品,当前的房价与其基本价值都大相径庭,所以近年来房地产存在泡沫的说法越演越烈,甚至把我国的房地产泡沫与1990年日本的房地产泡沫、1997年香港的房地产泡沫、2007年美国的房地产次贷危机、2009年迪拜的房地产泡沫。

第三,投机性和投资性购房者居多。

查看全文

目前税收新政的思考与探讨

税收新政相关内容的意义

5号、7号公告对煤炭、铁精粉经营企业购销货物等抵扣进项税补充条件,货款结算方式,进行了限制性规定,对于遏制虚开或接收虚开发票、虚假交易行为,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充分发挥了税收监督作用,意义重大。一是能有效的遏制接收虚开与对外虚开专用发票、虚假交易行为。承兑汇票背书是虚开或接收虚开发票,掩饰虚假交易行为常用的资金结算方式。承兑汇票结算不需要通过银行账户进行,在银行体系外循环,因此税务部门无法通过资金流来监督物流,不利于监督检查,所以5号公告规定煤炭、铁精粉经营企业必须通过在税务部门备案的银行账户结算,进而监控业务的真实交易过程,有效遏制接收虚开与对外虚开专用发票。二是利于税收稽查、税源监控。煤炭、铁精粉这种大宗商品交易额通常较大,税收金额也大,如果允许汇票随意背书代替银行支付项款,5号公告的规定就失去了意义。因此,7号公告规定,企业取得经过背书的汇票,不能再次背书,否则认为是没有通过银行付款,不允许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税收新政对煤炭、铁精粉物流经营企业的影响

(一)煤炭、铁精粉经营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煤炭、铁精粉经营企业中,物流贸易供应链经营模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供应链的概念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二)税收新政对煤炭、铁精粉经营企业的影响在物流供应链贸易中,链条上的企业相互依存,相互支撑。企业凭借自身的某种优势和公信力,借助客户的资金、市场优势,就可实现物流交易。结算方式可由供应链上的占有核心地位的企业组织各有关企业在承兑汇票上各自背书,终端客户在银行收、付现金,即完成一个交易。实施税收新政后,有产生离散的事例,倘若供应链上占核心地位的物流贸易伙伴不同意某个企业从承兑汇票链上游离出来重新开出承兑汇票往下流转,则整个供应链就有可能中断,市场丢失,从而影响多家经营企业的收入、利润、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等。1.对煤炭、铁精粉经营企业收入的影响按照上述物流贸易运营模式,如不能妥善解决税收新政的影响,可能会造成中断贸易链条,据调查,某煤炭、铁精粉经营企业供应链贸易收入占比80%左右,新政的实施造成因用承兑汇票结算不畅而中断与几家贸易合作伙伴的业务关系,从而影响收入达几十亿元,占整个收入的一成左右。2.对煤炭、铁精粉经营企业利润的影响在税收新政实施后,经营煤炭、铁精粉的物流企业都倍感现金流量不足,货款回收困难,对外付款乏力。重新开具承兑汇票,需要向银行交纳万分之五的手续费,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如新开承兑汇票100亿元,则需支付手续费500万元,实在不值得。目前在物流企业利润率每况愈下的情况下,无形中又增加很大一笔支出,大幅减少了物流企业的利润,对煤炭、铁精粉经营企业带来很大冲击。3.对周转资金及应收账款影响按照物流贸易链的运转模式,因企业贸易形成的合作伙伴,彼此都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周转,依靠链上合作伙伴的资金优势来完成自身业务链的周转。新政实施后,经营煤炭、铁精粉的物流企业,为了符合抵扣进项税的条件,有的不得不重新开具承兑汇票对外支付货款,开具新票要有相当额度的承兑汇票和现汇作质押,大幅增加了资金需求量,造成物流贸易周转资金更加困难,若用贷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又会增加贷款利息,减少利润。税收新政带给从事煤炭、铁精粉的物流企业贸易周转金困难是相当显而易见的。另外,由于税收新政限制了收取经过背书的承兑汇票,为了正常抵扣进项税,降低税收风险,在结算方式上只有加大现汇的收取比例,少收或不收经过背书的承兑汇票,造成应收账款大幅上升,大大增加了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

几点措施

作为企业,当生产经营与国家政策发生矛盾之时,我们要规范的执行国家政策,与此同时,我们更要想方设法寻求弥补由执行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1.发挥集团内部整体优势。在集团范围内整合资金、资源、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联合作战,共同应对困难。比如对新开发用户,由集团公司统一安排自有资源或市场资源与对方合作;利用自有资源组织物流贸易供应链,在实现总量增长的同时还可以规避资金风险和内部纷争。2.开立票据池,即以现有的承兑汇票作为质押,利用银行授信额度,重新开具承兑汇票,用于物流贸易经营周转。开具新的承兑汇票虽然增加了手续费,但质押的承兑汇票到期后获得的利息可以弥补一部分手续费支出。3.加大收取现汇的比例。为了弥补因税收新政带来的物流周转资金的不足,在物流贸易结算方式上尽量加大现汇回收比例,用以支撑物流贸易对资金的需求。4.收取未经背书的承兑汇票。为减少开具新票的额度,缓解资金紧张压力,节约手续费等财务费用支出,在物流贸易结算方式上尽量收取新开的未经背书的承兑汇票。5.充分利用贸易伙伴的资金。在执行5号、7号公告后,采取现汇结算,资金不足时,争取充分利用贸易伙伴的资金优势进行周转,这样可以减少财务费用支出。

查看全文

解读胡温新政下的三农政策

近年来,中央相继提出建设“全面小康和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后,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颇具力度的政策措施,如取消农业税、粮食和农机直补、增加六小建设投入、降低教育收费、农村合作医疗补贴、农村金融改革、乡镇体制改革等等。

一,这些措施,为农村经济、政治发展带来了几个可喜的变化:

第一: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遇到的宏观环境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黄金时期”。马晓河研究员认为,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遇到两次“黄金时期”,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业、农村通过内部制度创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另一次就是最近几年,这次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外部制度创新,去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同以往比较,最近这几年各级政府格外关注和重视“三农”,是向“三农”投入最多、改革力度最大、取得效果最好的时期。比如,一是2004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高达262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2.5%。二是由于降低和取消农业税,去年农民受益305亿元,今年又将获益210多亿元。三是2004年6月中央决定彻底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农民可以将手中的粮食按市场价格,卖给收购企业或加工企业;同时,中央还将对粮食流通领域的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去年116亿元)。四是中央还对农民实行间接补贴,对稻谷、小麦、大豆等良种进行补贴,对农民购买农机具进行补贴,对农产品加工业进行贴息补助,支持农民调整农业结构(数据不全)。五是全国绝大部分的省市区都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改革,为了支持信用社改革,央行拿出近1700亿元的票据和专项再贷款资金,用于置换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增加资本金,以帮助农民解决贷款难的问题。

第二:粮食产量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粮食供求关系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粮食安全问题逐渐缓解。去年9300亿斤。从目前来看,全年粮食产量有可能突破(乐观估计9600)亿斤,加上大豆、稻谷、小麦进口500亿斤,粮食供求平衡。

第三:农民收入打破了1996年以来增幅连续下降的格局,出现了8年以来少有的增幅(6.8%)。(农业收入增长12%)。在收入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农民消费开始活跃,农村市场也由冷趋暖。

第四:乡镇企业快速增长,农民就业开始逐渐恢复。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消费活跃,我国的乡镇企业与劳动就业实现了同步增长,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明显增加。

查看全文

PPP管理新政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

摘要:PPP模式是指由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展开合作,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日渐推进,PPP项目在全国范围广泛实施。为确保PPP项目顺利进行、市场健康发展,政府陆续出台规范性文件与约束性规则,在对PPP市场带来影响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此,深度分析管理新政推行对建筑施工单位带来的影响以及相应的优化策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项目;施工单位;PPP管理新政;策略

结合目前国内的PPP项目种类分析,其更多还是应用于市政工程、公路工程、房建工程、轨道交通等建筑工程领域,合作对象主要以建筑型企业为主。面对新型市场环境,建筑企业正在大力探索PPP的有效应用,但由于部分理念没有实现深度贯彻,导致政府部门与地方企业无法实现互惠互利,甚至转化为高风险投资工程,这给PPP项目发展带来了极大阻碍,因此针对新时期的PPP市场展开创新与优化势在必行。

1PPP管理新政解读

中共十八大会议上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自2014年以来,国内出现大量的PPP项目,标志着PPP项目在我国正式扎根,并且迅速迎来高潮。以往的PPP项目通常以bt、bot为主,政府部门仍是主要的风险受益者与风险投资者,但此轮新政更加强调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新政的提出意味着配套设施更为完善,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与认可,同时意味着公私合营模式体系正式建立。财政部提出PPP项目的核心工作内容与操作流程,对各个项目细节提出明确要求,是对以往项目工程的高度提升与高度总结。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PPP工程的核心发展思想,并且对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所担任的角色做出了更加精确的描述,对项目识别阶段、准备阶段、采购阶段、执行阶段、移交阶段都提出了精确要求。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也对PPP项目提出了框架性建议,这意味着PPP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且正在面临巨大的发展挑战[1]。

2PPP项目中建筑企业参与情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