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文10篇
时间:2024-04-03 09:16: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探析论文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辽阳灯塔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调查为基础,对当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力求促进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灯塔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互济制度。这项制度的建立,在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减轻农民医疗负担,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状况进行典型实证研究,对了解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状况,促进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宏观上——全国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已达85.96%
我国2003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自愿参加,截至2007年9月30日,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到2448个,占全国总县(市、区)的85.53%,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7.26亿,参合率为85.9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通知
各街镇乡人民政府(办事处),县府各部门,县属各厂矿、中学:
为提高全县农民健康保障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11个部委办《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4〕3号)和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指导方案的通知》(渝农合办〔**〕6号)等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强化领导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政府组织、引导、支持下,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共济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从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服务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齐抓共管,明确目标、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切实把这项造福广大农民、共同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大事和德政工程抓紧、抓实、抓好。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纳入县民心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目标责任制管理,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职责,积极配合,建立健全管理和工作机构,共同为建立农民健康保障制度扎实工作。县里成立了由县长任主任的大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切实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组织领导,下设管理中心于县卫生局,由县卫生局局长兼任管理中心主任,具体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日常事务工作。各街镇乡、村民委员会也应建立相应组织体系。
二、明确目标,讲求方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市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浙政办发〔*〕23号)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绍政发〔*〕5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市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区(含越城区、*经济开发区、袍江工业区、镜湖新区)范围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遵循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互助共济、以收定支、保障适度的原则。
第四条以下人员可以户为单位,以行政村(居委会)为整体参加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一)户籍在市区,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农业人口;
扎实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新农村建设''''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为提高农民群众基本保障和健康水平而作出的重大举措。居巢区从2007年元月1日起列入全省第四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区,可以说,这是造福全区广大农村群众、改善农村就医治病条件的一次历史性机遇,做好这项工作,是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事情,也是对我们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一次实际检验。
第一,要充分认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各项制度建设才刚刚起步,还面临许多困难与问题。从全国各地开展试点工作的实践来看,存在问题主要包括:一是有的地方由于宣传培训工作不到位,一些基层干部对相关政策把握不准,入户宣传和动员工作粗糙简单,使得不少农民对合作医疗的筹资、服务、报销等程序不清楚,对参加合作医疗的权利和义务不太了解,有的甚至担心合作医疗基金被挪用,担心医疗费用升高、得不到实惠等等,影响了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二是筹资机制不够健全,还没有建立起合理、简便、有效的农民缴费机制,筹集资金的水平低、成本高。三是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低,县区级以上医院的服务行为监管仍很薄弱。据调查,乡镇卫生院有相当一部分医疗卫生设施和设备落后,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医药费用控制还缺乏有效的办法,管理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不高,服务能力和医疗水平难以满足群众需求。有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诱导需求、不合理用药和检查的现象。此外,一些医疗机构的服务不规范,药价偏高,也影响了群众在合作医疗中的实际利益。四是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不完善,农民健康意识、互助共济意识不强,等等。这些问题是各地在试点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其中也有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回避不了的问题,因此,必须切实增强预见性,正视困难和问题,精心操作,充分认识它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带着对群众真实朴素的感情,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全区当前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抓紧抓好。
第二,要准确把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政策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它的本质是通过农民群众的互助共济,共同抵御疾病风险。这一定义所界定的性质和特点包括: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性质,是合作型、互助共济的性质。它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省、市、县)之间合作,政府与农民之间合作,农民与农民之间的合作;二是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明确规定,中央和省、市、区各级财政按9∶4∶7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每人配套补助40元,而农民每人每年只需缴纳10元合作医疗资金。体现了政府出大头,农民得实惠的实际效应。三是突出了以大病统筹为主。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的是解决农民大病问题,主要是减轻农民看大病的费用压力,防止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大病的概念包括住院治疗或者大额的费用(门诊治疗的大额费用也可以按比例报销);四是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合作医疗工作的组织管理者是政府,农民以自愿的方式参加合作医疗,政府通过宣传引导农民参加。五是统筹的层次增高。医疗基金由农民个人缴纳、集体资助、政府补助,以区为单位统筹,由政府负责和指导建立协调机构、经办机构和监督管理机构,加强领导、管理和监督,增强了抗风险和监管能力。六是建立了医疗救助制度。对于特困户、五保户,交不起合作医疗经费的,或者是自付医疗费用而无法承担的,国家通过民政部门资助,以兼顾特困群体的特殊情况。
第三,要切实增强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针对性。
一是针对少数农民群众“怕吃亏”的思想,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一些地方在开展试点工作时发现,有的农民担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能否长久,有的担心合作医疗承诺的政策能否真的兑现,有的担心合作医疗在具体操作中会不会公平,有的认为自己平时身体健康,没有必要花钱去参加,即使参加了,假如未生病,钱被别人用去了,自己就吃亏了。这些顾虑在我区的试点工作中也可能会出现。多数地方试点工作经验告诉我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能否顺利进行,首先取决于能否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的试点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否则就会举步维艰。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就有关政策、措施、办法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确保达到消除群众各种疑虑的目的,让农民群众真正了解合作医疗的政策范围和内涵,防止出现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期望值。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济落后地区;问题;建议
论文摘要:在经济落后地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着贫困人口多,农民收入水平低,集体和政府扶持能力有限以及筹资成本过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因此,应大力加强基层医疗单位的建设,在实行一定程度强制的同时,通过调整筹资顺序、采用非货币筹资等方法,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
经济落后地区是我国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较严重的地区,理应成为新型合作医疗开展的重点。但自213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一些经济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农民的参保率及对合作医疗的满意程度都较低。因此分析经济落后地区在开展农村合作医疗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寻解决办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户的低收入与高需要的矛盾
这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采取了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的方式,农民个人每年只需缴纳10元的参保金。尽管从绝对数上看,l0元的参保金数额并不大,但对于部分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缴纳起来仍存在一定困难。到2005年底,我国尚有2365万农村贫困人口,年均收人不足人民币683元,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如何支付医疗合作的费用?而这部分贫困人口大都处于生产和生活条件都很恶劣的地区,患上各种疾病的可能性也较高。同时较低的收入水平使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极低,稍有病痛就会影响正常生活,他们希望通过合作医疗实现风险的分担,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并且,对贫困者而言,劳动力是其赖以为生和养家的最重要的资本。因此,争取获得基本的医疗保健、增强体质和劳动能力,是他们增加收入、减少贫困的一个合乎逻辑的选择。据调查,农户对新型合作医疗的参保意愿与经济状况之间呈“u”形关系,即经济较发达和较贫困地区的农民对合作医疗的积极性较高,而人均纯收入处于中等水平的农户对合作医疗的发展没什么热情。如在年均纯收人高达4500元的上海市新春村和年均纯收入只有475元的河北省小云大村,农户对发展合作医疗的支持率都高达9o%以上。虽然如此,但构成有效需求必须既有购买意愿又有购买能力,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是有合作医疗的意愿却无能力,无法形成对合作医疗的有效需求,使得参保率始终很低。而保险讲求的是大数法则,通过扩大风险池来分散风险,参保率越高,风险池越大,基金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能够提供的保障水平就越高,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加,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合作医疗能提供的保障就很有限。因此,寻求新的筹资方式,为贫困农民提供更多的参予合作医疗的机会是在经济落后地区实现广泛的农村合作医疗的途径。公务员之家:
二、集体和政府的支持有限
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吉林省《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方案》和长春市《关于建立长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从九台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农民健康保障制度,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从整体上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促进九台市农村经济和社会稳步发展。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结合运行一年来所取得的试点经验,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互助共济医疗保障制度。要注重集体扶持,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好的村要扶持参合,提倡有能力的企业赞助参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发展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和集体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靠群众办卫生事业的重要体现。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关键,对于保证农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落实预防保健任务,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指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通过政府投入、农民个人集资及社会各界筹集的合法基金。
第四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以实施大病统筹为主,坚持自愿参加、民办公助、因地制宜、互助互利、受益适度、科学管理、民主监督的原则。
第五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凡从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以及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和执行本实施细则。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讨
摘要:当前我国所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善了农村医疗条件,对于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发挥着一定助推作用。但其也不免存在一定弊端,给和谐社会的发展造成一定制约。本文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走向进行简要分析和研究,以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断优化,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制度
走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农民医疗互助经济制度,由政府组织引导的,农民自愿参加,通过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方筹资来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满足了社会主义发展条件下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求,对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走向社会医疗保险的必要性
尽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率,改善了农村医疗条件,为卫生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不足,自愿性因素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难度较大,并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不公平性问题,这种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制度上和受益上,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际效用受到严重影响,在风险分担上也存在一定不足,给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制约,因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走向社会医疗保险,具有一定必要性。1.社会需求上的必要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条件下群体对医疗保险的需求,而社会保险能够最大程度上弥补其不足,更具全面性和灵活性。2.社会价值取向上的必要性。社会医疗保险的建立健全,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比更具优越性,正逐步体现并完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也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走向指明方向。3.分担风险的必要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能力较低,风险分担能力薄弱,而社会医疗保险在风险分担上占据优势地位,能够有效缓解医疗风险压力。因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走向社会医疗保险,将是大势所趋。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走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培训会的讲话
同志们:
我县被自治区列为20*年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1个扩展县之一,这是我县广大农民群众的福音,是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身体健康重视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启动工作动员大会,目的是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我乡新农合工作。刚才李金阳乡长对我乡开展合作医疗工作作了具体的部署,我很赞同。下面,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大意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大力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同时,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是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有效途径,对缓解农民因病致贫、返贫,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政府引导并资助,实现农民看病“风险共担,互助共济”,让农民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减轻农民医疗负担,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健康权益,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城乡居民收入、卫生资源配置及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与城镇职工享受的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和目前推行的基本医疗保险相比,农村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相对缓慢,广大农民抗大病风险的能力很弱,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非常突出。这不仅严重威胁着农民健康,也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只有真正建立起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才会逐步得到缓解。
其次,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大规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正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是实现农民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材料
一、基本情况
Xx区是以城带郊的中心城区,其中有8个乡镇、139个行政村为农村人口。2003年市政府确定Xx区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区后,区委、区政府广泛动员,层层发动,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保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顺利启动和正常运行。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逐年增加,截止2006年6月,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115871人,参合率达到88.4%。两年多以来,基金累计收入1278万元,含农民累计缴费596万元(其中门诊基金109万元)、财政配套资金682万元,共为农民报销住院补偿、门诊补偿及大病救助金710余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为了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扎实稳妥地向前推进,区财政部门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
一是成立了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及时成立了Xx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由区长任主任。设立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并组建8个乡镇合管站,全面负责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思考
这几年来,我区农民生活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是,随着我区农村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生活消费支出也水涨船高,再加上农村人情支出、子女教育支出也在日益增加,家庭内的现金收入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大多数家庭还是不能承担较高额的医疗费用。一旦农民家庭中只要有一个成员患上一场大病,那么就会花掉家庭内的大部分积蓄,甚至造成看不起病、因病返贫的现象。因此,在我区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非常必要和迫切的。所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一届中央政府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大力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提高农牧民健康水平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采取的有效举措。**市**区**年开始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二年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各级政府统一领导部署,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市**区初步确立了“大病统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体系。为切实巩固这一制度,进一步探索和建立健康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我对**市**区新农合的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总结概括制度的现状和成效、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改进和发展对策。
一、**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
**年,**区共有乡镇24个,村(居)委会251个,常住人口99.8万。其中农业人口72万,户数24万,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乡镇卫生院24个,村卫生室2838个,乡村医生3273人。自**年1月1日**市开展新农合工作以来,截止今年3月底,全**区参保乡镇20个和3个街道办事处,占100%,参保村251个,占100%,参保人数达52.13万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72.4%。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加强领导、精心实施、规范管理,初步建立了新农合制度的良性运行机制。
一是加强领导。区、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合,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统筹城乡发展重大战略出发,切实加强领导,研究政策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落实支持和保障措施。区政府**、2006连续两年把实施新农合工作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各乡镇根据区政府指导意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新农合实施办法及相关制度;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新农合协调小组,并设立经办机构。区、乡镇两级政府都把实施进度和实施成效列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确保新农合政府资助资金的到位。
二是精心实施。各级政府建立专门的工作班子,确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广泛宣传新农合制度的优越性,积极引导和动员农村群众参加;卫生、财政、民政、农业、宣传等有关部门积极做好业务指导、政策宣传解释和工作督促;人大、政协等部门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支持和监督;基层乡镇、村的广大党员干部分片包干,承担了组织发动、人员登记、经费收缴和医保证发放等大量基础工作。由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重视,工作扎实,群众参与热情高,确保了各地筹资工作的圆满完成和制度的顺利实施。
- 上一篇:新型农村范文
- 下一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范文