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整合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3 12:43: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信息资源整合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信息资源整合

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整合诠释

在个性化信息资源组织体系中,存在着结构、来源各异的信息资源,需要对其进行整合,本文拟对个性化知识门户中的信息资源整合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1基于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整合问题的提出

1.1个性化信息服务对信息资源整合的要求

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是指为了方便用户利用其各种数字化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智能化技术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内容的集成,使目前信息资源组织系统的公共用户界面变得简单、友好,并且使用户能利用同一检索表达式或检索词对各种数字化资源进行同步检索,实现同一主题信息资源的一步到位的检索与查询。同时,还可以根据某些用户特定的信息需求定制具有个性化特点的用户界面来提供符合其特定需求的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信息和信息服务。

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是以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服务集成系统的建立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完备的资源整合体系作后盾,无缝的、贴切的、高效的、主动的、一站式的信息服务模式则是无法实现的。

个性化信息需求及服务要求信息资源必须进行整合。

查看全文

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实施意见

一、重要性和迫切性

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关键性资源,是21世纪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对于推动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辅助政府决策、提升城市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整合利用面临新的需求。一方面,“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城市发展战略对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利用提出了新要求;举办2010年亚运会要有完善的地理空间数据体系作支撑;公共安全、应急联动、智能交通、城市管理、环境整治、防震减灾等对地理空间信息的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地理空间信息产业正成为迅速崛起的新兴服务业,预计到2010年我国地理空间信息产业的年总产值将超过8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5000亿元以上。因此,作为我市支柱产业之一的电子信息产业,必须牢牢把握地理空间信息产业发展机遇,迅速提升发展水平,确保其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我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建设具有一定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市政管理、导航定位等领域的建设应用成效显著,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取得初步成果,地理空间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在全国各大城市位居前列,但仍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应用需求,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等相关保障机制不健全,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外部环境有待改善;地理空间信息产业规模小等。

因此,完善我市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加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整合,提高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地理空间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当前推进“数字*”建设的首要任务。

二、总体思路和实施目标

查看全文

信息资源整合电子政务云平台研究

摘要:提高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程度,对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政府信息公开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管理体制、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各级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没有得到良好的共享效果,因此急需构建电子政务的云平台,促进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信息交流和共享。

关键词:云平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

1我国电子政务现存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为提高行政绩效、增强政府工作的公正与透明度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整体来看,我国电子政务目前在整体规划、应用层次和技术水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1.1政府职能的转变不够彻底。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实施中,关键点是“政务”而不是“电子”。但就目前政务建设的实际工作来看,仍然存在重“电子”轻“政务”的现象。电子政务的核心是政府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民众提供相关的公共服务。应该是以公共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行政管理为辅。但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政府职能仍然是以行政管理职能为主,公共服务职能为辅。1.2整体的规划不足。由于缺乏整体的、可行的规划,重复建设的问题很严重。有些机构、部门在未对现存设备、系统进行优化整合的情况下,继续招标新的项目、建立新的系统,大范围的重复建设,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尽管国家提出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现有的网络设备,严禁重复建设,但仍有许多地区的机构和部门把建设的重点放在重新组建高性能的网络设备上,浪费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1.3信息的安全存在隐患。我国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民众的安全保密观念、隐私保护观念还很淡薄;信息安全的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管理与责任落实的不到位;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保障信息安全的自主可控能力还不够强;信息安全服务机构专业化水平还不够高;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的拔尖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1.4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的动力不足。我国的电子政务是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由政府主动提出来建立并实施的,而不是在市场的推动下建立起来的。国务院为了进一步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带头建立并实施了电子政务,并自上而下逐级进行推行,但是这种推动力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缺少来自企事业单位、慈善机构及其他各个经济主体以及民众的支持与参与,导致电子政务只能为少数人提供便利和服务,而并不能为广大民众服务。1.5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法制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还没有设立明确的法律法规。总的来说,我国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建设明显地滞后于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何明确法律的地位与效力;电子政务安全如何立法;如何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如何修改具有冲突性的法律法规;如何保障电子政务建设与实施的资金。

2新时期电子政务云平台构建的现实意义

2.1提升信息资源的流动效率,实现信息共享。分布不均是目前政府信息资源的特点之一,各地区和各部门的网络技术水平、信息量分布等差异较为悬殊,所以在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地区之间政府信息资源也存在着不均衡的分布情况,而在电子政务云平台构建之后,电子政务网络平台能够得到有效的统一,实现逻辑上整合分散的电子政务系统的目的,同时实现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地域之间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交流,打破信息资源流动的局限,促进政府整体办事效率有效的提升。2.2降低资源整合成本。由于电子政务系统结构的不同,加上其信息资源的配置体系、组织体系缺乏统一性,导致不同的信息者之间存在较高的信息重复率。在用户寻找所需的信息时,就容易出现找不到的问题,使得信息资源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而信息资源整合的成本也会由于单一的信息和大量的重复信息而提升,而电子政务云平台以其特有的接口技术、个性化服务理念,可以对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提供满足,使得信息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另外有效的调度、分配相关的信息资源基础设施,促进信息资源、及其相关设施的使用效率的提升,有效的防止出现重复的资源建设,为信息资源整合成本的降低发挥积极的作用。2.3完善了信息资源整合安全机制。整合电子政务信息资源需要重视的问题就是安全机制,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技术可以为电子政务云平台提供技术支撑,对其高度容错机制进行充分的利用,实现有效和严格的配置、控制、管理云平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目的,通过严格的权限管理策略、高度集中的数据管理方法,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整合信息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对信息和数据的安全进行保障。2.4正确宣传导向的强有力保障。电子政务平台作为官方信息的渠道,是正确宣传导向的有力保障。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网络媒体不断出现,信息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人际互动也不断增多,推动了信息宣传再上一个新台阶。然而却也存在各种问题,比如无障碍浏览加大了信息宣传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别有用心的人恶意利用网络媒体散播谣言,负面信息等,都使信息的正确宣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因此当前政府和社会都应该高度重视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查看全文

服务信息资源整合研究论文

摘要:在个性化信息资源组织体系中,存在着结构、来源各异的信息资源,需要对其进行整合,本文拟对个性化知识门户中的信息资源整合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1基于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整合问题的提出

1.1个性化信息服务对信息资源整合的要求

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是指为了方便用户利用其各种数字化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智能化技术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内容的集成,使目前信息资源组织系统的公共用户界面变得简单、友好,并且使用户能利用同一检索表达式或检索词对各种数字化资源进行同步检索,实现同一主题信息资源的一步到位的检索与查询。同时,还可以根据某些用户特定的信息需求定制具有个性化特点的用户界面来提供符合其特定需求的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信息和信息服务。

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是以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服务集成系统的建立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完备的资源整合体系作后盾,无缝的、贴切的、高效的、主动的、一站式的信息服务模式则是无法实现的。

个性化信息需求及服务要求信息资源必须进行整合。由于目前的信息资源组织体系并没有将其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整合为一个整体,只是简单地将各种商用数据资源和非商用数据资源连接到机构网站上提供信息服务。所以,目前绝大多数信息资源组织体系给用户提供的用户界面是一个既相当复杂又不考虑不同用户信息需求差异的公共用户界面。用户使用不同的资源往往需要使用不同的检索软件并需要对路径及其它一些参数进行必要的设置,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用户检索和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麻烦。[1]

查看全文

城区道路信息资源整合措施

2009年春季,我市主城区内城市道路翻浆破损严重,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车行密度和出行频率逐年上升,重载物流车辆日益增多,单车承载已发展到几十吨,有的甚至达到70t以上,已远远超出了我市原有道路结构层的设计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主城区内城市道路大多修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1990年国家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颁布实施前,没有统一的设计标准、设计依据,施工质量缺少法定监管部门的监管(市政工程监督站成立于1989年),道路基础一般为20~40cm厚的灰土结构,道路荷载标准和结构抗压强度,仅能承载10t以下载重车辆的通行要求。道路翻浆破损、超龄使用,严重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市民生活,对此市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决定,由市建委牵头,制定我市主城区低标准城市道路结构性升级改造计划,同时启动《哈尔滨市道路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建设。该项目建设重点是资源整合、数据建库、系统开发。本文只讨论资源整合部分。

1数据资源

哈尔滨道路地理信息系统涉及的数据包括:哈尔滨市道路普查管理数据库、哈尔滨市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道路外业踏查采集的多媒体资料、城管局基于道路结构性升级改造计划上报的道路现状信息、哈尔滨市断头路卡脖路影像数据。

1.1哈尔滨市道路普查管理数据库该MIS数据库建设于2005年,采用的是Access数据库,包括哈尔滨市所有道路共2389条(段)的详细信息。数据库表结构采用的是主表和附表的形式,通过ID进行关联。其中主表中存储的是道路的基本信息,附表存储的是道路分段信息(见表1,表2所列)。

1.2哈尔滨市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该类数据主要为城市骨架类数据,具体包括基于哈尔滨市城市坐标系统快速生成的道路、水系、铁路、大片绿地、标志性地名等。道路用于查询、定位等功能,而水系、铁路、大片绿地、标志性地名则主要体现城市骨架功能。

1.3道路外业踏查采集的多媒体资料该类资料包括现场采集的照片、视频等,用于道路结构性升级改造计划的辅助材料(见表3所列)。1.4道路现状信息哈尔滨市主城区城市道路结构性升级改造工作要求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平房五区城管局提报主城区道路现状信息及改造后信息(见表4,表5所列)。

查看全文

高校体育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分析

1高校体育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1.1体育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体育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主要目标就是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体育信息资源的服务和保障,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但目前体育信息资源局部有序而整体却呈现无序的状况日趋严重,一些体育综合门户网站多是以报道体育新闻为主,专业体育信息和体育教育信息获取途径少,对体育专业知识和有关体育教育、运动健身的介绍较少,体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1.2体育教育、运动健身信息零散,信息缺乏关联度。虽然Internet网有大量的体育教育、运动健身的资源,通过搜索引擎可以实现有关信息的查询,但这些体育信息资源大都比较零散和碎片化,包含了过多的无用信息,进而影响到信息的大量堆积和叠压,使得体育信息的使用率明显下降。而通过信息彼此之问的属性来进行相关联的查询,对体育信息的传播、利用有着重要的价值。我国大型门户网站体育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关联度不够稳定,信息碎片化程度较高,大量的旧信息沉积,一些新的体育信息往往被其所覆盖,造成用户无法实现新信息的查询要求。

2高校体育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构建

2.1提升体育信息化水平,整合体育信息资源。各高等院校、省市体育部门要增加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投入,搞好高校校园网和体育门户网站的建设。高等院校和体育主管部门,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抓好信息现代化的软件、硬件建设,打好基础,实现体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着力提升信息化水平。相关部门尽快联合组成一个权威的体育信息资源管理协调机构,构建一个体育信息资源库作为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模块,将体育信息分门别类、有序地提供给用户,在收集、分类、加工、提炼等环节严把信息质量关,对高校体育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将优秀体育教师和优质体育课程,以数字化资料的形式并入资源库,规范标准、统一要求。2.2构建高校体育信息资源整合管理平台。高校体育信息资源的整合不仅能使各个独立的数据对象、功能结构相互融合、类聚和重组,在用户利用网络体育信息资源整合体系时,还需要一个方便快捷的通道——资源整合平台才能实现。通过这个数字化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实现体育门户网站和体育院校、综合院校的体育院(系)各资源用户的体育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在这个平台上,管理者与用户两个层面可以双向互动交流。面向管理者层面可实现管理功能、资源服务、安全机制、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等,面向用户层面可以实现跨库检索、资源挖掘、教学、健身导航,也可建立个人体育信息资源数据库等。基于上述实施理念和系统分析,其平台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2.3构建高校体育信息资源库。体育学是一门集健身和健心于一体的综合类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体育院校、综合院校的体育院(系)、体育科研单位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要根据体育学的特点,根据体育训练、健身、教学的实际,利用高校网络体育信息资源,以体育信息化为导向,开发制作适用于高校体育教学、训练的应用软件,承担起建设高校网络数字化体育信息资源库的任务,构建适应体育学需要的知识点库,力求“建为所用”。系统技术采用流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ADO技术、WindowsAPI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的整体架构可采用B/S架构与C/S架构体系,该基本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2.4构建高校体育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管理机制。高校体育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满足高校体育教学、训练的需求。高校网络体育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复杂的、开放的系统,要在体育院校、综合院校的体育院(系)、体育科研单位的配合下进行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所以,应该成立一个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协调领导的跨系统、跨地区的高校体育信息资源协调委员会,构建高校体育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管理协调机制,采取“自由、开放和共享”的理念,综合运用市场机制、政府协调和保障机制,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一种互利互惠的市场平衡运行机制,通过共享系统内各要素间的相互协调,形成一定的组织管理架构。因此,要构建体育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必须协调好用户现实需求、管理协调、保障机制及共享平台建设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体育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的高效运行。

3结语

高校体育事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借助体育信息化这一“核动力”,积极拓宽优质网络体育信息来源,科学地合理开发并优化整合这些体育信息资源,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共享环境与机制。以信息化带动高校体育教学、训练的现代化,拓宽优质高校体育教育信息资源收集渠道,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信息资源库扩散率和使用率,优化整合资源内容,注重新媒体、网络平台等信息传播途径建设,建立高效、完善的共享运行机制,实现我国体育事业的现代化跨越式发展。

查看全文

信息资源整合和科学素质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对“信息技术资源”“科学素质”两个概念作了简明的阐释。以化学、英语等两节信息技术资源与课程“整合”课为例,明确指出利用信息技术这一科普资源,使课堂结构优化的方法和要求。

关键字:信息技术资源科学素质整合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资源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科普资源,因为它直观、方便、快捷,信息量巨大,联动能力强。信息技术资源已经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的第二空间和高速快捷的人际交流手段。对高中教师而言,怎样把它融入到课程中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值得研究并付诸行动的重要任务。

首先明确两个概念:“信息技术资源”和“科学素质”。“信息技术资源”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①手段,即各种信息媒体,如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等,是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资源。②方法,包括两类方法:一是信息媒体应用的方法,即运用信息媒体对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存储、处理、传输的方法;二是信息系统的优化方法,即信息系统设计。本文中提到的“信息技术资源”重点指的是计算机技术资源和整合技术资源(多媒体网络技术资源等)。“科学素质”包括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与人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并包括情感和人格魅力。

下面通过介绍本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资源带进课堂的实际情况,探讨教师通过整合信息技术资源与课程衔接,可以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以一堂在本校多功能厅讲解的高二化学新授课为例:教师讲解《乙烯》,首先通过实物展台(用液晶投影展示),做了一个简易试验,用一块“能燃烧的冰”导入课堂,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在实物展台前又让学生亲自参与做了几个小实验,通过大屏幕投影让全体学生清楚地观察到了乙烯的制取方法及特性。并通过课前准备好的PowerPoint课件,其中包括网上下载的一些图片,演示乙烯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以及会带来如“白色污染”的负面影响。当学生们通过投影看到漫天飞舞的塑料垃圾发出唏嘘声时,教师不失时机引导学生要增强爱护环境的意识,并提请学生想出好的方法来杜绝“白色污染”。最后师生在保护蓝天碧水(同样用下载图片展示)的良好意愿中结束多媒体演示课。在这节课中,多媒体(液晶投影机、实物展台、计算机)及网络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信息能力、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等科学素质得到了提高。

查看全文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研究论文

摘要:论述了2008年全国“两会”推行的“大部制”改革,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重大契机和新的要求;阐述了信息资源“整合”已成为未来世界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特点和亮点之一;提出了促进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大部制”改革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

一、“大部制”改革

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以“大部制”为核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上届“两会”的机构改革目标是精简机构,公务员削减50%,而本次会议的“大部制”合并重点在于调整功能——按照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整合现有部门职能,减少交叉,为政府信息的整合和政务信息公开提供了组织准备。

这次“大部制”改革涉及业务重组,机构调整和制度建立,明确了责、权、利的相对统一。大部建制使电子政务建设面临重大挑战,对于合并重组部门来说,不仅要求其在人事和业务方面进行整合,还需要在数据资源和网络系统方面进行整合与改造。例如,新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需要解决好上述问题,而其他保留的部委也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被赋予新的内涵。一些关系到农业、环保、安全、教育、财政、税务、水利、国土、气象等部门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会有更大提高,各省、市、县从城市到农村电子政务发展也会更加深入,全面提速。

这一“大部制”改革所带来的重大变化,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在很大意义上也将引发电子政务建设应用在政务公开、信息整合、应用协同三个方面取得新进展。在此之前,我国政府的部门设置过多,每个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过细,导致出现部门职能交叉和重叠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大部制”改革和整合,其根本在于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因此,电子政务设计的原则也需要随其部委整合而进行相应调整,解决好电子政务如何适应大部制需求的问题,这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发展面临的又一重大契机。虽然渐进的行政体制改革刚刚起步,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但毕竟已显现出其发展方向,而电子政务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要作用。

查看全文

旅游信息资源整合推动旅游文化发展

一、山西发展旅游文化的必要性

山西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非常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3000年之久,因此有着“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的美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祥地,山西的旅游资源更具有独特性和人文性。晋商作为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最为鼎盛,称雄中国商界500年之久,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云冈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是中国公元5至6世纪最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中国悠久的佛教文化传统的传承地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我国首次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并取得成功的古县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成就。另外,山西大约有3000多年的制醋历史,在古代“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山西人更酷爱食醋,被称作“老醯儿”,民间有“无醋不成味”的说法。出产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的汾酒是我国一种非常古老的名酒。跑马神泉和古井泉水被当地人称为“神泉”。山西独具特色的晋商文化、佛教文化、酒文化、醋文化、大院文化、古城文化、根祖文化等构成了山西旅游的灵魂。我省皇城相府景区的“迎圣驾”表演,再现了康熙皇帝驾临皇城相府并阅览陈廷敬主编的《康熙字典》的情景,从2001年开始成为常态演出,为皇城相府的旅游注入了浓厚的文化色彩,深受游客的喜欢。诸如此类的还有北京的大观园、云南的丽江古城、浙江的西塘、常州的中华恐龙园、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等,都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范例。我省应充分发挥文化大省的优势,赋予旅游以文化的内涵,把发展旅游文化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突破口,促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

二、山西旅游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据2011年统计年鉴,我省2010年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1.39%,五台山等十大文化景区、晋商文化节等带着文化和旅游双标签的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推进。但山西旅游文化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资源依赖型”的思路仍在旅游业中占主导地位

长期以来,我省由于区位、交通、综合实力等方面的限制,旅游业的发展养成了依赖资源的惯性,同时对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和持续利用缺乏足够的重视,常出现为追求市场经济效益而滥用、歪曲文化资源。近几年随着游客对文化需求的增加,“资源依赖型”思路终将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缺乏竞争力。无论是旅游业的提质增效,还是构建民族文化强省,都切实地提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下,以知识和创意为核心构成的旅游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市场拓展型”发展模式的转变,是我省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持续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查看全文

关于人口信息资源整合指导意见

各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省、市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现全区人口信息资源整合,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现就建立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区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网络体系,在促进工作、辅助决策、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但由于部门间信息网络相对独立,人口信息缺少固定、畅通的沟通渠道,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基础信息的收集掌握难度加大,不利于各级准确把握人口形势、实施综合决策。建立部门间人口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搭建标准统一、数据规范、互惠互利、共用共享的人口资源信息平台,已成为提升公共管理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尤其是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密切配合,拓宽人口信息采集渠道,搭建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确保共享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断提高共享资源的使用效益。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整合部门信息资源,建立覆盖全区互联互通、运转高效、协调有力的人口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提高社会事务管理服务水平和综合决策能力,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