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平台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3 10:17: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信息平台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医疗信息集成平台技术研究
医院信息一体化建设促进了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对于建立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信息的合理共享与信息资源深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各异构系统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具有较大难度,为大型集团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的构建带来较大困难。因此笔者提出了信息集成平台的解决方案。
1信息集成平台简述
传统的信息集成平台往往局限于数据集成,解决了信息集成的技术兼容性问题[1],很难实现各异构系统间的业务集成。这种集成方案缺乏标准的临床语意数据集,只能实现数据间点对点的转换,导致集成平台的系统结构复杂,缺乏灵活性与可拓展性。所以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HL7-CDA的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国内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大多以实现需求为基础,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与临床标准数据集约束,导致各异构系统的封闭性。因此本平台采用HL7-CDA与卫计委临床标准数据集相结合来保障临床数据语义的标准性。基于HL7-CDA的信息集成平台采用SOA架构,其是一种粗粒度、低耦合服务架构,能实现各项功能集以服务的形式平滑接入[2],不涉及底层的系统接口。本信息平台对现有的检验系统、影像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子系统实现了数据的有效整合与共享,保证了院内患者临床信息与管理信息的标准化管理。
2基于HL7-CDA标准和XML技术的通信模型
2.1HL7-CDA及临床标准数据标准HL7-CDA是HL7标准的补充协议,是以信息交互为目标的具有特定语法和临床语义的文档标记模型。CDA文档通过<ClinicalDocument>标签进行标记,主要包括文档头(Header)和文档体(Body)两部分。其中Header由文档概要、文档数据、文档提供者和文档接受者4部分组成;Body主要是临床文档的详细内容。CDA文档体中所包含的临床文档由结构体(StructuredBody)构成。每个结构体都可以由多个可递归嵌套的部分(section)组成[3]。另外为了保障CDA标准的本地化,系统同时参考卫计委临床标准数据集来进行补充。标准数据集包含了不同医疗信息的数据元及其值域,例如门诊信息、住院信息以及检验信息等不同业务场景。2.2XML和Schema技术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是一种可拓展性的标记语言,是由W3c制定的一种标准。XML可以定义临床文档的结构信息,便于异构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已经成数据交换领域的通用语言。使用XML语言标记的文档对象称为XML文档,并且文档自身的结构关系可以通过文档定义类型(DTD)或XMLSchema进行表述。但是DTD有独立的语法结构;其支持的数据类型较为有限;DTD不支持动态扩展。所以本系统采用XMLSchema进行文档验证,XMLSchema支持的数据类型丰富;XMLSchema和XML使用同样的语法规则;其可扩展性较强。HL7V3消息格式和CDA文本都可以通过XML进行描述,它们都可以作为一个XML文档。通过Schema对文档结构的预定义,保障了异构系统间交换数据的语法和语义的一致性,同时也对XML文档进行数据校验。基于共同的XMLSchema,保障了异构系统间的数据的互联互通。2.3通信模型的构建通信模型是基于HL7-CDA标准,通过XML技术构建,实现了院内异构系统的数据交互。其构建流程如下:①将具体的医疗业务场景设计的数据元按照HL7-CDA的Header和Body进行分类处理,其中Body部分由多个Session组成,例如患者主诉、既往史、现病史等不同部分。②建立CDAHeader部分与上述头部相关数据元的映射关系。③参考现有模板章节与CDAR-MIM标准进行CDABody不同章节的定义,同时完成上述数据元与CDABody的映射。④当业务数据元与CDA完成映射时,通过XMLSchema对CDA文档进行校验,形成正确的CDA文档。通过上述转换,实现了以数据类型为中心的数据库文档结构到以患者为中心的CDA文档结构的转换。
3信息集成平台的实现本平台采用
能源计量信息平台的分析设计
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管理信息平台做为整个系统的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网络平台,为核心业务系统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接入,为整个系统平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便于对各地区的重点耗能企业进行能源管理,平台要求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的采集上报,以实现数据采集、远程传输、数据运算、数据分析、数据图形化显示、数据以及提出解决方案的数据综合处理信息系统。现场能源检测点确定。用能单位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管理信息平台,根据行业不同采集不同种类能源的数据。所称能源数据,指煤炭、原油、电力、天然气、焦炭、水、蒸汽等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回收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管理信息平台采集点的设置原则是以能够准确和实时采集数据的作为计量检测点,并且要考虑能满足能源平衡、能源统计与审计要求。计量器具管理的内容要依据企业能源部门计量器具的管理流程进行设计。同时还可能会与其他相关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或流程交互。
下面就针对计量器具管理主要的功能模块进行说明:(1)企业基本信息管理:包括企业基本信息,计量体系认证情况,企业主要产品和能源、各年度总产值与总能耗。(2)计量器具台帐:包括进出用能计量器具台帐、主要次级用能计量器具台帐、主要用能计量器具台帐,实现计量器具的型号、安装位置、检定日期、通信方式等的管理。(3)企业计量标准:包括企业的计量标准的新增,查询统计,浏览等功能。(4)计量器具查询统计:包括进出用能单位计量器具配备、主要用能设备计量器具配备、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计量器具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综合等查询、导入、导出功能。(5)计量器具配备统计:包括进出用能单位计量器具配备、主要用能设备计量器具配备、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计量器具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综合等统计及导入导出功能。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平台,通过互联网采用数据采集终端和标准的传输协议,实现地区能源数据的网络直报、数据采集接收用能单位计量器具的数据。对于自动化采集的结构化数据通过系统设置的数据处理规则进行后台处理,把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能源计量数据采集接受处理系统应支持多线程采集接收,支持不同的数据库系统,系统还应具备看门狗功能,能监测接收线程是否正常,保证系统24小时正常运行。1.企业计量器具档案管理系统模块;2.能源计量数据采集接受处理系统模块;3.能源数据分析统计系统模块;4.能源GIS系统模块;5.能耗数据直报功能模块;6.节能降耗公共服务平台系统模块。
为了扎实推进能源计量工作,将节能工作落到实处,本文对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管理信息平台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规范、有效、科学的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管理信息平台不仅能规范企业能源计量与管理,也将进一步推动国家依法实施节能减排监督管理。
本文作者:王永霞工作单位:新疆计量测试研究院
家居厨房信息平台的架构分析
信息架构(IA)
目的是帮助用户查找和管理信息”,其核心思想是“让信息可理解”和“把复杂变为清晰”[1]。对于信息架构的特点,可归纳成三点:(1)在信息领域中信息的产生、消费的结构化设计。(2)通过组织和标记信息来解决计算机技术下信息领域的可寻性和可用性问题。(3)这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探索出一定规则的新兴领域——数字化领域的设计和架构。谁需要信息架构的设计?首先,它是一个信息量庞大的信息库;其次,用户使用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再次,信息的时效性不是短暂性的。本文研究对象完全符合三个要求,因此为让信息平台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降低用户使用负担,引入信息架构的思想是必不可少的。
基于IA的家居厨房信息平台的构建
家居厨房信息平台的核心功能是用户获取所需信息,应是便于定位理解、导航、检索的信息系统;如果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有效信息,这对家居厨房信息平台的影响很大;然而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需求,满足每个用户的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构建信息架构的首要原则是以用户为中心,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使他们在平台中能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已所需的信息、而不致于迷失方向。因此,了解用户需求是构建信息架构的现实基础。本课题通过用户访谈和问卷调查形式对用户需求进行了深入了解,并总结了用户需求列表(见表1)。信息架构的模式包括四种简单模式(层级、数据库、超文本、线性)以及六种混合模式(简单层级+数据库、目录、中心辐射、子站、集中入口点、标签)。限于篇幅这里不做详细介绍[2]。构建家居厨房信息平台的第一步是确定平台目标,并对用户进行分析。首先,平台提供的核心信息有:菜谱信息,计时信息,便签信息,分享信息,用户登录/注册五大信息模块,平台内的所有信息均由此五大模块提供。因此,平台基础架构采用层级模式。层级模式中可分为两种:扁平式(顶层有许多类目,但层级数较少)、锥形式(顶层类目较少,但层级数很多)。由于平台的设计目标是清晰、易用、便利,开始进入平台时应尽量少地给用户提供类目的数量,以给用户一个清晰的使用逻辑,故平台将采用锥形式的层级模型作为平台的基础架构,为用户提供的类目分别有:菜谱、计时、便签、分享、用户登录/注册五大类目,使用者进入平台时将得到一个清晰的使用逻辑(见图1)。1)菜谱模块的信息架构:首先,从平台最核心、信息量最大的信息类目“菜谱”开始。用户寻找所需菜谱的方式往往有三种:通过食材、菜名或烹饪时间寻找菜谱;通过口味或菜系寻找菜谱[3];选择系统推荐的流行菜谱。这三种寻找方式往往处在同一数据层级上,作为三种入口,因此也用层级式的信息架构(见图2)。(1)当用户寻找到所需菜谱后,在菜谱的阅读上,根据笔者的观察与研究,用户使用菜谱时对信息的浏览分为跳跃式与递进式。用户阅读菜谱时,绝大部分的时间会先进行跳读(总览全文),故具体的菜谱信息应该适应跳读式阅读,让用户在烹饪前对烹饪材料与烹饪方法有个系统了解(如需要准备的调料有那些,烹饪的主料有那些,烹饪的操作过程是如何的)。再者菜谱信息均有一致性的结构,针对以上特点,在这一层级的信息架构宜用数据库的模式(见图3)。采用数据库模式的最大优点是一次性储存数据,可用不同的数据块和方式展示信息,可以很好满足用户在烹饪前为用户提供准备烹饪的信息。例如可把烹饪主料信息单独提取出来,并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的手机,自动为用户生成购物清单,最大程度地为用户提供方便。图3具体菜谱信息架构图(2)具体的菜谱信息层也需要适合递进式阅读的信息架构。所谓递进式阅读菜谱是按部就班的、很少出现跳跃式的阅读,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用户的烹饪过程中,用户一般会边阅读菜谱边进行烹饪动作;这时平台中每个菜谱的具体信息架构,应采用线性结构(见图4)。计时模块的信息架构:用户的计时习惯一般有三种:直接输入所需时间计时;选择经常使用的预设时间计时;以菜谱上的烹饪时间为基础计时。这三种计时方式应处在同一层级,所以计时模块的基础架构应为层级式(见图5)。为适应经常出现的第三种计时习惯(以菜谱上的烹饪时间为基础计时),则要建立超链接式的信息架构,以满足用户需求(见图6)。图6菜谱模块与计时模块间的信息架构图3)便签模块的信息架构:用户使用便签的习惯有两种方式:以菜谱中的缺少的食材为基础编写购物清单型便签;手动输入编写便签。这两种方式应处在同一层级,所以便签模块的基础架构应为层级式(见图7)。为适应以菜谱中缺少的食材为基础编写购物清单型便签的使用方式,在信息架构上应添加超链接式满足用户需求(见图8)。图8菜谱模块与便签模块间的信息架构图4)分享模块的信息架构:用户的使用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分享自建菜谱,另一种是分享烹饪心得、给菜谱打分及分享烹饪成果的图片。这两种方式应处在同一层级,所以分享模块的基础架构应为层级式(见图9)。(1)在分享自建菜谱信息时,用户通常会按一般菜谱的信息模式进行信息录入,故在下一信息层级中应采用数据库式的信息架构形式(见图10),可让用户获得良好的信息录入逻辑关系,以便录入。(2)用户往往会在阅读菜谱的过程中出现编写烹饪心得、上传菜肴图片、给菜肴打分等行为,因此应为菜谱模块与分享模块间建立超链接式的信息架构形式(见图11),让分享模块与菜谱模块进行信息交流满足用户需求。图11菜谱模块与分享模块间的信息架构图5)用户登录/注册模块的信息架构:用户登录与新用户注册,这两种使用方式应处在同一层级,所以基础架构应为层级式(见图12)。无论是老用户登录还是新用户的注册,其录入及显示的信息均有一定模式,因此均用数据库式的信息架构(见图13),以便信息录入与管理。图13旧用户登录与新用户注册信息架构图6)平台的总信息架构:通过对平台信息架构的宏观与微观的具体规划,并把它们结合起来即可得到家居厨房信息架构的总架构;这种架构不是一种单一的基础架构,而是一种混合架构——集中入口点模式。首先要根据平台内容与核心用户确定一个适用于该平台的信息架构模式,这里使用层级结构。再者因为用户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通过主信息结构来寻找信息的情况,本文有意提供一些入口点来帮助他们发掘有用的信息(这些入口点不必覆盖所有站点内容——专注核心信息即可,见图14。
家具厨房信息平台属于信息消费型的产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快捷性、方便性等是平台评估的重要参考要素。建造一个交互性优秀的家居厨房信息平台,无论是信息架构还是交互设计都需要慎重的考虑。信息架构的构建就如铺设道路,有效的信息架构方式会引导用户一步步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交互设计则是在信息架构的基础上把架构用视觉化的语言进行表达,交互设计好比路标、指引用户前进,但若道路铺设混乱再好的路标也只会让人烦躁不安。所以,信息架构是平台的基础[5],必须在在交互设计开始前构建完善,最终配合优秀的交互设计语言,才能得到一个理想的交互平台。本文经对家居厨房信息平台信息架构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论述,找出适合该平台的信息架构模式,希望能给读者进行其他平台设计时带来有益参考。
本文作者:梁跃荣吴洁瑜工作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研究与应用
一、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概况
“十二五”以来,省市县各级区域卫生平台建设初具规模,互联互通应用效果初步显现。截至2015年8月,我国省级平台已建成22个,在建的9个,市级平台建成152个,在建81个,县级平台已建成644个,在建552个。全国85%以上的省市已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化领导小组[1]。基于平台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应用按信息的使用方式分为四种类型:①信息共享类,其主要的功能内容为居民健康信息调阅、区域内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公众服务应用。②“互联网+医疗”应用类,主要的功能内容为预约挂号、诊疗费用支付、智能提醒;③业务协同类,如妇幼保健业务协同、双向转诊、区域影像与检验协同。④辅助决策支持类,如应急指挥和处理平台、区域卫生统计。全国三级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建设情况调查报告提到,538家医院中接入上级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的医院占比为28.4%,实现业务协同的有23.8%,远程医疗的有22.3%,接入公众服务系统的则仅有18.8%,数据表明,医院间的信息共享及业务协同还没能达到互操作的程度。所以,除了需要不断加强医院信息平台与上级区域平台的联通外,还要挖掘、推广和建设业务协同服务,促进区域内的业务协同,促进远程会诊、转诊、转检和区域公众服务的协同发展。
二、协同机制下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构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国家对医疗信息化的重视,部分地方政府逐步建成了一些特色平台。如区域卫生信息集成平台、妇幼信息管理平台、集中挂号预约平台等,这些平台解决了监管数据的采集问题,并建成了针对特定服务的统一门户。尽管平台的建成实现了数据的集成和面向居民个体的应用服务,但仍存在以下不足:①医疗机构间虽已通过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了历史数据共享,但还无法实现实时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②机构间信息资源交互的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亟待完善,需在提高机构间医疗协同的可操作性同时保证事务的一致性。在协同机制下,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实现服务的封装、管理,通过工作流技术完成人、过程、服务和数据的协同工作可有效解决上述不足。(一)医疗机构间的协同机制。协同学是指协同作用的科学,即关于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相互协同作用的科学[2]。人们认为系统的行为不是子系统行为的叠加,而是由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来调节和组织。系统的宏观性质和行为是它的各个子系统的合作效应,系统发挥出的功能,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或等于子系统发挥功能的和,而序参量则决定了系统发挥出的功能是否能达到最大化。在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平台上,各家医疗机构就是协同学中的子系统,机构的地理位置、医疗资源、学术水平、专科特长、人才组成就是序参量。当各机构相互合作、优势互补,以序参量为宏观参数,建立有核心、有主体的医联体、专科联盟,形成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放射网络,就能充分利用各家医疗机构的资源,有效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二)基于SOA的服务封装与应用系统模型管理技术。在SOA架构的基础上,基于语义的多粒度服务形式化封装框架,设计服务化封装模板,实现服务的特性和约束语义的清晰、规范描述,以简化和规范封装过程;采用XML服务接口定义,参考HL7和IHE标准,结合我国卫生行业标准,抽象方法,实现服务访问和使用的透明性。在服务平台中利用服务的生成、休眠、唤醒、销毁、持久化以及服务分类、重组、服务供应状态监控等技术,实现服务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应用系统模型的细粒度管理工具,包括应用系统各类模型的创建、、更新、停用等功能,实现基于组件的应用系统裁剪、组装、升级的透明化管理,使不同机构各个功能都独立存在,更新工作不会影响其他用户的使用。(三)基于工作流技术的人、过程、服务和数据的协同工作方式和机制。多视图业务协同模型向多流程工作流模型转换,以业务协同为中心建立基于人-机交互流程和面向人-人协作流程的任务表产生规则和方法,协作流程事件服务处理是通过服务配置、组合和事件及业务规则的调用来实现的,并采用补偿模式避免因业务异常导致的逻辑数据错误,确保事务的一致性处理。通过基于事件和业务规则的服务配置、组合和调用实现协同过程事件服务处理。
三、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技术框架式
作为数据传输通道,并对外接口,用于接收数据;数据接收后,经过数据解析,向数据中心预定划分好的各个主题库分别存储数据;按照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应用,如通过J2EE框架开发居民健康档案浏览子系统,作为健康档案查阅的载体,无缝植入到基层医院的HIS系统,实现区域内健康档案的共享。在最底层,是数据源系统前置机(PointOfService,POS)与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集成的通道,用于对各家医疗机构异种异构的数据进行数据的采集,业务数据上传的方式采用MQ作为传输协议。患者信息的注册,前置机通过WebService与平台的EMPI系统交互,完成居民的主索引注册、查询、变更通知,以及术语更新业务。EMPI系统,以WebService方式与其它系统交互。EMPI提供查询服务,并通过连续健康档案系统提供的WebService接口发送EMPI变更通知。
健康档案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分析
近年来,医院信息化改革不断推进,尤其是在HIS、LIS、PACS等系统广泛使用后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促进了医院医、教、研事业的全面发展。然而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给居民健康带来新的严峻挑战[1]。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将提出更高要求,整合区域内卫生信息资源、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部门数据共享交换、挖掘医疗数据背后有价信息,“互联网+”背景下区域卫生信息资源整合,共建医疗信息共享平台迫在眉睫[2]。
1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
1.1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概述。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区域内健康档案信息的采集、存储为基础,能够自动产生、分发、推送工作任务清单,为区域内各类卫生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活动提供支撑的卫生信息平台。平台主要以服务居民为中心,兼顾卫生管理和辅助决策的需要[3]。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作为卫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区域内各异构、多源卫生数据交互与共享的平台,也是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4],同时也是新医改中信息化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它具有系统庞大、功能复杂、数据异构等特点[5]。1.2区域医疗信息建设目标。首先,规范和统一本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服务业务数据的采集共享和医疗卫生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其次,为群众提供最直接和快速便捷的服务,支持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业务活动。再次,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性,提升整体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疗风险。同时,为省级、国家级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提供基础信息,对于构建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起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6]。1.3区域内各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共享。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形成纵向贯穿市、乡镇、村三级诊疗机构,横向覆盖主要医疗卫生机构,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医疗卫生信息化体系的基本架构,实现区域内跨机构、跨区域、跨部门的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7]。为了能够方便应用系统共享、交互平台的数据,平台需要对外提供相应的服务接口,其他应用系统通过平台的服务接口对整个区域内部的资源信息进行共享、使用。平台与应用系统交互的内容和返回值依旧是xml格式的字符串,具体的xml结构,每个服务是不同的,符合国际标准、有很好的扩展性[8]。
2区域医疗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
2.1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业务结构。平台总体业务分布为6部分:①基层业务,基本医疗和社区公共卫生业务;②区域卫生协同服务,区域双向转诊、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疗信息查询;③居民健康服务,居民健康记录查询、预约挂号、老年康复、健康体检、健康教育;④公共卫生监管,面向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慢性病管理、残联、血站中心的业务;⑤管理支持服务,卫生资源、绩效考核、应急指挥、高值耗材、内部办公、决策分析的业务;⑥建立与卫生相关部门的数据采集、上报业务。2.2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系统架构。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架构由6部分组成:①最底层信息基础设施,包括软件支持平台、硬件支持平台和网络支持平台,共同对上层应用起到支持作用;②卫生业务支持应用,包括社区业务支持应用、医院业务支撑应用和妇幼保健业务支撑应用;③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包括数据交换、数据存储和数据服务;④直接面向市民、卫生服务人员和公共决策者的应用系统,包括卫生综合管理、卫生协同服务、居民健康服务和公共卫生管理;⑤支持体系层有信息安全和标准规范组成;⑥外部信息交互层,包括和市民卡、医保中心、计划生育等外部部门的接口。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系统架构图,见图1。2.3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系统平台架构。平台应该是在目前各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基于卫生信息数据的中心,它制定统一的标准有效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并提高档案数字化管理后保密与泄密工作的措施,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业务协作网络[9],前置机接入过程流程图,见图2。
3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系统应用
科技信息资源平台创建
1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研究现状
由于国家的政策性扶持及引导,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发展迅速,并逐渐渗透到科研活动中。从全国来看,当前绝大部分省份已建设并使用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江苏、福建、广东三省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整合的范围不断扩大,已扩展到应用程序与服务等方面,同时,也开始逐步注重人们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并通过各种信息资源联合体、互助协作等形式,统一购买电子文献资源,促进了研究所、图书馆的发展。但资源重复建设严重、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协调、数字图书馆标准不一、合作建设少等问题也越发突出,急需一个共建共享平台来解决目前的困境。
1.2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1.2.1区域发展不同,导致其建设的不均衡经济发达的地区或省份,借助国家政策的支持,利用其底子厚、起步早、发展快、技术手段先进等有利条件,积极开展科技文献平台建设工作。比如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和清华大学等,对全国性的文献平台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加之这些平台的后期建设有资金支持,技术装备先进,服务条件好,他们的科技文献平台建设和服务走在全国前列。其他地区的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无法与其相比,其发展有一定的相对性和局限性,无论是建设情况还是使用情况,都有待提高。
1.2.2共建共享协调机制不完善共享平台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处于各自为战状态,或者是非常松散的简单合作,仅仅靠一个合作协议和理事会章程等自我约束,没有强制性的义务也没有法理层的权利,导致科技信息资源的收藏分散、重复,难以形成服务的整体优势。
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应用探讨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专业性较强,信息化是创新安全监管方式、提升安全监管效能的技术保障,是安全生产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西咸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沣西新城作为西咸新区五大组团之一,始终把创新发展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新城互联网、大数据产业优势,积极创新安全监管方式,2017年着手建设智慧沣西安监云平台,并于2018年1月12日正式上线运行。
一、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对信息化安全生产监管进行有益探索
智慧沣西安监云平台由政府端、公众端和企业端组成,遵循创新监管方式、强化行政效能、实现无纸化办公原则,突出隐患排查标准化、绩效考核精细化特色,以物联网+智能预警、大数据智能分析、安监一张图、救援信息智能等为功能主体,连接着沣西新城管委会各部门、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以及危化、建筑、工贸等生产经营单位,可实现智能监测、日常监管、危险预警、隐患排查跟进、风险评估、应急救援管理、公共信息、企业信息管理、工作考核等一系列功能,实现了信息化技术与安全生产监管的深度融合。目前智慧沣西安监云平台共注册企业333家,成功接入14家企业57处摄像头,4家企业5类22处传感器。电脑、手机均可登录操作,数据实时传输,给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加装了“千里眼”、“顺风耳”。同时,通过季考核、通报等行政手段,极大的调动了各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性。当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时,可提供事故单位基本信息,及时推送报警信息,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实现事故救援的有效联动,降低对人员、财产造成的损失。
二、当前信息化平台在安全监管中面临的问题
(一)平台众多,尚未实现互联互通
当前全国有重大危险源监管、事故信息直报、“互联网+执法”系统等全国统一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在实际工作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近年加强信息化在安全生产监管中的应用过程中,省、市、县也根据实际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监管平台,由于各类平台设计思路互不相同,大多系统不能兼容,尚未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业务联动,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而且很多平台建成以后,随时间推移使用率比较低,没有形成全国或全省安全生产监管信息“一张网”。
商务信息平台建设分析
*商务局切实加强了商务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重点是加强了*商务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工作,*商务网站于*年4月建成以来,月均访问量在2千人次以上,为宣传推介奈曼提供了有效的商务信息平台。网站共设首页、商务局概况、通知公告、政务公开、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商务天气预报、法律法规、办事指南、旅游观光、供求信息、文件下载、公众留言、OA办公系统等14个栏目,另设酒类流通、万村千乡、商务预报、家电下乡、办事指南五个子系统,以及局长信箱,投诉反馈两个特殊栏目。商务网站工作中主要强化了三项措施。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做到人员、设备、资金三到位。奈曼商务局充分认识到建好商务网站,另借助网络向外界宣传推介奈曼商务信息的最佳捷径,同时也是商务干部向其他地区商务部门学习的良好平台。为切实加强商务信息系统建设,局领导高度重视。举办了学习“OA”办公系统培训班,可以在网上单位通知、设置工作计划、发送公文、公共资源预约、制定个人计划、编辑个人通讯录及个人基本档案,发送邮件、网络会议等。还可以在网上进行上班考勤。在单位内实现了办公自动化,通过整体推进为商务网站的建设与维护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工作中,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由专人负责网站的日常管理和建设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具体业务,并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宣传设备,做到人员、设备、资金三到位,为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准确定位网站的服务功能,提高信息质量。*商务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为群众、企业和投资者服务为宗旨,及时全旗优质商品的供求信息和重点招商项目信息,为投资者和内外贸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信息和查询服务,建立农副职产品及食品市场价格信息平台,全面推进商务信息系统及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严把质量关,提高信息与工作的关联性,注重原创性、真实性、主要全旗招商引资,商务流通以及内外贸易信息,重要信息由局领导审核,普通信息也要由网站工作人员审核才能上报,确保了信息的质量。
三是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全力构建商务信息平台。首先,作为业务人员,熟悉本部门的工作是建好网站的前提。工作中,加强与单位各股室的联系,虚心向其他同志学习,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各股室都积极配合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切实加强了业务培训,全体工作人员都掌握了商务信息的编撰方法,通过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参与,为网站提供了最主要的原创信息来源。其二,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加强旗内部门间的联系,扩展信息来源渠道。通过局领导的协调,切实加强与旗政府网站的信息共享与交流。其三,积极向其他兄弟网站学习,借鉴经验,及时掌握国家商务发展的政策动向和工作动态,扩展网站的使用功能。
四是立足奈曼的旗情和资源优势,在“特”字上作文章,在“新”字上救突破。立足奈曼的旅游、物质资源、矿产资源开发等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需要,主要侧重于招商引资项目、企业供求信息、奈曼特色农产品、青龙山洼地旅游景区、*经济学发展情况、商务工作动态六个方面的信息采集、编辑、。同时,注重网站内容的更新,注重文章的创新,并及时对供求信息进行更新,切实提高网站为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保障网站的浏览人数。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奈曼的商务经济信息,为奈曼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商务信息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商贸经济的发展。
医疗信息服务平台技术研究
1区域性医疗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IBM和微软的云计算技术架构一个涵盖医疗信息化全过程的医疗云公共服务支撑平台,集成医院人力资源综合管理云平台、护理岗位绩效考核云平台、医院不良事件上报与预警云平台、公共医疗信息服务云平台、移动医疗云平台,研究系统控制策略和运营机制,探索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医疗云资源共建共享、信息安全、系统监控与运行服务机制,率先在连云港建立起一个架构技术先进、业务功能完备的医疗云应用示范工程[2-4]。本系统要研究以下几项内容:1.1基于云计算的医疗信息资源整合技术研究。如果采用云计算技术来构建医疗信息平台,开展医疗云服务,那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融合现有各类医院信息化系统;因为目前的医疗由于多年来的发展,陆续引入了多种异构的平台,如何让这些平台无缝集成起来,是医疗信息资源融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是不同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存储问题,比如对于共用的信息资源,如何解决共享及访问冲突的问题;最后是如何平衡不同管理模式和管理需求下的功能冲突。本项目拟采用微软最新的云计算开发技术打造一个通用的医疗云平台,对各平台底层数据整合,实现各平台基础数据的无缝集成和共享,减少数据冗余,消除信息孤岛,降低数据维护成本,并可根据用户规模动态分配软硬件资源,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1.2基于物联网的移动医疗技术研究。由于全球都在设法利用无线网络技术的移动性、灵活性和快捷性,因此医疗系统具备了构建移动医疗的平台。开发移动医疗可以使医护人员更准确、快速和高效地获取病例信息,制定决策和采取措施;更多的医疗系统通过网络技术协作,使患者更方便地获得医疗服务[5-7]。移动医疗信息系统充分利用HIS的数据资源,通过数据整合,实现了医院信息系统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加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帮助医院实现临床服务的无线化、移动化和条码化管理,是智慧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1.3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知识发现与服务研究。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人工智能和决策支持系统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系统,通过智能诊断实现对每位病人治疗过程进行实时分析并提供预警、提示和智能辅助决策支持[8-10]。还可以利用个性化推荐实现病人的个性化医疗,为自己量身制作医疗方案,可以有效解决重复检验检查和重复治疗问题,同时能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和加强对医疗差错的控制,提高病人从医的满意度,从而使病人真正从智慧医疗中获利。
2实现方案
本文结合IBM公司的云服务硬件解决方案和微软公司的云计算软件解决方案架构医疗公共服务支撑云平台。2.1区域医疗云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医疗云服务平台自身是一个融合多个业务子系统与异构的管理软件、是一系列软、硬件和医务与职能部门人员、各项政策支持的综合系统体系。医疗云平台以EMR(电子病历)为核心,将CPOE、转诊管理和医嘱管理融入云计算平台中,将医疗机构中最重要和最核心的相关业务独立出来,第三方系统提供可以使用平台提供的统一数据规范和接口标准扩展自己的服务[11-13]。平台提供对各个分院、社区医疗点的业务支撑、病人信息共享和居发健康档案试点,并逐步与其他医院原有的HIS系统、LIS系统等进行数据接口集成,实现与其他医疗机构,资源共享与数据融合。2.2移动医疗系统架构。为了有效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移动医疗系统采用三层架构设计,各层业务相对独立,层次划分结构清晰。终端分为移动护士工作站(护用PDA)和移动医生工作站(医用TPC)两种。为了适应大规模和复杂的应用需求,应用服务器能可根据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随时进行动态响应,并且可以方便的访问异构数据库,能有效提高系统并发处理能力与系统的安全性。对于病患的识别技术采用基于13.56MHZ的被动式RFID,将RFID用于移动医疗,即能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医疗服务,又可以保护患者的隐私数据[14-15]。采用RFID技术实现对患者诊疗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跟踪确认,协助和指导护士完成医嘱,由于有了医嘱执行项目的电子化确认过程,可以实现对护理质量的监控和对护理工作量的量化,从而实现病人诊疗全过程的可视化管理。2.3医疗信息智能决策平台架构。随着智能决策与个性化推荐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渗透,将智能决策融入到医疗信息化平台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趋势。医疗信息智能决策平台的框架结合了中间件技术的多层构架,底层为数据交换和共享层、中间为数据中心和决策信息支撑层、上层为决策支持应用层和服务门户层。平台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分解为四个层次结构:部门业务系统、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中心平台、统一应用平台以及贯穿整个系统的系统管理维护平台:
3结论
医疗云服务是新医改政策的重点,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是提高民生的有效举措,是提升对公众的医疗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16]。医疗信息化平台的服务和数据可以在最大范围内共享,能促进优质数字化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避免了医疗信息化系统的重复开发,有利于推进医疗网络的发展、改革与创新,这对于普及医疗信息技术、构建低碳型医疗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职信息类课程平台探讨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以Arduino平台课程智能交互设计中“汽车倒车雷达系统设计”项目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实施及教学效果等方面深入探讨如何将教学资源、云平台、信息化手段等与教学设计相结合,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支持下的高效互动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智能交互设计;汽车倒车雷达系统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并成为教学发展与教育创新的基础。智能交互设计是笔者所在学校信息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Arduino单片机、传感器、执行器、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满足新时代需要的“人工智能+交互设计”复合型人才。
1教学分析
1.1学情分析
智能交互设计的教学对象为高职院校信息工程系大一下学期的学生,学生已经学习C语言设计和安卓基础技能等相关课程,具有一定的编程思维、模块化思维和图形化设计基础。学习本项目之前,学生已经接触Arduino单片机、液晶显示器、告警器等传感器和执行器,能够使用创新设计方法、Mixly编程软件、蓝墨云平台、小组合作探究法、软硬件联调方法等继续学习“汽车倒车雷达系统设计”项目。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动手能力强,好胜心强,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编程能力和排错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