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3 14:30: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信用风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测量

信用风险对于银行、债券发行者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响决策的因素。若某公司违约,则银行和投资者都得不到预期的收益。现有多种方法可以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但是,现有的这些方法并不能满足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更高要求。本部分对如何测量信用风险和信用风险对投资者、发行者和银行的影响作了详细说明。并对管理信用风险的传统方法(如贷款出售、投资多样化和资产证券化等)作了总结。

国际上,测量公司信用风险指标中最为常用的是该公司的信用评级。这个指标简单并易于理解。例如,穆迪公司对企业的信用评级即被广为公认。该公司利用被评级公司的财务和历史情况分析,对公司信用进行从aaa到ccc信用等级的划分。aaa为信用等级最高,最不可能违约。ccc为信用等级最低,很可能违约。另外一个对信用风险度量的更为定量的指标是信用风险的贴水。信用风险的贴水不同于公司偿债的利率和无违约风险的债券的利率(如美国长期国债)。

信用风险的贴水为债权人(或投资的金融机构)因为违约发生的可能性对放出的贷款(或对投资的债券)要求的额外补偿。对于一个需要利用发行债券筹资的公司来说,随着该公司信用风险的增加,投资者或投资的金融机构所要求的信用风险贴水也就更高。某种级别债券的风险贴水是该类债券的平均利率减去十年期长期国债利率(无风险利率)。信用评级与信用风险贴水有很强的关联。公司的信用评级越高,则投资者或金融机构所承担的信用风险越低,所要求公司付出的信用风险贴水越低;而公司信用评级的降低,则投资者或金融机构所承担的信用风险越高,则在高风险的情况下,投资者或金融机构要求公司付出信用风险贴水越高,则公司会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融资成本。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同一信用级别的债券,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筹资所要求的风险贴水也不同。是依据无风险利率和该类债券平均利率的变化而确定的。

查看全文

信用风险评级论文

内容提要:我国的银行业进行信用风险评级,虽然在技术上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但是绝对不是简单的“直接拿来”。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工作需要根植于内部数据,开发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评级模型。本文从银行内部评级的角度,对信用风险评级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适当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信用评级风险防范议题

一、引言

新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是内部评级,包括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由于数据都来之外部资本市场,而且方法成熟,需要我们自行研究的较少;操作风险的计量方法还不够成熟;信用风险,虽然方法成熟,但是需要使用内部数据,从而更多的需要我们自行开发研究,而且对于中国的银行业,传统的信贷业务仍是比重最大的业务,所以信用风险评级是目前我国银行研究的重点,也是内部评级的突破口。

信用风险评级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从已有信用表现的历史数据中提炼信息,得到客户属性和行为变量与客户违约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来预测未来的客户信用状况。这种函数关系,是广义上的对应关系,并不一定存在显式的表达。

尽管信用风险计量有很多领域还处于研究阶段,不过信用风险评级发展较早,从1968年奥尔特曼(Altman)引入的Z-score模型开始,到现在的logistic模型、机器学习等方法,在发达国家,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信用风险评级都已经相当的成熟。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直接搬来使用呢?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模型,方法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是好的方法并不一定对应好的结果,实际上模型表现更多的决定于问题本身情况和问题解决的处理细节。我国的银行业进行信用风险评级,虽然在技术上的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但是绝对不是简单的“直接拿来”。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工作需要根植于内部数据,来开发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评级模型。本文从银行内部评级的角度,对信用风险评级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适当的处理方式。

查看全文

信用风险管理应用论文

摘要信用风险是银行贷款或投资债券中发生的借款者违约的风险。本文在分析信用风险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对象之后,总结了传统的信用风险的管理方法。然后,本文系统分析了信用衍生工具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其应用,并对信用衍生工具的监管问题和管理中国市场中的信用风险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信用风险衍生金融工具信用衍生工具

1引言

信用风险(CreditRisk)是银行贷款或投资债券中发生的一种风险,也即为借款者违约的风险。在过去的数年中,利用新的金融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工具(CreditDerivatives)发展迅速。适当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减少投资者的信用风险。业内人士估计,信用衍生市场发展不过数年,在95年全球就有了200亿美元的交易量。

本文系统分析了信用衍生工具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应用。第一部分总结了如何测量信用风险,影响信用风险的各种因素及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如何利用信用衍生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第三部分对信用衍生工具产生的相应的风险的和其监管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第四部分对中国银行业应用信用衍生工具思想管理信用风险的初步设想,第五部分是全文的总结。

2信用风险的测量与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查看全文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特征分析

摘要:供应链金融是促进金融供给侧改革、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伴随着不同于传统金融业务的信用风险,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是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为此,本文分析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特征,包括系统性风险特征突出、风险传导性特征明显、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道德风险扩散性突出等;基于系统论提出六要素系统分析框架:系统性风险要素、电子商务环境、核心企业、融资企业、供应链关系以及融资资产风险属性,并进一步提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控对策。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中小微企业;风险管控;商业银行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主要特征

供应链将初级生产、经济再生产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紧密串联为一体,因其运行管理的复杂性,导致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表现出自身独有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系统性风险特征突出。系统性风险的典型特征是单个主体难以通过风险防控措施有效降低或分散其风险,具有突发性明显、扩散性强和破坏性大等特点。对于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而言,系统性风险特征尤为突出。在供应链初级生产环节,易于受自然灾害或经济环境影响,导致某一区域初级供应商集中大面积的损失,所形成的风险可能迅速通过供应链关系传导、扩散,形成整个供应链金融系统信用风险;而发生在再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风险事件,如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日本高田公司安全气囊质量丑闻等,诱发了整个供应链危机,并扩散至整个产业,形成了影响空前的全局性危害,从供应链金融视角分析,反映供应链金融突出的系统性信用风险特征。二是风险传导性特征明显。由于供应链金融是以供应链为依托的多主体参与的系统性经济行为,各参与主体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和动态关联关系,任何一个参与主体发生信用风险,都会沿着供应链传导扩散。上游中小微企业出现信用风险,会通过价格、供应关系等逐级传导给下游企业;下游企业发生的信用风险事件,将影响供应链上资金的正常流动,从而对整个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形成影响;而如果核心企业出现信用风险,对整个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影响将更为严重,可能导致整个供应链的危机,造成供应链金融系统信用风险发生。此外,作为供应链的重要中介性参与主体,物流企业在供应链金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作功能,信用风险也可能通过物流系统波及整个供应链金融。三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过高的直接原因,金融机构依托于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掌握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融资服务,但现实中核心企业对中小企业信息的掌握并不全面,多限于表面的交易信息,难于获取反映中小企业信用状况的内部管理、财务能力、真实竞争力以及历史信用记录等全面信用信息。或者即便能够获得相关信息,也无法甄别其真伪。这当然与中小微企业的基础素质有直接关系,但也与信息网络技术在本地区、产业、企业间发展不均衡密切相关,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管理中的信息网络技术应用比较滞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供应链金融信用信息的共享和管理协同。四是道德风险扩散性突出。道德风险一般指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交易相关方为获取不当得利、避免责任而发生逆向选择行为导致的违约风险。一方面,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经营主体经营规范性、持续性较差,很容易在经营过程中做出主观逆向选择,引发道德风险并沿着供应链进一步放大,形成供应链金融系统性信用风险;另一方面,中小微经营实体受内外部环境制约,抗风险能力偏弱,当遭受外在风险侵袭时,部分经营主体会发生被动道德风险,并引发其它经营者效仿,导致道德风险横向扩散,从而诱发供应链金融整体信用风险。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系统框架与因素分析

根据系统发展观,风险的形成动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风险主体自身及其行为因素,能够自我控制;而外因是风险主体难以准确预知或控制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的,从参与主体的视角分析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体(供应链核心企业、融资企业)、直接载体(融资资产)以及一定时期内形成的供应链关系等共同构成了影响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内在动因;而其所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以及信息技术环境(行业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构成了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形成的外在动因。基于此,结合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特征分析,提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系统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一)系统性风险因素。系统性风险是一种由整体环境因素所导致的不可分散风险,可能由单一风险事件诱发、因主体之间关联关系而引发破坏性扩散效应,对整个系统产生巨大的、全局性的冲击。自然灾害、环境污染、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外在系统性风险因素,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产生至关重要影响。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经常对涉及第一产业的供应链上游企业造成不可抗力的危害,导致供应链供求关系的剧烈变化、成本大幅波动,甚至引发整个供应链无法预控的重大风险;国际政治环境恶化导致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宏观经济波动以及产业政策调整等,可能导致某一产业链失去竞争优势,诱发供应链金融系统性信用风险。(二)电子商务环境因素。近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迅速发展,但行业应用水平不够均衡,主要反映在供应链金融各参与主体所处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包括信息共享程度、网络协同处理能力和信息化应用水平等方面。信息共享程度反映了供应链金融各利益相关方是否能够通过电子商务协同平台实现对信用信息的共享,它影响到各方能否及时、客观、全面掌握相关信用状况,进而制定和采取相应信用风险应对措施;网络协同处理能力主要指供应链金融各主体通过电子商务技术实现业务协同处理的能力,对提升信用风险管控效率、高效处理信用风险事件、缓释信用风险后果影响十分关键;信息化应用水平是指以ERP系统为代表的信息化应用,是否提供了适用于供应链管理需要的信息化手段,反映了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是否具备现代化管理基础。(三)核心企业信用风险因素。核心企业信用风险被认为是整个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震中”,源自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极易通过供应链关系传导至上下游企业,进而导致整个供应链乃至产业链金融信用风险放大,甚至诱发危机产生。从相关理论研究和业界实践来看,将其作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关键内在要素,一般考察其所处行业地位、产品优势、基础素质、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以及信用级别因素。当然,以上因素并非孤立分散的反映核心企业信用风险状况,而是构成系统性的有机整体,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才能更为全面、准确地把握其信用风险。(四)融资企业信用风险因素。融资企业信用风险被认为是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震源”,通常是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产生的源头,通过供应链得以传导放大,形成整体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关于供应链金融融资企业信用风险分析,理论研究和业界实践一般是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融入融资企业供应链相关因素,可归纳为企业基础素质、融资企业地位、产品竞争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发展(成长)能力、信用状况等方面。同样,以上方面从不同维度反映了影响融资企业信用风险的因素,割裂的关注某一方面都是有失偏颇的,需要系统性进行综合评判。(五)供应链关系因素。供应链关系是供应链各方一定时期内在信息共享、风险分担基础上形成实现共赢发展的合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处置后果。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看,供应链关系主要体现在反映供应链相对竞争地位的供应链竞争力、由供应链各方之间约束关系(如长期合作契约)决定的关系强度、综合反映供应链上合作各方深层次潜在关系的关系质量、合作时间以及合作频率等方面,以上因素从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传导路径的角度,反映了影响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演化发展的内在动因。(六)融资资产风险属性融资资产风险属性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规避、缓释乃至违约损失产生直接影响。考察融资资产风险属性是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研究中,学界与业界基本上都考虑了此因素,但不同行业融资资产风险属性对其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如在农业供应链金融与汽车制造业供应链金融中的融资资产质押风险判然不同。一般的,通过考察资产价格稳定性、融资资产保质性和资产变现能力等因素,综合评价融资资产对债务的保障风险。

查看全文

金融危机视野下商行信用风险缺陷

2007年4月,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进而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此次危机是由债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引发的,但其基础却是美国的次级住房按揭贷款,导火索和根源都是贷款基础资产的风险集中爆发,归结起来就是忽视了信用风险管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风险度量方法和管理技术,逐步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当前我国银行界和学术界需要共同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信贷管理机制不完善

信贷管理机制及其完善程度与信用风险息息相关。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贷款审查制度还不够完善,信贷管理机制设计仍然存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信贷人员进行贷款审查时仍然以主观经验判断为主,随意性较大,不论是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还是贷后检查都缺少科学而完整的客观评价。并且在贷款发放以后,银行就很少检查、监督企业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状况。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资金的安全性很难得到保障,这种只“放”不“问”的做法必然导致逾期、呆滞、呆账贷款的增多。

(二)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

在具体的借贷活动中,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通常情况下,企业作为资金使用者,在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决策之前,对于自身生产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和内控机制等方面都相当熟悉,处于信息上的优势地位;而商业银行却只能通过财务报表了解到一些表面信息,很难掌握企业经营面临的竞争和风险、领导者的素质、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等,由此导致其处于信息上的劣势地位。信息不对称使得商业银行很难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做出确切可靠的判断,面对不同风险的借款者,商业银行只能根据平均的风险状况来确定贷款利率。不难想象,对于低风险企业来说,它会因借贷成本高于其预期水平而撤离信贷市场,对于高风险企业来说,它会愿意支付高利率并努力争取银行贷款。由此产生了逆向选择效应,使商业银行贷款的平均风险上升。

查看全文

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来源探索

摘要:作为交换经济风险的特殊契约,运用不当的金融衍生产品极可能导致信用风险的形成。本文从分析金融衍生产品运行机理出发,创造性地探讨了其信用风险的内在根源和外部成因。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内在根源外部成因

事实上,作为虚拟资本的特有形式,金融衍生产品是用来交换经济风险的一类特殊契约,其信用风险与身俱来。金融衍生产品运用不当,可能导致新信用风险的集中和突发,甚至引发骨牌效应。所以,只有深刻理解金融衍生产品的运行机制,才能认识到其信用风险的内在根源;只有全面分析金融衍生产品的契约性,才能了解到其信用风险的外在成因。这两者其实是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角度来阐述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的来源。

1金融衍生产品信用风险形成的内在根源

1.1金融衍生产品运行机制分析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fictitiouscapital)是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虚拟资本与信用(基本形式包括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制度密切联系。“商品不是为取得货币而卖,而是为取得定期支付的凭据而卖”,而这种支付凭据作为商业信用的工具即商业货币进入流通,它已包含虚拟资本的成分。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出现了银行信用和银行券。在无黄金保证作为准备金时发行的银行券所追加资本,具有虚拟经济资本形式。“真正的信用货币不是以货币流通(不管是金属货币还是国家纸币)为基础,而是以汇票流通为基础。”虚拟资本是商业和银行信用过度膨胀,伴随货币资本化的过程而出现的,虚拟资本是“生息的证券”,是生息资本的派生形式。这样,“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做资本化,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做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会提供的收入,这就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

查看全文

企业营销信用风险及防范论文

摘要: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信用风险的存在,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本文对中小企业营销信用风险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并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营销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然后就营销信用风险的预警和防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营销信用风险;应收账款

对中小企业而言,机遇和风险是一对孪生兄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存在没有风险的市场商机,企业的营销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和回避风险,企业应在抓住市场商机的同时尽可能地把握营销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风险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因此对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的原因和信用风险的规避及防范对策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将会对我国中小企业营销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一、营销信用及风险的产生

信用这一概念涵义非常广泛,从经济层面理解,信用是“在一段限定的时间内获得一笔收入的预期”,信用风险则是指因为对方违约使得这个预期没有实现而给债权人带来的可能损失。若放入营销过程中来定义,信用便是指建立在信任基础上,在暂不支付货款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取商品或服务的一种能力,信用风险则是授信企业没有按期收回因赊销而产生的应收账款,或者完全不能收回货款而产生坏账的风险[1]。

企业销售渠道中的每一个交易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①选择客户;②谈判;③签约;④交货;⑤收取货款。在这个交易的过程中,企业以信用为基础,通过信用手段将货物卖出去,如果不能及时收回货款从而引发的营销风险即为营销信用风险。这五个阶段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产生营销信用风险。据统计,在全部拖欠案件调研中,大约70%直接产生于货物发出之前的各个业务环节,如对客户不了解,或结算方式、信用条件选择不当;大约35%的拖欠案件是由于从货物发出之后直到货款到期日之前这段时间,对应收账款缺少严密的追踪和控制;约有41%的案件是在拖欠发生之后,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2]。信用交易手段有一下几种常见的方式:(1)赊销,又称为信用销售,是一种“先给货,后收款”的销售方式,即允许客户在拿到货物后的一定期限内支付货款。赊销是国内供货商,特别是小型供货商常用的销售政策,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信用交易方式,它以货款的大小遍及各种大小交易中。(2)分期付款,是交易双方签订分期付款协议,买方接收货物后,分若干批次付清货款,每次交付货款的日期和金额均事先在协议中写明。(3)延期付款,即顾客可以对所购产品在一定时间内交付款项。其与分期付款不同的是,延期付款一般只是一次性,在规定的时间里一次付清。延期付款可以暂时缓解顾客的经济状况,使顾客有充足的筹款时间,可以吸引那些对产品有期待,但又一时缺乏支付能力的顾客。这些信用交易手段的共同优势都是有利于增加销售量,满足客户的需求,但与此同时也造成资金成本、坏账损失等费用的增加,甚至面临难以收回货款的风险。

查看全文

信用风险管理与信用衍生产品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方法和度量手段及影响,然后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引出信用衍生产品。信用衍生产品主要通过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转嫁其他机构以达到降低自身的风险的暴露水平,然后再系统地分析各种主要的信用衍生产品的基本原理之上,分析了利用信用衍生产品管理信用风险并说明了意义所在,最后对如何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应用它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信用衍生产品

一、引言

近些年,无论从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上在金融业和银行业所出现的一系列事件暴露出的问题,使得我们将风险管理提上了议事日程。像上个世纪90年代的巴林银行倒闭以及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默顿教授曾经说,资金的时间价值、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是现代金融理论的三大支柱。可见,风险管理在现代金融理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信用风险是金融风险之一,就是因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本付息而给贷款人造成损失所产生的风险,它代表债权人承受损失潜在可能性。而在传统意义上,只有当违约实际发生时,这种损失才会发生。所以,它又称为违约风险。在互换中,信用风险由二个构成部分,即期风险----代表头寸的即期逐日盯市价值,以及潜在风险----代表头寸的逐日盯市价值的未来变化。与金融风险之一的市场风险相比,信用风险有其自身特点。(1)其概率分布偏离正态,具有自然偏斜和肥尾的收益。(2)具有很明显的非系统性风险特征。(3)具有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4)其衡量比市场风险困难的多。信用风险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对其管理的困难性。因此有着不同于市场风险管理的性质与特点,并随着整个风险管理领域的迅速发展而不断变化。随之,信用衍生产品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为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了一种更系统化的评估和转移信用风险的方法,从而给它们带来更多潜在收益。正如《欧洲货币》写道:“信用衍生产品的潜在用途如此广泛,它在规模和地位上最终将超过所有其它的衍生产品。”ISDA给它的定义为一种使信用风险从其它风险类型中分离出来的各种工具和技术的统称。它的主要形式有:总收益互换,信用违约互换,信用联系票据和信用差价期权等。信用衍生产品的产生为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带来了新工具,因而对金融风险管理有重要意义。

Sanjiv(1995)详细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Masters(1998)介绍信用衍生产品以及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国内的一些学者如(吴建民,2003)和(刘宏峰杨晓光,2004)等都曾对信用衍生产品作过介绍,田玲(2002)则不但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作用并以德国为例对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状况作了分析。另外,陈忠阳(2001)在他的书中以金融风险分析和管理的总体视角对信用风险管理与衡量作了介绍。

查看全文

外贸客户信用风险管理论文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特征

下面笔者结合美国邓白氏公司中国代表对我国外贸企业大量逾期应收账款问题的调查报告数据,对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特征进行结构分析,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现状。

从来源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来源以海外华人公司为主。从我国国际贸易拖欠案件所涉及的海外公司性质看,我国的外贸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海外华人客户带来的。笔者认为这些为数不多的海外华人,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华人以及少数原籍中国大陆后来移居海外的华人具有与中国同族同种和语言相通的优势,他们对中国的国内经济环境比较熟悉,了解到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各方面的管理仍不完善,存在着各种法律、管理漏洞,外贸企业内部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同时他们又抓住我国部分外贸企业领导存在着的一定急功近利和或多或少的崇洋媚外的心态,使得部分海外华人进口商可以肆意拖欠我国外贸企业货款,或诈骗屡屡得手,诈骗成功率要高于一般外国进口商。

从起因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直接起因以恶意欺诈为主。具体结构为:有意欺诈的拖欠款占60%;产品质量、数量或交货期有争议的占25%;属于我方外贸企业交易严重失当及管理失误的占15%;交易人员私下默契台底交易占2.5%;其他性质占2.5%。我国对外贸易的过半货款拖欠是由客户的恶意欺诈引起,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主要是由诸如产品质量或货期等贸易纠纷引起。

从外贸企业性质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导致的国际拖欠所涉及的企业以国内的全资中资企业为主体。具体结构为:80%来自国内的企业,其中的50%为国有外贸企业,30%为私营外贸企业;另外20%来自三资企业。从企业结构中,我们可以明显了解到我国外资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相对要优于中资的外贸企业。

从客户新旧特征看,过半数的国际货款拖欠由老客户造成。根据邓白氏国际(上海)信息咨询公司1997年度受理的我国398件国际应收账款追讨案件的统计显示,其中的200个案件是由老客户产生的,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国际货款拖欠主要由资信不良的新客户造成。

查看全文

论外贸客户信用风险防范

【内容提要】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进一步加快发展,外贸客户信用风险问题日益凸显。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债务拖欠等问题已成为外贸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首先对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特征进行结构分析,然后剖析其成因,进而从新的视角为我国外贸企业防范客户信用风险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应收账款“外包”

论文分类

国际经济国际贸易行业经济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国债研究发展战略税收理论税务研讨财政税收财政政策财税法规财政研究金融研究证券金融证券投资债务市场地方战略银行管理公司研究经济学理论保险学西方经济经济贸易保险信托计量经济财务分析期货市场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进一步加快发展,外贸客户信用风险问题日益凸显。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债务拖欠等问题已成为外贸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首先对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特征进行结构分析,然后剖析其成因,进而从新的视角为我国外贸企业防范客户信用风险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应收账款“外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