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3 13:44: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医改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申论阅读之新医改
新医改五大看点: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解决“看病贵”问题
主要内容:
1、未来3年,国家将使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主要指城镇非就业人群)医保和新农合三大公立医疗保险的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
2、2014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两项医保的最高报销水平(即“封顶线”)已经锁定,为人均收入的6倍。
亮点:
新医改下医院加强财务内控对策
摘要:随着新医改措施的不断完善和推进,医院处于深化改革的进程之中,要重点关注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深入剖析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合理确定医院财务内控管理目标定位,强化医院预算管理与控制,全面落实收入支出管理和控制,优化货币资金管控,强化固定资产及库存物资的管控,完善内部监督,整体提高医院财务内控管理水平。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
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要深入剖析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认知和实务上的盲区,探索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和管理措施,有效杜绝和减少各类欺诈、舞弊的现象,降低财务会计信息及其他信息的失真,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高效完成。
一、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剖析
为了进一步强化新医改背景下的管理,医院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和议事细则,逐渐形成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资金管理计划、审计、物资采购等事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然而在组建及运营中尚存在以下一些缺陷和不足:(一)财务战略及内部控制尚未完善。当前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医院采用集团化管理的新模式,原有垂直管理模式暴露出滞后性,现有的财务报表、统计等基础性工作难以满足现代医院的新型管理和内控需求,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也不够明确,没有结合医院的整体发展战略进行统筹考虑和设计。(二)预算管理存在欠缺。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内部采用全面预算管理方法,涵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评等阶段,然而当前的预算编制欠缺科学合理性,年度预算与医院战略发展规划相脱节,对预算管理科学的认知不够全面,在预算编制和预算实际执行方面不相匹配,并缺乏各科室和分院区的有效指导和沟通协调,预算编制的精细化程度也存在不足。从预算执行来看缺乏有效的监管,停留于控制实际发生金额在预算指标的层面下,在实际执行中却因多种原因而影响预算的进度,出现预算大量调整、挪用等现象,使预算执行与预算编制相偏离。从预算考评来看,各部门没有认真进行预算分析工作,缺乏预算执行的月度分析和追踪监管,没有依照预算评价考核程序进行绩效考核,难以发挥其考评作用。(三)成本管理存在欠缺。医院科室成本分摊标准尚未细化,没有进行间接费用的合理分配,降低了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同时,医院尚未实现病种成本核算,由于当前的医院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程度不足,导致病种成本核算相对弱化,难以起到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作用。(四)资产管理的效用不足。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需求不断增加,由于缺乏有效盘点和清查,存在资产重复购置、闲置等问题,暴露出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缺陷。在药品及库存物资管理控制方面也存在失控现象,在粗放式财务管理模式和状态下,药品管理不到位,库存物资管理明显存在漏洞,也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药品及库存物资清查制度,对药品库存管理存在无人监管的现象,长此以往极易引发财务舞弊现象。(五)内部审计相对薄弱。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在独立性方面明显存在不足,人员配置方面也缺乏科学合理性,内部审计机构和单位各方人员有着利益关系,难以在审计工作中进行财务内控工作的监督,尤其在货币资金、库存药品监督上存在较大的疏忽。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自身队伍的素质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难以适应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内部审计的控制管理需求。
二、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内控管理的对策分析
新医改思考研究论文
摘要:孕育三年,在全国人民共同期待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2009年4月6日正式出台。文章第一句话,便直指一个目标: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一个“人”字,贯穿了这份重要文件的始终,明确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整合。此外,《意见》还提出在未来3年内,中国将重点抓好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重点改革,明显缓解中国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是涉及每个人利益的医改“意见”,让老百姓享受更多的医疗实惠。
一、回顾医改20年的历史以及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医改20年,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了“夹生饭”,过去20年医疗改革形成了三个致命伤:一是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过低、强制性不够、预防功能不强;二是医疗服务价格混乱,导致医疗费用持续攀高;三是政府投入比例过低,对医疗市场管理力度不强,直接导致患者不满意。对于中国医改的“疑难杂症”而言,从眼下的实际情况来看,亟须解决以下三大问题:一是如实承认社会需求的差异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之外,人们还需要更高层次的医疗服务;二是从政策层面实现医疗资源的统筹配置,通过医疗机构的错位竞争,繁荣各级医疗卫生市场;三是实际操作中尽量简化行政审批等程序、降低行业准入与人才流动的门槛。面对过去的经验和教训,针对热点和难点,《意见》从中国国情出发,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体制”等切中要害,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医改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
二、新医改惠及人民群众
1、全民医保:解决“看病贵”问题。现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本覆盖城乡。未来3年,国家将使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大公立医疗保险的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两项医保的最高报销水平(即“封顶线”)将定为人均收入的6倍。到时,将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
2、医疗重心下移:解决“看病难”问题。看病难的根源就在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有限的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市区大医院,大医院拥挤不堪,城市基层医院和社区医疗单位则门可罗雀。新医改强调将医疗重心下移,加快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形成“大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新格局。到时,老百姓看病不再难。
新医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探析
[摘要]通过分析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特点,结合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要求,提出了新医改背景下基于大数据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新思路———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控、绩效考评“三驾马车”协同发展,构建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体系框架,从而实现医院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控;绩效管理
公立医院运营面临巨大挑战,财务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医改新常态下如何加强财务管理,促进医院经济良性发展,对处于行业越来越规范、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公立医院来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特点
1.1外部压力。1.1.1行业竞争加剧《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9.5万家,其中医院3.0万家(公立医院1.2万家,民营医院1.8万家)。相比于2016年,公立医院数量减少了约1000家,民营医院数量增加了2000家,社会办医、互联网医疗等多层次、多元化新型供给出现,尤其是近两年,民营医院保持着每年新增2000家的“生长速度”,行业竞争加剧。1.1.2收入增速放缓以控制费用、降低药价为目标的新医改以及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倒逼医院主动控费,同时,分级诊疗的推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民营医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慢了公立医院诊疗人次的增速。加上政府责任缺位、错位现象依然存在,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医院收入增速开始快速下降。1.1.3综合监管加强一方面,政府对公立医院实行综合绩效评价与考核,试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运行效率;另一方面,随着医保的管办分离、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及行业监管的推行,各方对公立医院的综合监管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监管压力。1.2内部压力。一是医院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新医改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彻底改变了医院盈利模式,药品和耗材不再是医院的盈利来源,而成为费用控制的重点。二是人力成本提升空间有限。学科发展、技术与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但当前医院物耗与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加上医疗服务技术劳务价格偏低,制约了人力成本提升空间。三是医院发展债务压力较大。公立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要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这加剧了公立医院经济负担。从债务结构分析,医院建设费用支出较多,但偿债能力较弱,给医院的稳健运营带来一定风险。
2新医改背景下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新思路
新医改下医院财务管理研究
[摘要]医院财务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医院的长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乎医院的生存以及发展。在新医改发展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应该改变传统的管理思维与模式,不断创新财务管理理念,提高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使其更好地为医院管理工作所服务。文章分析了新医改背景下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对策,目的在于为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撑。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2009年,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院体制改革的意见》,该文件的颁布,意味着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拉开序幕。到2016年12月底,国家又印发并颁布了“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这预示着医疗卫生改革已迈入全新的时期。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本研究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1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1.1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下。1.1.1专业能力不足。随着财务工作在医院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因此对财务人员有了更高的需求。虽热我国财务人员数量逐年攀升,但多数财务人员只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经验不足。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意识和能力不强,并且记账、算账能力也较为薄弱,无法熟练操作财务电算化软件,致使财务工作难以顺利实施。有的财务人员尽管记账能力不错,但在财务报表编制上犯了难,无法准确判断财务数据,财务预算不科学。有的财务人员虽然具备职业判断能力、记账能力、算账能力,但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难以自主解决,更别说一些特别棘手的财务问题,最终阻碍了财务工作的运行效率。1.1.2职业能力与标准不相符。由于财务人员的学历不高、知识结构不完善,多数财会人员的职业能力与相关标准不相符,业务绩效低下。有的财会人员不清楚会计法规及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科目缺乏清晰的界定,这都是因为业务素质低下导致的;有的财会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账目与实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1.2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没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医院现行的控制制度仍有诸多不足之处,对管理层和员工的内部控制权限划分不清晰,致使内部控制难以有效实施。现行的监督激励机制也不够健全,直接削弱了内部控制的职能,对医院的生存发展起不到充分的作用。其次,有的医院只明确了财务部门的内部控制权限,将内部控制工作全权交由财务部门负责,忽视了调动其他职能部门的参与积极性。1.3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意识薄弱。由于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未受到医院的高度重视,因此医院未在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的基础上制定发展目标,严重影响了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效用的全面发挥,造成医院发展停滞不前。此外,还有不少医院未以发展战略为切入点综合研究分析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为医院带来的价值和效益。1.4未构建良好的医院财务内控环境。1.4.1会计内控意识薄弱,领导层财务意识不强。当前,有不少医院领导层的会计内控知识水平和财务知识水平均不高,对构建规范化的会计内控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有的医院负责人错误地认为会计内控就是部门预算控制,不清楚这两者间性质的不同,觉得既然设立了部门预算就无须再构建会计内控体系。医院会计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相关的付款工作和记账工作,医院资金是由财政合理分配的,根本不用财务人员进行任何管理。1.4.2内部会计控制手段不够先进。现阶段,仍有一些医院在实施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沿用过去陈旧的会计处理手段,这不仅制约了内部会计控制成果,削弱了控制效率,而且还不利于会计信息的及时有效共享,致使内部会计控制的整体效用得不到全面发挥。此外,虽然有的医院与时俱进,引进了会计信息软件,但在选用与开发软件功能时还有很多不合理之处,难以突出信息软件的功能优势,从而影响了内部会计的管控信息化。
2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构建的具体对策
新医改后骨科工作总结
在卫生局和医院院长们的正确领导下,骨科全体人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风格,已抢救病危患者为中心,做好新医改后的各项医疗服务工作。
按照党和政府要求,正式实施医改,全面落实医改工作任务,管理体制回归了公益性,实行了全员责任制,建立了体现绩效的考核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全面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加强。
医改以来,我们的工作主要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管理,确保卫生院规范良好运行
基层医改后,财政给予医护人员支出保障,医院的工作重心已从“保吃饭”向“保规范”转移,我们不再为“吃得上饭”范愁,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履行好骨科医疗和基本医疗服务“两个基本”的职能。为此,着力于规范管理,以确保骨科的良好运行。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安全、便民、惠民,控制药品费用,单病种控制,开展优质护理。
一是抓建章立制。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医院骨科医护管理制度》、《骨科考勤及奖惩制度》、《骨科医护绩效工资考核实施办法》、《骨科医护绩效考核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利用制度来规范管理,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建立起骨科医护良好运行的长效机制。
小议新医改下医院资金运行监管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疗市场的竞争也将会更加激烈。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活动,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从而导致当前我国医院的财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医院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对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我们就医院如何强化资金运营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领导重视是决定资金运营成败的关键
医院管理层对医院资金运营的重视程度是控制环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有效执行等涉及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医院文化、业务流程的设定和优化等方面,这都倚赖于领导思想上重视资金运营,行动上带头严格执行资金运营制度,把自觉遵守、严格遵守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任务来抓,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有效实施才有可靠的保证。
二、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不高的人员素质,会对医院的资金运营管理产生负面影响,例如财务风险预见性差,财务问题分析不透彻,财务资金运营制度制定不合理,实施不科学等问题,使得医院的财务工作陷入困境,并且使得其资金运营制度形同虚设。如要从根本解决上述问题,则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成本控制
新医改的品牌建设诠释
本文作者:许国锋尚志君工作单位:常州市妇幼保健院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逐步推进,医院必须从理性角度深入分析自身品牌建立的优势,全面规划品牌发展战略,使医院在接受患者选择时处于有利地位[1]。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不断提升医院内涵(1)以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复核评审为契机,全面梳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医疗管理、护理管理、保健管理、服务管理、信息管理、设备管理和建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规范,逐步建立了一套科学管理的常态化运行机制。(2)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管理队伍是医院科学管理的关键。我院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参加领导干部能力建设培训,使领导班子在政策理论水平、组织管理能力和知识结构层次等方面得到提高。在管理团队建设方面,每年专门组织职能科室负责人、科主任和护士长进行1~2次管理知识培训,有效地提升了管理团队的素质。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全力保障医疗安全(1)严格落实核心制度[2]。通过定期的医疗质量检查、重点病人管理及出院病人的随访以达到对医疗技术质量的过程控制及终末控制。(2)加强医疗技术管理。对已经开展的镇痛分娩、气囊助产、导乐分娩、温浴减痛,水中分娩、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盆底重建、早产儿及极低体重儿的救治等特色专科医疗技术进一步完善。PCR技术和人类辅助生育技术接受并通过了省卫生厅的现场审核。(3)加强学科建设。瞄准国内外妇幼保健相关学科的发展前沿,与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建立合作指导关系,充分利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平台,进一步加强学科发展。通过引进博士,硕士,鼓励进修深造等形式,加快人才梯队建设。(4)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对护理人员加强质量控制、强化安全意识、优化工作流程等措施,切实保障了临床护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目前,全院所有病房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其中,A类病区2个,B类病区5个,C类病区3个;“爱心家园”成为江苏省优秀护理品牌。以优质服务为载体,切实改善就医环境我院连续2年开展“满意在妇保院”优质服务竞赛和“品牌提升年”活动,把“三好一满意”的各项要求认真落实到日常医疗工作中。(1)改善门诊布局,优化就医流程。按照就医对象的需求以及中心化建设的要求,对门诊布局进行调整,避免孕妇来回奔波,扩大候诊区,给就医者创造一个更加人性化的舒适环境。(2)加强费用管理,提高信任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医院物价管理网络和医疗价格管理制度,2011年,医院被江苏省物价局授予“2010—2011年度江苏省价格诚信单位”。(3)加强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为了更好地了解医院服务质量,设计了“门诊服务质量调查表”及“住院服务质量调查表”,对每位来院就诊者进行服务质量调查,及时汇总并加以分析,结合医院随访工作,把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当作改进医院工作的重要依据,使医院的服务品质不断提升。以文化建设为支撑,有效凝聚职工合力医院文化作为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品牌提升起着独特的支撑作用[3]。我院通过文化导入,将广大医务人员引导到医院既定的目标上来,使全体员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我院30年的建设发展,铸就了“诚信、敬业、和谐、创新”的医院精神,明确了“以人为本、创新理念、关爱妇幼、奉献社会”的共同愿景。近2年来,我院开展了大型义诊、咨询活动、年轻护士技能比赛、“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十周年联谊会”、“第二届生殖医学研究前沿国际研讨会”、“健康娃娃”联谊会、“道德讲堂”、“学习日”等系列活动,获得了江苏省“模范职工小家”、常州市“工人先锋号”、常州市“学习型班组”等多项荣誉称号。以形象识别为依托,塑造整体品牌形象近2年来,我院着重在视觉识别系统方面进行了完善和改进,配合门诊布局和就医流程的改进,设计了以符合妇幼身心需求的粉色系为主的医院环境主色调。在成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后,对医院名称的标准格式等进行了修改,使医院形象识别系统逐渐完善,对医院品牌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公立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妇幼保健院作为面对特殊社会群体的公立专科医院,更应该从优化内部科学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做强特色专科,不断提高提供差异服务的能力,使品牌效应日益增强,为妇幼保健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以绩效考核为指引,强化医院管理绩效考核不单纯是为了薪酬体系的规划设计,其中一个重要的意义是为了组织和员工的共同进步,作为组织是赢得管理与效益,作为员工则是赢得自我的认识、改进与发展。在医院即将全面实行绩效管理的大背景下,科学设计绩效考核方案,逐步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1)根据医院不同岗位类别分别所对应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进行细化并制定详细的考核方案,递交职代会通过,以强化职工责任感。(2)根据考核方案,客观公正地进行考评,详细记录考核结果,能量化的指标尽量做到量化,避免随意性。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医德医风、劳动纪律、服务质量等指标。(3)根据绩效考核的实施情况,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力求做到公平合理,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医院充满蓬勃发展的创造力。
以中心建设为目标,提高医疗技术我院在已经建有“江苏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常州分中心”、“常州市产前诊断中心”、“常州市生殖医学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中心化建设步伐。(1)围产医学中心:将婚前检查、孕前咨询、早孕建卡、孕期体检、分娩和产后康复有机结合,实现中心化运作,同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产前诊断中心和产后康复中心,拓宽服务范畴,提高服务水平。(2)妇女健康中心:将妇科和妇保科相结合,为非孕妇女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非意愿性怀孕的妇女提供计划生育服务,进一步做强、做精镇痛服务(包括:无痛人流、无痛宫腔镜等)。尤其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宫颈病防治中心、妇科内窥镜诊疗中心、妇女病普查中心和辅助生殖医学中心等。(3)儿童健康中心:将新生儿科和儿保科相结合,为0~6岁儿童提供更好的生长发育监测和医疗保健服务,尤其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早产儿救治中心和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中心等。针对妇女儿童生命周期不同生理阶段的健康问题,以先进的技术提供全面、系统和连续的医疗保健服务。以公共卫生为己任,深化服务内涵《“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将妇幼保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我们将通过配合卫生行政部门推进辖区妇幼保健管理信息化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常州市妇幼保健服务管理体系。在妇幼重大项目实施、县级妇幼保健绩效考核、妇女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等方面,把新医改对妇幼保健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满足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国外新一轮医改新经验
一、研究文献与问题
在任何国家,尤其是美国社会,医疗卫生改革总是涉及到从公司雇主、保险公司、纳税人、家庭个人到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以及其组织内工作的医师等大量行动者之间的资源再分配问题,而医改涉及的再分配是如此的复杂和庞大,以致于其产生的社会力量分化与震荡是难免的。从罗斯福颁布《社会保障法》之后,美国政府多次试图对医疗卫生系统进行系统性的改革,其中克林顿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立法尝试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但是,美国国会结构及总统、国会领导处理应对政治结构中内在的约束和机会的策略本身就是注定了其1993~1994年国民健康改革的失败。那么,问题是时隔15年之后,同样的为何能够成功地推动这次医疗卫生改革法案的通过呢?这次医改和15年前的医改过程有什么不同?这次美国医改具有什么样的政治含义?这次经济危机缩小了党派之间的政治分歧吗?(通常据说危机事件可以短暂地缩小政党在政策决策过程中的政治分歧,那么这次医改过程的政治分歧为什么没有缩小呢?)还是国民政策观念或意识形态更加支持的结果呢?政治学家们喜欢提出的这些问题在这里对于理解美国的医改事件有用吗?关于政策制定过程,一些主要的有代表性的理论解释模式已经产生并被广泛运用,如金登(Kingdon)的多源流模型解释了在模糊性条件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金登的早期模型假设整个政策系统只存在三种源流,即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其中,政治源流包括三个因素:国民情绪、压力集团的争夺行为和行政立法或立法上的换届(金登,2004)。类似地,萨巴蒂尔(Sabatier)的倡导联盟模型吸收了多源流模型中的许多解释变量,并且还在两个方面做出了改进,一是倡导联盟模型更加清晰地将多源流框架下的问题流的问题界定与政策工具的选择(政策流)以及利益集团的倡导竞争性政治游说活动(政治流)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了,以反映这些复杂源流因素是如何内在地互动,以推动政策的制定过程。萨巴蒂尔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发展和突出了政策子系统模型中政治企业家的信念系统和政策学习机制的作用,这两个核心概念的引入显著地增强了该模型的理论解释力。但是,相对于多源流模型而言,萨巴蒂尔的倡导联盟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其过于突出政策子系统利益集团的作用,而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政策子目标或价值都是与利益集团的动机或倡导一一对应的,客观上一些重要的政策子目标或价值是由政策决策层的党派与政治家的意识形态等因素直接界定的。与之相关的,倡导联盟框架对于政策决策系统的不同党派斗争、选举及其相关政策表决的投票机制关注不够。本研究将试图综合上述两个理论模型,以便解释2009~2010年期间美国新医疗卫生改革法案的政策制定过程,以识别政策过程中多源流因素的影响机制及其动态不稳定性特征。
二、医疗卫生政策改革的问题界定:争论与政治
医改政策问题的性质是什么?如何理解医改所面临的问题,这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而言,其具有不同的政治含义。不过,一般而言,政策问题的直观性质是对问题的严重性的描述和度量,这就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事实以作为证据,当然,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会对同样的数据和资料存在不同的理解或分歧,这将会引起政治上的争论。下面一系列的数据可以说明美国社会医疗体系存在的问题,美国医疗卫生系统存在的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医疗卫生费用失控,费用负担无论对于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是负担不堪重负。据世界经合组织数据显示,2006年美国人均健康医疗支出为6933美元,健康医疗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6%,远远高出其他国家水平(法国排名第二,为11%);人均健康医疗支出上升不仅“挤出”了美国居民家庭个人非健康支出如消费的比例,而且这种(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医疗费用支出负担对于不同人群而言具有不同的压力含义。也就是说,那些低收入的缺乏健康保险的家庭将因为高昂的医疗费用支出而受到更大的冲击(AaronandGinsburg,2009)。《美国医学杂志(AmericanJournalof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2007年美国个人破产申请中有62.1%是由于医疗债务、住院费用和其他负担不起的卫生保健费用。对于中产阶级和中小企业而言,多数职工的工资增长速度赶不上医疗保险费用的上升幅度,而仅仅2009年25%的企业报告其员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用增加了20%。与此同时,许多保险公司CEO的薪酬却在大幅攀升,这些保险行业被批评为“在你健康的时候,保险公司向你收费,但当你生病了,却不愿为你支付费用”。对于政府而言,2008年美国医疗卫生支出占当年GDP比重为16.2%,占同期财政支出比例高达49.54%。可见,医疗卫生支出已成为美国财政的沉重负担(王俊、仲震康等,2010)。
(2)医疗服务系统的交易行为及其效率问题。2006年,美国人口出生预期寿命为78.1岁,在30个OECD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七(仅高于墨西哥、波兰等几个经济相对不发达国家)。考虑到健康的结果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虽然作为健康结果的预期寿命常常被认为与医疗卫生服务的费用支出或效率缺乏直接的关系,但是,高昂的人均健康医疗费用支出与OECD国家中相对较低的预期寿命排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无疑会造成社会公众与政治家的不满与压力。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1997年美国人均医疗支出排名第一,国民总体健康水平却排名第72位;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效率低下,其中,医疗卫生支出费用构成中30%是被浪费掉的,包括过度的检查和重复服务等(Orzag,2008)。关于医疗卫生费用控制,有两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一是造成医疗卫生费用持续高涨的原因是什么?医疗卫生服务的技术进步、居民收入增长,还是服务系统的低效率或者是人口老龄化等各种各样的解释在多大程度上是合理可信的?二是如何在控制降低医疗卫生总费用时增加或至少不降低社会总福利,尤其是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及公众的福利。
新医改下内部审计的新突破
摘要:随着医疗事业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医院内部的重要部门应该不断调整,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促使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为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医疗事业改革;内部审计;新突破
2009年4月6日,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标志着我国医疗事业的改革进入到新阶段。至今,新医改政策已经进行到第六个年头,2015年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要工作任务的通知》公开,总结了五年医改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指出我国医改还面临的问题。医院要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强化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而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由于工作的性质最有利于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也最能有效地提出完善内部控制举措的意见。这也就意味着新形势要求医院的内部审计部门必须调整工作重心,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不断突破,承担起为医疗体制改革保驾护航的使命。
一、加强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机构的队伍建设
目前仍有部分医疗机构没有单独设立审计部门,没有专门的审计人员,或者审计人员归属于财务部门之下,这样就造成了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按照卫生部于2006年的《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规定“年收入3000万元以上或拥有300张病床以上的医疗机构应该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还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及内部审计人员在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审计工作。”说明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审计部门的重要性。一方面医疗机构本身应响应国家号召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并完善相应的内部审计制度及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另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考核办法对各医疗机构审计部门进行考核,将是否设立单独的审计机构,是否按照规定进行人员配备,是否制定内部审计制度,审计工作是否按照计划完成,对于审计意见是否进行追踪审计等等作为考核医疗机构的指标,督促医疗机构内部审计部门的建立健全。
二、提高审计人员的廉洁自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