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服务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3 14:44: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信用服务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信用服务业

浅析信用服务业发展

信用经济是信用交易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经济形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大力发展信用经济,对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减少流通成本、活跃金融信贷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诸多方面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它之所以能建立起庞大而活跃的经济体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经济形态已过渡到完善的信用经济时代。

我国正在迎来信用经济的时代

虽然中国确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不长,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速度很快,市场经济的框架已基本形成,我国去年获准加入世贸组织便是例证。加之我国经济已连续20多年高速发展,经济总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人均GDP今年有望达到1000美元。按照国际测算标准,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后,国家将进入信用经济时代。西方观察家分析,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地区经济差异等因素,我国将很快进入信用经济时代。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已全面从卖方市场进入到买方市场;至此,中国市场已提前进入成熟期。从这时开始,信用交易日益频繁。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国内市场进一步融合成为统一的大市场,信用交易将更加活跃。

完善的信用体系和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信用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信用状况却令人担忧。在我国经济活动中,不论是消费者信用领域还是企业信用领域,都存在严重的失信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就是因为失信的总成本远远低于其收益。既然失信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而非损失,人们就会受到利益的驱使而失信。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根源就是信用问题,如果这种状况继续存在下去,必然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

一个国家的信用经济能够正常运转,需要有一套系统、完善的信用体系。这套体系存在的目的在于使失信行为产生的成本大于失信所带来的利益。美国六七十年代由市场经济向信用经济转型中,也曾爆发了大规模的信用危机;随后,美国建立起国家信用体系,从而使美国真正成为信用经济的国家。

查看全文

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思考

[摘要]加快家政信用体系建设是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重要基础,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对增强家政服务行业主体诚信意识、营造优良的信用环境、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提质扩容为背景,分析了我国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进展和存在问题,论述了加强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推进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家政服务业事关千家万户福祉,是朝阳产业、民生工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工作生活节奏变快,居民消费能力增强,特别是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居家养老、烹饪保洁、育婴育幼等多样化的家政服务需求呈现刚性增长,家政服务业逐步成长为一个重要的生活性服务行业。从总体上看,家政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但还存在企业“小、散、弱”,行业发展不规范,市场竞争无序,消费者满意度不高等一些突出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用建设滞后、信用体系缺乏。因此,加快推进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不仅关乎家政行业提质扩容,更关系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全。

一、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现状

(一)信用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政服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各地区探索推进,一批信用体系建设的规章制度标准相继出台,家政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了《商务领域信用信息管理办法》(2007)、《家庭服务业管理暂行办法》(2012)、《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2014)、《关于对家政服务领域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2018)、《关于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2019)等规章制度,为推进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地方层面,各地区加紧制定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具体方案、行业制度标准,如《南京市家政企业评等定级标准(试行)》、《郑州市家政服务机构诚信红黑榜制度(试行)》等,不断促进服务流程和服务内容的标准化,探索打造家政服务标准体系,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高质量发展。(二)信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力推进“互联网+家政服务”管理模式,建设全国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和各地区家政信用平台,归集家政企业、从业人员等基础信息和信用信息,并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享信息。依托全国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中国”网站,开发“家政信用查”“家服e”等应用程序(APP),向消费者提供家政企业、家政服务员的身份认证、信誉核查等服务,实现家政服务能知情、服务可查询。截至目前,全国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已收集到10000余家家政企业的信用信息、700多万名家政服务员的基本信息, “家政信用查”APP访问次数近5000万。“家服e”APP接入商务部业务系统统一平台,已在全国10多个省市近100个城市签约上线,打通与公安、银行及政府部门各大信用平台的对接,实现了信息的高效互通。(三)信用联合奖惩力度大幅提升。严格信用监管,强化联合奖惩。2018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等28个部门联合签署《关于对家政服务领域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在保险补贴、参与政府采购、融资贷款、交通出行、生活消费等领域对家政服务业失信主体进行联合限制和惩罚。2019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公安部等7个部门联合开展家政服务领域信用建设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联合惩戒力度,提出对对逾期不纠正失信行为的企业启动联合惩戒,适时提出第一批正式黑名单等举措,初步建立起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家政服务领域联合惩戒机制,积极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联合惩戒大格局。

二、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信用服务业发展分析论文

一、国外信用服务业发展现状

征信系统是信用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包括从事企业和个人资信调查的征信公司和进行资信评级的资信评级公司,征信产品主要是信用报告和信用评级。

(一)征信体系分为公共征信与私人征信两种模式

公共征信与私营征信是以经营征信业务的主体来划分的两种征信经营管理模式。公共征信是指由政府出资建立的信用信息系统。主要特点包括:一是覆盖面较广;二是由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管部门作为系统的管理者;三是实际运作大多为非营利性;四是信用信息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也主要限于金融机构。公共征信模式以欧洲大陆多数国家为代表,在一些国家只有公共征信,而没有私营征信。西欧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主要是为了防范金融信贷领域的违约风险,西欧国家的中央银行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信用体系采用以中央银行建立公共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公共征信由于数据库高度集中,有利于保护金融系统的信息安全,也能在较大程度上保护个人隐私;数据库覆盖面较广,既能为金融机构信贷决策提供服务,也能为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提供服务。

欧洲征信系统是由私营征信局和公共信用信息登记系统组成的。私营征信局一般从事个人征信业务,公共信用信息登记系统属于中央银行管理,主要收集银行信贷信息。但具体到每个国家征信机构设置又有所不同。例如,英国的征信机构是私人部门所有,德国和意大利既有国有的公共征信系统又有民营征信系统。由于这两个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业务竞争关系,欧洲征信体制采取了一些制度调节机制,贷款信息汇报起点等。此外,欧洲征信模式最初是由政府推动的,公私征信系统都离不开中央银行的金融信用信息,造成欧洲征信系统呈现了另一特点,即企业征信与个人征信制度结合紧密。美国征信业的主要特点是以市场为主导。征信机构基本都是市场运作的企业。

(二)企业与个人信用数据来源与保护适用不同规则

查看全文

国外信用服务业发展论文

一、国外信用服务业发展现状

征信系统是信用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包括从事企业和个人资信调查的征信公司和进行资信评级的资信评级公司,征信产品主要是信用报告和信用评级。

(一)征信体系分为公共征信与私人征信两种模式

公共征信与私营征信是以经营征信业务的主体来划分的两种征信经营管理模式。公共征信是指由政府出资建立的信用信息系统。主要特点包括:一是覆盖面较广;二是由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管部门作为系统的管理者;三是实际运作大多为非营利性;四是信用信息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也主要限于金融机构。公共征信模式以欧洲大陆多数国家为代表,在一些国家只有公共征信,而没有私营征信。西欧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主要是为了防范金融信贷领域的违约风险,西欧国家的中央银行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信用体系采用以中央银行建立公共信贷登记系统为主体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公共征信由于数据库高度集中,有利于保护金融系统的信息安全,也能在较大程度上保护个人隐私;数据库覆盖面较广,既能为金融机构信贷决策提供服务,也能为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提供服务。

欧洲征信系统是由私营征信局和公共信用信息登记系统组成的。私营征信局一般从事个人征信业务,公共信用信息登记系统属于中央银行管理,主要收集银行信贷信息。但具体到每个国家征信机构设置又有所不同。例如,英国的征信机构是私人部门所有,德国和意大利既有国有的公共征信系统又有民营征信系统。由于这两个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业务竞争关系,欧洲征信体制采取了一些制度调节机制,贷款信息汇报起点等。此外,欧洲征信模式最初是由政府推动的,公私征信系统都离不开中央银行的金融信用信息,造成欧洲征信系统呈现了另一特点,即企业征信与个人征信制度结合紧密。美国征信业的主要特点是以市场为主导。征信机构基本都是市场运作的企业。

(二)企业与个人信用数据来源与保护适用不同规则

查看全文

中介服务业发展提议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业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证。根据我市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规划引导,制定分类发展措施

中介服务业要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区、县(市)要将发展中介服务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市各行业主管部门也要根据中介服务业的现状和特点,将其纳入行业发展规划。

制定分类发展措施。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对类、经纪类、鉴证类、协调类的中介服务业进行调研,摸清现状及发展趋势,理清发展思路,围绕提高档次、提升质量,制定分类发展措施。对类中介服务业,要研究着力扶持培育、促进数量扩张的政策措施;对经纪类中介服务业,要研究调整规范传统经纪行业、加快发展现代经纪中介企业、力求结构平衡的政策措施;对鉴证类中介服务业,要研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提升行业品位的政策措施;对协调类中介服务业,要研究强化服务、协调、管理、培育职能的相关政策措施。

二、优化市场准入,提供便捷审批服务

查看全文

工商职能发展实施意见

一、放宽准入,简化手续,促进家庭服务业总量提升

1、放宽企业名称登记条件。允许各类家庭服务业企业名称直接冠市行政区划,对具有一定规模,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可将名称中的行政区划放置在字号之后、组织形式之前。支持企业冠用“”名,申请人可在区登记注册窗口直接办理申请手续;申请不冠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由市局通过省局向国家工商总局远程申报。

2、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一是对一般性家庭服务业公司制企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一律降低到3万元人民币(一人公司10万元)。二是鼓励投资人以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知识产权、(商标专用权)、股权、债权等非货币财产评估作价出资设立服务业企业,非货币财产出资比例最高可达企业注册资本的70%,家庭服务业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时,非货币出资的比例不受限制。

3、放宽企业住所的登记条件。一是对在各高新技术园区、科技产业园区及服务业集中的镇区注册登记的家庭服务企业,在办理企业住所登记时,允许由园区管委会(镇政府)出具同意入驻证明和相关住所证明文件,由高新园区管委会(镇政府)对其日常办公进行托管,可在高新园区同一住所地址内注册多个企业。二是对从事家政服务、社区照料、摄影摄像、咨询设计等无前置审批无环保不良影响的家庭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其经营者已取得合法居住权的住宅且不在拆迁范围内,经村委会或社区管理机构同意,可以作为经营场所予以登记。

4、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范围自主选择权。除须经法定前置行政许可的经营范围,家庭服务业企业可根据需要自主调整经营范围和方式,对未纳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新兴服务行业一般经营项目,登记机关可根据企业的申请,参照该行业通常用语灵活核定能体现其行业和服务特点的经营范围。

5、简化家庭服务业企业分支机构设立和变更登记的程序。家庭服务业法人企业的分支机构设立时其经营范围中的经营项目只限分支机构自身经营而其法人企业本身不经营,经其法人企业书面同意分支机构设立的,以及分支机构增加只限其自身经营的项目,经其法人企业书面同意分支机构经营范围变更的,工商部门在办理上述分支机构设立或经营范围变更登记时,可以不要求分支机构的法人企业同时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登记。设有多个分支机构的,允许在分支机构设立后一年内集中办理备案登记。

查看全文

科技局信息服务业发展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发挥信息服务业在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快全省信息服务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信息服务业的重要性

信息服务业是以电子信息设备销售和租赁、信息传输服务、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以及数字内容产业为主要内容的新兴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一方面连接工业、农业和信息用户,产业关联程度高,对生产和消费的拉动作用大,是当前发展速度最快、技术创新最活跃、增值效益较大的一个产业,另一方面信息服务业又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信息服务业对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展开,为我省信息服务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逐年增加。网通、移动等通信服务企业稳步发展,带来了网络服务业高速增长,涌现出了百灵、舜网等全国著名门户网站,电子商务、数字内容等信息增值服务新领域逐步拓宽。到2005年底,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达到700多亿元。其中,广电业务总收入39.5亿元,电信运营业共完成业务收入342.9亿元,软件及系统集成完成业务收入269.7亿元。

我省信息服务业发展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制约发展的因素和问题仍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服务业规模较小,缺少有实力的信息内容服务机构和应用服务提供商;二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深度不够,市场化程度不高;三是信息服务业的投资机制不完善,创业和发展环境有待加强;四是信息服务业市场管理薄弱,价格体系不完善,服务不规范,不能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五是有关信息服务业方面的法规、政策不健全。

优先发展信息服务业,有利于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有利于服务业新的增长点的形成,对优化我省第三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各市、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信息服务业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我省信息服务业做大做强。

查看全文

市经信局中介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和《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快“十二五”期间我市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加强政府对中介服务业的宏观指导,经市政府同意,现对我市“十二五”期间中介服务业发展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正确认识中介服务业发展条件

(一)强化发展认识。中介服务业是指介于各类市场主体之间,提供居中专门服务,发挥鉴证、经纪、咨询、、监督、公正等功能的行业总称,是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介服务业具有涉及领域广、智力密集程度高、经济拉动力强的特点。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业,有利于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优化商务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府管理创新;有利于增加就业,集聚高端人才,加快人才高地建设;有利于强化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科学分析现状。我市中介服务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不断拓展,服务水平居全省领先地位,在全市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中介服务业涉及35个行业门类、中介机构单位数9985个,从业人员10.8万人,增加值186亿。但是,总体上存在着在服务业中比重偏低,产业层次不高,高端行业发展缓慢,以及中介机构量多散小、实力不强、承接大项目和高端业务能力较弱等突出问题。此外,执业环境需进一步优化、服务水平和人员素质需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三)突出发展优势。我市产业基础良好,经济总量较大,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同类城市前列,为中介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我市是东部经济中心城市和重要口岸城市,城市辐射功能较强,有利于中介机构立足,服务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核心区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为中介服务业提供了新的巨大市场空间;我市作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今后重点实施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战略,为中介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查看全文

发改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省、市、区关于创优营商环境工作总体部署,结合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的的具体要求,按照区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办公室通知要求,我委认真结合《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工作要点》落实,认真对照,扎实推进《条例》和《工作要点》全面实施。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措施及工作开展情况

1、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实行节能承诺制。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和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使用公布投资审批事项和申报材料标准化清单,依托在线平台对各类投资审批事项实行“一码运转、一口受理、一网通办”。根据《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对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不超过1000吨标准煤,且年电力消费量不超过500万千瓦时的项目,以及用能简单、节能潜力小的行业,实行节能承诺制,不再出具节能审查意见,有效减少企业投资项目前置手续负担,减少审批时限。今年以来,我委在该平台共受理项目备案(或审批)办件共35件,按照精简高效、方便群众的原则,合理缩短审批时限,为群众节约了大量时间,也节省了办理成本。

2、常态化做好“四送一服”等服务企业工作。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了分管领导和联络员专门负责对接包保企业和项目,持续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工作。深入走访联系企业,重点调研企业经营状况、存在问题,进一步摸清企业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协调解决问题,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促进企业发展。在辖区内企业开展政策宣讲,宣传了中央及省市区关于有序做好复工复产恢复经济、安全生产、诚信经营、节能减排以及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央预算内资金申报和皖北地区发展项目贴息的相关政策,并指导企业进行申报资金。

3、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是推进信用信息平台系统建设使用。大力推进信用信息“七天双公示”制度,要求各行政权利有关部门落实“七天双公示”,按照“应归尽归、应示尽示”的要求,及时上报,确保数据时效性。截至目前,区已在信用网站中上传2.2万余条双公示信息,主动接受全社会的有效监督,进一步扩大我区信用信息公示和共享力度。二是做好区失信企业信用修复工作。按照市信用办反馈的信用中国、信用上的企业行政处罚信息,帮助辖区内行政处罚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工作,与企业签订信用修复承诺书,并指导企业进行线上信用修复申报。三是出台2021年区级双公示事项目录。根据《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区级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目录(2021年本)的通知》(烈政〔2021〕27号),征求行政权力单位意见,修订《区区级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事项目录(2021年本)》。四是开展诚信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中向参与企业、学校师生、广大市民宣传了诚信建设的重大意义。并以“3.15”、“诚信教育宣传月”、“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开展校园诚信教育和企业信用制度等相关制度的宣传活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宣传,进一步提升了公民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

4、践行“为民服务”精神,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围绕全区区位优势和发展短板,带头精心谋划项目,向上级争取资金。截至目前累计争取中央、省、市政策资金3664万元。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及老旧小区改造获得中央资金3464万元,华家湖水库后期扶持中央资金50万元,2021年省级绿色发展试点获得省级资金150万元。

查看全文

区域现代服务业的金融供求分析

1.现代服务业金融资金需求量快速增长与金融支持相对不足。1981-2011年30年间,山西省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总量增长了27.3倍,服务业年均增长11.8%,不仅高于整体经济1.8个百分点,而且高于第二产业1.2个百分点。30年来山西省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由1981年的20.8%上升到2011年的34.2%,上升了13.4个百分点,上升幅度在三次产业中是最高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37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02亿元。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资金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但从产业分布看,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弱化,其中,现代服务业贷款占比由2009年的12.96%下降至2011年的9.43%(见图2)。2.信贷资金对现代服务业支持存在行业和地区的差异性。从贷款分布地区来看,资源型城市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现代服务业的信贷支持较弱,如忻州、阳泉现代服务业贷款占比只有1.40%和5.55%,而发达地区银行信贷对现代服务业支持作用明显,如太原、大同服务业贷款占比分别为37.69%和30.19%,位居全省前列。另外,全省贷款分布特征趋同,各市50%左右的信贷资金投向第二产业,对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投入不足。3.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发展滞后,对现代服务业的外生支持效应较弱。从直接金融内生性来看,山西省直接金融发育不足,中介机构数量有限。目前全省注册期货公司只有5家,占全国的2.88%;基金管理公司只有1家,占全国的1.7%;证券公司只有2家,而且只有山西证券是综合类券商,大同证券只从事证券类经纪业务。全省共有5家企业发行过企业债券,1家企业发行过可转换公司债,但均为煤炭、化工和铁路运输企业。从直接金融外生性来看,山西省直接金融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持作用极为有限。2010年底,山西省26家A股上市公司占全国上市公司数量的1.66%,同期上海上市公司150家、浙江上市公司123家。总股本300亿股,占全国A股总股本的1.80%。2007年全省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融资35.09亿元,占全国的0.45%。全省26家A股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煤炭、焦化、电力、冶金、化工等资源型传统行业,属于现代服务企业的只有太工天成1家。长城微光以H股方式在香港上市,融资4000万港元。在货币市场方面,截至2011年底,山西省共有18家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募集资金307.6亿元,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一,在全国排名第六,但发行主体均为传统支柱产业的相关企业。

在现代服务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信息、资产规模等约束条件不断变化,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结构也将随之改变。商业银行内在的风险偏好与风险企业不匹配,针对现代服务业融资工具的缺乏、自身信用能力与抵押品不足,再加上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使得现代服务业从现存的传统金融机构体系中获得信贷融资面临成本高、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1.引导金融机构转变观念,找准金融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切入点。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发展适应现代服务业特点的融资工具;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信用评级市场,继续推进各类现代服务企业担保机构发展。使现代服务业对银行信贷融资的依赖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普遍惜贷这一对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2.完善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研发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型金融产品。根据现代服务企业资金需求频繁的特点,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办中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优化对现代服务企业的结算服务,提高其资金运转效率。一是低息短期贷款:企业希望获得利率较低的融资或贷款贴息。由于超市是毛利,无法承受高利率贷款,超市对贷款有需求的时段,可能就是节日前几个月的短期融资。银行可以针对这种类型的商贸企业,考虑低息短期贷款。二是抵押问题:担保公司费用太高,有的要求支付年利率的50%作为担保费用。由于超市的房产有限,而且要用于经营。现在我国东莞地区的有些银行创新了仓单质押方式,主要针对物流公司,建议银行也可以考虑采用此种方式对商贸企业,尤其是大型超市融资。三是避免过于专业化:在市县区,银行贷款的专业性针对性很强。例如:工行针对工业企业和项目,农行针对农林牧副渔业,中行针对外贸行业,适合商贸行业的基本只有信用联社。而信用联社往往利息很高,企业无法承担。建议在地级市或县区的银行也考虑针对商贸企业发放贷款。3.扩大消费信贷,不断增加现代服务业有效需求。引导商业银行适当简化房地产信贷审批手续,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等有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研发、推广科技、教育、旅游等领域的消费信贷产品,推动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发展,不断增加现代服务业有效需求,促进其健康发展。同时建议加紧落实银监会和科技部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在全省范围内尽快建立和完善科技型现代服务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依托省级、国家级高新技术和工业园区,扶持发展园区内科技型现代服务企业的信用担保互助组织,为现代服务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贷支持。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推进民间资本融入现代服务业领域。充分发挥小额贷款公司、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新型金融组织对现代服务企业的资金支持作用。充分发挥小额贷款公司人缘、地缘优势,深化金融支农,突出对现代服务业的金融支撑作用,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小额贷款公司、私募基金等合法金融机构流向附加值高、成长性好、风险较低的现代服务企业,把“地下金融”转变为“地上金融”,推动民间资本合法、合规、有序流动,发挥其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作用。

资本市场是连接投资者与筹资者的重要渠道,健全的资本市场体系和完善的资本市场结构,能给处于融资约束中的现代服务业带来多元的金融支持,因而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1.完善的资本市场为现代服务业提供多元的支持。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对拟到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发行条件、发行程序、信息披露、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现代服务业具有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突出特点,有望成为创业板上市企业的主力军。推动建立综合类券商、基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建设,积极引导现代服务企业完善会计制度,加强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加快现代服务企业股票上市步伐。此外,基于现代服务业普遍存在资产规模较小、行业风险较大的特点,建议采取由地方政府牵头,按照“统一冠名、分别负债、分别担保、捆绑发行”的模式,探索研发现代服务企业联合债券、现代服务企业应收账款资产支持债券等新型直接融资工具。完善中小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制度和信用担保制度,积极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中小现代服务企业集合发行短期融资券,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完善债券风险处置办法,不断满足现代服务企业短期融资需求。2009年5月21日,大连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这是继“07中关村债”、“07深中小债”之后第一支没有商业银行担保的集合债券,也为山西省现代服务企业集合债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建议相关部门考虑制订与现代服务企业特点相匹配的集合债券管理办法、制度设计方案,使货币市场更好地为全省现代服务企业服务。2.利用创业板市场为现代服务业提供直接融资的平台。现代服务业的创业性需求可以通过风险投资或创业板上市扩大企业的融资渠道来解决。为吸引风险投资基金的进入,可以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与风险投资基金一起,通过分散风险来支持企业的创业需求。对于能够达到创业板门槛的创业投资企业,金融中介机构可以积极推荐其上市,通过直接融资来满足企业获取资金的需求。

本文作者:曹富明工作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